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

正月初十拜石神, 十全十美地天人。兔年風調雨又順, 發財又五穀豐登。

“石頭節”,“地日”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癸卯年正月初十,“石頭節”,“地日”。

「順順利利、富富貴貴、財財旺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十全十美、過這個兔年!以後的年都是吉祥康泰年復年,吉祥如意綿綿!」

正月初十拜石神,
十全十美地天人。
兔年風調雨又順,
發財又五穀豐登。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春節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節日之一,也是百節之首,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天天都是節,長輩老人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春節假期雖然已經結束,開工大吉,但按照中華文化老傳統,新春大年要到了二月二“龍抬頭”後,這年才算過完。

“正月初九拜天公,初十拜厚土”,正月初七是人日,人的生日,正月初九是天日,即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地與天相對,民間認為先有天後有地,天在上地在下,所以,正月初十是“地日”,大地的生日,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天、地、人宇宙文明之本也。

“十”在數字是完美的意思,按照中華傳統習俗和文化,人們都喜歡“十全十美”,“十”也與石頭的“石”諧音,而石頭是山是地,所以有一說以正月初十是“石日”或“地日”也。還有,“石”又跟“時”諧音“時來運轉”,因此正月初十石頭日,“石來運轉”,也有“時來運轉”福氣運旺的美好寓意。

宇宙間,“有天還有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土地,地維賴以立,人生忠孝與節義,做事須求腳踏實地”。中華百姓在農耕時代,什麼都依賴於土地,石頭的用處很多,石頭的品種很多,自古以來中華人就喜歡奇珍異石,很多人家中都喜歡用石頭作為裝飾品,因而人敬畏土地是必然也。

中華民俗風俗傳說,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犬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穀日,初九為天日,初十為“地日”,也是民間的“石頭節”。民間還有 “ 石磨日 ”、“ 十子日 ”、“ 石不動 ” 等叫法。同時,這天也是民間神話傳說的 “ 老鼠娶親日 ”。

正月初十“ 石頭節 ”

農曆大年初十是地日,有天有地才能活人養人,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是來自土地。這一天是地的生日,也被稱為石頭節,以前農民都有有石不動、有石不做的風俗,以表示祝賀,讓石頭休息過好生日,這一天凡石制工具如磨、碾等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農民百姓更會在除夕之日為石器上貼春聯,在正月初十日以前石器是禁止使用的。過了正月初十日,才可以開封使用寓意五穀豐登,吃穿不愁。

正月初十“ 老鼠娶親日 ”

中華神話傳說,年初十這天是老鼠的娶親日,古人以儒家的“仁”為本,在正月裏不要見見血,因此如果在家中遇到老鼠,儘量不打老鼠,很多地區認為在正月初十地日的日子打死老鼠是不祥的徵兆,年來會有厄運纏身。

正月初十為“地日”,民間認為先有天後有地,古人靠天地吃飯,所以對天地都有敬畏之情,所以初十這一天也有很多的禁忌習俗,今人應尊重老傳統,在新的一年依各地各方自己家鄉“做應做的事,忌所忌的事,吃所吃的食物”,尊重老傳統,祈求諸事順利,日子越過越旺。

“正月初十”為“石頭節”做的事

一、拜土地公公

正月初十是“地日”,也叫“地生日”以土地公公為代表,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又稱作“天日”。“天地呼應,庇佑百姓”。老百姓的生活要全部靠地,土地神與老百姓接觸最多,所以在正月初十人們通過土地神廟內燒香拜祭土地公公。祈禱祂向天常報人間事,讓玉帝及諸天神佛施蔭保祐新的一年人間五穀豐登,平安富足,生活幸福美滿。

二、祭拜石頭神

正月初十是“石日”或“石頭節”。在民間這天也是石頭神的生日,也稱作“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在農業社會年代,百姓會在這天祭拜石頭神,包括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等。家裏有石器的人家,例如石磨,會把石器放在桌上,點燃蠟燭,放上水果或者祭品來拜祭石頭神,以保佑新的一年時來運轉,今年有好日子。

三、早睡早熄燈

正月初十,中華民間還有神話傳說是“老鼠嫁女日”,亦稱“老鼠娶親日”。這一天避免打擾了老鼠結婚,人們要早早熄燈,早早睡覺,並且在屋子角落裏面撒上穀子麥子,和老鼠分享收穫,這樣這一年老鼠就會感恩不再偷食。

“正月初十”為“石頭節”禁忌

一、忌打老鼠

民間傳說正月新年期間,會舉辦一場祭鼠活動,時間雖然沒有統一,但是大部分都會放在初十這天。

這一天當然也不能打殺老鼠,尤其是生肖屬鼠的朋友,更應該謹慎萬分。因為在這一天打死老鼠,你打擾它一天,它就報復性的打擾你一年,所以在正月初十這一天,人們要早睡,當然這樣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只是古賢者哲人們希望以這一神話宣揚“仁義慈悲” 之意,凡事都不要趕盡殺絕,尊重生命,任何生命也不能隨意糟蹋。

“老鼠嫁女”的日子,在這天見了老鼠不能打,你打擾它一天,它就報復性的打擾你一年,所以這天人們要早睡。


“老鼠嫁女”是中華神話中的一則故事,古代的正月十日,老鼠娶親日。俗稱十指。在南方會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意思是將老鼠娶親途經之路照得通亮。有些百姓們會點燃一根蠟燭放到厨房水缸旁邊,以便讓迎親大隊能順利找到自己的洞口;晚上,還有的還會把麫食穀餅放到鼠洞門口,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算是對老鼠的賀禮,雖然些許荒誕滑稽,但聽起來卻十分浪漫。有百姓會在水缸的旁邊點一支蠟燭,為老鼠的迎親隊伍照亮,別找錯了自己的洞。前一天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到了第二天年十一早上將老鼠洞堵塞,認為在新的一年裏將不會再有老鼠出現。

“正月初十”忌做的事

一、不動石頭和土地、忌動石頭

正月初十為“石頭節”,也是“地日”地之生日,,石頭生日,所以這一天是不能亂動石頭和土地的,不能打石頭,或建房動土。過去的農村百姓認為,糧食種在土地上,是糧食的根本,不管是遊玩還是開採,動土動石都是要禁止的,凡是石頭、石頭製作成的工具如石磨、石舂、石棒都不能動,這天絕不能騷擾、驚動了石頭神和土地爺,反而祭拜石頭神和土地爺特別的重要,這天有些地方甚至會祭拜石頭,向石頭焚香祈願,表達對石頭的敬仰之情。

一,不動石頭

以前農耕為主的時代,大多數生產工具都是用石頭做成的,比如石磨和石臼等,這些生產用具有很多現在還在使用,主要是用來研磨穀物和搗碎食物的,在正月初十這樣講究吉利好運完美的日子裏,把穀物和食物用石頭磨碎,這粉碎的寓意自然是顯得不太吉利。

還有當年石製工具的價格也不菲,某些玉石更是作為精美的裝飾品來使用,價值更不得了,正月初十如果搬動這些石頭不慎打碎,就顯得不太吉利,所以才有了正月初十不動石的說法。

二,不動土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雖然春耕和播種要趕早,但是也要順應時節,

正式春耕離正月初十還有段距離,這些日子正處一年之中比較冷的“五九”時節,正在冬春之交的大寒節氣,這個時候動土就顯得無功無用,浪費氣力,眼下只是備耕時節,要動土翻地還是要再等上一段時間。

二、家中不搬動箱櫃

中華民間神話傳說中,正月初十這一天,是老鼠嫁女的日子,是老鼠大喜的日子,平時老鼠會藏在箱櫃角落裏面,這一天不要搬動箱櫃,以防破壞了老鼠的喜事,老鼠比較令人討厭,如果破壞了它們的婚禮,肯定會遭到報復,鬧得家裏鼠滿為患、家宅不寧,家裏的糧食也會被老鼠破壞。

“正月初十”要吃什麼

吃餅食,“民以食為天”,可見吃飯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正月初十神州大地很多地方人們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用烙餅來拜祭石頭神和土地公公,因為“天圓地方”是古賢人哲人對天地的形容,所有穀物皆由大地而生,烙餅為穀物所製,形狀有圓有方合於天蒼, 一方面祈求新的一年可以五穀豐登,糧足滿倉,另一方面也希望新的一年時運亨通、萬事圓滿,財來各方。

所以正月初十烙餅是寓意吉祥的美食,推薦食蔥油餅。

“正月初十”“不做”的事

一、不要隨地亂扔垃圾

正月初十是土地的生日,這天是比較忌諱亂扔垃圾的,因為這是對土地的不敬,其實亂扔垃圾什麼時候都不應該做,這是一個人的休養和品德。

二、夜晚早歸不鬧動靜,早睡

正月初十也是傳說中“老鼠嫁女”的日子,這天晚上要早點回家,夜晚不要鬧出太大的響動,傳統習俗認為這天夜晚鬧出太大動靜,會惹怒老鼠從而破壞家裏的財物。其實古哲人是借此神話,導人在鬧了春節多天了,為了健康養生,到年初十了,要休息了,借“老鼠嫁女”的日子,早點上床,早點休息,保重身體。

三,不用剪子剪東西

剪子合起來哢嚓的聲響有類似老鼠啃食食物的聲音,寓意著破壞財物,所以老輩人講究這天不動剪子剪東西。

四,晾曬衣物不滴答水

正月初十洗衣後要擰幹才拿出去晾曬,切記不要嘀嗒的滿地都是水,因為這天是土地的生日,嘀嗒一地水就顯得有些不夠尊敬。

現在住樓房的晾曬衣物都要注意不滴答水,要是嘀嗒到樓下或行人的頭上,這是很容易發生口角的,尤其是在樓下也晾曬衣物時,把水嘀嗒到人家衣物上是很不公德的事。

“正月初十”記得一事“要管”

正月初十講究完美的日子,管嘴巴自然是最重要,“守嘴不惹禍,守心不出錯”,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正月初十正是需要管住嘴的日子,因為正月過年講究的就是家庭和睦和吉祥如意,但是很多事情矛盾的源頭就是因為出自口無遮攔。要管住嘴,不說得罪人的話,以及不與人發生爭吵,尤其是職場上跟家人之間,更好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免得大過年的引起別人不舒服,造成爭吵和別人的嫉恨,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其實,人的嘴巴是應該全年都要管的。

地日石不落,一年有吃穿

在神州大地一些地區,如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的晚上,人們會把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整平滑的石頭面上,到初十早上,會找出十個年輕小夥,以繩系罐鼻,輪流抬起瓦罐在村裏遊走。老人的說法是,只要瓦罐下面凍得結實,在石板上就就會掉落,預示今年莊稼豐收好,若石板凍得結實凍的不夠結實而落地,預示著年景不好。

正月初十,年還沒有遠去,等待中華人的情人節。“元宵節”的到來,過年就是過的喜慶吉祥和寓意滿滿,百姓都希望年味更持久一些,“石頭節”討個新的一年“石來運轉”好運富貴平安福氣都來的美好彩頭。

正月初十吉祥十全十美的祝福,願您時時如意事事順心,時來旺相。

2023年1月30日星期一

今天, 中華人依然對自己民族無自信, 無自尊, 無自愛, 依然跟五四時一樣, 要自毀自殘, 說中醫!!!




張曼菱:我用命試出了中醫的真偽

2023-01-28

妙手回春

我們每個人都與中醫有“瓜葛”。

眼下的“90後”“00後”,顯然很在乎那些情人節、耶誕節,但他們也不會忘記板藍根。但凡幼時“上火”,或是如今喜歡吃燒烤,長輩總會令他們吃幾片板藍根化解,以免嗓子發炎,釀成病症。而往上數幾代人,大都有被中醫救治的經歷。

我是感恩中醫的,中醫曾救活弱小無助的我。我和家人都不知道那位郎中的姓名,但那一塊“妙手回春”的匾額,今生是掛在我的心裏了。

我父母自由戀愛結合,喜得愛女,然不到一歲,嬰兒患上急症,民間叫“抽風”。小人兒痛苦抽搐,口吐白沫,十分危重。父母都是“新派”人物,立即抱著我送往法國人在昆明開辦的甘美醫院。

後來我看史料,西南聯大的教授們是“非到疑難重症時,才進這家醫院不可”的,因為它收費高昂,床位不易得。而瀕臨死亡的我,卻被甘美醫院宣判“無望”,放棄救治。

父親請匠人來家,為我量身定做小棺材,以盡對這個小生命最後的愛。

家裏“叮咣”響著木匠作業的聲音,裏屋躺著奄奄一息的我。忽然門外傳來搖鈴聲:“誰家小兒驚風,我有祖傳秘方……”這一刻,恰似《紅樓夢》。

奶奶急奔出門,攔住了那個遊方郎中。如果不是到了無門可投的地步,我父母是不會讓一個路人來醫治愛女的。遊走四方的“草醫”,是連門診鋪面也沒有的,正如此次在武漢參與抗疫的“遊醫”。

我曾多少次想像當時的情形:一個衣著潦倒、面目滄桑的江湖郎中走到翠湖邊的黃公東街富滇銀行宿舍,一幢氣派的法式洋樓前,挺有底氣地“喊了一嗓子”,而後拘謹地走進我家,到小床前看這垂危嬰兒,從行囊中取出四粒黑色的大藥丸,吩咐每粒分成四份,以溫開水服下。

奶奶喂我,父母任之,不存希望。撬開小嘴,第一份咽下,我停止了抽搐。母親說,當時還以為“完了”,仔細一看,是寧靜了。按時辰,將第二份服下,我睜開了眼睛,骨碌骨碌四處看。四粒藥丸沒有吃完,我已經能辨認親人了。父親拎起小棺材出門,送到一家醫院的兒科,捐了。

在那個年代,凡是有點知識和家底的人,都以去西醫醫院為上策。而我,用命試出了中醫的真偽。

“五四”以來,中國社會存在著某些偏激,在對待自己傳統醫學的態度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視為至尊的幾位先驅,胡適、魯迅,都排斥中醫。究其原因,有因個人的經歷而懷有厭恨的,也有因改革“舊文化”的意願太迫切所致。中醫顯然是被誤傷了。

不知何時,遊方的郎中沒有了,“祖傳秘方”變成笑料。在現代史上,中醫身影飄零。在教科書裏,大概只有《扁鵲見蔡桓公》與中醫有關,但人們的關注點多在“為政”,而非“醫理”。

當屠呦呦女士以青蒿素拯救非洲,榮獲諾獎,中醫中藥才在世界上喊響了“這一嗓子”。可惜,在醫學界不見太大的反響。屠呦呦說,祖國醫學裏還有許多珍寶值得後人發掘。

我插隊的德宏,是歷史上有名的“瘴疫之地”。《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就吃過“瘴癘之氣”的大虧。唐代天寶年間征討雲南,白居易在《新豐折臂翁》裏反復提起的也是瘟疫:“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應作雲南望鄉鬼,萬人塚上哭呦呦。”

對瘟疫的恐懼,使當年這位壯丁自折其臂。直到從金雞納樹上提取汁液製成奎寧,對瘧疾才有了控制。我這個知青曾是寨子的“抗瘧員”,每天收工後把藥片送到傣家飯桌上。

在那首《祝酒歌》還沒有唱響全國時,我參加下鄉醫療隊到滇南石屏縣,趁機學習中醫,不辭做最辛苦的事情:上山采藥,回來晾曬、焙治,管理藥房。

我對“脈象”把握精准,得到隊裏中醫的賞識。“洪脈”“滑脈”“弦脈”都與文學的意象相通,所以學中醫是必須學好中文的。“把脈”是中醫非常要害的一手,有些病人是說不准病情的。我把脈時還發現了兩位孕婦,農村婦女羞於說出實情,若不調整處方很容易導致流產。

四氣五味,八綱辨證,中醫原理與中國人日常說的一些成語是溝通的,如“陰盛陽衰”“此消彼長”“月滿則虧”“否極泰來”“禍福相依”……在中醫和道家的觀念裏,人從來不會高過自然,人要配合、服從自然。例如四季的飲食與作息,春天發動,冬天收藏,講的是氣,也是萬物的規律。這些思想不斷深化,影響著我的人生。

假如不是高考恢復,我的出路可能就是中醫。

伴同生死

2000年春,我到京採訪李政道先生。我帶去一盒雲南的天麻、三七藥材。有人告誡我:“人家留洋多年的學者,不會要你這帶土的也沒有消毒的東西。”而李的同窗沈克琦先生卻說:“李先生信這個。他這次來,就是特意到北京中醫醫院去看病的。”果然,李政道很高興地收下了。

2015年春,我到臺灣世新大學參加學術交流會。我將一批雲南白藥產品分送給臺北的西南聯大學長。抗戰時期,雲南白藥支援前線,深受將士們的喜愛,也在這批“高知”的心目中留下了神奇的印象。

我到“金三角”探望遠征軍眷村時,看到東南亞人民和華人依然崇奉著中醫,將來自中國的中成藥視為至寶。在泰國最有名的大學裏,開設有中醫課程。

然而在我們這裏,中醫院校與一般高等院校相比,總有種入“另冊”的感覺。雲南是中草藥王國,我曾到雲南中醫學院講學,院長告訴我,他們招收的多為貧苦學生、農民子弟,且多數是女生。

中醫頑強地生存著,“清貧”是它的特徵,也是它與人民不可斷的紐帶。其實,無論什麼社會階層,中國人早將中藥視為家常必備之物。誰家抽屜裏不會收著幾盒廉價的中成藥呢,藿香正氣丸、通宣理肺丸,更有速效救心丸,可謂功德無量。

因為樸素,因為可靠,反而被輕視,這很像是一個不成熟的孩子對待親人的態度。多年來,我們不就是這樣對待中醫的嗎?

