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星期一

反送中? 金融戰爭?

反送中的背後, 金融戰爭!


索羅斯勾結香港反對派亂港

香港近幾個月來的持續動盪,與“外部勢力”的介入密不可分,其中就包括聲名狼藉的“金融大鱷”索羅斯。他被爆勾結反對派幕後金主、某傳媒的黎萍果企圖做空港股謀利,“聯手策動金融戰配合顏色革命”。
曝光索羅斯勾結黎萍果亂港,暴亂禍港對經濟的損害逐步顯現,為外部勢力提供可乘之機。據香港《大公報》16日報道,利用港股近來下跌,索羅斯大舉買入空單建倉。數據顯示,8月13日港交所期貨及期權總成交量和小型恒生指數期貨成交量創新高,“保守估計,1998年索羅斯一夥持有10萬張空單,這次預計不低於20萬張”。

8月31日香港上街人數大減,政府9月4日又提出四大行動推動對話,令港股回升。索羅斯發現事與願違,5日開始大手筆拋出期指空單,企圖最後一搏。結果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港交所電子交易系統5日出現嚴重故障,並決定下午2時起暫停衍生產品市場交易。

港交所解釋稱,供應商提供的交易系統軟體出現了問題。有消息稱,港交所“趁機”打“大鱷”,令索羅斯出貨逃命變成“關門打狗”。翌日恢復交易,港股繼續上揚,宣告索羅斯繼1998年後再度大敗,估計損失達24億港元。

索羅斯被稱為“顏色革命”的全球金主,他一直對香港“情有獨鐘”。1998年做空失敗後,他捐款成立並任主席的“開放社會基金會”,在1999年一份報告中透露,基金會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資助“人權網站”,其中包括香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索羅斯9日在該報發表文章稱,“作為開放社會基金會的創始人,我對打敗當下中國的興趣超過了對美國國家利益的關心”。而他選中的“合夥人”就是黎智英。幾個月以來,他通過黎支持亂港行動,出人工、出裝備,煽動青年上街,“目的是讓香港持續動盪,令香港金融市場大幅向下甚至崩盤,進而牟取暴利”。

美國輿論提醒說,作為全球“顏色革命”的最大金主,索羅斯對香港深度介入,金融市場更須未雨綢繆,防範風險。

環球時報 2019-09-17 08:46:16
原創: 葉藍

老安按: 反送中, 其實跟普通百姓完全無闗係, 主要是那些身有屎的律師、會計師、金融師、商家、地產商等等, 當然最大影響的是貪官污吏, 還有特工!

何解, 近二十多三年, 尤其近十年, 大陸金融及股票開放, 大量國內民企、國企、地方企業等搶着到香港上市, 不少香港律師、會計師、金融師都一窩蜂入到大陸做這些企業的生意, 替他們度橋執好條數去上市, 其中當然有非常多的不可告人罪行, 如弄虛作假, 偽造數據, 偽造賬目等等等等, 如果林鄭通過這修訂罪犯引渡條例, 中央及港府忽然搞起"認真"起來, 相信香港不少律師、會計師、金融師、財技佬食幾多, 嘔幾多, 有的罪行、罪孽嚴重的重者頭臚不保, 輕者監牢坐穿!

再者, 地產發展商、 地皮炒賣者、金融投機倒把者, 更加人財隨時雙失!

所以, 這些利益個人及集團, 不設法阻撓不行, 再加回歸幾十年, 反對派多是法界人法, 他們神又係佢, 鬼又係佢, 口號喊盡, 表現完, 作秀完, 轉身接待"北風"生意, 又係果句, 林鄭把條例搞過關, 成班公民, 泛民律師走都走唔切, 如是這般, 設法連係美國屍挨哎, 發動廢青及一班無所事事廢人, 再煽惑無知學生, 就搞成今天樣子!

另外, 金融大鰐趁此勢, 大肆金融市塲使盡財技, 買空賣空, 於是幾樣嘢結合, 一於搞衰香港, 有咁亂搞咁亂, 最好搞到中央出兵, 進行大"桃蕯", 呵呵, 股票及經濟全冧檔, 咁, 佢地發過豬頭炳!!!

所以, 乜反送中, 真雙普選, 都是浮雲! 佢地目的係搵大銀!!!



