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7日星期一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農曆虎年正月初七“人日”


今天是農曆虎年正月初七,傳統習俗裏,這一天是人日,眾人生日。

這古老的說法要追溯到中華民族神話時代的創造天地的伏羲、女媧了。相傳兩兄妹開天闢地造萬物,第一天造雞司晨,第二天造犬看門,第三第四天造豬羊供食,第五第六天造牛馬拉車,第七天造人使主宰六畜。人誕生於“初”七,所以成為人的“生日”。

這傳說,這神話在中華大地的起源甚早,但直到南北朝東魏時,仍然還未成為大眾的共識,接受。《北齊書·魏收傳》載,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宴百僚,問大家人日的來歷,“皆莫能知”。魏收站出來,根據“晉議郎董勳《答問禮俗》”,說了一套類似東方朔的話“正月一日為雞……七日為人”。

當時另一大夫邢卲“亦在側,甚恧焉”。“恧焉”~慚愧也,究竟邢卲慚愧什麼呢?因為“邢魏”當年,都認為是大學問之人,邢卲是個文學家,其“雕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文初出,京師為之紙貴,讀誦俄遍遠近”。一樣如後世的“李杜”,並稱一時,他“有書甚多,而不甚讎校”,讀書多却不那麼認真,還嘲笑人家“何愚之甚,天下書至死不可讀遍,焉能始複校此”, 缺一點較真精神,邢卲當堂應對不及而反之, 魏收能回答皇帝的問題而自己卻不能。邢卲於是慚然。魏收是歷史學家,今天二十四史中的《魏書》就出自他的手筆,可見彼時人日的概念,尚要從典籍中鉤沉。

南朝梁之宗懍有一部《荊楚歲時記》,其中也說道:“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鑲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髮。又造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以相遺,登高賦詩。”也就是說,人們在這一天,或者剪綵紙,或者鏤金箔,都弄成人的形狀,貼在屏風上、帳上,戴在頭上,還相互贈送,大作“人”的文章。宗懍與魏收的生活年代相當,南面熱熱鬧鬧而北面寂寂無聞,敢是北方戰亂頻仍、傳統中斷的緣故?

南宋名臣,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的洪邁《容齋隨筆》的說法,漢朝東方朔在《占書》裏就提到了人日“歲後八日,一為雞,二為犬,三為豕,四為羊,五為牛,六為馬,七為人,八為穀。”

洪邁說:“八日為穀,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書之。”在洪邁看來,人有食比人生那一天重要得多。

按漢朝東方朔的說法,正月初七這天的天氣陰晴非常重要,能夠預測當年的世道以及作物的豐歉。如果天氣晴朗,政事方面則“民安,君臣和”;農業方面,則“所主之物育,陰則災”。

什麼時代人日才真正進入了千家萬戶,須待專業人士考證。唐代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很重視這個節日,人日那天每每大宴群臣,“賜王公以下彩縷人勝”。彩縷人勝,史學人士說就是用彩帛或金箔剪制縷刻的人物,以作吉祥,大約有“以人厭勝”的意思,包含了法術祝福或另一方面的詛咒,所以人日又名人勝節。

人日的詩篇

唐杜甫詩《人日》兩篇

杜甫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
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云隨白水落,風振紫山悲。
蓬鬢稀疏久,無勞比素絲。

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葉休隨酒,勝里金花巧耐寒。
佩劍沖星聊暫拔,匣琴流水自須彈。
早春重引江湖興,直道無憂行路難。

唐代詩人盧仝《人日立春》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溫庭筠《菩薩蠻》一詞:

“水精簾裏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描繪的正是人日時“人勝”的盛況。

人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從前人留下的文字中,我們至少可以窺見其三個特質。

其一是祈壽。

如唐德宗李適《人日大明宮應制》

林香近接宜春苑,
山翠遙添獻壽杯。
向夕憑高風日麗,
天文垂耀象昭回。

唐人趙彥昭《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羣臣遇雪應制》

出震乘東陸,憑高御北辰。
祥雲應早歲,瑞雪候初旬。
庭樹千花發,階蓂七葉新。
幸承今日宴,長奉萬年春。

其二是懷人

懷念友人,思念家鄉。

隋代薛道衡有《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大雁飛回來了,而人不及候鳥,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唐代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複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這種表達就更直接了。

唐代韓愈《人日城南登高》

初正候才兆,涉七氣已弄。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聖朝身不廢,佳節古所用。親交既許來,子妷亦可從。
盤蔬冬春雜,尊酒清濁共。令徵前事為,觴詠新詩送。
扶杖凌圯阯,刺船犯枯葑。戀池群鴨回,釋嶠孤雲縱。
人生本坦盪,誰使妄倥傯。直指桃李闌,幽尋寧止重。

唐代宋之問《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涇水橋南柳欲黃,杜陵城北花應滿。
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茲一望歸。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宋朝張耒雲:“歲後七日,其名曰人;愛此嘉名,飲酒歡欣。豈竹木之始和,生庶匯而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