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星期二

當官離地平生恥, 視民如草夠黑心!

白痴治港, 市民遭殃, 新出招數, 樣樣荒唐!!!

成班九官, 離地妄想!!!

香港九龍新界, 幾多屋村, 大樓都是要經過商塲, 咁問你林鄭, 點返屋企???

家有三代, 咁點樣去避忌!!!

飛髮從未出過事, 而且肯定大家都企理, 未有疫情, 防病防箘, 從來安全, 林鄭有冇腦有冇地氣, 一招戇鳩, 千萬人失去飯碗, 政府點處理, 一萬文食得幾多小時!!!

仲有, 仲有, 都開唔到聲鬧啦!!!

林鄭,早抖啦!!! 仲有, 死撑林鄭果的, 係唔係要XXXYYYZZZ!!!!

香港家門不幸, 出過咁嘅災星, 一鑊引犯條例, 不搞清現實, 一聲我好打得, 咁就衰幾年攬炒素球, 一聲好打得, 我地唔學人地, 思忽!!!叫條九等護士長做指揮, 連口罩都戴錯, 死唔死, 港台混醬冇王管, 果條負責嘅憂籐嘩依然坐係度個個月收幾十萬, 反之跟你政府指引, 做工關親民的照足手冊去"飲"就俾你做遮羞布,炒咗魷魚, 林鄭, 你真係馬上,即刻,飛過去你祖家英倫去睇去馬仲儀醫生, 睇下妳個腦除咗生草, 仲有乜嘢生呢!!!!

獅子山不幸, 出咗淋淨隻鵝!!!!刁,刁,刁官爛僚!!! 顯示較少內


林鄭荒唐離地, 新政策即是叫大部份香港人冇得出入!!!!包括你一家!!!!香港屋村大都 經過商塲!!!!!!!!!!!!!!!!!!!!!!!成班真正九官, 第九流的官!!!!



學養, 學識, 專業不對位置, 管理全無宗旨, 遇事無終無始, 做事無頭無尾毫無所持, 無德無能無知無智再加無恥!!!

香港疫情失控, 人禍也!!!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糠稈!!!某些"糠稈淫"的作孽!!!

哀求下呢位"神人",
唔好再害夠"港民",
濫芋充數絕無能,
禍害維港正衰神!!!

自己知自己事, 閣下學養, 學識, 專業不對位置, 管理全無宗旨, 遇事無終無始, 做事無頭無尾毫無所持, 無德無能無知無智再加無恥!!!

走吧, 自己走吧!




麼登“糠稈”慈禧,十大宗罪

一、只講政策,不實行動;
二、亂搞授權,忽視監督;
三、目標模糊,重點不明;
四、好高鶩遠,離地脫群;
五、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六、主觀狂妄,用人不當;
七、角色錯位,越俎代庖;
八、只懂蠻幹,輕視意見;
九、急功近利,無知無明;
十、奬罰不公,領導乏力。








今之"糠稈講苦", 特獸蠻庸, 官僚無恥, 專家無聊!!!

今之AO,

A=ah,唔關我事!

O=oh,衰咗呀!阿乜,阿乜,諗下辦法寫好個報告!

今之EO

E=E(咦)!衰咗呀, 哦!上面叫咁做咋,我冇權㗎,問阿大sir 啦!

O=O(哦)!一早知撞板, 唔好問我, 我照做咋, 啊r呀! 風頭火勢, 馬上攞假!!!

今之CO

C

=C(思前想後), 乜都要上面出"盲毛(白紙黑字memo),先篼住籮柚, 不做不錯,少做少錯,被迫要做把公事慢慢磨!



O=OT 唔使諗, 噢咀總係的上大人, Old Dog 一名, 人工同上大人差天差地,懊惱萬分, 求其應付, 日過日神, Or……打呵欠…日子真無夠癮!!!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糠稈!!!某些糠稈淫的作孽!!!

老安扯火, 製圖懟一班無腦無知無智的黃屍趕毒!!!


倉鼠,會不會是這次香港疫情的源頭呢?

核心提要:
1.2月7日,香港日增新冠確診人數614人,成為日增確診數新的峰值。隨著確診數的暴漲,香港與內地的通關似乎再次變得遙不可及。因為疫情的影響,來自大陸的新鮮蔬菜減少,價格出現暴漲。香港,似乎開年不利。

2.有研究報告稱,倉鼠疑似為香港本次疫情的源頭。1月15日,一名寵物店員工在核酸檢測中呈現陽性結果,並確認是德爾塔毒株感染。隨後,公共衛生官員對一批寵物進行了檢測,結果在總共28只敘利亞倉鼠中,發現有15只為陽性。

3.為防止病毒擴散,香港消殺了2000多只倉鼠。然而,在不到3個星期之後,香港的疫情還是爆發了。不過從疫情爆發的烈度上分析,這不可能是德爾塔疫情,而應該是奧密克戎疫情。2月7日新增的614例中,僅7例為境外移入,其餘都是本土病例,且大部分是奧密克戎變種病毒。



4.根據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預測,在兩星期後,香港的單日新增病例數可能會破萬。香港雖然也在“嚴防死守”,但是流調以及病毒檢測做不到內地的力度。如果日增破萬,香港再想靠“嚴防死守”清零,是很困難的。如果要做到清零才能與內地通關,也是遙遙無期。

正月初六確診300例,初七確診614例,香港新冠疫情出現暴漲
2月7日,是正月初七,也是“人日”。在這一天,香港新冠確診人數為614人。

在此前一天,香港的確診數已經出現天量:342人。之所以說是天量,是因為之前日增確診數的峰值,只是149例,而且是在2020年的夏天。在一年半之後,確診數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香港一直在實行清零政策,不但有21天的入境隔離,還有對感染病例的溯源,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踪。因為如此,可以說疫情一直都控制得不錯。本來,香港已經準備在去年年底與大陸通關,但是因為突然發現入境者中有奧密克戎感染者,通關的進程也就受到了影響。

如今,隨著確診數的暴漲,通關似乎再次變得遙不可及。

香港的經濟,不但需要大陸的遊客,也需要大陸的貨物。因為疫情的影響,來自大陸的新鮮蔬菜也少了,價格也出現了暴漲。




香港,似乎開年不利。

香港的新一波疫情,是否是帶病毒倉鼠引發?

