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日星期日

打倒孔老二,打倒儒家! 不過, 你真的懂孔子嗎? 你真明白儒家嗎?

馬遠寫的孔子人像, 馬遠是南宋時期的畫家,他跟李唐、劉松年、夏圭並列,稱為「南宋四家」。


近一二十年, 尤其近數年, 不論中港台及海外, 出現了一群"高知",他她們學歴都是非常高的, 不知如何, 都是作出一些部分中華人都費解的攻擊中華人與文化的奇談怪論, 孔子及儒家是他她們的首選, 跟著便是中醫、中藥, (其實五四運動開始, 便是如此, 不過于今為烈。), 近幾年, 孫中山先生也成為他她們不斷攻擊的對象, 尋章斷句, 鷄蛋挑骨頭, 指黑為白, 顛倒意義等等方法,用之不盡, 到底他她們居心何在? 或者他她們真的是"讀書不成三大害、一知半解, 還是什麼原因, 難以明白。
老安按: 不關文化事兒的文化大革命,孔老二是受害者之一, 可是,數十年後的今天, 又有一班、一群食飽無憂米的"高知"、"左膠、右膠"又再把他老人家拖出來"大鬦,特鬦"一番, 話佢搞到今日中華咁唔"文明"喎, 真係搲晒頭。


今天,轉貼一文, 對孔老二曾説過的説話, 有較"合理"解讀, 相信有助"理解"儒學。


以下轉貼文字
明朝仇十洲寫的孔子像。

無文化的文化革命, 孔老二竟被視為罪惡一生。奇哉怪也。

當日係現場, 唔覺意執番件文物, 呵呵, 今日唔使打工咯!


今時今日,香港頭號大混蛋, 又係誤人子弟嘅教書佬, 佢撥起的"塵"好似"黑雲",搞到香江充滿毒塵, 香江人被搞到一舊雲,  所以叫做"塵暈"


毀三觀!孔子的這十句話你都理解錯了

來源: http://cul.china.com.cn/cswh/2015-11/22/content_8394461.htm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丘本人,“少也賤”,做過倉庫管理員,放過牛羊,充當過吹鼓手,他的理想是恢複堯、舜、文、武時期的禮樂,絶對是一個有志 青年。

 

一直以來,這個有志青年的很多名言因名氣過盛、解讀過多而常為人誤解,甚至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這些名言的真相卻會讓人大吃一驚。
1.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一般在感情上受過傷害的男人比較喜歡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半句話來憂傷感懷,堅決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卻沒有幾個男人能説出後半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小史表示,這句話並非岐視女性,孔子也並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真相: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得理解“小人”這個概念,《論語》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現了二十四次“小人”,這些“小人”其實絶大多數可以理解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這是相對大人和士階層的另外一個階層。而此處的“養”字,則指的是相處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講述的是相處之道,大概意思是:
 

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來説,與女子的關係很難處理好;
站在官員的角度來説,與平民百姓的關係很難處理好。

因為與他們過分接近了他們就不知道謙遜,過分疏遠了就會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會按照現代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又或者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而斷章取義,這樣是不對滴。譬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孟子《盡心上》),其中的“為”字有兩種讀音,但是正確的讀法是第二聲,這裏的“為”是動詞,句意為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朽木不可雕也,而並非討伐人類的趨利性。


2. 以德報怨。 誤解:這句話出自出自 《論語·憲問》,大家常常用這句話去勸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設問,並不是結論,孔老先生是極力反對打完左臉把右臉也伸過去的感化做法的。

真相:
《論語》裏的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説:"老師,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説:“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以正直的態度去對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該咋辦咋辦,以一個正確客觀的態度去解決。

同樣被人誤解的名句還有“相濡以沫”,多少人借這個詞表達情感,卻不知原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真可謂是南轅北轍。

唐吳道子寫的孔子像。
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秦伯》,一般人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理解為國家統治人民,指使驅趕他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做什麼。這句話在現在看來,絶對很明顯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幾千年來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權術,小老百姓嘛,讓他們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輩子,這句訓誡不可謂不惡毒,它被千百年來中國的大小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但問題來了,這樣的一條愚民之術,真是孔子這位致力於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嗎?

