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星期一

咁又一年!!!



《除夕感懷》
平安誰可問?疫情亂紛紛。
一年將盡夜,萬里思親人。
忽悠悲前事,支離笑此生。
衰顏與灰鬢,明日又年新。

加拿大! 一片混亂,是非難分,人心難測,民主乎哉??? 住了三十年依然看不清!!!
"从1月24日开始,加拿出卡车司机从多个省出发,组成史上最长车队,1月29日集聚首都渥太华,和平抗议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强制疫苗令。
https://mp.weixin.qq.com/s/78ehfa-3Lot9ayyLmS6xIA"

不理了, 虎年已到!!!



2022年1月28日星期五

整日窮兵黷武, 將士疲於奔命, 軍工貪瀆偷工, 大國衰亡近矣! F35"又"墮海!!!

有圖有真相,醜婦終需見家翁,,,

美國官方媒體無奈報導,美軍五代戰機F-35C前天進行降落任務時,返航母降落時,對接航母甲板角度有偏差, 阻攔索沒有攔阻住,還直接被F-35C的尾鉤拉斷了,直接導致F-35C來不及剎車向前繼續滑跑,結果被慣性束縛的F-35C向右偏轉,從航母右側甲板直接滑落,然後直接以機腹著地的方式墜落入海,飛行員竟是事先進行了彈射逃生,被救起僅受了一點輕傷。



傳出來的照片顯示墜海的F-35C駕駛倉上蓋已毀,在海面上的F-35C附近就有大量的殘片碎件,飄浮了一會, 沉沒了三千公尺南海較深海處。


根據有關軍事專家分析,F-35C墜毀的原因有三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就是因為LSO給出了錯誤的空勤指揮信號,向F-35C發送了錯誤的降落所需信息,導致F-35C飛行員接收錯誤的信號後產生誤判,以錯誤的角度與高度撞擊了航母的艦尾。LSO是美國海軍航母專用的光學著陸系統,用於在航空母艦著陸的最後階段向飛行員提供著陸信息,當F-35C的飛行員降落時,LSO的垂直燈會發出飛機是否太高、太低或處於正確高度的信號,以及其他指令,也可用於要求飛行員中止著陸並“復飛”,信號的發送就是靠LSO系統的紅綠黃三種顏色不同、位置不同的高亮度燈。

老安註:LSO(Landing Signal Officer)在航空母艦上的地位及重要性是極大的, 是飛行員的生命操縱者。


LSO系統人為操作失誤給出了錯誤的空勤降落信號,很有可能是F35C此次墜海的原因之一。比如,一架F-35C降落的時候,飛機的高度相對航母較低,按照常理,LSO系統的指示燈應該基準燈以下亮起,提醒戰機需要提升降落的高度,假如LSO的指示燈卻在基準燈以上,這就給予F-35C一個“你飛的太高了,需要下降高度”的錯誤信號,因此收到錯誤信號的F-35C飛行員,便操縱戰機一頭撞在了航母上,導致了視頻裡情況的發生。

第二個,可能應該是F-35C的“魔毯”自動降落飛控系統出現了故障,這種系統是美海軍研發的一種自動飛控降落系統,2015年上機測試成功,2017年經過了一次升級,經過升級後的“魔毯”自動降落飛控系統,可以自動操控出故障的飛機安全安全著陸,於2020年末交付美國海軍投入使用,至今差不多13個月左右。此系統允許飛行員在飛機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進行緊急切換操作,美國海軍認為這種系統大大簡化了飛行員的訓練要求。

因此也不排除是此系統在降落的時候,因為傳感器受損或是接收了錯誤的信息,所以導致撞擊事故發生。這種可能只能說有一定的機率,因為就算“魔毯”自動降落飛控系統出了故障,那麼LSO系統的指示燈,應該也會提醒飛機的狀態異常情況,要說倆系統一塊出問題,可能性確實是不大。

第三種也是也是最有可能的一種,飛行員太嫩了,飛F35C的經驗不足,訓練不夠,或者是人累了,撞擊完全是自己反應遲鈍加手滑導致。畢竟此次墜機的F-35C,來源於美國海軍的VFA-147“淘金者”艦載機中隊,這個中隊以前就不是開F-35C隱形戰機的,而是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從2018年開始才接收F-35C戰機,經過一年多怱怱的訓練,2019年勉強形成作戰能力,但是當時還沒有上艦部署。直到去年的8月份,才首次部署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上,從去年8月份,開始在航母上部署到現在,已經飄在海面上半年都沒回港了,屬於連人帶船加裝備的超期部署,人困馬乏那是肯定的。再往前說,該中隊隨艦一被部署,便馬不停蹄地開始進行亞太地區戰備巡航演練,動不動跑到亞太耀武揚威。

在卡爾文森號上的VFA-147“淘金者”艦載機中隊,不得不頻繁的起降F-35C加以應對,這種高強度起降作業時間一長,搞得這些F-35C飛行員身心俱疲、人困馬乏。對裝備的磨合熟悉度也不是爐火純青,遇到突發事件自然難以應對,從發布的墜機視頻來看,人為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被實錘了,最後降落的時候,F-35C飛行員發現了異常,開始瘋狂的打開左右的襟翼手動操控嘗試拯救飛機,不過為時已晚,還是撞在了航母后部,估摸著是眼瞅著飛機救不回來了只能趕緊彈射。




2022年1月27日星期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米國只要存在,世界永無寧日…


好文,原作中國軍旅作家,空軍少將,軍事理論家,喬良將軍,老安輯之與老友共享也!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大明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不了解全球局勢,何談瞭解中國。

此文是中國著名軍旅作家,空軍少將,軍事理論家,喬良將軍所做。對全球局勢高屋建瓴,解析了世界幾大經濟體的前世今生,讀完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值得多看幾遍。


1、金融帝國崛起
1944年7月,美國為了從大英帝國手中接過貨幣霸權,由羅斯福總統推動建立了三個世界體系,一個是政治體系——聯合國;一個是貿易體系——關貿總協定,也就是後來的WTO;一個是貨幣金融體系,也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

佈雷頓森林體系按照美國人的願望,是確立美元的霸權地位。但是實際上經過20多年的實踐,從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卻並沒有真正讓美國人拿到霸權。什麼東西阻擋了美元的霸權?就是黃金。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為了確立美元的霸權,美國人曾經對全世界做出承諾, 就是要各國的貨幣鎖定美元,而美元鎖定黃金。怎麼鎖定呢?每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有了美元對全世界的這個承諾,美國人就不可能為所欲為。說的簡單點,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意味著美國人不能隨便地濫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庫裏就要多儲備1盎司黃金。

美國之所以有底氣對全世界做出這樣的承諾,是因為它當時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黃金儲備。美國人認為,我有這麼多黃金在手,用它去支撐美元的信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情況並不像美國人想的那麼簡單。美國在二戰之後連續愚蠢地捲入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這兩場戰爭使美國耗費巨大,尤其是越南戰爭。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差不多打掉了八千億美元的軍費。隨著戰爭花費越來越大,美國有點吃不住勁了。因為按照美國的承諾,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著1盎司黃金的流失。

1971年8月,美國人手裏的黃金大概還有8,800多噸,這時美國人知道有點麻煩了,與此同時有些人還在給美國人製造新的麻煩。比如說法國總統戴高樂,他不相信美元,他找來法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要他們看一下法國有多少美元儲備,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億—23億美元。戴高樂說,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來交給美國人,換成黃金拿回來。法國人對美國人的這一擊,對其他國家產生了示範效應,其他一些外匯盈餘的國家紛紛向美國人表示,我們也不要美元,我們要黃金。這樣就逼得美國人無路可走。

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宣佈關閉黃金窗口,美元與黃金脫鉤。這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開始,也是美國人對世界的一次背信棄義。但是對於整個世界來講,當時人們還不能完全理清楚頭緒。原來我們相信美元是因為美元背後有黃金,美元成為國際流通貨幣、結算貨幣、儲備貨幣已經實行了20多年了,人們已經習慣使用美元。

現在美元突然刹車,它的背後不再有黃金,從理論上講,它變成了一張純粹的綠紙,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使用它嗎?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國際間結算時用什麼對商品的價值進行衡量?因為貨幣是價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難道還能信任別的貨幣?比如人民幣和盧布之間,俄羅斯人(當時的蘇聯人)如果不認人民幣,我們不認盧布的話,就只能繼續拿美元做為我們之間的交換介質。所以,美國人就利用世人的慣性和無奈。

1973年10月,美國迫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接受了美國人的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結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種國際流通貨幣結算,但是從1973年10月以後,一切改變了,歐佩克宣佈,必須用美元對全球的石油交易進行結算。

這樣,美國人在使美元與黃金貴金屬脫鉤之後又與大宗商品石油掛鉤。為什麼?因為美國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歡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歡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國家要發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國家都需要石油,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石油就等於需要美元,這是美國人非常高明的一招。

1973年開始美元與石油掛鉤以後,其實是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元就伴隨美國開始了一個新的歷程。

整個世界當時並沒有幾個人清晰的看到這一點,包括很多經濟學家、金融專家,他們不能夠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別的,不是一戰、二戰,也不是蘇聯的解體,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

從此之後,人類真正看到了一個金融帝國的出現,而這個金融帝國把整個人類納入到它的金融體系之中。實際上所謂美元霸權的建立是從這個時刻開始的。到今天大約40多年的時間。而從這一天之後,我們進入到一個真正的紙幣時代,在美元的背後不再有貴金屬,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撐並從全世界獲利。簡單地說: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人類歷史上獲得財富的方式很多,要麼用貨幣交換,你要麼黃金或者白銀;要麼用戰爭的方式去掠奪,但是戰爭的成本非常巨大。而當美元變成一張綠紙出現後,美國獲利的成本可以說極其的低廉。

因為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不再拖美元的後腿,美國可以隨意印刷美元,這時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國國內,將造成美國的通脹;如果美元輸出去,那就意味著全世界替美國消化通脹,這就是美元通脹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美國向全球輸出美元,也就稀釋了它的通脹。但是美元向全球輸出之後,美國人手裏就沒有錢了,這個時候如果美國人繼續印刷貨幣,美元就不斷貶值,這對美國沒有好處。所以說美聯儲並不像有些人所想像得那樣,是一個濫印貨幣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實際上懂得什麼叫克制。從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聯儲一共發行了多少美元?大約10萬億。

這樣一比較,有人開始指責中國的央行。為什麼呢?我們的央行從1954年發行新貨幣——新人民幣到現在,已經發行了120多萬億人民幣。如果按匯率6.2跟美元折算的話,我們大概發行了20萬億美元。但是這同樣並不意味著中國亂印貨幣,因為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掙到了大量美元,同時這期間還有大量的美元做為境外投資進入中國。

但由於外匯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須發行與進入中國的美元及其他外幣相應的人民幣,然後以人民幣在國內流通。可是國外的投資在中國掙到了錢以後,可能就撤走了;與此同時,我們還會拿出大量外匯,從境外夠買資源、能源、產品和技術,如此一來,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幣留了下來,你又不可能將相應數額的人民幣銷毀,只能讓人民幣留在中國繼續流通,所以我國人民幣的存量必然大於美元。

這也反過來佐證了這30多年中國經濟的驚人發展。中國央行承認近年來大概超發了20多萬億人民幣。巨量的超發最後全都留在了中國,這就牽扯到我後面將要談到的問題——人民幣為什麼要國際化。

2、美元指數週期律與全球經濟的關係

美國之所以沒有通脹很大程度上就在於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國又不能無節制地發行美元,讓美元不斷貶值。所以要節制。可節制後手中沒有美元了怎麼辦?美國人有另外一套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發行國債,通過發行國債又讓輸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但輸出去的通過債務資本重新回到美國,美國人開始玩起一手印錢,一手借債的遊戲,印鈔能賺錢,借債也能賺錢,以錢生錢,金融經濟比實體經濟賺錢來得痛快多了,誰還願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幹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加工業實體經濟?

1971年8月15日之後,美國人逐漸放棄了實體經濟而轉向虛擬經濟,漸漸變成一個空心化的國家。

今天美國的GDP已經達到18萬億美元,實體經濟為其GDP的貢獻不超5萬億,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虛擬經濟帶來的。美國通過發行國債,讓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進入美國的三大市——期貨市場、國債市場和證券市場。美國人通過這個方式錢生錢,然後再向海外輸出,這樣循環往復地生利,美國由此變成一個金融帝國。

美國把全世界納入它的金融體系之中。很多人認為在大英帝國衰落之後,殖民的歷史基本就結束了。其實不然,因為美國成為金融帝國之後,開始用美元進行隱性的殖民擴張,通過美元隱蔽地控制各國經濟,從而把世界各個國家變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今天我們看到很多主權獨立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你盡可以有主權、有憲法、有政府,但是你脫離不開美元,你的一切最後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用美元來表達,並最終讓你的實物財富通過與美元的兌換源源不斷地進入美國。

這一點,通過40年來美元指數週期圖表,我們可以看得非常清楚。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黃金脫鉤,意味著美國人擺脫了黃金的束縛,可以隨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發行量大增,美元指數自然要走低。從1971年特別是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美元指數就一直在走低,這就說明美元印多了。

如此這般大約持續了近10年時間。美元指數走低對於世界經濟來講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這意味著美元的供應量增大,也就意味著資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資本不留在美國,要向國外出溢出。第一次美元指數走低之後,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給拉丁美洲帶去了投資拉動,也帶來了繁榮,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經濟繁榮。

1979年,美元洩洪期大約持續了近10年左右的時間,美國人決定關掉洩洪閘。美元指數走低相當於美國人開閘放水,而關閘實際上就是減少美元的流動性。1979年美元指數開始走強,意味著向其他地方輸送美元減少。 拉丁美洲本來因為獲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資,正在欣欣向榮的發展,突然間投資減少了,流動性枯竭了、資金鏈條斷裂了,經濟能不出現麻煩嗎?