1月18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宣布,將要消殺2000多只倉鼠,原因是一家寵物店裡銷售的倉鼠發現感染了病毒,且該寵物店一個店員以及一個顧客也都確診陽性。

倉鼠,會不會是這次香港疫情的源頭呢?

1月28日,一份尚未經過同行審評的研究報告,詳細講述了香港與倉鼠相關的感染。在2月4日,《自然》雜誌也對此進行了報導。

根據報導,在1月15日,一名23歲的寵物店工作人員首先在核酸檢測中呈現陽性結果,並確認是德爾塔毒株感染。但是,在香港,自去年10月之後,德爾塔感染就已經在社會面清零了,突然出現社區病例,令人奇怪。

隨後,公共衛生官員對一批寵物進行了檢測,包括寵物店裡的100多只動物,也有尚在倉庫中的500只動物,結果在總共28只敘利亞倉鼠中,發現有15只為陽性。

研究人員比較了來自敘利亞倉鼠的病毒基因和3名相關感染人員的基因,發現這些病毒不僅都是德爾塔病毒,而且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屬於同一傳染鏈。

從基因序列反推,倉鼠中的感染髮生於去年11月。這批倉鼠來自荷蘭進口,很有可能是進口前就已經被感染了,但也不排除在運輸的過程中接觸了病毒而感染。

研究人員還推測出,病毒從倉鼠身上分別傳染給店員和顧客。店員和顧客感染了病毒之後,又在社區造成了擴散,共導致50人感染。

需要指出的是,出現陽性結果動物,只有敘利亞倉鼠,其他的來自侏儒倉鼠、兔子、豚鼠、龍貓和小鼠的樣本,都為陰性。香港要消殺2000多只倉鼠,雖然不知道是否這2000多只倉鼠是否都是敘利亞倉鼠,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2000多只倉鼠都發生了感染。

為什麼沒有感染的動物也要被消殺?有關方面的解釋是,香港人口密度比較高,老年人的比例也較高,如果不嚴格消殺,萬一病毒擴散,後果會很嚴重。在以前鬧禽流感的時候,香港也消殺了大量的雞禽。

雖然這麼說,倉鼠與雞禽還是有些區別,雞禽似乎都是為了被宰殺而養,不管是宰殺還是消殺,區別不大;但倉鼠是寵物,尤其一些寵物已經走進了消費者家庭,與人類建立了感情,能不能先隔離確認是否感染,再決定是否消殺?有關方面給的說法是,沒有足夠的資源對寵物進行隔離。

在病毒面前,不但是人類與寵物的親情受到了考驗,即便是人類之間的親情,也受到了考驗。

香港與內地已“封關”兩年,此前有消息稱近期陸港將實現免隔離通關。香港再度爆發疫情,讓不少期盼通關的民眾希望落空。而據特首林鄭月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香港連續14日無本地確診個案才有機會通關,在通關前沒有任何機制方便市民免檢往返內地

倉鼠被消殺了,但是疫情還是爆發了!

雖然這些小動物被消殺了,但在不到3個星期之後,香港的疫情還是爆發了。不過從疫情爆發的烈度上分析,這不可能是德爾塔疫情,而應該是奧密克戎疫情。

也就是說,目前這一波突然暴漲疫情,跟倉鼠並沒有關係。

那麼,香港的奧密克戎疫情來自何處?

2月4日晚間,深水埗多幢大廈遭圍封,要求居民進行檢測。港府衛生官員直指疫情危急。

在去年的最後一天,一名國泰航空的機組人員到一家餐館用餐之後,新冠檢測陽性。這是首例在香港社區中發現的奧密克戎感染病例。一般的入境人員,在入境香港之後要在隔離酒店接受21天的隔離,但是對於機組人員,香港允許居家隔離。因為違反規定,該機組人員外出用餐,導致了6名餐館用餐的顧客感染。

不僅如此,另外一名國泰航空的員工,每天早上到公園跳舞,也引發了一條“晨舞傳染鏈”,有另外4人感染。經流調發現,9名“晨舞傳染鏈”的密切接觸者,上了一艘載有2,500 名乘客的郵輪。

在發現奧密克戎的社區傳染之後,香港宣布從1月7日開始,暫停來自美國、法國和英國等八個國家的所有航班,時間為兩週;同時,關閉健身房、酒吧、卡拉OK場所和其他娛樂場所,並禁止餐廳在下午6 點後堂食。

得到豁免檢疫特權的多名國泰航空機組人員引爆香港第五波疫情,早前與內地不斷商討的陸港通關再陷停滯,也引發民眾對豁免群組的質疑和批評。

這個消息讓不少人難以理解。在那個時候,美國每天的感染數都已經上百萬了,香港有必要因為出現了幾例社區感染,而大動干戈麼?

答案現在很清楚了。2月7日下午,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下午在記者會上公佈,新增的614例中,僅7例為境外移入,其餘都是本土病例,且大部分是奧密克戎變種病毒。
不清楚目前的疫情是否與國泰航空工作人員相關的傳染鏈有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便香港在1月7日之後執行了嚴厲的措施,即便捕殺了寵物,還是沒有控制住疫情。

動物傳人,一直是新冠病毒傳染的一種可能性,但是在發現新冠病毒能“人傳人”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才是導致疫情升級發酵的關鍵,也是防疫需要關注的重點。

▎香港疫情增加迅猛,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表示,港府計劃很快向全體750萬港人提供快速抗體檢測試劑盒。

兩週後單日新增可能破萬!香港何去何從?

在一個電台節目中,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預測,在兩星期後,香港的單日新增病例數可能會破萬。

在內地,上海、天津、北京、杭州、深圳等地,都出現了奧密克戎的破防。但是,在上海,不但疫情清零,行程碼已經摘星;在北京、天津、杭州,疫情也基本被控制住;深圳的疫情並不嚴重,但是因為外溢到外地,近日才發現,相信還是可以被控制。

香港也在嚴防死守,為什麼香港控制不住呢?香港和大陸一國兩制,雖然都是“嚴防死守”,但是可能大不相同。香港雖然對病例追踪溯源,但是流調不可能做到內地的力度;香港雖然也做病毒檢測,但檢測也做不到內地的力度。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目前的日檢測量,只有10萬人次。最關鍵的,如果有需要封控的小區,香港能做到內地的力度嗎?

