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冬至, 2023年12月22日(農曆癸卯年十一月十號)11點23分。“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傳統節日,原文名“日短”、“日短至”,又名“一陽生”,冬至又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華民族農曆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亦是一個人民極為重視的傳統節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 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日子,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立的一個節氣。


天文現象

冬至於每年西曆12月21-23日交節。這天太陽到達黃經270度。西漢初年由淮南王劉安及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共同編著《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斗(北斗星)指子,則冬至。”《左傳·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北半球,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白天時間最短,晚上時間最長。過了這天,太陽光線才逐漸由南回歸線向北移,白天一天天變長。冬至這天太陽照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白天最短,晚上最長,所以冬至又稱日南至或“南至”。然後逐漸由南回歸線北移,北半球的白天一天比一天長起來,南半球正好相反。


冬至與夏至相對,分別為一年中白晝最短與最長的兩天。冬至當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太陽高度角最小,日影最長。

此時,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此日之後,晝愈長夜愈短,故有「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的說法。

2023年冬至節氣,時間是 西曆2023年12月22日(農曆癸卯年十一月十號)11點23分。“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2023年冬至,“六十年不遇”的奇特現象。

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氣中的重要節點,也是祭祀祖先、中華民族慶祝豐收的重要時刻。今年的冬至更加特殊,與去年居然再次重合,這在曆法上被稱為“六十年不遇”的奇特巧合。

冬至是中華民族農曆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通常出現在陽曆12月21日或22日。而去年的冬至落在12月22日,今年冬至同樣也是22日,這被稱為“六十年不遇”的曆法巧合。曆法中的精確計算和安排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這種巧合無疑增添了冬至的特殊意義。

冬至由來

冬至,起源久遠,古稱“南日”“日南”“至日”等,又稱“冬節”、“賀冬”,與夏至相對。當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約於每年西曆12月22日左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這天這時,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白晝時間達到最短,是為“冬至”。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中華古賢認為這是大吉之日。

節氣

在中華民族的民間,冬至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它是周代歲首,後改為“亞歲”,至今依然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其在民間的地位之重,不言而喻。

冬至的重要性來自於它獨特的季候標誌,而作為亞歲,它與春節一樣充滿了儀式感。它是春節的預演和彩排,也提醒人們時光匆匆,一年將告終了,回顧過往,珍惜當下,感悟嚴冬,靜待新春。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的節氣之一。

冬至,起源久遠,殷商先民在甲骨文中以“南日”“日南”“至日”等稱呼,周人占卜記錄中稱“至日”。

《禮記·夏小正》有描述:“(十一月)隕糜角,日冬至,陽氣至始動。”即冬至後太陽開始北移,北方陽氣逐漸上升。

《周禮·地官·大司徒》則進一步記載了觀測冬至的方法,“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地中。”

春秋時代有“日至”“日南至”或“南至日”的稱謂。

戰國時代又有“日短至”之名;冬至節定名於漢代,之後還有“長日”“長至”“亞歲”“小歲”“一線長”等名稱。

冬至節,又稱冬節、長至節等,源於漢代。冬至定名且成為天文年的起算點在漢武帝時期。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道:“歲始或冬至日,產氣始萌。”又在《律書》中載“氣始冬至,周而複生”。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書。 其書以“七十二候”分屬於二十四節氣,將每個節氣分成三個候,各訓釋其所以然。書中對冬至的說法是:“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之“極”,是日影之極、晝夜之極,也是陰陽之極、終藏之極,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至」為到達,亦為開始,是嚴冬伊始亦是一陽之啟。

大清陳希齡的《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至'者,極也。”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民間仍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古人為何要說「冬至大如年」

重視冬至,因為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

冬至是太陽抵達南回歸線的一天,這天的晝最短、夜最長。冬至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酷寒,天氣就漸漸轉暖了。因此,自夏代開始,人們即將冬至視為節氣的起點。

最晚在商代,中國人便已通過「圭表日中測影」的方法測定冬至的日期,但會有兩至三天的誤差,歷史上何承天曾「立八尺之表,連測十餘年」,祖沖之也曾「考影彌年,窮查毫微」。

重視冬至,因為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曆法準確,測可證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順天應人的資格,所以特別受到重視。在周代,以每年冬至為一年的元旦。周公在《周禮》中規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於郊壇」的祭祀儀式。民間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也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古人在冬至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拜冬,自魏晉以下,一直存在著按慶元旦的禮俗來過冬至節的慣制。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說:「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謂之除夜。」周密的《武林舊事》中測說:「朝廷大朝會,慶祝排當,並如元正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於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謂之像過年。」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此習延續至清末。