1982年馬島海戰爆發

遇到麻煩的拉美國家紛紛開始想辦法自救。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經邁進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但拉美經濟危機一出現,阿根廷卻率先進入衰退。解決衰退的辦法有多種,但不幸的是,當時的阿根廷政府是通過政變上臺的軍政府, 總統是加爾鐵里,他完全沒有經濟頭腦。 作為軍人的加爾鐵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戰爭,他希望通過戰爭來脫困。他把目光瞄向了離阿根廷600公里遠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人把它叫做福克蘭群島。

這個群島已經被英國人統治了100多年,加爾鐵里決定把它奪回來。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國家,南美一向被視作美國的後院。在美國後院打仗不能不請示美國。於是加爾鐵里讓人給美國總統雷根帶話,看看美國的態度。雷根明明知道加爾鐵里打這一仗,會導致一場和英國的更大規模戰爭,但他卻輕描淡寫地表態說,這是你們與英國之間的事情,與美國無關,我們不持立場,我們保持中立。

加爾鐵里以為這是美國總統對他的默許,便發動了馬島戰爭,輕鬆收回了馬島。阿根廷上下一片歡呼,熱烈的像過狂歡節。但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宣稱絕不接受這個結局,還逼著美國總統必須表態。這時的雷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阿根廷的侵略行徑,堅決站在英國一邊。隨後,英國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艦隊,勞師遠征8,000海裏,一舉拿下了馬島。

與此同時,美元走勢開始走強,國際資本按照美國的意願回到美國。因為當馬島戰爭打響後,全球的投資人立刻判斷,拉美的地區性危機出現了,拉美的投資環境惡化了,於是紛紛從拉美撤資。美聯儲看到時機已到,立刻宣佈美元加息,加息後的美元加快了資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經濟一片狼藉。從拉美撤出的資本幾乎全到了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債市、期市、股市),給美國帶來了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的第一個大牛市,讓美國人賺得缽滿盆滿。

當時美元指數從弱勢時的60多點一口氣躥升到120多點,上升了100%。美國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後並不收手,又趁勢拿著賺到的錢,重新回到拉美去購買那些此時價格已跌成地板價的優質資產,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經濟的羊毛,這是美元指數第一次走強後的情況。

如果這種事情只發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復出現,那它就一定是規律。當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強”之後,人們並不確定它是不是規律。

1986年,從拉美金融危機這個高峰之後,美元指數從又開始一路下跌。其間經歷了日本金融危機、歐洲貨幣危機,美元指數仍然在走低,大約走了10年,10年之後的1997年美元指數再一次走強。

美元指數這一次走強之後也是持續了6年。這就很有意思了,我們看到美元指數差不多呈現出這樣一個規律性——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強,再一個10年的走弱、接下來又一個6年的走強。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數第二次開始走弱之後,長達10年的時間內,美元又像洪水一樣向世界傾泄。這次主要的洩洪區是亞洲。上個世紀80年代最火的是什麼概念?“亞洲四小龍”、“亞洲雁陣”等等。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亞洲的繁榮是由亞洲人的辛勤勞動、亞洲人的聰敏智慧帶來的,實際上很大原因是因為亞洲國家獲得了充足的美元、獲得了充足的投資。當亞洲的經濟欣欣向榮到差不多的時候,美國人覺得又應該到剪羊毛的時候了。

於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數整整走低10年之後,美國人通過減少對亞洲的貨幣供應,使美元指數反轉走強,亞洲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和行業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乾脆資金鏈條斷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徵兆。

這時候一鍋水已燒到99度還差1度才能燒開,差哪一度呢,差地區性危機出現。那麼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樣打一仗呢?未必。製造地區性危機,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製造地區性危機就是為了攆出資本,那麼不打仗照樣有製造地區性危機的辦法?於是我們看到那個名叫索羅斯的美籍猶太金融投機家,帶著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對沖基金,開始群狼般攻擊亞洲經濟最弱的國家——泰國,攻擊泰國的貨幣——泰銖。

一個星期左右,然後由此開始的泰銖危機,立刻產生傳導效應,一路向南,陸續傳導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然後北上傳導中國臺灣、香港,日本,韓國,一直傳導到俄羅斯,東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這個時候水已燒開。全球的投資人判斷亞洲的投資環境惡化,便紛紛從亞洲撤出自己的資本。而美聯儲則又一次不失時機地吹響了加息的號角。跟著號角魔聲,從亞洲撤出的資本又一次到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給美國帶來了第二個大牛市。

當美國人掙夠了錢以後,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樣,拿著他們從亞洲金融危機賺到的大把的錢又回到了亞洲,去購買亞洲跌到地板價上的優質資產。此時亞洲經濟已經被這次金融危機沖得稀裏嘩啦,毫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這次唯一的幸運者是中國。

3、瞄準中國

2002年,如潮汐一樣準確,美元指數經過6年的走強,到再一次開始走弱,然後,又是10年時間。

2012年,美國人又開始為美元指數即將由弱轉強做準備。辦法還是老一套:給別人製造地區性危機。於是,我們就先後看到,在中國周邊陸續出現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幾乎全在這一時期密集出現。但是很不巧,美國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機,結果使美元指數走強的時間被迫向後推延。

中菲黃岩島爭端和中日釣魚島爭端,看似和美元指數走強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真的沒有關係嗎?為什麼恰恰出現在美元指數第三次走弱之後的第10個年頭?很少有人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探究,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我們承認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確實存在著一個美元指數週期率,那麼,根據這個週期率及美國人借機剪別國羊毛的手法,我們可以斷定,現在輪到中國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眼下中國已經成了從全球吸引和獲得投資最多的國家,大量國際資本由於看好中國經濟進入中國。從經濟規律上講,不能僅僅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國家。一個中國的經濟規模就相當於整個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經濟總量還要大;和東亞經濟比,也可以說中國經濟相當於整個東亞。而過去十年裏,大量資本進入中國,使中國的經濟總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長到全球第二,如此一來,美國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標瞄準中國,一點不奇怪。

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
如果這一判斷成立,那麼,從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中菲黃岩島爭端之後,中國周邊的事情層出不窮,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鑽井平臺衝突,再到後來的香港“占中”事件。這些事件還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嗎?2014年5月“占中”行動正在醞釀中,可能在5月底就會發生。但是5月底沒有發生,6月底沒有發生,7月還是沒有發生,到了8月仍然沒有發生。什麼原因?這個醞釀的“行動”在等什麼?

讓我們對比另一事件的時間表:美聯儲退出QE時間表。去年年初,美國就說要退出QE(量化寬鬆),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沒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著美元還在超量發行,美元指數就不能走強,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沒有出現,二者在時間表上完全重合。直到2014年9月底,美聯儲終於宣佈美國退出QE,美元指數開始掉頭走強後,10月初,香港“占中”爆發。其實,中日釣魚島、中菲黃岩島、981鑽井平臺、香港“占中”,這四個點都是炸點,任何一個點引爆成功,都會引發地區性金融危機,也就意味著中國周邊投資環境惡化。從而滿足“美元指數走強時,其他地區必須相應出現地區性危機,使該地區投資環境惡化,迫使投資人大量撤出資本”,這一美元獲利模式的基本條件。

但是對美國人來講很不幸的是,這回它碰到的對手是中國。中國人用打太極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邊危機,結果直到現在,美國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溫時出現的最後1度,始終沒能出現,水,也就一直沒有燒開。水沒燒開,美聯儲舉著加息的號角就遲遲不能吹響。

看來,美國知道想剪中國的羊毛沒那麼容易,所以也就沒打算就在一棵樹上吊死。在推動香港占中的同時,美國多管齊下,在其他地區同時下手,在哪兒?

2013年烏克蘭危機
歐盟與俄羅斯的接合部。亞努科維奇領導下的烏克蘭,當然不是沒縫的雞蛋,所以,才會有讓蒼蠅下蛆的機會。但美國盯上了烏克蘭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只有縫的雞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擊亞努科維奇這個不聽話的政客,又阻斷歐俄走近,也能造成歐洲投資環境惡化,一箭三雕的理想目標。於是,一場貌似烏克蘭人自發的“顏色革命”爆發了,美國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國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實現了:俄羅斯強人普京趁勢借機收回了克裏米亞,此舉雖不在美國人計畫之內,但卻正好讓美國人更有理由向歐盟還有日本施壓,迫使他們與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給俄羅斯更給歐洲經濟帶來巨大的壓力。

美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人們往往容易從地緣政治角度,而不是從資本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烏克蘭出現危機之後,歐美與俄羅斯的關係迅速惡化,但整個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羅斯的結果,卻直接使歐洲的投資環境惡化,導致資本從這裏撤出。據有關數據顯示,大約有上萬億的資本離開了歐洲。美國人的兩手設計得逞了。

這就是其一:如果不能讓資本從中國撤出去追捧美國的話,那就起碼讓歐洲的資本撤出來回流美國。這第一步,以戲劇性的烏克蘭變局實現了,但第二步,卻未能如美國所願。因為從歐洲撤出的資本,並沒有去美國,另有數據顯示,它們大部分來到了香港。這意味著全球投資人仍然不看好美國經濟的復蘇。而寧願看好雖已處在經濟下行線上,但仍保持著全球第一增長率的中國。

2014年,其二,中國政府在去年宣佈了要實現“滬港通”,全球的投資人都熱切地希望通過“滬港通”,在中國撈一把。過去西方資本不敢進入中國股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進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寬進嚴出,你可以隨意進來,但是你不能隨意出去,所以說他們一般不敢到中國來投資中國的股市。“滬港通”之後,他們可以很輕鬆地在香港投資上海的股市,掙到錢後可以轉身就走,於是上萬億的資本滯留在了香港。

於是香港2014年9月28日忽然有人發起“占中”,隨後2019年3月15日開始反送中,2019年6月開始暴力衝突直到今天,2021年,“占中”、“反送中”、“時代革命”、“本土自决”,甚至叫出“港獨”口號的黃黑勢力及其幕後推手始終不肯甘休,總想捲土重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美國人需要製造一次針對中國的地區性危機,讓滯留香港的資本撤出中國,去追捧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為什麼這麼強烈地需要並依賴國際的資本回流?原因是,從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國經濟逐漸放棄實物生產,脫離開實體經濟。美國人把實體經濟的低端製造業、低附加值產業叫做垃圾產業或者叫做夕陽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向中國轉移。而美國除了留下所謂高端的產業,IBM、微軟等企業外,70%左右的就業人口都陸續轉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這時的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國家,它已經沒有多少實體經濟可以為全球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不得不打開另一扇門,就是虛擬經濟的大門。虛擬經濟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過讓國際資本進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為自己錢生錢。然後,再拿掙到的錢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國人現在只有這麼一個活法了。或者我們稱之為美國的國家生存方式。這個方式就是,美國需要大量的資本回流來支撐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誰阻擋了資本回流美國,誰就是美國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弄明白想清楚。

4、嚴防歐洲、亞洲一體化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三個月之後科索沃戰爭爆發。很多人以為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和北約聯手打擊米洛舍維奇政權,因為米洛舍維奇政權在科索沃地區屠殺阿族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災難。

戰爭結束之後,這個謊言迅速戳破,美國人承認這是中情局與西方的媒體聯手做的一個局,目的是打擊南聯盟政權。但是,科索沃戰爭真的是為了打擊南聯盟政權嗎?歐洲人開始一邊倒地認為就是這個目的,但是打完這場72天的戰爭之後,歐洲人才發現自己上當了,為什麼?

科索沃戰爭
歐元啟動之初,歐洲人信心滿滿。他們給歐元的定價是與美元比值1:1.07。科索沃戰爭爆發後,歐洲人參與北約行動,全力以赴支持美國攻打科索沃,72天的狂轟亂炸,米洛舍維奇政權垮臺,南聯盟屈服。可接下來一盤點,歐洲人發現不對頭了,歐元,就在這70天裏,居然被這場戰爭打殘了。戰爭結束時,歐元直線下跌30%,0.82美元兌換一歐元。這時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別人把你賣了,你還在替別人數錢。這一來歐洲人才開始醒悟。這就是為什麼到後來當美國要打伊拉克的時候,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盟的軸心國家,堅決反對這場戰爭。

有人說,西方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到現在為止,西方國家之間,在二戰之後確實沒有直接發生過戰爭,但是不等於沒有發生軍事戰爭,不等於他們之間不發生經濟戰爭或金融戰爭。科索沃戰爭就是美國人對歐元的間接金融戰爭,結果打的是南聯盟,疼的是歐元。因為歐元的誕生動了美元的乳酪。在歐元誕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貨幣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結算率一度高達80%左右,即使到現在也在60%左右。

歐元的出現立刻切走了美國的一大塊乳酪!歐盟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的出現一下子就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24萬億美元—25萬億美元規模)。做為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歐盟當然不甘心用美元來結算它內部的貿易,於是歐洲人決定推出自己的貨幣——歐元。

歐元的出現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貨幣結算量,到現在世界上23%的貿易結算已使用的是歐元而不是美元。美國人在歐洲一開始談論歐元時對此警惕不足,到後來發現歐元一出現就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時,已經有點來不及了。所以,美國要接受這個教訓,一方面要摁住歐盟和歐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戰者。

破壞亞太——第三大經濟體

中國的興起,讓中華成了新的挑戰者。2012年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就是美國成功打壓挑戰者的最新嘗試。這兩個發生在中國周邊的地緣政治事件,雖沒能造成資本從中國大量外流,但卻起碼部分達到了美國人的目標,直接導致兩件事情胎死腹中。

2012年年初,其一,中日韓關於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
四月,中日貨幣互換和中日之間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協議。但此時,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相繼出現,一下子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中日貨幣互換一風吹了。幾年後的現在,我們才勉強完成了中韓兩國的雙邊自貿區的談判,這已經意義不大了,因為它和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區的意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一旦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韓、港、澳、臺的整個東北亞自貿區。東北亞自貿區一經形成就意味著世界規模大約20多萬億美元的第三大經濟體出現!

