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星期四

亡德作賊!!!

香港中了什麼毒???





世界上,最珍貴的是生命,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沒有什麼比尊重生命更重要,不理什麼理由,什麼理念,什麼意識形態,生命是重中之重,以剥取他人,尤其跟你無仇無怨,完全不認識的人的生命是用任何理由都難以辯解,更甚者,對自己生命的糟蹋更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去同情,去原諒,何况是"崇拜",去"謨拜",去"歌頌",去献"花"!!! 香港這社會真的病了!

尤其香港百年老牌大學的師生,更是病入膏肓,先有所謂法律大教授,大系主任的荒唐、荒謬、無恥的言論,更有學生會的所謂"動議", 還有港大舊生,大律師吳譪儀公開發表的極為陰騭歹毒的文章!!! 今天, 香港大學學生生會評議會日前通過動議,對7月1日刺警案中疑兇表示深切哀悼,事件在社會引起爭議。

港大學生會會長郭永皓等人,今晨一時許舉行記者會,就今次事件向全港市民及同學鞠躬道歉,並公開道歉,評議會撤回有關哀悼死者的議案,學生會幹事會將立即辭職。 試問問,這些人在港大讀書、教書之時,有沒有舉頭看一眼,他她們學校的校訓???

“明德格物”

“明德格物” 出自中華民族戰國時代《禮記·大學》春秋時代孔子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意指博大的學問。儒家治學,首重個人德行修為。“明德”就是彰顯德行,先完善內在德智的修養,然後推己及人: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儒朱熹: “致知”意指儘量擴闊知識領域; “格物”指探究事物原理的意思。 “人”要對事、對物深入探索,學、知、智、識才會豐富起來。個人修養要以修己善、身體行仁,貼地生活才可以體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明明德」: 「明」是動詞,「明德」是天地人本來的光明皎潔的德性。 「明明德」就是要去明白,去明确「明德」這種德性,把它彰顯出來,並發揚光大,推己及人,使天下的人都能夠彰明其明德,同歸於至善。

香港大學的校訓將「明明德」簡稱為「明德」。

「格物」 王守仁(陽明): 「格物」是內在的格心,由內而外。 王守仁《大學問》:訓「物」爲事,是「意之所在」,因此「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謂之物。」 王守仁(陽明)《傳習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格物」是八條目的根本,也就是「明明德」的基本工夫。 「格物」指窮究事物的原理,而「格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書。

「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即擁有淵博的知識。 從「格物」、「致知」順推,即一步步做下去,才能達到「明明德於天下」的終極目的。「明明德於天下」,則天下太平。" 「格物」,使“人”心本體每時每刻都處於純正的狀態,使本體處於純善無惡的狀態,這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止於至善」,「格物」的價值旨歸爲「止於至善」。 王陽明堅持人具有良知良能,人的心自然能夠知是知非、知善知惡。

王守仁《大學問》:「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爲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王守仁《傳習錄》:「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格物是爲正事、格心。 王陽明眼中,格物就是去惡歸善,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

王守仁《傳習錄》:「良知只是一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至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知」即「致良知」,遵從良知而行,將良知擴展到事事物物。他說: 香港大學的「明德格物」去了那? 政治是否這樣"玩"? 政治是否如此"無人性"? 政治是否如此"無恥、無仁、無義、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