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

香港, 對中國全體發展來說, 還會這麼重要嗎?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
半生人下,半生人上,何以成敗論英雄。

今時今日香港所發生的一切, 再加2014年的佔中運動,迫使中共領導人重新考量、考慮,香港還是否適合中國對外的一個窗戶,兩手準備的時機實實在在要來了。

中國開展新的實驗,深圳捨棄香港模式,要超越上海,對標新加坡。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意見,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先行示範區,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 強國的城市範例。

今天的深圳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就在香港還在搞東搞西、搞三搞四、什麼什麼運動的時候; 黑衣人到處挑釁警察、到處破壞的時候,這份重磅文件的出台,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在追逐世界級城市的錦標賽中,深圳和上海成為唯二的兩個大贏家。而中央對於深圳的期待,似乎更快,更急。

深圳正在拋棄香港模式,對標新加坡。未來深圳將是全世界觀察中國式奇跡的一個窗口。

從2019年開始,深圳本質上將不僅僅是行政上隸屬於廣東省的城市,更是中央布局在廣東省的國家實驗。
過去,深圳因為香港而生,這一次,深圳將試圖找回屬於它的名字。

01
文件釋放的第一個信號,深圳即將拋棄香港模式,更多借鑒新加坡。

40年前,深圳出生的時候,對標學習的是一水之隔的香港。

那個時候,處於計劃經濟下的深圳,所有的經濟、社會、文化,歸根結底都是由政治所支配和決定的。
袁庚在蛇口的土地上率先破冰,公開招聘人才、全員合同製、創立股份製商業銀行、住房商品化等,吹響了學習香港的第一聲號角。

後來,這個因香港而生的城市,如饑如渴地複製香港經驗。在有管控的情況下,移植了香港自由市場的很多東西。

最典型的,莫過於房地產。

1987年12月1日,深圳學香港搞起了土地拍賣,那是中國石破天驚的第一槌啊。土地國有,是中國社會主義的象征之一,深圳卻開創了使用權出讓的曆史先河。而且深圳還在房改過程中,從香港那裏搬來了預售製、銀行按揭貸款、分期付款等等。

這一招,徹底激活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催生了後來神州大地上連綿三十年的“土地財政”。

從行政審批到商事登記製度,從城市規劃到公共服務,從政府治理到社會管理,40年來,深圳的氣質跟香港越來越像。

就連最為敏感,最可能引起係統性風險的金融領域,深圳也在對標香港,在前海自貿區探索人民幣國際化、外彙管理,資本賬戶開放。

但是18日的這一份先行示範區建設方案,直接宣告了深圳全盤效仿香港的時代落幕了,深圳將更多借鑒新加坡模式。

中央對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出了幾個戰略定位——

1“法治城市示範”。要 “全面提升法治建設水平”、“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在城市建設方案中,這種政治性的表述是極為罕見的。關於“法治城市”定位,北京、上海、廣州的城市總體規劃當中沒有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當中也沒有,可以說是深圳的專屬定位,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核心內涵之一。

這不由得令人聯想起新加坡。新加坡是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其治理特點是依靠法治而不是政黨輪替。

2 “民生幸福標杆”。要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這是對標新加坡的社會福利製度。

由於新加坡政府實行居者有其屋政策, 80%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住進了政府組屋,當地居民住房自有率超過90%。雖然新加坡房價非常貴,但整個城市的經濟並沒有被房地產綁架,人口活力不至於被房地產搞到窒息。

而深圳為了落實房住不炒,在第二次房改中,提及未來住房供應總量中商品房隻占40%,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要占60%,而且未來18年內供應不少於100萬套。

這個“住有宜居”、“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製度”的意見,實際上,就是全盤仿效新加坡的“屋者有其屋”計劃, 追加認可了深圳在2018年提出來的“二次房改”。

3“可持續發展先鋒”。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在美麗灣區建設中走在前列。這是對標新加坡的花園城市……

1949年後,中國接手一窮二白的爛攤子,試圖將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改造成全世界都羨慕無比的工業化國家,代表人類最頂尖文明水平的地方。

這中間曲曲折折,有太多的血和淚的故事了。以至於到今天為止,中國仍然有非常強烈的意願,向西方文明證明自身製度的優越性。

香港是全世界觀察一國兩製的地方,最近經歷了諸多風波。大人物筆鋒一轉,重新在南方畫下了一個圈:未來,深圳將是全世界觀察中國模式的窗口。

國家要在曾經作為小漁村的深圳身上,集中展示社會主義製度的先進性,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是有能力在一張白紙上,創造中國式奇跡的。