其二,當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東亞自貿區的產生意味著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繼續推想,東亞自貿區出現,依然不會止步,它會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亞,然後向北整合中亞五國,再然後繼續向西,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這樣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比歐盟和北美加起來還要大,這麼龐大的一個自貿區出現,難道她會願意用歐元或美元結算他們內部的貿易嗎?當然不會。這就意味著亞元可能誕生。

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亞洲自貿區,我們只能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成為亞洲的主導貨幣,就像美元先成為北美的硬流通貨幣,再成為全世界的硬流通貨一樣。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遠遠不止我們所說的人民幣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它將與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

中國人能看到這一點,美國人就看不到這一點嗎?當美國人宣佈戰略重心東移,推動日本在釣魚島跟中國扯皮、推動菲律賓在黃岩島跟中國對峙的時候,如果我們還目光短淺地以為,釣魚島爭端是日本右翼鼓動“購島”後與中國的衝突,黃岩島爭端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昏了頭找中國的麻煩。而看不出這是美國人的深謀遠慮,是美國人在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又一個挑戰者,而美國人則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所以他們一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次出現。因為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形成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也就意味著世界貨幣三分天下成為現實!

想一想看,手中只剩三分之一貨幣霸權的美元,還叫貨幣霸權嗎?而今天一個產業空心化的美國,假如再沒有了貨幣霸權,美國還能算世界霸主嗎?想明白這點,就知道為什麼今天中國遇到的所有麻煩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是因為美國比我們想得遠,看得深,才為了防中國之“患”於未然,處處給我們製造麻煩。這也就是美國為什麼要實施亞太戰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它究竟要平衡什麼?它真的要在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菲律賓,中國與其他有爭端的國家之間,實現一種微妙平衡,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嗎?當然不是,它的目標就是一個,平衡掉中國今天大國崛起的勢頭。

5、美軍為美元而戰!

人們都說,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是由於有三大支柱——貨幣、科技、軍事。實際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支撐美國的是貨幣和軍事,而支撐貨幣的則是美國的軍事力量。全世界所有國家軍隊的打仗都是燒錢,但美軍打仗雖然也燒錢。但卻能一邊燒錢,一邊為美國掙錢,這一點,其他國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國,可以通過打仗獲得巨大的利益,儘管美國也有失手的時候。


伊拉克戰爭
美國人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裏想到的是兩個字——石油。美國人真的是為石油而戰嗎?非也。美國人如果為石油而戰的話,那麼,美國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後,為什麼不從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價從戰前的三十八美元一桶,一路飆升到戰後的一百四十九美元一桶,美國老百姓並沒有因為美軍佔領了伊拉克這樣的產油國而享受低油價。所以說,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美元。

為什麼這麼說?道理非常簡單。由於為了控制世界,美國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

1973年,為了讓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國人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讓美元與石油掛鉤,通過脅迫歐佩克的主導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實現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你就能理解美國人為什麼要在產油國打仗。

在產油國打仗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油價飆升,油價一飆升就意味著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說戰爭之前,你手裏有三十八美元,理論上講,你就可以從油商手裏買走一桶石油。現在這場戰爭把油價打高了4倍多,達到一百四十九美元,你手裏的三十八美元就只夠買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著你還差一百多美元。怎麼辦?你只能去找美國人,拿出自己的產品和資源去換美國人手中的美元。而這時美國政府就可以理直氣壯、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印美元。這就是通過戰爭,通過在產油國打仗打高油價,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美國人在伊拉克打仗,還不止是這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是在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當年小布希為什麼一定要打伊拉克?現在我們已經看的很清楚,薩達姆沒有支持恐怖主義,沒有支持基地組織,也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為什麼薩達姆卻最終走上了絞刑架?因為薩達姆自以為聰明,想在在大國之間玩火。

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薩達姆以為抓住了在美元和歐元,美國和歐盟之間玩火的機會,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宣佈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將用歐元結算。這一下惹火了美國人,尤其是它產生一連串的示範效應,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內賈德,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紛紛宣佈自己國家的石油出口結算也用歐元結算。這還了得?這不是往美國人胸口捅刀子麼?!

所以說這場伊拉克戰爭非打不可,有些人認為這麼說太牽強了。那麼請他看一看,美國人打下伊拉克之後幹了些什麼?還沒等抓住薩達姆,美國人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發佈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佈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從歐元結算改回用美元結算。這就是為什麼說美國人是在為美元作戰。

阿富汗戰爭
也許有人會說,伊拉克戰爭為美元而戰可以理解,阿富汗不是產油國,那麼美國大打阿富汗戰爭總不會是為了美元吧?何況阿富汗戰爭是在“九一一”發生之後,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美國是為了對基地組織的報復和對支持基地組織的塔利班的懲罰,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阿富汗戰爭是在“九一一”之後一個多月打響的,應該說打得很倉促,打到一半時美軍就把巡航導彈打光了,而戰爭還在繼續,美國防部不得不下命令打開核武器庫,取出一千枚核巡航導彈,摘下核彈頭,換上常規彈頭,又打了九百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來。這明擺著證明這一場準備得非常不充分,既然如此,美國人為什麼硬要倉促上陣呢?

因為美國人已經等不及了,更因為美國人的日子過不下去了。21世紀初期,美國作為一個產業空心化的國家,每年都大約需要有7000億美元的淨流入,才能過日子。可是“九一一”之後一個月內,全球投資人對美國的投資環境惡化,表示出了從未有過擔心和憂慮:如果強大如美國對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證,怎麼能夠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結果,三千多億的熱錢離開了美國。這就迫使美國必須儘快打一仗,這一仗不僅是要懲罰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還要給全球投資人一個信心。隨著第一枚巡航導彈在喀布爾炸響,道瓊斯指數迅速回升,一天之內回升六百點,流出的資本開始回流美國,到年底,大約有四千多億美元回流美國。這不正說明,阿富汗戰爭同樣是為美元而戰,是為資本而戰。

全球快速打擊系統
不少人對中國的航母充滿了期待,因為他們都看到了在航母歷史上的作為,也熱切地盼望中國有自己的航母,而遼寧號的出現,也確實讓我們中國趕上航母的末班車。雖然航母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大國的標誌,但是它更多的就是個標誌。因為在全球經濟越來越被金融化之後的今天,航母的作用將逐漸式微。因為在歷史上航母是物流時代的產物。大英帝國興盛時,要推動全球貿易,將它的產品推向全球,然後再把資源拿回來,所以它需要強大的海軍保證海上通道的暢通。直到後來發展到航母的出現,都是為了控制海洋,保證海上通道的安全。因為當時是資源和產品“物流為王”的時代,誰控制了海洋,誰就能控制了全球財富的流動。但是今天世界已是“資本為王”的時代,成百億、上千億乃至上萬億的資本,從一個地方流到另一個地方,只要在電腦上敲幾個鍵,幾秒鐘之內就能完成,在大洋上航行的航母能跟隨物流的速度,卻無法跟上資本流的速度,當然也就無法控制全球資本。

那麼今天,有什麼辦法?可以跟上被互聯網支持的全球資本的流向、流量和流速?美國人正在開發龐大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用彈道導彈、超音速飛機,5倍甚至十幾倍於超音速的巡航導彈,就可以迅速打擊任何資本雲集的地區。現在美國號稱可以二十八分鐘打遍全球,不管資本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雲集,只要美國不想讓資本在那個地方落腳,導彈就可以在二十八分鐘後趕到那裏。而當導彈落下去的時候,資本就會乖乖撤出。

這就是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必將取代航母的原因。當然,航母在未來仍會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諸如保障海上通道的海上安全,或者執行人道主義使命等等,因為航母是非常不錯的海上平臺。但是作為控制未來資本流動的武器,它已經遠不如全球快速打擊系統。

空海一體戰
美國人在考慮用軍事手段應對中國崛起的問題上,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空海一體戰”。但“空海一體戰”仍然難解美國的困局。“空海一體戰”是2010年美空軍和海軍首腦聯合提出的針對中國的作戰概念。提出“空海一體戰”,實際上首先就反映出美軍今天正在走弱。美軍過去以為,它用空襲可以打擊中國,用海軍也可以打擊中國。現在美國發現自己的力量無論是空軍還是海軍單獨使用,都不可能對中國構成優勢,必須空海聯合才能對中國構成一定的優勢,這就是空海一體戰的來由。但是空海一體戰從2010年年初提出4年多後,突然美國人給它改了個名稱,叫做“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

在這個空海聯合行動構想中,美國人認為十年內,中美之間不會發生戰爭。因為美國人研究中國今天的軍力發展後,認為以美軍現有能力,不足以確保抵消中國軍隊已建立的一些對美優勢。如攻擊航母的能力和摧毀太空系統的能力,所以,美國必須再拿出10年時間發展更先進的作戰系統,以抵消中國的某種優勢。這意味著美國人可能的戰爭時刻表撥到了十年後。雖然10年後戰爭也仍可能不會發生,但我們都必須對此做好準備。中國要想讓10年後也不會發生戰爭,就需要在這十年內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包括軍事和戰爭的準備。

6、一帶一路”:中國的太極!
讓我們看看在美國受人追捧的運動,第一是籃球、第二是拳擊。拳擊這項運動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國人崇尚實力的風格,直來直去,重拳出擊,最好KO(擊倒獲勝)對手,一切都很明確;而中國人則相反,喜歡模糊,以柔克剛,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動作都化解掉。中國人喜歡打太極,而太極確實是一門比拳擊更高的藝術。

“一帶一路”就反映了這種思路。歷史上所有的大國在崛起過程中,都有圍繞它的崛起展開的全球化運動。這意味著全球化不是一個從歷史到今天一以貫之的過程,而是各有各的全球化。羅馬帝國有羅馬帝國的全球化,大秦帝國有大秦帝國的全球化。每一次全球化都是被每一個崛起的帝國推動的;每一個帝國都有與它相關的一段全球化,在它的上升期到它的鼎盛期,全球化達到一個巔峰。而這個全球化同時會被它自身的力量所限制,這就是它的能力所能達到的最大範圍和它的交通工具所能到達的最遠點,那也就是它全球化的終點。

所以,無論是古羅馬全球化,還是大秦帝國的全球化,今天看來,都只能算是一種帝國擴張的區域化過程。真正的近現代史上的全球化,是從大英國帝國開始的,大英帝國的全球化是貿易的全球化。美國秉承了大英帝國的衣缽之後延續了一段貿易全球化,而真正具有美國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這也是我們今天正經曆的全球化。但我不同意說中國今天的“一帶一路”,是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接軌,那等於說是要繼續和美元的全球化接軌,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一帶一路”是中國全球化的初始階段,也就中國的全球化。作為一個大國,在崛起過程中必須推進環繞你展開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應該說是中國迄今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國戰略。因為它是跟美國戰略東移的一次對沖。有些人會對此提出疑問,對沖應該是相向而行,你還能有背向而行的對沖嗎?對了,“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美國東移戰略的一次背向對沖,我拿背朝向你。你不是壓過來了嗎?我往西走,既不是避讓你,也不是畏懼你,而是非常巧妙地化解你由東向我壓來的這種壓力。
“一帶一路”並非兩線並行戰略,而應有主次之分。鑒於海上力量至今是中國的短板,“一帶一路”首先應該選擇從陸上完成,也就是說“一路”應該是輔攻方向,而“一帶”應該成為主攻方向。“一帶”成為主攻方向,意味著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陸軍的作用。有人說中國陸軍天下無敵,這話放在在中國的國土範圍內說,沒錯,中國陸軍所向無敵,誰也別想再踏上中國的領土來打大規模的仗,問題是中國陸軍有遠征能力嗎?

美國人選中國作對手,打壓中國,是選錯了對手、選錯了方向。因為未來真正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根本不是中國,是美國自己,美國將自己埋葬自己。因為它沒有意識到,一個大時代正在到來,這個時代將會把它所代表的金融資本主義推到最高階段之際,讓美國從巔峰跌落,因為一方面,美國通過虛擬經濟,已經把資本主義的紅利吃盡了。另一方面,美國又通過它引以為傲的領先全球的科技創新、把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推到了極致,而這些工具最終將成為埋葬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主義的最主要的推手。

互聯網+:斬斷美國貨幣霸權的利劍!
阿裏巴巴在去年“雙11”這天,其淘寶網、天貓網的網購銷售額一天達到507億人民幣,而在相隔不久的感恩節三天的假期裏,美國網上銷售和地面上的商場銷售總額才相當於407億人民幣,不及阿裏巴巴一家。而中國還沒有算上網易、騰訊、京東,更沒有算其他商場的營業額。這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已經悄悄到來,而美國人面對這個時代仍然遲鈍。阿裏巴巴的交易,全是用支付寶的方式完成的,支付寶意味什麼?意味著貨幣已經退出交易舞臺,而美國人的霸權是建立在美元基礎上的。美元是什麼?美元是貨幣。未來當我們越來越多的不再使用貨幣結算的時候,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就將成為無用的東西。當貨幣成為無用的東西時,建立在貨幣之上的帝國還會存在嗎?這才是美國人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從秦末秦二世時期,開始有人造反,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到辛亥革命,2000多年的歷史上有發生過多少次起義、造反、戰爭、革命?解決問題嗎?不解決問題,一直是改朝換代,一直是低水準迴圈。因為這些來複式運動改變不了農耕社會的本質,既沒有改變生產方式又沒有改變交易方式,所以只能一直改朝換代。西方也是如此,拿破崙攜法國大革命的雄風,帶領一支嶄新的被大革命洗禮過的軍隊橫掃歐洲,把一頂頂王冠掃落在地,但等到滑鐵盧一仗失敗,拿破崙下臺,歐洲的帝王們一個個復辟,立刻重回封建社會。直到英國的蒸汽機來了,工業革命來了,使人類的產能大大的提升,大量剩餘產品出現,有了剩餘產品才會有剩餘價值,然後才會有資本,然後才會有資本家,然後資本主義社會就到來了。

那麼今天當資本有可能隨著貨幣的消失而消失,人類即將跨入一個新的社會門檻,這時的中國和美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都站在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起跑線上。那麼這時我們要比的就是誰先邁入這個時代,而不是誰把誰打壓下去。而美國人恰恰在這一點上,顯示出驚人的遲鈍。因為它太渴望保住自己的霸權地位,而從未想過與別的國家分享權力,共同邁過新社會時代那道今天對我們來說,還有很多未知領域和不確定性的門檻。

 

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

好文分享, 戰塲不止是槍和炮, 財經的戰塲更險!