"超人"竟變 “蟑螂王”, 有錢有到瘋咗狂, 亂港居然佢一手, 四維八德不在講!


"超人"變 “蟑螂王”


李嘉誠,為何總是你被“誤解”

李嘉誠,這是一個極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符號”。

對香港人來說,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是:香港人從一出生,到離開人世,都離不開李嘉誠家族的產品。大到住的房子,小到要喝的一瓶礦泉水,以及供香港人消費的各種商場。

李嘉誠,被稱為“李半城”是有道理的。

也正因為此,在關乎香港發展的焦點事件上,“李半城”的表態每每都受到異乎尋常的關注。而幾乎每次表態後,“李半城”還得繼續做一番解釋,因為他的表態“總是被誤解”。

李嘉誠為何總是被“誤解”?他真的被誤解了麼?

1、李嘉誠最近一次表態,是在9月8日。

當時,他在香港慈山寺接受媒體採訪,就香港近期事態表示:年輕人應該體諒大局,政府也應該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雖然法律與人情有衝突,但任何事,在政治問題都要兩方面,大家能為對方想一想,好多大事能夠化為小事。

此言一出,各方評論奔騰而來。

很多人自然地發問,李嘉誠口中的“未來主人翁”是指誰?那些打砸立法會、塗汙國徽、侮辱國旗,動不動就癱瘓機場、公路與員警暴力對抗的暴徒,能算是未來主人翁嗎?如果他們是香港未來主人翁,香港還有前途嗎?

所謂“網開一面”“大事化小”這些辭彙下麵,是否隱藏著對這些暴徒既往不咎的意思呢?

李嘉誠

違法犯罪,卻不去懲治,能寄希望於這些暴徒自己良心發現、改邪歸正?如果真這麼好,那全世界的員警和司法機構都可以洗洗睡了。

在“網開一面”的言論遭到外界猛批後,9月13日,李嘉誠通過旗下基金會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自己在慈山寺的言論被曲解,十分遺憾。聲明還稱,“多年已習慣了那些莫須有的指責”……但最為重要的是“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式”……

此前一次李嘉誠就香港局勢發聲,同樣充滿爭議。一句“黃臺之瓜,何堪再摘”,一句“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兩個不同的版本,有選擇性地刊登在不同的港媒之上,之前補壹刀曾經發文分析過此中的玄機與引發的爭議。

在“摘瓜論”和“因果論”刊登後,“李半城”也發了一個聲明,解釋為什麼要刊登兩個不同的廣告,聲明表示:目前香港形勢複雜,難以用單一語言或溝通方法回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之說法”。

回想4年前的9月12日,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在內地和香港引起巨大關注。文章批評李嘉誠旗下長和系撤走中國資產,是“失守道義”的行為。該文對李嘉誠撤資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

據當時有媒體做出的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海外的投資總額已超過了3000億元人民幣,而這些資金絕大部分是拋售了在中國的資產專案換來的。

而對於那篇文章,李超人回應道:“商業的歸商業,政治的歸政治。”

這些表態,以及隨後的解釋聲明,不但沒有化解大家的質疑,反而引發更大的想像空間。這是李嘉誠故意追求的效果嗎?還是他說話的風格歷來如此?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對李嘉誠做更深入的瞭解。

2、2003年4月1日,“哥哥”張國榮留下“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如此”的遺書,從中環東方文華酒店24樓一躍而下。

香港社會為突如其來的噩耗震驚,一時無法接受,沒成想,這僅僅是2003年流年不利的一個開始:“非典”、23條立法危機以及樓價暴跌,這“三重危機”不但在那一年,也給後來香港社會的一系列問題埋下了伏筆。

在“三重危機”中,誕生了一個詞與一群人——“負資產者”。

時間需要往前推到1995年,當時英資房地產商拋售香港房產,許多本地房產商接盤,市場上莫名盛傳起中央政府回歸後不管多高的盤都會接,不買樓是傻子的流言,大批中產扛著貸款沖進房市。

香港回歸後,這種靠流言和投機吹起來的泡沫逐漸破裂,至2003年達到最低穀,樓價較1997年的高位下跌近70%。當初借了貸款買房的那些人,因為房價驟跌,無法清償貸款,還欠下銀行一屁股債,這就是所謂的“負資產”。