Related image
今天的深圳大學

02
文件釋放出的另一個信號,深圳成為中國第二個承載國家意誌的全球城市。

未來在追逐國際一線城市的錦標賽當中,深圳後來居上,和上海並列角逐全球經濟中心的地位。

放眼全世界,擁有“全球城市”光環的地方寥若晨星。它是全球資源配置和交換的支點,站在了所有城市的最頂端。

目前,只有紐約和倫敦是公認的兩大全球城市。新加坡和香港,因為影響全球事務的能力較弱,爭議較大,巴黎、東京因為金融實力不夠強大,也隻能算半個。

之前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千年大計中,深圳的定位其實是有點尷尬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潛台詞,其實就是區域性的影響力,而不是跨越國別的影響力。

但是,經曆過香港風波後,深圳的地位陡然上升。《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

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

到2050年,深圳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這是絕無僅有、甚至可以說是超規格的待遇。

自從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上海第一次提出打造全球城市後,這個全球城市序列就一直處於空白期。

北京因為要做減量發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全力打造全國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隻字不提“發展首都經濟”,等於將經濟中心的地位讓給上海。廣州這個千年商都,近年來因為沒有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軸心,發展速度有些落後。北京受政治上的牽扯無緣“全球城市”,廣州則因為經濟上的失落無緣。

四大城市當中,唯有深圳得到中央的認可,與上海並列為全球城市。

未來深圳與上海的競爭,將會極其激烈。

科技領域。深圳和上海都劍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其中深圳的主賽道是互聯網、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上海的主賽道是芯片、大飛機、智能機器人、海洋工程等先進裝備製造業。一個以民企為主導,一個以國企為主導。未來究竟是誰成為中國的矽穀,取決於誰能夠牢牢抓住下一代技術的大浪潮,率先單點突破形成“護城河”,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下半場。

金融領域。深圳和上海都試圖接替香港,爭當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雙方在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方麵,摩擦甚多。

你黃局長之前就分析過,深圳能否超越上海,代表中國成為全球經濟中心,其實並不完全取決於自己,關鍵還要看另外兩個因素。一個是深圳跟香港的融合關係,兩者能不能真正一體化發展,另一個,就是深圳跟北京的遠近關係了。

這方面,深圳有點吃虧。因為上不上科創版,給不給自貿港,其實都取決於北京的態度。

但是深圳離北京實在是太遠了,它挨著香港澳門,思想活躍,不可控因素更多一些。而上海經受了大半個世紀的考驗,已成功被塑造成一個保守穩健型的城市,以至於很多時候,深圳的政策大禮包總是滯後於上海。

現在,深圳因為打造“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第一次跟上海站在了同樣的起跑線上。

這一回,因香港而“生”的深圳,可能會因香港而“勝”,借機跑贏上海。看一下這張圖片——


中央要求上海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對深圳的要求卻是到2025年躋身全球城市前列。
從時間上看,比上海整整早了十年。似乎中央對於深圳的期待,更快,更急。

Image result for 深圳科技园
今天的深圳灣科技生態園

03
中央給深圳的政策力度,可以說是很大。

本意見提出的各項改革政策措施,凡涉及調整現行法律的,由有關方麵按法定程序向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提出相關議案,經授權或者決定後實施;涉及調整現行行政法規的,由有關方面按法定程序經國務院授權或者決定後實施。

一般來說,地方上的立法權,只是在上位法的框架內,作出一些邊際性改良。上位法仍然是緊箍咒,不可突破。

這一次,中央直接給與深圳調整上位法的機會。這種政策力度,隻有在海南自貿港、中國第一個實質性自貿港上海臨港等特殊經濟區域,才會下放的特殊權限。

而深圳不僅是全市範圍都拿到了,還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等所有生態圈。這個大禮包的重榜性,不敢說“絕後”,但可以說是“空前”的。

上世紀70年代,寶安縣上演過大逃港。在深圳這一邊,好些人向往資本主義的香港,冒著生命危險淌水入港。他們原先所期待的,是抹著忌廉的蛋糕,吹著冷氣的沙發屋……

但是四十後的今天,他們下一代可能因為買不起香港的房子,住劏房、睡鐵籠,照樣淪陷在底層。而那些沒有冒險家精神、“留守”在深圳的親戚,可能因為城中村拆遷,早已資產上億,開保時捷住千尺豪宅。

