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源於一場對漢武帝的欺騙?元宵原為宮女名字
歐南
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元宵節有燃燈、觀燈的習俗,故又名“燈節”。它起源於秦漢年間,後來發展為望日夜遊、觀燈的習俗,到唐宋時尤盛。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而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不少有趣的傳說。
元宵節有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打燈謎、扭秧歌等很多娛樂節目,但吃元宵可謂元宵節的重頭戲,它和漢武帝的寵臣東方朔有關。東方朔為了讓一個叫元宵的宮女和家人團聚,故意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城裏起了很大恐慌。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漢武帝接過來一看,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心中大驚,連忙請來東方朔。東方朔順勢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所以這天叫做元宵節。
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寫元宵節的詩歌不計其數,但其中最有名的恐怕還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這首淺顯如白話的小令,隱含著一抹淒美的傷感,人們常把它和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相提並論,為這個中國的“情人節”注入了些許美麗的哀愁。
如果說唐朝詩人張祜的“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帶著雄渾壯麗的美感的話,那麼宋詞大家薑白石的“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則顯示了一絲笙歌歸院落,煙花散盡人獨立的景象。詩充滿著畫面感,和濃郁的市井生活場景,清幽動人,也折射出平民生活的艱辛。美好總是有代價的,而溫暖的背後常常是生活的艱辛。當我們現在深夜出外到小吃攤上吃一碗餛飩時,所感受到的正是這樣一種穿越的畫面。人的物質生活可以隨著時代而改變,所不變的正是這種日日如新的生活情景。
元宵節總是和娛樂聯繫在一起,這是人們追求歡樂的本能。在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每逢燈節,開封禦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粼粼相切,樂音喧雜十餘裏。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而“猜燈謎”始於南宋。據周密《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明朝張岱在《紹興燈景》中也記載著這樣的畫面:“紹興燈景,為海內所誇者無他,竹賤、燈賤、燭賤。賤,故家家可為之;賤,故家家以不能燈為恥……城中婦女多相率步行,往鬧處看燈;否則,大家小戶雜坐門前,吃瓜子、糖豆,看往來士女,午夜方散。”
這是一幅極其動人的世俗畫面,生動,活潑,可親,可觀,可賞。可惜的是隨著農耕時代閒暇生活的消失,現代人再也難以看到這種鮮活的生活美景了,這是頗為可惜的。
羊年元宵節依然“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3月5日是農曆乙未羊年元宵佳節。“吃元宵,賞圓月”,天文專家表示,繼甲午馬年之後,羊年的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據天文專家介紹,月球繞地球轉動一周為一個“朔望月”(約為農曆一個月),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月亮從一個滿月“走 到”下一個滿月,需要29天半左右的時間。為何月圓在農曆裏的日期不固定呢?天文專家解釋說,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它離地球時近時遠;最近 時有36萬多千米,最遠時有40多萬千米,由於萬有引力的關係,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由於月亮轉動的“步伐”有快有慢,因此每個月的“望”的 時間也有差異,農曆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都有可能,其中,以十五、十六這兩種情況居多。據瞭解,2016年(農曆猴年)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 圓”。而到了2017年(農曆雞年)正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曆十五,所以這一年的元宵節將迎來“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天文專家表示,“元宵月”連續3年上演“十六圓”屬於正常天文現象。雖然羊年元宵節當晚的月亮並不是最圓的,但公眾用肉眼無法分辨,對賞月也沒有太大影響。