這裡需要表明的是,並不是說必須要做全員檢測,因為上海從來沒有全員檢測,也沒有完全斷航,但做到了精準防疫,能及時封控、檢測涉疫小區,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

香港能完全抄內地的作業嗎?可能也不行!抗疫成本高,內地可以輸血;檢測能力不夠,內地也可以支持,但是香港的民眾與內地不一樣,之前內地支持香港檢測,民眾並沒有那麼積極地配合。如果香港完全使用內地的抗疫措施,民眾能配合嗎?這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別再問“歐美為什麼不能清零”這樣的問題了,香港都做不到,歐美更做不到。

如果日增破萬,香港再想靠嚴防死守清零,那就真的很難了。如果要做到清零才能與內地通關,那真的是遙遙無期。

做不到清零的香港,會不會乾脆放棄努力,像歐美一樣“躺平”呢?這也許要看香港的醫療資源是否出現擠兌。

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最新數據,目前香港70.7%的人接種了兩劑疫苗。香港接種的疫苗,有滅活疫苗,也有mRNA疫苗(复必泰/輝瑞)。

或許,香港能探索出一種適合香港製度的抗疫模式?

祝福香港平安。
參考文獻:
Yen, H.-L., et 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Variant Delta)from Pet Hamsters to Humans and Onward Human Propagation of the Adapted Strain:A Case Study.
文/張洪濤 原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鳳凰網《腫瘤情報局》特約專家

2022年2月7日星期一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農曆虎年正月初七“人日”


今天是農曆虎年正月初七,傳統習俗裏,這一天是人日,眾人生日。

這古老的說法要追溯到中華民族神話時代的創造天地的伏羲、女媧了。相傳兩兄妹開天闢地造萬物,第一天造雞司晨,第二天造犬看門,第三第四天造豬羊供食,第五第六天造牛馬拉車,第七天造人使主宰六畜。人誕生於“初”七,所以成為人的“生日”。

這傳說,這神話在中華大地的起源甚早,但直到南北朝東魏時,仍然還未成為大眾的共識,接受。《北齊書·魏收傳》載,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宴百僚,問大家人日的來歷,“皆莫能知”。魏收站出來,根據“晉議郎董勳《答問禮俗》”,說了一套類似東方朔的話“正月一日為雞……七日為人”。

當時另一大夫邢卲“亦在側,甚恧焉”。“恧焉”~慚愧也,究竟邢卲慚愧什麼呢?因為“邢魏”當年,都認為是大學問之人,邢卲是個文學家,其“雕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文初出,京師為之紙貴,讀誦俄遍遠近”。一樣如後世的“李杜”,並稱一時,他“有書甚多,而不甚讎校”,讀書多却不那麼認真,還嘲笑人家“何愚之甚,天下書至死不可讀遍,焉能始複校此”, 缺一點較真精神,邢卲當堂應對不及而反之, 魏收能回答皇帝的問題而自己卻不能。邢卲於是慚然。魏收是歷史學家,今天二十四史中的《魏書》就出自他的手筆,可見彼時人日的概念,尚要從典籍中鉤沉。

南朝梁之宗懍有一部《荊楚歲時記》,其中也說道:“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鑲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髮。又造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以相遺,登高賦詩。”也就是說,人們在這一天,或者剪綵紙,或者鏤金箔,都弄成人的形狀,貼在屏風上、帳上,戴在頭上,還相互贈送,大作“人”的文章。宗懍與魏收的生活年代相當,南面熱熱鬧鬧而北面寂寂無聞,敢是北方戰亂頻仍、傳統中斷的緣故?

南宋名臣,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的洪邁《容齋隨筆》的說法,漢朝東方朔在《占書》裏就提到了人日“歲後八日,一為雞,二為犬,三為豕,四為羊,五為牛,六為馬,七為人,八為穀。”

洪邁說:“八日為穀,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書之。”在洪邁看來,人有食比人生那一天重要得多。

按漢朝東方朔的說法,正月初七這天的天氣陰晴非常重要,能夠預測當年的世道以及作物的豐歉。如果天氣晴朗,政事方面則“民安,君臣和”;農業方面,則“所主之物育,陰則災”。

什麼時代人日才真正進入了千家萬戶,須待專業人士考證。唐代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很重視這個節日,人日那天每每大宴群臣,“賜王公以下彩縷人勝”。彩縷人勝,史學人士說就是用彩帛或金箔剪制縷刻的人物,以作吉祥,大約有“以人厭勝”的意思,包含了法術祝福或另一方面的詛咒,所以人日又名人勝節。

人日的詩篇

唐杜甫詩《人日》兩篇

杜甫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
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云隨白水落,風振紫山悲。
蓬鬢稀疏久,無勞比素絲。

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葉休隨酒,勝里金花巧耐寒。
佩劍沖星聊暫拔,匣琴流水自須彈。
早春重引江湖興,直道無憂行路難。

唐代詩人盧仝《人日立春》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溫庭筠《菩薩蠻》一詞:

“水精簾裏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描繪的正是人日時“人勝”的盛況。

人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從前人留下的文字中,我們至少可以窺見其三個特質。

其一是祈壽。

如唐德宗李適《人日大明宮應制》

林香近接宜春苑,
山翠遙添獻壽杯。
向夕憑高風日麗,
天文垂耀象昭回。

唐人趙彥昭《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羣臣遇雪應制》

出震乘東陸,憑高御北辰。
祥雲應早歲,瑞雪候初旬。
庭樹千花發,階蓂七葉新。
幸承今日宴,長奉萬年春。

其二是懷人

懷念友人,思念家鄉。

隋代薛道衡有《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大雁飛回來了,而人不及候鳥,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唐代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複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這種表達就更直接了。

唐代韓愈《人日城南登高》

初正候才兆,涉七氣已弄。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聖朝身不廢,佳節古所用。親交既許來,子妷亦可從。
盤蔬冬春雜,尊酒清濁共。令徵前事為,觴詠新詩送。
扶杖凌圯阯,刺船犯枯葑。戀池群鴨回,釋嶠孤雲縱。
人生本坦盪,誰使妄倥傯。直指桃李闌,幽尋寧止重。

唐代宋之問《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涇水橋南柳欲黃,杜陵城北花應滿。
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茲一望歸。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宋朝張耒雲:“歲後七日,其名曰人;愛此嘉名,飲酒歡欣。豈竹木之始和,生庶匯而施仁。”

