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新疆吐魯番博物館中展示的一具千年前唐朝邊防軍乾屍,乾屍的髮型是典型的漢人特徵,整體狀態相對較好。死因是額頭被箭射穿,致命的傷,脖子和臉部也有刀傷。這些傷痕揭示了他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和最終的戰死沙場。
他被匆忙埋在新疆的阿斯塔那,墓葬十分簡單。考古人員發現這軍士後証明他是1000年前的唐朝安西四鎮軍人,這名戰死殉國者的身體展現出強壯的肌肉和英勇的姿態。透過觀察他的身體特徵,專家們推測他經常使用重武器進行訓練。
這千年前戰死的唐朝邊防軍士兵遺骸,顯示雖經千年,他依然"雄風”不倒,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專家對乾屍下部依然雄風的解釋表明,乾屍是因水分迅速脫乾而形成的保存型屍體,並非雄風千年不倒的象徵。根據法醫秦明的說法,乾屍的實質部分相對較輕,因此會突出顯示。
公元640年,距今1383年的唐朝貞觀十四年,安西四鎮邊防軍開始了近百年的護土衛國的廝殺。從攻取高昌古國,到征伐龜茲,逐漸掌控了安西四鎮。
安西四鎮,中國唐代西域重兵之地。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置,分別為龜茲(位於今新疆庫車)、于闐 (位於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 (位於今新疆喀什)、焉耆 (位於今新疆焉耆西南)四鎮。
然而,吐蕃和西突厥的聯軍也不甘示弱,多次圍攻安西四鎮,唐軍戰敗失去安西四鎮。
唐軍在數千里戰線上與敵人進行了多年激烈的拉鋸戰,其後薛仁貴等將領帶領大軍反擊,重新掌控了這一重要地區。
直至武則天時期,吐蕃和突厥聯軍再發動多次進攻,都被唐邊防軍以無數的戰士的生命為代價,成功擊敗侵略,捍衛了國家的疆土,保存了民族,展現了大唐的威嚴。唐朝邊防軍的存在和犧牲,不禁想起了:「不知故國今在否,安西將士盡白頭。」這些勇士中, 許多人年紀尚輕,卻因衛國守疆而至白髮蒼蒼老死他鄉,大部份在戰場上戰鬥結束了他們的生命,他們是無數春閨夢中的人。千古以來中華戰士不少是無定河邊骨,為了國家的安全和繁榮,不懼艱險,奮勇殺敵。
軍人,本應是國民應感謝的人,可是,中國傳統不良觀念,對將士基本沒有什麼尊重及愛護。一般沒有得到足夠的尊敬和紀念,抗日戰爭、驅印戰爭、對越自衛戰,什至是抗美援朝戰,政府及人民其實都沒有如西方的搞起各種莊重、永久、常在的紀念。 新疆博物館的唐朝殉國戰士乾屍的展示給了中華人一個機會,讓中華人更深刻地理解他們的付出和犧牲。炎黃子孫應該珍惜他們的奉獻精神,傳承他們的愛國情操。
唐朝邊防軍的衛國戰死者和乾屍所代表的並不僅僅是唐朝的歷史, 更是無數中華軍兵守將們的英勇忠誠和為國為民族生存而犧牲精神的象徵。
今時今日,列强眾敵對國家的對中國邊疆、海疆的不斷騷擾、掠奪、入侵,中華人也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國防建設中,或是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揚千年的邊境軍人,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衛國防患於未然的精神,在如今世情,安全和穩定是中華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身為炎黃子孫,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國家、為民族的安全和繁榮貢獻力量。對外一吋不讓,對內防奸避惡,只有這樣,中華才能夠建立一個更安全和繁榮的國家。
最後,讓我們一起懷念那些戰死沙場的唐朝邊防軍,他們的犧牲不會被遺忘,他們的英勇將永遠被銘記在歷史中。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保護和紀念這些軍人,透過學習和紀念,傳承他們的精神,讓他們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和銘記,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復興。
附:明王陽明祭永順寶靖土兵文
戊子
維湖廣永順、寶靖二司之土兵,多有物故於南寧諸處者。
嘉靖七年六月十五日乙卯,欽差總制四省軍務尚書左都御史新建伯王委南寧府知府蔣山卿等告於南寧府城隍之神,使號召諸物故者之魂魄,以牛二、羊四、豕四,祭而告之曰:
嗚呼!諸湖兵壯士,傷哉!爾等皆勤國事而來死於茲土,山溪阻絕,不能一旦歸見其父母妻子,旅魂飄遙於異城,無所依倚,嗚呼痛哉!三年之間,兩次調發,使爾絡繹奔走於道途,不獲顧其家室,竟 死客鄉,此我等上官之罪也,復何言哉!復何言哉!古者不得已而後用兵,先王不忍一夫不獲其所,況忍群驅無辜之赤子而填之於溝壑?且兵之為患,非獨鋒鏑死傷之酷而已也。 所過之地,皆為荊棘;所住之處,遂成塗炭。 民之毒苦,傷心慘目,可盡言乎?迩者思、田之役,予所以必欲招撫之者,非但以思、田之人無可剿之罪,於義在所當撫,亦正不欲無故而驅爾等於兵刃之下也。 而爾等竟又以疾病物故於此,則豈非命耶?嗚呼傷哉!人孰無死,豈必窮鄉絕域能死人乎?今人不出戶庭,或飲食傷多,或逸欲過節,醫治不痊,亦死矣。 今爾等之死,乃因驅馳國事,捍患御侮而死,蓋得其死所矣。 古人之固有願以馬革裹屍,不願死於婦人女子之手者。 若爾等之死,真無愧於馬革裹屍之言矣。 嗚呼壯士!爾死何憾乎?
今爾等徒侶,皆已班師去矣。 爾等遊魂漂泊,正可隨之西歸。 爾等尚知之乎?爾等其收爾游魂,斂爾精魄,駕風逐霧,隨爾徒侶去歸其鄉。 依爾祖宗之墳墓,以棲爾魂;享爾妻子之蒸嘗,以庇爾後。 爾等徒侶或有徵調之役,則爾等尚鼓爾生前義勇之氣,以陰助爾徒侶立功報國,為民除患。 豈不生為壯烈之夫,而沒為忠義之士也乎!
予因疾作,不能親臨祭所,一哭爾等,以舒予傷感之懷。 臨文淒愴,涕下沾臆。 今委知府布告予衷,爾等有靈,尚知之乎?嗚呼傷哉!
兵車行
唐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乾雲霄。
道旁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弔古戰場文
唐 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餘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吾聞夫齊魏徭戍,荊韓召募。萬裡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愬?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古稱戎夏,不抗王師。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異於仁義,王道迂闊而莫為。嗚呼噫嘻!
吾想夫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野豎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利鏞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鷙鳥休巢,徵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裂膚。當此苦寒,天假強胡,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軍復沒。屍踣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可勝言哉!鼓衰兮力盡,矢盡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骨暴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吾聞之: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漢傾天下,財殫力痡。任人而已,豈在多乎!週逐獫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師而還。飲至策勳,和樂且閒。穆穆棣棣,君臣之間。秦起長城,竟是海為關。荼毒生民,萬裡朱殷。漢擊匈奴,雖得陰山,枕頭徧野,功不補患。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其存其沒,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悁心目,寤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為愁,草木淒悲。弔祭不至,精魂無依。必有兇年,人其流離失所。嗚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今時今日,某些地方,殺戮淒慘,唸上述詩文,不覺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