古代元宵節似狂歡節 女性“過橋摸釘”求添丁送子
上官雲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的這一詩句也描寫了舊時元宵節的盛況。時至今日,觀燈會、踩高蹺……仍然是很多中 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4日,民俗專家王娟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歷數元宵節的習俗及有趣的娛樂活動。王娟表示,元宵節更像一個“狂歡節”,在這天 晚上,女性都可以出去遊玩毫無禁忌,同時還有“過橋摸釘”習俗,以求添丁送子。
民俗:元宵節似“狂歡節” 女性“過橋摸釘”以求添丁送子
每一個橫貫上千年的傳統節日總會在時間的流變中演繹出各種趣味多多的習俗,元宵節也不例外。有一種說法稱,元宵節的起源與佛教燃燈會有關,但王娟表示否認。在她看來,元宵節的很多活動早在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有了,所以這個說法並沒有十分的說服力。
就元宵節的各種民俗活動來說,時間多集中在晚上。王娟介紹,元宵節更傾向於“狂歡節”,屬於開放性的節日:“中國很多節日都有不少規矩,但元宵節卻不是。那天晚上女性都可以出去遊玩兒,沒有任何禁忌。”
這種習俗即便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都沒有斷絕。王娟認為,這應該與春天臨近、民間“求子生育”的希望有關,一直到清代仍是如此,同期流行的是女性要“過橋摸釘”、“送孩兒燈”也有此寓意:因為釘與“丁”同音,“燈”與“丁”亦是諧音,取“添丁送子”吉祥之意。
在中國很多重大傳統節日中,多有祭祀行為,但元宵節卻並無確定的祭祀對象,倒是會有一些禮神的行為,比如曾經在廟中許願,可以在正月十五請戲班子唱戲表示還願,“這是一個謝神的過程。”
“一直說中國農曆新年是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實際標誌農曆新年的結束。”王娟笑稱。
娛樂:走“龍門陣”祈求來年順利 迎紫姑進行占卜
提到元宵節,恐怕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是“吃元宵”。不過,據王娟介紹,元宵節還有一些相當有意思的娛樂活動,只不過每個地方可能會略有不同,常 見的有劃旱船、踩高蹺之類,其中比較好玩兒的當屬“走龍門陣”:“把木樁用釘子釘好,在所有拐彎的地方點上燈,設置成類似迷宮的樣子,如果能順利走出去便 代表未來一年會比較吉利。”
在所有遊戲裏,比較特別的或許是女性中間“迎紫姑”的扶乩行為,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 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傳說紫姑本為一名小妾,遭到正室妒忌,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受封廁神。王娟說,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女性 會請紫姑,占卜有關婚姻、家事相關的問題,“之前流行的‘請筆仙’,大致在古代就是‘迎紫姑’了。”
“總的來說,元宵節的特點集中在狂歡、觀燈這兩點上。現實條件限制,逢節日都放假不太可能。但我也希望官方能夠有所宣導,把傳統民俗中好的成分撿起來。”王娟殷切的表示。
宋代元宵節焰火發達 花燈製作華麗奇巧
如果說除夕和大年重於家庭團圓、家族親友的團聚;那麼,元宵節則是社會性的大活動,群眾性的大狂歡。
火樹銀花點燃狂歡之夜
據傳漢文帝就起意正月十五要“與民同樂”,讓家家張燈結綵,以後成為傳統。
唐代城市實行坊巷制度,入夜由金吾(掌管京城戒備防務的官——作者注)夜禁,禁止宵行。唐代正月十五前後三夜,“金吾不夜禁”,讓民眾觀燈遊樂。唐玄宗 先天二年(713年),在宮外立20丈高的燈輪,上結燈彩五萬盞,“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燈輪下有千餘少女載歌載舞。十五觀燈習俗歷代相沿,不僅宮 廷,府州縣衙前也用燈彩堆疊成山,像傳說中海裏巨鼇的形狀,稱為鼇山,讓百姓觀賞,以示與民同樂。
宋代城市發展,不行宵禁,而且焰火發達,皇宮觀燈的高潮是放焰火,府州縣也仿效。《水滸全傳》第33回“宋江夜看小鼇山”中描寫了宋明時代山東青州一個“三五千人家”的清風鎮元宵節的盛況:
土地大王廟前紮縛起一座小鼇山,上面結彩懸花,張掛五六百碗花燈。土地大王廟內,逞賽諸般社火。家家門前,紮起燈棚,賽懸燈火。市鎮上,諸行百藝都有。 雖然比不得京師,只此也是人間天上。……到這清風鎮上看燈時,只見家家門前,搭起燈棚,懸掛花燈,燈上畫著許多故事,也有剪采飛白牡丹花燈,並芙蓉荷花異 樣燈火……