在城市中,似乎有一種“勢利”的思維,仿佛只有底層百姓才會去看中醫吃中藥,中醫退縮到偏僻的角落裏,艱難地生存。其實,許多患者在接到西醫的無情宣判後,總會返回民間,到陋巷和山裏去尋求中醫的救治。

而中醫,從來沒有因無望的診斷而拋棄病人——即使是最不可能有收效的病人,中醫也會讓他服用調理與安慰的藥劑,以示“不放棄”。從這一點來看,中醫“懸壺濟世”的信仰是高於西醫的,因為它是因人創立、為人所用的醫學,可陪伴人的生死。

中醫與這個民族是同生共死的。

在那些著名中醫的傳記裏,總有這樣的故事:當無名瘟疫暴發,中醫臨危受命——這個“受命”,不一定來自皇帝或是官家,更多的是他們內心的召喚。他們挑起藥擔,帶著弟子,深入疫區。在那些村鎮,他們立灶架鍋,熬藥施救。民眾們端碗喝藥,醫者觀其效果,不斷改進配方,由此留下很多因時因地配製的不同藥方。

所謂“逆行”,是中醫的世代擔當。救人救疫,豈論成敗功過,只謂問心無愧。

自“神農嘗百草”到我們那些歷歷可數的家珍——《傷寒論》《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中醫曆千年護佑著這個民族。世界上,瘟疫與逃亡留下了一座座曾經高度發達的城市,漸漸被荒漠湮沒,而華夏大地上卻沒有因為瘟疫而被廢棄的地方。

西醫對病症講究精准的學理分析,沒有勝算不會出手,它是一門科技,能夠發出“科學的判斷”。也正是這一點讓現代人質疑中醫。和西醫的造影、化驗、超聲波等診斷手段相比,中醫只有“望聞問切”和一套近乎玄乎的說法。

這是中醫的“短板”,“得手”與“失手”都拿不出“人體數據”。而依靠個案經驗的累積很難得到廣義上的認可,因而發展很慢。

至於“庸醫”,其實每個行當中都有優劣之分,但西醫因為有診斷的科技憑證,“誤判”往往能夠得到開脫,而世人對中醫則“人死必究”,故“劣跡”斑斑。

《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

“疫”火重生

去年,我通覽一本《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中華書局出版,臺灣學者皮國立著),主軸寫民國以來的疾病與醫療史,中醫與西醫在細菌學上的不同醫理和對抗,可謂艱澀探索。其視角是中西醫的“對決”,作者對中醫懷有危機感,甚為悲觀:

在中西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近代中醫同西醫在熱病治療學的較量上,完全沒有屈居下風,值得讀者省思。若是連“喊戰”“抗戰”都沒有資格,日子久了,特色暗淡了,那麼中醫“生命”也將走向盡頭。史事可鑒,研究中醫者能不警醒乎?

我想,隔著海峽,皮國立先生一定也在關注大陸的抗疫之戰。他會驚訝並欣喜地看見,在中國大陸這塊母土上,所謂“沒有硝煙的戰役”,再也不是中醫和西醫的“對決”,而是二者攜手同戰病毒——醫生們沒有執著於學理上的分辨,沒有門戶的私心,完全從救人的實效出發,互相印證,各得其所,各出妙招,共同制定方案。

引用武漢抗疫前線一位西醫的話:“中西醫結合,效果非常明顯,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中醫在這次戰‘疫’中表現耀眼,有目共睹。”

就在前幾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新聞發佈會中談到:“80%的新冠肺炎患者是輕度症狀,能夠自愈或治癒,並不會發展為重症。”

輕症患者的“自愈”和“治癒”,實際上就是中醫所說的“排毒”過程。

如果沒有中醫的介入,“自愈”對於很多基礎體質不好的人,是很難實現的——病毒損壞了人的生理機能,生命非常脆弱。中西醫護工作者以人為本,聯合對抗疫情,才構成了“自愈”的安全軌道。沒有中醫,輕症患者的占比恐怕不會是80%。


背靠民族的根基之學,中醫正在成為開放的醫學,吸納西醫的諸多手段,補充自己的“短板”,尤其是診斷標準。而西醫也樂於“就地取材”,與中醫握手言歡,正在成為“中國式的西醫”。疫情中的醫者,也是仁者與智者,正在創造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觀。

近年來,中醫課程進入了小學課堂——作為中華民族“大人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沒有理由不進入。我想,這並非讓孩子背“湯頭”,而是要讓他們懂得“天人合一”的養生之道,多讀一些歷史上中醫治病救人的故事,懂得醫德、仁愛,讓他們學習中國傳統道家的哲學,如《道德經》,因為它和中醫是一體的。

學中醫,就是要瞭解我們這個民族的祖先是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未來的。不僅是小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天人合一”“萬物漸進”的道理,懂得“無為而治”會使身體和社會都安靜下來,少一些破壞性的騷擾。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句話本是中醫的醫理,也可成為疫情中的我們自強不息、正氣凜然的座右銘。

闖過這次大疫後,我們更應該為子孫萬代栽培好中醫這棵庇蔭大樹,留下防護堤,中醫不能再疲軟下去了。

都想一想,為中醫的發展還能做些什麼吧。

作者簡介:張曼菱,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獨立製片人和導演,職業作家。

代表作有《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濤聲入夢》等。張曼菱是大陸改革開放後首位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中國女性。她曾經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交流,以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現代女性為主題發表公眾演講,反響很大。

來源:新青年說1921




作者:張曼菱

正月初九五更天,共慶天人久長存。




“正月初九”,拜天公。

正月初九五更天,
三牲五穀放桌邊,
一家老少互相依,
誠心許願話要甜,
一拜豐收財運年,
二拜健康百病免,
三拜家和萬事興,
共慶天人久長存。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人們逐漸回歸崗位,恢復正常生活,正月初九這個看起來並不特別的日子,以前,在民間拜天公卻相當重要。

“正月初九”乃“天公生”,“天日”,即天公生日。
今時今日,很多人不懂,原來正月初九乃“天公生”“天日”,即天公生日,中華神話傳說的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普天同慶,。是的最高神明的誕生日, 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八開始準備各種傳統美食來祭拜“天公”,拜天公是從正月初八晚上11點就開始了,老皇曆中,晚上11點和午夜12點是同一個時辰,是一天的開始,初九這一天拜“天公”,答謝天庭造福人間,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正月初九”又是“菜日”,蔬菜生日
中華神話,女媧在初九這天創造出蔬果,供人所用,所以正月初九也是“蔬菜的生日”,諺語云“七人八穀九菜十果”

“正月初九”拜天公
“正月初九”“天日”,為天公玉皇大帝舉行壽誕祭祀,,祈求玉皇大帝賜福送財給予好運氣,保佑新年事事順利、滿滿福氣,幸福平安富貴順遂都能“長長久久”。

拜天公前,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準備豐富的祭品。比較講究的人,還要齋戒沐浴。

初八當晚也應該盡可能是一家大小團聚的時刻,兒媳、女兒、女婿、內外孫等都在到老家,等待初九的來臨祝賀玉皇大帝壽誕。

“正月初九”風俗、習俗

一、拜天公
“正月初九”最重要的事就是“拜天公”,在祭拜前一天,全家齋戒沐浴,穿戴整齊,以敬畏之心舉行祭拜儀式,八仙桌上供奉燭火、三牲(雞、魚和豬肉),五果(柑、橘、蘋果、香蕉、桃)、六齋(金針、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紅棗)、神前獻茶三杯、拜祭之時一到、按照長幼尊卑、行三叩九拜之禮焚香迎神。

世界上中華人遍佈,不論何地,只要是閩南語(福建話)潮語族群,都存有“初九拜天公”的風俗。初九拜天公,是福建,尤其是閩南人最為注重及虔誠,其他福建人(如福州、莆田、閩西地區)也拜天公。廣東的潮汕人也是,台灣人其實大部份是福建人,更是重視,這初九日子,各家各戶都放置八仙桌,搭起了祭壇,誠心祈求天公賜福。

拜天公有很多規矩的,守喪期間就不可以拜,坐月子的婦女因為會排惡露再加上身體虛弱,也不建議拜。

除此之外正月初九當天還要格外注意:
不可以口出穢言

不可以隨意對外傾倒便桶(不要奇怪,今天,的确有些地方還是要倒便桶的

當天切不可以公然曝曬女性的內衣褲。

二、守太歲
凡是今年生肖屬本命年、沖犯太歲的,應該在正月初九的白天到當地的廟裏捐一點香火錢,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年齡,交由廟方人員替自己供奉,叫值年太歲看到自己的虔誠之心,幫助遇難呈祥、逢凶化吉。

三、出門辦事
前人諺語,新春“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九是最大的單數,古時以九為尊、為大,初九又逢“天日”,會受到玉皇大帝的庇佑,幹什麼會又妥當又便快、事半功倍。

四、蔬菜生日
中華神話,女媧在初九這天創造出蔬果,供人所用,所以正月初九也是“蔬菜的生日”,諺語云“七人八穀九菜十果”,這天,可以煮上一鍋蔬菜湯表示感恩。

【五行蔬菜湯】
蓮藕、番茄、香菇、黃花菜、紅棗、枸杞、雞蛋合煮為湯。

“正月初九”三禁忌
一、忌晾曬衣物
古老人說,正月初九玉皇大帝正在出巡,不好晾衣裳、被褥,太多衣物在屋外晾曬影響觀瞻,玉帝見之不喜而且厭惡,對這家人不予賜福、屋主擋住自家福運。

二、忌衣冠不整或者隨意扔垃圾
拜天公儀式中,齋戒是最重要的一環,提前沐浴、穿戴整齊、既是對神的敬意,又表明內心誠意,“心誠則靈”,以莊重敬畏之心祭拜才能求得神靈庇佑、一年風調雨順。衣冠不整、邋裏邋遢為大不敬,祭拜何誠,天公那會高興,怎會賜福。

三、忌吵架
“家和萬事興”,玉皇大帝賜福的重要日子裏,還要吵鬧的雞犬不寧,只會惹怒玉帝、決絕賜福。

“正月初九”拜天公的“三牲五果六齋”

“三牲五果六齋”,不同地區的習俗有所差異,下面只供參考而已。

第一“三牲”:
三牲,一般指的是雞、魚和豬肉三種,而且要熟食,三種食物放在一個大托盤上,上面要放點紅紙,寓意紅火吉祥。

也有的地方,多是農村,更加重視,會以一整只豬和一整只羊等,場面非常隆重。

第二“五果”:
五果顧名思義就是五種不同的水果,最好五果能有五色,五種水果象徵“金、木、水、火、土”,順應宇宙和諧,寓意新的一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各地方有不同品種類別,一般會選擇柑、橘、蘋果、香蕉、甘蔗或橘子、甘蔗、蘋果、鳳梨、火龍果等五種寓意吉祥的水果。又有一說法,五種水果,即香蕉(招)、黃梨(旺)、柑(甘)、橙(吉)、梨子(來)、以福建方言發音“招旺甘吉來”。

閩地區,甘蔗是最重要的祭品,據說是為了紀念明朝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帶殺人放火,有一農曆新年正月初九這天,倭寇殺到,鄉民們躲入甘蔗園才保住性命。大家認為是天公救命,所以拜天公時帶上甘蔗,也表達了不忘天公救命之恩。

祭拜時將一對高錢(長錢)掛在甘蔗上,而甘蔗必須有葉子、下有根鬚,取有頭有尾之意。甘蔗有甜味,用以祈求年頭年尾都能甜甜蜜蜜。另外,而甘蔗是節節而成,象徵節節高升。

第二“六齋”:
六齋,一般會用六種乾貨,香菇、木耳、紅棗、金針、草菇、腐竹等等又或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

齋品極品,三菇六耳(三菇:冬菇、草菇、蘑菇;六耳:雪耳、桂花耳、黄耳、榆耳、木耳、石耳。)

有的地方的人人認為玉帝有好生之德,因此只能供奉素菜,不使用三牲。

“正月初九”拜天公的甜品:生仁、米棗、糕仔等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

“正月初九”拜天公的其他準備
一、金銀紙
民間除了準備“三牲五果六齋”之外,燒金銀紙、放煙火爆竹,也是敬天公必不可少。各個地區不同場合祭拜所用金銀紙也不一樣,金銀紙會疊成元寶,寓意金銀滾滾,財來自有方。

五色金紙:祭拜使用的金紙有五色金(大百天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或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最好選用正錫箔的製品,最高級的是正手工正錫箔的。有的人家還會加燒神馬,雲馬,甲馬,金錢給天兵天將。今天講究環保,環保金紙也是好選擇。

二、點天宮燈
中國南方閩南潮汕地區,家家戶戶正大門都供奉著佛祖或者土地公,都是用專門的定制的佛桌和八仙桌。拜天公的時候,就要把八仙桌就要對著正大門,把準備的食材放在八仙桌上。八仙桌的桌前,必須要掛上金玉滿堂桌布,同時要點上綫香蠟燭,家裏燈都會打開,尤其是家裏有天公燈,必要打開。

“正月初九”拜天公三禁忌

一、忌晾曬衣物
聽老人說,正月初九不能晾衣裳、被褥,玉皇大帝正在出巡,太多衣物影響出行,容易惹怒玉帝、擋住自家福運。

二、忌衣冠不整或者隨意扔垃圾
齋戒是祭拜儀式中最重要的一環,提前沐浴、穿戴整齊、既是對神的敬意,又最能表明內心誠意,俗話說“心誠則靈”,以莊重敬畏之心祭拜才能求得神靈庇佑、一年風調雨順,邋裏邋遢、衣冠不整為大不敬。

三、忌吵架
“家和才能萬事興”,玉皇大帝賜福的重要日子裏,還要吵鬧的雞犬不寧,只會惹怒玉帝、決絕賜福。

正月初九閩語人士傳統美食
初九天公生,閩南部分地區也有一些相應祭拜傳統美食,比如惠安泉港一帶,都會在正月初七、初八蒸紅糖粿,初九會做紅龜粿等等。

紅龜粿就是以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加紅曲粉調色做成的面皮,裏面包裹芝麻、花生、瓜子、豆沙等餡,製作出來的類似麻薯的點心,再印上龜殼的印記,取長壽之意,寓意大吉大利。

喝酒
酒和“九”諧音,祭拜天公時喝酒慶祝,沾沾玉皇大帝的喜氣和福氣,求得生活幸福長久。

“正月初九”詩詞

《正月九日有美堂飲醉歸徑睡五鼓方醒不復能眠》
宋•蘇軾

眾人事紛擾,志士獨悄悄。
何異琵琶弦,常遭腰鼓鬧。
三杯忘萬慮,醒後還皎皎。
有如轆轤索,已脫重縈繞。
家人自約敕,始慕陳婦孝。
可憐原巨先,放蕩今誰吊。
平生嗜羊炙,識味肯輕飽。
烹蛇啖蛙蛤,頗訝能稍稍。
憂來自不寐,起視天漢渺。
闌干玉繩紙,耿耿太白曉。


《正月初九日客舍》
宋•釋居簡

水凍冰連底,
山疑雪滿顛。
恰才如舊臘,
全不似新年。
綿折何曾暖,
柴生只擁煙。
較他山店雨,
枉自怨秋天。

《正月九日雪霰後大雨》
宋•范成大

黃昏簷溜垂瀑,清曉屐聲滿門。
湖光萬頃何似?小沼先吹縠紋。
夜霰三更碎瓦,晝冥一陣翻盆。
賴是梅花已過,不然皴玉誰溫?