到2003年6月時,整個香港的住宅負資產宗數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05697宗。未償還貸款額高達1650億港幣,即每宗平均欠款156萬港幣。

更可怕的是,由於房產的抵押價值已經低於未償還貸款總額,銀行開始向不少業主callloan(要求借款人提前部分還款)。業主還不上就收房拍賣,彌補房貸虧空。

黑了心的銀行不但向業主追討欠款,還以彌補抵押品價值不足等名目追加補償,補償款甚至達到欠款的兩倍。

可憐許多中產當年省吃儉用東拼西湊買下一套房子,也許剛剛裝修完畢,就要眼睜睜看著房子被銀行收走,還莫名其妙欠下幾百萬的債務。很多人不堪忍受,根據統計2003年香港自殺率為18.8(即10萬人中有18.8人自殺),是香港有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

當年,香港整個“負資產”人群達到10萬人。

香港密集的房屋建築

有香港專家認為,這一危機影響深遠,“財富大調整使香港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本來作為社會主體的中產階層迅速縮小,無產階層和負資產階層不斷擴大,社會穩定的基礎遭到削弱,艱苦創業的風氣和精神日漸消失,社會分化現象日趨嚴重,不論大事小事,都很難在理性的基礎上達到共識,社會難以寧事。

作為香港地產界的大佬,李嘉誠的長實集團在這次危機中自然有其角色。

李嘉誠一向長袖善舞。他成功的秘訣是,在地產低潮時找地段不好的低價地皮下手,加以建設包裝後以高端社區推出,從中大賺差價。

此外,長實還通過推出新樓盤時小批推出的手法,人為造成供求不平衡,一些樓盤第一期推出的第一批單位甚至只有幾十個,令樓盤經常出現數十倍的超額認購,這種推銷手法所造成的市場氣氛無疑是構成香港泡沫經濟的元兇之一。

比如天水圍的嘉湖山莊,也是當年李嘉誠以底價盤下來的“經典”社區之一,李嘉誠對這個專案頗為重視,嘉湖山莊的嘉字正是取自李嘉誠。開盤當天,明星黎明到場助威,每平方英尺價格由1500港幣飆升至4300港幣,長實賺得盆滿缽滿,而業主的災禍就此埋下。

在當年訂購的時候,業主們與長實作了“撻定”,就是交了的定金被長實扣下不再退還。隨著房價暴跌,業主們集體向長實申訴能否“網開一面”,撤回買賣合同並退回定金,畢竟,訂金也有四十五萬港幣之數。

但李嘉誠認為買賣雙方應該秉承合約精神,定金不予退還。長實還將業主們告上法庭,要求追討重售物業的差額及其他墊支費用總計超過560多萬港幣。

香港上訴庭判業主敗訴。

在9月8日李嘉誠做了那番“網開一面”的表態後,有香港輿論將他當年對嘉湖山莊業主的表態重新拿了出來:同樣網開一面,哪個是李嘉誠的真意,哪個是“莫須有”呢?

還有人指,當初僅嘉湖山莊就有一千多名業主陷入負資產,他們原本都算是中高收入階層,為還款不得不節衣縮食,有些人更因為狀況差被公司裁員,失去供款能力。香港社會有今天,李嘉誠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他現在卻站出來好似要當好人籠絡人心,算不算虛偽呢?

最嚴厲的聲音是,身兼工聯會理事長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在其臉書上發帖,指“李超人”是“蟑螂王”,“黑衣暴徒、未來主人翁”聽到李超人的“婉言”,更能“暴朝員警施,惡向良民行”。李超人此舉以其商業眼光“投資未來主人翁”,保佑其王國袋袋平安,實在是划算不過。

在香港面臨當下動盪的關口,李嘉誠的表態之所以受關注,首先是因為他是香港首富,任何國家或地區的首富都是當地的公眾人物之一。

而李嘉誠的發家史又與香港的發展史結合得如此緊密,他是與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共起步的,他的名字在香港社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影響力隨著香港這個名字遠達整個華人世界。

