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

元宵節中的愛情浪漫,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中的愛情浪漫,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一個大節日,俗話說,“不出十五都是年”,元宵節可以說是春節的延續,是春節之後又一個歡樂的高峰,而與春節的團圓相比,元宵節又有另有一番風光,元宵自古便有看花燈的習俗,絢爛的煙花、五彩的花燈,決定了元宵節必定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的節日。

在古代,尤其是在宋代,元宵節更是異常熱鬧,平民百姓可以出外遊賞,甚至,連女子都可以走出閨房,肆無忌憚地在街上玩耍,沒有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可以盡情放鬆。

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這闋《青玉案 • 元夕》 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元宵夜你儂我愛的浪漫。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次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而“眾裏尋他千百度 ......”這樣一處尋覓意中人的情節,在今人讀來,依然極為感動,一些有故事的朋友,更覺激動。

古代詩詞中,充滿不少描寫元宵節愛情的五味塲景。 北宋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說的就是元宵節,是回憶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而今年元宵節不見去年人的痛苦。。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佳節有燈、有景、有明月更有自由,在古代,因宵禁政策與封建禮教束縛,當時的年輕女性多久居深閨,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 鮮少出門,唯有在元宵節弛禁期間,姑娘們才可以出去逛燈會,方能在絢爛燈光與皎潔圓月照耀下結伴出遊。借著正月十五賞花燈可以為自己物色心上人,為青年男女提供了難得的相識機會與氛圍,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在元宵節的晚上去私會意中人,幽會談情。 這一天,自然也成就了不少良緣佳話,花好月圓喜慶。

千百年來,在元宵節燈會上演的愛情故事,不勝枚舉。

元宵節的愛情故事

一、《大明宮詞》裏的唐代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就是在元宵節晚上偷偷跑出宮去看煙火,然後遇上了薛紹,做就一段亦喜亦悲的姻緣。

二、宋話本《張生彩鸞燈傳》也是叙說一個發生在元宵節的愛情故事。 宋徽宗時期東京汴梁的元宵佳節,公子張生到乾明寺看燈,忽於殿上拾得一紅綃帕子(帕角系一香囊),帕上有詩:

“囊裏真香誰見竊,鮫綃滴血染成紅。 殷勤遺下輕綃意,奴與才郎置袖中。 ”是一首求愛詩,下面還有一行小字: “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請待來年正月十五夜於相籃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是也。 ”

第二年元宵節之夜,張生赴約去了。 果見車一輛,車前掛只鴛鴦燈。 車裏端坐一絕美佳人,對張生說: “願見去年相約之媒。 ”張生趕緊掏出信物香帕,佳人笑道: “京輦人物極多,惟君得之,豈非天賜爾我姻緣耶? ”於是兩人牽手而去,遠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滿姻緣。

三、《荔鏡記》而傳統戲曲中關於元夕的愛情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著名潮劇《陳三五娘》以元宵節為背景,講述了陳三邂逅黃五娘的浪漫愛情故事。

《陳三五娘》又名《荔鏡記》,是潮劇的經典名作。不過似乎《陳三五娘》比《荔鏡記》更加有名。

荔”與“鏡”是陳三五娘二人愛情之間的物證。五娘樓頭看見陳三騎馬經過,借助荔枝表達愛意。

這個戲劇的故事發生背景是在宋朝。宋朝是一個非常重理法的朝代,男女無媒而在一起是不為時世所容的,《荔鏡記》含有“荔枝寶鏡為媒證”,我想可以為這個故事在當時社會現實之中勉強找到一個得以站住腳的合法理由吧。

四、古戲劇《春燈謎》全名為《十錯認春燈謎記》戲曲《十錯認春燈謎記》中,宇文彥與韋影娘因兩人同獲春燈謎獎,由此被廟僧邀請敬酒。兩人對詩結緣,在宇文彥經歷失蹤、影娘逃亡等一系列磨難後,得以再見,終是結為夫妻……

《春燈謎》是明末清初戲曲家阮大鋮的傳奇作品,創作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全書共兩卷,四十齣,描述主要人物宇文彥與韋影娘因元宵節燈會春燈謎開始的姻緣故事。

五、《破鏡重圓》。南陳的樂昌公主和駙馬徐德言在國破家亡後,以每人半片銅鏡為信物,在元宵夜時,徐德言通過半片銅鏡找到樂昌公主,“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徐德言和樂昌公主的深情感動了楊素,最終得以破鏡重圓。