這種時代輪回下的玩笑,便是歷史的殘酷之處。

個體的力量從來都是卑微,無力的,隻有國運變遷的大浪潮,無可阻擋。

從2019年開始,深圳正式宣告,它本質上將不僅僅是廣東省的城市,更是屬於國家的城市。

中央不會允許高房價阻礙深圳崛起,調控可能已在路上,去年剛躋身全球五十五個“一線城市”的深圳,終於有了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昨天,央視新聞頭條播發《中央重磅意見: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媒體紛紛解讀,深圳獲得“特大政策紅包”,堪比1978年那個年代的驚天巨變。

消息一出,深字頭股票全線暴漲,房產中介圈一片歡騰,“各路買房大軍即將湧入深圳”的消息滿天飛。

深圳的房價會怎麼走?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調控有個規律,就是“政策利好越大”的地方,樓市調控越嚴。

海南就是先例。

2018年4月13日,國家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一時間買房大軍蜂擁而至。4月22日,海南就實施了全島限購,樓市進入“冰凍期”,房價全面下跌。

炒房客湧向哪裏,哪裏就是調控的高壓區。深圳嚴控樓市的政策,可能已經在出台的路上了。

況且,深圳的居民杠杆率已經很高。如果讓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抬高房價,對深圳的崛起將造成巨大阻力。
在真正成為全球城市之前,深圳的房價絕對不能突飛猛漲。

01
總體而言,深圳與全球城市還有相當的距離。

根據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深圳排在第55位。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排名都在前頭。

這是從城市能級和影響力考量的。如果從主導全球性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一般公認的全球城市只有四個:
倫敦、紐約、巴黎、東京。

因此,國家給深圳的具體目標,也沒有好高騖遠:

到2025年,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

到本世紀中葉,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至少要花30年的時間,一步一個腳印,路還很長。

02
這次“超級文件”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也是因為深圳的定位有了一次大的飛躍,隱隱超越香港,成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甚至有超越上海的勢頭。

深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從目前來看,它的優勢和短板同樣明顯。

深圳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聞名於世,尤其是孕育出了以華為、騰訊為代表的世界一流科技和互聯網企業。深圳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一度占全國的一半,2018年在全球僅次於東京。如果參加國家排名可以進入前5名。深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高新技術企業的上市市值,都在全國名列第一。

但是,深圳缺少一流大學,高等教育還很缺乏,科研專利、科技投入、科技人員90%都在企業,在基礎研究上,遠遠達不到世界一流的水準。這也導致深圳難以在尖端前沿科技的突破上,引領全球風氣之先。

深圳吸引著大量人才流入,是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但是深圳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甚至連普通高中學位都難以滿足基本的需求。

深圳的國際化程度、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還落後於京滬港穗。比如深圳機場的國際旅客占比僅7%,而廣州白雲機場為25%,香港國際機場更高達80%。

又如,北京、上海、廣州舉辦過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國際盛會,甚至杭州也舉辦過G20,深圳在國際舞台上的出鏡,還缺少高光時刻。

“超級文件”提到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全麵提升教育醫療水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也都是著眼於此。

這條路,可不是一馬平川,靠“政策大禮包”就能輕鬆實現。邁向全球城市,深圳爬坡越坎的難度不小。

03
本文主要分析深圳的房價。在前述背景下,用一句話概括,深圳的樓市必須服務於打造全球城市的大局。
全球城市並不等於“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

宇宙房價中心是在北京。而四大全球城市,折算人民幣後房價大約在4萬-9萬之間。



而深圳的房價,自2016年以來基本上穩定在5.4萬/平方米左右,已經高於其中三大全球城市。

盡管紐約、倫敦的城市核心地段價格非常高昂,但從整體均價來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恐怖。

深圳還沒成為全球城市,房價已經向全球城市看齊了,這不利於深圳的發力追趕。

事實上,由於房價過高,深圳的樓市調控已經長期處於承壓狀態。

在精準的調控動作下,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曾連續20多個月下降,但下跌額度非常有限,如2018年4月比3月僅下跌16元,被戲稱為“泡沫式下跌”。

今年5月起,深圳更是屏蔽了均價信息,不再公布新房成交均價,以降低公眾對於樓市的關注度。

深圳的居民杠杆率也在急速上升。

2018年,深圳居民資金杠杆率高達144.4%,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廈門的172.2%。

此前已經是“全國人民買深圳”,以後可能變成世界人民買深圳。這在強化了樓市看漲預期的同時,也必然倒逼政策提前做出安排,嚴控樓市異動。

畢竟,房價高企不僅會吸納大量社會資金,搶走實體經濟的“水源”,也不利於國際人才引進、年輕群體落戶,具有擠出效應。

04
國家對深圳的定位是“兩範”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值得注意的是,“兩範”都有著“社會主義”的前綴。