他的發家史又是非常特殊的。

香港社會在三個不同時期經歷了三代財閥,第一代是英國資本,以太古為代表;第二代是1949年後來港的資本,以船王包玉剛為代表;第三代是李嘉誠,無論是與前輩相比,還是在世界範圍內做比較,像李家這樣純粹以房地產發家的可謂少之又少。

李嘉誠自己也說過:“低買高賣才會賺錢,勤勞並不能夠賺大錢”,他所代表的一群人的利益,是很特殊的。

住在香港窄小“劏房”裏的人

這些年,李嘉誠對李家在內地、香港和歐洲的產業做了大範圍的調整,基本形成內地<香港<歐洲的結構,有輿論認為,從商業佈局考慮,能得罪誰不能得罪誰,李嘉誠心裏很清楚。

此外,李嘉誠畢竟已是90歲的年紀,屬於“老一輩”的人了,在香港和內地的影響力不可避免地將向下走,他看待內地與香港的眼光,恐怕多少會有些以年長者自居的心態吧。

有人指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李嘉誠為自己的兒孫佈局未來。他的後輩,無論在個人能力、品德、社會形象等各方面都遠不如他,但擁有著巨額財富,這樣的人在貧富差距巨大、社會矛盾凸顯的香港,容易成為大眾情緒的針對目標。

因此,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很可能是李嘉誠這幾次“曖昧”表態的目的之一。

3、作為香港當前富豪家族的代表,經過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李超人明白要保證自己的財富,就必須盡可能在底層民眾和政府之間尋求一個“安全和微妙”的位置。

李嘉誠的表態,被誤解也就不難理解了。模棱兩可,可能本來就是其想要的效果。

在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商業氣息的香港,有一句話說,香港商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成功哲學是,必須心黑手狠。成功是最大的目標,手段則看自己的本領。

如今看香港現在積累起來的種種問題,還需要再提一下那篇《別讓李嘉誠跑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羅天昊後來在回應外界疑問時說,文章主要關注的是香港社會的挑戰與未來改革。“香港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財富的創造機制出現了畸形。部分人財富的獲取,並非來自勞動與才智,而是來自壟斷和特權,同時,階層固化,經濟豪門化,大眾聲音被漠視,種種不公,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

羅天昊說,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其實即是對於民眾呼聲的回應。摧毀地產霸權,振興實體經濟。地產獨大,國之凶兆。

這種觀點,其實在當時的香港和內地都具有相當大的代表性。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香港經濟總量從800億美元,上漲到2018年的3638億美元。翻了四倍多,但是看看今天香港普通人的經濟收入,就能明白他們對那些地產商的怨氣因何而來。

同樣是30年間,香港的GDP從占中國內地20%,到如今廣東的GDP已達13315億美元,是香港的三倍以上,這麼對比不由讓人懷疑,香港是不是錯失了一些機會?

如今,“李半城”們靠著幾十年的經營,讓香港經濟高度依賴地產業和高企的房價。“囤積居奇,價高則拋”這樣的商業法則最後讓誰得到了機會,又讓誰失去了機會,可能那些地產大佬們心知肚明。

李嘉誠的國學功底不錯。刀哥聽一位香港朋友說,李嘉誠有個秘書,年薪百萬,就是要求對各種古文精通。所以,李嘉誠說出的每一個字,都經過了字斟句酌的反復推敲,都蘊含著異常豐富的資訊,都體現出他超人的精明和對局勢的老謀深算。這些一般人又怎麼可能讀得出來。

從這個角度說,誤解豈不是必然的嗎?

環球時報/補壹刀 於2019-09-16
執筆/李小飛刀&胡一刀
老安按:
有錢並不是罪, 有錢而貪得無厭的亦不是罪,有錢而一毛不拔的當然不會是罪, 因為我們是生長、生活於一個自由、人權、法治的社會, 誰的資產, 誰有權處理, 無人可批評你! 香港甚至世界上幾許“隱形富豪"都是如此, 無人可以說三道四。


但是、不過, 不甘寂寞、不甘有風駛盡艃, 又要參予“政治”參予“社會服務”、又要“沽名釣譽”,又要做“儒商、又要當社會及國家的代表人物、官商超人的時候, “良心”及“責任”便會是百姓對你的社會“責任”,有所要求的事兒了!