真相:

我們知道,在春秋時代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後人要研讀那時侯的文章,便要再經過一個“句讀”的過程,即是根據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適當地方加上標點和停頓,這樣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順而連貫的話。

我們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句話正確的分句方法: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説,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你看,這才是“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斷句的重要性大家都懂,舉以下二例再次強調:“一男子揚言要整成都教授,成都教授紛紛搬家”,“草帽路飛説要當上海賊王,上海居民加緊防盜”。

4. 父母在,不遠遊。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裏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現在還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這種做法連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
原文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長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去哪裏,為什麼去,什麼時候回來。並安排好父母的供養。對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時,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遠門而又沒有一定的去處,那麼父母的牽掛之情勢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別強調“遊必有方”,重點是對父母盡責。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

5. 愚不可及。

誤解:
“愚不可及”出自《論語·公冶長》,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愚蠢到了極點,別人都趕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卻並非是這個意思。

真相:
我們來看原句,子曰:“寧武子, 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這句話什麼意思哩?原來這是孔老夫子在稱讚一個叫寧武子的人,他說:“寧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時候就展示自己的才華,做一名智者;世道渾濁的時候就裝儍,做一個愚者。做智者是簡單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裝傻,這是一種高明的舉動,卻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寧武子是春秋時期衛國很有名的大夫,經歴諸多變故,但寧武子卻能夠安然無恙地做兩朝元老。孔子很佩服他這種明哲保身的處事方式,於是用“愚不可及”這四個字給他以高度評價。下次再有人說你愚不可及,你就笑著給他講這個故事。

6. 老而不死,是為賊。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很多不願贍養老人的不孝子女會説出這種話來,也有人用這種話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詐的老人。那麼,孔子的意思是什麼哩?

真相:
此句原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大意是説:“年幼時不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長,長大後又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年老了還遲遲不死,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世上的禍害。”用網友們的話來表示就是: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試想孔子如此注重“孝悌之義”的人怎麼可能說出那種被千夫所指的話來,自古最淒涼者,莫過於英雄末路,美人遲暮。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讓多少人唏噓不已。

7. “言必信,行必果”。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多數人將這句話作為君子之道,尤其是商人之道,但其實與孔子的想法相左。這句話字面上的理解一般都沒有錯誤,但大家卻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硜硜然小人哉”。

真相:
後半句的意思就是:固執的庸士就是這樣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義。“硜(keng)硜然”形容淺薄而固執。因此孟子同學直接就説: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惟義所在”——只要合乎道義。
(老安按: 今時今日,香港出現問題之所在矣。那些乜乜教授、物物高知, 政棍、法棍所作作為近矣。)

8.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

誤解:
“三十而立”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般人都將文中的“立”理解為成家立業。十一長假又要到了,想必不少父母要拿出這句話來説事兒,下面小史來告訴你真相是什麼。

真相:
孔子還説過:“立於禮。”(《論語 泰伯》),又説:“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 堯曰》),所以孔子説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個時候懂得禮,言行都很得當。所以立的不是事業、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這是一種自我的覺醒,是人格的獨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所以以後再有人用這句話逼婚,你都可以噎回去了。

9. 學而優則仕。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多少中國父母將這句話視為家訓:“你丫好好讀書,將來才能考上公務員!”“讀好書才能有好仕途!”“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這些理解都不對。

真相:
這句話的原話是“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事情"
仕"做好了,可以總結經驗,從中學習,取得進步;學習學好了,就可以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做事中。優指的是悠閑,學有餘力。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習”不是複習,而是演習,實習的意思。出仕就是“時習之”的途徑之一,也就是把所學的、所修的東西應用到從政的實踐之中,但是,修身學習是無止境的,從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這句話講的是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係。

10.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我們現在所翻譯的,把“知”(智)和“仁”分開來説,説什麼智慧的人喜歡水,仁義的人喜歡山,智慧的人好動,仁義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義的人長壽。

真相:
這句其實是互文見義。其實原意是:“仁智者樂山水,仁智者動靜相融,仁智者樂而壽。”多少人還在洋洋得意:我喜歡看海,所以我是智者咯?

