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

長長久久得富貴,吉吉祥祥要開心, 正月十九

農曆正月十九,燕九節



民間有句古老話“正月十九,年封口”,意思就是到了十九,年就結束了。

對於中華傳統民俗來說,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時間最長的節日,從大年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多采多姿。“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八花燈落,正月十九年封口。”, 新的一年輪回開始走上正軌,“元霄風物又闌殘,閉閣何曾出一看”,古人把正月十九這一天稱為“年封口”,預示著大年就正式過完了,年算是真正意義上結束,生活一切也該回歸正常,開始步入正軌。

正月十九,“逢九求福”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九”與“久”同音,是最大的一個數字,有長長久久的美好寓意,但老話說“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民俗認為“逢九”又容易遭受變故,出現不好的事情,所以有“逢九求福”的說法。

到了正月十九,即便是民俗活動眾多的古代,春節也算是徹底過去了,所以這天又被稱為“年封口”。按照民俗,這天人們會接福祉、求福報,祈求新的一年開始順順利利,故而這天也被稱為“平安日”。

由於十九在古代又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因此正月十九就是寓意吉祥,的與建議,古人們視為一個好日子,

正月十九燕九節

中國幅員遼闊,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地域不同,每個地方的春節習俗。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同的地方,正月十九方式習俗也有差異。

京津冀地區,正月十九就被稱為“燕九節“,此習俗曾很流行,又稱會神仙。燕九節源於紀念全真道龍門派祖師丘處機誕辰,

“正月十九,民間稱為燕九節又叫做煙九、宴九、宴邱、會神仙等,這個節日來自於道教中全真教,因為這一天是主流全真道掌門人丘處機的誕辰。相傳丘處機會在正月十八化身為官吏、遊人、乞丐、婦女等等重返故居。如果誰有幸能遇到,那麼就能祛病延年,福運連綿。所以到了正月十九,北京白雲觀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都希望可以遇見神仙,祈求好運。

丘處機何許人也

據說和一個古代名人有關,他就是射雕英雄傳裏面,郭靖的第一個師父,全真七子之一的長春真人丘處機,又名邱處機,和射雕英雄傳裏面不同的是,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是一位修行有為,大德圓滿的道長,道教龍門派的創始人。

丘處機號長春子,相傳正月十九這天,長春真人會裝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下凡超度眾生,所以這天善男信女要到白雲觀為他祝壽,有緣者能相會,故曰會神仙。

丘處機生活於宋元,處於金朝,南宋,蒙古酣戰之時,由於他道行高聲深,而且經常救苦濟難,因此在民間名聲很廣,成吉思汗聽說他的事蹟後,就派使者召見他。丘處機從萊州出發,途經千山萬水,在西域的雪山下和成吉思汗會面,勸成吉思汗止殺而名垂千古,回到燕京後,他掌管天下道教,廣發度牒,建立道教的宮觀,使得道教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北京的白雲觀,就是他主持修建的。西元1227年,丘處機羽化成仙,其蟬蛻留在了白雲觀處順堂(今北京白雲觀丘祖殿)。

民間相傳正月十九這天,是丘處機的誕辰日,每年到了這天,丘處機都會化作凡人的模樣,或男,或女,或富,或丐,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白雲觀。幫助當天到白雲觀的百姓,許多百姓聽說後,只要當天能遇上丘處機,就會得到他的眷顧,不但祛病延年,還能幸福安康。

據《帝京景物志》所記:“相傳是日,真人必來,或化冠紳,或化遊士冶女,或化乞丐。故羽士十百,結圓松下,冀幸一遇之。”

到了明清時期,到了正月十九的淩晨,皇帝也會夜眾臣到白雲觀,擺下宴席,隆重祭拜丘處機,希望得到他的護佑。因此有人認為燕九節的來源,就是宴丘節的諧音。

隨著明清兩朝的時間發展,燕九節也越來越熱鬧,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廟會。當天不但遊人如織,還有各種的大戲,雜技,小吃,人們遊玩的開心不已。舊時,燕九節從正月初一趁著年味就已開始預熱,到正月十九達到鼎盛。白雲觀外遊人如織,車水馬龍,“ 傾城士女曳竹枝 ”俱往,更有各種雜耍、戲劇演出,以及琳琅滿目的小吃,逐漸形成盛大的廟會。

明代文學家吳寬《燕九節》曰:
京師勝日稱燕九,少年盡向城西走。
白雲觀前作大會,射箭擊球人馬蹂。
古祠北與學宮依,簫鼓不來牲醴稀。

正月十九習俗

“年豐日”

古人認為,正月十九已經是新年的尾巴了,年要“封關”了,由於古人多以農耕為主,封和豐是同音的,古人最希望的就是五穀豐登,本年能有好豐收,因此百姓把這天叫做“年豐日”。

還有一些地方,正月十九這天迎婆婆的日子,這裏的迎婆婆就是聖母娘娘,還有一些地方,會在這天祭祀門神和土地,因為古代傳說正月十九是門神和土地的誕辰。

正月十九寓意吉祥,長長久久,古代人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豐收健康,古人定下了一些的規矩,趨吉避凶,求新的一年將家福祿雙全!