香港九十多天的遊行、示威、騷亂, 再發展至今天的暴亂, 甚至已經是“內戰”的邊緣了, 李超人期間,一句不聲不響, 可是不出聲則可, 一出聲真的"二鳴驚人", 一招黃台摘瓜, 擺到明是怪責政府多過暴民, 再出一句對黃黑綠毒的暴徒慈悲, 要政府一退再退, 還要所謂網開一面, 真的老安要學牛孟靜巫姑姑一聲“嬌喊", 乜咁得人驚!

你對社會的安定的睇法、社會的責任、法治的重要、和平理性的對話是香港社會人士對你的期望, 可是, 原來你跟一般怪獸家長一樣, 無原則、 無責任、無是非、無法無天!

對那些被黃黑綠毒廢青曱甴施暴受傷的前綫警員、旅遊來港的老華僑、的士司機、牛頭角阿叔等等的人, 你要網開一面…? 你對日以繼夜維持社會秩序的差人,不斷被打, 被人肉, 家庭成員被欺凌, 又如何?

要政府退讓? 退甚麼? 讓甚麼?

李超人:
問一問你,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實業、工業, 你有做過什麼?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教育、 基礎教育、小中學教育、工藝教育、工業教育, 你有做過什麼?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中基層的醫療服務, 你有做過什麼?以你的財及人才資源, 在可有利潤的前題下, 你                            是否可以提供一兩贏的對象是中基層人的政府以外的另一種服務?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科技的發展, 你有做過什麼?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及內地的互相溝通了解, 你做過什麼?以你的人脈, 其實不用你一分一毫, 也可以替                            兩地人的互動做很多有建設的東西。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 你有做過什麼?
過去三四十年, 你對香港年青人的關懷, 你有做過什麼? 你有做,你可能有做, 你或者有做, 但是, 社會上不有                          感覺, 發財立品的事, 好像不顯!
過去三四十年, 除了在地產上不停掠奪, 不停炒買炒賣, 製造厠所格式住宅外, 對年青單身人士、對年青夫婦                          的"房事", 你有做過什麼? 在不影響你家業, 不影響你資產, 更不影響你集團年報的亮麗, 你                            有沒有考慮過, 建設一些中基低層可負擔, 而不牺牲你資產值, 只是以"合理"利潤而不是天 
                        價、市價的出租或租購房屋, 你有做過什麼?
過去二十多年, 香港回歸後, 你的集團有没有對香港人對深圳河之北的了解, 認同做過什麼?
過去這麼多年, 除了你的大量掠奪之外, 你真的對香港做過什麼? 就是連你所建的佛教寺院, 竟然也是拒人
                        千里, 違反佛教精神, 佛祖遺訓, 要人千申請, 萬拜託, 才能去參拜!你連這樣的佛門佈施都是                            網閉, 網關的網不開半面, 你有否忘八的向香港八百萬人呻吟"網開一面",要香港政府及眾
                        人"慈悲"…?

 

好奇怪, 今次香港暴亂, 所有土豪地霸, 私毫無損, 這是歷史上的乜乜革命從未有過的怪現象! 奇!
不是老說社會不公、商人不義、 政府無能、官商勾結、民不聊生, 貧富縣殊、無屋可住的咩!

奇! 奇! 奇! 為什麼這些富豪地覇,依然红酒佳人高球快活!!! 奇!奇!奇!

莫非坊間流言是真, 曱由原是超人, 超人才是曱甴幕後操縱人……?






超人成仙變“蟑螂王”!


超人成仙變“蟑螂王”!

李嘉誠,為何總是你被“誤解”

李嘉誠,這是一個極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符號”。

對香港人來說,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是:香港人從一出生,到離開人世,都離不開李嘉誠家族的產品。大到住的房子,小到要喝的一瓶礦泉水,以及供香港人消費的各種商場。

李嘉誠,被稱為“李半城”是有道理的。

也正因為此,在關乎香港發展的焦點事件上,“李半城”的表態每每都受到異乎尋常的關注。而幾乎每次表態後,“李半城”還得繼續做一番解釋,因為他的表態“總是被誤解”。

李嘉誠為何總是被“誤解”?他真的被誤解了麼?

