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馬克思年
馬克思200年的精神鴉片?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過大量理論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備超強影響力的兩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1836年馬克思開始嚴肅地思考他的學術與生活發展。到了1843年6月19日,馬克思與訂婚7年之久的燕妮•馮•威斯伐倫在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的新教教堂上正式結為夫妻。1836年10月,馬克思抵達柏林並就讀柏林洪堡大學法律系,並在當地的中央大街租了一間房間。儘管馬克思所學習的專業是法律事務,但他依舊著迷於哲學並試圖把哲學與法學結合。對此他認為「要是沒有哲學,什麼也做不到」,並對才剛逝世不久、在歐陸哲學圈引起廣泛爭論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其思想深感興趣。
1843年,馬克思和德國社會主義人士艾爾諾德•盧格共同在法國巴黎創辦新的激進左派期刊《德法年鑑》,並且集結了當時德國和法國的激進派成員擔任作者。儘管《德法年鑑》原本希望能夠吸引來自法國和德國各州的作家參與,但最後刊物的主導力量仍然以德國作家為首,而唯一的非德國籍作家是流亡俄羅斯的無政府共產主義者巴枯寧。馬克思亦為這份期刊撰寫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和《論猶太民族問題》2篇文章草稿,其中在《論猶太民族問題》仲介紹他的共產主義信念,內容主張無產階級將是革命的力量。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是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闡述了唯物史觀,導言部分於1844年2月發表於《德法年鑑》。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當時的普魯士社會。
馬克思的青年時代追隨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後來根據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觀念來批判黑格爾的哲學思想。費爾巴哈從宗教問題出發,闡述了一個重要思想:人的本質就是人自身。宗教的產生是人性異化的後果。不是上帝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上帝。由此批判人的異化。
馬克思在費爾巴哈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異化的社會原因。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出:
「宗教的批判的根據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人。就是說,宗教是還沒有獲得自身或已經再度喪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蟄居於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產生了宗教,一種顛倒的世界意識,因為它們就是顛倒的世界。宗教是這個世界的總理論,是它的包羅萬象的綱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邏輯,它的唯靈論的榮譽問題,它的狂熱,它的道德約束,它的莊嚴補充,它藉以求得慰藉和辯護的總根據。宗教是人的本質在幻想中的實現,因為人的本質不具有真正的現實性。因此,反宗教的鬥爭間接地就是反對以宗教為精神撫慰的那個世界的鬥爭。」
中國預計送給德國特里爾市的馬克思青銅雕像,高約4.9公尺,連底座超過6公尺。
馬克思認為,宗教是苦難的現實世界的反映,宗教中的苦難就是現實世界中苦難的歪曲的反應。要批判宗教,最徹底的做法是徹底的推翻顛倒的社會關係,推翻異化人性的社會制度。顛倒的現實世界一旦被推翻,宗教幻想的天國也就隨之瓦解了。
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又對當時處在封建復辟狀態的德意志各邦的政治,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提出,正如15世紀的宗教改革是在僧侶頭腦中發端的一樣,當前德意志的政治改革應該是在哲學家的頭腦中發端的。哲學的主要任務是批判和揭露,以便喚醒德意志的政治革命,但「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只有通過革命鬥爭而不是哲學上的辯論,才能促進德國政治的演進。在革命的力量上,馬克思注意到了當時剛剛登上政治舞臺的無產階級的作用,提出德國解放的實際可能性在於「被徹底的鎖鏈束縛著的階級」——無產階級。因為「它本身表現了人的完全喪失,並因而只有通過人的完全恢復才能恢復自己。這個社會解體的結果,作為一個特殊的等級來說,就是無產階級。」
“精神鴉片”一詞出自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綱要》一文,他認為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這跟共產主義的無神論有關。但馬克思本人並沒有對精神鴉片一詞詳細解釋,大部分學者皆把精神鴉片一詞解讀成人對神的依附。
德國特里爾市經過市民一輪爭論後, 最後同意矗立這尊馬克斯銅像。
馬克思的這句話在被引用時,經常只有最後一部分“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出現,因此很多人認為這句話對宗教的態度是完全負面的。這並不完全準確,這句話的完整段落是:
Das religiöse Elend ist in einem der Ausdruck des wirklichen Elendes und in einem die Protestation gegen das wirkliche Elend. Die Religion ist der Seufzer der bedrängten Kreatur, das Gemüt einer herzlosen Welt, wie sie der Geist geistloser Zustände ist. Sie ist das Opium des Volks.
