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數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總和,1918年流感4千萬人死亡,爆發是謎消失是謎。
死亡率極高而且都是青壯年。普通流感導致的死亡率一般是百分之0.1,而且死亡的多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抵抗力很弱的兒童。但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卻正好與之相反。它的致死率高達百分之2.5,全世界高達10億人感染,死亡人數為2,500~5,000萬人,而且死亡的均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突然出現,突然消失,至今為止不明白消失的原因。在致命的第二波之後,流感死亡率迅速下降,有些地區流感幾乎消失。對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一種解釋是,在預防和治療方面做得更好了,儘管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觀點。100年前遠不如今天的醫學發達,沒有特定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大多數流感治療旨在護理患者,而不是治癒患者。
美政府勸喻人民自我在家隔離
美政府臨時改裝公眾塲所為醫院, 收治病人, 不過今天, 在某些地方政府想這樣做, 却遭遇抗拒什至放火。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也被稱作“西班牙女士”(Spanish Lady),不過它卻有些名不符實。首先,它似乎並不是從西班牙起源的。其次,這場流感絕對沒有它的名稱那樣溫柔。
西班牙流感(其實源自美國, 不過美國推黑鍋給受害者西班牙)
這次新冠肺炎, 越來越多證據, 美國可能又是災星, 而且一早隱瞞, 去年八月武漢世界軍運大會, 幾名美兵發病送回美國,而美國去年秋冬己爆發流感, 至今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一萬五千人, 大部份死因未查明, 非常可疑。
這場瘟疫的爆發時段是在1918年3月到1919年底,持續一年半時間。全世界約20%-60%人口感染西班牙流感,其危害甚至超過了中世紀歐洲爆發的黑死病,這次流感死亡人數最低估計為5,000萬,有說當時有5億人感染流感,有說當時有10億人感染流感(當時世界總人口為17億),如果有10億人感染,那感染率已接近60%,情況讓人驚心。事實上,由於全球尚未普遍建立完善的衛生管理和統計報告制度,有人認為,死亡人數可能高達7,000萬到1億人。與最近30年流行的愛滋病打了一個平手(全球大約有7000萬人感染愛滋病,2,000萬人死亡)。當時人們被強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別是紅十字會和其他醫護人員。
同是紅十字會, 不知如何, 武漢的紅十字會却是一團糟, 不止幫不到忙, 還要添煩添亂, 製造抗疫障礙。 |
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尚無定論,最保守估計是2,000餘萬人。由於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爭剛結束時期,因此大部份的國家都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下面只是當年的最低的估計而已,正确人數無從核准。
北美洲 107.6萬
南美洲 32.7萬
歐洲 216.3萬
亞洲 1,575.7萬,其中印度死亡人數為全球最多,大約1,250萬人
大洋洲 96.5萬
非洲 135.3萬
全世界 2,164.2萬
救護人員忙不過來, 跟武漢不遑多讓 |
1918年流感大流行似幽靈一般,遊蕩於世界各個角落,致人於死就如同呼吸空氣般容易,比上面的更為詳細的報導:
英國的抗疫緊急應變人員及車輛, 車身都有SOS字樣。 |
在英國,多達25萬人死亡。
在法國,超過40萬死亡。
在美國,大約28%的人口受到感染,50萬至67.5萬人死亡。美國原住民部落受到重創,總共有18.8至33.7萬人死亡,在阿拉斯加有整部落的人全部喪生。
在加拿大,有50,000人死亡。
在巴西,有300,000人死亡,其中包括當時的總統。
在伊朗,死亡巨大,據估計,有100至200萬人死亡。
印度有多達1700萬人死亡,約占本國人口的5%。
在日本,受感染的2300萬人中有39萬人死亡。
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現為印尼),據估計3000萬居民中有150萬人死於1918年流感大流行。
在法屬波裏尼西亞群島的大溪地,13%的人口在一個月內死亡。
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當時的皇帝是最早感染流感的人之一,所幸活了下來,但僅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就有0.5至1萬人死亡。
在加納,至少造成10萬人死亡。
在原英屬索馬里蘭,估計有7%的土著人死亡。
幾個太平洋島嶼受到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嚴重打擊。湯加,8%的人口死亡;瑙魯,16%的人口死亡;斐濟,5%人口喪生。
原德屬、1914年被新西蘭佔領的西薩摩亞,疫情最為嚴重,90%的人口受到感染,其中30%的成年男性、22%的成年女性和10%的兒童死亡,有22%的人是在兩個月內死亡的。
在新西蘭,有近萬人死於1918年流感大流行。土著毛利人死亡人數是歐洲移民的的10倍,因為他們貧窮,居住更加擁擠。
在澳大利亞,有1.2萬人喪生。
以上沒有列及的國家,特別是一些大國,如當時剛剛經過十月革命而建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雖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死亡數據缺失,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流行沒有死亡,也許更甚,只是被政治洪流或時局動盪所掩蓋了而已。
