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榮《雲雨巫山枉斷腸》
撰曲:李向榮
【打引詩白】多情自古空餘恨,雲雨巫山枉斷腸。
【反線二王板面】自愧無妙計,補破碎心腸,宵來懶倚窗,好夢自難長,往事如幻象,消不去恨怨與悲傷,繞夢魂長懷想,誰為我解魔障。
【反線二王】盟山誓,曾早訂,但願情緣共海天長。一個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一個是除卻巫山不是雲。當日誓結同心,共效婦隨,夫唱。正喜結良姻,好一比神仙眷屬,有誰個不羨,鴛鴦。
【長句二王】好鴛鴦,本是同林鳥,豈料大難來時,各自飛翔。一個在地北,一個在天南,恍若離霄壤。恩情盡付海汪洋,說甚麼世世生生不分張,一切誓盟竟成幻象。銷魂往事記東窗,從今難再想。只剩得孤清清,夜沉沉,可憐我長住愁鄉。
【中板】估道情味似糖甜,不料一經嘗試,實與黄蓮無兩。我同佢聚首已三年,試問歡娛曾有幾日,不外是淚痕愁恨,箇中滋味我已遍嚐。自問比寶玉更多情,誰知多情偏惹恨,好事多磨,總不由人嘅理想。
【二流】想想想,我越思越想越淒凉。燈似豆,冷月朦朧,冷月朦朧景悲傷。我問蒼天,你緣何故,偏教我好夢不常。
【二黃滾花】嗟莫是前此孽賬?倘若是今生了得來生恨,我寧願空門長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作收塲。
李向榮廣東台山海宴區沙欄村人( 1909~1966 ) ,擅洋琴,喜粵曲,成年後生活於港澳地區,所以有濠江歌王之稱,正式職業是小學敎師,也是當代的粵曲平喉唱家,唱腔低迥婉轉,有“豉味歌王”之譽。
李向榮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是《雲雨巫山枉斷腸》、《敲碎別離心》、《離鸞秋怨》,除此幾首名曲外,還有還有《長恨歌》、《天堂洲》等,李向榮以其特有的腔調,演譯出曲中人追懷舊愛的複雜心情,深受顧曲周郎大眾的歡迎。相傳有一時期由於生活潦倒,其妻下堂而去,李向榮在無可奈何之窘困之中,惆悵懊恨之間撰寫了《離鸞秋怨》一曲,因而曲中充滿真實的感情,他演唱此曲以遣懷,在電台播音時唱出他的深情淒怨。
獨唱之外,李向榮還有與李慧合唱的《花落悵離鸞》也極受歡迎。
李向榮雖說以唱著名,但實際上他亦能撰寫歌曲,除了粵曲之外,間或撰寫寫龍舟或其他曲調,並能彈奏樂器,是曲藝界全才。
李向榮一生以半職業半業餘的身份投身曲壇,復以一曲《雲雨》名傳遐邇,至今逾半世紀不衰,粵曲研究學者唐健垣先生評之曰“異數”。他的獨特豉味腔的風格、特點形成港澳曲苑流派之一。如鍾雲山名曲《一段情》亦彷《雲雨》腔口、區均祥等也是。
李向榮本是小學敎師,受鄉中時有八音班演出影響,喜粵曲,擅洋琴;爾後小提琴、風琴、鋼琴亦無師自通。後從鄉間往廣州某報社任職廣吿部,業餘唱曲,曾與羅品超同一樂社。
日本侵華,廣州淪陷後,逃難往香港。一九四一年香港粵曲唱家李少芳女士在演《光榮何價》時被日軍逮捕,聞李氏曾參與營救,後李被釋。李少芳與粵樂撰曲及作曲家盧家幟與粵伶人阮兆輝之叔阮其潤等在香港重組原在廣州之小薔薇音樂社,李向榮亦加入,後常一起往電臺錄音廣播。 有社友,佛山望族之後的文誕嘉君,筆名“有家之人”,他擅琴棋詩畫,風趣,人以“大叔”名。 他評鑑李向榮的唱腔為“十足十豉味雙蒸酒”,“嗒落有味”。這便是“豉味腔”的原始出處。
日本戰敗投降,省港重光及五十年代,澳門國際酒樓、中央酒店七樓均常有粵劇班及歌伶如張月兒、李少芳、何麗芳、冼幹持、陳徽韓等駐唱,李向榮在班中司洋琴,而茶客亦每有遞紙請其客串一曲者;名伶梁素琴亦時有捧場。 某回靚次伯來,亦指名李為歌一曲。香港爐峯藝苑掌板何家權先生憶述:“李先生之唱腔,迷倒許多人。吾人聞知李氏有時在澳門歌座客串,就不辭辛苦,把幾十磅重的老式錄音機託去錄他的歌。”可惜的是李向榮本身留下的錄音帶極少,李之女兒憶述,曾有香港歌迷來澳門,在碼頭登一三輪車,問:“澳門有個唱曲的李向榮,你識否?”車伕應聲而答:“識,我車你去。”果然把歌迷載到李住的街巷,大呼:“李向榮,有人揾你!”