清代冬至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年的元旦、冬至和皇帝的誕辰又稱為「三大節」賀朝,順治時期,朝鮮向清朝派出的使節,定期的有冬至使,專門在冬至這一天朝見清帝。

清代北京城的冬至節也很隆重,旗人會于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祭天並祭「祖宗杆子」。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餘」。

所以《清嘉錄》(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所追著)中稱:「冬至大如年。」

節日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其確立的時代與冬至節氣的產生密切相關但又不完全同步,因為一方面冬至代表著陽氣生,而中國傳統陰陽思想中,天為陽、地為陰,古人對冬至很重視,西周時期就開始有冬至祭祀天神的活動。

周王朝採取夏曆的十一月為正月,歲首即為冬至,故冬至在周並未單獨成節。

漢朝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漢武帝時,採用夏曆正月為一年之始,故冬至過節源於漢代。 《後漢書》中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晉書》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儀亞於正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今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民間仍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唐代天子在冬至日要盛裝出席活動,"《唐六典》規定:"凡冬至大臣設如元正之儀。"到了清朝,冬至是清宮中最重要的三個節日之一。

冬至氣候、氣溫

在氣溫來說,冬至之前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實際上,由於地表尚有“積熱”,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後,冬至,是冬天的倒數第三個節氣,是仲冬之尾,標誌著數九寒天的開始,是嚴冬真正的啟幕。

時至冬至,才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尤其農民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由於中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於中國多數地區農民的耕作極為重要。

冬至節氣,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6℃至8℃左右。東北大地千裏冰封,黃淮地區也常常是銀裝素裹。江南地區冬作物仍繼續生長;華南沿海平均氣溫則在10℃以上。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

即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

凜冬亞歲,終藏之極,日短之至,數九之始。

陰盡陽生,水泉初動,麋角漸解,梅影初成。

冬至是數九寒天真正的開始,冬日高潮自此而始;此時,陰氣之極,陽氣始生,日漸長夜漸短,意味著極寒的開始,亦是關於新春的希望與期盼,又潛藏著溫暖的孕育,兼具晝夜之極的長久等待與凜冬三九的漫長開始。“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是來自冬天的宣誓與承諾,是關於時間的回環與深情,也是關於生命的決絕與篤行。“曉雲舒瑞,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冬至,冬季真正的開始

漢代無名氏《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

冬至與夏至相對,分別為一年中白晝最短與最長的兩天。冬至當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太陽高度角最小,日影最長。

此時,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此日之後,晝愈長夜愈短,故有「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的說法。

雖然白晝漸長,但冬至卻是冬天真正的開始,天文學上將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冬至之前,地表尚有“餘熱”,通常不會太冷。冬至之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遠遠抵不上散失的熱量,嚴寒將至,成為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冬至,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它作為四季更替之中最重要的節點之一,同時兼具節氣與節慶的身份。它堪稱“節氣之首”,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被測算出的節氣,是其中資歷最長的節氣。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

冬至,識文斷字




中華文化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冬”這漢字在甲骨文構形像在一條繩子的兩端各打一個結,表示終端之意,也有人認為甲骨文字形像一件農具,冬天來了,農具被掛起不用了,既表示終了、終結,又引申為冬天這個季節。

甲骨文、 金文,“冬”和“終”實際上是同一個字。小篆改為從仌(冰),專門表示冬天的“冬”,後來下方的仌演變為兩點,以強化冬天結冰的意思。而表示終端、終了、終結之義的“終”則在“冬”的基礎上加糸字旁表示,隸定為“終”,簡化為“終”。

“至”這漢字,甲骨文像箭射中目標之形,上面是“矢”字,箭頭朝向目標,下麵是一個符號表示箭所射到的地方。

本義是射中目標,引申表示“到達”,如《詩經》:“如川之方至”。射中目標表示箭術很精,引申為“極”義,如《論語》:“其至矣乎”。

“數九”、“畫九”

常說冬至交九,即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

中華民族民間把冬至稱為“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這—天起,將冬至後的八十一天劃分為九個階段,每隔九天作為一個階段,共分成九個“九”天,稱作“冬九九”。共九九八十一天,九九數盡,寒冬遂去,新春隨至,之後便進入春天。

其中,每年冬至後的第十九天至二十七天稱為“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中國農民間歷來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雖說冬至這天白晝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按說是最冷的時候,但這時地面在夏秋儲存的熱量還可以補充,並不見得很冷,到“三九”時地面儲存的熱量已消耗殆盡,只要冷空氣一來,就天寒地凍,那才是真正最冷的日子。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後的女紅 (亦作女功,舊指婦女所作的紡織,刺繡,縫紉等事) ,每天要多用一根線。這也就是民間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塗一瓣,塗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九」。