2022年2月6日星期日

中國足球, 更無一個是男兒!!! 中國足球, 幸有無數鐵娘子!!!



https://c.m.163.com/news/a/GVI639V600058780.html

亞洲杯-唐佳麗傳射中國女足0-2落後3-2絕殺韓國奪冠

亞洲杯-唐佳麗傳射中國女足0-2落後3-2絕殺韓國奪冠

亞洲杯-唐佳麗傳射中國女足0-2落後3-2絕殺韓國奪冠

女足沒錢,窮, 球員工資太低,都沒有外援及歸化球員願意來,教練都是國產的。外籍教練請不起。就是這樣的小姑娘們不求富貴,不求出名,只是為了單純的熱愛,熱愛足球崇拜C羅,敢拼敢打不服輸啊!男足有什麼?滿嘴術語成天看場地看天氣請外援就差全部把巴西人買回來了,一樣輸。

唐朝詩人花蕊夫人的古詩作品《述國亡詩》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老安改之,痛駡中國國足:
浪費人民血汗錢,只懂上下鬥奢侈。
國足全團無羞恥,愧無一個是男兒。






中國足球, 更無一個是男兒!!!
中國足球, 幸有無數鐵娘子!!!
老安話: 俗語, 生女好過生仔!!!世情如此, 國情如此, 體育如此! 商塲如此! 不過, 總有例外, 幸好有此例外, 否則男的無地以容!!!
糠稈官塲却是, 女的多是白痴, 淋淨隻鵝, 陳皮紹柿, 陳慌往安生!皆是"獅子山下的羞恥"


年初六送窮拜矢坑紫姑!

正月初六送窮神的日子


窮神謠

世人貪利未知足,朝朝暮暮拜財神。運衰豈是窮神過,我心憂道不憂貧。

自古至今,甚或明天以至將來,沒有人願意受窮,這才是人之常情。

人有六窮:

一惰二僥三吝四狂五後六霍

一,好逸惡勞不治家,惰性致窮;
二,投機取巧鑽空子,僥倖致窮;
三,一毛不拔守財奴,吝嗇致窮;
四,惹是生非挑事端,狂妄致窮;
五,不求上進不好學,落後致窮;
六,吃喝嫖賭敗家業,揮霍致窮…

窮神的由來有兩個版本。一是窮鬼,二是姜子牙的老婆馬氏。

一、窮鬼
唐代文學家李邕《金谷園記》說:“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

上面兩段資料的意思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兒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窮子”。正月的晦日,窮子死了,宮人把他理葬,並說:“今天送窮子。”從那之後,窮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窮鬼了。

再根據錢鐘書先生《管錐編》考證,我國唐代民間便開始盛行送“窮鬼”,然而只稱“鬼”而不稱“神”。明清之後,“窮鬼”才被尊為“窮神”。

二、姜子牙的老婆馬氏。
民間傳說姜子牙自幼貧困,當過屠夫,開過飯館,做過小買賣,但都一事無成,到了72歲才討到68歲的馬氏為妻。沒過多久,馬氏就跟他離婚了。直到後來遇到周文王,姜子牙才得到大展抱負的機會。

後來姜太公封神時,馬氏也來討封,姜太公不堪其擾,就封其為“窮神”,並對她說:“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從此,老百姓每逢過春節,家家都貼“福”字,以驅窮神。在有些地方,也把姜子牙視為窮神,過年的時候連他也一起防著。

正月初六馬日: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還有,初六是馬日,古稱挹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乾淨。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中國民間信仰普遍認為廁神即紫姑神,紫姑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東施娘等。自明清時期開始紫姑就不單純作為廁神,而世人謂其能預言未來,有先知先覺,多迎祀於家,占卜諸事,成為扶鸞占卜的大仙之一。客家俗稱紫姑神為七姐、七姑。由此推之,年初六亦應是環衞工人的節日,在中港臺,環衛工人是被一般大眾看不起的,其實他她們才是偉大的,尤其如今的疫情,可惜,從沒有社會大眾去注意他她們,關懷他她們,愛護他她們,反之,諸般投訴,萬般設陷去難為他她們,可否有社會賢達,有心人士把年初六這日用來表揚他她們的日子,這也是應用古民俗的拜紫姑日子而已!!!

環衛工人在西方國家,尤其楓葉,是受到一定的尊重而且工薪福利絕對不低的!!!

今人,很多人奢談政治,却不學政治,亂說政治,其實政治裡面有很多貼地的東西,千萬不要以政治觀之,世情社情人情都應該套用之!!!

為什麼會窮…??? "落後"二字而已!!!人是如此, 國家亦是如此!!!

落後者是要挨打的

送窮、防窮、避窮、脫窮,聽聽史太林的話吧!

1931年,史達林在一次《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演說中,第一次說出“落後就要挨打”。

二戰蘇聯領袖史太林說:

人們有時問: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緩進展嗎?不,不能,同志們!決不能減低速度!恰恰相反,必須竭力和盡可能加快速度。我們對蘇聯工人和農民所負的義務要求我們這樣做。我們對全世界工人階級所負的義務要求我們這樣做。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而落後者是要挨打的。但是我們不願意挨打。不,我們絕對不願意!



2022年2月5日星期六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立春過後,更要注意健康!

2022年2月4日4時51分立春: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又名“打春”、“正月節”、“歲節”、“改歲”等。是24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立春。正月節,立,始也,春到人間,東風解凍,春水初生,蟄蟲蘇醒,草長鶯飛,花雪隨風,萬物生長,此時節,“拂面東風,雖然料峭,畢竟寒輕”

立春有三候:一候東風送暖,大地解凍;二候蟄居之蟲,漸次蘇醒;三候江河冰融,魚游水面。立春花信三候: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立春一過,雪融冰消,大地蘇醒,生機勃發。萬物初萌。尤其是金黃色的迎春花枝頭綻放,讓我們感到了春的來臨。

立春,它是中華曆法的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每年西曆2月4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進入立春節氣,立春代表著春季開始,但受強冷空氣影響,大風、降溫仍是這一時節的主旋律;只有強冷空氣造訪的間隙,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氣溫回升。

今年立春適值“六九”首日,也就是“春打六九頭”。“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垂柳漸綠,枝抽新芽;遠觀水岸,“黃金裝柳蕊,紅密點花枝”。

