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農曆五月初四,22時57分37秒迎來今年的夏至,芒種忙過一陣後,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到達黃道的最北端,夏至是盛夏的起點。氣溫高、濕度大、不時出現雷陣雨,是夏至後的天氣特點。
五月中,白晝綿長夏已至,今年的夏至從6月21日開始,7月6日結束。願在炎暑,有涼風襲人; 願在夏日,有兄弟姐妹親人良朋益友知己紅顔送爽。
2023年是癸卯年
癸屬水、卯屬兔,即為水兔年;俗話說 “水兔年,春秋不見天”。意思是夏天和冬天會特別長,沒有秋天春天了,夏天很熱,冬天很冷,冬天冷不冷還不確定,但不少氣象學家們普遍預計這個夏天確實很熱,今年或迎來史上最熱夏天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豐年”“夏至端午連,旱地能行船”今年夏至日在6月21日,
而端午節在6月22日,兩者相連,非常少見。夏至日與端午節也曾出現在同一天,
民間認為是“龍花會”,是吉祥的年份“龍花會”上一次發生在1977年下一次是2072年。
元黃公紹韻會》亦稱《古今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 夏至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夏至過後夜晚漸長,白晝漸短,盛夏季節開始。
清陳希齡《恪遵憲度抄本》中解釋了“夏至”一詞的由來:“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南北朝北魏清河郡東武城縣人崔靈恩《三禮義宗》這樣說: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
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陽氣鼎盛,二代表陰氣萌生,三代表陽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拂拭書窗入長夏,試評沉李與浮瓜”;“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
春去夏至來,萬物皆假大而至極也。萬物到此時節,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達到極致,最熱的日子隨來。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夏天如約而至,是樹下乘涼,閒話家常;林間閑遊,是荷塘花開。是海湖中游暢的季節。
夏至意味著地球來到了遠日點,同時太陽的赤經也升到了最大值。夏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產生了四季。地球自轉一周,產生了晝夜。
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捩點。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夏至過後,正午太陽高度開始逐日降低;而對於北回歸線以南地區來說,正午太陽高度在夏至過後經南返,太陽再次直射後才開始逐日降低。
夏至後的天氣特點是氣溫高、濕度大、不時出現雷陣雨。
夏至陽氣較盛,白晝最長,“夏至”是盛夏的起點,卻未到一年中最熱的一天,此時接近地表的熱量仍在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而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但離“入伏”不遠。古農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從“夏至”起,經過三個“庚日”,大約在西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另外,便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夏至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頻繁,多雷陣雨,民諺說“夏雨隔田坎”。此時,也是江淮“梅雨”季節,梅子黃熟,空氣潮濕,陰雨連綿。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之為“夏雨隔田坎”。
春分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代表的是一種均衡。
夏至和冬至代表的是一種極致,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夏至之後天氣越來炎熱。天氣正式開始進入盛夏,至大至剛、至陽至盛,至美,是萬物生長、草木繁盛的時節。
天文學說,夏至這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人們從太陽所獲取的熱量值達到最盛。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今年初伏開始為2023年7月11日。夏至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古農稱“夏雨隔田坎”。對於沿海地區來說,夏至也寓意著颱風季開始。
立竿見影
古人根據一天中日影的方位變化製成了日晷來計時,又根據正午時分圭表上日影的長短來記錄季節的變化。對於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域而言,冬季日影偏長,夏季日影偏短,一般情況下,夏至日是全年日影最短的一天。“立竿無影”現象只有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才有,一年中都有兩次太陽垂直射向地面的時刻。
