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星期日

“禮失求諸野”。令人詫異不已的是,《明心寶鑒》 的各種版本700年來始終在韓、日、越等國流傳不斷, 可是在大中華地區反而少人提及。

《明心寶鑒》
一本有生命力的書
作者:[明] 范立本 輯
中國譯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勸善書。   
中國最古老勸善書、啟蒙書之一。
風行東亞、東南亞600多年的修身勵志經典。   
韓國“大長今”主要啟蒙讀本,李英愛酷愛讀物。   
卻單單在中國差不多, 也差點失傳的書!





  1. 中國譯介到西方的第一本書
 中國最早翻譯介紹到西方的書籍,不是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不是四書五經這些經典,也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學作品集《詩經》、《離騷》,而是這本如今已在中國失傳的《明心寶鑒》!

   十六世紀前后,西方天主教教士陸續東來,為勸人信道入教,他們開始通過大量研讀中國經籍來了解中國文化和溝通中西思想。

         1592年前(一說是1590 年)天主教教士高母羨(Juan Cobo1529-?)在菲律賓,將明朝初年開始刊行的通俗讀物《明心寶鑒》譯成西班牙文。高母羨原本是將《明心寶鑒》作為自己研讀漢語及了解中國文化 的啟蒙讀物。在學習過程中他將其譯成了西班牙文。

  高母羨的譯本,是一個手抄的、雙語作品。正面是高母羨翻譯的西班牙文,背面是中文。譯本中提到了本書的輯錄者Lipo-Pun Huan(范立本)。書名分別被音譯和意譯為“Beng Sim Po Cam”“Espejo rico del claro corazón”,屝頁上印着一位一手拿書一手拿樹枝的老者形象。

         
  

  高母羨手抄本于1595年被帶回西班牙獻給王子 斐利三世,此抄本現收藏于馬德里西班牙國立圖書館。2005 年馬德里大學出版了該書的校勘本(Espejo rico del claro corazón,Madrid:Letrúmero,2005)。
        校勘本封面選擇了一幅風景圖,內頁左邊是西班牙文及注釋,右邊是中文(含校勘文字)。

   在高母羨之后,另一位同為多明我會(Domingo)的西班牙籍的天主教傳教士那瓦雷得(Fernander Navarrete1618-1689)也于1676年左右翻譯了《明心寶鑒》并附加評注,作為第四章內容收錄在其著作《中國曆史、政治及宗教風俗概 觀》(Tratados históricos, políticos, éticos y religiosos de la monarchia de China)中。

  直到1662年,科斯達(P. Ignatio a Costa Lusitano)和殷鐸澤(Intorcetta)才出版了《論語》拉丁文合譯本。這已是高母羨翻譯《明心寶鑒》之後70年的事了。

  一串黃金寶鏈
  十七世紀,那瓦雷得在其著作中提到,《明心寶鑒》是他讀到的第一本中國書,根據一位中國教友介紹,這本書很像西方的拉丁文書《金寶鏈》,意即,《明心寶鑒》中一段段珍貴格言,如同一串串黃金寶鏈。由此可見《明心寶鑒》一書在清朝初年的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誠然,《明心寶鑒》視野開闊,兼容并包,內容網羅百家,雜糅儒、釋、道三教學說,薈萃了明代之前中國先聖前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論 述精華,主旨是勸善勸學,引導人心。

         該書依內容分為上下二卷共20篇,分別是:繼善、天理、順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勸學、訓子、省心、立 教、治政、治家、安義、遵禮、存信、言語、交友、婦行,几乎涉及和囊括了一個人生存于世一生中所要面對和經曆的方方面面,有關接人待物、立身處世的方方面 面,有關言談舉止、心性品行、齊家治國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說,這實際上也是一部通俗版的人生哲學,一部人生教科書,一部修身勵志經典。

  《明心寶鑒》通篇大量運用對偶、對仗、排比等句式,几乎段段都是格言、警句,可圈可點。語句文釆絢爛,琅琅上口,特別適合誦讀,適合作為兒童少年研習國學之入門。又因其內容宏富、深厚,在給讀者丰饒知識的同時,也能帶給人深刻的思想啟迪。
  
       2. 600多年來一直盛行于東亞、東南亞各國


   根據國內可以查找到的資料,《明心寶鑒》大約成書于元末明初,輯錄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校正刪補明心 寶鑒》,其善本室則藏有1553年刊印的《重刊明心寶鑒》(二卷)和1621年刊刻的標明范立本集《新刻音釋明心寶鑒正文》(二卷),普通古籍室還收 藏有《新鐫校正明心寶鑒正文》,屝頁上題官板正字明心寶鑒橋村莊三聖堂行
         
          國家圖書館同時收藏有明萬曆皇帝《御制重輯明心寶鑒》二卷(根據美國 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影印),成書于1585年。

  此外,台灣大學圖書館藏有1957年由越南孔學會編《明心寶鑒》及1601 (明萬曆辛丑本)刊印的范立本集《新鐫提頭音釋官板大字明心寶鑒正文二卷》,(根據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本影印)。