《放翁寵賜正月九日詩翰》
宋•蘇泂

一篇盈軸粲龍蛇,
歸自黃州政爾嘉。
大似新年逢好事,
春風吹寶入貧家。


《正月九日微雪二首》
宋•趙蕃

霰雪纖纖晚倍寒,梅花清瘦不禁看。
小園準擬尋詩去,少待侵苔屐齒乾。


《正月九日攜兒侄遊寶慶寺》
宋•王洋

花川同色及春時,不報人知也自知。
此日不須題歲月,一回來作一篇詩。


《乙未正月九日立春》
金朝 ‧元好問

十度新正九處家,今年痴坐轉堪嗟。
一冬殘雪不肯盡,連日苦陰殊未涯。
重碧總誇燕市酒,小紅誰記上林花?
殘魂零落今無幾,乞與春風惱鬢華。


《摸魚兒正月九日,勉夫暫入城,因賦寄之》
元‧袁易

裹空濛、凍云如墨,匆匆人在南浦。灞橋蹇步馱愁去,遞與快帆輕艫。堪恨處。正短燭燒殘,未刻西窗句。荒林斷莽。便閒了門前,近人鷗鳥,此意向誰語。

行藏事,盡道日天也悟。流萍忽散還聚。玉缸春漲葡萄綠,準擬千觴飛羽。君聽取。怕越客燈宵,留滯吳簫鼓。江村夜午。來共倚寒梅,吹香弄影,璧月照琪樹。

《正月九日夢與春泉先兄憑欄看花賦詩覺來記首二句續補一絕》
明‧趙完璧

日暖風清花正開,雕欄雙倚共徘徊。
春窗夢破夜沉寂,浙瀝寒聲竹里來。

《正月初九晨渡江發浦口》
清 ‧梁鴻志

亂流孤艇換春聲,又向津亭數去程。
臘雪作泥吳地暖,斷笳催曉蔣山晴。
人間萬事馀孤注,江上諸峰笑遠行。
聞說山田賤堪買,藝茶吾欲事躬耕。

《正月九日小舟入村有作》
清‧彭孫遹

三日春猶淺,馀寒陡未消。
澤蘭縈雪蔓,河柳試風條。
偃樹微通棹,回帆不礙橋。
村農晴卜歲,笑語互相邀。

《正月九日》
清‧姚燮

風潮萬里逼嚴城,太白岷峨雪巘橫。
折竹過牆搖袂色,狂花羃地攪笳聲。
喜無亂鳥驚蓬牖,看有初梅吐石罌。
聊借清譚消綺日,敢將冷福傲台卿?

“正月初九”“天公生”,“天日”,祈願大家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順順利利,吉祥幸福長長久久。

2023年1月29日星期日

年初八, 大家都發




今天年初八“聚財日”,新年順又發。

正月十五之前,每天都是節日,每天都有相應的講究和習俗,今天正月初八“滾滾財來、旺旺大發”,自古以來都是開工啟市的好日子。

年初八,春節的年味還沒有散盡,但又到了分別的時刻,“年到初七八,背起行囊往外走”,很多人現在都已經踏上上了歸途,或者已經返回了工作崗位。

大年初八是一個吉祥的好日子,這天是傳說中“穀日”穀子的生日,也是觀看天上的星星來預測一年好收成的“順星節”。“逢八必發”,廣東人口中大年初八的“八”以粵語發音就是“發”,所以這天也被稱作“聚財日”,很多商家非常看重初八的日子,把這天作為“開工大吉”和正式上班的日子,大家都想憑藉著正月初八這吉祥數字,來給新年討個好彩頭。

年初八、蓄勢待發,搏好運、討彩頭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講究。

年初八是“穀日”穀子生日,也叫“聚財日”
神話中女媧初七造人,害怕她做的人沒有吃的,所以女媧在第八天創造了穀物,因此初八也被稱為“穀日”穀子生日,也叫“聚財日”,初八吃穀寓意五穀豐登、人們不用挨餓受凍,衣食無憂。

因而初八忌浪費糧食。這一天是穀子的生日,浪費糧食是絕對不可以的,再說了,就算在平時,浪費糧食也絕對不是一個好習慣!

有些地方在"初八"這一天忌辦紅喜事,古時候認為,這天舉辦紅喜事與發財相沖,會壓制後輩運勢,如果在路上遇到紅喜事,也是儘量避開。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年輕人都不太忌諱這個了。

“年初八”放生祈福
初八雖然進入春節的尾聲,但是年味還未退去,此時正是立春之時,是最有生機的時候,人們為了體現與大自然的和睦相處,也表達了新春之始,祈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會在初八這一天放生一些小動物,比如魚、鳥、龜等。

《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很多老傳統隨著時代變化依然有它一定的道理,不管怎麼說,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的追求!

民間傳說中,“穀日”是可以通過觀測星象而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如果當日為晴天,說明這一年稻穀豐收,若為陰天,則有所欠。

年初八風俗
今天大年初八,古老人講究:一不歸,二要請,吃三樣,“人興家業旺”
老傳統,尊重禁忌、祈求新年事事順利。

一不歸:不歸家
有人特指出嫁的閨女初八不宜回娘家,其實這是錯的講法;不過正式中華儒家傳統說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條是做人準則,若有親屬子弟違犯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過年也不被容許歸家,雖然過了“人”禁忌已寛鬆,就是到了年初八, 一樣不許其回家,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重禮、明禮。

二要請:請順星燈
每年的正月初八是眾星下界之日,也叫“順星節”,可以預知一年的運勢,古老傳統,初八晚上各家都要舉行順星祭祀儀式,在案頭、廳堂、庭院、灶台等處點上花燈趨吉避凶,眾星保佑平安順遂。

順星節自然是要順星的,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個人在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稱為“流年照命星宿”,分別是指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這一年的個人氣運都掌握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裏,而正月初八正好是“諸星下界”之日,所以在這天要舉行祭祀星君(即順星)的儀式,希望能獲得星君的垂佑。

順星祭祀儀式首先要祭拜“星神馬兒”,就是用印著星科、朱雀、玄武和"本命延年壽星君"的兩張神碼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然後再把家中廚房、客廳、房間、灶上灶下、箱子櫃子、前庭後院等角角落落都放上燈花並點燃,由家中長輩要向兒孫講“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花燈燃燒完以後開燈互道“星禧”,最後放鞭炮就完成了。

順星以外,還有“占穀”
“占穀”就是根據“穀日”當天的天氣情況,來預測未來一年穀子的收成情況,古人認為如果是晴天,穀子就能豐收,如果是陰天或雨天,那可能今年的收成就會欠佳。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只能靠天吃飯,因此也誕生了很多這種通過觀測某天天氣情況而預知今年收成如何的預測,其實這些也是古人根據經驗總結而得來的。

“占穀”、“順星”兩項很多今人都不太懂了,但放生祈福大部分人還是可以嘗試的,一般把家裏養的魚、鳥等拿到野外,放歸自然,積德積福。

吃三樣
一、吃油條

油條講究的是條順和鼓脹,相傳油條是百姓為了憎恨奸臣秦檜製作出來的一種的食物,取名“油炸檜”,初八吃油條新年諸事順,一年沒有“小人”的擋財運路。

二、吃蓮藕

蓮藕多孔,寓意八方來財、路路通,藕片在很多地方又被稱為蓮菜,寓意“斂財”,象徵發財富足。

三、吃穀物
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農村傳統習俗以這天教育孩子在這天辨識五穀,分揀豆子和數豆子,除了可以鍛煉孩子的耐心和手指的靈巧性外,傳說中這天讓孩子數豆子和夾豆子,會讓孩子更加聰明伶俐。

正月初八也是祈求五穀豐登和開始備耕的日子,這天在很多地方的農村就要開始挑選種子,以及收拾農機具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初八吃八寶粥順理成章

八寶粥八樣穀豆,紅芸豆、赤小豆、花豇豆、薏米、花生、蓮子、江米和紅棗熬為粥。

除了吃三樣外,各處地方都有各處的風俗美食。

初八要吃吃發糕
正月初八也叫“聚財日”,“八”一向被人們認為是吉祥的數字,寓意著發財。勤勞的人們就會做同樣含有“發”的傳統食物“發糕”來吃,新收的穀物做成發糕,有著“發財”“豐收”的雙重美好寓意,象徵著新一年的發發發。

正月初八吃湯圓或元宵
在傳統中又被稱為“順星節”,而“順星節”的一大習俗就是吃湯圓或元宵。

古話常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用天上的星星對應地上的人口,天上的星星很多,象徵著地上人越多。這天吃元宵,寓意人丁興旺,感恩上蒼庇佑。

正月初八還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
“七不出”的說法,也就是不把家裏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備好,生活事項都安頓好,是不能出門的。

“八不歸”指的是:
要求在外打拼的人們,不管做人還是做事,不能違背的最基本的中華優良傳統,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做人做事的基本價值。如果違背了做人的基本品德,即使是發財了,你的家人,也不會歡迎你歸家。

年初八二不空
米倉、麫倉不為空

正月初八為民間的“聚財日”,也是“穀子”生日,人們依靠食物來生存。這天忌殺生、忌浪費糧食,忌諱家裏的米缸空著,要將家裏的米缸和麵袋都裝得滿滿的,聚財聚福,新的一年八方來財,財源滾滾,兔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日子越過越順。

初八燈不空
不出正月都是年,到了年初八的“聚財日”,回家過年的人們都已經返回,這天家裏也講究個燈火通明,因為燈火有著人丁興旺和日子越過越紅火的寓意,所以大年初八家裏有人時還是要把燈點亮。

過年期間很多人家都會懸掛燈籠和彩燈,這些燈籠和彩燈一般都要亮到正月十五以後,所以大年初八的時候,也要記得把彩燈點亮,把過年喜氣洋洋的年味進行到底,如果燈不亮可能會令人覺得是否遇到了什麼不好事情,這在大過年的就顯得有些不吉利。


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

今日人日齊廌賀, 明天每天眾發財!!!大年初七“人日”,, 眾“人”生日!

今天是正月初七,中華傳統習俗、風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人日節,七不出”,要祝大家“生日快樂”。人壽年豐,國泰民安,願眾生“人平安、財興旺”,祈福納祥!




七不出,八不歸,是中華祖先教導中華人所留下的老規矩實在教訓及指引。七不出,說的是這七件事沒辦好之前不要出門。也就是常說的生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有將家裡生活安排妥當,心裡踏實了,才能放心外出做事。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不能修身齊家,何以治國平天下。

八不歸,指的是這八件事沒做好之前不要回家。也就是八個做人基本道德準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為人處世,要有大是大非,將德行放在第一位,不愧對家人,不埋沒祖宗。

“人日”基本核心是“人”,除了物質,精神是必要,好的精神最為必要。

《人日寄杜二拾遺》唐代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复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這兩句詩寫的正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 ─“人日”,“人日”即中華民族農歷正月初七。

“七”中華古哲人認為,是“天道”循環的週期性拐點。在古代典籍裡,《周易· 复卦》中,其爻辭為:

“复:亨。出入無疾,朋友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复。利有攸往。”

中華民族文化傳說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

中華人對七情有獨鍾,樂有七音,顏有七色,人有七情,開門有七件事,農曆新年所以有“人日”。人日,又稱“人辰”、“人勝節”等,是年後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古人相信徵兆,認為“天事必象”,吉凶皆有前兆,根據種種兆象,可以預示未來事件的休咎,其中與人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日子,就記為“人日”,告誡人們宜於做何事或不宜於做何事。

“人日”的由來

“人日”的傳統由來已久,“人日”的來歷與傳說,主要源於古老的中華創世神話。遠古時期地球上並沒有生物,最初由女媧創世,她在七天內每天造出一種生物,前六天誕生了雞、犬、豕(豬)、羊、牛、馬,直到第七天才造出了人。女媧娘娘在為什麼要把“人”安排在第七日才去創造呢?神話故事中沒有詳細的解釋及記載,可是,人類應該從中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啟示,人類絕對是大自然的第一,“人”應該時刻敬畏人世間所有自然萬物,不違背、不忤逆、不自大、不枉驕恣面對自然地規律,不要奢言狂妄“人必勝天”。

《北史魏收傳》,晉朝議郎董勛《答問禮俗》云:

“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後來,古人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其他人類起源的故事,另外在民間還出現補充說法,初八是谷日,初九為“天日”,初十為“地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

因為人是萬物之靈的緣故,先人古哲發明了占卜測時度世,占“人日”在新歲占卜的日子中顯得更為重要,漢朝的最早時候,正式定為正月初七這天是新年占卜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初七為占人日。當時的人根據天氣陰晴狀況,來預測一年的“人壽年豐”西漢東方朔的《占書》中記載到:

“初七人日,從旦至暮,
月色晴朗,夜見星辰,
人民安,君臣和會。”

相傳這一天,如果天氣晴好、人事和悅,就意味著新的一年裡,人財興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這一天有孕婦分娩,則更為喜慶,預示人壽年豐,天下大同。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核心,“天、地、人”對應合一的理念及價值,還有對時世氣候觀察的經驗累積,素來被中華人尤其務農人所推崇,古人俗信正月的天氣的好壞會影響這一年的運程。初七也不例外。每逢人日這一天,人們都會早起觀候,若是這日天氣晴朗,代表這一年人口平安、人身安適、出入順利,俗稱“人日子”;如果這“人日”天氣若是陰鬱,若陰雨,那就糟了,今年肯定是諸事不順。則疾病瘟疫生,又稱“七煞日”,應避免外出遠行。。

“人日”的起源說法,還有是來自中華古老的神話。《莊子·應帝王》記載,古時候有倏帝、忽帝和混沌三位神仙。倏和忽常去混沌家做客,受到了熱情的款待。

倏和忽兩人為感謝混沌,告訴他說:

“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
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混沌按照此說在自己身上,一日鑿一竅,七日鑿好七竅,於是;而混沌卻因此而死去。人却因而誕生了,所以七日為人日。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七”結合了陰陽和五行,是儒家哲學中“和”的狀態,也與道家的“善”與“美”“道”或“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人們在這一天,應表達對宇宙的仰賴,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同時,也應該表達對“人”本身的尊重。修心修德,祈福納祥。

“人日”主要的風俗、習俗

吃七寶羹,在古人的眼中正月初七這天還要吃七寶羹、所謂的七寶羹,就是用不同的蔬菜做成的一鍋菜,要在初七人日節這天全部吃完,據說吃完七寶羹之後,可以去邪氣,還能治百病。

“人日”這天,廣東廣西以外,其中最重要的習俗,各地人會在這一天吃“七寶羹”,這“七寶羹”是什麼?為什麼要在這天要吃七寶羹?

南朝梁代的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兩漢魏晉時江南一代的人日習俗是:

“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羮,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意思是說,人們在初七要吃七種菜的菜羹。除了食菜羹之外,古時還有登山、飲酒、求子、吃煎餅、吃生魚片、吃麫條等“人日”風俗。

在諸多“人日”風俗之中,最為傳統的活動之一就是吃七寶羹。七寶羹就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但並沒有固定的菜單。那麼,為何要在過“人日”時吃七寶羹呢?

一則是取吉祥兆頭,二則是利於身體健康。“羹”與“更”諧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納祥的美好聁望。

人們在正月初七這天,食“七寶羹”,祛病避邪!七寶羹和八寶粥類似,七寶羹是取用七種菜合煮成羹湯或成粥。

古人智慧,其實,人日吃七樣菜,也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從中醫角度來說,這些蔬菜也很利於養生保健健脾護腸胃。過年在吃多了大魚大肉,煎炸油膩的食品吃多了,趁“人日”以人為本的祈願納福,來一份七寶羹中和腸胃消積化食是非常必要的。還有此時,新春來臨,天寒回暖,菜蔬逐漸多起來,食混合菜,來碗七寶羹刮刮油、去去膩,清熱、消食又養胃,又能使腸胃適應季節轉變。七寶羹,顧名思義是用七種素菜做原料做的羹。材料通常都是些當令的蔬菜,常用的包括不外芹菜、香菜、蔥、韭等等,各處鄉村各處配料,原則是以素為主或全素。

吃過“七寶羮”祈福新的一年裡身壯力健、豐衣足食,四季平安。

七寶羹選用的每種食材也各有寓意,但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所謂七寶羹,主要是包括芹菜(“芹”諧音“勤”,指勤勞)、蒜(諧音“算”,指精打細算)、蔥(諧音“聰”,指聰慧)、芫荽(香菜,“芫”諧音“緣”,指緣分)、韭菜(“韭”諧“久”,指長長久久)、生菜(諧音“生財”,亦指生生猛猛)等。

其中純素的一款配搭是: 韭菜、春菜(當造綠葉的菜)、芥蘭、芹菜、芥菜、厚瓣菜(高麗菜,黃芽白)、薺菜。

廣東一地的風俗在正月初七這一天,還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升,“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

“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除了要吃“撈魚生”之外。老廣還有“食”“及第粥”的習俗。“人日節”“食”“及第粥”,寓意長生富貴,助孩子金榜題名,什麼考試都名列前茅。

“人日”戴人勝((華勝)



“鏤金作勝,剪彩為人”,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

《北齊書·魏收傳》中記載:
“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南北朝時期的春節習俗,正月初一,要把雞的畫像貼在門上;正月初七,則要把人像貼在帳子上,祈可保閤家人全年都平安。人日時,人的生日,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男女老少都要用磅秤秤量體重,

唐代詩人李商隱詩:
《人日即事》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晉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遠,周稱流火月難窮。
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
獨想道衡詩思苦,離家恨得二年中。

正月初七“人日”這天,古人用彩色綢緞、絲帛或紙,有錢人家則以金箔鏤刻、剪成人形或花形頭飾,簪於頭髻上把自己裝飾得漂漂亮亮,叫作“人勝”隨而走街串巷,外出遊玩,喜氣洋洋,希望可以討個好彩頭,在未來的一年裡順利安康。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宋‧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這個風俗,時移世異,已經在民間息微了,不過,今天,還有極少數江南地方,江南人人在這天還要戴上“人勝”裝飾品,它又叫“彩勝”“華勝”“花勝”“巧勝”,是用五彩絲織品、彩紙剪出的花樣或人形,更高級的則用金箔鏤空成人形。除了戴在頭上,人勝飾品也可貼在屏風上、窗戶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災,在新春討個好彩頭。