 

                近年出土的孔子的弟子子貢為了表達思念之情, 作有楷木雕刻《孔子夫婦像》。

老安按: 人地日韓, 又係信儒家, 拜孔子,點解兩地人民咁…………。而點解有人話儒家及孔老二害人呢? 我小學雞,唔明!





8 則留言:

大夫行傳 說...

孟子
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四零後 說...

中華文化,真係唔好自己去糟蹋,去糟質,當然內中亦有好多雜質毒素,但係整體而言都係好多過唔好。
一篇禮運大同篇,區區二三百字左右,二千年後老外不同人士要寫過幾百萬字,千萬字都唔能夠好似佢咁清清晰晰表達人類最理想的社會。
黃帝內經,如今西方醫學先至摸索到部分它的對健康的闡述。
好多人罵儒家,其實他她們都是………。當然,凡事一定有水分,亦有人渾水,誤導,朱熹董仲舒等就是這些靠害之流,尤其朱某人!

大夫行傳 說...

宋理學家 推溯漢統
二程張載 朱陸心性

各取所須 亦有可觀

四零後 說...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人多大話,講的一套,做的可能完全相反,這姓朱的一生作惡多端,可是文章理論郤被"有心人"視為聖經,人性險惡,萬古亦然,一如司徒夫子的所仰慕之前清文士,其子竟是帶動英法日等火燒京城的大華奸!
香江今時今日,充斥著這類"人"!每睹鄉情,不禁悲從中來!

大夫行傳 說...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無欲則剛

uncle ricky 說...

難怪那麼多人話、政治令入迷失咯!中國雖有五千年文化、但敵不過一場政治鬥爭、香港何嘗不是一樣?

四零後 說...

"康趕"---非常多的名咀口中的"香港"如今亂在什麼地方?
一班根本不是知識份子的"知識份子"手上,他她們只是高學歷,只是某些專業,只是投機半商半咀人士,只是在任是廢物,退任竟成異物,隨口噏,其中最契大係果位平乜縮,此人咀臉之丑,自小以焉,(反共反正苦無能乜反物,天經地義,但係這契大,為官幾十年,就係製造正苦無能最大責任之人,他幾十年做過乜嘢,為虎作倀,鳩縮叻仔,鵪鶉反民主,如今郤日日大言不慚,比民主亞婆更作惡,"康趕"傳媒,口口聲聲新聞自由,新聞中立,可是捕風捉影,杯弓蛇影,無風起浪,未審先判,完全背離新聞道德,果位乜乜天爺是罪魁禍首,普通人,一生有幾多個會讀下文史哲,思维已經是狹隘,還要夜郎自大,睇住生果報,傷台講台嚟做人,死唔死!
仲有李乜飛,田乜七,又係唔忿寂寞,過氣電池,怕人遺忘,最好手段,混水摸魚!
仲有個劉夫子,日日講古,講到好似佢匿起土共床下底,無果樣創造果樣,李不宜,陶乜乜,以上三人,自小土共,亦是土共栽培,是人是鬼?
"康趕"地位特殊,意識形態宜於自我修養,爭商建工,創新科技,數碼中藥發展,力求法治,追新加坡趕上海,建立真正獅子山精神,俾河之北之人做榜樣,咁先至係本土,(八九十年代,香港話,香港歌曲,遍大江南北,使乜阿支阿左?)今時今日,搞三搞四,就係唔搞本土,破敵一百,自耗百萬,仲話要搞講讀無厘頭,好咯,鹽田,前海,馬上上馬,你不作為,我就順勢,上海,虎視眈眈金融地位,阿爺只雖做"衰仔"劃浦東做租界,"康趕"馬上死人,阿爺建立後,為咗保持,好多時"喪權辱乜"都做過,何况只是紙上文章…?
"康趕"人點樣保持及維護本土,簡單過唔簡單,機場三跑道,新界西北遍建公屋居屋私屋,發展數碼,建立中藥港,回復法治,搗亂鳩嗚,一出即坐監,三文兩語要實行,升中回復會考,叻者可入名校,公平之極,無心向學要如星加坡,一技之長來建港, 法治是新聞佬作假,馬上拉人,咁,不出二十年,"康趕"變番做香港,唔使理佢乜鬼嘢一國兩制,本土己實如金剛,香港人就係香港人,河之北唔止俾香港人吹漲,仲要學講香港話!
可惜,今日的垃圾,反其道而行,仲要揾老八路果套去對付老八路,仲要屎屎忽忽,又話TEN year 點慘點慘,搬石頭打自己下半身?