一要守

“守”有兩層的含義,一個就是要勸誡人要守住平常心,古哲人、賢人認為人面對任何事情都要守住平常心,因為只有守住了平常心,人對待萬事萬物就不會出現偏見觀念,沒有了偏見的觀念,每個人的人生,並不一定是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怎麼才可安然度過逆境。古哲人經過數千年的沉澱和摸索,証明最實用的方法,就是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面對逆境淡定從容,將一切的浮躁和虛華看淡,消除掉自身的偏狹和狂傲之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就會跨越逆境過去。

另外一個“守”,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善心,古人常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些都是古人強調的德,春秋時期的老子道德經,就不斷的強調德對人的重要性,明代大儒方孝孺說:“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裏寧,為善事者子孫興。 ”為人不守善守德,任你燒多少高香,不斷的磕多少頭,依然不能納吉接福。

人要得到幸福豐收,特別是人的晚年要富泰安康,首先必須懂得守住平常心和行善積德。

二要護

古人認為健康對人才是最重要的,失去了身體健康,即便是你有再高的智慧,再好的才華,你也無法展現出來,.“護”就是希望人能護住自己的身體健康,古人認為擁有了健康,即便是年紀再大,依然會有大器晚成的一天。歷史上姜太公子牙,重耳,黃忠,蘇洵,齊白石,司馬懿,他們在年輕和中年的時候,沒有發跡,但是都懂得重視和保護自己的身體,到了中晚年,因為擁有健康的體魄,腦靈神壯,依然能夠有所作為,名垂千古。老將黃忠大齡還衝鋒陷陣,定軍山一戰定乾坤!

他們的年壽都很高。

“燕九節”的丘處機,非常懂得養生和重視身體健康,當年成吉思汗三次召見丘處機,他在年紀不小的時候,歷經兩年從萊州一路顛簸到大雪山下,走了兩年多,其中經歷了各種的艱難自然環境,謹見大帝,依然身體健朗,被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

正月十九這天的“燕九節”,是前賢人以這節要百姓學習長春真人丘處機一樣,活的健康,長長久久,不畏春捂秋凍,寒冬雪困。

三不爭

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不爭,就是人要懂得處下不爭。

古人認為自然萬物中,水是最接近於道的,因為水擁有很多特質,和道非常的接近,而水最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它善於處下,處下才會積累,才會出現屯的情況,

只有量變到質變,人才會脫胎換骨骨,逐漸的成熟,當機會到來的時候,他就會開花結果,綻放自己的光彩,但人要遇上機遇,就是懂的處下不爭的道理。

道德經訓戒,不爭才是最為智慧的,這裏的不爭,並不是消極的意思,絕不是什麼都不幹,澈底躺平,心態放棄一切的不爭。

而是要求人懷著一個平常心,積極去做事,但卻並不去挖空心思的爭名奪利,當事情完成了,自然的的放下,

道德經認為,不爭才是人世間最大的智慧,歷史上許多掌握了不爭的人,都能得到善終,例如,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就是懂得不爭的道理,最終他的命運和蕭何,韓信比起來,堪稱完美。

而歷史上很多懂得不爭的人,也會在功成後,選擇急流勇退,道德經記載過:善於處下,以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而燕九節中,丘處機正是道家的一位高人,他完美的詮釋了不爭的道理,最終以自己的德行,讓全真教和龍門派發揚光大。

為人處世上,古賢者智者也強調不爭,因為爭是沒有任何必要的,這樣不但會影響人的心情,還會讓人發怒,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中醫認為,七情對人的影響很大,人很多的疾病,都是七情產生的,而七情沒一個過了平衡性,出現了偏差,無論是大喜還是大悲,大怒還是恐懼,都是會影響人的身體,

而大部分惡劣不善的情緒都是因為和人爭執的念頭產生的,都是由於我的存在,所以古人認為,無我,忘我,不爭,都是一個極好的養生方法,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心態才會平和,看任何事物,都會順心順眼,每天都心情愉快,自己就身體健康了。古人認為,人只要智慧的掌握了《道德經》中的“不爭”之德,福氣自然就會到來!自然就能獲得豐收。

正月十九日,無論是燕九節,還是年豐日,都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時蘊含著古人待事待人的智慧。

正月十九要做的事

一、燒香祈福

相傳正月十九是丘處機這位神仙的誕辰,又被稱為是燕九節。每到這一天這位神仙就會下凡來到人間,並裝扮成老人或者小孩子等,在人間巡查一番,凡是在正月十九能見到丘處機的人,都能驅除病痛和災難,健康長壽。