2022年, 中美政策完全背道而馳

2022年1月11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要提前、多次加息。 官方和諸多機構表示:2022年三月,結束購債後,美國大概率就要開始加息,並至少加3-8次。

美國,毋庸置疑,馬上進入貨幣收緊時代! 由於美國幾乎控制全球金融市場,美聯儲一舉一動影響全球國家貨幣政策,美國一收緊,全球至少27個國家都開始被迫跟著加。

不過,中國,不一樣!

在美國要加快加息時,中國逆勢迅速降息,美國加快收緊貨幣的時候,中國貨幣卻逆勢進入貨幣寬鬆週期。

1月17日,中國央行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逆回購操作利率。

1月20日,下調LPR利率,時隔20個月以後,首次降息。

如此密集的連續降息,屬實少見。

中美政策一緊一松,完全相反!  

那麼,問題來了,中美兩國,為什麼政策會完全錯位相反?

到底怎麼回事? 

1、金融對抗 

中美貨幣政策反向的背後其實是中美週期的錯位。

2020年,疫情來襲,全球遭遇前所未有的重擊,為了挽救經濟紛紛開始大寬鬆大水刺激。

但是中國從那時候就開始不一樣。

中國在疫情初期就採取大力度防控措施,率先恢復生產,讓中國經濟從2020年下半年經濟就開始逐漸復蘇。

當時中國沒有寬鬆反而開始收緊,反而大力開始收杠杆。

中國經濟復蘇度要明顯快於其他國家,和美國和其他國家,走了一個時間差。

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由於地緣政治風險加上疫情,讓供應鏈開始斷裂,勞動力出現緊缺,生產力就開始停滯。

全球大宗商品資源工業品價格開始爆升風險,歐美多國出現高通脹,這些都是貨幣大規模超發,引發上游能源資源價格暴漲出現所導致。

2021年12月,美國通脹已經連續七個月保證5%以上,物價全方面開始大漲,這讓歐美非常頭疼,生產力短時間上不去,只能通過貨幣收緊來抑制通脹。

對中國來說,這時候開始寬鬆,是因為之前去杠杆收緊比他國有了先發優勢,才不會那麼被動。

在最需要爆發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貨幣寬鬆去對需求端,信貸端形成刺激經濟。

中國在疫情先發期頂住了壓力,在全球都大放水環境下,去杠杆掃除隱患。

比如在去年,中國一直在去杠杆結構性收緊。

1.對高額無風險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進行治理;

2.對民間借貸利率進行了整體約束;

3.在於銀行大額存單的調整;

4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

5 引導著原有資金去做風險投資;

6 提高房貸利率來增加房屋炒作成本;

一切都是因為在那時候我們提前去杠杆,中國才能在2022年更難的時候,進入寬鬆週期,去對沖風險去直接刺激經濟的增長!

在關鍵時刻,中國,有高人!

2、中美利差 

這次中美政策的完全走反,其實預示這中美金融對抗的時候,要來了。

中國的利率水準現在比較高,就算是美國加息,中國降息,中國的利率水準依然高於美國,依然存在利差。

根據市場推算,這次美聯儲要加息6-8次,對應美債利率要拉到2.5%左右,那時候中美利差將會極為接近。

中國,就要留出貨幣空間,去應對美聯儲的可能超預期加息。

誰的國債能吸引到更多的全球資本,誰就有更大更多機會。 

未來,中美國債,將會是全球資本的第二戰場。

3、滯漲

現在的全球多國生產力萎縮,加上全球大規模放水,接下來全球可能會來到可怕的滯漲現象。

就是經濟停滯,通脹持續上升的現象。

具體表現為,內需不振,消費不旺,房地產、基建以及上游產業投資過剩,債務風險堆積,經濟增長依賴於出口市場。

在疫情期間,美國大規模撒錢,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萬億美元直接流入美國家庭,這刺激了終端消費。

大批老百姓的錢跑到金融市場,房產市場,這也刺激大宗期貨價格大漲。

加上美國家庭原本具有更強的購買力,刺激了消費。

2021年,中國進出口總值暴漲22%,創造了近10年來的新高,主要原因,都是因為歐美國家的消費需求旺造成的。

如果美國收緊加息,全球多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就會暴跌,對中國貨的需求就會減少,這樣會使得我們的出口增長面臨很大壓力。 

面對出口壓力,未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要重啟寬鬆,去大規模刺激投資,刺激內需消費。不得不說,高層把這步,早就計算好了。 

4、收割

美元是世界貨幣,全世界的石油、商品交易使用的都是美元,所以一旦美國降息,那就意味美元大量的進入他國市場,也就是財經專家常說的放水,美元投資多了,就會帶動那個國家經濟的繁榮,從而出現樓市、股市、實體經濟的繁榮期,

美國通過美元美債買入該國資產,然後在高點拋售,從而收割一次財富。這是收割全球財富的古典招數了。拉美、日本、韓國、東南亞,實際上都被美國給收割過。所以,在疫情下美國瘋狂印鈔瘋狂放水,出現高通脹現象。

通過超級大放水,把全球的泡沫一起吹起來,然後再來一個大加息縮表收割全球,到時候大家一起比爛,美國只要把其他國家搞砸,只要比其他國家強,美國就會收益最大。美國這個招數,中國在2020年就看到了,也早想著這一天的到來。 

所以中國那時候反而開始了緊縮收杠杆。為的就是,中國知道在未來美國放水到一定時候,一定會收割全球。

所以,中國那時候所做的一切,為的就是避免被收割,為的就是這一刻。

一周之內,中美兩個大國一個強硬表示要縮緊,一個快速寬鬆降息。

無形中的金融對抗,躍然而出。 

5、未來 

圍棋博弈中,最看重的是先手,在大國博弈,從不是開著軍艦舉著核彈兩方互捅,過來幹你,而是長期對弈。這是個長期戰,比誰能熬下去,比誰能拆招能獲得先手。

未來,這是一場薅羊毛和反薅羊毛的戰鬥,收割與反收割的戰鬥。現在的一切,只是開始,更大場面的,還在後面。

中國降息,美國加息,看似相反的途徑,其實蘊藏著中美兩國的目的。

一切就等一個窗口,那就是疫情控制住,誰能獲得先發優勢。

無論是否願意,世人已經身在這場大國博弈中了。提醒大家,一定要認清現實,不要被一些不負責任媒體誤導。所有投資人一定要有風險意識,這是一場對賭戰,不要在趨勢面前走相反道路。熬下去,活下去過冬,保持現金流,你就能超過80%的人。 

所以在未來的1-2年,人們將會看到一個全球經濟的新格局逐漸形成。

慢慢的,一切都會明朗。


 


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 謝灶!!!


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農曆臘月二十三日

是傳統的農曆小年,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省港澳地區叫謝灶。

在這一天北佬要祭灶神、貼窗花,在灶屋的鍋臺,廣東人叫灶臺,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把神龕清理翻新,更在兩側重新貼上新寫的古老對聯。

上聯寫“上天奏好事”
下聯寫“下界保平安”

或“回宮降吉祥”

橫額是“一家之主”

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中華人民間的年味好像淡了許多,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人心,是今天炎黃對待中華傳統節日的心態、感情及認同度而已。

中華地區都算是廣大,所以各地對傳統的節日總會有少許差別,長江以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稱“小年”,也被稱為灶王節。

到了小年,新年的意味正式開始了,不論如何,中華食五谷大的的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民間,小年的習俗有很多。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

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那些年,祭灶日的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本是家景不俗,可惜娶妻成家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帑,淪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再嫁之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自焚而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覺得灶王還有知恥羞愧自我懊悔,痛悔懺悔之心, 是好人的樣辦,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小年是整個新春新年慶祝活動的序幕,家家開始準備年貨,乘時把家整理、整頓過個好年。

大掃除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房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乾乾淨淨迎春節。

北方稱為“掃房”,南方也叫“撣塵”。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

祭拜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但如今傳統灶台已然退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附著其間的祭灶活動也僅保留在一些農村地區。)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貼窗花

窗花多以喜鵲登梅、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題。

將紅色的窗花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裏,更添喜氣。

寫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裏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陰清火、潤肺止咳的功效。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於是人民便敬獻祭灶,意為用糖糊住灶王爺嘴,上天後說些甜言蜜語。

似乎,省港澳等地的人對小年沒有什麼講究,一般記載的大都是北人的習俗、風俗及習慣。

吃餃子

過小年,民間吃餃子。取意為“送行餃子迎風面”。在很多地區,一到臘月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 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

“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蒸花饃,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小年祭灶習俗在中華民族由來已久,這幾首咏小年詩詞,就可明證:

《祭灶詞》宋·范成大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詞中就詳細地描寫了祭灶神的食物的豐富以及“男兒酌獻女兒避”等民間傳統。

《小年》宋·文天祥
燕朔逢窮臘,江南拜小年。
歲時生處樂,身世死為緣。
鴉噪千山雪,鴻飛萬裏天。
出門意寥廓,四顧但茫然。

《二十四日》宋·文天祥
壯心負光嶽,病質落幽燕。
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
歲時如有水,風俗不同天。
家廟荒苔滑,誰人燒紙錢。

這兩首詩是文天祥兵敗被俘,寫在小年時,對節日的百感交集、家鄉的思念、視死如歸的決心,詩中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英勇就義的地方。

《祭灶詩》宋·呂蒙正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呂蒙正未發跡時所作,作為一個文人,小年祭灶只能用清湯寡水以及寫詩的方式。作者借寫祭灶抒發了心中憤懣不平之意。

《縱筆三首》 (其三)宋·蘇軾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鬥酒定膰吾。

蘇軾同樣是寫歲末生活的窘迫,詩中就樂觀很多。雖然眼下困苦,但對明天充滿希望及信心,明年一定好!

《木蘭花慢-送灶》清·查元鼎
酬君海外佑行廚,持慣長齋合笑吾。
晨夕餐從辛苦得,盆瓶禮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闕,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東南兵燹靜,安排茶灶泛西湖。

這首詩期望和平息戰,前三聯寫的十分工整。用食物祭灶神,送他今日上天去朝見玉帝,求人間和平,希望灶神明年回來的時候,戰爭已止,這樣就可以在西湖上迎接灶神了。

《換巢鸞鳳-乙巳送灶》清末·王闓運
烹得黃羊,喜廚中酒熟,甑裏糕香。
團圞無鏡,聽兒女、有家當。
五窮辭去去東洋。依然那時、鐙光燭光。
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養。
惆悵,休更想。要識世間,苦樂常相傍。
範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歡情無量。
勘破流年似回環,只愁霜鬢明朝長。
誰思量,紫姑神、如願酬餉。

王闓運是清末著名詩人、政治家。這首送灶詞寫的十分滄桑。又是祭灶時候,有黃羊、有酒、有年糕。想想已是第七十次祭灶了,不由生出滄桑之感。世間苦樂,早已隨流年看透。只是感慨又一年過去,又要再添霜鬢了。

《庚子送灶即事》民國·魯迅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請灶君吃了膠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殺黃羊祭灶的風俗自漢代流傳下來。

”瓣香”是佛教用語,即一炷香。用點燃的一炷香表達心中的虔誠。而這一炷香也需要典當衣物才可以獲得。這首詩寫出了貧苦人家過小年時候因家貧而帶來的窘迫。

《祭灶與鄰曲散福》宋·陸遊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
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
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
問君此夕茅簷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詩中記在小年這一天,陸遊將左右鄰居請來一起宴飲,賓主相坐,歡聲笑語不斷。陸遊說,什麼時候都要敬老,雖貧也無妨,小年共飲共食,雖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此時開心和那灶頭灶神何其相似呢?

老安按:
謝灶, 北人以灶糖, 粵人以燒肉黃雞白酒甜糕供奉灶君夫婦, 目的是"賄賂"他倆在玉帝面前替該家人, 該家庭隱瞞一切惡事,  吹水該家庭全年"做"過幾多好事,,,如此, 如此,,,,可以說自有炎黃(其實自有人類), 賄賂貪瀆貪污是"人"的原罪, 水清則無魚, 是金石良言,,,試問眾位食米食谷食咗幾十年的, 你真的一生無貪無賄過嗎???

其實, 現實人間, 適當"合乎"環境,合乎"人情"的貪賄是世情一切發展的W40而已, 只有那些欲貪無路,欲賄無門的人的"朱熹"而已!!! 不過,凡事要平衡,合情,合理,並不能"過","過尤不及",一"過"便成禍,可是,這"過"的標準"難定",於是成"禍",正如所說,賄貪都是人類的原罪,雖有朱元璋,雍正,老毛的殘忍對付,都難以防治,昔日大英帝國的派港總督麥理浩就人中龍,昔日不計,今天做官的要節制,再加高薪長俸以養廉,基本防治到"過"的問題!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裏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陰清火、潤肺止咳的功效。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於是人民便敬獻祭灶,意為用糖糊住灶王爺嘴,上天後說些甜言蜜語。

就是想你死, 就是想你亡!!!



