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星期三

六一兒童節隨想、追想、懷想!

慶祝六一兒童節!
懷念那個不太遠又好遠的兒童時候!
拍公仔紙,糟公仔紙,換公仔紙已是其樂無窮!
彈波子,老鬼彈親都輸,弱視兼弱智!
祝今時今日的囝囝囡囡兒童節快樂,你妳地真係好好彩!!!!!!老鬼嫉妒呢!!!!!!

                                                                   拍公仔紙

斗金絲貓

慶祝兒童節, 懷念老鬼竹兒童時候!
老鬼大佬講起捉蝌蚪,好好玩, 忽然諗起讀小學時, 跟同學"打交"往事,打的不是本人, 而是……。
那時有時會走上港大校園一池堂捉蝌蚪,又那個時候水街多細路仔嘢賣, 又又那時,袋中無銀,日日得個"睇"字同"恨"字!
最恨"有錢人"!!!點解其他同學都有零用可以買這買那! 有錢人真罪惡!!!

又恨老豆, 點解我阿爸唔係周壽臣???

所以,少年開始已是"左仔"!

兒童節, 又懷念舅母了,她一定有玩具送俾我!!!

説端陽, 帶出譚公, 港澳漁民保護神。



 港澳漁民保護神, 男有譚公, 女有媽祖。


日作談起端午,以前人們認為端午是諸邪並起作惡之月,一切起居食物都以抗疫滅病為主,
因而帶起譚公這一神袛, 於是找一找資料,貼之可也!
1920年筲箕灣譚公廟(網上圖片)


譚公原名譚峭,是元朝時的惠東歸善人(有説法譚公原是潮洲人,應該不準確)。童年是位放牛郎,傳說譚公於十二歲「得道」,得道後,他有預知天文變化擁有呼風喚雨之能力,為當地耕種居民及出海作業之漁民帶來準確指導,又有治病救人的神力, 經常治療患病的鄉民

惠東地處海邊,是漁船和商船進出的港口。又幫助附近的漁民預測天氣,深受敬仰,尊為「海神」。其後村民更設廟供奉這位漁民的保護神,譚公也成為了廣東一帶著名的「海神」。

又有一説譚公青年時投軍,消滅匪徒,保衛邊疆,累建奇蹟,受上司愛戴,由一位普通士兵晉升為大將軍,後軟封襄涵侯王,中年得道升仙(譚公廟內恭奉的神位匾牌記載)。受萬民稱讚敬佩,後居民為紀念譚公,為他制造木雕塑像作恭奉。

1936年筲箕灣譚公廟(網上圖片)
明清時期, 不少香港澳門居民以捕魚維生,各處鄉村多會建廟敬奉一些「海神」,祈求保護出海作業者的安全。港島東區的筲箕灣,在填海前的地形就像一個筲箕,東南面又有山嶽作屏障,港灣內長年風平浪靜,是一個優良的避風港。明清時期,不少漁船停泊於此,筲箕灣也逐漸發展成一個小漁村。香港的漁民不少來自惠州,「譚公」的崇拜因此傳到香港。原來這些漁民對海上守護神「譚公」特別崇敬,清光緒三十一年,位於筲箕灣海邊的譚公廟也應運而生。

香港筲箕灣譚公廟已建有一百年的歷史,前身是一間小型的鄉村古廟。譚公廟的正門石額刻有「譚公仙聖」四字,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間倡建廟宇時所刻。廟內牆上刻有多塊碑記,記錄了譚公廟興建和重修的歷史,昔日譚公廟不但是附近鄉民議事的地方,也是鄉民設立學校之處,兼具宗教、教育、鄉政的功能, 可說是筲箕灣歷史發展的印記。

廟內譚公塑像(網上圖片)

現時,譚公廟正殿供奉著譚公神像,外表仍然像個小孩,傳說他練成了長生不老之術,雖然年紀老邁,他的樣貌小孩子一樣。所以人們設廟供奉他時,仍將他塑造成年輕的樣子。

譚公廟旁的「望海觀音」殿


除譚公以外,廟宇還供奉其他神祇,如赤松黃大仙、五通財神。廟內還設有關帝宮及列聖宮殿,前者供奉關聖帝君,後者供奉如龍母等諸神。譚公廟旁則為觀音寶殿,內裡供奉望海觀音,信仰者多為漁民。


澳門路環譚公廟(網上圖片)
澳門路環譚公廟,
前年曾往訪。

澳門路環鄉村馬路譚公廟的源起:

過去歷史年代,到處都是兵荒馬亂,人民到處流離失所,而譚公神像也在此亂世中,被人用漁船載運水路經現時的路環海口之處,當經過此海口之際,風雲突變,颳起颱風,同一起并行的船隻全部被翻沉,唯有載住譚公神像的漁船幸免翻船之險。從此以後,該戶船家,就將譚公爺爺神像搬到現在的地點上蓋搭茅屋作廟宇,讓各方善信對譚公爺爺恭奉,直至清朝光緒年間,相隔現在約一百多年, 居民為酬謝神恩,由葉廷生先生帶領善信廣籌善款,將原有的棚廟興建成現在的紅墻綠瓦清朝式廟宇。 廟內石碑文已清楚記載當時捐款興建善信及商店之實錄,後歷久白蟻侵蝕,於一九六四年由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理監事發起重修及保養。

廟內存放著一條約有一百五十年全套鯨魚骨,主要特長的肋骨有一對,一條留在本廟於七十年造成魚骨龍船作為鎮廟之寶,另一條於九十年代由黃德興先生任主席時送給澳門港事博物館,也就造了一隻魚骨龍船。

老安附: 澳門, 此地余喜也, 尤以路環, 每有機回鄉, 總設法到澳一行, 除了有老友在此, 更喜此地人文地理環境, 路環天主堂更是必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