夏至這天,由於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正午時分呈絕對(接近)直射狀,在北回歸線附近的地區會出現“立竿無影”奇景。對於不同的城市而言,一些城市日影最短的時刻,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主要由其所處位置的經度不同引起。
屆時可以在所生活城市試一試立竿見影,一試日影長短。其中,有些城市地方位於北回歸線上,會出現“立竿無影”的奇妙現象。
古農諺云:“夏至不熱,五穀不結。”炎熱雖似煎熬,實則為饋贈。
古人將夏至分為三候,五天為一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此時,鹿角開始脫落、知了鼓翼而鳴、半夏逐漸開花。
一候鹿角解
鹿,形小山獸,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古人認為鹿角朝前生,故屬陽,解,角退落也。並且認為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
二候蜩始鳴
二候蟬始鳴,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史記》有雲“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近日步於公園,偶聽得蟬鳴二三聲,便知仲夏酷暑算要來了。蟬幼時蟄伏於土壤之中,蛻變成蛹後壽命僅短短月餘,在有限的生命之中,蟬卻要完成交配繁衍等,故而在其他生物偷閒避暑之時,蟬卻要此起彼伏的鳴叫,哪怕使人心煩氣躁,它的精神卻格外領我們敬佩。這種生活環境的轉變常常被古人稱讚“清虛識變”“居高食潔”等品格,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味常用的中藥,的功效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半夏的名稱與其是它生長週期的真實寫照,於三四月份生長,六月初枯黃,此時正值它一年之中第二個生長週期。其時正當夏至,夏天過半,因此得名“半夏”。
節氣習俗、民俗、風俗
中國民族,夏至和冬至一樣,古時也是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
夏至吃麪,消暑還靠冰鎮。
自古以來,夏至節氣,各地食俗雖有差異,但吃麵卻是大部分地區共有的習俗。至於其中的緣由,眾說紛紜。
中國一些地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說法,《本草拾遺》記載 “小麥麵,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麵,通過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濕氣和暑氣。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夏至時,新麥已收割,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之意。民諺說:“吃了夏至麵,一天短一線。”一些地區也有夏至吃餛飩、食粽子的習俗。
在北方,夏至前後正是小麥豐收、新粉上市之時,古人以麵食敬神,慶祝豐收,自然就有了吃面的習俗。麵條不僅種類多,口味也多,如北京炸醬面、天津三鮮打鹵面、山西刀削麵、陝西臊子面、蘭州牛肉麵等等。
在南方,“夏至麵”的種類也很多,如鎮江鍋蓋麵、揚州陽春麵、常州炒澆麵、淮安長魚麵、南通跳麵、昆山奧灶麵、杭州片兒川麵、福建蝦麵、廣東竹升面麵等等,展現了南方別有的風情和意趣。
夏至時節是瓜季,西瓜、苦瓜都是清熱消暑食品。烈日炎炎,比水更解暑的是冰。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設備,冬季儲冰,夏季取用。唐代張仲素《雜曲歌辭·宮中樂》:“江果瑤池實,金盤露井冰。甘泉將避暑,臺殿曉光凝。”可以看出宮廷中食用冰鎮果實消暑的情形。
祭神祀祖
在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這一天,古人都會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
《周禮‧春官》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
在古代,夏至和冬至一樣,是民間的重要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民間在這天有祭神祀祖的習俗。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求雨止雨,皆為莊稼豐收。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在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
《史記·封禪書》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這個祭祀儀式至今有遺存。在夏至節,浙江金華地區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農業豐收。
夏至養生
有言“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夏至時節晝長夜短,天氣炎熱,夜間睡眠多有不足,每天應安排短時間的午睡,以促進體力和精力的恢復。
