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1952年7月25日, 六十九年前的今天, 濠江發生了什麼事情…?

六十九年前的今天,1952年7月25日中國和葡萄牙在澳門關閘發生邊境流血衝突。



 澳門關閘

中國和葡萄牙發生邊境衝突,僵持了一個月,中國獲賠4.4億人民幣。

1949年新中國政權取代國民政府,由於歷史的原因,當時的澳門仍由葡萄牙實際控制;廣東解放後,解放軍替代敗退的國軍在關閘邊界站崗。

起初雙方都相安無事,但在1952年7月25日,葡萄牙軍隊單方面挑起事端,公然襲擊解放軍哨兵;而我軍也不甘示弱,開炮還擊,這就是震動一時的“關閘事件”。

澳門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歷史原因,澳門是在晚清的時候被割讓出去的,但如果要往上倒葡萄牙侵佔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

1514年,就有葡萄牙人來到香港做生意,剛來中國時,葡萄牙採用在非洲的方式,豪取強奪,巡海道副使汪鋐指揮明軍打敗葡萄牙的軍隊,史稱屯門海戰大捷。

葡萄牙慘敗後,深感對付大明不能使用武力,便改用行賄的方式,拉攏朝廷官員,在反復利誘之下,另外一位海道副使汪柏被拉下了水,在汪柏的暗中操作下,葡萄牙每年向朝廷繳納500兩白銀作為澳門的地租,後面明朝滅亡後,清朝延續了明朝的政策,一直交到1848年。

在被獲准定居澳門之後,葡萄牙開始在澳門建立自治政府,還專門派出“總督”來管理,但葡萄牙深知,即便如此,澳門仍屬於中國的領土。

1949年11月,廣東解放之後,解放軍接替敗退的國民黨軍在拱北海關站崗,對面就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築,從陸地要到澳門,都要走這裏,被稱為“關閘”。兩處中間地帶是雙方的“分界線”,各有部隊在把守,為了分清界線,中間放了一只木馬。



引起衝突的葡兵

葡萄牙在澳門守軍不多, 防守力量很薄弱,對於士氣正旺的解放軍來說,輕而易舉,因此有不少將領提議趁這個機會收回香港、澳門地區,但毛主席高瞻遠矚,認為這兩個地方是新中國對外的重要通道,做出了“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暫緩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

當時全國還未完全解放,為支援接下去的戰爭,葉劍英命令柯正平在澳門成立“南光有限公司”,購買各種急需的物資,何賢、馬萬祺等澳門愛國人士也積極協助南光公司。

因此在最初的幾年,雙方基本相安無事,沒有太大的衝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但在1952年7月25日,卻打破了寧靜。

這天早上六時左右,葡萄牙的一個黑人哨兵,突然走到中線木馬的位置;正在站崗的解放軍戰士趙學登,發現了這一情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直盯著葡軍哨兵。

這時,葡軍哨兵突然將在中線的木馬往大陸的一側前推,我邊防哨兵根據既定方針,要求葡軍將木馬往後移。

但葡軍哨兵卻無視我軍的警告,叫來另外幾個人助陣,將木馬繼續往中方一側推,還用刺刀刺傷我軍哨兵的手臂;根據中央:“既不主動惹事,也不示弱,有理有利有氣節”的原則,向澳門一側丟了一枚手榴彈,警告葡方克制。

緊接著,葡軍向我方開槍,解放軍被迫反擊。在衝突中,葡軍見不是解放軍的對手,便請求“炮兵支援”,駐紮在澳門的葡軍炮兵炮擊了拱北一帶民居,造成了傷亡;而解放軍也不甘示弱,開炮還擊,雙方劍拔弩張,這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關閘事件”。


澳門的葡兵

戰鬥一直持續到7月30日。葡軍陣亡2人,負傷14人,中國解放軍陣亡2人,負傷30人;除了部隊的傷亡之外,拱北的一些民房也被葡軍的炮火損壞,並有人員傷亡。

由於澳門的土地很少,糧食、蔬菜等民生物資都得靠大陸供應,通道關閉後,這些物資就無法送過去,很快就引起澳門百姓的恐慌,在被“斷供”後,一時間物價飛漲,尤其是糧食、蔬菜等更是成倍成倍地漲,雖然從香港轉運了一批物資,但都無法解決問題。