立春是早春的開始,如何養生保健?結合民間傳統和養生專家的說法,此時節人們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不要因氣溫驟然回升就立減穿著,否則一旦寒潮突至,會令人猝不及防。為了自身身體健康,應守住“春捂”底線。

虎年立春,這是今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顧名思義,一個“立”字,表明開始之意,立春表示春天到來了,萬物開始有了生機。不過,漸漸暖和的春季也是“惹事”的季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是由寒向暖過渡的時候。所以,春季氣候變化劇烈,溫差幅度很大。這樣乍暖還寒的氣候特點,稍一不慎,就會引發疾病。因此,順應春天的特點,健康養生保護陽氣。

立春時節需預防疾病,尤其今時今日,新冠肺炎依然橫行於全球,其變種"歐美窮"更是肆虐流行。

那麼,立春時節容易引發哪些疾病呢?《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從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和氣候適應能力較弱,病毒細菌也開始復蘇滋生,極易發生溫病。“溫病”指的是西醫學中的流行性腮腺炎、甲肝、風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季節性流行病。

隨著天氣的變化,最容易引發的是感冒。忽冷忽熱的天氣使人體體表組織的調節機能不能對驟變的冷熱刺激做出迅速反應,穿得單薄,一旦著涼就會感冒、發燒等。

按照“春捂秋凍”的道理,在初春時節應穿著適當,運動適度,避免著涼,以防生病。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小孩來說,一旦遭遇“倒春寒”受涼,極易感染疾病。所以不可過早地脫掉冬裝,需要注意保暖。當氣溫回升較大的時候,隨身攜帶外套,早晚溫度低時添加衣裳。

春季多風,過敏原增加,是支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多發時期,此時應防止肺部感染。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引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概率會增大,更要小心警惕。

春季天寒氣燥,養生重點是護肝。

立春時節除了注意禦寒保暖、預防疾病,還應注意在飲食方面的調養。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一個很好的養生季節,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因此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春天肝氣旺,飲食應清淡、甘潤,宜食辛溫發散、祛陰散寒等溫補性的食物;保證每天有足夠的飲水量,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少食熱性、辛辣、酸性或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以防肝火上升,影響脾胃運化。

此時節還要順應陽氣生發的特點,適當晚睡早起,在“秋冬養陰”向“春夏養陽”的過渡中,保護好體內陽氣。立春後傳染病進入多發季,應多鍛煉,勤通風,常洗漱,少去人群密集場所,隨時做好自我防護。

中醫學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天養生重在護肝,春天可適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這樣對養護脾胃很有幫助。

立春開始,可適當進食米粥、大棗、蜂蜜、花生、山藥、土豆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平和情緒,疏肝理氣。應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過酸或過於油膩的肥肉及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隨著春天的到來,人們易發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膚病,為有效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不足,要注意多吃胡蘿蔔、芹菜、花菜、油白菜、萵筍等時令蔬菜。開春後,陽氣生髮,一方面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開始日趨活躍,增加了對營養物質的攝取。此時,應適當攝入魚肉、雞肉、雞蛋、豆漿、牛奶、牛肉等優質蛋白質以及紅薯、黃豆、核桃、芝麻等熱量較高的食物。

春季鍛煉需循序漸進

立春後人們可逐漸增加適當的、節奏和緩的戶外活動,比如打太極、散步等較“柔和”的運動方式,這樣有助於血液迴圈,加快氣血運行。在開始恢復鍛煉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這有利於減少運動損傷。運動前必須先活動身體腰部與四肢的關節,促進局部血液迴圈,防止和避免扭傷、拉傷的發生。

這段時間晨間氣溫還是不高,濕度還是很大,室內外溫差懸殊,晨運其實是不太理想的,事實上早上空氣依然是污濁的,並不如人所說的清新,所以建議鍛煉應在太陽升起後再到戶外運動為宜。氣候還是比較乾燥,運動中又要排汗,所以運動後應注意水分的及時補充,不可忽視飲水的重要性。

按照傳統,立春是歲首,也就是萬物復蘇、新歲開啟的時候,各地的習俗也是多種多樣,比如祭春、迎春、還有鞭春等很多種節令活動。

立春

傳統的習俗之外,立春這天還有很多禁忌,相信大家都可能聽說過,比如立春不能理髮、不能搬家,甚至還有的說立春不能看病吃藥等等……立春這天有三大禁忌,做好了一年好運相伴。

我們知道,這些都只是過去的老說法,是不是迷信愚昧? 不,不是所有的禁忌都是愚昧的,是前人生活經驗而已。也就是說,立春這天有些事物是要注意,想要迎來一年好彩頭,一定要做好這些小講究。

立春第一個禁忌,就是立春不賴床。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立春代表春季的開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這樣重要的日子,自然要順應天時,展現出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因為過春節,玩樂吃喝多了,心散了,意亂了,於是前人智者搞什麼禁忌出來,以"迷信"去引導人們走回正軌而已。

你看古人,在這天發明了很多迎春的習俗活動,無一例外都是在上午很早的時候就必須舉行,目的,就是希望年輕人能重視和理解“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深刻內涵和意義,因此,立春的早上千萬不要賴床。

立春的第二個禁忌——立春不動怒。也就是說在立春這天,不要生氣也不要吵架,和和氣氣迎春納福。

老百姓都講究有個好彩頭,更何況今年立春的同時還是正月初四,這麼好的日子如果動怒發脾氣,可能一整年的好心情都要被影響,當然我也相信沒有人會想在這樣的節日裏大發雷或者吵吵鬧鬧,你說多糟心呀對吧!所以呢,大家都要開開心心、和和氣氣,記住:立春不動怒。

立春第三個叫“立春不脫衣”。比如南方地區就特別講究“立春不脫衣”的禁忌,因為在南方地區,比如江西湖南這些省份,立春一到,往往天氣就開始回暖,看看,這都是科學的,但是,你若正正經經去勸說,啋你都儍,若用"迷信""神靈"馬上照做。

立春,食三芽,飲三茶,做三勤,捂三處,做三事等等民俗, 今天都已過氣了,因此不談咯。

不過立春五做三事關乎養生,說說無妨。

立春時節,還處於新年假期之中,此時,要做好下面這三件事。

一、不熬夜

春節期間,大家聚在一起娛樂,一定要注意,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礎,並且,立春後是養肝的好時節,而良好的睡眠,是養護肝臟的基礎。