轉貼:

聞韜:美英等西國家為何極力煽動中國「與病毒共存」? 真相很陰險恐怖及殘酷!

美國總統拜登聲稱美國的疫情在好轉,美國政府又宣稱疫情消退,到2月時將不再公佈疫情數據。

那麼,事實真的如美國政府、美國總統所宣稱的那樣嗎?

還是讓數據說話吧。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21日下午6點,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70035568例,死亡864142例。

即美國確診感染的人數超過了7千萬人、死亡人數超過86萬。 (當然,這只是統計的數位)

而最為重要的數據是:在過去24小時內,美國新增確診886563例,新增死亡4303例。

美國目前的總人口是3.3億。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算的話,如果我們中國走的是美國的"與病毒共存"的路,那麼我們中國將會出現的情況會慘的更狠,每天因新冠病毒而死的人數將達1.8萬人,每小時死亡的人數達700多人,每分鐘就有12人死去。

而如果把中國的醫療體系目前仍與美國存在一定差距、中國的人口密集程度遠比美國高、中國的全民醫保會導致醫療資源被擠佔到崩潰的現實,那麼上述數位將會直接翻倍,甚至是翻數倍。

所以,試問一下,這種悲慘境地,哪個中國人可以面對? 那個中國人又可以接受呢?

當然,除了鐵了心的洋奴、美狗之外,是沒有人願意面對這種悲慘境地的。

所以,我們中國人,都要堅決的反對所謂的"與病毒共存"。 中國人,都不能變成"與病毒共存"所要付出的代價。

事實上,近期被變異毒株德爾塔、奧米克戎輪番攻陷而導致的我國部分地區的小規模疫情,已經均被控制了。

在過去的一天內,我國新增本土病例是23例,西安已經完成清零,河南有4例全在安陽,代表著河南即將全部清零。 廣東3例全在珠海,全是密切者,說明疫情被牢牢控制了。

…輸入病毒已明顯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遏制中國的新策略。所以內地必須堅持防疫「清零」。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一個最大和最難管控的缺口。所以內地嚴控香港通內地的關口,短期內不會開放免檢通關!


2022年1月19日星期三

中華復興不是夢, 2021年中國的經濟表現


2021年中國經濟成績

GDP突破110萬億,增速8.1%

2021年中國經濟的八大要點

先説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的GDP表現

第一名依然是美國。2021年GDP總值為22萬億美元,美國仍然是全球GDP總量最大的國家。

1.美國、22.4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25%左右
2.中國、17.7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18%左右
3.日本、5.1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5.4%左右
4.德國、4.2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4%左右
5.英國、3.2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3.3%左右
6.印度、2.95萬億美元/占全球的比例為3.1%左右
7.法國、2.94萬億美元/占全球的比例為2.8%左右
8.義大利、2.12萬億美元/占全球的比例為2%左右
9.加拿大、2.01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1.9%左右
10.韓國、1.83萬億美元/占全球的比例為1.8%左右
11.俄羅斯、1.65萬億美元
12.巴西、1.64萬億美元
13.澳大利亞、1.61萬億美元
14.西班牙、1.45萬億美元
15.墨西哥、1.28萬億美元
16.印尼、1.15萬億美元
17.伊朗、1.08萬億美元
18.荷蘭、1.00萬億美元
19.沙烏地阿拉伯、0.84萬億美元
20.瑞士、0.81萬億美元

1月17日,PRC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1年全年國民經濟運行主要經濟數據。

這些數據有八大要點。

要點一:

GDP突破110萬億,比上年增長8.1%

初步核算,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這與不少的市場觀察及預期基本相符。

早前,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的“2021年第四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時表示,如果只從數字上對比, GDP增速實現8%左右,與2021年年初時各方預期也相差不大。

有關經濟部門表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佔先。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了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

此前,四季度GDP增速是否破“4”是市場討論的焦點。數據顯示,分季度看,四季度增長4.0%。

2021年中國經濟有不少要點。近日公佈的2021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達到了6萬億美元,年內連續邁過5萬億、6萬億美元的兩個關口,全年貿易順差達到6000多億,創了歷史新高。另外,製造業領域無論是總投資還是銀行信貸資金的流入,包括這個行業本身的數字化轉型都在快速的發展當中。

近期,世界銀行發布對於2022年的全球增長預測的報告下調了。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在2021年反彈至5.5%之後,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明顯減速至4.1%。對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分別比6月份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報告還認為,經濟降速不僅會發生在發達經濟體,也會發生在新興經濟體。具體來看,預計美國經濟2022年放緩至3.7%,中國經濟2021年放緩至5.1%。

要點二: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021年二季度以來,中國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速保持基本與GDP增速持平。從最新公佈數據來看,全年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縮小。

2021年全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 比上年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其中,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農村居民1893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50,因疫情影響,比上年縮小0.06。

要點三:城鎮調查失業率降低

中國政府數據顯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個百分點。

對比年初設定的發展目標,達到了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的預期目標。

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

結合,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增速等數據看,寧吉喆表示,2021年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

要點四:社零總額突破40萬億,基本生活類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

中國全年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都有增長。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四季度,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4、-0.5、1.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5.3%、-11.6%、26.4%。

中國政府推動內需,結果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1%,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去年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4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2.5%。

進一步看,基本生活消費增勢較好,限額以上單位飲料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20.4%、10.8%。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9.8%、18.8%。

從四季度看,12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環比下降0.18%。

中國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於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10個方面工作舉措。

一是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滿足居民節日消費需求;

二是打造線上節慶消費提質升級版;

三是有效拓展縣域鄉村消費;

四是乘勢而上擴大居民冰雪消費;

五是大力提昇文旅休閒服務供給;

六是進一步激發智慧零售新活力:

七是積極發展綠色消費:

八是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九是落實好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

十是全力保障困難群眾等群體基本生活消費。

中國有經濟學者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的消費任務雖然十分艱鉅,但是消費品供給充裕,具有較強的消費保障力,加之消費規模仍然較大,節慶消費需求旺盛,具有較強的能力,第一季度一定能夠較好地釋放出來。

要點五:固定資產投資四季度對GDP貢獻仍為負數

中國在2021年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454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9%。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4%,製造業投資增長13.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

雖然四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負,但12月份當月固定資產投資由降轉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12月份同比增長3.3%,11、12月兩個月連續回升,呈現出轉降為升的跡象。




從重大項目的加速開工建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生效,到各地為“就地過年”人員準備的補貼金、消費券,新年伊始,圍繞“三駕馬車”的各項穩需求政策陸續落地。

國務院常務會議堑2022年1月10日召開的進一步要求, 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和專項規劃重點項目實施。盡快將去年發行的1.2萬億元專項債資金落到具體項目,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地方政府的重大項目也已經相繼開工。

要點六:工業兩年平均表現好於疫前

2021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6.1%,高於2019年0.4個百分點。

中國在2021年工業行業的增長面達到了95.1%,產品的增長面達到了73.4%。在分配環節,企業的營業收入、工資和利潤的增長是初次分配的主要來源。2021年1-11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都是增長的,增長面達100%;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超過80%。

2021年中國的職工的工資也都是增長的。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8%,還是保持兩位數增長。在流通環節,貨運的暢通保障了經濟恢復和對外貿易。2021年,我國全社會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2.4%、6.8%。在消費環節,就業的擴大、收入的增加支撐了消費恢復性增長。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改善。

要點七: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較快增長

中國在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8.6、3.3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增長145.6%、44.9%、33.3%、22.3%。

在2021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個百分點,延續了“十三五”以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態勢。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達到2.44%,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

要點八:人口總量有所增加

數據顯示,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另外,中國在2021年,中國貨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平均值達到6.4515,相比2020年的6.8974升值6.46%,在人民幣升值明顯的背景下,以美元計算的中國GDP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長。

在中國GDP達到17.7萬億美元之後, 預計跟美國的GDP差距會更小,而跟其他國家的GDP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中國中華民族復夢不是吹的,是中華民族人民拚出來的!!! 任你其他民族及國家怎用盡千方百計去阻撓,中華兒女是有志氣有毅力的,都會迎接一切挑戰!!!

2022年1月18日星期二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 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好文轉貼



中國的這些警告,世界聽得尤其仔細!

Original 牛彈琴 牛彈琴 2022-01-18

毫無疑問,這是今年迄今最重要的一次演講,沒有之一。

1月17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再次在達沃斯論壇發表演講。 半個小時,仔細聽下來,第一個感覺,深意存焉。

馬上去看了一下外媒的報導,標題很有意思。

美聯社的標題:中國領導人拒絕冷戰思維,推動合作;

法新社的標題:中國領導人警告全球對抗「招致災難性後果」;

德新社的標題:中國領導人警告,對抗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日經新聞:中國領導人反對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急轉彎」;

德國之聲:中國領導人警告不要霸權霸淩;

印度斯坦報:中國將再向非洲提供10億劑疫苗......

新聞點都差不多,都是回答時代之問。

用領導人演講開頭的話說:

如何戰勝疫情? 如何建設疫後世界? 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緊迫的重大課題。

這顯然是一篇精心準備的演講,既符合中國領導人的身份,又深得西方演講之訣竅,雖然是視頻,但很多話,很意味深長。

時代之問,他回答了四點主張:

第一,攜手合作,聚力戰勝疫情;

第二,化解各類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甦;



第三,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

第四,摒棄冷戰思維,實現和平共處、互利共贏。

我看到,有外國網友乾脆直接把這四點,都貼到了推特上。

每一點都很重要,特別是第四點,世界聽得可能尤其仔細。

中國領導人是怎麼說的呢?

總共10句話,或許,又可說是10句警世格言:

1,當今世界並不太平,煽動仇恨、偏見的言論不絕於耳,由此產生的種種圍堵、打壓甚至對抗對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無一利。

2,歷史反覆證明,對抗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3,搞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誰也保護不了,最終只會損人害己。

4,搞霸權霸淩,更是逆歷史潮流而動。

5,國家之間難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是無濟於事的。

6,任何執意打造「小院高牆」、「平行體系」的行徑,任何熱衷於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分裂世界的行徑,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其他國家經濟科技發展進行遏制的行徑,任何煽動意識形態對立、把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的行徑,都嚴重削弱國際社會應對共同挑戰的努力。

7,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8,不同國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發展、在求同存異中合作共贏。

9,我們要順應歷史大勢,致力於穩定國際秩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0,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夠內涵豐富吧?

這個世界,

誰在煽動仇恨、偏見?

誰在搞圍堵、打壓甚至對抗?

誰在搞保護主義、單邊主義?

誰在搞霸權霸淩?

誰在搞你輸我贏、零和博弈?

還有,

誰在執意打造“小院高牆”、“平行體系”?

誰在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分裂世界?

誰在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誰在遏制其他國家經濟科技發展?

誰在煽動意識形態對立?

誰在把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

一句話都沒有提某大國,但句句說的是誰,你懂的。

這才是高明的演講,我什麼都沒說,但我什麼都說了,而且說到很多人心坎裏了。

所以,也就難怪,很多外媒不約而同將這些警世格言,用到了標題裏。尤其是美聯社,標題就是:中國領導人拒絕冷戰思維,推動合作。

當然,其他三個方面見解,也非常重要,世界也都聽到了。

比如,全球合作戰勝疫情。

疫情還在加劇,疫苗至關重要,所以,印度斯坦報的標題就是:中國將再向非洲提供10億劑疫苗。

美聯社的相關報導,第一句話就是:中國領導人週一表示,中國將向其他國家再提供 10 億劑疫苗,呼籲全球合作應對這一流行病和其他挑戰,同時敦促其他大國摒棄“冷戰思維”——這是對美國的含蓄批評。

美聯社也看在眼裏啊。

在談到疫情時,中國領導人還說了這樣一句話:任何相互掣肘,任何無端“甩鍋”,都會貽誤戰機、干擾大局。

顯然也是有所指,誰在無端“甩鍋”,我相信,就不需要多說了吧。

還有經濟領域,中國領導人其實也有忠告和建議,比如,他說:

如果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急刹車”或“急轉彎”,將產生嚴重負面外溢效應,給世界經濟和金融穩定帶來挑戰,廣大發展中國家將首當其衝。

說的是哪個或哪些主要經濟體,大家可以自己體會。

還有,他說:

中國要實現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漲船高、各得其所,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無論國際形勢發生什麼變化,中國都將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

中國將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確保所有企業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在市場面前機會平等。

顯然,這也是在回應國際一些人的關切。知道你們有一些疑慮,那我就在這個國際場合,明明白白告訴你。

尤其是這句話,“無論國際形勢發生什麼變化,中國都將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

聽了,還是讓人一震。有一種向著明確目標,“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感覺。

一種自信,可以說撲面而來。

最後,怎麼看?

前面已講了不少,三點粗淺個人看法吧。

第一,不由讓人想起5年前的演講。

在2017年那次歷史性達沃斯演講中,記得中國領導人就說了一句話: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5年來的一系列事件,不正顯現了中國領導人的遠見?