又一個不明現象,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是西班牙流感在中國爆發不是很嚴重,跟今天的武漢疫病的情况大不同。1918年西班牙流感雖然也波及中國,3月始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員警患病過半,哈爾濱人40%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上海也出現過兩個流行波。
中國熱河省警察局1918年10月15日至1922年11月12日的統計數據,流感發病6203人,死亡151人,病死率2.4%。1918年11月6日上海《申報》全文刊登了定海縣知事馮秉乾撰寫的《救治時疫之佈告》。
對各種文獻分析表明,1918年~1919年,中國的確發生了流感疫情,但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疫病比較平和,發病率與死亡率較低。但具體原因也是不明,照常理來說,中國當時衛生和醫療條件比西方要差,死亡率應該更高,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真是不幸,面對如此之巨的死亡,除了極度恐懼就是束手待斃,很多人以為世界末日已到。這不難理解,即便現在看到這些數據,依舊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西班牙流感的影響,在約6個月內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條生命,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1918年 而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是1,600萬人。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的士兵們不是死於戰場,而是因為感染了流感而埋骨他鄉。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方快堅持不住了。4月,發夠戰爭財的美國加入了戰爭。美國派遣到歐洲參戰的人數達到150萬人,美國大兵登船前往歐洲戰場,隨同美軍一起到來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可怕瘟疫,西班牙流感! 很多美國大兵並沒有活著到達戰場,他們在海上就已經發病並死亡。戰爭期間,這種恐怖的疾病在幾個月內就感染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從西線戰場到偏僻的農村,疾病覆蓋全球大部分地區。當時歐洲戰事吃緊,美國政府選擇了嚴密封鎖消息,同時繼續向歐洲派兵。
美國, 又是美國, 一個對其他國家及地方極大負責任的國家! |
2019年春節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讓人們不禁再次思考,人類究竟是強大還是渺小。有時人類自以為強大,我們的科技能送衛星上天,能進行星際旅行,能製造出核武器……有時我們又倍感脆弱,瘟疫來臨時,我們才被迫思考,人類竟然連小小的病毒和細菌也對付不了,這些渺小的生命,竟然有可以毀滅人類的力量。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瘟疫似乎來無影去無蹤,它來時快的令人心驚,去時也快的讓人詫異,它似乎帶著任務,長著眼睛,做了它要做的事就會離開。100多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就是如此,爆發速度之快 讓人始料不及。
西班牙流行性感冒(外文名Spanish Flu),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當時西班牙全國感染該病的高達800萬人,連西班牙國王阿方索三世也被感染,是感染率最高的國家。馬德里市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電車停運。而西班牙十分誠實的公佈本國爆發了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
有醫學資料表明,“西班牙流感”最早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歷史就是如此,這流感源自美國,可是,美國又甩開責任,把鍋送給西班牙,年前的豬流感一樣,源自美國,却把鍋送給墨西哥,這次中國武漢新冠肺炎又會不會是歷史再現,來源是美國呢? 因為武漢在2019年辦過全球軍事運動會,期間有數名美軍患上據說是虐疾送院治療,及後送返美國。1918年3月11日,這個軍營的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嗓子疼和頭疼,就去部隊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感冒,開了幾片感冒藥。
波士頓成為重災區, 原因是碼頭, 船運是流傳之工具
但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隨後,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後,這個軍營裏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在隨後的幾個月裏,美國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這種“感冒”的蹤影。
不過,這一階段美國的流感疫情似乎不那麼嚴重,與往年相比,這次流感造成的死亡率高不了多少,症狀也幾乎一樣。在一場傷亡數千萬人的世界大戰尚未結束時,軍方很少有人關注到這次流感的爆發——儘管它幾乎傳遍了整個美國的軍營。
美國當年的方倉醫院, 今天PRC照樣做却被不少人駡。
隨後,這流感,突然演變為可怕的致命流感,而且爆發速度之快,讓人始料不及。
西班牙流感至今還是一個謎,它突然出現,突然消失,前後又三波感染,並不是每一波都造成大量死亡。
西班牙流感奇怪的第一點:
死亡率極高而且都是青壯年。普通流感導致的死亡率一般是百分之0.1,而且死亡的多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抵抗力很弱的兒童。但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卻正好與之相反。它的致死率高達百分之2.5,全世界高達10億人感染,死亡人數為2,500~5,000萬人,而且死亡的均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第二點:
