孩子,我已老去!請多多包容我!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現在需要你們照顧了,就如同在你們小的時候,我照顧你們那樣,對我多一些耐心。
當我老了,手經常發抖,吃鈑時常把菜湯灑在衣服上,別嫌棄我,對我一些耐心,就如你小時候,就如你小時候吃飯也經常把菜湯灑在衣服上一下。
當我老了,走路蹣跚行動不便,也想出去曬曬太陽,就如你小時候,我用小車推著你出去曬太陽一樣,多一些耐心給我,少一些煩躁。
當我老了,說話時常忘記了說到那裏,於是我把話在從頭說一遍,請多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好好想想,然後把我沒有說完的話再繼續說完。其實我談論什麼並不重要,請多一些耐心待我。
當我老了,每當夜晚,我一遍又遍的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時,希望你不要打斷我的思路,就像你小時候我給你講上百遍小白兔的故事,直到你微笑著進入夢鄉為止,請多一些耐心對我。
雖然我老了,但是生活的磨難並沒把我的棱角磨圓,我還會像教訓小孩子那樣待你,請原諒我,這都是我的多年的習慣。
孩
子,當我老了,沒有機會和你們嘮叨,當我永遠地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你們不要為我哭泣,人生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孝順的兒女不會在我的靈前悲
傷的哭泣,因為我在世時你們為我做了應該做的一切,沒有什麼可遺憾的。我走了,帶走了你們的一片孝心。這樣我會安息的,在天堂為我的兒女們祈禱。
我們都是父母生而養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正因為有很多問題,就成了很多人不願意孝順父母的理由。
有的父母脾氣暴躁,厚此薄彼,有的父母愚笨貧窮,有的父母觀念落後,有的父母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拋棄了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身體不健全,有的父母可能也不孝敬他們的父母,特別是父母年老了,頭腦不好用了,髒了、臭了、屎尿都拉床上了、脾氣更壞了,等等等等不一一列舉。
父母是我們修行的最初物件,我們每個人,要從父母這裏開始,學會包容與愛。無論父母如何,我們都要去愛他,孝敬他,尊重他。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試想,一個連父母也不能包容的人,哪來氣量包容兄弟姐妹、伴侶、伴侶的父母、朋友、同事、同修。。。
一個連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肯定是一位斤斤計較、眥牙必報、不大氣的“小人”。沒有大氣,何以成大事?所以以前皇帝選撥官員會把有孝心放在第一位。
那麼,正在選擇伴侶的人,一定要把是否有孝心放在第一位,男孩對父母是否有責任感,女孩對父母是否溫順,對父母是索取還是報恩。否則,連父母都不包容的人,將來不可能會包容你的缺點、你父母的缺點,在社會上,他(她)的人緣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為
人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都會去愛他,養他,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一生平安順利快樂幸福。然而,如果做父母的連包容自己父母的心都沒有,自己養的孩子耳
濡目染,又哪來一顆寬廣的心?沒有寬廣的心胸,人生處處皆障礙,又哪來的出息?哪來快樂幸福?將來孩子大了,父母年邁需要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跟父母斤斤
計較了。。。
佛經中的《地藏經》教人孝道,這就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因為我們做人,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為人父母的,如果想要孩子擁有幸福快樂、順利的人生,自己就要好好孝敬年邁的父母;胸懷大志的人,首先要從容得下自己的父母開始做起;修行的人,要容得下父母的固執,耐心細緻的照顧好父母,這是修行的第一步。
孩子從一生下來,他們沒被染汙的心很清靜。然而真正的修行人不是把這一生停留在孩子階段,每個人的這一生不是白白經歷的,要從經歷中,把各種各樣的煩惱痛苦轉為菩提,也就是智慧。
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每一件事都是我們修行的助緣,是我們進步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就去快樂的生活、快樂的經歷吧,人生的每一刻都是那麼奇妙、充滿生命的魅力。
(謝謝)
圖片部份轉貼自互聯網
老安按: 閱這文, 內心不禁如翻了五味架, 好像剛是昨天的事, 那些年還是年青力壯, 每每見到老人家行動稍慢, 已滿腦子不耐煩; 每見老人家的衣衫不整, 往往掩鼻而過; 每每見老人家吃東西的狼狽相以及那種不知名的飢渴相, 往往搖頭甚至譏諷...........真的,恍惚這是昨天的事。
誰料眨眼間, 再看鏡子,哦! 這老人不就是我............
"也許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把我留在 在那時光裏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離去
請把我埋在 在這春天裏"...........
老安按: 閱這文, 內心不禁如翻了五味架, 好像剛是昨天的事, 那些年還是年青力壯, 每每見到老人家行動稍慢, 已滿腦子不耐煩; 每見老人家的衣衫不整, 往往掩鼻而過; 每每見老人家吃東西的狼狽相以及那種不知名的飢渴相, 往往搖頭甚至譏諷...........真的,恍惚這是昨天的事。
誰料眨眼間, 再看鏡子,哦! 這老人不就是我............
"也許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把我留在 在那時光裏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離去
請把我埋在 在這春天裏"...........
9 則留言:
這是一段非常感人的短文~~
很欣賞2.8.10照片內的意景, 獨坐海邊/河邊思索人生的無奈!
wei-wei 寄語: 如果有一天 我消聲匿跡 請不必牽掛 有緣來生聚。
我體諒兒女對我照顧不足, 兒女為他們的生活和子女忘個不休呢!
燕詩 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千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羽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整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少時, 上國文課, 老師教這詩時, 眾人莫不關心, 而且一如大眾, 抱怨要生記死背, 不人道, 無自由, 落後,,,,及到今天, 閱這文時, 腦海就浮現這首詩, 知道"味道"了!
如今, 又是一樣,中文難學, 古文古詩詞難記,不要再教這些"落後"東西了, 可是,,,將來,,,一點"文化"氣息都沒有,做人還有味兒嗎?咱不懂!
棋先一著..................
意念相同.
相逢恨晚.
當年那個學生不背詩和古文? 那時"不人道", "無自由"及"落後"仍未流行。
自從出了社會福利署後, 便可奉旨棄父母不顧了!
常聽老人家歎: 「簷前滴水依還在 他日養兒你便知」。
大同酒家門前曾有一對聯﹕「大包易賣,大錢難撈,針鼻削鐵,只向微中取利。同父來少,同子來多,簷前滴水,何曾見倒流?」道盡世間情也!
記得大同酒家從永安百貨公司對面搬到三角碼頭附近(那是高檔茶樓, 家父只幫襯添男), 後來遷到西營盤七號差館對面(格局大眾化了, 我去過兩三次), 後期好像已結束營業了。
中環結志街口皇后大道中有一老字號「大同酒家」七十年代中我曾去喝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