(“宗教裏的苦難既是現實苦難的表現,同時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歎息,是沒有人性世界裏的人性,是沒有靈魂處境裏的靈魂。它是人民的鴉片。”)
由於經常被截取引用,這整段具有比喻色彩的詮釋並未受到廣泛關注。
在中國人中間,無論知識份子還是普通人,一直抱持著這樣的觀點: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是弱者的福音。這種對宗教的片面解讀實際上也深受無神論思想的影響。
外來的宗教裏面,比如基督教,天主教在近代中國都沒有成功。1949年以後,在新的政治下,就變成愛國運動委員會,完全政治化了。現在,中國的宗教是統戰部管的。所以大家認為中國沒有宗教。但是,中國沒有宗教,不等於中國老百姓沒有信仰。實際上,中國人什麼教都信,其核心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相信有來世,相信有前世。這種相信很普遍,對中國社會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它表面體現為孔孟之道,其實信的不是孔孟。很多人都誤解,到現在還認為是孔孟之道。孔 孟之道的影響其實很有限,真正有影響的還是善有善報,因果報應。
中國人的宗教感,最關注的,還是基本的跟肉身與世俗相關的東西。還是沒有上升到靈魂。人不可能成為神的,中國人是世俗的敬畏。為什麼敬天呢?得罪天,可不得了。這是根深蒂固的。中國人的民間靠什麼來維持呢?靠家族,靠民間的信仰。
中國人的問題在哪里?就是皇帝沒有了,個人權威在毛澤東走了以後,也沒有了。敬畏沒有了,但是沒有新的信仰來代替,怎麼辦?問題就出在這裏。如果今天還是皇權,那麼皇帝就是天,天的意志通過皇帝來實現的。我們年輕的時候,把毛澤東實際上作為一個天、一個神,毛澤東總是對的,只要信毛澤東就可以。現在呢?我們姑且不講什麼歷史功過,就是這樣的信仰也沒有了。那麼中國這個社會到底靠什麼?靠政府?全世界再強大的政府都不可能保持社會百分之百的合理,總有人不幸的,總有貪污,總有官僚,總有判錯的案子。任何政府都有腐敗存在,它不可能解決一切世俗的問題。
靠科學?科學到現在很多問題解釋不了,而且未來會有更多的事情解釋不了。靠哲學家、靠學者?更不行。且不說學者專家自己都擺脫不了這樣一個環境,他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比如社會出現嚴重不公的現象,你靠什麼來解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再發達他也有不滿意的時候,那麼誰來調解?實際上,沒有辦法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一種信仰來支撐的。但是要絕大多數人產生自覺的信仰,幾乎不可能。但宗教有這個本事。宗教一旦作為宗教來接受,那麼任何宗教都離不開權威的神,他可以解決問題。比如對社會的不公,他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釋。真正信了教,人們所追求的絕不是簡單的物質利益,更多是精神層面的。
信仰就是人和神的關係。基督教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他宗教都是人在找神,有限者試圖通過自己的修行來認識神,但基督教信仰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當我們遠離上帝,深度迷失時,上帝主動來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他差遣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可見,基督教信仰並非單純的“精神安慰”,聖經的真理告訴我們世界和人性的真相,並將得救之道啟示給我們!
共產黨是一個幽靈?
"最初"向中國引入馬克斯理論的李大釗(現代畫家馬迅作品)
卡爾•馬克思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最有名的是它的開頭:"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結尾也同樣有名:"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德國《日報》(taz)的作者 Ulrike Herrmann 認為這兩個預言都是錯誤的。共產主義沒有實現,無產者如今能夠失去的不僅僅只有他們的鎖鏈。因為工人們也有汽車、電視和手機。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寫下了十點他認為所有在工業國家所要推行的革命政策,主張重新分配土地和生產工具,以利於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自由主義者則認為以暴力重新分配財產,是一種對個人權利的侵犯。
馬克思在1848年的時候精確描述了資本主義會引領我們去向何處。這些都是在德國亞馬遜上購買了《共產黨宣言》新裝版讀者的五星級評價。批評的聲音?沒有!
但是,就算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最犀利的批評者們如今也不得不面對《共產黨宣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記憶名錄》的現實。
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是錯誤的
taz 在《共產黨宣言》問世170年之際 Ulrike Herrmann 發表了題為"巧妙,但也有說錯的地方"(Genial und manchmal falsch)的文章,在引言中指出,卡爾·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的預言雖然錯誤,但是它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有教育意義。
誰欺騙了李大釗?
第一種:馬克思也是人啊,他創造的理論,當然也有局限性。他所創立的理論的錯誤部分,不在馬克思本人,而在後人。後人為什麼要把它捧作神呢?