夏至的寓意是“陰長陽短”,代表著陰氣開始顯現,同時陽氣開始衰減,預示著夏季正式開始。人們認為夏至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時我們體內的陽氣開始降至穀底,所以需要關注自身健康和身體狀況,保持清涼,保持食欲正常,切勿中暑。
民間素有在“三伏天”貼“三伏貼”的習俗,旨在祛除體內的濕氣,冬病夏治,強身健體。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就是指“伏邪”,即“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夏至過後,隨著氣溫一天天地升高,生活節奏也逐漸變得熱鬧。
夏至時節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可適當多食苦瓜等苦味食物,夏日陽光強烈外出需採取防曬措施可常備風油精、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忌夜食生冷
夏季炎夜日長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夜間也要注意不要少吃肉、生冷、黏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忌空腹喝茶
茶水不能不飲,但不能過飲,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加上是喜歡餐食喜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忌夜臥貪涼
中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彙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因此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嚴重。
正值暑氣高溫時節,在生活起居中要信奉“物極必反”的法則,不得貪圖一時之爽,因為熱冷相遇,必然炸裂。現實生活中,在大汗淋漓之後,為降溫、貪圖一時的口舌之欲,服用了冰箱裏大量的冰鎮啤酒,隨著“咚咚咚”的一陣牛飲狂造,立刻導致身體各個器官嚴重衰竭,身體的確爽了,但也當下尋醫入院悲了。
所以,夏至過後,應該節制食用生冷食物飲品、夜間開空調納涼等,勿要過度。特別是在高溫下的室外滯留時間過長,不能過量猛然服用冰鎮冷飲及食物,也不可貪圖涼爽長時間置身於空調房內,適當地流汗,也是身體排毒的自然需要。
宜祛“濕寒毒”
暑熱蕞旺之盛夏時,體內心火旺盛,躲在膀胱經及各關節處的積寒遂容易被逼趕出來,加之炎夏喜飲冰鎮涼茶等,離不開空調,導致陳寒未祛又添新寒。寒氣堆積必會氣血淤滯,陽氣不足,寒氣過盛易引起冬病,盛夏也是虛寒者調理蕞佳時間,艾灸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散寒濕,晚上泡泡腳,微微出汗而止。
宜曬背
曬背是原始的灸法,古代《曬經》寫到是簡單蕞有能量的曬太陽方法,驅散陰寒,溫百脈存元氣。
冬至夏至立春立秋,曬背的好日子,夏至日前後,曬背時間早上9點之前與下午5點以後,曬半小時到一小時,堅持三周,許多陰寒淤堵、陽氣虛弱的毛病會不治而愈,曬完喝碗薑湯,內外合力,把陰寒繼續往外逼出來
夏天炎熱,易煩躁倦怠,這時重要是養心養性,保持心胸寬闊、神清氣和,避免內熱重引起肝火旺。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給自己補充能量,以利於氣血的通暢,忌情緒大起大落、忌發脾氣,平靜安寧身體才康健。
人情世故今不如昔,人人之間,衝突難免,夏日炎炎,陽氣大盛,火氣也大盛,遇事切記不可心焦氣燥,一點就爆,應當保持遇事要沉得住氣,不急躁,不焦慮,不恐慌,不走極端,抱著“心靜自然涼”“寧靜致遠”的心境,便會避免步入“欲速不達”,“衝動得疚”䧟入更大麻煩,只有以冷靜的心態面對生活的變化和挑戰,退一步海濶天空,三伏天也自然會感到身心清涼清爽,逢凶化吉。
夏至在中國古代是公共節假日
在中國古代,夏至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早在漢朝時期(西元前260年-西元220年),中秋和重陽還沒有像現在那麼重要的時候,就已經在慶祝夏至了。
清朝(1644年-1911年)以前,人們甚至會在夏至這天放一天假。根據宋朝(960年-1279年)文獻的記錄,官員在夏至可以放三天假。
為了慶祝夏至,婦女會互贈彩扇和香囊。扇子可以驅熱,香囊可以驅蚊抑臭。
消夏避伏
古人有“歇夏”假期,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中寫道:“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此時,婦女們互相贈送摺扇、粉脂等物。富貴人家也於夏至日後拿出“冬藏夏用”的冰來消夏避伏。夏至時節,萬物自在生長,佳木秀而繁陰。
中國成語“杯弓蛇影”與夏至有關。
據東漢時期(西元25年-220年)應劭的《風俗通》記載,一位名叫杜宣的男子在夏至這天參加了一場宴會,他將映入酒杯中的弓影誤以為是蛇,但因畏懼主人不敢不飲下這杯酒。
宴會結束後,杜宣感到胸腹疼痛,看了許多醫生也不見好。最後他發現,自己將牆上掛著的一張赤弩的倒影看成了杯中的蛇,於是身體就康復了。後來,人們用這一成語形容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的人。
夏至詩詞
夏至詩詞,沉李浮瓜,花開半夏,滿目盡繁華
轉眼已到夏至,恍惚剎那,天長地久依然,人郤如蟬翼,往昔文人墨客,筆下萬物極盛,綠茵漸濃,耳邊蛙聲一片,蓮葉何田田。麥穀滿倉說豐年,蟬鳴聲聲不間斷!不過只能文字耶…前人詩詞,共你清涼一夏!