1、李嘉誠最近一次表態,是在9月8日。

當時,他在香港慈山寺接受媒體採訪,就香港近期事態表示:年輕人應該體諒大局,政府也應該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雖然法律與人情有衝突,但任何事,在政治問題都要兩方面,大家能為對方想一想,好多大事能夠化為小事。

此言一出,各方評論奔騰而來。

很多人自然地發問,李嘉誠口中的“未來主人翁”是指誰?那些打砸立法會、塗汙國徽、侮辱國旗,動不動就癱瘓機場、公路與員警暴力對抗的暴徒,能算是未來主人翁嗎?如果他們是香港未來主人翁,香港還有前途嗎?

所謂“網開一面”“大事化小”這些辭彙下麵,是否隱藏著對這些暴徒既往不咎的意思呢?

違法犯罪,卻不去懲治,能寄希望於這些暴徒自己良心發現、改邪歸正?如果真這麼好,那全世界的員警和司法機構都可以洗洗睡了。

在“網開一面”的言論遭到外界猛批後,9月13日,李嘉誠通過旗下基金會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自己在慈山寺的言論被曲解,十分遺憾。聲明還稱,“多年已習慣了那些莫須有的指責”……但最為重要的是“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式”……

此前一次李嘉誠就香港局勢發聲,同樣充滿爭議。一句“黃臺之瓜,何堪再摘”,一句“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兩個不同的版本,有選擇性地刊登在不同的港媒之上,之前補壹刀曾經發文分析過此中的玄機與引發的爭議。

在“摘瓜論”和“因果論”刊登後,“李半城”也發了一個聲明,解釋為什麼要刊登兩個不同的廣告,聲明表示:目前香港形勢複雜,難以用單一語言或溝通方法回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之說法”。

回想4年前的9月12日,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在內地和香港引起巨大關注。文章批評李嘉誠旗下長和系撤走中國資產,是“失守道義”的行為。該文對李嘉誠撤資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

據當時有媒體做出的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海外的投資總額已超過了3000億元人民幣,而這些資金絕大部分是拋售了在中國的資產專案換來的。

而對於那篇文章,李超人回應道:“商業的歸商業,政治的歸政治。”

這些表態,以及隨後的解釋聲明,不但沒有化解大家的質疑,反而引發更大的想像空間。這是李嘉誠故意追求的效果嗎?還是他說話的風格歷來如此?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對李嘉誠做更深入的瞭解。


2、2003年4月1日,“哥哥”張國榮留下“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如此”的遺書,從中環東方文華酒店24樓一躍而下。

香港社會為突如其來的噩耗震驚,一時無法接受,沒成想,這僅僅是2003年流年不利的一個開始:“非典”、23條立法危機以及樓價暴跌,這“三重危機”不但在那一年,也給後來香港社會的一系列問題埋下了伏筆。

在“三重危機”中,誕生了一個詞與一群人——“負資產者”。

時間需要往前推到1995年,當時英資房地產商拋售香港房產,許多本地房產商接盤,市場上莫名盛傳起中央政府回歸後不管多高的盤都會接,不買樓是傻子的流言,大批中產扛著貸款沖進房市。

香港回歸後,這種靠流言和投機吹起來的泡沫逐漸破裂,至2003年達到最低穀,樓價較1997年的高位下跌近70%。當初借了貸款買房的那些人,因為房價驟跌,無法清償貸款,還欠下銀行一屁股債,這就是所謂的“負資產”。

到2003年6月時,整個香港的住宅負資產宗數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05697宗。未償還貸款額高達1650億港幣,即每宗平均欠款156萬港幣。

更可怕的是,由於房產的抵押價值已經低於未償還貸款總額,銀行開始向不少業主callloan(要求借款人提前部分還款)。業主還不上就收房拍賣,彌補房貸虧空。

黑了心的銀行不但向業主追討欠款,還以彌補抵押品價值不足等名目追加補償,補償款甚至達到欠款的兩倍。

可憐許多中產當年省吃儉用東拼西湊買下一套房子,也許剛剛裝修完畢,就要眼睜睜看著房子被銀行收走,還莫名其妙欠下幾百萬的債務。很多人不堪忍受,根據統計2003年香港自殺率為18.8(即10萬人中有18.8人自殺),是香港有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