在選擇發展模式、創新社會製度方面,深圳有著比其他城市更大的自由度和政策空間。換言之,嚴控房價,深圳有著獨特的“王牌”。

首先,社會主義的特征之一,就是縮小差距,減少兩級分化。“房住不炒”,是其題中之意。而房價畸高,是背道而馳。

這一點上,北方的雄安新區可以作為內部參照係。

定位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的雄安新區,從規劃起,就對“炒房”嚴防死守,明確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個人產權住房以共有產權房為主。

而在外部參照係上,可以看看新加坡。純粹的香港模式,已經被證明失敗了。

目前,深圳已推進二次房改,在住房供應結構上,是40%的商品房,20%的人才住房,20%的安居型商品房,20%的租賃房,讓各層次人群都有保障。

甚至不排除,深圳可能出台更加激進的人才引進和落戶政策,全面破除高房價帶來的障礙。

最後,深圳嚴控高房價的底氣,還來自於雄厚的財力,以及充沛的稅源。

一直以來,深圳都是土地財政的“異類”。每年的土地收入排行榜上,基本都處於墊底位置。

2018年,全國賣地總收入創新高,各地政府土地財政依賴度進一步上升,深圳卻不增反降,賣地收入僅為杭州的1/5,繼續在各大城市中墊底。

這種“墊底”是很多城市做夢都想要的。

深圳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遠遠高出其他城市。去年是3535億,而杭州僅1825億,只能靠賣地來補充收入。

在深圳,開發商要拿一塊地非常不容易,有時候盼了一年,也沒有機會出手。

這座全國最有希望擺脫“土地財政”束縛的城市,有什麼理由讓高房價繼續狂奔,成為阻礙自己邁向全球城市的“絆腳石”呢?

新聞來源: 智穀趨勢 於2019-08-19 15:16:14
網編:和評
老安有改動。


老安後語: 今天, 中華人應有大智慧,不僅要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思想及實踐,現在更應有資為社用的想法。

歷史的偶然,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體制是一個高效的,一切以實際情況出發的體制,尤其今時今日。

鄧小平他摒棄了理論的教條,擯棄了僵化的條條框框,改革開放。再經及後的領導人深入進一步仔細觀察,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在施行的正是我們中國人千年來積累的一種"和",你可叫他是“中庸” 的哲學思想。它截然不同於美國西方的哲學思想。

中國的"和"哲學一種積極意義的和。它的積極意義就是,我提出一個和的內容,和的方法,和的步驟,希望你和我合拍,否則就會勸你,請你,教育你,警告你,甚至強迫你,一起合拍,直到和諧。

這個和西方的征服、掠奪哲學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來看世界,理解世界,和改變世界。中華人是要學習美國及其他西方的東西,與時俱進。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最大優點就是,善於學習。但這個前提是必須是先學自身的文化,不是盲目地照搬照套外國的東西。否則很快我們就會喪失自我。習大提出的恢復中華文化自信,就是在自信的前提下有擇優而學的學習外國良好的東西。

發展中華復興及中國的國力、國民素養、國民女經濟的三要素,強勢而開明的中央政府官僚集團,較完整的國家憲法及司法體制,和有責任、有社會公德、有善與惡分辨能力而聰明及勤勞的人民。這聰明不是單純的智商,它其實是一個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渴求,對法治的尊重, 對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及義務,不能象西“民主"國家及社會的人民單單的只要權利、只要自利的概念。而這勤勞不僅是體力上的勤勞,更是一種思想上的勤勞,並且是不斷為自己及國家的進步,自身家庭幸福快樂而提出更高的進步要求的勤勞。不僅所有中國普通草根、基層、中產、富商等等老百姓和人民的勤勞,工程師,科學家等高知,甚至政治家也需要自發的十分勤勞。

中國共產黨應利用集體權力、集中管治的優點,不斷為自己自我完善、除人民的監察外, 更加强對自己黨政官僚的層層嚴厲、嚴格自我監察,對管治班底層層加碼,添加任務,添加指標,比對世界其他行一人一票、多黨輪替的國家更不斷為自己增加指標,西方民主國家為了選票,他們的政團、政客完全可以放一個低一點指標,容易實現的指標,像美國一樣。這些政黨及政客是懶惰,缺乏對人民的忠誠、國家的負責,絕對不是民主。

中華人學習外國,沒錯,完全應該,但前提是我們更應該學習了解我們自己,而不是盲目性地崇拜,盲目去亂學,盲目的全盤去學,否則會在學習外國的同時,失去了自我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