《夏至日作》
唐代: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詠廿四氣詩·夏至五月中》
唐代:元稹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
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唐代 · 白居易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裏,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其一》
宋代:陳與義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其二》
宋代: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遊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歎無奈何。
《夏至後初暑登連天觀》
宋.楊萬里
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
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
《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一》
宋.楊萬里
夕涼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聲迎步止,一熒松火隔籬明。
《夏至日雨》
宋代:袁說友
煙暝千岩木,溪明一帶樓。
片雲封舊恨,急雨罥新愁。
節又匆匆過,詩從軋軋抽。
病軀無耐暑,老鬢不禁秋。
《夏至二首其一》
宋代 范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逾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夏至二首其二》
南宋 · 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夏至後得雨》
宋代: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六月喜雨有作》
元末 · 宋禧
大雨時行六月天,舊疑月令信今年。
秋前共喜先完廩,夏至曾憂未種田。
市價減錢吳下米,江行有水浙東船。
蒼生已免填溝壑,皓首猶知對聖賢。
《夏至》
元 · 趙孟頫
夏至午之半,一陰巳複生。
堅冰亦馴至,顧豈一朝成。
萬物方茂悅,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慟笑幾失聲。
《宿黃亭明日四月一日夏至》
張以寧〔明代〕
㢮擔沽紅酒,開窗挹翠微。
故廬何日到,野店送春歸。
雉起麥花落,蠶登桑葉稀。
田園有真趣,歲晏莫相違。
《夏至對雨柬程孺文》
明代:張正蒙
堂開垂柳下,默默坐移時。
歲序一陰長,愁心兩鬢知。
雨簷蛛網重,風樹雀巢欹。
惆悵無人見,深杯空自持。
《豐城夜泊》
明 · 李夢陽
夏至北風至,晚晴涼意增。
江船逼新月,沙色亂疏燈。
暗槳故相撥,浮陽還自蒸。
倚檣看劍氣,仍見斗間曾。
《夏至後苦雨四首 其一》
明 · 潘希曾
五月夏已至,經旬風尚寒。
怨咨堪暑雨,卑濕更江幹。
小市慵沽酒,閒居恥素餐。
頗聞南北路,二麥總艱難。
《夏至》
鄭孝胥〔清代〕
手書日記罷趨衙,便覺閑廊足歲華。
十日雨晴喧曙雀,半庭綠暗長秋花。
故人頻問詩情好,新局微聞國論嘩。
拂拭書窗入長夏,試評沉李與浮瓜。
《卜算子•夏至日》
彭孫遹〔清代〕
才過困人天,又把黃梅做。
試捲疏簾一倚闌,小雨吹紅醋。