四零後 說...

"康趕"---非常多的名咀口中的"香港"如今亂在什麼地方?
一班根本不是知識份子的"知識份子"手上,他她們只是高學歷,只是某些專業,只是投機半商半咀人士,只是在任是廢物,退任竟成異物,隨口噏,其中最契大係果位平乜縮,此人咀臉之丑,自小以焉,(反共反正苦無能乜反物,天經地義,但係這契大,為官幾十年,就係製造正苦無能最大責任之人,他幾十年做過乜嘢,為虎作倀,鳩縮叻仔,鵪鶉反民主,如今郤日日大言不慚,比民主亞婆更作惡,"康趕"傳媒,口口聲聲新聞自由,新聞中立,可是捕風捉影,杯弓蛇影,無風起浪,未審先判,完全背離新聞道德,果位乜乜天爺是罪魁禍首,普通人,一生有幾多個會讀下文史哲,思维已經是狹隘,還要夜郎自大,睇住生果報,傷台講台嚟做人,死唔死!
仲有李乜飛,田乜七,又係唔忿寂寞,過氣電池,怕人遺忘,最好手段,混水摸魚!
仲有個劉夫子,日日講古,講到好似佢匿起土共床下底,無果樣創造果樣,李不宜,陶乜乜,以上三人,自小土共,亦是土共栽培,是人是鬼?
"康趕"地位特殊,意識形態宜於自我修養,爭商建工,創新科技,數碼中藥發展,力求法治,追新加坡趕上海,建立真正獅子山精神,俾河之北之人做榜樣,咁先至係本土,(八九十年代,香港話,香港歌曲,遍大江南北,使乜阿支阿左?)今時今日,搞三搞四,就係唔搞本土,破敵一百,自耗百萬,仲話要搞講讀無厘頭,好咯,鹽田,前海,馬上上馬,你不作為,我就順勢,上海,虎視眈眈金融地位,阿爺只雖做"衰仔"劃浦東做租界,"康趕"馬上死人,阿爺建立後,為咗保持,好多時"喪權辱乜"都做過,何况只是紙上文章…?
"康趕"人點樣保持及維護本土,簡單過唔簡單,機場三跑道,新界西北遍建公屋居屋私屋,發展數碼,建立中藥港,回復法治,搗亂鳩嗚,一出即坐監,三文兩語要實行,升中回復會考,叻者可入名校,公平之極,無心向學要如星加坡,一技之長來建港, 法治是新聞佬作假,馬上拉人,咁,不出二十年,"康趕"變番做香港,唔使理佢乜鬼嘢一國兩制,本土己實如金剛,香港人就係香港人,河之北唔止俾香港人吹漲,仲要學講香港話!
可惜,今日的垃圾,反其道而行,仲要揾老八路果套去對付老八路,仲要屎屎忽忽,又話TEN year 點慘點慘,搬石頭打自己下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