         台灣還收藏有明初刊黑口本線裝《新刊大字明心 寶鑒二卷》和由越南西貢市信德書社印行的MINH-TAM BUU-GIAM翻譯過來的《明心寶鑒》,(楊孟徽譯)。

        根據哈佛大學收藏《御制重輯明心寶鑒》一書《提要》稱:《四庫全書總目》未收(《御制重輯明心寶 鑒》)。《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未著錄此本,后者有《重刊明心寶鑒》二卷(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曹玄刻本)、《新 刻音釋明心寶鑒正文》二卷(明末刻本),二種皆藏北京圖書館。又日本《新修成簣堂文庫善本書目》有《新刻官板音釋明心寶鑒正文》二卷(明中期刻本)。美國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又有《新鐫提頭音釋官板大字明心寶鑒正文》二卷(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書林鄭繼華刻本)。
         
        另有一說,認為《明心寶鑒》最早是由朝鮮高麗王朝忠烈王時代(約相當于元朝中期)的文臣秋適(1245-1317年)所撰。秋適之祖秋磕,曾位及南 宋門下侍中,于宋高宗(高麗仁宗)時東赴朝鮮,定居于咸興,是為秋氏之始祖。秋適自幼精于文章書法,博通百家,官及民部尚書藝文館大提學。忠烈王三十一年 任國學教授時,為使文字啟蒙之幼兒有一學習古典之門書,在各種經書和諸子百家、詩賦中,取其易懂又具深意的二百六十言,分成十九篇,編成《明心寶鑒》。 

       此書成為日后數百年間初學者之道義教本。目前在韓國大邱市郊花園面所在地之秋氏祠堂的仁興院中,尚保存着《明心寶鑒》木刻版一百六十余枚。秋適之孫秋濡,于 朱元璋初建明朝之際,即恭悠王十二年前往中國協助朱元璋,成為開國功臣,并將其祖父所作之《明心寶鑒》傳至中國。
  
        根據現在刊印的朝鮮文 (韓文)版《明心寶鑒》來看,秋適初撰《明心寶鑒》一說可以釆信。此書明初傳入中國,范立本可能重新進行了編輯整理,從而形成一個由二十篇六、七百段文字 組成的新版《明心寶鑒》。經范立本整理后,《明心寶鑒》條理、結搆更明晰,內容網羅了儒、釋、道各家學說,從而成為一部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寶典,從明初 起即極為盛行,多次重刊、重印,萬曆皇帝還讓人重輯修訂一遍。可以說,此書至少在有明一代都是最流行的通俗讀物,也是最受歡迎的勸善書、啟蒙書之一。這種 流行到了清朝以后才逐漸衰落。
  但在朝鮮,包括后來的韓國,700年來《明心寶鑒》一直盛行不衰,刊印了多種版本。
  經過范立本整理后的《明心寶鑒》不止于中國盛行,而且迅速向東亞、東南亞中國周邊各國傳播,長期廣泛流傳于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譬如,當年高母羨就是在菲律賓拿范立本撰輯的《明心寶鑒》作為自己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入門、啟蒙讀本的。
   
        而在越南,2000多年中,漢字一直占據正統地位。學習的几乎都是漢文書籍。幼童始學《一千字》、《三千字》、《初學問津》、《幼學五言》等,接着學 《明心寶鑒》、《明道家訓》、《三字經》、《孝經》、《忠經》以及四書五經等。從小就習熟這些圖書,接受潛移默化的道德燻染。
  
         3.  大長今一生的啟蒙讀物


  《明心寶鑒》是大長今最早的發蒙讀本。長今在與各地官衙的醫女們一起接受醫女訓練的時候,除了要學習醫朮,還要學習經典。她們的經典課開篇即學《明心寶鑒》。劇中提到了此書的開頭几句:天聽寂無音,蒼蒼何處尋?非高亦非遠,都只在人心。
   
         正是因為長今從小就接受了這種導人向善、心存人道的人心教育,從而塑就了她滿懷誠意、感恩、知足、惜福的良好心態。因此無論是當御膳廚房的宮女、尚 宮、最高尚宮,還是當醫女、御醫女時,她始終誠心正意,不說假話,不做惡事,一切順由本心去說去做,盡心盡力,不畏凶險,不屈不撓,從而成就了自己的偉 大,被封為大長今
  
         李英愛因飾演大長今一角而風靡中國,名滿天下。在拍《大長今》時,有位學者送給她一本《明心寶鑒》韓譯本,她視以為寶,認為通過閱讀《明心寶鑒》、《菜根譚》這些書,可以淨化心靈
  
          4. 一部教人做人的書
   
         《明心寶鑒》實質上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的書。明心明心見性。這本是佛教禪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謂是可以轉變的(轉迷為悟),但 永遠不變的,因此只要悟了自心本性(即佛性),就能成佛。

          南宋陸九淵和明王守仁等襲用明心見性一詞,認為心、性、理都是一個東西,一切存在于中,只要通過內省(明心)的工夫,就可能認識真理(見性)。所以,明心就是內省,就是對人本身、人內心、心性品行的修煉、砥礪和反省。《明心寶鑒》就 是一部內省寶書,一面修行寶鏡。
   