李向榮的曲迷層面廣泛,他在五十年代起,已經被號為濠江歌王,經何賢先生之介參加康樂曲藝社,陳瓊、何麗貞等著名唱家便時與他切磋曲藝;在文化人當中,已故的本澳培道中學敎師張國祥深喜李氏之曲, 每在課堂上引述其辭。 在草根階層中,據李玉碧憶述,當日新馬路有一踏營業單車的工人,原擅唱新馬腔,但聽到李的豉味腔後,曾多次央請李收他為徒。以上均見其深入人心。
一九六○年,李向榮某次在香港石塘咀歌座客串演唱,賀者甚眾,著名書畫家鄧芬特送一大花牌,上書“豉味歌王”四字,遂使“豉味”一詞不脛而走,成為粵曲史上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詞。
關於李氏名曲《雲雨巫山枉斷腸》(下稱《雲雨》)和《山伯臨終》的糾葛,有以下幾個講法,僅供讀者參考:
一、曲藝老師黃滔徒弟阮兆輝以為《山伯臨終》“百分之九十九”系由《雲雨》脫胎而出,盧家幟亦同意,因其格局、曲式、板種均同。(例如《雲雨》的中板:“我同佢,我同佢聚首已三年”,已成此曲特色。《山伯臨終》一仍其舊:“這繡帕,這繡帕贈別在樓臺”。)
二、李鋭祖説:“《雲雨》一曲最初系本澳某名人攞番廣州唱,白駒榮聽後大讚這支歌好,同陳天縱説起。陳於是找來楊子靜動腦筋,把這首李向榮純為私人感情寫的歌改揷在家喩戶曉的梁祝故事上,更具普遍性,一炮而紅。”
三、李向榮的哲嗣李時雨先生見吿:一九五八年白駒榮隨廣東曲藝團來澳,曾專門找李向榮,不巧他在香港未遇。上世紀七十年代,“四人幫”倒臺後,廣東粵劇團來澳演出,團員白超鴻(林小羣的丈夫)曾特別向接待單位探詢李向榮先生,時商會秘書容戰生遂找來李時雨相會。 晤談中,白稱在五十年代初,本澳某名人的秘書曾帶過李向榮的唱片往廣州,白駒榮聽後贊好,並召集他及一班年輕演員如羅家寳等同時座談評賞。白駒榮説,“這個人的唱腔有些新東西”。這説明《雲雨》一曲早就在廣州傳開。
李氏他為人感性,其女兒回憶説曾陪他一起看《東方紅》,至拉奏《江河水》時,他亦潸然淚下。
晩年,常和澳門一些著名唱家度曲,常合作的掌板是謝培英,頭架高桂。亦曾在澳門中資機構南光公司開班敎唱粵曲年餘。已故商訓學校敎師龍思誠亦曾邀請李到校演奏。 李並不主張兒女學曲,他説,“唱歌是個人娛樂,學嚟揾食就唔好”。 李很注意欣賞、學習別人的歌唱,他的口頭禪是:“功多藝熟,自然登峯造極”。
附: 豉味是什麼
豉味是廣東釀酒的一種獨特白酒酒類,豉香型白酒是什麼味道。
豉香型白酒有著獨特的工藝,是一款地道的酒香型,在廣東地區是非常有名的,酒的顏色極清亮透明,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酒精濃度不太高,酒香撲鼻,離開廣東地區可能在酒的市場上並不常見,卻是粵人最極致的歡迎和品嘗。對於從來沒有喝過這款香型白酒的人而言,都比較好奇,它喝起來到底是什麼樣的味道呢?