宋代花燈製作的技藝有很大進步,彩燈華麗奇巧,琳琅滿目,如辛棄疾的詞《青玉案·元夕》所描繪:“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 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火樹銀花燈彩奪目,繁燈焰火似下星雨,魚龍燈等耀奪月色的華燈,伴隨鳳簫樂聲起舞,寶馬雕車載著 美女貴婦香飄滿路,繁華的群體性遊樂,構成元宵節熱鬧絢麗的景象。“鬧元宵”,一個“鬧”字點出元宵節的紅火,中華民族比較不尚張揚,有點狂歡節味道的傳 統節日當首推元宵節。
激情社火舞出民俗之美
元宵節俗遍及城鄉。我曾親身領略過晉中地區元宵節社火會演的卓越風采。
正月十五的晉中,三大廣場同時舉辦社火會演,一個個方隊行進式表演進入廣場,在凜冽的寒風裏,壯實的漢子赤膊上陣,號子聲震天動地,上演了一個個我見所 未見聞所未聞的原生態社火。群舞群鼓都有一位剛健妖嬈的女郎當指揮,站在特為她搭的四面淩空的高臺上。她既是指揮,又是領舞,是群體的靈魂。看了她們身手 不凡的表演才知道什麼叫“渾身解數”,渾身上下仿佛每個細胞都有表情,每只指頭都會說話,每根發梢都有靈性,一招一式都是造型,而從頭到尾又通脫流暢,叫 人目不暇接。
午後我們到南莊看架火。這裏的趙家幾代傳承,是架火專業戶。空闊的田野上已架起三座牌樓,每個規模都可與頤和園正門前的牌樓媲 美。牌樓上綴滿燈彩,還刻繪著八仙過海等人物,《三國》《水滸》等故事,觀賞者無不讚歎不已。夜幕降臨後,四鄉八村的人們扶老攜幼地來了,人山人海。八點 鐘,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隨著一聲令下,三座牌樓上的焰火瞬間點燃,牌樓通體透亮,群星飛舞,有的直射蒼穹,有的天女散花,歡呼聲、驚歎聲,此伏彼起, 現場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正月十六的榆社縣,在縣城通衢搭起觀禮台,縣裏“四大班子”的領導都來與民同樂。表演方隊以鄉鎮或部門為單位,行 進式通過。他們行進到觀禮台下,親熱地呼喊著臺上幹部的名字,親切地互相拜年道賀。十裏通衢兩旁密匝匝幾排人牆,人頭攢動。真是萬人空巷,傾城出動了!當 地的一位領導告訴我:“如果我們不組織,老百姓也會自己走村串鄉演出,但要埋怨我們。春節裏我們都全力以赴投入,把這當作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儘量滿足人民 的精神文化需要。”聽了這話我很高興:傳統節慶的根深紮在民間,逢春定會繁盛;州縣“父母官”沒有忘卻與民同樂的傳統,中華狂歡節會鬧得更歡!
其實,像晉中這樣重視傳統節慶文化的地方越來越多,各地都在發掘傳統年節習俗,找回了許多年節習俗文化記憶。
新興節俗傳遞博愛之心
年節習俗在逐漸找回記憶的同時也在逐漸發展。比如,廣東中山市的“慈善萬人行”,就是元宵新民俗的典型代表。
每到元宵節的下午,中山市在十萬彩炮的轟鳴中,成千上萬的人從西區岐江橋頭起步,沿著孫文路,一直向孫中山紀念堂走去。曾經是中山經濟社會發展標誌的孫 文路,在萬人空巷愛心傳播的熱鬧中再次閃爍著新時代的風采。一路上龍騰獅躍,飄色競豔,沉寂了多年的民間藝術,再次出現在遊行的隊伍當中,彩燈、人流、花 海、旗潮、歌浪、笑聲、樂聲、鼓聲,匯成一首動聽的中山人民愛心敬老之歌。民間文化色彩斑斕,姿態萬千,地色、秋色、水色、高蹺、火龍舞、鶴舞、鳳舞、醉 龍舞、麒麟舞、醒獅舞、扭秧歌、甲魚舞……一些快要失傳的民間藝術,幾乎成為每年慈善萬人行最吸引人的亮麗風景。慈善萬人行成為中山市民期盼的每年一次的 文化盛宴。慈善的種子,博愛的火花,就在這種文化藝術的演繹中,撒向人間。
中山的慈善萬人行活動,是群體性的公益活動,是通過廣泛發動,使 人們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從各個方面,用多種形式,向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和一切需要關心的人伸出援手,所籌善款代表了全社會的一片愛心。在慈善萬人行活 動中,籌集善款,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更多的是各行業各階層為此而開展的義賣、義演、義診、義修、義載。為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做好事辦實事的善舉,在全社會 已蔚然成風。慈善博愛精神像明星朗月,在中山大地閃閃發光。
慈善萬人行,已經滲透到中山人365天的生活工作之中,但它折射出的卻是中山人 團結、友愛、求是、愛國、奉獻的精神。它已不是慈善捐款這麼簡單,它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捐款助人的範圍。人們在萬人行當中受到了愛的啟迪,發現了自己心靈 中,那種真善美的閃光的東西。細心的人們發現,自從有了慈善萬人行,中山路旁那成排的矮燈很少被損壞,碩果滿枝的樹木依然優雅地站在街道兩旁。元宵節之 夜,璀璨的燈光,在綠蔭下把這座小城裝點得更加溫馨和寧靜。