當年,香港整個“負資產”人群達到10萬人。

香港密集的房屋建築

有香港專家認為,這一危機影響深遠,“財富大調整使香港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本來作為社會主體的中產階層迅速縮小,無產階層和負資產階層不斷擴大,社會穩定的基礎遭到削弱,艱苦創業的風氣和精神日漸消失,社會分化現象日趨嚴重,不論大事小事,都很難在理性的基礎上達到共識,社會難以寧事。”

作為香港地產界的大佬,李嘉誠的長實集團在這次危機中自然有其角色。

李嘉誠一向長袖善舞。他成功的秘訣是,在地產低潮時找地段不好的低價地皮下手,加以建設包裝後以高端社區推出,從中大賺差價。

此外,長實還通過推出新樓盤時小批推出的手法,人為造成供求不平衡,一些樓盤第一期推出的第一批單位甚至只有幾十個,令樓盤經常出現數十倍的超額認購,這種推銷手法所造成的市場氣氛無疑是構成香港泡沫經濟的元兇之一。

比如天水圍的嘉湖山莊,也是當年李嘉誠以底價盤下來的“經典”社區之一,李嘉誠對這個專案頗為重視,嘉湖山莊的嘉字正是取自李嘉誠。開盤當天,明星黎明到場助威,每平方英尺價格由1500港幣飆升至4300港幣,長實賺得盆滿缽滿,而業主的災禍就此埋下。

在當年訂購的時候,業主們與長實作了“撻定”,就是交了的定金被長實扣下不再退還。隨著房價暴跌,業主們集體向長實申訴能否“網開一面”,撤回買賣合同並退回定金,畢竟,訂金也有四十五萬港幣之數。

但李嘉誠認為買賣雙方應該秉承合約精神,定金不予退還。長實還將業主們告上法庭,要求追討重售物業的差額及其他墊支費用總計超過560多萬港幣。

香港上訴庭判業主敗訴。

在9月8日李嘉誠做了那番“網開一面”的表態後,有香港輿論將他當年對嘉湖山莊業主的表態重新拿了出來:同樣網開一面,哪個是李嘉誠的真意,哪個是“莫須有”呢?

還有人指,當初僅嘉湖山莊就有一千多名業主陷入負資產,他們原本都算是中高收入階層,為還款不得不節衣縮食,有些人更因為狀況差被公司裁員,失去供款能力。香港社會有今天,李嘉誠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他現在卻站出來好似要當好人籠絡人心,算不算虛偽呢?

最嚴厲的聲音是,身兼工聯會理事長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在其臉書上發帖,指“李超人”是“蟑螂王”,“黑衣暴徒、未來主人翁”聽到李超人的“婉言”,更能“暴朝員警施,惡向良民行”。李超人此舉以其商業眼光“投資未來主人翁”,保佑其王國袋袋平安,實在是划算不過。

在香港面臨當下動盪的關口,李嘉誠的表態之所以受關注,首先是因為他是香港首富,任何國家或地區的首富都是當地的公眾人物之一。

而李嘉誠的發家史又與香港的發展史結合得如此緊密,他是與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共起步的,他的名字在香港社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影響力隨著香港這個名字遠達整個華人世界。

他的發家史又是非常特殊的。

香港社會在三個不同時期經歷了三代財閥,第一代是英國資本,以太古為代表;第二代是1949年後來港的資本,以船王包玉剛為代表;第三代是李嘉誠,無論是與前輩相比,還是在世界範圍內做比較,像李家這樣純粹以房地產發家的可謂少之又少。

李嘉誠自己也說過:“低買高賣才會賺錢,勤勞並不能夠賺大錢”,他所代表的一群人的利益,是很特殊的。

住在香港窄小“劏房”裏的人

這些年,李嘉誠對李家在內地、香港和歐洲的產業做了大範圍的調整,基本形成內地<香港<歐洲的結構,有輿論認為,從商業佈局考慮,能得罪誰不能得罪誰,李嘉誠心裏很清楚。

此外,李嘉誠畢竟已是90歲的年紀,屬於“老一輩”的人了,在香港和內地的影響力不可避免地將向下走,他看待內地與香港的眼光,恐怕多少會有些以年長者自居的心態吧。

有人指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李嘉誠為自己的兒孫佈局未來。他的後輩,無論在個人能力、品德、社會形象等各方面都遠不如他,但擁有著巨額財富,這樣的人在貧富差距巨大、社會矛盾凸顯的香港,容易成為大眾情緒的針對目標。