突然出現,突然消失,至今為止不明白消失的原因。在致命的第二波之後,流感死亡率迅速下降,有些地區流感幾乎消失。對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一種解釋是,在預防和治療方面做得更好了,儘管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觀點。100年前遠不如今天的醫學發達,沒有特定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大多數流感治療旨在護理患者,而不是治癒患者。
這現象,有學者的研究指出以下原因:
1、細胞因數風暴
至於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對這一不尋常的現象,有兩種理論:
1、細胞因數風暴
至於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對這一不尋常的現象,有兩種理論:
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歷過各種流感,可能感染過西班牙流感的某種雛形,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
二是被懷疑是由細胞因數風暴引起,即理論上所謂的身體免疫系統過激反應。 一些研究發現,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變異具有異常強烈的侵略性,人感染過後極易引發細胞因數風暴,導致快速行進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是青壯年強烈的免疫反應摧毀了健壯的身體,青壯年體內免疫力太強,反而會導致抗體反應過於劇烈,形成“細胞激素風暴”,致使肺部組織嚴重受傷害,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而兒童、老年人和虛弱的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他們的免疫系統相對較弱,不宜引發過激反應,身體反倒避免了過激反應的傷害,從而降低了死亡率。
2、阿司匹林中毒
1918年流感大流行導致多達20%的感染者死亡,而通常的流感死亡率為0.1%。巨大的死亡人數是由高達50%的極高感染率和病症的極端嚴重程度引起的。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症狀非常罕見,最初被誤診為登革熱、霍亂或傷寒。一位觀察者寫道:“最引人注目的併發症之一是粘膜出血,尤其是鼻腔、胃和腸道出血,以及耳部出血和皮膚出現出血瘀點。” 大多數死亡來自細菌性肺炎,是與流感相關的常見繼發感染,但許多死者往往出現肺部大量出血。
有研究者根據當年流感死亡報告所描述的症狀進行了調查,提出阿司匹林中毒對死亡人數的影響很大。1918年流感大流行初期,美國陸軍醫院出現“死亡高峰期”,而這一時期,住院的流感患者每日服用劑量高達30克的阿司匹林——如今醫學規範每日服用4克為最大安全劑量——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似乎並不是流感,而是阿司匹林中毒,因為許多早期死亡的患者出現多器官出血,尤其是肺部出血。
研究者認為阿斯匹林中毒,是經濟利益驅使的結果。因為當時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專利到期,因此許多公司紛紛湧入,以求賺取巨大利潤紛紛向醫院大量推銷,而這時恰逢流感大流行,客觀上助長了阿司匹林的使用量,而且當時對阿司匹林中毒症狀知之甚少。
但是,作為高死亡率的一種解釋,這一論點的普遍適用性也受到質疑。因為,在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間,印度等國家的死亡率也很高,但當時這些國家很少或根本沒有阿司匹林,所以阿司匹林中毒難以作為1918年流感大流行中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不過,堅持阿司匹林中毒假說的研究者依然認為,即便阿司匹林過度處方對印度等國人的高死亡率沒有貢獻,但在很多使用阿司匹林的國家和地區仍然可能成為其死亡高比率的因素。
西班牙流感致命三波
1918年上半年,流感大流行的第一波浪潮,來勢兇猛,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哈斯克爾美軍訓練營發現第一例流感患者後的幾天內,該營地就發現500多名被感染者,兩個月後,這種病毒已傳播到紐約皇后區。第一波類似於典型的流感,死亡率相對較低,最危險的是病人和老人,而年輕、健康的人很容易康復。大多數從第一波感染中恢復過來的人已有免疫,這表明接下來的第二、第三波流感浪潮是同一種流感病毒。
1918年8月到12月,流感大流行的第二波浪潮比第一波慘烈得多,極其致命,死亡率最高。第二波浪潮開始於法國、塞拉里昂和美國,此時病毒已經發生變異,致命性極強。1918年10月是美國整個流感大流行中最致命的一個月,在費城,一周內就有4597人死亡。
1919年春天,流感大流行的第三波浪潮比第一波致命,但死亡率較第二波要少。
研究者把這種嚴重的致命程度,歸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平民生活中,病情嚴重的人待在家裏,那些病情輕微的人繼續外出工作活動,優先傳播的是輕度的病毒。但是在戰區,傳播的方式正相反,輕度病情的士兵留在戰壕中,而嚴重的則乘坐擁擠的火車被送往擁擠的後方醫院——治療數千名化武襲擊的受害者和傷患,是傳播呼吸道病毒的理想場所——大量傳播致命的病毒,致使流感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而且,軍隊中都是健康的年輕人,由於免疫系統過激反應,感染流感的士兵成為最脆弱的人群,大量非戰鬥性死亡。
致命的第二波導致商店、社區關閉,人們日常生活嚴重受阻,甚至醫務人員無法治療和照顧病人,也沒有殯儀人員將死者埋葬,因為他們也病了,喪失了工作能力,有的也因流感而亡。
三波的詳情:
第一波流感到底在哪里發生已經不可考證。明確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當時造成約兩萬五千人的死亡。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死亡率也很低,僅僅比普通流感略高,所以沒有國家給與重視。
第二波西班牙流感開始於8月,這個階段開始出現大量死亡現象,很多地方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到八,甚至十。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塞拉里昂共和國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的阿什哈巴德(今屬土庫曼斯坦)(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麥什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
1918年8月27日,美國波士頓的碼頭工人相繼發病互相傳播,同一時間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爆發了流感;九月開始流感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死亡率極為驚人,遠非普通流感可以相比。奇怪的是,和普通流感死亡者多是老人兒童和病人相比,此次流感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併發症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
由於不知道致病原因,該病幾乎無法治療,依靠人自身體抗力決定是否能夠脫險,造成普遍的恐慌。加上傳染性非常強,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同年十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二十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十二年。
西班牙流感平均致死率為2.5%,但有些地方遠遠高於這個數字,美國三藩市病死率8.98%,幾乎10個感染者中就有1人死亡。其實,西班牙流感本來也許不會傳播這麼快,但是戰爭中,軍隊大規模的調動為流感的傳播火上澆油。有人甚至懷疑這場疾病是德國人的細菌戰,但當時的德國也在一年內死亡了幾十萬人。
二是被懷疑是由細胞因數風暴引起,即理論上所謂的身體免疫系統過激反應。 一些研究發現,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變異具有異常強烈的侵略性,人感染過後極易引發細胞因數風暴,導致快速行進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是青壯年強烈的免疫反應摧毀了健壯的身體,青壯年體內免疫力太強,反而會導致抗體反應過於劇烈,形成“細胞激素風暴”,致使肺部組織嚴重受傷害,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而兒童、老年人和虛弱的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他們的免疫系統相對較弱,不宜引發過激反應,身體反倒避免了過激反應的傷害,從而降低了死亡率。
2、阿司匹林中毒
1918年流感大流行導致多達20%的感染者死亡,而通常的流感死亡率為0.1%。巨大的死亡人數是由高達50%的極高感染率和病症的極端嚴重程度引起的。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症狀非常罕見,最初被誤診為登革熱、霍亂或傷寒。一位觀察者寫道:“最引人注目的併發症之一是粘膜出血,尤其是鼻腔、胃和腸道出血,以及耳部出血和皮膚出現出血瘀點。” 大多數死亡來自細菌性肺炎,是與流感相關的常見繼發感染,但許多死者往往出現肺部大量出血。
有研究者根據當年流感死亡報告所描述的症狀進行了調查,提出阿司匹林中毒對死亡人數的影響很大。1918年流感大流行初期,美國陸軍醫院出現“死亡高峰期”,而這一時期,住院的流感患者每日服用劑量高達30克的阿司匹林——如今醫學規範每日服用4克為最大安全劑量——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似乎並不是流感,而是阿司匹林中毒,因為許多早期死亡的患者出現多器官出血,尤其是肺部出血。
研究者認為阿斯匹林中毒,是經濟利益驅使的結果。因為當時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專利到期,因此許多公司紛紛湧入,以求賺取巨大利潤紛紛向醫院大量推銷,而這時恰逢流感大流行,客觀上助長了阿司匹林的使用量,而且當時對阿司匹林中毒症狀知之甚少。
但是,作為高死亡率的一種解釋,這一論點的普遍適用性也受到質疑。因為,在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間,印度等國家的死亡率也很高,但當時這些國家很少或根本沒有阿司匹林,所以阿司匹林中毒難以作為1918年流感大流行中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不過,堅持阿司匹林中毒假說的研究者依然認為,即便阿司匹林過度處方對印度等國人的高死亡率沒有貢獻,但在很多使用阿司匹林的國家和地區仍然可能成為其死亡高比率的因素。
西班牙流感致命三波
1918年上半年,流感大流行的第一波浪潮,來勢兇猛,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哈斯克爾美軍訓練營發現第一例流感患者後的幾天內,該營地就發現500多名被感染者,兩個月後,這種病毒已傳播到紐約皇后區。第一波類似於典型的流感,死亡率相對較低,最危險的是病人和老人,而年輕、健康的人很容易康復。大多數從第一波感染中恢復過來的人已有免疫,這表明接下來的第二、第三波流感浪潮是同一種流感病毒。
1918年8月到12月,流感大流行的第二波浪潮比第一波慘烈得多,極其致命,死亡率最高。第二波浪潮開始於法國、塞拉里昂和美國,此時病毒已經發生變異,致命性極強。1918年10月是美國整個流感大流行中最致命的一個月,在費城,一周內就有4597人死亡。
1919年春天,流感大流行的第三波浪潮比第一波致命,但死亡率較第二波要少。