二、不生氣

春天人體內陽氣漸升,向外發散,表現出來就是春心萌動,得不到釋懷的時候,往往會傷春。

再加上,立春處於過年期間,吃得油膩,人也容易上火,出現脾氣暴躁易怒的情況。

“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所以,立春後,要少生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三、防血壓升高

立春後,人體肝陽生髮,也容易影響到血壓。再加上,春節期間,飲酒、熬夜等,也會導致血壓不穩。此時,一定要注意防血壓升高,尤其是清晨起床的時候,需格外注意。

起床時,慢一點,先活動一下手腳,然後在慢慢起身,坐在床邊1分鐘,然後慢慢起身下床。

立春幾個地雷不要踩。

1、出嫁的女子最好不要回娘家:因為不能把婆家美好春天的運氣帶回娘家,這會影響婆家的好運氣,立春乃一年剛開始最重要的一天,因忙碌需要幫忙,且春歸娘家,又再遇一春,有要再嫁人的意思。

2、立春之日不要搬家:立春是新舊能量的交接之日,不可以搬家,以免破壞能量。且一年正剛開始,搬家就代表動盪,這樣怎麼會有安穩的日子呢。

3、立春之日不可與人吵架、爭執:這會使得立春的好運被破壞,而且會蔓延一整年,所以儘量以和為貴。

4、立春之日不理發,理髮則不吉利:古時認為頭髮就如同大地的草木一樣,在草木正要萌芽時期,若將它剪去,則會影響生長,所以不該在立春萌芽之日,剪斷它的生機。

5、立春之日不看病:古時候覺得立春是個好節日,在這時若看病會觸黴頭,這樣會一整年都沒有好運氣。

6、立春之日不要躺著:在春暖之日,陽氣正要興起,氣溫開始回升的時候,要養成活動筋骨的習慣,促進血液迴圈,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7、立春之日不可劇烈運動:立春是一年的開始,正是開始養生的時刻,若太過激烈運動,會損耗陽氣,對養生不利,緩和運動即可。

8、立春之日不要沉迷遊戲:一年之計在於春,在一年的剛開始,就只顧著玩樂,而不懂得開始來為這一年來打拚,這樣是沒有辦法成就大事業的。

立春三候

一候春暖花開,東風解凍。微風送暖,萬象更新。

二候蟄蟲始振,立春後五日,蟄伏已久的冬蟲,開始慢慢蘇醒。

三候魚陟負冰,回暖天,冰水悄然融化。破冰處,魚兒悠然遊動,是最早的春日信使。



簷下雪漸消。暖煙含雨綠。雙燕過南窗。東風吹作花。
倚樓梅照人。歲歲故園春。春時如夢令。思鄉成牵挂。

春日為四時之始,也是一年的開端,一歲的新始。萬物新生,人亦新生。風和日暖,冰雪消融,陌上花開。春生,希望人也重新生起。相信會有一日,疫情會消失過去,我們也可肆意蕩舟心許,吹吹軟風,看看花開。

自古以來,立春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立,為時節分界。《群芳譜》有,“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故而迎春,也是立春時的大事。

古時立春,天子會攜宮眷與百官,於東郊迎春,以求豐收。民間亦有多樣的迎春儀式,咬春、遊春、踏春、探春、報春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春天總是會來,願康欣開懷,平安喜樂。

2022年2月4日星期五

莫教步獵逞英豪, 我好打得,咁就七百多萬人呢幾年都變忽忽嗒嗒!!!




2022年02月03日香港車公廟靈簽,老安看了一天,傳媒、網台、YT,KOL出口術, 多如蛋散,但是, 解中的甚少!!! 老安出頭解之!

2022年02月03日香港車公廟靈簽

每年大年初三,香港鄉事會主席,都要到車公廟去為香港和沙田求簽。預示一年凶吉。今年抽中中簽(38簽),簽曰:

人扳高處求真果,
我向低邊拾芥羌;
媚奧不如去媚灶,
莫教步獵逞英豪。

簽釋:

凡事守舊,自身平安;家宅興旺,求財遂意

占卜算命往往都是讓人似懂非懂,似明非明,霧裏看花,占卦的解簽更加說不清楚。解簽師傅說是明白就是該他明白。誰不明白就是你不該他明白。但是既然有簽,解釋明白並不是“暗窺天機”,不過, 今之港情,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就是黃黑毒已經如”歐美窮病毒”一樣, 已經大量滲入港民間,過去幾年,車公那位解簽師傅,擺到明面是五個素球人士,違反天機,亂解一通,放出蘋果毒。




第一句、人扳高處求真果:

這簽說的很明白,而且貼地,非常貼近當今港情。獅子山下近年有一批思忽貴拚命往高處爬,美其為追求真果(西方的一人一票民主(英加澳紐並不是完全一人一票體系, 小心果之真偽))。真果應該就是證果,正果。佛道二教說的證果,就是以後有實證的的結果。不是虛妄不實的結果。比如孫悟空護送唐僧去西天,會得到證果,就是如來佛封你做官,鬥戰仙佛,如來佛最大,他給了好處就是真好處。

人追求的都應該是證果。不光指仙佛教的證果,而是其他能夠變現的結果。證果又叫正果。相對於歪果。比如現在掙到錢是證果或正果。凡事兒“已經掙到錢了”,這就是現時代的正果。

歪果是什麼,比如傳銷,比如廢輪功就是求歪果,因為求的正證二果。都是虛的、幻的、口號而已,而且有毒,永不能有正證二果,就都是歪果。在西遊記裏,妖精修的都是歪果。當時正證二果來自三個大老闆。如來佛,玉皇大帝,和聖上。

第二句,我向低處拾芥羌。

廣東話薑羌不分。芥菜和生薑,都是吃飯常用的。小小很便宜,但是吃飯必須。 芥菜和姜都是味辛,能開竅、解毒,都能排除人體的邪氣。《神農本草經》說:"芥味辛,除腎邪,利九竅,明耳目";"姜味辛,通神明,去臭氣"。二者都是蔬菜中解毒調味的珍品,所以說"菜重芥姜"。從簽中意,簽中之芥,應是荊芥,一樣是解毒,今天香港雖說有了國安法,可惜覆蓋範圍不足夠,以致依然雜音、噪音、老外音、假觀音等等多不勝數,仍然活躍如“歐美窮”害港害中之蟲死(假死)難僵!!!於是車公簽指引,香港官民仍然要防“歐美窮”一樣,小心防黃防黑,齊心同智用力去尋“荊芥"防毒護港耶!!!