正月初七“人日”的禁忌

一、不能對小孩生氣、責駡

正月初七“人日”以外,還有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稱為“人日子”。並把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都要特別愛護客氣。

“人日”是眾人生日,對小孩更為重要,如果這天和孩子生氣,有點不吉利,並且,對孩子也不尊重即是對“人”不尊重。因此,為了圖個吉祥安心,今天家長不能訓孩子,避免和孩子生氣,人為尊,“小人”更尊。這一天,皇朝時代,當年滿16歲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在街頭出現“雞不啼,狗不咬,十八歲的大姑娘滿街跑”的亮麗風景。

皇朝時代,“人日”這天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二、不能剪頭髮

某些地方,舊時民間有“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因此,在正月初七這天,為了表示對舅舅的尊重,或者圖個安心,還是不要在這天剪頭了。

; 其實,過去的風俗、習俗,整個正月都不能剪頭,在到了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能剪。

三、不洗床單被罩

古時,其實並不太古,幾十年前吧,在民間有“初七洗被子,霉運、衰運一整年”事實上,在“送窮”那天大部分人已經把床單洗了,再洗是不環保的,浪費水和氣力,如果當天沒洗,就要再等一天再洗了。老話常說“水火不相容”,洗衣服需要用大量的水,人們認為不吉利,因此初七這天最好不要洗衣服,要觸霉頭。

另外,在中國東北的山東地區,大年初七有送火把的習俗,一般會用作物秸稈綁紮的火把,在自家門前點燃,一直送到村外,意為驅除火災,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事,不著火災。

以上這些所謂禁忌,其實部份是環保,人情,不過借神倚仙,指導人間,只是古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和祈求。

“人日”詩詞
《人日思歸》
[南北朝]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人日寄杜二拾遺》
[唐]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複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人日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唐]李嶠
鳳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風光倍覺饒。
桂吐半輪迎此夜,蓂開七葉應今朝。
魚猜水凍行猶澀,鶯喜春熙弄欲嬌。
愧奉登高搖彩翰,欣逢禦氣上丹霄。

《苑中人日遇雪應制》
[唐]趙彥昭
始見青雲幹律呂,俄逢瑞雪應陽春。
今日回看上林樹,梅花柳絮一時新。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
[唐]孟浩然
朝來登陟處,不似艷陽時。
異縣殊風物,羈懷多所思。
剪花驚歲早,看柳訝春遲。
未有南飛雁,裁書欲寄誰。

《喜友人日南迴》
[唐]張蠙
南遊曾去海南涯,此去遊人不易歸。
白日霧昏張夜燭,窮冬氣暖著春衣。
溪荒毒鳥隨船啅,洞黑冤蛇出樹飛。
重入帝城何寂寞,共回遷客半輕肥。

《酬郭夏人日長沙感懷見贈》
[唐]劉長卿
舊俗歡猶在,憐君恨獨深。
新年向國淚,今日倚門心。
歲去隨湘水,春生近桂林。
流鶯且莫弄,江畔正行吟。

《人日立春》
[唐]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人日即事》
[唐]盧仝
春寒猶撥地爐灰,門巷蕭條客不來。
特有落梅三四點,晚風吹上石棋臺。

《西江月》
[宋]郭應祥
明日恰當人日,今年遠勝常年。
瓣香卮酒壽藍田,喜色津然滿面。
及戍人方競進,懸車公獨高騫。
身閒便是地行仙,贏得千秋強健。

《人日立春輦下作》
[宋]強至
樓上滿傾人日酒,更逢春氣到京華。
盤擎白玉來生菜,勝插黃金出鏤花。
客興紛紜那可數,年光流轉亦無涯。
天邊梅柳應相笑,兩度東風不在家。

“人日”其他不同風俗、習俗

“人日”登高祈福
人日節,一項比較普遍的習俗就是登高,在古時民間還是非常受重視的,就是登高賦詩求平安!一直到唐代還是十分流行。在古代,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要外出踏青登高。登高賦詩。人日登高與重陽登高的消極避禍的觀念不同,重陽節登高是為了避禍,正月初七登高則是為了祈福。

到了近代,民間俗語: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其中這個“尋春去”。便是登高,尋春踏青。人日節這天登高與重陽節登高寓意是不同的。重陽節,要表達的是紀念逝去的先人。而人日節登高,是為了登高祈福,有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人日登高更具有積極意義,漫長的冬季就將過去,過了年,年初七應該最早的一次春遊好時候,又要開始重新打拼事業。此時登高望遠,可以開闊視野和胸懷。為一年的事業定下更大的格局。

“人日”吃麫條
吃長麫,也叫拉魂麫。

“人日”,人們要吃麫條,既像徵著長長遠遠,也寓意用麫條纏住歲月的雙腿,讓歳月不跑這麼快,象徵著爭取人的長壽之意。

另外,舊時,還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為“小人七”意為拴住小孩的腿,助他健康成長;“大人七”正月十七吃麵條,意為拴住成年人的腿、助他身體健康;“老人七”的規定,正月二十七吃麵條,意為拴住老人的腿,助他少生病,健康長壽。

傳說這幾天吃麫條可以健康長壽,麫條擀得細又長可以保佑健康長壽。

過年歡樂了七天了,人們拜年串門,走親訪友,吃喝玩樂,心當然就玩野了。古人其中一種傳聞話說,人的靈魂會在年前離開身體,到了人的誕辰日這天才回來。吃;的叫“拉魂麫”是為了讓大家都收收過年期間,走東串西而散亂的心緒,提醒大家收收心,開始準備工作了。正月初七也是上班,開工大吉的日子。生命若無奮鬥,人的價值便無處顯揚。新的一年當然要收拾野了的心情回歸工作或學習,努力前進,天天學習,天天進步,天天向上,爭取未來福澤綿綿。

正月初七,“人日節,七不出”
忌出遠門。據民俗學家所說:“人日節”也是“七煞日”,按照老習俗,老傳統,這天是不能出遠門的。在國內很多地方,還保留這個習俗,尤其是在外工作的人,一般要等到初七之後才可以遠走到其他地方。

唐代詩人高適曾在《人日寄杜二拾遺》中說: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其實,在過去,正月初七,是被生活安排心要離鄉外出的遊子在家呆待的最後一天。“人日”這天之後,明天又要遠走他鄉,所以“人日”這一天也是依依惜別時候。人們在一天,不出家門太遠,爭取闔家團聚,享受今年最後相聚的時光。

所謂七不出,意思是要把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準備妥當,因為,在古代是農耕社會,糧食就是人們的命和日常收入的主要來源,過去農業生產技能低下,產量不高,連溫飽都很難解決,因此,作為一家之主在出遠門的之前一定要把七年事準備齊全了,讓留在家的家人有所儲備,不愁飢暖,如果,準備不足家人就有可能出現挨餓的情況。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到了正月初七之後,打工的人一定要上班了,農民也為春耕在準備了,怎能不出門。“七不出”的意思,是把這生活所需準備齊全了,家裡的頂樑柱雖然出去工作了,家裡的生活一切照舊。不是字面上大年初七不能出門的意思。

新的一年,願每一個人都注視反省妥當自己,讓內心平和柔軟,卻自有超乎想像的能量、力量,裝備好自己,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成為一個完善配備的出征軍士,在趕路,混跡於人群世情,擁有竭盡所能地奮力生活,去體驗繽紛的人生!

2023年1月25日星期三

泛泛東風初破五。 江柳微黃,萬萬千千縷。佳氣鬱蔥來繡戶。大年初五, 送窮納財

大年初五接財神


泛泛東風初破五。
江柳微黃,萬萬千千縷。佳氣鬱蔥來繡戶。
當年江上生奇女。一盞壽觴誰與舉。
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盡窮鱗看圉圉。天公為下曼陀雨。

宋蘇軾《蝶戀花 · 同安(君)生日放魚,取金光明經救魚事》

大年初五不但是破五節,還是財神節,因此有著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講究。

正月大年初五是“破五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比較重要的節日,在初五的這一天,過年期間的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也有傳言說是這天不宜做正經事,尤其有關財金的,否則遇事必破財)迎財神,放鞭炮,趕五窮,尊老傳統,接福納財,記得家裏打掃乾淨,迎接財神的到來,把年送走之後,等到初六就百無禁忌了,人們也將結束假期,開啟新一年的工作和學習, 打破大年三十除夕至大年初四的種種過年禁忌,這個時候就可以出門了,年初五的一些習俗,是要瞭解一下的。

大年初五按照民間傳統習俗是“送窮”和“迎財”的日子,因為到了年初五家裏過年積攢的垃圾都要清理出去,所謂“破五”, 其由來就是“潑汙”,也就是清理垃圾送窮的日子。人們會放鞭炮、接財神、廣東外其他省份會吃餃子,打掃衛生、送窮神。“破五”有送年的意思,過了初五這一天,一切就要恢復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狀態了,破五它不僅僅只是表達,舊的禁忌在這天過後就沒有了,其最重要的寓意是向人們傳遞一個資訊,那就是真正的“告別過去,展開新的一切。”

在大清洪亮吉的《歲時瑣事》中記載說:“欲有所作為,必過此五日,始行之”,因此,正月初五雖然叫破五,但真正百無禁忌卻是初六。

“破五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總體流行下面三種:

一、中華傳說在遠古時,大年三十除夕,百姓請神仙度年歳的時候,把“髒神”給忘了。“髒神”生氣了,去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笑容可掬,就是不搭理“髒神”。把“髒神”更氣得不得了,正要發作。彌勒佛說道,“今天年初五,讓人們再給你放一次鞭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 ”因此,正月初五,就被叫作“破五”了。

二、大年初五叫“破五”,五和汙諧音,就是“破汙”,初一到初四有習俗不能掃地、倒垃圾、潑污水,否則會破財,在初五這天就恢復“破汙”了,所以叫“破五”。

三、除夕至大年初五之前有諸多禁忌,比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出門,不能動針線等,在初五這天都破除禁忌,也被謂之“初五隔開”。

按照民間傳統神話及習俗,大年初五,傳說這天五路財神都會來到人間,民間百姓在新的一年自然希望“福、祿、壽、財、喜”能夠全年時刻相伴,所以人們都希望這天迎接到這五路財神,求得新的一年能夠交好運, 財源滾滾。

大年初五為了“送窮迎財”,“迎接財神”的日子,人們都會準備美食(廣東以外多會包餃子)和打掃衛生等,“送窮迎財,新年交好運”

大年初五,“忌二事”

忌事之一:忌針線

正月初五,民間也把它稱之為“忌針節”,這一天傳說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因為針線代表著尖銳,容易傷到人,而正月初五是新的開始,忌諱遇到不順,所以在初五的這一天,不動針線,等過了這天就解除禁忌了。

忌事之二:不說不吉利的話

正月初五是迎接財神的日子,人們應該要多說好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而且更不能發生爭吵和鬦嘴,要給財神爺們有一個好印象,才能接財納福。

大年初五,“初五三不空,不富也平安”

一不空:米缸不空,“民以食為天”,人們的一頓三餐離不開糧食,所以破五節這一天米缸是不能空的,米缸不空代表著生活富足,豐衣足食,同時也代表著主人生活積極的態度,這一切預示著新的一年生活富足,福氣滿滿,平安順遂。

二不空:水缸不空,在老人眼裏,水代表著運氣,而初五又是破窮日,家裏有水缸的一定要接滿水,代表著四平八穩,圓圓滿滿,預示著生活富足,趕走窮鬼。

三不空:錢袋子不空,生活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錢,因此才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說法。大年初五這一天要把錢袋子裝的鼓鼓的,象徵著生活富足,財源滾滾。一年都會有好的福運和財運。

大年初五,百姓要記得“二物不吃,三事不做,四事做足”,祈求新的一年好運長相伴。

一.不睡懶覺要早起

大年初五是迎接財神的日子,以前,人們講究“迎神要早,送神要晚”,誰都希望財神能夠早早進家門,因此這天都會早起打掃好衛生,穿戴整齊的迎接財神到來,在農村, 更有甚者淩晨就會起來放鞭炮迎財神。

其實, 古賢人的智慧,人們經過除夕到初四的拜年和大吃大喝, 晚睡晚起,到了初五也收拾心情,早上早起床,不要窩在家裏,出門散步活動舒緩一下筋骨,準備回歸正常生活的心情。

二、年初五不要出遠門

以前, 民間的傳統習俗“五不出六不回”,雖然到了年初五已經開始破除禁忌,但是這天是送窮迎財的日子,這天最好不要出遠門,在家裏多呆一天,多陪陪家人,因為又到了離別的時候,初六再出門返回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大年初五迎接財神的到來, 傳統上, 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辦一些迎財神的儀式,也是春節長假中一次重要的團聚,也算是給即將遠赴異地工作、上班的家人餞行的日子,所以這一天應陪陪家人,尤其是年邁的父母。正月初五一般都不出遠門,因為這一天也是迎接財神的日子,也是破除不祥的時間,等到正月初六,基本上就都返程了,六寓意著順溜,也就是說在正月初六出遠門,會順順利利。

三、初五不走親串友、拜年和串門

因為新春月忌為初五、十四、二十四。初五是新年中第一個不吉日,因此忌事頗多。大年初五這天是不適合串門拜年的,正月初五這天忌諱出門,這天是趕“窮鬼”的日子,把“窮鬼”趕出門後如果外出,出門萬一碰到窮神,會被“窮氣沾染”,帶來不吉利。

既然這天忌諱出門,那麼這天我們就不要去串門,也不要去拜年,這天去“串門”或者去“拜年”,按照我們老祖宗的說法,這樣會把“窮氣”帶到別人家,這樣一來人家肯定不高興,反過來人家上你家門,你也不高興,是嗎!

還有這天大家講究打掃衛生和潑髒水,如果去拜年或串門趕上了,又被當做垃圾丟棄的不好兆頭,所以這天不要串門和拜年。而且, 家家戶戶都忙著送窮迎財。大年初五又是開始為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做準備,這個時候要收收心,開始收拾一下行囊,在家裏多陪陪家人,這樣的日子串門和拜年打擾別人當然不合適。

年初五,“二物不吃”

一,牛肉

按照民間神話及傳說,中華人的創作者女媧先造出了六畜,到了第七天才造出來人,“1雞、2狗、3豬、4羊、5牛、6馬”,女媧是在第五天造牛, 大年初五正是牛的生日,因此這天不要殺牛, 要對牛好一些。

其實這也是前人的生活智慧, 農村人家過了年初五就要準備春耕適宜,牛在以前的中國農村是重要的勞動工具,家裏有耕牛的都會把牛當做家庭中的一員,在古代宰殺耕牛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即使到現在很多地方也講究正月裏不吃牛肉,就是因為牛是農民的好幫手,初五這天牛的生日,自然是不會吃牛肉。

二,蓮藕

蓮藕水分充足還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吃起來營養養生,清淡爽口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不過中華大地有些地方的人,年初五很多人講究不吃蓮藕,因為有前人認為蓮藕身上都是孔洞,這天吃蓮藕有“漏財”的寓意,雖然這種說法沒有什麼依據 ,但是過年家裏食材豐富,吃蓮藕也不差這一天,所以不吃也罷。

過農曆年就是要過得講究傳說及神話,還有風俗和習俗,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使春節過起來年味十足,因此講究和習俗還是遵守一下,讓我們享受年的味道。

大年初五要做四事

一、接財神

“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正月初五迎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穀豐登福滿門”

大年初五是中華民間迎接財神的日子,也稱為“財神節”,首要就是“接財神”,大家滿懷發財的願望,以祈求在新的一年裏大發大富。

傳說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因此在初四時,很多人家就已經準備好儀式,擺上貢品迎接財神,力爭在第一時間為財神祝壽,爭取得到財神更多的賜福,貢品也是有講究的,水果類主要以香蕉、柳丁、蘋果、甘蔗為主,都有好的寓意;而肉類主要以豬頭、雞肉、魚肉為主,寓意吉祥如意,送窮迎福。

財神不止一位,實在有五路神,即是東、西、南、北、中,寓意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接過了財神,人們還要吃路頭酒,一般要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財神爺顯靈,新年能大富大發,接到更多的福氣與財氣。

除了五路財神之外,財神在中國民間有不同的版本與傳說,第一種與宋朝有名的宰相(大貪大污大婪)“蔡京”有關,蔡京是其位極人臣,富直敵國,而他的生日恰逢在正月初五,因此人們把正月初五當做迎接財神的日子;第二種與唐朝有名的大商人“王元寶”有關,王元寶是其富甲天下,傳言他家的房子非常奢華,以銅錢當地板,以金銀疊為屋壁,傳言他家裏供奉著財神爺,並且每逢正月初五這天他都要點香祭拜,於是人們紛紛效仿,把正月初五定為迎財神的日子。

二、趕五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古代民間頗具特色的風俗,各地的時間不同,有在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六的,“送窮”就是祭送窮神(窮鬼)。

窮也有五窮,五窮是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中華古代神魔小說《封神榜》中,傳說姜子牙未發跡之前,老婆是讓人厭惡的背夫之婦,姜太公封神時,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其“逢破即歸”。被封“窮神”後更讓人討厭,因此人們在正月初五“破”她,讓她馬上歸於一無所有。

三、放鞭炮

初五從天剛亮開始,人們要放鞭炮。放鞭炮時,要拎著炮竹從屋裏往屋外走,邊走邊放,意思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嘣走,比如晦氣和窮氣,讓它們遠離我們。今之世情,有思忽貴奢言環保,在新春佳節那幾天,也不放手寛容,讓人們可以放爆竹,煙火盡慶,高知臭老九的為害及破壞中華文化,其愚昧令人扼腕!