研究者把這種嚴重的致命程度,歸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平民生活中,病情嚴重的人待在家裏,那些病情輕微的人繼續外出工作活動,優先傳播的是輕度的病毒。但是在戰區,傳播的方式正相反,輕度病情的士兵留在戰壕中,而嚴重的則乘坐擁擠的火車被送往擁擠的後方醫院——治療數千名化武襲擊的受害者和傷患,是傳播呼吸道病毒的理想場所——大量傳播致命的病毒,致使流感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而且,軍隊中都是健康的年輕人,由於免疫系統過激反應,感染流感的士兵成為最脆弱的人群,大量非戰鬥性死亡。
致命的第二波導致商店、社區關閉,人們日常生活嚴重受阻,甚至醫務人員無法治療和照顧病人,也沒有殯儀人員將死者埋葬,因為他們也病了,喪失了工作能力,有的也因流感而亡。
三波的詳情:
第一波流感到底在哪里發生已經不可考證。明確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當時造成約兩萬五千人的死亡。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死亡率也很低,僅僅比普通流感略高,所以沒有國家給與重視。
第二波西班牙流感開始於8月,這個階段開始出現大量死亡現象,很多地方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到八,甚至十。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塞拉里昂共和國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的阿什哈巴德(今屬土庫曼斯坦)(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麥什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
1918年8月27日,美國波士頓的碼頭工人相繼發病互相傳播,同一時間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爆發了流感;九月開始流感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死亡率極為驚人,遠非普通流感可以相比。奇怪的是,和普通流感死亡者多是老人兒童和病人相比,此次流感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併發症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
由於不知道致病原因,該病幾乎無法治療,依靠人自身體抗力決定是否能夠脫險,造成普遍的恐慌。加上傳染性非常強,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同年十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二十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十二年。
西班牙流感平均致死率為2.5%,但有些地方遠遠高於這個數字,美國三藩市病死率8.98%,幾乎10個感染者中就有1人死亡。其實,西班牙流感本來也許不會傳播這麼快,但是戰爭中,軍隊大規模的調動為流感的傳播火上澆油。有人甚至懷疑這場疾病是德國人的細菌戰,但當時的德國也在一年內死亡了幾十萬人。
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
許多愛斯基摩部落由於缺乏醫療,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有一村人口有80人,而死於流感73人,居然成為死亡率較低的村子。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該國到處屍體堆山,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力來掩埋。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至今也搞不清消失的原因。
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
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當年加拿大政府呼籲人民戴口罩的宣傳廣告
戴口罩的由來,隨著一戰的落幕,西班牙大流感並未因此消失,反而變得更加倡狂。隨著戰場上各國士兵返回原住地,客觀上也為這種病毒進一步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隨著一戰的結束,西班牙流感反而更加猖獗:英屬印度孟買地區每天都有超過七百人因為西班牙流感而喪生。西班牙的巴賽隆納地區,每天更超過1,200個居民死於流感。
志願者檢查英兵的戴口罩正确方法
面對愈演愈烈的流感,各國政府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開始紛紛採取各項措施:大量人員聚集的公眾聚會、大型活動開始被禁止,就連喪禮也要求在15分鐘之內完成。電影院、舞廳、酒吧、教會禮拜等活動都開始被關閉或限制縮短。普通居民如果想出行,必須得必須佩戴口罩,英國更是要求各街道必須噴灑消毒液。
在1997年,美國科學家傑弗裏·陶貝格爾(J. Taubenberger)在《科學》週刊上發表了他與同事利用遺傳學技術得出的研究成果,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種與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關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國家的豬體內發現這種病毒。
1998年2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AFIP)轄下所屬的分子病理部門在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聚集的小鎮,Brevig Mission附近發現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愛斯基摩女子的屍體。Brevig Mission 在1918年11月由於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樣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質。這個樣本給予科學家第一手資料來研究這個病毒。