所以,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千百年以來,數不盡的愛情故事和傳說都發生在上元之夜。對於古代青年男女來說,上元夜既可相守,又能相望,雖無“情人節”之名,卻一直有著“情人節”之實。







“元宵節”本稱“上元節”,在古代,元宵節的叫法有很多,比如上元、元夕、元夜、小正月、燈節、燈夕等。



“元宵節”本稱“上元節”,在古代,元宵節的叫法有很多,比如上元、元夕、元夜、小正月、燈節、燈夕等。

元宵節之所以叫元宵節,也是有講究的。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代把正月叫做“元月”,我們熟悉的舊體詩宋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就是指春節這一天。古人稱夜為“宵”,蘇軾《春宵》中的詩句“春宵一刻值千金”,這裏面的宵就是夜晚。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個月圓的夜晚,所以被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在古代就是中華民間的情人節。

歐陽修有一首詞《生查子·元夕》,就是用元夕指代元宵節,描寫了元宵節的情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順帶說一句,這首詞描寫了年輕人約會的情景,元宵節在古代就是情人節。

古代女子平時待字閨中,只有元宵節這一天可以出門。古代男子平時的晚上也很少出門,唯獨元宵節例外。所以,就有機會製造很多浪漫的故事。

正月十五鬧元宵。

元宵節好像比過年那天更有節日氣氛,賞花燈、猜謎語、放煙火,節目眾多。過年那一天,家家戶戶忙著團圓。元宵節這一天則不同,人們紛紛來到戶外。空中煙花四射,地上熙熙攘攘,好一個熱鬧的氣氛。

古時候,歷朝歷代都以在正月十五遊街賞燈為一大盛事,但節期與節俗活動則各不相同。

漢代為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三至 五天,明代長達十天。清代以後滿洲入主中原,皇家不再舉辦燈會,節期也縮短為 四至五天,但民間的各類慶典活動依舊熱火朝天。

元宵節來歷。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關於元宵節一般有三個傳說,每個朝代不同,聽起來很有意思。

第一個傳說: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當權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劉氏宗室,及老臣們深感憤慨,但懼怕呂后殘暴,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呂家人想奪權,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意欲徹底奪取劉氏江山,在歷史上被稱為“諸呂之亂”。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呂家人以失敗告終,“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就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這一天定為全國慶祝日,,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其實並沒有史料記載,真的是傳說。

第二個傳說:

漢武帝生了一場大病,就請巫師去問太一神,巫師回來告訴漢武帝,病很快就好。沒多久,漢武帝真的好了。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就決定在正月十五這天祭祀太一神,而且點燈點一個通宵。據《史記·樂書》記載,漢武帝祭祀太一神,是在“正月上辛日”,這一天是從初一到初十的任何一天,並不是正月十五,傳說果真是傳說。

其實,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劉莊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

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因此,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第三個傳說:

佛教鼻祖釋迦牟尼每年正月十五,就會變成神去降妖除魔,信徒們舉行燃燈法會來慶祝。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皇帝也將在正月十五這天為慶祝日。

這一根據來源於《僧史略 ·漢法本傳》“西域十二月三十日 ,乃中國正月之望, 謂之大神農變月 。漢明帝令燒燈,以表佛法大明。”

但是這本書被後世專家認為是偽書,畢竟佛教是外來宗教,只有偽裝得無比神聖,才能被國人接受,贏得人們的信仰。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民俗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據不同資料,元宵節始於前漢,興於隋唐。有:

1、“太一神祭祀起源說”;

2、“農業祭祀說”

3、“道教起源說”

4、“佛教起源說”

5、“紀念太平諸呂之亂說”等;

但最早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元宵相關習俗,只能追溯至漢代。

據《史記 • 樂書》載:漢武帝每年正月上辛夜於甘泉宮徹夜燃燈,以祀一位名叫“太一”的神明,此為元宵節的開端。

隋煬帝時期元宵慶典熱鬧非凡,此時的元宵在原本燃燈、祭祀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大型歌舞、百戲、夜遊等活動,宗教性質與娛樂性質產生結合;同時,其規模也急劇擴大,全民性節日氛圍已然形成。

到了唐朝,元宵節獲得了官方的大力推廣,並被正式“律令化”。據《唐會要》天寶三載十一月敕:“每載依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開坊市燃燈,永為常式。”