四、大掃除

因為臘月三十到初五之前,民間習俗、風俗有不能打掃衛生的說法做法,即使掃地也只能在屋裏掃,垃圾堆放在屋裏。初五大掃除要從屋裏把垃圾直接掃出門外(不是真的掃出門,而是把污物放進垃圾桶放於戶外讓環衛工友收集而已,也被稱為“扔窮”。

還有,如果是從事工商業務的就是開市了,眾所周知,過年時許多商鋪都會關門歇業,一般正月初五後才會開市,正月初五是財神日,大年初五迎財神,這一天開市必定會吉祥如意,招財進寶,生意興隆。這樣一年都會有好運,遵循祖宗老傳統,今年兔年年越過越紅火!

中華人農曆正月過大年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中蘊含了濃厚的人情、親情、愛、環保、健康等等,有很多民俗、風俗,其實都是表達了人們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都是“年味兒”,其中當然也帶有迷信色彩,但當你細心留意,有大部份所謂“迷信”,其實是古之賢人借神或仙來教化百姓什麼可以放心做,什麼不可以隨便做,是有科學在內的,千萬一句“迷信”把一切抺掉。這些傳統文化中大家在破除其中的不良封建迷信內容的同時,應該傳承和銘記其傳統文化中良好及有用有人情味的習俗,否則“年味兒”,會越來越淡。

2023年1月24日星期二

“威人、威威、不是威”

此新聞圖片的拍攝者, 黃絲也,   看看他的取鐿,   明顯他的意識形態究竟如何,,,路不通!!!  其邪惡盡露,  老安取自互聯網, 不知來源!

第一句、“威人、威威、不是威”:

“威威”出自《尚書‧康誥》的“庸庸、祗祗、威威,顯民” - 意思是“告訴人民,我 們將會任用有用的人(威人) ;

“威人”- 意思是“敬奉神明,政府應該立威時就要立威”;

“不是威”- 意思是,什麼事也應諮詢人民,不能一意辜行,以威取威。

第二句、只將著力有箴規

“箴規”出自王充《潛夫論‧明闇》﹕“夫田常囚簡公,踔齒懸湣王,二世亦既聞之矣。然猶複襲其敗跡者何也?過在於不納卿士之箴規,不受民氓之謠言,自以己賢于簡、湣,而於二臣也。”

車公明确指示,特區政府只要緊貼中央政府的規劃,採納中央定下的,再加上貼地的以香港各界的意見去行事,那會失敗之理乎哉。

開頭兩句,很易解釋﹕不要太過“林鄭”,自以為是,固執盲幹,過份自信以蠻橫威懾的手段去管治,今屆政府一要虛心納諫,二要緊跟中央。

第三句、白登曾起高皇閣

典故是漢高祖劉邦的“白登之圍”。

西元前200年冬,漢高祖劉邦為鞏固剛剛建立的漢朝,親率卅二萬大軍,出征匈奴冒頓單于,同時鎮壓太的韓王信叛亂。漢軍進入太原郡後,連連取勝…貪勝不知輸…驕兵追北至平城,陷胡圈套被圍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賄單于的妻妾閼氏,冒頓開圍一角。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向,卒得脫……漢軍解圍後,最後漢軍應是擊退了匈奴。”

劉邦在戰鬥失利被圍之時,不惜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子,以作脫困,技術上有點下作。總之,劉邦雖說一度大勝,但是“曾起高皇閣”被圍是事實。到了最後,劉邦始終沒法子擊敗匈奴,這得等到一百年後的漢武帝年代,方才成功。

此句車公已經明言,任你香港政府如何軟硬對付黃屍黑毒,始終難以成效,可能要2045年之後才能真正撥亂反正也。

'白登曾起高皇閣'相信是指特區仍有在位的高官及大學校長及教授們再攪黃絲運動,近期黃絲不止有蠢蠢欲動之勢,更頻出明招。

第四句、張良守舊圍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漢建之初,建都何在,由於大部分的大臣皆是河南人,因此提議定都洛陽。然而婁敬(今濟南長清)人。婁敬本是齊國的戍卒,正被發放往隴西戍邊,同鄉虞將軍引薦他見劉邦,他投漢後卻建議定都關中(今日的西安),皆因洛陽在地理上四面受敵,關中則可據三面而守,只面對東方,有著更佳的地理位置,在諸臣爭拗之際,張良一言定音,支持婁敬,劉邦遂建都於關中。劉邦更賜婁劉姓,史書記之"劉敬"。

車公這籤的後二句“白登曾起高皇閣,終被張良守舊圍”的啟示是﹕今天香港不少高知及名”家”,”名”學者雖然有很大的想頭與吹水,奢語這個那個,意圖作出大進攻,什麼大嶼計劃,什麼什麼中心,意圖再搞工業,還要什麼”高科技”工業,可是,都是離地的亂吹亂擂,忽視現實的港情,無視港人今天的素質及意識形態,反港反中攬炒的勢力還未消除,高登仔還在,社工及政府黃人依然充斥,大學之中,段崇義等害港份子滿佈,現實在廿三條未能立法下,做什麼都不可能成功,反而再傷儲備,費心費力費資源,還有會給”敵人”進擊偷襲的良機,所以,車公啟示,最後還只是堅守自己的目前,休養生息,彌補2014至今的各種行政、社會、服務業、醫療系統等等破漏,好過亂出"專家”的爛招,他們所吹的實際是無法可以打出局面。換言之,現時的新經濟藍圖,例如高科技,如硬上馬,都會失敗告終,香港只能守成養生,搞好教育,房屋等貼民現實問題,才可再步前行也!!!

老安解車公靈籤如上!

2023年1月21日星期六

除夕講古三則

除夕講古三則

除夕這習俗節令在中華文化傳統中由來已久,戰國(公元前475年/前403年—前221年)末年,就已有了除夕。西晉周處撰寫的《風土記》明確記述,古人把臘月三十這天稱除夕日,這天的晚上稱為為“除夕夜”。

俗語說“三十貼花門”,就是除夕貼春聯(廣東人叫揮春)。因農曆的十二月三十是一年中最後一天,貼春聯有著去往交替除舊迎新的意思,除夕貼春聯是有講究的,切勿亂貼。

中華古老神話傳說,在‬上古時代,人間出現一個叫“夕”的怪獸,每年在‬最後的一天裏出來傷人,危害人間。後來人們發現“夕”這種怪獸懼怕紅色及噪音,於是人們想出以紅色的物體或用紅的塗料抺上門上或板塊,和燃燒得劈啪作響的竹子嚇退並消滅了“夕”這種怪獸。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也是由此演變而來。

後來中華百姓就把這天稱為“除夕日”,每‬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貼春聯,一方面有著除舊迎新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著驅邪避瘟、平安健康的寓意,也成了一種風俗、習俗。中華人無論在國內北方還是南方,或是在海外,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除了隨傳統近三年內家中有喪事的人家外,似乎只有貼上春聯,才算是真正的過年。

貼春聯是有講究的,貼錯了、弄錯了不僅會被別人笑話,實在也不吉利。然而如今世情,不少人在‬貼‬春聯時‬很‬很隨意,認為只要貼上喜氣的春聯就行。其實貼春聯的本意就是希望能有個好的兆頭,希望全家在新的一年裏能帶來好運,健康平安,任‬何人誰‬也‬不‬想‬貼‬上‬春聯後‬讓‬別‬人‬笑‬話‬和‬不‬吉‬利‬。‬因此,‬貼‬春聯時‬要留意‬“四點‬”,保平安幸運如意。‬


一、“春聯的字數易單不易雙”

現在的春聯多數家庭都是購買的,以前的春聯都是自己所寫或請文人或老師傅寫的,春聯是很講究的。既要求上下聯的語句對稱平仄,上下聯有韻味,字數的多少。又講究祝福和美好的寓意。

中華古賢人重視數易陰陽五行,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單數有著積極向上,充滿一片光明的意思,雙數則有著陰晦的意思,並不吉利。因此,春聯的字數宜單不宜雙。

二、春聯上下聯貼左右的順序不能錯

春聯分為上聯和下聯,按新中國之前,漢文行列是從右至左,照規矩面向大門,自己所站以左右手區分,所面對的右側為上,左側為下,上下聯不能貼反,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

之所以這樣貼‬,是因為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念對聯也要‬從面對的由右向左念。這也是新中國前的老傳統,如果貼錯了,‬就‬會被笑‬話‬沒文化。

新中國後,漢文的書寫行列,改為跟貼洋文,由左至右,於是上面的要作相反的安排,但是很多地方及古建築的文字扁額是無法改變的,為了尊重歷史當然不能改變,於是,今天對這貼的方向是以“横批”的方向為指導,若是從右至左的,上聯就貼右,若是“横批”的書寫方向是從左至右的,上聯就貼左。‬

分別上下聯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細讀觀察對聯最後一個字的讀音就行了。上聯最後一個字基本上仄聲(短音),也就是聲調中的第三聲、第四聲,而下聯一般是平聲(長音),也就是聲調中的第一聲、第二聲。

除了按照聲調之外,也可以按照“因果”區分,上聯為因,下聯為果,有原因才會有結果。有些對聯還會以時間、季節來區分,只要按照順序即可。

兩扇門上如果是字句,就和兩側的對聯字句一樣來區分。但現在門上多以年畫“門神”為主。比如、‬秦瓊、敬德、尉遲恭、關羽,張飛等畫像。畢竟這‬些‬年‬畫‬在‬人‬們心中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在人‬們‬看來,‬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

貼這樣的年畫時,把兩扇門‬關‬閉‬,一扇門上貼一個,兩‬扇‬門‬的年‬畫‬中‬人一定是互相臉‬對臉貼,‬貼‬好‬後‬開‬了‬門‬正‬好‬互‬看‬大‬門‬外‬面‬,貼反了就成了貼錯‬“門神”,二神面左左,反面了,還有意義上門神並不能看‬護後家宅‬大‬門‬的職責。

三、“福”字切莫亂倒貼

春節貼福寓意有福氣,有福運,可以保佑家人逢凶化吉。對聯之外,“福”字也是家家戶戶要貼的,在家大門口的“福”字一定要正貼,開門迎福,吉祥臨門的意思。有些人聽說福要倒著貼,便把大門的福字也倒著,其實這是把“福”拒之門外,會影響家中運勢,來年可能流年不利,有思忽貴不學無術文人以“倒”的諧音作為“到”的意來蠱惑普通百姓,把福字倒貼寓為福“到”,這是完全不理中華的文化智慧,害人害物。

初起這歪風是希望“倒福”通常是貼在家裏的米缸、儲糧器皿上,意思就是福氣到了,米糧豐了,認為這樣可以把福氣關在儲糧器皿,祈望米糧時時滿盈,帶來好運。其實,倒“福”字也不能多貼,貼多了就有事事“重蹈覆轍”的意思,絕不吉利。

四、貼春聯的時間

貼對聯的時間通常是在除夕這天早上的6點到中午12點。先要把舊對聯撕掉,然後清掃乾淨貼上新的春聯。之‬所以趕‬在‬12點‬以前貼‬,‬意思就是要以陽氣正式開‬始‬辭‬舊‬迎新,‬讓‬家‬裏‬充滿陽‬氣‬,以求福‬氣‬多多。‬

除夕貼春聯是的主要工作,待貼好後就做動手預算年夜飯,未被禁放爆竹時放上一串鞭炮,全家一起吃個開心快樂的團圓飯。飯後全家一起互動娯樂,期待新年零點的鐘聲敲響,‬“一夜交兩歲,‬五‬更‬分‬兩‬年‬”。‬

中華大地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習俗多式多樣,正如老廣東所講,各處鄉村各處例,‬貼‬春聯的習俗方法都有出入,不過貼春聯是‬新‬年‬辭‬舊‬迎新祈求國泰民安,家和平安富貴的象徵,這是老傳統, ‬該講究的還是要講究,該留意的還是要留意。

“除夕三不擺,來年禍不興”除夕夜,古老人說:“大年三十除夕夜三不擺”,來年大吉大利!

除夕是一年之中,最後的一天的晚上,也是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因為除夕與春節首尾相連,所以人們對除夕特別重視,自古以來,都有很多的講究和習俗。“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每到除夕,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祭祖、守歲、貼年紅、掛紅燈籠、吃團圓飯,到處都是喜慶洋洋、其樂融融的祥和景象。

除夕夜不管是吃年夜飯,還是祭祖,擺在桌子上的食物,古老人都是有講究的,每一樣食物都有著美好的寓意。同時,一些不吉利的菜和水果,平時再愛吃,也不能擺上桌。

“除夕三不擺,來年禍不興”

一、不吉利的水果

家家戶戶每到春節,都會準備一些水果。水果,不僅好吃,還有祈福如意的意思!桔子寓意:“大吉大利”;柚子寓意:“庇佑子女”;香蕉寓意:“招財進寶”;蘋果寓意:“平平安安”;桂圓寓意:“團團圓圓”;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火龍果寓意:“紅紅火火”;柳丁橙寓意:“心想事成”“黃金滿屋”等等。

不過,有一些水果,卻不適合在除夕年夜飯擺在餐桌上或是家中。因為,寓意不吉利、不好不祥。像帶“梅”字的水果,如:草莓、藍莓、樹莓、蔓越莓等等。因為“梅”諧音“黴”、、“霉”,讓人想到“黴運”,不吉利。帶“梨”字的水果,如:雪梨、鳳梨等等。因為“梨”字諧音“離”,除夕是團圓的日子,吃帶“梨”字的水果很不應景。

二、不吉利的菜

年夜飯的餐桌上,家家戶戶菜品特別豐富,大家都講究“好吃”、“好看”、“好意頭”“吉祥”。像芹菜寓意:“勤財”;白菜寓意:“百財”;油菜寓意:“有財”;腐竹寓意:“富足”;豬舌(廣東人叫豬脷)寓意:“大吉大利”;清蒸魚寓意:“年年有剩有餘”;髮菜寓意:“發財”等等。

不過,一些菜並不適合年夜飯吃。梅菜做的菜,因為梅菜諧音“沒財”。春節是喜慶吉祥的日子,帶“苦”字的菜寓意不好,苦瓜當然不宜,也不應景。除此之外,還有魷魚、鵝鴨、鹹菜、臭豆腐等等,這些菜的寓意不吉不利,當然不要端上桌。


三、不完整的雞、魚

平時,我們在蒸魚或煎魚時,經常會將魚切成大塊。這樣不僅烹飪起來很方便,還更容易熟。但是,年夜飯餐桌上的魚一定要是完整的,不能去頭、去尾。並且,年夜飯餐桌上的魚,還不能一頓全部吃光,要留一小部分,寓意:“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雞也一樣,一定有全隻有頭,有腳,有尾,有翼。

古老人俗話說“門口忌三物,不堵財神路”

老人講老話,老話俗語沒有古詩詞的規整優美,通常都是為了便於記憶,以口頭的順口溜形式經過代代相傳的押韻短句。內容覆蓋了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流傳廣泛,多數的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生活的經驗,人情的歷煉得來的應對,雖然不同於名言之有跡可循,郤也是貼地的教訓及應對世情的寓意。

中華古老相傳,家的財運是由“財神”掌管著的,因此,民間多數的家庭會供奉一些“財神”的神像。一般情況下,文人供奉“文財神”,武者供奉“武財神”,他們認為,文人有文財神佑‬護‬,武者有武財神佑護,因此,‬學文者祭拜文財神,學武者祭拜武財神,以求保佑財‬源滾滾來‬。

中華民間傳說及神話,神州大地,東西南北中各有著執掌一方的“財神”,‬東路財神比干、西路財神關羽、南路財神柴王爺、北路財神趙公明、中路財神王亥、東南財神范蠡、西南財神端木賜、東北財神李詭祖、西北劉海蟾,俗稱“九路財神”。

古老人‬認為,‬到‬了‬過‬年的時候,為了方便各路‬財‬神‬要‬賜‬財、運財‬進自己‬家,‬如果自家門口亂放東西,或者污穢之物,不也是自己堵了財神的路,或令財神不喜不快,如此這般,財神自然就不會進來,自絕財路。‬‬因此,新春‬對於家門也‬就‬有‬了‬很多的習俗和‬講‬究‬。“門口忌三物,不堵財神路”就是如此而來。

一、門口忌諱放垃圾

‬財‬神‬喜歡乾淨,事實人人都喜歡乾淨,‬如果門口放‬有‬垃‬圾‬,老‬一輩認‬為‬,‬就‬等‬於‬堵‬了‬財‬神‬的‬路‬,‬財‬神也‬‬就‬不‬進‬來‬。以前,‬人們多務農,生活條件差,科技又‬不發達,以農耕為主的人們,為了多打糧食多數在自己家門口漚制堆積秸杆等以做農作物需要的肥料,但‬到‬了‬春節時‬,一定‬會‬打‬掃‬乾淨,把雜物不潔之物堆‬在‬田間地頭。