據2001年10月英國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正力圖根據10名死於1918年大流感的倫敦人的遺體,找到引起這場流感的病毒樣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組特徵,研究它為什麼具有這麼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們成功製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4年2月6日,《科學》雜誌報導了兩支隊伍,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重建了1918流感的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A 糖蛋白),並從中瞭解該蛋白分子如何改變形狀來允許其從鳥類移到人類身上。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佈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很難變成人傳人。
2014年7月5日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河岡義裕教授最新研製一種致命病毒——2009豬流感病毒,如果這種病毒從實驗室傳播出去,很可能導致數億人口喪生,並未研製有效的預防疫苗。
美國科學家在高度隔離的實驗室中,研究當年的病毒。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佈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禽流感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目前禽流感很難變成人傳人,大部分只能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
重新調查“西班牙流感”有一定的危險性。科學家建議在生物安全性最好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以免“西班牙流感”病毒洩漏出實驗室,再度危害人類。
另外,亦有學者懷疑西班牙流感發生的時間,正是空前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了這種恐怖病毒誕生和裂變的溫床。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廣泛使用的芥子氣毒氣彈,也被認定為病毒的來源之一!戰爭的罪惡,不止在於炮火殺戮,這場險些給人類帶來滅亡災難的瘟疫,就是它痛苦的後遺症!
這個春節武漢突發這疫病,很多人歸究中國人嗜食野味起禍,這有道理亦没有道理,食野味的人不多,而且食野味這習慣在中國已經千年過外,同時,洋人包括西方文明大國如英美澳紐等一樣有人民嗜食野味,是否真的病毒在野味身上傳人呢,實在尚無确証,這次的疫病是否來自中國…?
許多愛斯基摩部落由於缺乏醫療,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有一村人口有80人,而死於流感73人,居然成為死亡率較低的村子。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該國到處屍體堆山,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力來掩埋。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至今也搞不清消失的原因。
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
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當年加拿大政府呼籲人民戴口罩的宣傳廣告
戴口罩的由來,隨著一戰的落幕,西班牙大流感並未因此消失,反而變得更加倡狂。隨著戰場上各國士兵返回原住地,客觀上也為這種病毒進一步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隨著一戰的結束,西班牙流感反而更加猖獗:英屬印度孟買地區每天都有超過七百人因為西班牙流感而喪生。西班牙的巴賽隆納地區,每天更超過1,200個居民死於流感。
志願者檢查英兵的戴口罩正确方法
面對愈演愈烈的流感,各國政府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開始紛紛採取各項措施:大量人員聚集的公眾聚會、大型活動開始被禁止,就連喪禮也要求在15分鐘之內完成。電影院、舞廳、酒吧、教會禮拜等活動都開始被關閉或限制縮短。普通居民如果想出行,必須得必須佩戴口罩,英國更是要求各街道必須噴灑消毒液。
西班牙流感奇怪的第二點:
西班牙型流感突然出現,突然消失,至今為止不明白消失的原因。在致命的第二波之後,流感死亡率迅速下降,有些地區流感幾乎消失。對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一種解釋是,在預防和治療方面做得更好了,儘管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觀點。100年前遠不如今天的醫學發達,沒有特定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大多數流感治療旨在護理患者,而不是治癒患者。另一種觀點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迅速突變為致命性較低的菌株。這是流感病毒的常見現象:病原體病毒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那麼致命,因為最致命的病毒往往隨宿主已經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突然出現,突然消失,至今為止不明白消失的原因。在致命的第二波之後,流感死亡率迅速下降,有些地區流感幾乎消失。