第二種:馬克思主義是一門政治社會學科,其正確性是要經過社會實踐驗證的。
馬克思是一門學科,沒錯,蘇聯實踐了,俄羅斯放棄了,其正確性需要後人來驗證。
中國啟蒙運動前,軍閥混戰,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宰割和瓜分,國家危在旦夕。而全國人民卻仍然處於宗法制度、三綱教義和綱常倫理的束縛之中,做順從的奴隸。袁世凱在1915年5月25日在二十一條賣國條約上簽字,12月12日宣佈登皇帝位,在同年9月15日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出版了,揭開了中國啟蒙運動的序幕。陳獨秀的啟蒙運動就如一道強光照亮了中國幾千年的黑暗的深夜,把人民從沉睡中喚醒,為民族和國家起來鬥爭。
當年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先行者、提倡者, 晚年及後人都是悲慘者。
陳獨秀對馬克思的理論及其在歐洲實踐的實際情況並不清楚。那時翻譯到中國的,只是《共產黨宣言》(沒有德文翻譯,幾本上是從英文、俄文、日文翻譯過來的)。如何實現共產主義的前提條件,即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還沒有翻譯到中國,陳獨秀當然不知道。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是根據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英國,那時英國工業革命已經走向完成,馬克思在1842年到1843年是《萊茵報》的主編,那時他還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當英國工業革命完成,馬克思仍然按照他從原始積累和資本的早期積累剝削所得到的那種殘酷剝削的資料,來創造他的共產主義的理論,空想是很豐富的。馬克思認為,工人階級就是無產階級。
一個不太懂洋文而只靠不太準確翻譯本的政治理論書籍郤帶領五千年歷史包袱的農民搞工業國家工業工人的革命, 竟然推翻了企業老闆"、軍閥、商人們的資本主義軍頭獨裁政權, 奇哉怪也, 而他在生時, 除了革命再革命外, 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依然是"苟延殘喘"於"幸福"的"人間天堂標題的
毛澤東的空想更加豐富,中國沒有什麼工人階級,怎麼辦?把農民當成工人階級來空想來分析。但是毛澤東忘記了,農民是有產階級,是有土地的。
1925年12月1日,毛澤東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司令部編印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通過階級分析,毛澤東闡明了他的基本思想:無產階級團結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一切半無產階級(主要是貧苦農民)、小資產階級(主要是中農),爭取中產階級(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左翼,以打倒帝國主義、軍閥、官僚、地主、買辦階級,建立各革命階級的聯合統治,反對在中國建立民族資產階級的一階級統治的國家,爭取非資本主義的前途。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學習毛澤東的創新理論,說毛澤東的偉大在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
馬克思發明了無產階級專政,這是他的理論的核心,但是無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是不能直接專政的,無產階級專政必須通過黨來實現,列寧獲得這個發明權。列寧要把黨建成一個“有組織的部隊”,一個“組織嚴密的、有鐵的紀律的黨”,並且把黨的領袖打造成獨斷專行的統治者。毛澤東則說:“工農商學兵,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列寧及其接班人史太林
他倆是革命家還是獨裁者
其實,搞階級鬥爭,或者說大規模搞階級鬥爭是從史達林才開始,毛澤東把它推上頂峰。戈爾巴喬夫這樣評價索爾仁尼琴, 有譯為索尔仁尼津、 港譯索爾尼津(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索爾仁尼琴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想法,使他們重新思考過去和現在。他是第一個說出史達林暴政的倖存者,他的名字和獨特的生命故事將永存於俄國歷史。”
流亡的良心? 還是臭老九?
(老安按: 當年想扮知青, 有略讀過他的作品翻譯本, 不過老安資質太差, 唔多明內容係乜, 折墮極了。他代表作有:
《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
《癌病房》
《古拉格群島》
《癌病房》
《古拉格群島》
諾貝爾獎得主(他是貨真價實的作家, 有良心有智慧, 有實際著作的一個人, 並不是走去抄一抄毛太祖的"口號"作為自己的乜乜乜章, 又話乜乜的東西一樣貨式, 差太空距離的班次。)
索爾仁尼琴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善與惡的界限,不是在國家之間,不是在階級之間,也不是在政黨之間,而是在每一個人心中穿過。”
東歐蘇聯為什麼能發生巨變,恐怕最大的因素是這裏有宗教情懷。天主教東正教本來在歐洲就存在,馬克思列寧的思想是後來的,蘇東坡並沒有“巨變”,其實是恢復本來。在中國,基督教是外來的,五四中國人丟了孔子,而基督教也無法真正進入中國。
馬克思的《資本論》錯誤在哪里?
卡爾•馬克思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馬克思《資本論》的思維錯誤在哪里?
老安按, 實際有多少人全本資本論由頭到尾讀通了? 今時今日的PRC是否跟他的理論治國?