不過由於這位神仙會特意裝扮成普通人,遊走的路線也不定,人們能不能碰到他全看自己的運氣,百姓就會想盡辦法,甚至提前一天出門趕往白雲觀等著,就是為了能與丘處機仙人偶遇,同時人們為了表達誠意,還會在白雲觀大擺宴席,舉辦隆重的慶祝儀式,進行燒香祈福,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得到丘處機仙人的庇佑,新的一年無病無災、平安健康。

二、祭拜土地公、城隍爺

城隍廟會是一種傳統的民俗活動,以北京的城隍廟會最早。城隍是道教中守護城池的神,負責保佑這一片區域的陽間事和陰間事,城隍爺在各地都不一樣,甚至是由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則是歷史上的忠良賢達,為國殉身的英雄人物等等。

每到正月十九,各地的城隍廟就極為熱鬧,從早晨開始就敲鑼打鼓,到了中午就要舉行祭拜儀式,人們通過祭拜城隍爺祈求家人平安,財運亨通等等。

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有對其負責的神仙掌管,像家中有門神、灶神,而鄉鎮則有土地公、城隍爺這類的神祗庇佑,這方水土才會安寧、風調雨順。按照老傳統每到正月十九,人們為了感謝保護這方水土的土地公和城隍爺,會特意去當地的土地廟、城隍廟祭拜,並祈求新的一年依然能得到庇佑,家宅安靜、風調雨順。

不少地方的百姓為了以示對土地公、城隍爺的尊敬與重視,會在正月十九當天舉辦廟會,百姓不僅會敲鑼打鼓、舞龍舞獅,還會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希望土地公和城隍爺能看到自己的誠意,在新的一年不僅能保護一方安寧,還能守住人們的福氣、財氣和運氣,讓大家生活順遂、招財進寶、人壽年豐。

三、“迎婆婆”、“聖母節”

每到正月十九,甘肅地區的特色民俗,“迎婆婆”,又稱“聖母節”,當地就會舉辦隆重的迎接儀式。

“迎婆婆”是源自母系社會的宗教活動,這裏的“婆婆”,並不是指的家中的老人,而是指“聖母娘娘”、百子娘娘等十六位神仙娘娘的俗稱。相傳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以及各位嬪妃為其生下了九十九個兒子,加上義子雷震子,周文王姬昌就有一百個兒子,也就代表了子孫興旺發達、國運昌盛的好景象,因此後來的百姓就將周文王姬昌的夫人和眾位嬪妃尊奉為“婆婆”,是掌管著婚姻、生育等福神。

“迎婆婆”每個村落又有一些差別; 有的供奉“百子娘娘”; 有的供奉“送子觀音”等等。迎婆婆慶典基本上從正月十五就開始準備了,在當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活動,各個村寨會將自村的信奉的婆婆擦拭乾淨,精心裝扮一番,給婆婆戴上鳳冠,披上霞帔,穿上蟒袍繡花鞋,然後在給婆婆轎掛上人們敬獻的繡品、香包、彩燈等等。

夜幕降臨之後敲鑼打鼓,百姓就將“裝扮”好婆婆抬出來穿梭在大街小巷,成千上百人前呼後擁,場景熱鬧非凡。街道兩旁還設有各家擺放的香案供品,並燃放煙花炮竹、叩拜迎接。善男信女們從轎子底部鑽過,希望婆婆可以保佑消災祈福驅病,新婚未孕的年輕夫妻還會爭相“請轎”,也就是摘取婆婆轎上的小掛件,祈求“婆婆”早日賜子,讓家裏早添丁,人丁興旺。

四、門官誕

中國有些地方,正月十九叫做“門官誕”,相傳門官最早是守衛天庭的將軍,後來凡之後負責保佑家宅平安。門官神是土地神的一種,叫做“門官正神”,奉為“門官土地福德正神”,他是負責保護家宅平安,守護財富,阻擋一些邪祟。每逢正月十九,人們都會祭拜門官正神,希望家旺財旺。

正月十九又是“平安日”,老傳統有一些忌諱也要注意留心。

“正月十九封年口”,老一輩人認定正月十九是春節的收尾節日,所以都忌諱說不吉利的話、潑水等,要多多說些吉利的話,祈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希望能討個好彩頭。而不潑水則是因為民間有“水”是“財”的象徵,“年封口”這天向外潑水,就表示著新的一年守不住財,財隨水走。

正月十九日,但是忙碌的人們,依然希望新的一年。非常重視正月十九這天年俗,一些地方民間認為是這天是年豐日,一些地方又稱為燕九節。

農曆正月十九,癸卯年 甲寅月 戊戌日,新的一年已經開啟,久久吉祥,吉祥久久,幸福久久,跪求觀世音菩薩保佑一切順利平安!觀世音菩薩,見者吉祥,祈願家宅平安,老增百福、少納千祥,福運降臨、平安順遂,事業順暢,萬事如意、在學者逢考必過,學業有成,福旺財旺,家旺事業興!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