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民族,最鮮明的底色與烙印,在幾乎兩千年前就已定型,之後只是一輪又一輪的輪回而已。
1898年9月28日下午四時,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刑場,烈日高照下的刑場上人山人海。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頗為悲壯黑暗的一個日子,譚嗣同、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楊銳、林旭等6位維新變法人士在這裏被處斬,圍觀的上萬百姓興奮地向他們身上扔著白菜幫子!這一年是中國的農曆戊戌年,史稱“戊戌六君子”。而由他們主導的那場比日本明治維新晚了30年的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並非“根正苗紅”的革命者,某種意義上,他甚至屬於“既得利益者”。其父譚繼洵為晚清重吏,於京城戶部任官十六年,後調任甘肅任省按察史,光緒十五年調任湖北巡撫,嘗兩次兼代湖廣總督,為正一品封疆大吏,累官贈光祿大夫。
但譚嗣同是少數看清了中國千年輪回癥結的人,而1895年甲午海戰的慘敗與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則讓他開始對這個腐朽沒落的專制王朝絕望,所以他要“廢君統,倡民主”,指出“數千年來統治者皆大盜也,實為民賊!”,這也是“蒙幸”被光緒帝徵召入京,參與變法新政後,他的激進主張最終會觸痛“專制君權”這個慈禧太后底線的原因,加之維新派荒唐的“圍園劫後”計畫觸怒慈禧,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於瀛臺,並下令逮捕維新派人士。
事實上,維新派所謂的“激進”主張裏,甚至連“君主立憲”都未列入——一旦涉及到最核心的“專制權利”,就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所以這場在史書上“轟轟烈烈”的變法,其實是一場幾乎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的帝後權利爭鬥而已。
但這絲毫不會黯淡譚嗣同的光芒。他如同一顆劃過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異常耀眼的軌跡,引導、激勵著一個又一個不自由、毋寧死的熱血兒郎,在為了自由理想的道路上衝鋒陷陣,不畏生死!
作為封疆大吏的兒子,他本來也可以和梁啟超那樣出逃保命。但為了中國變法自強的大業,譚嗣同選擇留了下來,試圖用自己的鮮血來喚醒麻木的國人。在刑部獄中他給梁啟超的絕筆書中寫道:“嗣同不恨先眾人而死,而恨後嗣同死者虛生也。齧血書此,告我中國臣民,同興義舉。”
“壯矣,維新欲殺賊而未回天,終成國恨;快哉!喋血屹昆侖以昭肝膽,長醒吾民”——這是後人撰於譚嗣同故居上的對聯。
只是從1898年9月28日菜市口刑場上萬人同嗨的現實,以及那個戊戌年後中國近百年令人唏噓的詭異走向,“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譚嗣同是否真“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以上圖文輯自不同互聯網。
1958年,上一個中國農曆戊戌年, 又是悲劇年, 一片大亂, 多少人家破人亡。
今年又是戊戌年, 一開年, 一些隱隱不安的動向, 又牽動整個東方大地, 有點怕! 不要說不關香港事, 對香港這小小漁港是福是禍, 說不清了。
這兩天的某地新聞, 某領導人又要學袁世凱, 真是不可思議, 本來這領導過去工作勤奮, 而且成績不錯, 不知為什麼, 他有"戀棧"的企圖, 只希冀他能縣崖勒馬, 放棄此構想。
|
悲劇人物 - 大清德宗光緒皇帝 |
六君子簡略:
1. 譚嗣同(1865.3.10—1898.9.28 ),湖南瀏陽人,字複生,號壯飛,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宣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西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
2. 康廣仁(1867年-1898年9月28日),字廣仁,號幼博,又號大廣,廣東南海人,康有為之弟。參與戊戌變法,慈禧太后重奪權力後,因梁啟超帶病往北京應付官試,與他同行,因而被捕。
康廣仁認為八股文有害人才的發展,因而每次應試都放棄作答,20歲後曾在浙江當小吏,其後曾當保甲差、文闈差。
康廣仁未直接參與變法,本無罪不當死,而慈禧以失康有為、梁啟超故深憾外國,必欲得一人誅之,遂以廣仁充。廣仁竟從容赴死,與其兄其後風格迥異。
3. 楊銳(1857-1898),字叔嶠,四川綿竹人。楊銳出身於四川綿竹書香門第,幼承父兄教養,少年時代即開始顯露頭角。參加院試時,張之洞將楊銳與其兄楊聰二人比為蜀中當代的蘇軾和蘇轍。畢業於尊經書院,年最少,嘗冠其曹。優貢朝考考取知縣。及長,入已升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幕府,任職期間以其卓越的才華與高尚的品格深得張之洞的敬重,成為其重要幕僚。 15年中,凡送呈朝廷的奏疏與重要文獻,大多出自楊銳之手。