在中國讀政治經濟學時我們到的知識是:工人向資本家出售其勞動力並因此獲得工資。所創造的價值與其工資之間的差額便是剩餘價值。資本家總是試圖盡可能降低工人的工資,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剩餘價值。終有一天工人將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剝削而奮起反抗,最終推翻資本主義
實際上《資本論》涉及內容廣泛,令人難以置信。其主要論點就是工人受到剝削,除了進行革命沒有別的出路。卡爾·馬克思撰寫《資本論》有2個目標:一是推翻傳統經濟學的一個核心論點,二是為工人運動創造推翻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的全部理論都基於一個思維錯誤。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忽略了資本主義不只是通過剝削工人,而是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在發展。(老安插嘴, 如果沒有馬克思的影響, 資本家會否自動的、自願的去改善工人福利及權利? 所以很多高知左右膠的思想及邏輯是有問題。)他還低估了創造財富的其他來源,例如創新、企業家精神和技術進步。有意思的是他在《資本論》或者《共產黨宣言》的有些段落中,也談到資本主義在全球的勝利將導致所有傳統和封建殘餘的消失。
馬克思撰寫《資本論》花費了10多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他意識到自己計畫失誤,他無法完成他的宏偉計畫。要知道他的計畫是撰寫3卷《資本論》,但是他生前只發表了第一卷。第二卷是恩格斯在其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整理完成的。第三卷實際上只是對其想法的一個歸納總結。因此說,實際上馬克思並沒有一部完整的經濟學著作。
馬克思的資本論分析以人性開始,以非人性(機器人性)而結尾、而結論。他的剩餘價值學說,人受剝削的理論,是以人性罪惡、人性自利為出發點的(老安又插嘴, 這觀點, 高知怎能推翻, 這是人性! 有什麼錯?)。研究剝削的時候,他的對象是人,做出結論的時候,他的研究對象似乎是機器人。馬克思的理論最大的缺陷甚至荒謬是,老闆(企業家)一旦投資,永遠是盈利的(老安插嘴, 沒有盈利, 你來做老闆吧!) 。他的分析根本不把投資風險納入。馬克思記住了人性自私,但是,他忘記了人性還有關愛的另一面。人畢竟是人,人不是機器人。
毫無疑問,人是自利的,所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先符合人性:任何人總是在所面對的約束條件下追求他的收益的最大化。這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人性自私”的假設。多少年來,多少人都想從不同的角度抨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這一基本假設,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推翻它。
但是,“人性自私”的假設並不是斷定人必定自私,而不可能利他,更不是鼓吹人們應當自私自利。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本家們只是明白了一個人人都懂的道理:沒有什麼能保證人人無私,也沒有什麼能保證某個人時時無私、事事無私。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潛規則”就這樣產生了:你如果無私、利他,當然再好不過,你提前完成了利潤分配以後的工作;你出於利己之心,那麼制度儘量安排,讓你的自利力量盡可能最大地發揮,為社會創造財富,而不是危害社會的福祉。
馬克思像克萊斯特、荷爾德林和尼采一樣,不知道不懂得什麼叫妥協(老安插嘴, 如今標榜民主(偽)、法治(偽)、自由(偽)、環保(偽)的左膠臭老九及社運們又懂得妥協嗎?)。克萊斯特開槍自裁,荷爾德林和尼采都發了瘋。馬克思每天在大不列顛博物館度過10個小時,為寫作《資本論》而進行研讀,他作為理論家,詛咒人的自私自利,可他對自私自利卻無法抗拒。
馬克思一生最大的一個錯誤之一是, 他忽視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裏的人是可以妥協的(老安插嘴, 白痴的說法。),民主不是好東西,但是,妥協是個好東西,所以,民主制度是壞東西裏比較不壞的東西。因為至今人們還無法找到好東西,所以,人們只能實行比較不壞的東西。
馬克思對放任自流的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危機和對人類的後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指出,只有將經濟秩序置於政治、社會和文化範疇之內考慮,才能使其適應人類的基本利益。但是他並沒有論證必須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馬克思的理論是烏托邦式的想法,他認為什麼都能實現,在社會批判中馬克思經常採取極端的立場,但是與此同時卻沒能讓人信服地解釋,有哪些道路可供實踐選擇,以及這些可供選擇的社會秩序該怎樣組織起來。
馬克思相信,人類社會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自然而然地會發展到一個消除了不平等、沒有剝削和沒有人統治人的最理想的社會,但我們人類至今的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寫下了十點他認為所有在工業國家所要推行的革命政策,主張重新分配土地和生產工具,以利於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自由主義者則認為以暴力重新分配財產,是一種對個人權利的侵犯。