今時今日,人們生活在城市為主,多數住上了樓房,衛生條件也注重了,門口也乾淨了很多,街道都有垃圾箱以供人們盛放日常生活垃圾。然而卻‬仍‬有一些人還有隨手把垃圾扔在門外的習慣,認為不在自己家中就行的自私行為,到過年了,這也應該當改一改,收歛一下,以‬“‬財‬神‬”為一‬種‬俗‬信‬,把‬門口‬放‬垃圾成‬了‬一‬種‬忌‬諱,過年後都延續這公德的正行‬。‬

二、“門口不放掃帚”


掃帚放在門口大不吉利,掃帚在‬民間有著“掃把星”寓意的不吉說法,人們常常把掃帚喻為破財和黴、霉運的象徵。老人家說法,財‬神‬看到某家門前放置掃帚會‬認為是有‬意‬阻‬止財神‬進‬門‬,因此,‬門口放‬掃‬帚‬也‬成了俗‬信‬中‬的一‬種阻財進門的‬忌‬諱‬。‬

事實上把掃帚放在門口的‬確‬也‬不‬雅‬觀‬,‬過‬年‬往‬來‬的客人又‬多‬,‬讓來家串門的客人第一眼先看到掃帚,心情也不好,因此不用時,建議還是把掃帚放在牆角或不顯眼處為好。除了掃帚,過年時期,把鞋放在門前也是大不吉利,尤其老廣,鞋者,也是污物,鞋底沾染路上不少廢物細菌等等,還有其音是老廣中嘆息之調,鞋鞋聲,哀怨呻吟之調,過年了,把家中大小的鞋放在門前,一年到晚都“鞋”過不絕,財神們路過,一見發“鞋”,當然避之則吉,任你家一年“鞋過不停”,所以新春期間,把門前鞋子收起。

三、門口不放雜物

雜物,指的就是家裏不常用、可有可無的東西,並非一定是指垃圾,比如、以前人們所使用的木架、自行車、以及一些箱子、廢木料等,仍掉把感覺可惜,不扔又沒什麼用處,於是堆在門口兩側。老人家到過年時候認為,這也會堵了財神的路,因此建議還是把這些不用的東西能賣則賣,無人要徹底扔掉為好,以免影響自己的財運。在現實生活中,就算不堵財神路,也會堵了自己和別人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防火、防走火、公德也是有關系的。

“門口忌三物,不堵財神路”這句俗語雖然乍看起來,好像有點迷信,實則也很有道理。門口不放這三物最少自己心裏不受堵,外人也感到舒服,以‬免影響鄰里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提‬醒‬人們,‬不‬但‬要‬‬講究衛生,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也‬要處處想到別人,也‬只‬有‬‬鄰里和睦互‬相‬幫‬助‬才能夠‬獲得更‬大‬的財‬運‬!也是防火!也是公德及觀瞻、人格、家格也。

除夕,辭舊迎新過春節,天南地北大拜年“一不倒,二不滅,三要做,四要吃”

“鐘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轉眼之間,除夕了,除夕是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家家戶戶都要守歲,以前放鞭炮,今以鐘聲,驅除不吉不利,迎接幸福和瑞祥。

年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進入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幾乎每一天都有講究,也豐富了春節生活。

大年三十除夕夜了,說說老人家的除夕習俗“一不倒,二不滅,三必做,四要吃”,辭舊迎新過大年。

1不倒

【污不倒】

大年三十這一天,有一些勤快的朋友,都會忙著打掃家裏的衛生,乾乾淨淨的迎接新年的到來,按照習俗,這一天是忌諱倒垃圾,倒污水和丟棄雜物的。

中華神話傳說在大年三十這天,眾神仙會下凡到人間,體察民間疾苦,如果這個時候倒垃圾,潑污水,有可能會濺灑到神仙身上,觸犯了神仙,家裏面就會失去福氣和財氣,所以年廿九就要打掃乾淨,年三十這個時候只可以把垃圾倒入垃圾桶裏面,等到大年初三再一起倒掉。

2不滅

【燈不滅】

除夕夜家家都要通火皆明,是不能滅燈的,除夕夜亮燈,讓眾神眾仙清楚看見你所有家人,送福送財,也寓意家裏的財富充盈,還有一種中華傳統神話說法,古時候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在過年的前一天晚上,會把家裏的燈點亮,並且燃放爆竹,敲鑼打鼓,驚嚇年獸,保護家人的平安。

今天是現代社會,家家戶戶都安裝了電燈,除夕夜開著燈,家裏燈火輝煌,充滿了過年的歡樂氣氛,不滅燈也是除夕夜的必然。

【香火不滅】

中華民間的風俗,追思先人是美德亦是中華人的必然,大年三十除夕夜是要供奉祖先的,家裏面都會準備一些水果,肉食,蠟燭,香火,以前,在整個大年三十晚上,供奉祖先的香火和蠟燭,一般是不能熄滅的,寓意日子紅紅火火,也意味先人在宇宙空間與眾家人同享這團圓日子,閤家人幸福安康。

3要做

【祭祖】

祭祖是中華人過新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習俗,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感恩,在大年三十這一天,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都會給祖先擺上豐盛的供品,燒一些紙錢,感恩祖先對子孫後代的庇護。

【貼年紅】

貼年紅其實就是貼春聯,福字,門畫,掛燈籠等,人們都會在大年三十之前,把家裏裝點一番,家裏面全部貼上年紅,象徵著春節紅紅火火,喜慶吉祥,讓年味更濃。

【守歲】

傳統習俗,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來迎接新年的到來,古時候守歲有兩種含意,老人守歲寓意愛惜光陰,年輕人守歲寓意增加父母的壽命。

4要吃

1.吃餃子

在北方地區,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吃餃子的習俗,古時候餃子又叫“交子”,象徵著除夕的“更歲相交”,寓意新年吉祥如意,財源滾滾。

2.吃年糕

在南方地區,過年都有吃年糕的習俗,年糕有取“年高,長壽”的寓意,在江浙一帶,年糕的種類很多,有桂花糖年糕,豬油年糕,水磨年糕,八寶年糕等,味道都非常不錯。

3.吃長麵

麵條在我國南北方都比較常見,象徵著長長久久,人們在過生日的時候,都喜歡來一碗長壽面,寓意健康長壽,大年三十這一天也適合吃一些長面,寓意福氣連連不斷。

4.吃湯圓

湯圓是年夜飯中最常見的一道美食,南方人(江南人士),一般在大年三十都會吃一碗湯圓,象徵著闔家團圓,湯圓的餡料有很多種,常見的有黑芝麻,豆沙,花生等餡料,吃起來軟糯可口,回味無窮。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四零後一代的一切都逐一凋謝, 當年的女神亦沒有辦法逃過消亡的命運,"珍娜羅璐寶烈吉妲" Gina Lollobrigida 走了

四零後一代的一切都逐一凋謝, 當年的女神亦沒有辦法逃過消亡的命運, 回首過去再見現在, "人"的質素是否一落千丈? 老安說的是"女人的美", 那個時候, 每一個中外女明星及女演員都能令當年青春的小夥子動心不己, 床頭及書本都一定有美人的相片, 而當年的中外女明星及演員, 要樣子有樣子, 要身栽有身栽, 要氣質有氣質, 就是所謂性感, 肉感明星及演員皆有她們獨特的氣質, 性而不淫, 姣而不賤, 肉而成玉, 今天, 不論中西, 樣子如倒模拷貝, 氣質如朗豪坊, 身栽如矽膠, 煙視媚行衰於廟街, 沒有任何是可以令人魂牵。


悼念當年的精神慰籍,,,"珍拿羅漢露煲裂雞蛋" Gina Lollobrigida

吉娜·洛洛布里吉達 (Gina Lollobrigida) 於 2010 年 11 月 10 日在紐約。意大利電影女演員洛洛布里吉達 (Lollobrigida) 去世,她是二戰後歐洲第一位主要的性感偶像。她享年 95 歲。意大利文化部長 Gennaro Sangiuliano 於 2023 年 1 月 16 日星期一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她的死訊。

關於外國演員的漢文譯名, 令老安又要大發牢騷, 深圳河之北的高知文人完全是"文人"的僵硬如石, 完全不貼地, 一味要人地有"信"不能用"筍",,, 看看香港及上海的"師爺", 用的文字令人易上口, 好記, 深圳河之北的, 不艱難拗口的不要,連英語輔音的尾聲都放上去, 文人的惡, 文人之硬, 文人之廢, 文人之害,見微知著!!

Gennaro Sangiuliano把他譯成"吉娜洛洛有里吉達, 對比下香港電影師爺的"珍娜羅璐寶烈吉妲"誰優誰劣?


珍娜羅璐寶烈吉妲


生平作品

電影

Sort by: Year / Title

1947. THIS WINE OF LOVE {一曲清歌醉幾回}
1948. PAGLIACCI {胭脂血}
1951. YOUNG CARUSO {歌王情淚}
1951. TALE OF FIVE WOMEN, A {薔薇處處開}
1951. SOCIETY DEFENDS ITSELF {萬惡城}
1952. FANFAN LA TULIPE {肉陣飛龍}
1952. NIGHT BEAUTIES (LES BELLES DE NUIT) {夜夜春色}
1952. WIFE FOR ONE NIGHT {一夜夫妻}
1948. PAGLIACCI {胭脂血}
1951. YOUNG CARUSO {歌王情淚}
1951. TALE OF FIVE WOMEN, A {薔薇處處開}
1951. SOCIETY DEFENDS ITSELF {萬惡城}
1952. FANFAN LA TULIPE {肉陣飛龍}
1952. NIGHT BEAUTIES (LES BELLES DE NUIT) {夜夜春色}
1952. WIFE FOR ONE NIGHT {一夜夫妻}
1953. BEAT THE DEVIL {霸海群英}
1951. YOUNG CARUSO {歌王情淚}
1951. TALE OF FIVE WOMEN, A {薔薇處處開}
1951. SOCIETY DEFENDS ITSELF {萬惡城}
1952. FANFAN LA TULIPE {肉陣飛龍}
1952. NIGHT BEAUTIES (LES BELLES DE NUIT) {夜夜春色}
1952. WIFE FOR ONE NIGHT {一夜夫妻}
1953. BEAT THE DEVIL {霸海群英}
1953. BREAD LOVE AND FANTASY (BREAD LOVE AND DREAM) {麵包愛情與幻想 (東南亞電影節)}
1951. TALE OF FIVE WOMEN, A {薔薇處處開}
1951. SOCIETY DEFENDS ITSELF {萬惡城}
1952. FANFAN LA TULIPE {肉陣飛龍}
1952. NIGHT BEAUTIES (LES BELLES DE NUIT) {夜夜春色}
1952. WIFE FOR ONE NIGHT {一夜夫妻}
1953. BEAT THE DEVIL {霸海群英}
1953. BREAD LOVE AND FANTASY (BREAD LOVE AND DREAM) {麵包愛情與幻想 (東南亞電影節)}
1953. WAYWARD WIFE, THE {滄桑奇女子}
1951. SOCIETY DEFENDS ITSELF {萬惡城}
1952. FANFAN LA TULIPE {肉陣飛龍}
1952. NIGHT BEAUTIES (LES BELLES DE NUIT) {夜夜春色}
1952. WIFE FOR ONE NIGHT {一夜夫妻}
1953. BEAT THE DEVIL {霸海群英}
1953. BREAD LOVE AND FANTASY (BREAD LOVE AND DREAM) {麵包愛情與幻想 (東南亞電影節)}
1953. WAYWARD WIFE, THE {滄桑奇女子}
1954. CROSSED SWORDS {寶劍雙雄}
1954. LOVE AND JEALOUSY {愛與妒}
1952. NIGHT BEAUTIES (LES BELLES DE NUIT) {夜夜春色}
1952. WIFE FOR ONE NIGHT {一夜夫妻}1953.




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

年廿四, 謝灶, 貪官節也




祭祀灶神的儀式稱為“祀灶”“送灶”或“辭灶”,廣東人叫"謝灶", 是老百姓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闔家平安,吉祥如意。祭灶時,人們會在灶神像前供上糖瓜、水餃、清茶等祭品,燃香燭祝禱,祈求灶神吃糖後粘住嘴、甜了心,“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好事傳上天,壞事丟一邊”。簡言之, 叫灶君老爺作假報告, 臭屎密冚,弄虛作假,向天庭隱惡揚假善!

今天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是腊月二十四,這天是中華民族最坦白的節日, 貪官節, 二千多年的存在了,,,,

中華文化並沒有隱瞞貪污的存在, 二千多年有正式文字記載, 貪污都是世情心然, 而歷史之中貪官得道之時, 經濟民生社會穩定工商發達都是出現貪官的時代, 直至貪官變成"腐官", 貪得無道之時, 才有亂, 而任何一個朝代, 一出現"清官"時, 國家社會必是大亂, 直至亡國, 清官之為害極為嚴重, 這情形也多在有貪官時就無端出了一撮冇能力, 冇思想, 冇胆匪類, 讀書不成三大害的所謂清官, 因妒嫉貪官之安樂富貴, 而作出搞屎搞棍的煽動社會上的Losers,把社會經濟來過攬炒, 海瑞如是, 王安石如是, 東林黨如是!!!

貪是人的天然本性, 不要思忽貴大言炎炎, 我今生今世冇貪污過, 你這是極端虛偽, 人一出娘胎便有原罪, 貪污, 何解, 你嬰孩時, 能夠開眼, 你就染了貪污症, 不以食物, 糖果, 玩具, 你會無端的向大人笑嗎???當然不會。冇物質奬勵, 你會"真心"努力唸書嗎???不也是貪!!!

貪是社會進步, 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的W40, 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起飛, 貪之功勞, 凡事只要有貪的環節一定順利, 開食肆如是, 開工廠如是, 回歸後, 思忽貴不貪, 如此這般, 仆街!!

其實, 好多人話中港台官塲甚多貪污, 這是荒謬的指控, 除了鄧江朱外, 中國的貪污不算大不了! 但鄧朱江不是貪他們是"腐", 朱是"清"的代表, 為害至大!!!

美國是公開貪腐, 美國容許"走廊客"的存在, 熟悉美國國情及政情的, 都知道這是賄賂及貪污的中介,,,美國的智庫組織不也一樣的賄賂及貪污的中介嗎????NGO組織不又一樣, 政黨的運作不也又是另類賄賂及貪污, 有人在大溫真正參多政團政黨的都應該心中有數,,,

不過,老安所言的是有利家國社會者,"貪"而不"腐",適可而止,又不"犯大法"的貪,這講起來,是博士論文,簡單講是"做官做事"都不能不講"人情",,,清官之為害是"酷"、是"蠻"、是"屈"、 是"迂"、是"執",有時是"殘",是"狠毒"!

好了, 老安不吹太多了, 今天是"貪官節"應普天同慶也!!!!

你問老安有冇貪污…你多鬼餘, 我就係冇!!!所以如今淪落天涯, 阮囊羞澀!!!

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

歡迎, 歡迎, 歡迎世界所有人到來加拿大西岸卑詩省 享受你妳所在國家及地方不能享受的毒品…



歡迎, 歡迎, 歡迎世界所有人到來加拿大西岸卑詩省(陸人稱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享受你妳所在國家及地方不能享受的毒品及酒精, 還有性取向多樣行為的, 來吧, 這裡是貨真價實的"民主, 自由, 人權, 淫權, 自毀權, 躺平權" 的"人間天堂"!!!

加拿大西岸卑詩省(陸人稱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鼓勵公共場所吸毒,全省竟有六成人支持!

卑詩省省政府公佈關於設立大麻場所的公眾投票結果,例如在休息室、咖啡館、特別活動或其他有大麻產品出售的企業。

該投票由省公共安全部主導,旨在為關於消費場所的決定提供信息,報告顯示大多數使用大麻的受訪者喜歡這個想法,而那些不消費大麻的人則表示反對。

本週二發布的報告顯示,參加網上調查的15000多人中,34%的人有同樣的感覺。

94%的使用大麻者支持這完全開放政策,91%的不使用該藥物的人反對。在隨機抽取的730名電話調查者中,61%的人對完全開放大麻吸用空間政策持開放態度,4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雖說不消費這種毒品,並但對完全開放"食草"者空間表示支持。

報告說,接受電話調查的人表示,支持和反對在同一地點開放酒精使用空間和大麻的比例相似,略高於40%,而64%的網上受訪者反對這種安排。

網上調查的結果,有這方面認識者都知道,所謂"市塲調查"水份甚深, 其實結果是操控在出"題"的一方,不一定代表更廣泛的BC省人口的意見,因為選擇參加調查的人可能會有自我選擇的偏差。

報告說,根據去年春天啟動的參與活動和2021年的調查,BC省可能至少有75萬人對接觸大麻感興趣,該調查估計有140萬居民在前一年使用過這種藥物。

另一方面報告顯示,來自公共衛生和安全利益相關者的答复表達了對大麻和酒精可能在同一地點被購買和消費的擔憂,他們擔心這可能會增加醉駕或醉毒而出交通意外的風險。

此報告的詭異是,調查結果是,被訪者竟然反對在大麻與酒開放同時却反對在所在場所同時被允許在吸煙,吸慓的傷害大過毒品與酒嗎? 這就是"加拿大"!!!