          從主題上看,《明心寶鑒》主要是關于忠、信、禮、義、廉、恥、孝、悌這八方面傳統美德教育的。

          它確立了 人生于世、人與人交往所應遵循的這八個方面的道德規范、行為規范。它要引導人誠心、正意、向善。

          它要教育人:做人,首先要正己,安分,繼善;其次,言談舉 止、待人待物都要有誠意,在有涯人生要時時、處處都懂得感恩、知足、惜福,對人、物、事,對社會,乃至對苦難困厄都滿懷感激之情、滿足之心、珍惜之意。做 人難,難做人,若依此,做人則不難。
   
           《明心寶鑒》區別于其他教人做人的書籍的顯著特點在于:它的文字、譬喻簡潔易懂,道理深入淺出,簡單實在。
  
          5.書是有生命的
 
                                               韓國至今還保留明心寶鑒的印刷版。


          《明心寶鑒》是一部長壽的書。在有明一代它的影響登峰造極,這種影響輻射到周邊諸國,乃至于剛學漢語的
           
           西班牙人都拿它當啟蒙教材。至少在清初,此書的影響尚在。(似乎民國時期還有刊印本,坊間亦見流傳。
          
           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善本之一即征集自鄭振鐸先生所藏,書上還有他的筆跡。)但不知何故,這書后來竟慢慢湮沒,乃至于在中國完全失傳!
         
           禮失求諸野。令人詫異不已的是,《明心寶鑒》的各種版本700年來始終在韓、日、越等國流傳不斷。這是一本活着的書。它移植各地,竟都有着同樣驚人而頑強的生命力。

老安按: 可惜在中華地區, 此書已經逐漸被淡忘, 坊間亦少有見到, 約於老在上海丟了工作返回加拿大的時候, 十年多前,我一位老朋友, 粵劇曲藝名叔父黃滔(今年一百零二歲)忽然提起此書,但遍尋不獲,叫老安看看可否在網上找到此書, 因此知有此書之故事, 又奇哉怪也, 再過一段時日, 竟在家中偶得此書, 應是老父留下之物, 因此介紹給網絡諸君。

6 則留言:

Liu 說...

[[老安按: 可惜在中華地區, 此書已經逐漸被淡忘, 坊間亦少有見到…..
竟在家中偶得此書, 應是老父留下之物…………….]]

先生 [詩禮傳家] , 雖屢經遷徙 , [遠渡重洋] , 仍保有此書, 不易也 !!!!!
相對酒鬼 四壁而居, [身無長物], [家無定產], 安兄天人也.
[愧無以對] , 先前妄言, 懇請包容.
青山不改, 綠水長流.
就此請請. 多謝教導容忍.

四零後 說...

朋友之間, 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有何不可?
細佬的老友, 一見面, 就祖宗十八代都遭殃!
儒家是什麼?如今潮流興打殺,跟中醫一樣, 但是這些反儒反中醫的真懂儒嗎?真懂中醫嗎?
另外,最近,很流行抹黑及鞭屍"中山樵", 這是潮流嗎?

Liu 說...

安兄不要多想.
我只是看見 安兄[[雖屢經遷徙 , [遠渡重洋] , 仍保有此書]]
可見安兄祖上以下極重傳統.
酒鬼一生, 雖說有父有母有親有戚 ,都係得一個[ 講]字.
啟蒙我的, 除了新界粉嶺[軒轅古祠] 的幾位老師 ,
還有的就是60年代的商業電台 , 特別是那位[何詠琴]姐姐,
她令我有勇氣從粉嶺跑步到上水的公共圖書館借書............
我不知當年是粉嶺大還是上水大, 只是全個北區,
只有上水有個小小的公共圖書館. 這是[ 事頭婆] 的德政.
安兄是市區人, 不懂這些的.
那位[堂主] 倒是很清楚 , 但人家選擇忘記,
不像酒鬼, 越飲越興, 越老越火滾.

Liu 說...

我從不諱言自己是[ 有娘生無爺教].
要是這樣說會[招雷劈] , 我倒希望明天會成事.
但憤懣歸憤懣 , 我還是知道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
所以對於安兄的處事態度 , [ 自愧不如]
甚至[愧無以對].
飲多了, 我會[論無輪次], 令人誤會.
不飲, 我可[ 呆若木雞] , [不知所謂] 了.
這是今晚我要說的.
祝好.

四零後 說...

細佬少年喪母,當年也是痛不欲生, 細佬無兄無弟,只有一個母親臨終時才知的在鄉間的姐, 故此朋友,同學,同事都成兄弟, 有幸到如此年齡,小學的同學還有聯系, 童年雖說在市區生活,但因家貧,基本也是困在幾方呎地方,任何活動皆無我份,直至學徒,更是坐困愁城, 連荔園是什麼也不懂, 所以,Liu Sir 不要戒意了, 人之生命,各有不同, 很難比較,但是,你我都比溥儀幸運啊!是不是, 笑看人生。

Liu 說...

衷心感謝 安兄.
低沉的時候 , 實在不忍影響別人,
所以不多說了.
青山不改. 希望我會走過那陰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