對資本主義持支持或至少接納態度的經濟學家(這也包括了那些主張大政府和福利政策的凱恩斯主義者)都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本質上將導致對公民權利的侵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裏德裏希·哈耶克便主張,實行中央計畫的經濟體制必須有一個小團體(統治階級)決定資源和產品的分配和發放,由於沒有市場機制和自由價格機制,這個小團體無從得知正確的資源需求情報,也因此根本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來分配資源和產品。對於經濟計畫在實踐上的不同意見、加上中央計畫者在分配物資上的不斷失敗, 最後將導致計畫者開始運用高壓的強迫力量以維持計畫的實行。哈耶克主張,在經過這一連串的惡化後, 一個國家將會無可避免地轉變為極權主義。對哈耶克而言,隨著自由市場制度的瓦解,所有個人的經濟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將化為烏有。哈耶克的理論同時也被米爾頓·佛利民以及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所支持,他們都認為資本主義的存在是一個國家要保障公民自由所不可或缺的。
無政府主義者也認為馬克思主義下的共產主義必將導致強迫和極權,米哈伊爾·巴枯寧認為馬克思主義的政權必將走向“一個新的統治貴族階級,對人民實施暴政一般的統治”。即使新的貴族階級最初是從無產階級裏出生,巴枯寧認為革命為他們帶來的權力將會很快腐化他們對於社會的理想,並且會讓他們對於一般的勞動大眾嗤之以鼻。
前文輯貼自倍可親的谢盛友的個人空間
後附一: 證偽原則
在二十世紀的學術界,波普爾是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他不僅在哲學上提出了〝從實驗中證偽的〞的評判標準,而且還提出了一系列社會批判法則,因此為自由與民主的〝開放社會〞奠定了理論根基。此外,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被認為是最徹底的。
卡爾·雷蒙德·波普爾爵士,CH,FRS,FBA(英語:Sir Karl Raimund Popper,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出生於奧地利,逝於英國倫敦,猶太人,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歷史主義者認為:歷史的發展是無情的,歷史進程是依照可知的普遍法則的,最後也會推進到確定的終點。如馬克思理論就宣稱物質生產規律決定歷史進程,要分別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過程。資本主義經濟規律蘊含著毀滅其自身的因素,因為它造就了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併發展到共產主義,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它是一種徹底的歷史主義。
波普爾則認為,歷史主義不過是以權力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根基的理論性假設,是自然科學中謬誤理論的產物。在他看來,馬克思主義是最精緻、影響最廣泛、最危險的歷史主義,而馬克思不可避免的失敗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無法證偽,所以是偽科學的教條。
今時今日有人提出全盤否定社會主義革命這個選項, 可是社會上有人還是不能苟同。
1.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由 1917 至 1989 達七十二年的「社會主義實驗」?
蘇聯和中國的經驗與其說是否定了馬克思,倒不如說它們引證了馬克思主義。如果有讀一點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就知道古典馬克思主義者早在 30 年代已經作過蘇聯會重回資本主義的預測,而不是純粹馬後炮。
唯物主義地分析,蘇聯革命的失敗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它未能成功聯合在德法等資本主義先進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從而形成全球革命。俄國革命的成功原因在於當時的沙皇和民族資產階級都仍然疲弱,但德法英的資產階級卻實在要強大得多,他們調動國家機器打壓,拉攏自由派和社民派進行分化,甚至不惜資助納粹黨「抗共」,當地的社會主義運動因而失敗告終。由於德法的革命始終未能發生,當時很多馬克思主義者就已經預料到 1917 革命的成就將付之一炬。社會主義革命必須聯合資本主義先進國,並擴散至全球,這不純粹是出於追求世界大同的道德情操,更是因為這是社會主義得以可能的先要條件︰
一、社會主義並非獨立於資本主義的一種選擇,社會主義必須依賴於資本主義階段透過血淋淋的資本積累而發展出的強大生產力,在這種強大生產力的前提下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從而消除剝削。所以馬克思主義者不會說我們應該剷平屬於資本主義的工廠、運輸系統,而是說讓工人階級奪取工廠的控制權,並自行生產。馬克思從來沒有說過一個工業後進國能在公有制底下完成快速的資本積累,否則在封建主義和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之間就不需要一個資本主義了。