看看這個世界,有哪些人沒有直面問題,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不講政治經濟了,就談當下最讓世界焦慮的疫情,唉,一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醫療資源的國家,最後成為上世界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真是讓人無限感慨。

真的,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有些話,看似淺白,但時間會不斷發現它的深刻。

第二,演講之道,果然不一般。

前面也說了,一句話沒提某大國,但我們說的是誰,全世界都知道,全世界都聽到了。

我想,很多國家還都心有戚戚焉。

達沃斯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就說,中國領導人的演講非常重要,對推動疫情下全球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通過對話與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是實現人類和平與繁榮的唯一途徑。

當然,演講之道,更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高見和情懷。

比如,在這次演講中,中國領導人說:

世界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縱觀歷史,人類正是在戰勝一次次考驗中成長、在克服一場場危機中發展。

不論風吹雨打,人類總是要向前走的。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 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

都充滿了哲理的思辨。 這就是智慧,引人深思,又給人啟迪和方向。

第三,中國的警告,世界聽到了。

為什麼那麼多媒體,標題選用了中國領導人的警世格言?

很簡單,一是這些警告來自現實世界,說出了很多國家的心聲;二是中國今天的分量,世界也在認真傾聽中國主張和中國方案。

這就是時代趨勢,我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我們確實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一些國家的小動作,我們其實都看在眼裡,別以為我們不知道。 中國的警告,世界應該都聽到了,也有共鳴。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 今天的中國,致力於和平發展,但不懼怕任何霸權霸淩,冷戰思維是嚇不倒中國的。

再過兩周,虎年就要來了。

2022年1月17日星期一

中國臺灣地區大統領蔡英文學歷爭議,大英帝國學院自找聲譽破滅!!!


中國臺灣地區大統領蔡英文學歷爭議已經發發酵多年了,她的博士論文門爭議不斷,最新消息是在2022年1月17日星期一有傳媒報導,大英帝國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主管米爾威勒女士 (Suize Mereweather)回覆網友詢問表示,倫敦大學承認本身沒有持有倫敦政經學院(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資深媒體這樣說,倫敦大學再次回信表示,一個LSE的學位資料記錄是一定會存LSE的,不會消失。倫敦大學的回應是很有技巧性的,他們說沒有授予1.5個博士,但也沒有說到底有沒有給蔡英文一個學位。現在這場攻防戰當中,倫敦大學各單位是各自為戰,他們除了有政經學院以外,還有亞非學院等等,根本管不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完多篇報導後發現,倫敦大學撤換資訊主管,顯然倫敦大學的立場是有一點變化的,因為倫敦大學否認持有蔡英文資訊、LSE也稱沒有蔡英文的口試報告,那顯然就是沒有了,沒有蔡英文的那些東西。公務文件是有編號的,公務文件是有編號的,如果倫敦大學這位新的主管,在公文回信中作偽證或做出不實陳述,那這封信是會跟上他一輩子的,所以他必須對公文回函負責,因此,這篇公文回覆,是有可信度的。


有網路直播節目中指出,一名網友寫信給倫敦大學檔案管理室,指出LSE說他們沒有蔡英文的口試資料,竟有LSE高層主管卻說,他知道蔡英文哪一天在LSE口試。網友再去問倫敦大學管理當局,「是你們給他資料的嗎?」倫敦大學管理當局兩個禮拜後回信,不但撇清蔡英文,也撇清LSE,稱不知道那位並未被授權答覆問題的LSE高層主管在講什麼,所以沒有辦法給出資訊。

有人再向倫敦大學提出,蔡英文是怎麼畢業的,倫敦大學一腳,把這球回給LSE。LSE才剛說我們沒有任何相關資料,現在倫敦大學卻一腳踢回來說LSE有資料。英國倫敦大學的「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主管繼續回信稱,他才剛上台一個月,前面的那位主管不知道為什麼離開,英國資訊特任官辦公室的主任也跑了,所有跟論文門有關的人,似乎都「離奇失蹤」了。

針對總統蔡英文的「論文門」,旅美學者林環牆今天(2022年16日星期日)則在臉書發文,指出倫敦大學原「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主管去年9月突被撤換,而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 (Suize Mereweather)日前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回覆提問,稱倫敦大學承認「本身沒有持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奇怪的事是不論LSE、倫敦大學都說沒有論文相關資料, 倫敦大學的。“人事法遵長”已經為這個敏感問題換人了,之前的法遵長大概不大願意談這件事,談得非常模糊。現在有人再去問蔡英文論文門有關的事情,新任的法遵長講得非常清楚,並表示在倫敦大學裡頭,有關蔡英文論文授予的資料,事實上並不在倫敦大學裡,這句話真的非常有意思。

前一陣子倫敦政經學院(LSE)曾經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答覆,就是有關蔡英文口試委員的名單,大家會想有論文,一定有口試及口試委員,但是口試委員的名單,還有口試相關資料,LSE卻說沒有這些資料,說是在倫敦大學裡;但現在倫敦大學又說,我們所有相關博士論文的紀錄,都是在這些學校裡面,意思似乎就是,「你要資料,不要跟我倫敦大學要,你要跟LSE要」。所以蔡英文口試資料變成鬼一樣,好像不見了。倫敦政經學院(LSE)說它沒有這個資料,倫敦大學也說沒有論文相關資料,質疑蔡英文的這些學者們會覺得,他們離真相、而且離揭開整個真相,是越來越近了。

蔡英文而言,獨派要去《紐約時報》登報浧清也好,或反對人士繼續追查也好,她會對鞏固她的權力或培養她的接班人,變得更積極,也更激烈,她可能已經擔心,假使未來不是民進黨執政、不是她的接班人執政,她的論文真相有可能揭開。

看完多篇報導後發現,倫敦大學撤換資訊主管,顯然倫敦大學的立場是有一點變化的,因為倫敦大學否認持有蔡英文資訊、LSE也稱沒有蔡英文的口試報告,那顯然就是沒有了,沒有蔡英文的那些東西。

2022年1月11日星期二

人貴自立, 國亦然, 不屈不杇, 何必畏懼!!! 多難反而興邦。


美國不論如何都要遏止中國發展

近日,美傳媒報導,某美智庫提醒不要害怕中國科技,呼籲美繼續堅持打壓策略,不給中國科技超越的機會。

美國商業智庫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科技在部分領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但是與美國科技的總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美智庫認為,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打壓戰略是成功的,那就是在核心技術上進行堅決打壓,並且在部分技術領域與中國合作,在獲取巨額利潤的同時,阻撓中國科技發展動力。

報告說,過去美國在很多領域與中國合作; 實際上,是成功的,不僅僅賺取了大量金錢,也讓中國的相應技術發展緩慢。美智庫狂言稱,美國不應該高估中國科技水平,不應該懼怕中國科技,應該繼續堅持自己的既定打壓策略,因為中國科技發展是有明顯的弱點。

美智庫進一步指出,中國科技主要有兩個重大的缺點:

一是基礎科學不足

應用科學的進步並不能幫助中國科技實現突圍。美智庫呼籲對華為等少數中國頭部企業加大力度打壓, 因為華為是在基礎科學領域唯一有重大成就的企業,實質上是會給美國造成實際挑戰的企業。

二是中國吸引世界人才缺乏美國的優勢。

美智庫認為,儘管中國近些年開始成為世界人才的聚集地,但是美國吸引人才的優勢依然很大。

報告指出,基於中國科技的兩大缺點,呼籲美國採取幾個方面的打壓措施:

一是限制中國基礎科學發展,不允許美國的科學家及盟友的科學家與中國進行基礎科學合作,繼續堅持在基礎科學領域對中國嚴格封鎖甚至脫鉤。

二是限制中國理工科留學生來美學習,對於在美學習結束的科學人才,美國應該嚴格限制他們回到中國,必要時可以採取一些特殊手段。

三是拉攏美國的盟友和其他國家尤其前蘇俄的合眾國,結成對抗中國科技的聯盟,用產業鏈的優勢對抗中國科技發展。從美國智庫的觀點可以看出,如今的美國在科技封鎖上對中國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打擊策略。

現在及未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領域的發展會施予更多的打壓,這一點中國當權者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對美國存有任何幻想。中國在實現科技突破的道路上,絕對是困難的,荊棘滿途,中國必須做好周密細緻的應對準備。

當然,儘管美國瘋狂地打壓中國科技,中國實現突破還是應該有信心,因為今天的中國是有足夠的人才,也有現實的基礎的。美國及其盟友雖說有心機縝密,用心險惡奸詐的完整的打壓計劃。但也更加激勵中華民族奮發圖強,堅毅不屈,絕不服輸的決心!只要能夠開明開放地放手現有人才,在現實的基礎技術,從初中開始設置專業課程培養,專攻目前的基礎不足的軟肋,攻堅克難早日擺脫美國制裁更超越美國。

剛愎自用, 無知無智, 香港不幸, 出此慈禧!!!! 群餓狼一聞肉味, 狂咬亂吠, 轉移視綫, 放走妖孽!!!

以事論事,不涉政治,剛愎自用,眦睚必報,用人唯蠢!!!廢人一名!!!!


林鄭上臺,從未有好事做過!送中條例考慮不詳,一刀切!不是事後孔明,當時已知大鑊,死不認錯,示威開始,情報落後,由群眾毆打警員開始,林鄭騰雞,盧冇聰拿手唔成勢,不敢執法,縱容違法,再加張建中荒謬,律政師失蹤,釀成不可收拾至今,要中央出手!

建屋計畫及行動,左搖右擺!應做不做,假大空,做到老年咁宏偉,漠視現時的緊張緊急!縱容王永平,林超英等人渣垃圾的一時不能讓的搞事搞非!林鄭腦袋入水,思想離地!今次高官事件,舉措慌亂,無的放矢開名侮辱徐英偉,這是管理學上的一個非常爛的例子!扣薪更是違憲違規違法!老安對這班高官是同情及替他們不氛的!怪只怪政治智慧(今天漫天遍地的黃屍謾罵完全是事後孔明)這位洪姓思忽貴是大灣區前海開發的聯絡代表!今天大灣區開發是火紅火熱,他作為公宣,PR ,代表借此籠絡社會各方面是順理成章!高官到場打邊鼓更是港府的需要!何錯之有?!?當天未有任何封城行動消息及政策,姓洪的聚會全部依法依規(否則林鄭應起訴)高官亦沒有坐低,何錯之有,有黃媒及思忽港人謾罵他們擦鞋,對!他們是擦香港向大灣區發展這計畫擦鞋,這是為香港人前途擦的鞋!明未!!!

徐英偉的角色一向由港英時期已經是逢請必到,逢到必早,是他職位工作呀!大哥!大姐!以前港英時期,圍村有喜慶,民政首長都要去食盤菜,咁,班媒體,班名咀,全香港刁民點解雙重標準及失憶!林鄭更荒唐荒謬枉當AO數十年!

反共,恨共,仇共是個人選擇,但對事件的批評,請以事情事件的性質落墨!管治唔系咁!

我問你林鄭一棍打死所有(除了腦殘,廢人,垃圾不如的陳肇始,邱騰華(這人無能到荒謬白癡)同埋蠱惑得低智的陳茂坡,她還有誰可用!讀過工管,讀過HR 的如果不發覺這次事件的爛!請把你妳的文憑學位燒了算!

對事要用各方面去看,意識形態是歐美窮更毒的東西!

什麼叫政治正確!老安是就是"事後砲"的後現代名詞!

請用"禽晚醒先"去看問題,思維問題!老安講完!

建議全班高官司法複核林鄭的白癡違法違憲命令!佢儍㗎,仲要話連任?

林鄭對前官員的指控作出反駁, 更顯示她的不堪及無恥!!!

而且, 她指使她的閨密食衛局去抺黑當晚的餐館不合規格, 更顯現她的奸險, 當晚是流水聚會, 出席人數同實際在堂食的不同, 今天郤用一刀切去砌人, 荒唐, 荒謬!!!

2022年1月7日星期五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壁破,難酬蹈海亦英雄。《無題》周恩來,你走了, 走了46年了…

躹躬盡粹為人民, 
含辛茹苦籌國運,
委曲求全尋妥協, 
難鬦魑魅是長恨!

周總理聰明, 精明, 高明, 可惜時乖運蹇, 鬦不過一上海灘九流明星, 中華國運注定要受夠一定刧數,,,哀之, 悼之!!!,



周總理在文革最瘋癲的時候的愁苦憂患哀傷無奈的臉容!!!



意大利記者拍下的周恩來坐照, 這是世界經典的, 亦是世攝影藝術中的一幅流傳精品。當天, 周恩來經過極勞苦的國際及國內事務工作之間, 坐下來少憩的一瞬間被該意大利記者"偷拍"的!!!



我已經乾了, 我真的什麼也付出了, 我倦了, 我真的倦了!!!你們長進點吧……這作品,不止千言萬語, 對國家民族有感情的, 見之垂淚!!!


電腦修繕及後期上色的周總理在重慶時蔣毛會談前後的照片! 真是美男子耶!!!