1898年24日淩晨,楊銳在繩匠胡同寓所被捕,與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同時關押刑部監獄。28日,楊銳與以上五人同時遇害於北京菜市口,年僅41歲。
4.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穀,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維新派人士。出身舉人。是康有為的弟子。
自幼入私塾學律賦,博學強記,聰慧好學。年長曾隨岳父沈瑜慶游武昌,結識贊同維新變法
人士陳寶箴、陳三立父子。1893年回鄉參加福建恩科鄉試,中第一名舉人。1894年到北京參加恩科會試,不中。次年再次赴京參加乙未科會試,又不中,乃入贄於內閣中書。
光緒帝1898年授予譚嗣同、楊銳、劉光第四人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預新政事宜。在9月5日到14日10天裏,上書言事最多,不少變法上諭出自他的手筆。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再次“訓政”,他與譚嗣同等皆被捕入獄。9月28日,被殺害於宣武門外菜市口。時年23歲。
|
劉光第書法 | |
5. 劉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漢族,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趙化人,祖籍福建省武平縣,客家人,系清初湖廣填四川客家後人第七代。家貧,勤讀,於光緒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殿試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授刑部候補主事。任京官期間,雖生活清貧,但廉潔自律,一塵不染。敬業勤慎,政績甚佳。
6. 楊深秀(1849年–1898年9月28日),本名毓秀, 號孴孴子,字漪村或儀村,山西聞喜人。光緒進士。精通中西數學。授刑部主事,累遷郎中,後授山東道監察禦史。1898年3月,與宋伯魯等在北京成立關學會,又列名保國會。6月上疏請定國是,彈劾禮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許應騤阻撓新政事。維新派湖南巡撫陳寶箴被人脅制時,他上疏辯護。戊戌政變中,不避艱危,援引古義,請慈禧撤簾歸政,遂遇害
(孴nǐ ,粵音:你nei5 繁盛的樣子。〔戢孴〕眾多的樣子,如“芝栭欑羅以孴孴。” 又: 聚集, “如或有遺漏,則為編孴未周。” )
|
近代中華歷史最奸最佞最宄的偽君子康有為, 維新失敗的主要推手。 |
|
康有為第五代孫女索瑪薇莉(Gronya Somerville) 現澳洲羽毛球代表選手。 |
近代中華歷史最奸最佞最宄的偽君子康有為, 維新的失敗主要在他身上,這人一朝執權, 又是公器私用, 又是目空一切, 完全沒有一點點胸襟, 亦沒有一點政治智慧, 客觀處事, 罔顧實際, 基本亦是洪秀全, 王莽式人物, 光緒靠錯"奸臣"。
我們知道康有為擔任過光緒皇帝的總理衙門章京,主要是推動清朝維新變法。但是,也許大家沒有注意過,康有為的變法為什麼後來遭到了大部分官員的反對。
他實際上要求的那些變法,比如廢除綠營,廢除八股,廢除書院,編練新式陸海軍,修鐵路,辦工廠等等,後來清朝就繼續在幹,因此到1910年,清朝的財政收入達到了中國古代和近代的最高水準3億兩白銀。
康有為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來北京的時候,與其他維新派官員一起上書,要求清朝重用伊藤博文,要中日合邦,由伊藤博文來擔任管理職務。當時,大臣們紛紛反對,表示“儼然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
“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康有為還曾讓其心腹楊深秀向光緒上奏,建議“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誠天下蒼生之福矣”。
除了這事情, 他還煽惑光緒用趕盡殺絕的手段對付"一切"在位官員及皇室成員, 不論開明與否, 這引發了慈禧太后的警覺,驚覺事態嚴重,才當機立斷發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後來,康有為逃亡海外,通過偽造所謂的先帝遺詔….得到很多捐款,開始投資房地產, 又不斷攻擊抺黑跟他政見不同的人, 口不對心, 實際是為了利和名。他宣導國人廢除小妾制度,男女平等, 可是他用盡强娶欺騙了6房太太, 連未成年的都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