一、社會主義並非獨立於資本主義的一種選擇,社會主義必須依賴於資本主義階段透過血淋淋的資本積累而發展出的強大生產力,在這種強大生產力的前提下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從而消除剝削。所以馬克思主義者不會說我們應該剷平屬於資本主義的工廠、運輸系統,而是說讓工人階級奪取工廠的控制權,並自行生產。馬克思從來沒有說過一個工業後進國能在公有制底下完成快速的資本積累,否則在封建主義和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之間就不需要一個資本主義了。
當時的俄羅斯和中國等工業後進國事實上並沒有條件實行社會主義,因此在革命黨奪取國家權力以後,自然也是無法避免為了加速資本積累而向工人實行血淋淋的剝削。但要注意︰自冷戰以來歐美國家文宣一直都把中國和蘇聯的社會慘況跟共產黨聯繫起來,它們卻刻意忘記了今日的資本主義先進國也一度對工人實行過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剝削,把長達幾個世紀的奴隸制和十九世紀英國工廠工人和煤礦工人的慘況這些資本主義原罪忘得一乾二淨的話,是不可能對工業後進國有公道、不雙重標準的評價的。這不是說蘇聯做得對,而是說,即使俄羅斯當年沒有變成社會主義國家,情況很可能也不會有很大分別,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它仍然是要透過殘酷剝削工人來發展國家經濟,分別只是西方文宣不會因此對資本主義大加譴責,或宣佈資本主義因此誠信破產。
二、缺乏德法等資本主義大國的支援,當時的蘇聯立即的面對的是全球資產階級的合力圍剿,也就是所謂的「冷戰」格局。這種格局一來導致蘇聯被排除在全球經濟分工之外,也令得作為工業後進國的蘇聯不得浪費大量資源在軍事競賽上,並使蘇聯無可避免地發展成一個中央集權的官僚國家,以穩定其國家主權。社會主義者心中的結構鬆散、由下而上的政治體系是不可能在冷戰格局下維持的。
以上兩點,說明了為何社會主義革命必須是世界革命,也說明了為何蘇聯陣營的失敗並不在馬克思主義者的意料之外(同樣的分析早在二戰前已經流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理解到蘇聯歷史並沒有脫離作為一個歷史體系(historical system)的資本主義,用 Immanuel Wallerstein 的講法就是 ,蘇聯及其陣營代表的不是一個可跟資本主義相比的、業己完成的社會主義選擇(alternative),而只是在世界資本主義中以國家為單位繼續進行革命的革命國家(revolutionary state)。我們在分析這些革命國家時,不應忘記它們其實都身處於資本主義歷史階段之內,對它們的善與惡,我們要區分清楚哪些屬於社會主義原素,哪些屬於資本主義原素,不能一概歸咎於社會主義。
我們也不應忘記就算是今日受很多人敬仰的資本主義,當初也有其更不堪回首的原罪,要說社會主義害死人,資本主義其實害死得更多(隨便舉例︰美洲的奴隸制、英法的黑奴貿易、美洲和澳大利亞針對原住民的種族屠殺、圈地運動、工業和礦場工人的大量死傷、童工、早在十九世紀末流行的強制勞動集中營、愛爾蘭大饑荒、對印度、中國、東南亞和中東的帝國主義侵略、作為帝國主義延伸的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然存在於中國、韓國、印度等國對生產線工人的無情剝削、至今仍然存在的巨大貧富差距︰世上八成人口身處於我們這些在冷氣房宣佈資本主義勝利的人所無法想像的環境。)
問題是在冷戰文宣的影響下,我們會輕易地把發生於蘇聯、中國、北韓的悲劇歸因為社會主義的必然結果,但面對資本主義底下的災難我們卻視為可以被改善的個別問題,而這種雙重標準背後,往往缺乏理論分析,只是訴諸這樣的反問句︰「看過蘇聯和中共的經驗後你還能相信社會主義嗎?」那為何我們在看過拉美和非洲的經驗後仍可以對資本主義有信仰?(別忘記,自由派所響往的歐美生活水平是在經濟上無法脫離對拉美等邊陲地區(periphery)的剝削的。)
2. 社會主義是否一定包含計劃經濟?
社會主義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由工人來實際掌握生產資料,也就是在工廠和企業之內實行真正的政治民主和經濟民主,由工人集體經過民主方式決定生產活動和人事按排。這一點其實是跟市場經濟沒有本質上的衝突。而古典經濟學的分析,認為市場能透過價格傳達人手不可能搜集到的複雜訊息,左翼也不需要反對。由此至終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都並非在於市場經濟,而在於資本家透過搾取工人勞動的剩餘價值來獲得利潤。
另外一來,正如 Noam Chomsky 所說,市場是一個迷思,你看 08 年美國政府動用國家資金拯救私人企業,就知道國家一直都是資本主義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判斷一個社會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不能透過「國有」或「私營」之類的區分,即使所有企業名義上都是國有,也不就等於是社會主義;而那些名義上是私營的企業,其實一直都有國家在背後撐腰。我們要看的其實是勞動者在實際的經濟決策上有多大的自主權。
也有社會主義者提出過市場價格體制和中央管制之外的其他方案,例如由各生產部門、消費者、環境監察者等人士透過民主商議在工作場所和地方代表議會決定資源的分配方式。
總而言之,一套方式行不通的話,社會主義者總可以用另一套方式取代之,社會主義的目標不是要教條式地依附於某種社會組織形式,而是要令剝削、令階級消亡。所以計劃經濟的失敗,並不就代表社會主義的失敗。
3. 為什麼在資本主義底下進行改良不能解決問題?