中國在明代民間也流行了“畫九”的習俗。人們從冬至這天起,開始在宣紙上畫梅花,每天畫一片花瓣,每九天畫出一朵梅花,八十一天正好畫出九朵梅花,九九八十一,代表“數九天”的八十一天。實則是冬至後計算春暖日期的圖。

雖然冬至之後,凜冬已至,但因北半球南北跨距大,氣溫差異較大。北方已經瓊裝素裹、千裏冰封、萬里雪飄。而在南地區,氣溫依然溫和,在5 °C以上,冬作物繼續生長,一派生機,也有著冬日裏難得的溫暖與明媚。

以前,冬至之後“數九天”在中國各地十分流行。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數九九的民諺和順口溜不僅僅是中華人民多年來對氣候的經驗總結, 也是人們在嚴冬時節對春天的一種企盼。

物候現象

中華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

初候,蚯蚓屈曲而結;
二候,麋角得陽氣而解;
三候,水泉動,天之陽生也。

冬季初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交結如繩。另一個說法是陽氣未動之時,蚯蚓屈首向下,陽氣初生,則回首向上,一上一下,屈曲而結。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是水澤之獸,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鹿是山林之獸,屬陽,冬至陽氣始生,陰氣衰落,於是鹿頭上的角感受到陽氣而逐漸脫落。角解,陰極陽生,剝極必復-冬至,一陽來復,更待新生

冬至一陽生,正如它所對應的卦象“復卦”,是循環往復、也是重生復興,代表著一種初萌與希望。和“復卦”相對的是“剝卦”,秋冬之時,寒意漸深,草木凋零,萬物蟄伏。花無百日紅,蕭條凋敝也不可能永遠持續,否極泰來,陰極陽生,剝極必復。

“復卦”中有五個陰爻在上,一個陽爻在下,雖然只有一陽初生,但那樣的微弱卻代表著新生。

“剝卦~~坤~~複卦”陰極陽生,極致的衰落之後,必然隱藏著向上的路徑。

三候水泉動,天一生水,陽生而動。雖然此時天寒地凍,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感到陽氣生發,已經開始暗暗流動、湧動。

冬至前後是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積肥造肥的大好時機。“茫茫原野一片白,萬物冬藏詩春來。”

農民農諺

其實是歷代農民綜合的農耕觀天度時經驗

一天長一線,十天長一截;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雪封路,大雪封河,冬至進九;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冬至晴天,來年收成好;
冬至有風無雨,來年五穀豐登;
冬至有雨明春暖;
冬至出日頭,年前年後冷死牛;
冬至無霜,石舀無糠;
冬至打了霜,清明防爛秧;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冬至飲食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民以食為天,冬至美食,人間煙火的思念。

《東京夢華錄》是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創作於宋欽宗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有關冬至,其文曰:「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累積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中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中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

吃餛飩

冬至日吃餛飩的習俗始於漢代。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因而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就成了一個傳統習俗。

冬至吃餃子

冬至為交九之時,自古以來都被當作吉日,民間會用買新衣,備辦飲食等許多方法慶賀。

作為冬至招牌食品的餃子,是有來歷的, 相傳"醫聖"張仲景,東漢末年醫學家。漢靈帝時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看到不少受凍的百姓的耳朵都凍爛了,於是叫弟子隨從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模樣"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和一大碗肉湯。,做成「驅寒嬌耳湯」給老鄉們食用。喝了"祛寒湯",老鄉們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到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起嬌耳湯,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這就是今天的"餃子"。

吃餃子更多是對醫聖的懷念和敬意,粵之外的省份皆喜之,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冬至圓”“冬至團”(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港粵人稱之為“湯丸”),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至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湯糰有肉菜餡、花生芝麻餡、還有水果餡料,五花八門。除此之外冬至美食還有軟糯適口的糍粑(即省港澳的糖不甩)驅邪正氣的糯米飯,美味的燒臘和薑飯等等。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闔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狗肉

今天,有不少人受了西方愛狗影響,一見此三個漢子都馬上,即刻,怒憤填胸,對食狍人士對比若殺父仇人,却不知道,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前,中華歷史吃狗是以千年為單位的事兒,歐洲一樣,瑞士佬也是吃狗民族,德國也是,不信,自己查下資料。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進補的習俗。

喝冬釀酒

在蘇州地區,蘇州人也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的習俗。在古城蘇州大街小巷的超市內,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鬱、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餘”(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冬至風俗民俗