第三句,媚奧不如去媚灶

車公一語中的。指事的奧指的是背後,家宅裏的深處。語言上面表意比如深奧,奧義,宗教的奧,是指貢神佛的地方。現實的奧字裏面有個米字。不用細解,就是同屬米字旗的盎格魯五眼聯盟,無需再斟酌!!!還有這漢字也表明了就是大老闆,也是被米字旗的團體駕馭著的, 再有一家字的上半,車公也非常清楚,香港的地產大老板是被米字旗盎格鲁操縱,最巧妙之處是奧字的米字上面有一“瓜”,這“瓜”不是大老闆超人心中、口中、意中、念中,他分分秒秒要摘清摘光嗎!!!車公真利害!!!

這第三句簽文警誡香港大財主、大教授、大記者、大社工、大政棍、大傳媒、大網台老實、老實、老實吧不要再媚奧,去巴結他們歐美窮了,給他們幹活、當狗,禍害家鄉隣里。

媚灶,灶是土,貼地,灶君就是在自己的家,是全年保祐自己冚家的,是給自己保平安,是事事實實的我鄉我土我地。 第三句都是車公點睛之句。就是說,你就別管老美老英及加奧紐日(奧不也有點日本太陽軍國主義軍旗的影子嗎,也別管什麼虛空東西,你自己顧自己的圭灶頭、飯碗為上。

車公三十八簽來源,是儒家經典孔子《論語》的第三篇。《八佾》的十三章,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不用解,字面已明,勾結異族害自己族群,必不吉,必被“天讉”!!!

奧,本義為室內西南隅。《說文》:「宛也。室之西南隅。」。 《儀禮‧少牢饋食禮》:「司宮筵於奧,祝設几於筵上,右之。」鄭玄注:「室中西南隅謂之奧。」

以字解之,車公訓誡,以其偷偷偷摸摸,不如光明正大也!!!

第四句,莫教步獵逞英豪

所謂步獵,就是步行打獵。走到哪兒打到哪兒。厲害得很。其實這句又是車公的訓戒,在野外打獅打虎,身上插滿標語旗幟、額頭圍起什麼素球,什麼顏色鮮明口號,手上拿了一二把彷美雷明登獵槍的氣彈槍、或是拿個什麼什麼傢伙,有獵野車不坐,自以為是現代武松,出去逞強打砸,莽想當華盛顿,不身敗勿業才怪。

這簽中,車公學了“阿公”,似乎沒有關於虎年選特首的什麼“指示”、“啟示”。

致於,世情上有許多人都是活的不耐繁,不搞事就會失眠,到出事了還要狡辯,怨三賴四。叫他她們看一看這簽文吧!!! 還是這句話,簽文這回事,誰明白就是該他明白。

一世人,衣食無憂,平步青雲,身在香江,打理七八百萬人衣食住行,却連乘榙地鐵、乘搭電車也不會的人,一味話自己打得,上大位之後,剛愎自用,怪招劣招亂出,依然死硬逞英雄,完完全全是一個渾人在野生保護公園內以高跟鞋長衫在群獸中招搖,她被食掉了,不可惜,可惜的是要支持,要救她的其他人而已!!!

車公此簽,“糠稈淫”有誰知祂意????老安云: 沒有!!!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

廣東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12萬億元的省份,經濟規模首次超過韓國(轉貼新聞)。



廣東還是那個“粵老大”

廣東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12萬億元的省份,經濟規模首次超過韓國。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預測,2021年韓國GDP將達到1.8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經濟體總量排名第10位。

以去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6.4515)計算,韓國GDP約合11.74萬億元人民幣,不及廣東。

韓國央行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韓國GDP增長4%,低於IMF此前的預測(4.3%)。這意味著,廣東GDP超越韓國已是板上釘釘。




至此,從全球來看,廣東實現了對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的追趕。

從全國看,廣東以全國1.9%的土地,集聚了8.9%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0.9%的GDP,經濟總量自1989年以來,連續33年位於全國第一。

廣東財經大學數字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方方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東2021年經濟增長明顯,展現了較強的韌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出口總額、金融業增加值等指標表現突出,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01、深圳超三萬億,廣州也發起衝刺

廣東的底氣來自四個萬億城市——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這四個城市在廣東GDP的佔比接近三分之二。

1月25日,深圳市委書記、市長發布的《致廣大網民朋友的拜年信》透露,2021年深圳經濟總量站上3萬億元新台階。

儘管深圳市統計局尚未公佈具體數據,但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GDP達到21791.18億元,站上3萬億台階就意味著,四季度深圳新增的GDP至少有8208.82億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去年深圳在新經濟領域的表現不錯,尤其是戰略新興產業的增速非常快,微觀的企業主體數量也大幅增加。

按照深圳的規劃,到2025年深圳的經濟總量將達到4萬億元。

“只要把系統性的環境營造好,GDP增長是自然的事。”劉國宏認為,政府要做謀長遠的事情,更多將眼光放在戰略性重大改革上。

近日,深圳再度迎來製度上的突破。

1月27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了《關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放寬市場准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放寬先進技術、產業發展、金融投資等六大方面的市場准入。

劉國宏認為,市場准入的放寬預示著更多市場主體能夠便捷地進入深圳,將倒逼政府改變監管和治理模式,形成更加市場友好型的體制機制。

“未來香港自由港的政策和深圳科技創新的優勢相互嫁接,在集聚國際人才、國際資金資本、重大科研體制改革等方面都將蘊含巨大的空間。”劉國宏表示。

除了深圳首次突破三萬億,廣州明年也將衝刺三萬億。

數據顯示,廣州2021年GDP達到2.82萬億,同比增長8.1%,完成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6%以上的增長目標。

在全國城市GDP十強榜單中,位於第四名的廣州與第五名的重慶差距從2020年的16.3億元拉開至2021年的337.95億元。廣州繼續坐穩GDP“第四城”的寶座。

過去五年,廣州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形成6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製造業集群、6個增加值超千億元的服務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30%。