自由左翼認為我們可以透過財富再分配的機制大大改善窮人的處境,而這種透過繳收他人財富來補助另一些人的做法,需要道德證成,於是以 John Rawls 為首的左翼自由主義哲學就大派上場。先不談「道德證成」能否說服資本家乖乖交稅,我們就先看看這種福利國家體制其實是怎樣的一回事。
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分析認為,在資本主義競爭之下,企業要維持利潤率,就必須降低勞動力成本。但如果降低工人薪資,又會導致市場的消費力減弱,總需求下降。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之一。建立「世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 theory)的著名學者 Immanuel Wallerstein 認為 ,這矛盾在歷史上的解決方式,是透過地域區隔(geographical disjuncture)來達成的。任何時候,世界體系中受特別恩典的核心地區(core state,例如美國和西歐)採取了提升總需求的政治措施(例如定立最低工資、提高福利等),在世界體系的邊陲地區(periphery)就會同時增加一堆新的廉價勞動力。可以是將更多郊區農民轉化為城市工廠工人,也可以是將整個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擴展到之前所未包括的地方,例如一些相對自給自足的郊區經濟體。也就是說,企業透過尋找未開拓的地區,將其轉化為廉價勞動力市場,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而又同時能維持到本國消費市場的總需求。這就是福利國家的運作邏輯︰富國透過向窮國加大剝削來賺取額外資本去購買國內工人階級的認同,所謂的「合法性」。自由派和社民派所響往的西方福利國家,是建立在跨國剝削的前提之上的。透過加大全球性的貧富差距來實現國內的貧富收窄,似乎並不是真的那麼正義。
70 年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見證了這個模式的極限︰世界上能夠再被搾取剩餘價值的地方已經開拓得七七八八,於是經濟陷入停滯,福利國家模式再也支撐不下去,我們於是就見證了以戴卓爾為首的右翼政客利用國家機器對工人運動大力鎮壓,並撤銷了很多已有的工人福利及權益。目前希臘、西班牙、愛爾蘭等歐盟國家面對的情況只是七八十年代英國的延續。
道德理論要建立在對現實的正確認知上,現實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運作依賴於資本的不斷積累,自由左翼跟社民派主張的「財富再分配」是跟這套運作邏輯矛盾的,無法長遠延續的,而當自由左翼和社民派長期霸佔左翼的輿論陣地,他們所支持的福利國家卻宣告破產時,民眾就會倒向右翼意識形態,找比自己更弱勢的底層和新移民來當代罪羔羊。這在戴卓爾時代已經發生過,今日在歐洲又再重演。我並不反對福利政策,我反對的是自由左翼跟社民派妄顧歷史、妄顧現實地向民眾開空頭支票,承諾他們這種福利國家是長遠有效的,然後又在被經濟現實擊沉後像英國新工黨那樣倒向右翼,為資本主義延命。
我們必需不斷提醒在爭取勞工福利的團體及社會活動者,真正的社會公平解放不能建立於對落後地區的忽略,也不能不認清福利體制隨時崩潰、右翼政策將強勢回歸的現實。正如今日很多人崇拜的資本主義也不是一日建成的,而是在幾個世紀的歷程當中,經歷許多錯誤,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來推翻封建制度並取而代之的。要建立新的社會體制,要靠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思想和實踐上不斷傳承,不斷累積經驗。很多前輩也談到,在二十年前的革命低谷談馬克思主義是匪夷所思的,但在今日馬克思主義思想已經開始捲土重來,自由派還能再譏諷「今時今日有多少人還相信馬克思主義?」的日子恐怕不長,社會主義革命的千里之行,始於我們每個人的足下。
文字轉輯自美國華人網倍可親的谢盛友的個人空間及其他網站貼文。
老安按: 有時真配服讀書多的人, 他們說起理來理論千萬條, 讀起來真的魂飛魄散, 懷疑自己為何讀的書太少, 智囊不夠, 不過, 仔細睇完後, 郤是茫無頭緒, 講來講去理論"名詞"多多.忽然諗起初中時唸過的一篇古文, 雖然是幾十個字, 內容及意義, 不也跟什麼主義, 萬萬千千字的學院理論的最終目的一樣嗎?