圓仔貼門

在閩南,潮汕一帶,每逢冬至,除了吃湯圓外,還要搓兩個大的圓仔貼在大門環上,象徵團圓、吉利。

這個風俗源於一個民間傳說:一年的冬至,有一個老乞丐無錢掩埋凍死的妻子,只好將女兒賣給富人家作奴婢。女兒痛不欲生,一時昏了過去。老乞丐連忙討來一碗米湯,一口一口地給女兒喂下去,慢慢地女兒終於蘇醒過來。老乞丐又為女兒討來幾粒糯米圓,勸慰女兒:“我們今日分別,就像這圓仔分成兩半,現在咱們一人吃一半,等將來日子好了,咱們團圓了,再吃圓仔。”之後,老乞丐告別了女兒,掩埋了妻子就又上路乞討了。三年過去了,老乞丐依舊沒有回來找女兒,女兒想念父親,盼望父女倆早日團圓。在一年的冬至節,她心生一計向主人建議說:“冬至時大家都吃圓仔,我們也應該把圓仔敬獻給門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兩個大圓仔粘在門環上,以寄託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動了後人,人們相沿成俗,流傳至今。

祭天祭祖

祭祀、祭拜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饑餓與死亡。中華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就是在今天,中國部分地區一直延續著此習俗。

古時的冬至,最重要的習俗莫過於祭拜活動,上至宮廷貴族,下至鄉野平民都非常重視。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了冬至祭祀的習俗。中華歷代歷朝帝皇統治者都要於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帝王禳災祈福,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中華人常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最初地位高於春節,在唐宋時期更是成為與春節並重的節日,一到冬至節,祭祀奉親,閉關休歇,它受到官方到民間的喜愛,具有諸多儀式感。冬至陽氣起,具有吉祥的寓意,由此成為盛大的年節。冬至當日,天子要去郊外祭天,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風調雨順,無災無病。

曹植《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

唐宋以來的歷代皇帝在冬至這天都要到郊外舉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稱為“冬至郊天”。

北宋時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舉行,明清時則在北京天壇的圓丘。圓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圓土丘,它像征著天圓。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齋戒沐浴,住在齋宮,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

北京天壇就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的場所,其中的「圜丘壇」就是皇帝冬至當日祭天大典的最重要場所。

冬至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的“感恩節”,除了天子祭天外,在民間,有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還有敬老尊師的儀式,分別稱為“履長節”和“豆腐節”,此日,上學的孩子要宴請先生,並給先生送豆腐,表達對於老師的敬重。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冬至之日,薦黍糕,先薦玄冥以及祖稱,其進酒尊老及詒賀君師、耆老一如元旦」。

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敬拜天地、父母、師長等,不只是一種尊重,更是要感恩,感謝天地長養之恩、感謝父母生養之恩。冬至,關懷長輩,享受天倫。

賀冬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早上,人們早早地起床,大人小孩服飾華麗,往來如雲,相互慶賀。百姓在這一天也要向父母尊長拜節。

冬至有「亞歲迎祥,履長納慶」的習俗,在魏晉時期,新婦要用新鞋、新襪孝敬公婆,表示添壽之意。其實是不久的以前,中國在一些地方過冬至,媳婦要親手為公婆做一雙新鞋襪、襪底、襪墊,並繡上吉祥圖案以示孝敬之意。

還有地方用九層“冬至糕”祭祖的傳統,在糕上多用糯米粉捏成豬、牛、羊等象徵吉祥的動物形象,用以祭祖,以示敬懷之意。

冬至團圓

國人最重家庭觀念,冬至節也是一家團圓的重要日子,全家族的人在這一天都會儘量趕回家中,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冬至節氣養生,尤重調攝精神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節氣,中華古人將它視為“大吉之日”、“陽氣始升的日子”,也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的一天。數九寒天的開始,復卦的大像中說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從這天以後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白晝漸漸長,夜晚漸漸變短。

雖然冬至陽氣已生,但此時時令交九,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段。人體陽氣很弱,需要守護,和陰陽相對應,人也需要安神靜體,閉關休息。

中華古代冬至除了帝王的祭祀拜諭父母、老師之外,民間冬至之日,是一個法定「休養生息」的日子。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後漢書》中說,“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從這些歷史古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古時候冬至是放假的日子,人們會在這一天休息慶祝,迎接太陽新生。

冬至不僅作為曾經周代的歲首,在一些朝代還成為重要的法定假日。數九之始,寒冷襲來,邊關閉戶,商旅停止,從官方到民間都享受著難得的休息。

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冬至之養 - 氣血之潤,陽氣之守!