豉香型白酒釀造工藝獨特,以大米為原料,採用小曲大酒餅半固態半液態邊糖化邊發酵,液態蒸餾得到基礎酒,也叫“齋酒”。然後再加入肥肉浸泡、貯存、勾兌而成的一種白酒,酒精含量,高度酒為41%vol—60%vol;低度酒為29%vol—40%vol,一般以低度酒為主。
其中最能代表的酒叫做玉冰燒,酒中的“豉香”是米香型白酒香氣與它的後熟浸泡肥肉工藝產生的特殊氣味所組成的複合香氣,香氣有以乙酸乙酯和β-苯乙醇為主體,再加上所謂“豉香”的脂肪氧化的陳肉香氣,是玉冰燒酒特有的香氣特徵,口味綿軟、柔和,回味較長,落口稍有苦味,但不留口,後味較清爽。
豉香型白酒與米香型白酒相比,風味獨特之處是前者香氣中β-苯乙醇的香氣更突出一些,並帶有明顯的脂肪氧化的陳肉香氣;在口味上,豉香型白酒明顯地比米香型白酒口味柔和,香味持久時間長,苦味小。
豉香型白酒的實體清亮透明,晶瑩悅目。
豉香型白酒與眾不同主要還是工藝上的特色,傳統的大米釀酒無外乎小曲、大曲等,然後是蒸煮、發酵、蒸餾出酒,陳釀勾兌就可以了。豉香型白酒的釀造也基本如此,只不過在蒸餾出酒後多加了一道工序——醞浸,也就是泡肥豬肉。但正是這道多出來的工序讓它變得與眾不同。
首先,多了這一道工序意味著豉香型白酒比普通大米酒多了些成本,起碼三個地方多了:肥豬肉(也叫陳肉,經過加熱、浸泡、陳放等工藝處理)、醞浸(肥肉泡酒)和過濾(勾兌之前要先過濾)。
更重要的是,多了這一道工序,酒體中的物質變化了,不光有傳統釀造產生的乙酸、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呈香呈味物質,還多出了二元酸二乙酯等。
二元酸乙酯是在浸肉過程中油脂在特定條件下氧化、分解、乙酯化與肥肉不斷陳化的複雜化學平衡反應,而反應產生的二元酸及其乙酯溶解於酒中,使酒體有著油哈般的豉香味,此為其獨有風格。
也就是說,豉香型白酒之所以能夠與眾不同,主要就是這個醞浸工藝,當然,肥豬肉要怎麼處理也很重要,總不見得就直接扔一塊生肥肉進去就行了吧。豉香也是浸泡中的一些複雜的化學反應的結果,具體的過程目前還不知道,總之對於豉香型白酒乃至中國白酒而言,工藝本身就是影響酒體風格的最大的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豉香型白酒很多人都會與米香型白酒有一定聯繫,其實兩者之間無論是在釀造的原料還是工藝上都存在著差別,豉香型白酒他要比米香型白酒的口感更加的突出和柔和,香味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苦味也並沒有那麼厚重。經過了與眾不同的釀造工藝,製作而成,經過嚴格的篩選,層層把關才能夠在市場上進行售賣,它擁有著自己最獨一無二的特有風格,同時,工藝本身對於豉香型白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敲碎別離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0wVaFXu7wo
【詩白】楓落吳江迷古渡,霜橫楚岸又經秋。【南音】深院靜,一雨便成秋,楓林初醉綠尚留。西風捲盡陌頭柳,空餘殘月掛斜梢。臨風淚濕青衫袖,(轉乙反)怕聽寒蟲嗚咽聲入江樓。雲山遙望空翹首,夙夜難忘恨與憂。我傷心景物原非,原非舊,
【昭君怨】心傷透,思故舊。淚未收,恨難休。難休,難休,
【二黃慢板】從此意中人渺,唯有向夢裡尋求。聽寒砧,點點是離愁,還有秋聲幾許,分明是淒涼嘅歌奏。亂離心,輕敲碎,又何堪江風傳送,有幾聲短笛唱漁謳。【鬱金香】深院清幽,太息歲月易流,留不住那青春,一去若夢浮,等閒白了今世少年頭,心內疚,寧禁悲秋。不為別離我腰亦瘦,更哪堪、哪堪我自懷怨蘊離愁。
【乙反中板】客中愁,景物撩人,寧不痛心疾首。日不安,我夜又不寧,宵深難寐,我數盡更籌。念故人,暮想朝思,可憐人比黃花更重瘦。夢中魂,長教渴望,有若個個織女盼會牽牛。我最傷心,若不是戰火咁累人,都何致令佢飄零遠走。一對可憐人,同是天涯淪落客,可嘆個身世等蜉蝣。
【正線滾花】昔日燕雙雙,今日就各奔投,怨一句好事從來都難永久。我若要相逢唯有夢,倩誰解慰我心上愁。
4 則留言:
原來 老弟也愛聽粵曲。
哈哈, 不過聽來聽去都係幾個。
看安兄的介紹,才知道在曲藝界中,人上有人,就是李向榮先生,李老師。
不過聽慣了後來冒起的名家,我還是喜歡鍾雲山、陳笑風等。聽講有一位李銳祖,也是有名氣的唱曲者。阮兆輝是南音粵曲的承傳人,偶有演唱。
我喜歡聽陳笑風的《山伯臨終》,原來這是”雲雨”的二度創作,真是青出於藍。
李銳祖師公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