2023年1月9日星期一

虛偽的尊嚴, 其實的羞恥的遮蓋, 訟師們知不知恥呢?


為什麼英國法官要戴假髮呢?是為了美觀嗎?不, 原來是為了遮蓋梅毒疤痕。

真相掲開,原來是遮羞,其實是醜惡,小丑,有何尊嚴可言,妖!!!

香港回歸二十五年,香港法官以及律師出庭時依然跟回歸前的法庭規則一樣,配戴一個白色丑丑的捲翹的假髮。他們身穿黑袍和戴上假髮這種特殊裝束,是英國司法系統莊嚴的象徵。不過,在十七世紀以前,英國法官和律師是不用戴假髮的。

話說十七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統治時期,梅毒非常盛行,但卻沒有合適的藥物治療,感染者常受到皮疹丶潰瘍和脫髮之苦。路易十三20多歲時便開始有脫髮、禿頭的煩惱,為免被大眾誤會是梅毒帶菌者,他就開始在公開場合戴上假髮。

這股風氣後來被引領潮流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推上高峰,更迅速蔓延到歐洲上層和中產階級,包括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直到十七世紀後期,長及齊肩的假髮成為歐洲宮廷的正裝組成部分,而且更成為法庭著裝標準配備。

英國法官和律師一開始並非這股假髮潮流的先驅者,但卻是把這種宮廷傳統薪火相傳,保留得最長久的一群人。直至今天,在英國審理刑事案件時,法官和律師上庭時依然需要佩戴假髮。

雖然常有廢除法庭假髮的爭議和討論,但普遍都認同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大眾已經習慣把假髮和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繫起來。更有一種說法是,假髮新舊程度代表著法官和律師的專業程度。在許多人看來,假髮越舊標記法官和律師的經驗便越豐富,在法律界的資歷便越高。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髮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髮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假髮越舊顯示資歷越高,估計那些資深大法官們頭上的假髮已經舊的發黃,發梢分叉了。

2023年1月5日星期四

又到小寒,風吹暗雨,聽聲聲、滴過小寒時節; 惜是侵尋將歲晚,獨坐思量愁絕。轉眼年將盡,明年會如何?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唐代詩人元稹

2023年1月5日晚上23點04分39秒交節今年的小寒節氣。

“小寒時節空然冷,數九山川入凍封”,轉眼間,中華傳統文化節氣中的小寒節氣到了,小寒,前民有這樣一句話,“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前人累積經驗結論出,小寒應該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一天。進入小寒後,這個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二個節氣的到來也表示著今年即將結束,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要買年貨啦。

以前中華人的一個日關於氣候的”玩意”叫做“數九”,是從“冬至”當天開始數的,九天為一個週期,數到19-27天就到“三九”了,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按古人總結的經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從小寒開始到“四九”這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最難挨的日子。小寒節氣期間,受寒潮影響,我國多數地區多數年份處於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只有少數年份大寒氣溫低於小寒。“常言道‘數九寒冬’,這其中最冷的三九,都在小寒節氣時間段內。到大寒節氣,已是氣溫探底回升的四九五九了,所以小寒比大寒冷。”另外,以地凍情況看,大寒時節地凍最堅,正所謂大寒“水澤腹堅”。再者,冬季的小寒正好和夏季的小暑相對應,固稱為小寒。

雖然天氣極寒,但小寒並非只是萬物凋零的蕭瑟時節。“梅花、山茶、水仙在這個節氣次第開放。古人梳理出以花應節令的‘二十四番花信風’, 起始的節氣就是小寒。” 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中就曾記載,“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

今年春節期間冷不冷呢?今年“三九、四九”是從1月9日開始到1月26日結束,而今年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分別是1月21日和1月22日,恰好處於“四九”中,按古人總結的經驗,應該處於冷的那段時間。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是干支曆子月的結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時間是在西曆2023年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時為小寒(slight cold),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

不過,從天氣預報上來看,今年小寒不僅不冷,反而氣溫回升了,冬天太暖和對冬小麥來說也是有危害的,會導致小麥出現旺長的情況。並且,加大了年後發生倒春寒的幾率,農諺“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和“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今年小寒不一般,古人說“小寒交子初,明年遇窮春”,這是中華古人基於觀測歷年氣候變化的規律對農民的耕作的警示。

一、小寒交子初

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都是干支曆的基本內容,說一下十二月建。

中華古代是用干支曆來記日子的,將一年劃分為十二月建。“建”是指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例如,在《冠子‧環流篇》中記載: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文柄北指,天下皆冬。

一年之中斗柄旋轉而依次指為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

完整的十二月建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常在書中看到的“斗柄回寅”,就是斗柄指向了寅的位置,新年開始了!

小寒交子初

今年小寒節氣的交節時間是1月5日晚上11點04分39秒,也就是在“子時”了。但是,這個“子時”分成了三段,交節那一刻之前還屬於“子月”,交節之後那一刻屬於“丑月”。因此,1月5日晚上11點到11點05分,屬於壬子月 癸亥日 甲子時;11點05分之後,屬於癸丑月 癸亥日 甲子時;0點之後是癸丑月 甲子日 甲子時。所以,是小寒交子初。

二、小寒交子初,來年遇窮春

什麼是“窮日”

“窮日”,意思是盡一整天的時間,指癸亥日,古代以干支紀日,干支末一天為癸亥日。

《後漢書·鄧禹傳》中說:“明日癸亥, 匡等以六甲窮日不出。”六甲窮日的意思是說,“六甲以甲子始,周行一匝,至癸亥止,故謂窮日。”今年小寒節氣的交節當天是“癸亥日”,也就是上面說的“六甲窮日”。


癸亥為六甲窮日,干支俱盡,是唯一無法填實的無祿日,也就是真正的無祿之日。在五行中天干“癸”屬水,地支“亥”也屬水,按前人的說法“寒氣蓋春”,春季的溫度可能較常年低,容易出現倒春寒的天氣。發生倒春寒會使返青的小麥、大蒜、開花的果樹發生凍害,造成減產。並且,倒春寒也會造成播種完的種子爛種,不能出苗。因此,稱為是窮春。

中華農語俗諺已經是老黃曆了,現在的氣候和以前也大不同了,古人的經驗已經沒那麼准了,是作為一種參考及對古人的時代一樣懷念、懷想而矣。

小寒節氣物候

節氣三候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寒節氣有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禽鳥得氣之先”,鳥類在感知陰陽之氣流轉方面有難以比擬的天賦。小寒節氣,大雁開始北歸,喜鵲也開始築巢,野雞則鳴叫求偶。這三個物候都反映出了小寒時節陽氣漸盛的特點。

一候雁北鄉:鄉,嚮導之義,“鄉”即“向”,雁北鄉:二陽之候,古人認為大雁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雁將避熱而回,故大雁開始鄉北飛之,向北遷移。今則至立春後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

二候鵲始巢:鵲,喜鵲也;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陽已得來年之節氣,喜鵲因感受到陽氣萌動遂可為巢,知所向也。

三候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雉”指野雞,;雊,“雊”即“鳴叫”,指野雞此時因感受到陽氣生長而開始鳴叫,雌雄之同鳴也。

節氣風俗及美食

節氣風俗各地不同,南北有別,千花百門,美食一樣,到了小寒時節,老中醫和中藥材南北貨店最忙的時候,以中華人來說,都是借此日子、氣候以美食養生為主,籍此食補食療。

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以前還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

北人飲食以臘八粥、羊肉湯、山藥、核桃等等。

江蘇一些地方,在小寒這一天,以前有很多家庭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各縣各市各鄉都不同,有的用青菜和鹹肉片或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米或糥米一起煮,十分香鮮可口。

廣東人會吃糯米飯,小寒這天,廣府人傳統,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六份糯米四份香米,加上臘肉和臘腸,“臘味”是煮糯米飯必備的,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耐寒;另一方面是糯米本身黏性大,飯氣味重,需要一些油脂類摻和吃起來才香。

糯米飯,香而“暖胃”。

節氣養生

中醫理論,小寒時節也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通過飲食和生活起居來休養。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蘆筍、南瓜、生薑、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鱔魚、蝦、海參、青口、酒等。還有小寒時節正是粵之外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粵人尤其廣府人則是打甂爐的好時節。

關於養生,當然除了飲食講究,就是運動,小寒時節,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早睡晚起,防寒保暖,特別要注意頭部和腳部這身體兩端的保暖防寒。鍛煉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要找適合自己身體狀態的“適量”運動,鍛鍊,適宜進行慢跑、體操、活動四肢等運動及鍛煉。

數九寒天

我國古代有“數九”的習俗,將冬至起的81天統稱為“數九寒天”。根據專家考證,中國至遲從北宋開始,“數九”的習俗便已風靡。記錄冬至之後九個九天的每日天氣,漸漸有了各地版本的“九九歌”,有了各種畫法的“九九消寒圖”。明清兩代“畫九”“寫九”的習俗在士紳階層中頗為時尚,使“數九”反映的暖長寒消之氣候更加形象化。

我國流傳最為廣泛的“九九歌”中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正處在“數九”中的“三九”寒冬。是最為難熬的一段酷寒天氣。

但極寒之中,又蘊含著冬去春來的生機。古人的傳統智慧認為“陰極之至, 陽氣始生”,因而冬至雖然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但也被古人認為是“一陽生,萬物生”的陰陽轉換時節。到了小寒,這種生機更為顯著。

二十四番花信風

小寒也是“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起點。七十二候呈現的是綜合性的物候,其中關於花事的物候不多。於是,熱愛花事的古人又另起爐灶,梳理出了“二十四番花信風”。

“花信,即以花作為標誌的花期,亦稱‘花信風’。風報花之消息,正所謂‘風應花期’,故稱‘二十四番花信風’。”

鮮花並非一年四季都有,“二十四番花信風”自小寒起,穀雨終,共涵蓋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種花期的代表。

小寒節氣的三番“花信風”為梅花、山茶花和水仙花。小寒作為實際天氣最寒冷的隆冬時節,卻可以成為“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起點,也正是因為這一時節陽氣漸盛,所以雖然氣溫極低,卻也有各種花陸續盛開,帶來生機。

小寒的前五天,梅花始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淩霜傲雪,氣質孤傲高雅,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首,以其精神和氣節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梅花開過,山茶也淩寒綻放。山茶“性耐霜雪,四時常青”,在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中排名第八,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

之後,就迎來了水仙綻放的時節。水仙清雅馨香,花期又恰逢中國傳統新年,作為我國傳統名花,成了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標誌和象徵。

春節前後,時令花卉相對較少,擺一盆水仙點綴幾案、窗臺,可以將居室點綴得更加幽雅多姿,為迎接新年增添無盡的詩情畫意。水仙雕刻造型也成了一門藝術,孔雀開屏、金雞報曉、松鶴延年、螃蟹戲水等水仙造型盆景,符合年節氣氛,深受大眾喜愛。水仙還被用作切花插瓶使用,人們將山茶、臘梅、梅花等組合搭配。

小寒相關詩詞

(唐) 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清遠舟中寄耘老
(北宋) 蘇軾
小寒初度梅花嶺,萬壑千岩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雲梯,歲晚結廬苕水湄。
山腰自懸蒼玉佩,野馬不受黃金羈。
門前車蓋獵獵走,笑倚清流數鬢絲。
汀洲相見春風起,白蘋吹花覆苕水。
萬里飄蓬未得歸,目斷滄浪淚如洗。
北雁南來遺素書,苦言大浸沒我廬。
清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龜魚。
今年玉粒賤如水,青銅欲買囊已虛。
人生百年如寄耳,七十朱顏能有幾?
有子休論賢與愚,倪生枉欲帶經鋤。
天南看取東坡叟,可是平生廢讀書。

蠟梅香
(北宋) 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裏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緻。
問隴頭人,音容萬裏。
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
電轉光陰,須通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望梅·小寒時節
(宋) 柳永
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冽。信早梅、偏占陽和,向日處,淩晨數枝爭發。時有香來,望明豔、遙知非雪。想玲瓏嫩蕊,弄粉素英,旖旎清絕。
仙姿更誰並列。有幽光映水。疏影籠月。且大家、留倚闌幹,對綠醑飛觥,錦箋吟闋。桃李繁華,奈彼此、芬芳俱別。等和羹待用,休把翠條漫折。

竇園醉中前後五絕句

(宋)陳與義
東風吹雨小寒生,
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
竇家園裏有鶯聲。
小寒食舟中作

山居四詠 其三 地爐
(宋) 李綱
小寒聊試地為爐,端為先生病更臒。
炙背願馳金騕嫋,藉床初展錦氍毹。
聳肩傍壁詩千字,爆栗燒氈酒一壺。
便擬慇勤事丹灶,朝晡稱火較錙銖。

送季平道中四絕 其一
(宋) 鄭剛中
霜風落葉小寒天,去客依依馬不鞭。
我最平生苦離別,可能相送不悽然。

偈頌二十二首 其十六
(宋) 釋道生
兩曜劈箭急,一年彈指間。
始見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無回互,笑倒當年老洞山。

醉蓬萊·壽特奏官十二月初二
(宋) 無名氏
看梅腮妝臘,柳眼緘春,小寒交候。
蓂莢雙開,慶生賢毓秀。
早著蜚聲,榮登鶚表,正是當年少。
大器能藏,待當富貴,功名還就。
暫試鸞棲,需期瓜約,未試經綸手。
料想黃扉須有分,看璽書飛到。
州縣無勞,沙堤已築,躍馬長安道。
歲歲今朝,斑斕品戲,舉觴稱壽。

望梅·小寒時節
(宋) 柳永
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冽。
信早梅、偏占陽和,向日處,淩晨數枝爭發。
時有香來,望明豔、遙知非雪。
想玲瓏嫩蕊,弄粉素英,旖旎清絕。
仙姿更誰並列。有幽光映水。疏影籠月。
且大家、留倚闌干,對綠醑飛觥,錦箋吟闋。
桃李繁華,奈彼此、芬芳俱別。
等和羹待用,休把翠條漫折。

早發竹下
(南宋)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望月婆羅門引·元夕
(金) 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蛾兒雪柳風光。
開盡星橋鐵鎖,平地瀉銀潢。
記當時行樂,年少如狂。
宦遊異鄉。
對節物、只堪傷。
冷落譙樓淡月,燕寢餘香。
快呼伯雅,要洗我、窮愁九曲腸。
休更問、勳業行藏。

寒夜
(明) 李以龍
時節小寒過,林塘細雨來。
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
衰骨頻欹枕,愁腸不遣杯。
鄰雞無意緒,鐘漏遞相催。

後嘉魚詩 其十
(明) 屈大均
價貴難論鬥,殷勤向老漁。
穿教蒲草細,養用玉缸虛。
泉冽羹逾美,花肥肉有餘。
年年小寒節,不忍當園蔬。

與崔千上吳幼更訪張抵之別業
(明) 王邦畿
僻徑當深樹,衡門帶晚煙。
菊殘初臘雪,香煖小寒天。
古意誰將複,幽懷世莫傳。
隱居樂朋好,容易過年年。

小寒日梅放一枝
(明) 張英
百計求閑苦太癡,爛柯聊且坐觀棋。
麝臍香暖琴三疊,鹿角霜濃酒一卮。
溫室簾開新月夜,瓦盆梅發小寒時。
冥鴻斥鴳無窮事,一任天公更不疑。

晚渡白馬湖
(明) 郭武
輕風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鴉。
平湖一望幾千頃,遠水連天飛落霞。
斜陽忽墮澄波底,白鳥猶明山色裏。
嚴更何處鼓冬冬,棹歌未斷漁燈起。

寒夜獨坐
(明) 吳與弼
夜半殘燈坐不眠,孤吟霜月小寒天。
昏昏病眼時無恙,又托精誠向簡編。

自褫亭冒雪至餘吾
(明) 祁順
小寒今日初交節,同雲一色濃陰結。
誰剪銀河不露痕,滿天飛下瓊瑤屑。
雙旌疋馬停且行,僕夫推挽肩輿輕。
四圍瑩白無塵滓,似我靈臺一點明。
平生踏雪行應慣,王事勤勞又何怨。
蹇驢破帽自多情,金帳羊羔奚足羨。
逢人不說行路難,卻念小民饑與寒。
更有關頭戍邊卒,鐵甲繞身寒透骨。

寒夜
(明) 李以龍
時節小寒過,林塘細雨來。
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
衰骨頻欹枕,愁腸不遣杯。
鄰雞無意緒,鐘漏遞相催。

袁駕部考績還南都
(明) 文肇祉
奏績趨隨右掖垣,又乘匹馬向長幹。
從知袁紹名推重,莫笑文同老得官。
久別暫逢今又別,小寒初過正嚴寒。
行行不久天書至,召入承明侍禁鑾。