該則敕令有三層含義:一、元宵節的假期確定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二、“永為常式”,表示此為法定節假日,若無特殊原因,不得變更;三、“開坊市”,意味著在這三日內,臨時取消宵禁。自此,元宵成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完成了由宮廷祭祀禮到全民狂歡節的演變過程。

另一元宵節開端的說法:祭祀

上元節,又有元宵節、火把節、燈節之稱,追溯上元節的根源,最早可以從商周時代說起。

《禮記·月令》載:“孟春,天子以元日(正月裏的吉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於參保介之禦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

在“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的商周,一年的祭祀都以農業生產為主,而在四季之中,開春的祭祀最為商周先民所重視。每逢正月吉日,除了準備美酒佳餚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還要行鄉飲酒禮和射禮(射箭),有時還會在夜晚祭月。這一系列活動,開始有了上元節的雛形。

射禮。

“元日祈谷”與“上元節”的節期雖然有一定的淵源,但正式成為節日,還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的繁盛有關。

上元節一名,發端於道教,在道教的“三元說”中,“上元”本為古代曆法名稱之一,農曆的正月十五是農曆一年第一個週期由新月到滿月的一天。

道教將這一天定為賜福的“天官大帝”的生日(天官大帝為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另有地官、水官),並命名為“上元節”。

自此,正月十五這一天成為節日,人們也開始熱鬧了起來。在這個基礎上,經由各地民間不同的發展,日漸風俗更易,也讓不同地方的上元節習俗變得更加綽約多姿。

《隋書·柳彧傳》記載:“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意思是,正月十五之夜,大街小巷都是人,大家聚在一起遊戲玩耍。敲鑼打鼓,響聲震天,火把、蠟燭照亮大地。人人戴著野獸面具,男扮女裝,歌伎戲子、雜耍子弟,奇形怪狀,就是戴上面具鬧元宵。 南北朝時期,元宵節就是“化裝晚會”,“蒙面舞會”。

除了道教之外,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教中的燃燈之習也雜糅進上元節的活動中。

《僧史略 ·漢法本傳》中,相傳“漢明帝令燒燈,以表佛法大明。”這個說法雖然沒有被廣泛采信,但佛家在新年之初燃燈的習俗卻影響了上元節。

佛家《維摩經》中說:“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在佛家教義中,傳燈能使佛法永不停止,且普及到任何一個地方,所謂法輪常轉。南北朝前後,佛教徒們興起燃燈之習,借此實質的傳燈,暗喻佛法的弘揚將無邊無盡。農曆新年正值彌勒佛、燃燈佛佛誕,此時燈燈相傳、光光互照,也是意喻佛法傳揚。 燈火映襯,更顯節日氣氛。到了隋唐時期,上元節的慶祝已經十分盛大,在華燈初上時,古人的上元夜亦正式開始。

曾是法定假日

元宵節在歷史上曾是法定節假日,漢朝時,放假一天;唐朝時,放假三天;宋朝時,放假五天,到了清朝時,元宵節可以放假十天。

元宵節怎麼又代替了上元節成為今天的主流稱呼呢?

自先秦開始,歷代王朝就實行了嚴格的宵禁政策,對於頂風作案的“犯夜”行為,處罰相當嚴厲。但也有一段時間例外,上元節日期間,朝廷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時人蘇味道有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一年之中,也只有這幾天夜裏可以玩個盡興,即便通宵達旦也不會被問責,故而,正月十五這一天也有“元宵節”的別稱。到了宋代,各類記錄中所使用“元宵節的說法已經遠遠多過“上元節”,“元宵節”逐漸替代“上元節”,成為這一天節日的主要稱呼,直至今日。

張燈結綵,夜遊踏歌

從正月十四晚開始到正月十六晚,每當夜幕降臨,各個城內的坊市門口會點燃花燈,家家戶戶緊跟其後,到了夜晚,便是一片燈火紛繁。百姓掛燈、打燈、觀燈在正月十五逐漸成為習俗。

元宵節的各類活動,也不局限於民間,《舊唐書》記載,唐睿宗在上元節時,曾到安福門觀燈,與民同樂。觀燈時,唐睿宗還讓宮女和教坊女連袂而舞,為百姓夜遊助興。到了唐玄宗時,上元節張燈時踏歌助興的除了宮中、教坊外,還有長安與萬年兩縣的少女參與其中。自此,上元節踏歌助興,也開始成為慣例。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正是上元夜古人的真實寫照。上至皇城裏的皇親國戚,下至坊市中的市井百姓無不參與其中。

