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日星期四

春盤食菜思三九,人日書幡誦百千。南國逢君唯道舊,後時何處笑今年。人日,人人生日, 大家開心快樂!


 伏羲(Fu Xi)、女媧(Nu Wa)

盤古開天劈地造宇宙

女媧補天造人

煉石補天

華夏的創世紀跟造萬物跟耶教之聖經又幾相似,
都係七日。

愿各人福禄壽三星拱照,
萬事吉祥。


古老的中傳說, 女媧創造蒼生,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很奇怪, 跟中東發展的耶穌教聖經所説的上帝做人於第七日相同

人日,是農曆正月初七,而正月初七是中傳統習俗中的人日,是春節系列節日中重要的節日之一。來自專家著述稱,人日在中華大地至少有二千年以上歷史。

《春秋左氏傳》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還有補充的說法,初八是穀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皇上在人日這天往往賜給群臣金彩人勝,,也稱巧勝,是一種裝飾品。

漢朝民間開始有慶度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剪綵為人,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 也貼於屏風等處。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

人們還以人日這天的天氣陰晴占卜終年的吉災,日晴為吉,日陰為災。
東方朔《占年書》:“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陰雨,則有災。”“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古人原來人民安視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太平禦覽》卷三十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人們在正月初七這天,將七種菜合煮成羹湯,食之,可以祛病避邪,並用五彩絲絹或金箔剪成人的形象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鬢,作裝飾避邪,或剪紙花互相饋贈。相傳這一天如果天氣晴好、人事和悅,就意味著新的一年裏人丁興旺、吉祥平安。文人學士則喜歡在這一天登高賦詩,出遊郊野。

《北史·魏收傳》引董勳答問禮俗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人日一名之所由來。《太平禦覽》卷三十引《談藪》注云:一說,天地初開,以一日作雞,七日作人。則關係原始開闢之神話。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人日,古時不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有一層思親念友的意義。今天工作或學習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年,過了人日節才再遠走他方,唐代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外省有些地方, 人日節下午一般吃長麫,也叫拉魂麫。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麫,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人日戴人勝; 贈花勝,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吃七寶羹,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
出遊登高,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


以前,廣府人在這俗稱眾人生日。人日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樣講究人齊和吉利,在老廣州心中,這個節日的重要性不亞於除夕、開年。據説廣府人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裏,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附: 咏人日詩詞:
·薛道衡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
人日題詩寄草堂,
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看,
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遇,
心懷百憂複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
明年人日知何處?

唐代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唐杜甫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雲隨白水落,風振紫山悲。蓬鬢稀疏久,無勞比素絲。
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尊前柏葉休隨酒,
勝裏金花巧耐寒。佩劍沖星聊暫拔,匣琴流水自須彈。
早春重引江湖興,直道無憂行路難。

唐花間派
溫庭筠《菩薩蠻》:
水精簾裏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陸龜蒙《人日代客子》:
人日兼春日,長懷複短懷;遙知雙彩勝,並在一金釵。

辛稼軒有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北宋蔡襄《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 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曉煙。景色似看名畫展,醉魂猶憶壽杯傳。
春盤食菜思三九,人日書幡誦百千。南國逢君唯道舊,後時何處笑今年。

宋彭元遜玉女迎春慢(柳):
淺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煙無雨。葉底妖禽自語。小啄幽香還吐。東風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誤。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黃翠千縷。
看臨小帖宜春,填輕暈濕,碧花生霧。為說釵頭嫋嫋,系著輕盈不住。問郎留否。似昨夜、教成鸚鵡。走馬章臺,憶得畫眉歸去。

 老安按:圖文輯自不同互聯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