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剎那的光輝並不是永恒, 攝影器材"短暫"的存在。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900年推出的 Kodak Brownie 相機,是史上第一臺批量生產的消費級相機。正是由於這臺相機的誕生,攝影頭一次成為了平民化的活動,對攝影術的推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圖片來自互聯網 |
1975年史上第一部數碼相機,是在由柯達工程師發明出來,但是第一張“數碼照片”,則是Russell A. Kirsch於1957年,以電腦掃描自己三個月大兒子的膠片底片,並得到的176×176數碼影像,這幾乎已經是當時電腦可以儲存的容量極限。
1998年柯達發佈的數碼相機,Kodak DC210 是消費級相機中第一款 CCD 面陣超過百萬像素的數碼相機,民用相機第一次突破百萬像素,從而標誌著相機製造業從膠片轉向數碼的開始。
 |
圖片來自互聯網 |
2000年開始, "傳統的膠卷攝影機已經步向死亡, 2017年大部份人都用手機攝影了,只餘少部份人還堅持著用"傳統"數碼照相機,
 |
1938年在上海德國矮克發AGFA創刊了可能是中華地區第一本專業攝用雜誌。圖片來自互聯網 |
 |
當年雖然日本已經入侵中國, 可是, 上海還是歌舞聲平,繁華不已, 高端產品在市塲上不愁銷路,例如攝影照相機。 德國比美國更進取於這市塲。圖片來自互聯網 |
 |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即1938年5月,AGFA雜誌 已經發行了五期了。圖片來自互聯網 |
 |
1980年代, 愛克發生產了一部極為優良先進的電子快門全格微型照相機, 不論在何角度,及攝影效果及質素, 絕對勝過同級倭寇貨式, 可惜市塲推廣極為失敗, Agfa-optima-sensor-electronic camera, 鎩羽而歸。圖片來自互聯網 |
這段人類攝影行為以1900年開始至2000年只不過是100年, 在歷史來說, 有如流星一閃而已!
 |
這些攝影專業知識及名詞已經是過眼雲煙, 有誰還記著呢?圖片來自互聯網 |
 |
1930年德國產Agfa(愛克發)風箱照相機, 香港人叫做風琴影相機。圖片來自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