草草百年身,悔殺從前錯。
來日還如去日長,沒個安排處。
《鷓鴣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清-周星譽
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紅生翠一川迷。
田娘箬帽分秧去,鄉客泥船載草歸。
溪犢臥,水禽啼。日斜官路過人稀。
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曆亂飛。
《夏至雨中遣興》
清-趙執信
庭際寥寥起曉陰,門前犖犖絕車音。
熟梅節過猶宜雨,苦竹年來自作林。
但乞廚煙消白日,敢期鼎藥變黃金。
流光又向人間短,合傍江湖寄隱心。
《滿江紅·丁酉夏,穫麥村中,感情即事,得詞八首,不避俚俗,漫抒真率雲爾 其七》
清 · 陸震
夏至今朝,昨邗上、故人相遇。
同消受、銅街香粉,畫船簫鼓。
長使夢魂尋舊雨,那知滅沒隨朝露。
望郡樓、從此怕經過,西州路。
總暫在,人間住。
臣久已,拋千慮。
作暮年活計,為農學圃。
十畝力耕先世隴,一抔長守先人墓。
卻旁人、疑我不能堪,田家苦。
《賀新郎·夏至飲繁露先生南莊》
清 · 陸震
節序真嫌短。
早閒園、好花開盡,綠陰都滿。
記得清明遊賞日,芍藥闌邊低看。
笑出土、紅芽尚淺。
把酒重來將隔月,驚一枝、已待臨風綻。
春去也,渾如箭。
浮生瞬息何須算。
憶髫年、從親至此,荷衣出見。
座客惟公青鬢好,人比黑頭王掾。
詎今日、白於垂練。
漫撚銀髭傷老大,便兒童,夙昔今都變。
也一半,顛毛換。
《夏至》
現代-葉嘉瑩
冉冉青春移,亹亹朱夏至。
新荷葉乍圓,筍竹生階次。
衷懷良未更,所悲時序異。
日暮懷遠人,彷徨渺吾思。
回望碧雲合,西山杳蒼翠。
晼晚白日頹,夕霞正流媚。
盛年須及時,顏衰不復稚。
願攜尊及罍,高歌謀一醉。
為善願勉旃,非為榮名貴。
達者識此機,酒中有深味。
《夏至》
姚佳〔近現代〕
蟬噪蛙鳴歌正當,蕭齋兀自感炎涼。
夢來蝴蝶點兒影,愁盡荼蘼些子香。
書迭青山饒夜短,鴻飛白日似年長。
無堪梅雨藕風裏,漸一陰生北極光。
曲陽生
暑氣收九宵,夏至蟬亂噪。
秋近雨來訪,五月龍舟搖。
樹蔭更短夜,夏至看今朝。
紫雲瓊臺客,牛郎望鵲橋。
夏至祝福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此時節,蛙聲陣陣,蟬鳴聲聲,稻花如白練,荷花別樣紅。
夏至節氣,伴隨似火驕陽,萬物繁茂,草木葳蕤,樹上鳥鳴不停,歌唱著生命的旋律。雖有酷熱,卻也綻放著無窮的生機與美好。夏意處處,綠陰青草馥鬱、荷花繁花映日、蛙聲蟬鳴未停一刻,願你在這一年裏最熱日子放懷享受盛夏美好時光,生活也隨夏日一樣把人間萬物多些綻放與熱情,,陰陽轉換與節氣的更迭融合,欣賞時令之美與盡配合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每一季有每一季的味道。無論酷暑,也無論隆冬,人的一生,都是歲月的恩賜與饋贈,每一季都是生活路途必經的人生驛站。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熱烈的夏天太短,每一秒都值得珍愛。願人間都能向陽而立,擁抱無限生機。芳華綻放,願這個夏天,與熾熱並愛,同歲月流響、靜好。
夏至的節氣也與人生有著深厚的聯繫。人對事的態度,當像夏天一樣“熱情似火”,凡事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保持,“持續高溫”的熱情熱愛,天天學習,天天向上。
夏至的來臨,意味著一年已過半,願每個人辛苦的半年有所回報,有進步,但仍能葆有初心。在萬物極盛的節氣裏,依然感悟美好、努力成長,不負時光、不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