融古今中外文化於一體的中山慈善萬人行,已經像春晚一樣,成為中山人一年中最不可缺少的節日大餐。在二十多年的不斷演繹中,它已經成為中山城市的元宵新民俗。
宋朝元宵節放假七天 南方吃元宵北方吃糖塠
李開周
宋朝元宵節放假七天
現代人過元宵節,通常不放假,就是放假,也只有一天假期,宋朝卻是每逢元宵必放假,而且假期還挺長。
據宋人龐元英《文昌雜錄》記載:“休假歲凡七十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慶節、上元節同。”意思是一年官定假期七十六天,其中春節放假七天,寒食放假七天,冬至放假七天,皇帝過生日(天慶節)和元宵節(上元節)同樣放假七天。
但是這樣的放假安排僅限於行政機關,像太學和武學等高等學府在元宵節期間卻只有很短的假期。當年李清照的老公趙明誠在太學念書,每逢元宵就只放假一天,他利用這天假期回家團聚,白天陪李清照去相國寺地攤淘古玩,晚上小倆口上街觀燈。
民辦學校的假期就比較長了。據宋人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記載,北宋私塾通常在祭灶以前放寒假,塾師們紛紛回家過年,等到過了正月十五以後才“開館”。可見在民辦學校那裏,祭灶是寒假的開端,元宵節是寒假的結尾。
南方吃元宵,北方吃糖塠
現代人過元宵節,一般都要吃元宵。宋朝也有元宵,加工方法跟現在差不多,也是用糯米做皮兒,用豆沙做餡兒,團成小圓球,下鍋煮熟,時稱“湯 團”、“沙團”、“浮圓”、“浮圓子”、“乳糖圓子”、“澄沙團子”。但是當時元宵尚未普及,只有江南一帶和北方大城市的居民才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 在北方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元宵節的主要食品不是元宵,而是蝌蚪粉和糖塠。
蝌蚪粉是用小麥粉或者綠豆粉加工的小吃。將小麥粉或綠豆粉加水和成很稀的麵糊,攪拌幾十遍,舀到漏勺裏,就著滾水鍋輕輕晃動,麵糊會順著窟窿 眼兒往下漏,啪嗒啪嗒掉入開水鍋,先沉底,再上浮,兩滾煮熟,笊籬撈出,沖涼,控水,拌上鹵汁,拌上青菜,就可以吃了。鑒於漏勺的窟窿眼兒是圓的,所以漏 下去的那一小團一小團的稀麵糊也是圓的,又因為它們漏下去的時候勢必受到一些阻力,藕斷絲連,拖泥帶水,所以每團麵糊又都拖著一條小尾巴。圓腦袋,小尾 巴,很像小蝌蚪,所以宋朝人管這種麵食叫蝌蚪粉。
糖塠是用麵粉和紅糖加工的小吃,做法也很簡單。將麵粉和紅糖拌勻,加水和成很稠的麵團,然後搓成長條,掐成小段,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入油鍋炸熟,用竹簽子串起來,即成糖塠。從外觀上看,它很像今天的糖葫蘆。
糖塠又叫“焦塠”、“油塠”,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甜食小點心,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流行,到了宋朝就成了北方人過元宵節時的主食。宋人鄭望說:“汴中節食,上元油塠。”意思是北宋首都開封在正月十五有吃糖塠的習俗。
各式各樣的元宵花燈
元宵節放假,在宋朝又叫“放燈”,意思是開放城門,解除宵禁,允許城鄉居民自由進出,徹夜觀賞花燈。放燈的期限最短三天,最長則能延長到七 天。宋徽宗剛即位時正是北宋商品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他曾宣佈在京師開封放燈七日,金吾不禁,吸引得全國人民腳板發癢,都想去首都觀燈。《水滸傳》裏描寫宋 江和浪子燕青進京觀燈,與名妓李師師相會,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宋朝元宵花燈的樣式各種各樣,以小孩子上街時手裏提的花燈為例,就有紗燈、紙燈、琉璃燈和塔燈四種材質。其中塔燈是用大塊青磚鏤空而成,由巧 手工匠雕成七層寶塔形狀,每一層裏都燃著一根小蠟燭,造型非常別致。元宵節當晚,兒童上街玩耍,手裏提著塔燈,頭上戴著“鬧蛾兒”,一派歌舞昇平氣象。什 麼是鬧蛾兒呢?就是用絲綢或者草紙紮制的裝飾品,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有的像飛蛾,有的像蜜蜂……
兒童手裏提燈,大街兩旁還要擺燈。當時街上最氣派的燈展是龍燈和鼇山燈。
龍燈是用稻草和鐵絲捆紮成一條巨龍,稻草上插著幾萬盞花燈,從龍頭到龍尾長達一百多丈,彎彎曲曲綿延幾條街,光彩奪目,一眼望不到邊。
鼇山燈的製作工藝比龍燈複雜得多,需要幾十個工匠通力合作,先用巨木、竹子和鐵絲紮出層層疊疊的骨架,外面用青幕遮蓋,紮成蓬萊仙山的造型; 然後再用彩色的絲綢紮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像,分別安放在兩側的山頭上,中間最高的山頭則要擺放一個暗設機關的大木櫃,木櫃裏面貯滿清水;最後在這座 假山上掛滿紗燈、琉璃燈以及可以旋轉的走馬燈。到了晚上,所有花燈一起點亮,整座假山亮如白晝,山頂瀑布飛濺,山腰仙人浮現,宋朝市民一起觀賞,直玩到黎 明時分才慢慢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