因此,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很可能是李嘉誠這幾次“曖昧”表態的目的之一。

3、作為香港當前富豪家族的代表,經過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李超人明白要保證自己的財富,就必須盡可能在底層民眾和政府之間尋求一個“安全和微妙”的位置。

李嘉誠的表態,被誤解也就不難理解了。模棱兩可,可能本來就是其想要的效果。

在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商業氣息的香港,有一句話說,香港商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成功哲學是,必須心黑手狠。成功是最大的目標,手段則看自己的本領。

如今看香港現在積累起來的種種問題,還需要再提一下那篇《別讓李嘉誠跑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羅天昊後來在回應外界疑問時說,文章主要關注的是香港社會的挑戰與未來改革。“香港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財富的創造機制出現了畸形。部分人財富的獲取,並非來自勞動與才智,而是來自壟斷和特權,同時,階層固化,經濟豪門化,大眾聲音被漠視,種種不公,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

羅天昊說,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其實即是對於民眾呼聲的回應。摧毀地產霸權,振興實體經濟。地產獨大,國之凶兆。

這種觀點,其實在當時的香港和內地都具有相當大的代表性。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香港經濟總量從800億美元,上漲到2018年的3638億美元。翻了四倍多,但是看看今天香港普通人的經濟收入,就能明白他們對那些地產商的怨氣因何而來。

同樣是30年間,香港的GDP從占中國內地20%,到如今廣東的GDP已達13315億美元,是香港的三倍以上,這麼對比不由讓人懷疑,香港是不是錯失了一些機會?

如今,“李半城”們靠著幾十年的經營,讓香港經濟高度依賴地產業和高企的房價。“囤積居奇,價高則拋”這樣的商業法則最後讓誰得到了機會,又讓誰失去了機會,可能那些地產大佬們心知肚明。

李嘉誠的國學功底不錯。刀哥聽一位香港朋友說,李嘉誠有個秘書,年薪百萬,就是要求對各種古文精通。所以,李嘉誠說出的每一個字,都經過了字斟句酌的反復推敲,都蘊含著異常豐富的資訊,都體現出他超人的精明和對局勢的老謀深算。這些一般人又怎麼可能讀得出來。

從這個角度說,誤解豈不是必然的嗎?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補壹刀 於2019-09-16

執筆/李小飛刀&胡一刀

老安按: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自從放棄塑膠花的生產實業後,對香港的工業有過那些投資、有過那些支持?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自從收購和黃之後,對香港文化藝術有過什麼特出支持、特出鼓勵、投資呢?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自從各地投資這,投資那,有在香港踏踏實實去投資、創建科技工業、事業呢?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自從回歸後,有否在港建過任何學校? 古天樂都已經在大陸建了超過一百多間學校 (這不是政治, 這是對普通老百姓的教育,勿要用今時今日的凡事皆政治去懟他),你呢? 有人替他辯,他有損錢港大呀! 這是稅務,我要說是中小學的基本教育建設!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自從回歸後,有没有支援過,做過中港人文交流,讓兩地互相了解認識( 是相向,不是單向) 的文宣項目呢?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自從地產變畸形後,有沒有替平民、尤其年青人提供過“合理、可負担租金"的住宅單位,你照樣可以賺地價,賺租金, 不是叫你免費,只是叫你降低利潤而已,可惜,完全没有!!!

這“浮雲” 過去三四十年,有沒有在香港基層提供可負擔醫療機構,服務香港有需要的群體,一樣道理,不是叫超人施捨,而是叫超人在他强大的管理團隊,提供可以有合理性利潤的平民醫療診所及設施! 在政府收費及私人名醫院的費用之間, 減輕中產及基層的醫療成本, 如利用他的管理達至雙贏。

一切、一切, 以他財力、才力、管理團力都可以對香港人有所貢獻的,他有没有做過…? 或嘗試做過?

如今, 香港水深火熱,一切應以“法”為核心,制亂還治,你李超人竟然反其道而行,製造暴亂的合理性言論,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