老安按: 有時真配服讀書多的人, 他們說起理來理論千萬條, 讀起來真的魂飛魄散, 懷疑自己為何讀的書太少, 智囊不夠, 不過, 仔細睇完後, 郤是茫無頭緒, 講來講去理論"名詞"多多.忽然諗起初中時唸過的一篇古文, 雖然是幾十個字, 內容及意義, 不也跟什麼主義, 萬萬千千字的學院理論的最終目的一樣嗎?
過幾天, 又是五四紀念日, 老安到這年紀,看這世界, 更相信我年青時曾說過五四運動係錯嘅的結論!
佔中???
15 則留言:
果然大手筆!!! 受唔起. 還是大佬慢慢嘴嚼自用好了. 長篇大論的東西, 望而生畏, 人老眼花,閱讀困難. 再加越來越智弱,還是醉眼看花好一點. 意之所至, 就吐一吐, 如此而矣.
[馬恩列毛] 的東西 , 沒看過. [進化論] , [原富論] 的[資本主義]東西也沒看過. 酒鬼早出社會 , 為口奔波 , 根本甚麼也不懂, 大部頭的東西不是咱們看的. 也因為沒有文化 , 所以[大加] 不收留, 想借CBC 過橋, 結果也是得個檸檬收場…所以嘛, 如果偶發酒瘋, 說一些不中聽的人話, 只代表社會一般低下層的意見.
才不久之前看到先生說[慎言] , 不會咒人去死….不過 :
[[….想他早發好夢去見馬克思傾偈.]] 語言藝術的最高境界 , 莫過於此, 領教領教. 大不了, 先生一樣可以在阿叔阿嬸阿姨面前講聲: [同佢玩下啫. 沒大不了…] 一如[白鴿], [巫婆], [ 許先生] , [ 胡主席] 說的一樣. 嘩哈哈~~~~呢個世界…….
仲即改登入條例....大佬 , 你好嘢.886.....
老弟, 唔明, 乜嘢登入條例???我冇郁任何嘢噃!唔通個台一見到馬克斯, 腳軟?
老弟, 真係冇咁意思, 你唔好吓我呀,屈我呀, 哈哈!
安兄大鑒:係咪得閒無事靜得濟,要搵啲刺激呢? 個題目長篇大論,結尾嗰句好易畀人誤會喎0架!
算罷啦,一場網友,同是天涯淪落,打是親,罵是愛。 兩個大男人,有時談文論事都夾雜些粗言粗語,自問婦人之見,都不敢答話哩。安兄一篇文章太長,可以分日貼上,方便我等視力不佳之人,那就功德無量了。
更正:第一行尾句「喎」字未及刪去,是多了的。
阿姨講得啱, 金石良言, 不知不覺被糠稈今時今日的網台文化, 黃乜文、蕭乜元、鄭乜翰等潛移物化,跟咗佢地嘅唔係文化嘅垃圾文化,抵鬧!
老安整篇咁嘢出嚟, 主要係五一勞動節、馬克斯紀念日,及五四運動紀念日都同時到來。
今時今日, 勞動人群及"低端"階層不止沒有得到前人的所提倡的大平等, 反而中港台等地尤其中港, 對基層勞動者的歧視、厭惡更見嚴重,甚至不屑一顧, 老安近幾次回港的感受感覺。
不過,如阿姨的提點, 以後都是不宜這麼"正字" , 真係無乜益。
三大節日同時列出,真係好長篇大論呀! 如果是留為紀念,那麼喜歡寫幾多幾長都冇乜所謂。
但如果想與別人分享,則不宜太過長篇,照顧一下別人的精神時間。
剛才見到一篇不太長,說到關於中興和東芝的貿易戰,是個人很有興趣的話題,每一個字都過目了,以啟我愚蒙。
所謂社會主義,其實已經變了質! 自從鄧伯伯說:「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国民就千方百計,無所不用其極地獲利致富! 人人都向錢看! 從前的“工農民當家作主”的口號,早己經拋到九霄腦後。低端的人口被看扁,被排斥! 極端的資本主義化。13億多的人口,良莠不齊,國民質素普遍差勁。
關於說及“中興和東芝的貿易戰”,安兄的按語分析寫得很中肯,要給個讚。
原來題目己簡短,果然從善如流。也加一讚!
這邊廂:晚安了。
祝阿姨平安喜樂, 一切如意。
On 兄,
又恕我多口插嘴, 谢盛友這些學混多的是, 他的垃圾文章看了有害無益。簡單講, 西方的經濟學者透過現代數學的演繹分析馬克思的"資本論", 已證明馬克思邏輯推理的正確性。有興趣可讀:
Understanding China: The Silk Road and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Routledge Studie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1st Edition
by Peter Nolan
https://www.amazon.com/Understanding-China-Communist-Manifesto-Routledge/dp/1138943568
在下一篇回應你美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