冬盡
(明) 袁宏道
怕見曆頭殘,窮年逼小寒。
見人黑髮去,自檢白髭看。
好句逢僧得,新懷語客難。
雲山與煙水,夢著也成歡。

與崔千上吳幼更訪張抵之別業
(清初) 王邦畿
僻徑當深樹,衡門帶晚煙。
菊殘初臘雪,香暖小寒天。
古意誰將複,幽懷世莫傳。
隱居樂朋好,容易過年年。

百字令
(大清) 宋翔鳳
風吹暗雨,聽聲聲、滴過小寒時節。
惜是侵尋將歲晚,獨坐思量愁絕。
冰合黃河,沙清玉塞,凍滿天山雪。
江南自好,布衾猶未如鐵。
還念舊日揚州,故人相見,屐齒沖泥折。
起舞尊前看劍影,攜手河梁難別。
千里消凝,一襟離索,並向歸鴻說。
瓊樓正遠,問他可有明月。

八聲甘州
(大清) 張慎儀
知天公、也是愛芳菲,未遽令春深。
展唐唐如月,繡林錦野,閣住光陰。
潭外百花蜂舞,蠟屐走相尋。
正小寒時節,幽思難禁。
一歲兩逢花壽,記前吟栲杻,蘭襲歡襟。
人花鬥健豔,說到如今。
時徙倚、孝祠祠畔,無花幡、無限花心。
待紅藥、濃開有日,買醉量金。

南鄉子 其二 野泊值小寒日
(大清) 易順鼎
楚尾更吳頭。篷影如雲暝未收。雁與間鷗同渚臥,休休。
出處途分漫代籌。
沽酒向津樓。隔岸風燈亂醉眸。客裏小寒春又近,堪愁。
一派江聲尚送秋。

渡江雲·送葉元禮之睢州
(大清) 沈岸登
小寒才過也,天風斷柳,蕭瑟冷河橋。
正千金賣賦,何事匆匆,歲晚出燕郊。
荊高酒伴,向壚頭、且賞松醪。
縱笑擁、雙鬟同醉,未抵別魂消。
迢迢。
征途此去,脩竹荒煙,是梁園舊地。
吟不盡、愁雲馬首,積雪山腰。
羊車叔寶風流在,問洛陽、紅袖誰招。
空憶汝,相思折取梅梢。

雪意(試貴山書院諸生題得先字)
(大清) 洪亮吉
嚴凝樓閣杳難眠,是處林巒戛暝煙。
飛霰乍飄孤嶼外,重陰欲釀小寒先。
光埋高下三更月,雲黯西南半壁天。
不是官齋望偏切,欲憑盈尺蔔豐年。

百字令
(大清) 宋翔鳳
風吹暗雨,聽聲聲、滴過小寒時節。
惜是侵尋將歲晚,獨坐思量愁絕。
冰合黃河,沙清玉塞,凍滿天山雪。
江南自好,布衾猶未如鐵。
還念舊日揚州,故人相見,屐齒沖泥折。
起舞尊前看劍影,攜手河梁難別。
千里消凝,一襟離索,並向歸鴻說。
瓊樓正遠,問他可有明月。

南鄉子 其二 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韻
(大清) 易順鼎
楚尾更吳頭。篷影如雲暝未收。
雁與間鷗同渚臥,休休。
出處途分漫代籌。
沽酒向津樓。隔岸風燈亂醉眸。
客裏小寒春又近,堪愁。
一派江聲尚送秋。

小寒應該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一天,中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機能不比年輕人,這個時節除了要注重防寒保暖以外,飲食上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和有助於抵禦的寒冷的食物,烹一壺熱茶吧,暖胃亦暖心,養護好身體,盡情享受冬的魅力,舒舒服服的期待即將到來的春天!迎接農曆兔年的到來。

諸友,小寒來到,願你保重,身安體健,笑口常開,幸福過冬!

願雪花不再飄飄,萬事皆向好;寒風不再陣陣,人情共升溫。

小寒時節迎新年!!!明年愿更好!!!

2023年1月3日星期二

2023年1月3日音樂大師顧嘉煇在楓葉溫哥華逝世

音樂大師顧嘉煇逝世

殿堂級作曲、編曲及指揮家暨新時代電視資深顧問顧嘉煇先生於2023年1月3日離世,享年92歲。全球華裔社區及一眾音樂人均感惋惜。




顧嘉煇1931年舊曆1月9日出生於廣州,自小熱愛繪畫。抗日戰爭爆發後,舉家移居香港。姊姊顧媚是五、六十年代著名歌星,顧嘉煇耳濡目染下,開始學習鋼琴,並開始其早期音樂生涯。1961年,首次以顧媚主唱的《夢》參加邵氏電影《不了情》的作曲比賽,正式開始音樂生涯,其後創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包括家喻戶曉的《郊道》。六十年代初,獲享譽盛名的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創辦人勞倫伯克先生邀請,並得到邵逸夫及方逸華資助,前往美國學習音樂,為該校首位中國學生。學成後在邵氏及嘉禾電影公司擔任配樂工作。

1968年,獲蔡和平邀請加入香港無綫電視,兼任歌唱節目《聲寶之夜》評判及《歡樂今宵》的音樂總監。七、八十年代創作了無數經典電視劇主題曲,如《啼笑因緣》、 《狂潮》、《陸小鳳》、《家變》、《倚天屠龍記》、《親情》、《獅子山下》、《上海灘》、《倆忘煙水裡》、《萬水千山縱橫》及《射鵰英雄傳》多首主題曲等等。顧嘉煇於1982年獲頒授大英帝國勳章,表揚他為香港流行音樂作出的貢獻。

顧嘉煇九十年代淡出樂壇,移居溫哥華。1993年為新時代電視啟播創作台歌音樂,1995亦為第一屆的溫哥華及多倫多華裔小姐寫下主題曲,沿用至今。顧嘉煇先生憑多年的媒體經驗,從新時代電視開台至今一直是顧問委員會的中流砥柱,為加拿大中文廣播的發展貢獻良多。期間亦多次應邀擔任「新秀歌唱大賽溫哥華選拔賽」的首席評判,提攜後輩不遺餘力。

2007年,顧嘉煇獲無綫電視邀請,為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製作的電視劇《歲月風雲》創作同名主題曲。其後又應香港中樂團邀請,於其作品專場音樂會《顧嘉煇名曲精選》擔任指揮。

2014年,顧嘉煇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為此舉辦《不朽香江名句-向顧嘉煇致敬》音樂會。2015年,顧嘉煇決定正式退休,舉行《顧嘉煇榮休盛典演唱會》。同年7月1日,顧嘉煇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

2018年底,顧嘉輝和夫人重返溫哥華享受退休生活,直至離世。




顧嘉煇先生駕鶴西歸仙遊去也,祝願顧先生一路好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nEr5GN-v0

忘盡心中情, 葉振棠唱, 顧家煇經典作品之一。

當然, 還有這一首傳遍全世界, 上海灘, 不止華人喜愛, 洋人也知道的"神曲", 你看看, 顧家煇是怎麼的利害, 還有,他是自學的, 不是音樂學校或學院出身的!!! 是他家姐教他鋼琴。他家姐是當年最紅的國語歌星, 亦是今天揚名世界的名畫家,,,顧媚小姐。


怎面對今天的疫情?

臨床醫生提供的抗疫經驗,非常有參考價值,現略總結如下(27條):

1.疫苗必須打,高危人群和老人(自然免疫時效短,可以雜交免疫);
2.早期治療非常重要:注意氧飽和度,92-94%是個坎兒;
3.其實治療沒有特別多好的辦法(3種半治療方案:激素、單抗、抗病毒藥+營養支持) ,最主要是讓肺得以休息;
4.各種支持治療是必不可少的,如必要時高濃度吸氧、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凝等;
5.國外丙球用的並不多,並不一定有特效;
6.其他抗病毒藥很少應用(如抗乙肝藥物);
7.新冠消耗大,必須注意營養補充,但是要注意水準衡;
8.除了肺,新冠最容易導致腎臟損傷,腎功能不全者很多;
9.化療、長期免疫抑制劑、移植後、腫瘤免疫治療的病人,由於免疫力低下,新冠感染後都比較危險,預後會較差;
10.各種糖皮質激素可以互換,但是增加劑量效果不一定能成倍增加;
11.伏身臥位可以增加氧和,但是該姿勢每天治療需要至少16小時以上;
12.心肌炎並非想像那麼多和那麼可怕,很多猝死可能是心律失常,而非爆發性心肌炎,因此需要注意基礎疾病;
13.新冠後,建議3-6月才運動,相對安全,特別對於兒童,但是也因人而異;
14.CRP、D-二聚體建議監測,可幫助患者評估進展趨勢;
15.心電圖非常重要,建議基本做,但心肌炎按4種方法判斷,其中心臟磁共振最敏感;
16.重症治療,2周是個節點,好了就好了;2周還不好就比較麻煩;
17.年輕人死亡也不是沒有可能,如27歲女性死亡;
18.肺移植也是最後治療的辦法,但是肺功能仍受影響,且過程較曲折;
19.ECMO是治療重症有效手段,但新冠患者比其他肺衰竭患者需要時間更長,有人甚至需要3月以上;
20.美國指南經過3年,已經基本統一,見NIH網站,國內協和指南(中文)已經非常接近NIH;
21.抗凝:一般用預防劑量的肝素針;
22.疫苗可能會導致過敏反應,但是發生率低,仍建議打,包括血小板減少症等特殊患者;
23.感染後再注射疫苗,一般建議感染3月後;
24.新冠病毒變異快,對付該病毒可能是長期過程,局部疫情或者全國疫情,可能會反復(需要最好以年為單位的時間和醫療、心理準備——xmz);
25.疫苗很難避免患者被感染,但是確實降低了重症及死亡率;
26.目前有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等,有肌注或噴霧式疫苗等,主要啟動IgG和IgA,還有T細胞和B細胞,持續時間不會太久,但記憶T/B細胞能長期存在;
27.營養補充需要水準衡,必要時需要使用利尿劑(腎功能可以時)。

網上,手機, 電腦, 社交平台等訊息, 一定要用"普通常識"及"官方所發訊息", 再經找方法在官方及可信來源核實才可相信, 尤其會被服用, 食物,藥物等, 切莫一聽, 一看, 一傳就信就飲就食, 這些涉及自己身體的千萬不要"與時並進"就跟風食用, 古希臘賢人所講的, "他人的美食是你的毒藥",,,他人食了怎樣怎樣, 不關你的事, 每人體質及每人健康狀態都大不同, 不可同比,,,,諸位, 老安嘮叨,,生命沒有take two, 飲食及藥物等, 莫隨便以身嘗試, 又請不要一見油管, 微信, 推特等訊息就馬上亂傳, 狂傳!!! 好心做壞事及惡事, 害事!!!

身體不是垃圾場, 也不是實驗工具, 切勿儍儍呆呆的"與時並進", 宇宙有它的正道, 人體也一樣!!!!不能亂來!!!!!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人權乎哉, 任性乎也, 姑息是尚, 亡國不晚!!!





來了,最後等到這一天了,自三十年前登陸楓葉,這股”楓瘋風”就開始吹,風繼續吹,2023年一開始,這”楓瘋風”吹到了!!! 登陸了!

到了!楓葉國卑詩省本月將持有毒品為合法化!

卑詩省政府將在本月底啟動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將持有某些毒品合法化。18歲以上的成年人如果在BC(悲思)省持有2.5克以下的芬太尼、嗎啡、海洛因、塊狀可卡因、粉末狀可卡因、冰毒、搖頭丸等烈性毒品,將不再被視為犯罪。警方不僅不會收繳他們手中的毒品,反倒還會給他們提供如何安全吸食毒品的相關信息。此舉使卑詩省成為第一個將少量受管製藥物合法化的省份。

把藥物濫用從法律層面轉化成了公共衛生層面。卑詩省政府表示,毒品合法化是該省抗擊有毒毒品危害癖癮者生命的”積極”“關鍵一步”,該吸毒置死的危機在過去幾年導致無數人喪生。

省官員聲稱;“這將有助於減少癖癮者獲得醫護援助和服務的障礙,也令癖癮者消除恥辱感。 毒品使用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而不是刑事司法問題。”

自1 月31 日起,加拿大聯邦政府衛生部已根據《管製藥物和物質法》向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授予有關法例的豁免權,BC省被容許省民使某些藥物成為合法化。

BC 稱之為“限時豁免(即所謂日落條款)”,將於2026 年1 月31 日到期。

豁免受刑事法干預的藥物涵蓋如下:

鴉片類藥物,如海洛因、芬太尼和嗎啡;
快克和粉末可卡因;
冰毒;
搖頭丸(搖頭丸)。

所有被發現攜帶這些藥物中的任何一種,且總重量達到2.5 克的成年人不會受到刑事指控,他們的藥物也不會被沒收。

相反,他們將獲得有關健康和社會支持的信息,包括應要求提供的治療和康復服務。

任何18 歲及以上的人被抓獲藏有超過2.5 克的上述藥物都不會受到刑事約束。除非,擁有任何數量的未在上列的豁免系列的藥物的仍然是犯罪行為。

卑詩省政府官員表示: “非刑事化不是合法化(白馬非馬,加拿大政棍好嘢,有中華文化底子!)。 根據這項豁免法,非法藥物(包括豁免中列出的藥物)將不會合法化,也不會在商店出售。 販毒仍然是非法的,無論擁有多少毒品。”

這項新計劃的其他例外情況, 包括在小學或中學場地或在獲得許可的兒童保育設施、在加拿大機場或加拿大海岸警衛隊監管處理的船隻中被發現攜帶任何數量的此類藥物。政府及私人擁有的公眾地方或購物中心、酒吧和咖啡館等場所將繼續禁止非法吸毒。

“如果發生違背物業所有者意願的公開吸毒行為,警方將保留根據《非法侵入法》的授權將人員從這些場所帶走的合法權力。”

不過,即使是那些從這些地點被帶走的人,只要他們在豁免範圍內,只擁有不多過2.5 克也不會受到聯邦刑事指控。

BC省正在為這一歷史性法例,制定了一項強有力的計劃來培訓警察、教育公眾了解這些變化以及與原住民社區接觸,避免一切可能的誤會及執法時的衝突。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當然不會是只拿一碌棍!!!

最近中國國產殲35原型機的最新圖片又再亮相了,看到整體有不少升級,機身邊的更加“魁梧”,國產殲35原型戰鬥機機已經測試很多年了,不過,尚未定型服役,最近又升級了,據觀察可能推力增至30噸,機頭接近超級J20不過機頭仍有空速管。

機型目前依然處於試飛階段,不過據說完成試飛還有一年時間,年底定型後生產服役的可能是很大的。



殲35相關圖片資料,出現在中外媒體非常早,前稱鶻鷹2.0,世界軍事專家們從早期版的殲35一步一步看著她成長的。根據最近軍事媒體報導,中國國產殲35戰機的最新圖片,變化是很明顯的,無論是機身的氣動佈局還是機頭風格,都有明顯改進。

根據圖片上,整個殲35的氣動佈局變得更加緊湊和“肥胖”,以前的殲35身段比較婀娜修長。根據軍事專家猜測,最新版本殲35原型機看起來更壯是機身增了重,猜測其最大起飛重量可能達到了30噸,比較老美F35的最大起飛重量的27.2噸,意味著殲35在綜合性能上會優於老美的F35。

從最新圖片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殲35機身由發動機到機頭部分的大幅修形更加明顯,機脊從駕駛座後明顯抬高,機頭的隆起則更為凸出。機頭部分也是比較殲35原型機作了重要改進。相比之前的綠皮機版本的殲35來看,早期型背部到駕駛艙的線條比較平滑,而機頭部分更低矮。而新版的機頭明顯縮小了整體尺寸,增加聚攏效果,跟最近的超級威龍,改進版殲20的機頭改進非常接近。

據空軍軍工及軍事專家稱這設計可以有效減阻提升飛行性能,還增加內油或彈艙空間。殲20和殲35不約而同採用這種設計,猜測這應該是中國國內隱身機氣動佈局最新的研究結果,應該可以說沈飛和成飛在新技術方面只要是適合,都可以共用。

“疑似”殲35新版原型機的圖片中,很奇怪,其空速管還未去掉。根據殲35發展的情況來看,不論是綠皮機,還是這個銀灰色塗裝的新版原型機,空速管可能還會保留。



總體來說,殲35新版原型機顯得更加成熟,很可能會非常接近生產型。 中國空軍軍工在設計方面,在殲20和殲35最新改進版上有很多相同的設計趨勢,這種方式有助於減少機型改進設計的時間,同時材料零部件也有相容的可能性,這個情況在之前是很少看到了。技術上這都可能助力殲35更快完成試飛階段,相信生產型殲35已經離的不遠了。



渦扇WS19航發


最後,沈飛的大頭魚殲35會是新一代艦載戰鬥機,到時會叫做FC35,機身短肥圓,機翼多了一排下滑襟翼,飛機起飛速度進一步降低。

中國空軍目前的殲10cp擁有世界最強起降速度,110節203公里每小時,殲20升力係數更大,戰術的優勢比老美的F35更明顯,崇洋媚美者又不舒服了,楓葉國土豆為了私利,要花加拿大人民死慳死抵的大量無血有汗收入去購買得物而無實際用途的F35,加拿大人民的選票泪水、冷汗水太多了,土豆去加勒比海的“渡假日子”越來越多了。

老安編輯於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