對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一種解釋是,在預防和治療方面做得更好了,儘管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觀點。100年前遠不如今天的醫學發達,沒有特定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大多數流感治療旨在護理患者,而不是治癒患者。另一種觀點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迅速突變為致命性較低的菌株。這是流感病毒的常見現象:病原體病毒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那麼致命,因為最致命的病毒往往隨宿主已經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全球爆發十八個月過後,忽然完全神袐消失, 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在1910年代,醫學界完全不知道存在病毒性感冒是什麼東西。在當時醫學界還沒有發現病毒,當時的醫學界以為這是一種細菌造成的傳染病,因此並不瞭解為什麼這流感會這麼致命。到了1933年,科學家重新調查“西班牙流感”,英國科學家Smith Andenwes才第一次從人身上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並命名為H1N1,這才知道病毒是導致西班牙流感的罪魁禍首。後來有許多科學家想知道為什麼此病毒會如此致命,但都不成功;一是因為其危險性,二是遺憾的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流感受害者遺體大多被焚燒,少量被深埋,到了1933年早已腐敗,無法研究。1950年代,美國曾經組織了考察隊趕赴阿拉斯加挖掘死於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病人的屍體,期望得到可供研究的病原體。很遺憾,那些埋葬在永久凍土帶的屍體因為解凍腐爛而失去了研究價值。
在1997年,美國科學家傑弗裏·陶貝格爾(J. Taubenberger)在《科學》週刊上發表了他與同事利用遺傳學技術得出的研究成果,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種與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關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國家的豬體內發現這種病毒。
據2001年10月英國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正力圖根據10名死於1918年大流感的倫敦人的遺體,找到引起這場流感的病毒樣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組特徵,研究它為什麼具有這麼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們成功製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4年2月6日,《科學》雜誌報導了兩支隊伍,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重建了1918流感的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A 糖蛋白),並從中瞭解該蛋白分子如何改變形狀來允許其從鳥類移到人類身上。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佈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很難變成人傳人。
2014年7月5日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河岡義裕教授最新研製一種致命病毒——2009豬流感病毒,如果這種病毒從實驗室傳播出去,很可能導致數億人口喪生,並未研製有效的預防疫苗。
美國科學家在高度隔離的實驗室中,研究當年的病毒。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佈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禽流感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目前禽流感很難變成人傳人,大部分只能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
重新調查“西班牙流感”有一定的危險性。科學家建議在生物安全性最好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以免“西班牙流感”病毒洩漏出實驗室,再度危害人類。
另外,亦有學者懷疑西班牙流感發生的時間,正是空前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了這種恐怖病毒誕生和裂變的溫床。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廣泛使用的芥子氣毒氣彈,也被認定為病毒的來源之一!戰爭的罪惡,不止在於炮火殺戮,這場險些給人類帶來滅亡災難的瘟疫,就是它痛苦的後遺症!
這個春節武漢突發這疫病,很多人歸究中國人嗜食野味起禍,這有道理亦没有道理,食野味的人不多,而且食野味這習慣在中國已經千年過外,同時,洋人包括西方文明大國如英美澳紐等一樣有人民嗜食野味,是否真的病毒在野味身上傳人呢,實在尚無确証,這次的疫病是否來自中國…?
這幾星期,因為全球都發生了疫情,所以這來源於中國的講法, 包括外國有聲望而可靠的科學家、生化學家、醫學家都有存疑!
不過,很多外國,甚至某些高等華人對來自PRC的人已開始有歧視打砸、侮辱、推罵的不文明,不理智行為,這亦是無奈!
反之,美國這季節發生的超流感,患者上千萬,死者亦過萬,但是美國政府訊息模糊,透明度缺乏,究竟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撲朔迷離!!!是否又像102年前一樣的事故翻版,除了"床破",無人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