周總理在廣州長洲黃埔軍校輔助蔣介石執行孫中山先生的哉培新中華軍事人材時的照片。

2022年1月8日,周恩來去世46周年。



1872年冬至這天,江蘇清河知縣萬青選夫人,誕下一女嬰,按時令節氣,取名萬冬兒。又因排行12,被習慣稱為十二姑。萬冬兒幼小聰明伶俐,深得萬知縣喜愛,無論走到哪里都帶在身邊。在當時的清河縣有一景:萬知縣的官轎外出訪客會友,後面跟著一頂小花轎,坐著的就是萬冬兒。父親與客人會談時,萬冬兒在一旁安靜的傾聽,耳濡目染,學了些處理問題的本領。漸漸長大的萬冬兒鬧著老爸,進了萬公館讀書識字,並顯現出管理才能,從母親手裏接過總管之職,把一大家子幾十口人管理的井井有條。

萬冬兒25歲,由父親作主,嫁給了淮陰縣令周起奎兒子周劭綱為妻。周劭綱性格隨和,忠厚篤誠;萬冬兒精明能幹,在周府中姑嫂有了摩擦矛盾,都會說請十二姑來評評理。萬冬兒都處理的乾淨俐落,讓人心服口服。萬冬兒35歲時,一場大病,不治身亡。娘家悲痛萬分,要求周家置辦楠木棺材,要披五層麻,漆七層漆,做像模像樣的道場。然而,已經敗落的周家,食粥度日,無力按萬家要求操辦。無奈之下,只好把靈柩厝於庵中。28年之後,萬萬青選老太太去世,周劭綱才能用多年來攢下的一筆錢,把妻子的靈柩領回淮安下葬。

萬冬兒是嫁入周家第二年時,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周恩來。萬氏長得很美,周恩來相貌酷似生母。1945年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在重慶對眾多記者說:“35年了,我沒有回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親恩未報!” 此後周恩來多次表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1965年已經是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帶頭移風易俗,讓侄兒周爾萃代表他回到家鄉,平掉淮安的周家祖墳,棺木就地下沉,退耕還田。母親萬冬兒的墳也被平掉了。

周恩來與魯迅同宗同族,為北宋大儒周敦頤後代。二人為叔侄關係,卻終生沒能相見。解放後,許廣平到中南海周恩來家中作客,周總理親熱的說,排起輩分來,我應該叫你嬸母。1969年“九大”期間,周恩來特地到北京飯店拜訪魯迅弟弟周建人時說,建老,我已查過,您是紹興周氏20世孫,我是紹興周氏21世孫,您是我的長輩,我要叫你叔叔來!1976年1月8日,世界上一盞智慧之燈熄滅了,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萬眾敬仰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他一生無子女 、無房產、 無墓地 , 兩袖清風,鞠躬盡瘁!



千古艱難是一人


周總理已經被人民淘空了, 身, 淘空了血, 被某些人食乾了肉的照片!!!!



1940年春,周總理在八路軍驻重慶辦事處跟曾是他學生的"林某人"的照片。1938年,武漢被日軍占領後,八路軍在重慶設立辦事處,周總理在此工作了8年, 在國民政府裡, 他的軍銜是中將。

好了, 希望還有人會記起周恩來這三個字。
他真的難, 很難, 很苦!!!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乳名大鸞,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等。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期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長期擔任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等。



周恩來的詩

此詩作於1917年,周恩來赴日留學前夕,時年19歲。

《無題》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壁破,難酬蹈海亦英雄。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恩來為投身中國革命復興的洪流中去,毅然放棄在日本學習,決定回國。周恩來日本回國前夕,他的同學好友張鴻誥等人為他餞行,請書贈留念。周恩來揮毫書贈了這首詩,並在詩後寫有“右詩乃吾時所作”,“返國圖他興,整裝待發,行別諸友”等字句。 這首詩的手跡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春日偶成》
極目青郊外,煙霾布正濃。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蹤。

周恩來在《春日偶成》這首詩中,以憂憤的心情,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控訴了反動頭子袁世凱禍國殃民、鎮壓革命的罪行,且預感到革命人民必將奮起抗爭。

五言絕句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燕子聲聲裏,相思又一年。

本詩通過描寫祖國大好河山景象,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追求光明和進步、無時無刻不牽掛著革命的春天到來的熱烈情感。

《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
茫茫大陸起風雲,舉國昏沉豈足雲。
最是傷心秋又到,蟲聲唧唧不堪聞。

這首詩,是周恩來為反對張勳復辟而寫的重要作品。

附張皞如《傷時事》原詩

九月二十八日閱報,見徐州會盟禍已近在眉睫,政府猶用敷衍主意。國家生命已斷送於數人之手矣!不禁擲書流涕,遂成口號。

太平希望付煙雲,誤國人才何足雲;
孤客天涯空涕淚,傷心最怕讀新聞。

以下《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詩,作於一九一六年初,以“飛飛”的筆名發表於《敬業》第四期上。

詩題中的“蓬仙兄”,是周恩來的同學好友張蓬仙,東北吉林人。他在一九一三年秋和周恩來同時考進天津南開學校,是“敬業樂群會”的三個發起人之一,並任會長。周任副會長兼《敬業》主編。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一
相逢萍水亦前緣,
負笈津門豈偶然。
捫虱傾談驚四座,
持螯下酒話當年。
險夷不變應嘗膽,
道義爭擔敢息肩。
待得歸農功滿日,
他年預蔔買鄰錢。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二
東風催異客,
南浦唱驪歌。
轉眼人千裏,
消魂夢一柯。
星離成恨事,
雲散奈愁何。
欣喜前塵影,
因緣文字多。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
同儕爭疾走,
君獨著先鞭。
作嫁憐儂拙,
急流讓爾賢。
群鴉戀晚樹,
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遊舊,
臨歧意悵然。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蔣介石策劃併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這首詩作於1941年1月17日。 寫作背景是1941年1月4日,蔣介石策劃併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新四軍軍長葉挺在和國民黨談判時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在突圍中被叛徒殺害。

周恩來悲憤之極而作之,曾刊登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八日重慶《新華日報》。

《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35年10月,周總理經過艱難卓絶的跋 走完長征,在瓦窑堡跟鄧大姐刧後留下憔悴的合影。


2022年1月5日星期三

十二月節氣,月初寒尚小,故曰小寒,天寒似冰,雪滿人間,青山白頭。




今天, 氣節是小寒!!!

小寒

2022年1月5日星期三17時14分,北半球,中華地區迎來2022年第一個氣節。

小寒

元 張昱

花外東風作小寒,
輕紅淡白滿闌杆。
春光不與人憐惜,
留得清明伴牡丹。

十二月節氣,月初寒尚小,故曰小寒,天寒似冰,雪滿人間,青山白頭,

暮色成煙,年將至、盼相聚,是為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

斗指“子”(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方位);太陽黃經為285°;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

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溫還在持續降低。

根據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 在神州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小寒,最是清寒,亦是冬日第五個節氣。雖其名小寒,實際卻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大寒小寒,小寒更難受。時處“三九”,天地冰封,一片霜白,浩浩蒼天,厚雲無邊。土地靜寂無語,時空默然無聲。

中華曆法所指的三九在1月8日開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才是最寒冷的時候,所以小寒還沒有冷到極致。但是,今年的小寒也著實很寒冷,土地已經冷凍,河水已經部份冰封。

小寒有花信三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此亦為小寒花信,都是中國人喜歡的花。古有花信風,便自小寒始。梅花為二十四花信風之首,循著冷風徐徐來,開成最驚豔的花事。而後山茶、水仙也次第開,春的意象也漸漸生起來。花信如人,花開待春,等花開,待春來。

花信風從小寒開始吹,有二十四番。小寒到谷雨,四個月,八個節氣,二十四候。每個候對應著一個花信風。

梅花冷艷逼人,且有傲骨,最得文人雅士的歡心。元大畫家王冕因梅成癡,北宋隱逸詩人林逋以梅為妻,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總是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宮中的美女愛在額頭上畫“梅花妝”,知心的好友拿它當禮品:“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以梅喻人,是對人最好的讚譽。

林逋山園小梅二首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踏雪尋梅

寒冬,臘梅,殘雪,金陽,冬日,如詩如畫。

小寒時節,以前,民間多有賞梅風俗,甚為風雅。此花的開放,興許是為了給久困冬寒蟄居的人們一個出走的理由。

宋代黃升《南乡子·冬夜》唱曰:

萬籟寂無聲,衾鐵棱棱近五更; 香斷燈昏吟未穩, 悽清! 只有霜華伴月明。

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 關情! 起看清冰滿玉瓶。

山茶呢,隆冬盛開,花期漫長,頗有越挫越勇的風骨,所以李漁說它:“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

而開在小寒最後五天的水仙花, 飄逸無俗氣,黃庭堅稱它為“淩波仙子”。唐明皇曾用金玉七寶製作盆子,裝了紅水仙,賜給“卻嫌脂粉汙顏色”的虢國夫人。

花兒們次第開放的時候,就是聽到臘鼓的聲音的時候。小寒近臘日。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北方農村裏的人們敲起細腰鼓,戴上奇怪的帽子,扮作金剛力士的模樣,驅逐瘟疫。

另有小寒三候

古人描述的小寒物語: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gòu)。大雁北遷,喜鵲築巢,野雞鳴叫。二十四節氣中只有白露和小寒是完全以鳥類作為物候標識的。古人認為,“禽鳥得氣之先”,鳥類在感知時節流轉方面有難以比擬的天賦。

古人認為大雁會順陰陽而遷徙,“熱歸塞北,寒來江南”。小寒時候,大雁感北方陽氣,啟程歸北。

唐代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
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
流照伏波營。

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寒枝之上,喜鵲亦感知陽氣,在枝椏間跳躍,開始築巢,滿是歡喜氣。

雉,一種陽鳥。雊意為鳴叫。雉感陽氣萌動,知早春將近,欣然而鳴,是為求偶,亦是迎春。

今年的1月10日星期一臘月初八是農曆每年的臘八節,大的寺廟都設七寶五味粥,佈施四方眾生。老百姓在這一天,也家家煮粥。周密在《武林舊事》裡記載說:“臘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xùn)、柿、栗之類為之。”

一般中華人煮臘八粥,是把大米、黃米、小米、糯米、赤豆,和在一起,先用旺火燒開,再用文火慢慢煎,等粥變得綿軟了,再加上花生、銀杏、桂圓、紅棗、蓮子、栗子、葡萄乾,添一把火,燒開就行了。

《武林舊事》(《武林舊事》是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的雜記,為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武林即臨安(今浙江杭州)。全書十卷)。 中有記,“臘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為之。”把糯米、紅棗、花生、蓮子、百合、薏仁、赤豆等食材,文火慢煮,粥綿長香甜,糯糯可口。小寒時節,總是逢著臘八前後,免不了一碗溫補的臘八粥,度此寒冬,以求如意。

小寒冬練三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年“小寒”正值“二九”第七天。1月8日進入“三九”,1月10日迎來“臘八”,都在“小寒”節氣內。俗語說“冬練三九”,陽光充足時,多做伸展拉筋的運動,可增強體質哦!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老體弱者,應格外注意防寒保暖。適當鍛煉,保持樂觀暢達的心緒,方能笑傲長冬。

圍爐解饞

到了小寒,江蘇一些地方會煮菜飯吃。以前,廣東一些地方的傳統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飯。“小寒”是進補好時節,應多吃些禦寒美食。天寒地凍之時,一家人圍坐一起,開一桌暖食,圍爐喜樂!粵人當然最妙是打甂爐(俗寫打邊爐,古之小瓦盆,正詞是甂甌“狗彘不擇甂甌而食。”),其實就是北方人的火鍋,不過粵人多姿多釆的多了。



願人間這一個辛丑牛年,在這餘下的不多日子,能平安度過,也願新的一年世界一切順遂和平,瘟疫消除。

2022年1月2日星期日

中國人不準食肉! 不配食肉!中文大學, 又是中文大學, 關了它吧!!!




中國人不準食肉! 不配食肉!中文大學, 又是中文大學, 關了它吧!!!

祟洋媚外成中心,
基地已成鬼已滲,
不重民族重攬摷,
堪為恥辱奸宄尋。

中國人吃肉到底得罪了誰?

只準中大教授剧牛扒,飲紅酒, 不準深水埗籠屋百姓食叉燒???? 老安叫你班教授去跳海,仲要delate no more!!!

中大的教授們,美國人均食肉量100多公斤位居世界第一,超出營養學家建議的食用量4倍有餘! 而中國的人均食肉量,僅有美國的三分之一。 你是人嗎? 啊哈! 你是留學美國的,所以,美國是你再生父母!!! 美國的屁都是香的!!! 美國人才可食肉!!!

中文學學者無恥無德無腦無仁無義無良, 拍老外馬屁害自己族群,,,!!!!

中文大學學者公開叫,唔淮中國人食肉!!!食肉只是老外權利, 掟呢班人渣老帽!!!!

近幾年,關於中國人吃肉這個話題總是被國際上廣泛討論。

不斷有洋人,不斷有偽環保NGO攻擊中國人吃肉太多了,導致了全球變暖; 竟然荒唐到話全球各地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吃肉; 西方國家高高在上的懟中華人,呼喝謾罵中國人口龐大,碳排放量高,如果中國人能少吃肉蛋奶,改為吃素,全球的減碳減排目標,就圓滿了。

這中國多吃了幾口肉,就成了地球毀滅的罪魁禍首了嗎?沒完沒了,這一次又說中國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氣汙染!? 日前,香港《大公報》更是指出:“受飲食模式轉變影響,中國人近年對肉類需求增加,成為空氣汙染源頭之一。由於肉類產出增加,過去30年中國懸浮粒子增加導致近9萬人因患上空氣汙染的相關疾病而死亡。”

據傳媒報道,日前,由香港中文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北京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跨學科研究成果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肉類消費國,在過去30年裏,中國肉類產量與消費量激增,使得農業氨排放量大大增加,並導致每年大約有9萬人過早死於與空氣汙染相關的疾病。因此,該研究負責人、港中文大學教授戴沛權(戴沛權,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助理教授,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

戴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士和哈佛大學環境科學及工程學博士。等人認為,如果中國人改變多肉飲食習慣,可以減輕空氣汙染,並使得每年大約7.5萬人死於相關疾病。

戴沛權教授(中)、林漢明教授(右)及李成業(左)教授 而,這種關於中國人吃肉的爭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而這次, 更是食米之人害黑中華人的惡行!!!

中國人吃口肉,亞馬遜雨林就要冒股煙?

