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

忽聞家鄉維港成立了一個"歸西黨",要求全港鄉親父老歸西,深惡痛絕,見此文,轉貼之,希有人能思索其中!



忽聞家鄉維港成立了一個"歸西黨",要求全港鄉親父老歸西,深惡痛絕,見此文,轉貼之,希有人能思索其中!

英國脫歐的背後:全球化退潮的真實寫照

轉貼自2016-6-27 多維新聞 |

英國脫歐的背後:全球化退潮的真實寫照()

  自卡梅倫今年2月宣佈舉行公投以來,經過4個月的激烈纏鬥,英國脫歐公投終於有了結果。公投統計結果顯示,脫歐一方在投票中勝出。雖然人們對此結果早有心理準備,但結果一出還是令人感到震驚。
   從投票情況來看,導致英國公投結果脫歐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英格蘭北部工業區最終大多投票脫歐,這些地區長期經濟不振,成為英國工業的空心地帶,當 地的蕭條與倫敦等大城市的繁華形成強烈反差,最終上演草根對精英的起義;而是原本以為投票率較高的留歐地區,例如蘇格蘭地區,最終投票率不高,有 分析認為這也是經濟原因所致。
  英國人最終選擇了放棄歐盟,英倫三島不僅是在地理上,從此更實在政治上使自己孤懸海外。
  英國脫歐固然有很多原因,譬如近代以來歐陸政治的游離,英國願意發揮離岸平衡手的角色而不願與歐洲大陸綁定,英國堅持國家主權至上等等。但如果這事與美國大選共和黨推定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崛起、香港本土主義盛行等現象結合在一起看,它們背後都有著反自由貿易和反移民的特點。
  在現代資本主義興起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還有新的疆域可以開拓,也由於資本主義內部不斷加以改革和調試,再加上新技術的不斷突破,歐美國家民眾的生活水準得到持續的巨大提高,貧富分化主要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之間以國家為單位存在。
   但是最近幾年來,由於世界市場的開拓已經到達盡頭,貧富分化在發達國家內部越來越嚴重。以英國為例,位於都柏林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改善基金會”2015 年對英國人的工資收入水準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英國的基尼係數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一直在上升,2015年為0.404。這一數字也遠遠超過了歐盟 的平均水準0.346,這說明英國人的收入水準在歐盟中分配最為不平等。

  英國脫歐由經濟問題所引起,最終卻以政治手段去解決
   另外,由於製造業主體轉移至國外,很多中低端服務業崗位有被移民佔據,中下階層的被剝奪感尤為嚴重。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開始推行去工業 化戰略,不斷縮減鋼鐵、化工等傳統製造業的發展空間,將汽車等許多傳統產業轉移到勞動力及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發展中國家,集中精力發展金融、數字創意等 高端服務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英國GDP轉向負增長,2009年第一季度甚至下滑至-8.6%。國際金融危機給英國帶來沉重打擊,也讓英國政府意識到以金融為核心的服務業無法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因此,英國政府開始摸索重振製造業,希望重現18世紀工業革命時代的輝煌。
  但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也讓英國政府重振製造業的難度在不斷加大。歐盟的自由化主張(商品的自由流動、人員的自由流動、資本的自由流動和開業自由)更是讓英國民眾在這場捍衛本土實體經濟的戰爭中本應獲得的紅利被瓜分至所剩無幾。
  隨著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歐美國家面臨著重建自身優勢的挑戰。這些國家民眾感受到的問題很多來自於地緣經濟形勢對變遷。英國最終脫歐,是在後危機時代,英國疑歐情緒極度發酵的結果,是全球經濟不景氣情況下,全球化退潮的寫照。
  但將深刻複雜對社會矛盾歸咎於各種自由貿易協定,歸咎於各種地區一體化組織的綁縛,歸咎於合法或非法的移民,成為了民粹主義非常方便的解釋。
  公投最終結果是對投票初衷的極大諷刺,也檢驗出西方引以為傲的民主形式根本經不起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極右主義的影響。英國面臨的不是政治問題,試圖用簡單的政治手段去解決盤根錯節的現實困境,世界沒有那麼便宜多好事。

3 則留言:

大夫行傳 說...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開始推行“去工業 化”戰略,
不斷縮減鋼鐵、化工等傳統製造業的發展空間,
將汽車等許多傳統產業~
轉移到勞動力及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發展中國家,
集中精力發展金融、數字創意等 高端服務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英國GDP轉向負增長,
2009年第一季度甚至下滑至-8.6%。
國際金融危機給英國帶來沉重打擊,
也讓英國政府意識到以金融為核心的服務業
無法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

四零後 說...

前曾服務過的大英公司及生產商,都已不知所踪,當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紙廠,廠房分佈英倫三島,曾被派往學習,現在連名字都沒有了,距今只是區區四十多年而已。
這幾天,看新聞,竟有"人"攪了個"歸西黨"向英國乜乜,要求英國乜乜,唉,唔敢再講嘢。

大夫行傳 說...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