1958年的大三巴, 可口可樂廣告。

除此之外,關閘事件導致消費能力直線下降,各行各業都變得不景氣,失業率直線上升,例如碼頭的工人,在事件發生前,基本每天都能出工,但事件發生後,基本都待業在家。

因為害怕事件會再次升級,一些百姓想方設法地逃到澳門,根據《大公報》7月31號的報告,自衝突發生後,澳門赴港的人數不斷上升,為此香港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宣佈如果沒有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乘客,一律不准上岸。



1957年停泊內港12號碼頭的葡海軍炮艦"江沙維"號, 當年, 港澳人士多謔稱其為"Mitek"艦(搣得爛),看不起她的樣子及噸位。

這時,葡萄牙才突然明白,新中國不是過去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在堅持了幾天之後,很快就撐不住了,深感事態的嚴重性,如果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將會影響葡萄牙在澳門統治的根基,於是決定和新中國談判。

(續上完)因為當時中國和葡萄牙還未建交,葡萄牙澳門總督史伯泰,讓經濟局局長羅保處理這個事件。

羅保起初準備聯繫南光公司的總經理柯正平,但由於當時柯正平有事在廣州,無法聯繫。

“你快去找商會,請他們派人出面與中國聯繫,就說澳門無意將事態擴大化,也請中方保持克制.....”史伯泰對羅保說。

羅保想來想去,認為何賢與馬萬祺最為合適,何賢在澳門的華人中有著很高的威望,被稱為“華人澳督”,而馬萬祺與共產黨比較熟悉。

馬萬祺是廣東南海縣人,1927年底,張太雷、葉挺在廣州發動起義,雖然當時的馬萬祺還不到十歲,但十分欽佩他們的壯舉,在長大後,才明白張太雷、葉挺是共產黨人。

香港淪陷後,馬萬祺來到澳門做生意,並在這裏結識了地下黨柯麟(柯正平哥哥);在柯麟的影響下,馬萬祺的思想開始出現了變化,逐步向共產黨靠近。

廣東解放後,葉劍英指示柯正平在澳門成立“南光有限公司”,以採購急需的物資,而南光公司能夠在澳門順利創辦,馬萬祺的幫助很大。

葉劍英到達廣州後,就曾請馬萬祺到廣州敘舊,同時饒彰風也報告了馬萬祺在革命作出的貢獻。

也正是這個原因,馬萬祺才會被羅保選為與中方談判的人之一。

中萄雙方經過多次談判,最後由葉劍英主持改變討論的方向,根據毛主席“小國從寬”的指示,葉劍英告知饒彰風無須大動干戈,同意葡方的談判請求;同時決定由港澳工委副書記黃施民以及外事處長曹若茗立即趕赴拱北。

何賢、馬萬祺走出閘門,由解放軍送到白石的指揮部。

我方代表詳細闡述了事件的過程,並表示:“我軍官兵已極力克制,在葡方開火後,我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被迫還擊,因此我們要求葡方必須承擔事件的全部責任,並向中方道歉,同時賠償中方的損失。”

之前雙方進行了多次的談判,對於我方提出的條件,葡方大部分都同意,但在道歉書的具體措辭上,葡方的意見重重。

在葡方的道歉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因為雙方語言不通引起事件…… 葡方認為要將“因”改為“由於”,因為關閘事件到底是誰的責任不清楚,不能將責任都推給葡方。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了一段時間。何賢明確地對羅保說:如果你們不改變態度,跑100次也沒有用,共產黨不是國民黨,他們連美國人都不放在眼裏,怎麼會買你們葡萄牙的賬?

為了澳門的穩定,何賢一行人再次動身到大陸,與中方協商,希望中國政府可以體恤民情,儘快平息這個事件。

葉劍英一直在關注事態的發展,認為此事系葡軍哨兵的個人行為,澳門居民也是我們的同胞,廣東政府作出了讓步,將“因”改為“緣以”。

經過最後的談判,葡方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並公開向中方道歉,同時賠償中方的損失4.4億元人民幣,同時將原有的哨位往後撤50米,並撤銷原來的木馬。

8月25日,“關閘事件”剛好過去一個月整,新中國從大局出發,妥善處理了這一事件,恢復了澳門來往內地的陸地交通。


當年澳門的市中心, 新馬路。

在同一天,新華社專門發表了一篇新聞報導:

7月25日到30日,因澳門葡兵越過我前山(廣東中山縣南部)邊防部隊警戒線所引起的衝突事件,澳門葡政府已在8月23日正式派代表向我前山邊防局書面道歉,保證今後不再有同樣事件發生。這一事件至此已告結束。

那個時候, 澳門真的美麗, 令人陶醉!!!


照片修繕加工, 取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