舞獅子

舞獅,也是上元節古人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傳達了古人對祥獸、瑞獸的圖騰崇拜。

關於舞獅習俗的起源,一說是始於三國時代,也有人認為是產生於五世紀劉宋軍隊中。漢代以前,我國本土並無獅子,張騫通西域以後,由西域諸國傳入中土,又因結合了西涼的“假面戲”,逐漸形成了獨有的“舞獅”習俗。

舞獅,古時又稱為“太平樂”,一般需要兩人合作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同時,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南獅偏文獅,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北方偏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騰躍、蹬高、滾彩球也不在話下。 觀看過舞獅表演的白居易,有詩寫道: 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裏。 在古人眼裏,獅子象徵了勇敢和力量,是可以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的瑞獸。所以,在上元節及其他重大活動裏,舞獅子寄望了古人的美好願景,祈望來年生活如意、諸事順遂。

元宵節的應節美食

北“元宵”,南“湯圓”

元宵節的獨特美食是元宵和湯圓,北方吃的是元宵,南方吃的是湯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南北風俗習慣的差異在元宵吃食上再次體現: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

正月十五時,無論地處南北,如同臘八喝臘八粥一樣,古人都以獨具地方特色的應節食品慶祝節日。

晚明時期,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了元宵和湯圓的做法:

“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記錄總是滯後於現實,湯圓和元宵還是存在著不少差別。 湯圓以包為主,製作時將餡料包入糯米面皮中,再團圓,除了蜜餞果類,使用的餡料還可以是鹹口。

中國北方,元宵是搖出來的,製作前將餡料先切成小塊,在盛滿糯米麪粉的籮筐中,糯米粉和餡料,放到一個大容器裏,使勁搖啊搖,“滾”混成球就是元宵。


滾元宵。

上元節吃元宵、湯圓,宋人周必大有詩曰: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上元之夜,嘗著元宵湯圓,人們吃的是不同的美食,品的是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積澱。

中國南方,湯圓是包出來的。用糯米粉和成團,像餃子樣做成一個個小圓皮,裏面包上各種餡料,湯圓餡料有黑芝麻的、果仁的、花生的、豆沙的。搓成球放甜湯,湯圓就做好了。

一般來說,因為元宵偏硬一些,適合油炸。湯圓偏軟一些,適合水煮。有時候真是分不清元宵和湯圓,只能看商品標籤了。



上元節重中之重的節目
燈謎
 
宋末元初人周密《武林舊事》載:“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衙,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 謎語誕生於夏商,到了漢代,有了“射覆”的形式,也就是把東西置於覆器下面,讓人去猜。
 
宋元時期,在元宵佳節賞花燈逐漸成為全國範圍內的民間習俗。古人開始將謎語開始和書畫、詩詞一塊被置於燈上供觀賞猜射。 
 
明末清初戲曲家阮大鋮戲曲《十錯認春燈謎記》中,主人公因燈謎相知的故事創作背景正是在明末清初,也是歷史上猜謎之風盛行、燈謎逐漸風靡全國之時。
 
明代李開先在《序》中提到: “宋、元以來,通都大市,每於元夕盛張鼓樂,羅列華筵,燈火輝不夜之城,壺觴瀉如澠之酒。例用主謎一人,出片紙書謎其上,數人傳播裏巷,無長少喧聚相猜,中則予紙請入坐,上座賀以酒。雖窮鄉僻邑亦然,但燈筵遞減耳。” 

後來,玩燈謎的文人墨客越來越多,燈謎的內容難度也逐漸拔高,從一開始單純的射字到詞語、字句;比喻和修辭上日臻完善,會意、離合、增損多種手法爭相出現,這時候猜燈謎,就需要猜謎者集思廣益了。 
 
於是,喜歡猜謎的人會組織謎社,這在清代極為流行。
 
光緒年間,各地也陸續出現了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每當上元夜時,從茶館酒肆到自家私宅,凡是有燈謎猜射的活動場所必定謎手雲集,好不熱鬧。 謎手們聚集在一起,或者研究探討、或者張燈懸謎,招引猜射,他們猜射的謎燈一般有四面,三面貼題簽,一面貼壁。猜中者揭下題簽,帶著題簽,就可以拿到禮物留念。
 
 正如《文心雕龍》中對謎語的解釋:“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象品物;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燈謎之難,也被清代詩人顧震濤吐槽——“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正值元宵佳節,猜射燈謎不為圖名利,從古至今,人們苦費思量,為的其實是這一份節日樂趣,參與其中,元宵節慶味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