2022年,廣州預期GDP增長在5.5%左右。按照這個目標,2022年廣州GDP將衝刺3萬億。

在今年廣州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製造業佔據了妥妥的C位,首次出現了“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的表述。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製造業立市”成為今後五年廣州的目標任務以及2022年重點工作安排。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表示,產業往價值鏈高端走,需要完整、穩定的供應鏈支撐,技術創新任重道遠。“立市”不僅要做強製造業,還意味著製造業要在廣州經濟中唱主角。

02、第四個萬億城市,東莞晉級

除了深圳和廣州,佛山和東莞也是廣東省傳統的製造業大市。

2022年初發布的“2021廣東省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中,來自深圳、廣州、東莞、佛山的500強製造業企業數量高達329家,佔比接近7成。

佛山在2019年晉級萬億之後,2021年繼續穩守,全年GDP達到12156.54億元,同比增速達到8.30%。

2022年,佛山的目標是GDP增長6%左右,計劃到“十四五”期末,地區生產總值達1.5萬億元。

今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30次提及“製造”一詞。根據佛山的規劃,未來五年,將堅持始終把經濟發展著力點放在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上,推動佛山嚮製造強市跨越。

另一邊的東莞,成為繼廣州、深圳、佛山之後,廣東第四個邁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

數據顯示,2021年,東莞GDP為10855.35億元,同比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4.6%。

更為亮眼的數據是,繼2020年負增長之後,2021年東莞進出口強勢反彈。

作為外向型經濟的代表,東莞在2020年的進出口同比下跌3.8%。2021年,由於國外產能無法釋放,東莞深度參與國際分工的優勢大大發揮,全年進出口總額15247億元,同比增長14.6%。

不過,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影響,王方方認為,東莞經濟保持快速持續增長壓力增大。

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後將把發展焦點放在“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上,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吸引更多外企落戶。

未來5年,東莞將推動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7%,集聚人才383萬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25%。

03、汕尾穩居全省增速第一

四個萬億城市之後,排在第五位的惠州,2021年GDP規模尚未突破5000億元。

數據顯示,去年惠州GDP達到4977.36億元,同比增長10.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

“惠州整體經濟轉入了快速發展通道。”惠州市統計局黨組書記黃育勳認為,惠州GDP跨過2019年增長4.2%的谷底後,在2021年增長10.1%實現“V”字形反轉,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

黃育勳認為,惠州過萬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夯實了新的發展基礎,一大批工業大項目建設投產極大增強惠州經濟發展動力。

根據惠州設定的目標,2026年力爭GDP實現8000億元,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集群競爭力走在全國第一方陣前列。

省內增速最快的城市,當屬汕尾。2021年汕尾GDP為1288.04億元,同比增長12.7%。

工業對汕尾經濟增長功不可沒。2021年,汕尾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達到241.45億元,同比增長21.5%。

汕尾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GDP增速目標在8.5%左右,並強調“未來五年將處於重要的發展窗口期、戰略機遇期和現代化建設黃金期”。

王方方認為,通過汕尾的發展,能夠探索出一條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協調合作的發展之路,真正實現廣東內部區域平衡性發展的格局。

“汕尾發展能夠加速推進深圳和粵東地區的經濟走向整體融合,深圳相關產業的轉移都將通過汕尾來輻射整個粵東地區。”王方方說道。

去年,粵東五市(汕頭、汕尾、揭陽、梅州、潮州)的GDP總共達到8988.9億元,比去年提高了727.41億元,佔全省GDP的比重達到7.2%。

在粵東五市中,汕頭在2021年產業轉型中,發揮省域副中心城市方面的表現尤其亮眼。

南方都市報發布《2021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顯示,汕頭擁有209家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台,遠遠領先於其他城市,蟬聯產業轉型升級指數榜首。

廣東省內區域的協調發展仍然是長時間內政府工作的重點。

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及,將深化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引導珠三角產業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梯度轉移,推動各功能區深化產業統籌、項目對接。

新聞 2022-01-29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讀城記工作
室”(ID:DUCHENGJIPLUS),作者:梁施婷 石恩澤。



2022年2月2日星期三

大年初二, 大家好, 財神到, 龍勝虎躍今年一定好, 20220202年初二, 萬事皆易!!!



2022年02月02日 今天是幾千年來最2的一天,新曆(陽曆)是20220202,農曆(陰曆)是壬寅年年初二、如果想再更2一次,就得200年以後了,大家抓紧這二吧!對愛人,對伴侶、對老伴、對家庭、對子女、對父母,對民族、對國家都終貞不二!!! 對自己更是信心及保重不二咯!!!

早上好!!! 大年初二了,给大家拜个虎年初二年這篇文章,把中國農曆新年,亦即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定名定性為春節的日子的意義寫得深入人心。老安推荐给您

春節的偉大之處,在於一個國家能不分天寒地凍與春暖花開的地域,居然這麼自然、情願、真心實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還是每年一次,從不間斷,它的凝聚力到底在哪里呢?

這就是家庭中親情的力量,讓中國人能夠自覺地遵循著人倫的大道,它大於宗教,大於政治,大於金錢,不管家在窮鄉僻壤,還是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誰也阻擋不住中國人回家過年的腳步。

習俗的認同,是生活狀態的一致性體現,長久生活狀態的融合,勢必形成共同的集體人格,從而構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這個文化的主脈,就是以家為核心衍生出的親情之線。一個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心中都扯著一根無形的線。有多少中國人,就有多少條線,這些線織在一起,就是中國人用情感編織的血脈之網。這種巨大的凝聚力曆久不衰,任皇權更迭、王旗易幟,中國人回家過年去滋潤親情的初心始終不改。“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就是中國人對宗族血脈的尋根問祖。



有人曾經擔憂過域外的耶誕節、情人節之類的節日,會淡化中國人對自己傳統節日的固守。可當人們在春運的當口,站在車站、碼頭、機場看看那些奔家去的人流,你就知道,心之所向,是怎樣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

就算把全世界的節日,都寫在日曆上,也撼動不了對中國春節的想往。一個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傳統節日,對這個民族有如此強大的整合能力,多麼令人驚歎。我們的春節,是我們對文化的認同、是對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覺彙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我們的春節,是全世界華人熱愛生活、看重親情的最好體現!

偉大的民族必然誕生偉大的文化,偉大的文化必將凝聚偉大的民族!偉大不是吹出來的,是龐大的族群,經過幾千年的磨難錘煉而根植血脈的認同,這就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