2019年,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足足燒了三個星期。

可有的人說,是因為中國人吃的肉蛋奶太多了,導致巴西亂砍亂伐熱帶雨林。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著火的主要原因有常年幹旱缺水、桉樹種植較多、放火清理工地等。除此以外,還有一個萬眾矚目的原因:全球氣候變暖。

世界氣象組織2015年發布一份報告指出,過去十年是全球歷史上最熱的十年。

隨著溫室效應持續惡劣,高溫、幹旱、大風等極端天氣引起了新一輪的全球森林火災高峰,世界各國都不安全。

為了維持地球的正常運作,地球大氣本身就包含大量溫室氣體,如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等等。

但是兩百年來,由於人類製造工業汙染,比如汽車尾氣、燒煤取暖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簡言之,人類活動使溫室氣體的積累加速了。溫室氣體過多時,會導致地球溫度上升,這就形成了更嚴重的溫室效應。

而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畜牧業。由於現代社會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類對肉類的需求也逐年增多。

畜牧業在百年來極大“繁榮”,以至於不得不砍伐森林、雨林,用更大面積的農場來供養這些“食草動物”。

牛羊要吃草,還要喝水,於是生態係統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襲擊。

聯合國2006年曾出台一份名為《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的報告,指出:

由於人類對肉類和奶製品要求的不斷提高,畜牧業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提升,二氧化碳測量占全球的18%,僅次於汽車尾氣,位居第二!

據估計,人類在2005年一年吃掉的動物總數量是4242億隻,平均每天吃掉12億隻,如此龐大的數量會造成多少汙染?

按照這個思路,如果全球人類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也能忍痛不吃肉,畜牧業就會消失,那麼減碳環保就可以實現,溫室效應就會逐年變輕,從而減少森林大火。

但是居然有外媒稱“是因為,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所以增加了對牛肉、豬肉和家禽的需求。”

更有國際組織希望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可以轉為“植物性飲食”,在國外網站上幾次“蔬果項目”活動經費的眾籌中,也明確標識“減少中國的肉類消費”(reducing meat consumption in China)。

說來可笑,自古以來都是以五穀雜糧為主要食物的中國人,今天是過去三百年的苦難折騰飢餓的時代,今天開始脫貧,有機會食一點肉,竟然被這班"教授"仲要是食米的連同洋人都懟,去罵! 去喝停!!!!荒宇宙之大謬。

要知道,前幾年的中國人均年收入隻有兩萬九,農村隻有一萬四。

以安徽省人均工資收入TOP2的馬鞍山市為例,婦幼保健醫院的孕婦中六成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到2000。

六成!這些孕婦能吃到多少牛肉?生下的孩子能喝到多少牛奶?還要“少肉”?這適合在現階段中國大力倡導嗎?只為減少碳排放?

我國人均蛋白質攝入量遠遠不如歐美等國。

但也有人說,中國一線大城市上班族的飲食模式,和西方發達國家白人的飲食模式很接近,所以“野生救援”等西方國際組織才會在中國倡導少肉飲食覽!

當時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並未迎來像“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樣大的效果,反而爭議不斷。

1月6日,在CES20展會上,美國著名的植物基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發布了人造豬肉和香腸。該公司把中國視為重要推銷地點,首席執行官帕特·布朗在來中國推銷時說了一句震驚媒體的話:

“Every time someone in China eats a piece of meat, a little puff of smoke goes up in the Amazon,” Mr. Brown said. “It is an absolutely essential and extremely important market for us.”

帕特·布朗。來源:《紐約時報》

中國網友聽到以後不淡定了,這又從哪兒掉下來的鍋,的禍?

更可笑的是,《紐約時報》英文版和中文版在這條新聞之後,同時刊登了這樣一條報道:

《紐約時報》英文版報道截圖:中國人會購買人造肉嗎?

這條報道中指出,“肉類生產是氣候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中國對豬肉和牛肉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導致了缺水、熱浪,以及亞馬遜雨林被毀等問題。”

真是鍋、禍從天上來啊……

全球吃肉量最多的美國人,竟然反過來說中國人吃肉就是破壞環境?

事實上,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來看,美國人均食肉量100多公斤位居世界第一,超出營養學家建議的食用量4倍有餘!而中國的人均食肉量,僅有美國的三分之一。

“你需要不吃肉,但我不行”

美國一個人造肉公司 Impossible Foods,為了推銷美式素雞,打入中國市場,還說“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就冒出一股煙......”。

一方面自己火力全開,大吃大喝,一方面勸中國人“住嘴”?

當時,這件事吸引了不少眼球,大家都挺憤怒——雙標也不能這麼明顯,把中國人不當人看吧?

當然,那時候為中國喊冤,爭取權益的,只有中國人,

而這次,“不吃肉”束縛到了外國人身上,他們也不幹了……

美國動輒“敦促中國減排”,但其實,如果以人均排放量而論,美國遠超中國。

2020年,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3.5噸,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多,是中國的1.8倍。

今年4月份,拜登宣布了美國的減排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2005年水平的一半,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也就是零排放,對美國來說,是啥概念?

拜登沒有明說,但有人解釋,一年之中,美國人只能吃四磅紅肉(牛以及羊肉),不能有燃油車,還要將煤氣爐、及熱水器等全都換成電的。

而近期美國持續通貨膨脹,肉類價格上漲,特別是紅肉和雞肉價格飆升,

就著這股勢頭,右派傳言,拜登要削減美國人飲食中90%的紅肉,以減少畜牧業的碳排放。

雖然這個消息是假的,白宮還放出一張拜登烤肉的歡樂照片,力除謠言,

但這個問題已經被搬上了談判桌,

媒體加大宣傳,許多名人出面,勸大家少吃肉製品。

比如,“查爾斯王子表示,少吃肉奶製品,能更好地應對氣候危機。”

他還指責了現代“瘋狂的漁業和畜牧業”,如果不采取行動,將產生可怕的後果。 |

BBC還發文,《英國人已經顯著地開始少吃肉了》。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Patrick說,少吃肉有利於環保》。

油管上也有許多視頻,“我手中的牛肉是導致環境變差的罪魁禍首”。

減肉減肉,究竟如何減呢?

BBC在一份調查報告中給出了假設,比如限定每個人的食肉份額,增加“肉稅”等硬核措施,

但有記者表示,不會有政客對這些措施感到“有胃口”,最主要的還是靠自覺。

英國網民表示:

“沒人能把我的肉拿走!”

“不行,我的燉牛肉來了。”

“絕對不能不吃肉,我們不需要虛弱的人。”

“與其少吃肉,不如減少一切飯量得了?”

“少吃肉,其實是窮人受限了,富人可以繼續大行其道。”

“這不是又回到過去了嗎?只有富人才有渠道才有地位,才有權利吃到肉嗎。”

有人嘲笑,與其考慮老百姓吃不吃肉的問題,不如限製一下全球富豪們的私人飛機的排放問題。

再看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前國務卿克里接受BBC的采訪,在被問到美國人是否應該減少吃肉時,他說: “美國人不一定要通過少吃肉來推動減排,因為一些畜牧養殖的新的方法正在研究之中,這可以有效減少甲烷氣體的排放。 不必為了一些必要的目標,放棄高質量的生活,這才是我們的聰明之處。”

他口中美國的“聰明”,也被用來形容別的國家的“愚昧”,西方式的雙標,在一場又一場的表演中,表露得淋漓盡致,

真情實意還是帶著敵意,都藏不住。與其爭論吃不吃肉,不如各自出一份力改變氣候,保護環境,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觀察者網》港中大研究稱中國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氣污染。

這些學者,忘了初心, 忘了祖宗, 忘了基層, 忘了民族, 忘了誰給他們高薪厚禄, 他食什麼長大的!!!! 自己一面在馬料水望住大埔灣, 一面鋸著安格斯5A牛扒, 飲著加洲紅酒, 一臉不屑的"中國人沒有資格, 沒有權力食肉!!!"

老安只能吟詩:

調寄濃霧過秋溪,
數典忘祖不需提,
一朝富貴馬料水,
甘為旱澗正抽奚!

人戒食肉,請先從西方做起, 戒牛肉!!!
好多食米之人食太多牛扒坏咗脑, 都係食红烧內安全的!或者梅菜扣肉好好多!!!其实西方有大量科研报告, 養牛是最不环保, 亦是碳排最多的來源之, 比石化汽車多不知多少倍,為什麼呢班中大教獸同埋西方的环保組織隻口不提!!!
為何牛隻是排碳最多的現在世界上的物種, 科學原因是牛隻是反芻動物, 牠吃的草料,本身都是䊹維, 實際是碳化合物, 牛把草料經過幾個胃的輪替反芻發酵才能提取所需蛋白及其他營養, 這過程就產生高量二碳, 不斷產生類似沼氣的硫化氫及二氧化碳, 每頭牛每天的碳排比長途貨櫃車多不知多少倍, 這些"飽讀科技"的教獸無可能不知, 問題就来了, 意識形態, 及恨國, 恨華, 仇中!!!!漢奸如陳李余梁何戴朱黃等等之類!!!⋯⋯

2022年1月1日星期六

為什麼美國終日在全世界撩事鬦非???答案: 錢!!!

誰是美國軍費再創新高的背後贏家?

日前,2021年12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最終確定國防預算為7682億美元(香港政府一年總開支約一千億美元),實現連續六年上漲。美國再次“衛冕”世界軍費第一大國。

美國在軍費方面的開支向來高得驚人。據研究機構統計,在全球軍費開支排行榜上,美國長年位居第一,近年來更是保持在每年7000億美元以上規模的高位,比世界大多數國家的GDP還要多。其所佔比例更是達到全球軍費開支總額的近40%,幾乎是世界其他國家軍費開支的總和。



世界銀行統計的1960年至2020年美國軍費數據

01 如此龐大的軍費從何而來?

美國GDP佔世界GDP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軍費開支卻佔世界軍費開支總數的近一半,軍費比例顯然與其經濟發展水準極不相稱。這其中除了依靠其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稅收收入之外,更依賴於其“吸血”全球的霸權地位。

不久前,日美兩國就未來5年駐日美軍經費分攤達成協議。據媒體披露,僅今年一年日本就已向美國交了6200億日元的“保護費”。並且雙方還決定,未來5年,日本需承擔1.0551萬億日元(約合92.78億美元)的駐日美軍經費。並且令日本擔憂的是,相關費用還在不斷增加。

除了向盟友收取巨額的“保護費”,美國更是慣於利用匯率武器損人利己。早在1971年,擔任尼克森政府財政部長的約翰康納利就坦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利用美元在全球的霸權地位,美國多次利用金融手段“收割”全球,創造超額利益。據某金融研究機構估算,僅在2001至2006年,美國就累計對外借債3.209萬億美元,然而美國利用美元霸權,通過操縱美元貶值等手段,不僅讓自己的淨負債減少,還淨賺3.408萬億美元。這相當於同期美國軍費開支總和。這就意味著世界各國被迫為美國龐大的軍費開支“買單”!

美國不斷“過航”臺灣海峽,言必稱維護南海“航行自由”,這不過是美國先進軍機軍艦在南海耀武揚威、尋釁滋事的“橫行自由”罷了。

02 美國為何需要如此龐大的軍費?

據不完全統計,自1776年宣佈獨立以來,在24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沒有參與戰爭的時間不足20年,幾乎所有美國總統在任期內都曾發動或介入過對外戰爭。從二戰結束到本世紀初,在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的248次武裝衝突當中,美國發起的就有201場,超過了總數的八成。

開戰即是燒錢,美國軍費大量被用於對外擴張和武裝干涉其他地區。美國布朗大學曾在2018年發布研究報告稱,在本世紀初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美國用於戰爭的費用已近6萬億美元。今年9月,布朗大學又一次公佈了美國戰爭成本數據,據統計,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上的花銷高達2.3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美政府從阿富汗撤出12.3萬人的大規模空運行動的費用。

03 誰是美國戰爭的最終受益者?

美國歷史學家彼得·庫茲尼克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戰爭對於美國來說是筆大生意。”多年來,不論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如何愈演愈烈,軍費相關開支卻能屢創新高。美國軍費逆勢上漲的背後,是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巨大影響力。

美國軍工企業斥鉅資遊說美國政客並為其競選活動捐款,資助所謂政策專家,以維持於己有利的政策話語,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天美國政壇上活躍著4000多個軍工複合體的遊說集團。軍工複合體不但有能力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政府更迭的影響,而且往往能夠阻止損害其利益的政府決策,哪怕這些決策是符合公共利益的。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美國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為何能在以“吝嗇”“刁鑽”著稱的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獲得壓倒性地支持。並且美國國會還嫌拜登政府最初的國防預算版本增幅不夠,又追加了250億美元。

根據獨立智庫,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發布的阿富汗戰爭主要受益者名單,美國五大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公司、 通用動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從美國政府為阿富汗戰爭投入的資金中分得的金額高達2.02萬億美元。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曾負責烏克蘭相關事務,隨後其子亨特入職烏克蘭最大私營天然氣公司並擔任重要職務,有外媒報導稱:“除了他的父親是副總統並參與奧巴馬政府的烏克蘭政策外,亨特並沒有其他明顯任職資格。”因此烏克蘭也被認為是拜登的傳統實力範圍。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專門授權撥款3億美元,用於“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

並且,拜登還在法案簽署當天於一份聲明中指出,法案中的部分條款會引發憲法關切,但根據美國憲法,總統有權防止機密資訊洩露,保護國家安全。這也就意味著作為總統的他有權以保密為由拒絕相關部門對法案相關資金項目的審查。

但是畢竟是所謂“國防授權法案”,師出須有名。秉持著“沒有敵人,那就製造敵人”的原則,美國政客們默契地搬出中俄兩國作為假想敵。法案大肆渲染中俄“威脅”,鼓吹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安全形勢帶來的“挑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美國政客的如意算盤早已不是秘密,這套理由和說辭除了騙騙選民,也起不到太多作用。

倒不如堂堂正正地告訴世人:“民主燈塔”要的不是安全,而是政客權貴能夠“合法”撈錢!



(原創安寧 - 鈞正平工作室2021-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