冬至的養生,除了在飲食以外,保養也是至關重要。此時天氣寒冷,體內陽氣剛生發,要順應自然,注意避寒添衣,適量運動,勞逸結合,養護陽氣,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冬季氣血向臟腑內流動,所以皮膚更加乾燥,會造成脈象微弱,氣血不足的情況,精神狀態比較差,顯得非常疲倦,一定要多多休息,早睡晚起。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和自然萬物一樣,人也需要一個讓自己“收斂”和“修復”的過程,像動物一樣躲避寒冷,像昆蟲一樣蟄伏安靜。

冬至調節精神、情緒

冬至時節以後,氣溫逐漸走低,開啟了“數九寒天”較為沉悶的冬日時光。此時,平和質樸的人因臟腑氣血陰陽均衡,故精神愉悅、樂觀開朗。陽虛體質的中老年人和氣鬱質的人則易產生不良心態,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平素畏寒肢冷、倦怠懶言的人此時更應主動與人溝通,充實生活,調動情緒;平素多愁善感的人則要開闊心胸,使情志平和。總之,精神愉悅則氣血和暢,才會有利於健康。

冬至謹慎起居

冬季寒冷,萬物閉藏,應早睡晚起,避寒就溫,順應冬天潛藏之氣。《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陽出來後,尤其是老人。冬天雖寒,也應堅持鍛煉,動靜結合,在冬至前後就應適當減少運動量,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大自然的變化,對身體也更好。冬至時可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以養生。另外,冬季外出注意保暖避寒,尤其是平素就自汗、氣短的氣虛質特徵的人要避免過度出汗。冬天的中午是曬太陽寶貴的時間。通過曬太陽,能讓人體的陽氣與天地之陽氣相通,使氣血經脈暢通,增強身體素質,尤為適宜陽虛體質。

冬至調養飲食

天寒地凍,陽氣深藏,陰氣大盛,萬物生機潛藏,精氣涵養。中老年人冬季宜溫補,可以選用溫熱助陽之品來扶陽散寒,如生薑、肉桂、胡椒、羊肉、牛肉等。其中,生薑溫陽的作用很明顯。對於平常就手足心熱、口燥咽幹、喜冷飲的陰虛質來講,這時反而要吃些藕、黑木耳、銀耳、甘蔗、梨、百合、山藥、甲魚、海參、阿膠等以滋陰。

冬至宜進補

冬至,“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陰陽相伴,冷暖相生,冬至是陰陽二氣相互角力、彼此融合的過程。 陰陽相生相形,二者在對抗之外更多是互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變化,缺一不可。陰陽消長、寒暖碰撞,造就了這個看似矛盾卻蘊藏和諧的時節,它是冬天極寒的開端,又是陽氣回升起始。

冬至之後,如上原理,人體較易吸收,故而冬至前後是進補的好時機,但不要盲目和過度進補,要遵循“補虛益損”方法。天氣寒冷更應該多飲暖熱水、增加蛋白質、維生素類食物的攝取,切忌多吃鹽鹹之食物。

山藥、枸杞、核桃仁、蓮子、百合、芡實、薏仁、赤豆、紅棗、大棗、銀耳、桂圓、白果、等,都是用以補腎養肝,以保氣血暢通。

冬至滋養五臟

冬至後,人體受外界寒冷刺激血脈多收縮阻塞,心梗、心絞痛、中風、高血壓等疾病都會高發。若是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要及時看病。平時,大家可適量吃些紅色食物,如紅棗,滋養心氣。

冬至數九寒天氣候乾冷,最容易傷伐肺臟,肺為嬌臟,畏寒喜潤,千萬要穿衣保暖,尤要護頸喉。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心主苦,而腎主鹹。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應該少吃鹹,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

中華節氣對周邊國邦的影響

盛唐時代,朝鮮、新羅與日本(半島)等國都派學子、學者、官吏來華學習中華的一切文明文化,由此,中國的歲時節日傳播到了這些國家。

唐高宗顯慶四年(西元659年),日本使者曾到唐東都洛陽參加唐朝的冬至朝賀,《日本書紀》記載,當年,其中一位使者“伊吉連波德” "十一月一日,朝有冬至之會,日亦酬。”是日本與冬至節發生關聯的最早史料。

東洋倭寇國,聖武天皇神龜二年(西元725年)《續日本紀》記曰:"十一月乙丑,天皇禦大安殿,受冬至賀辭。”這是日本本土過冬至節的最早記載。

冬至詩詞

古時候的人認為,“冬至”後白日漸長,陽氣始生,須安息靜養,不宜出遊。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可是,那些遠流在外地的漂客到了這一時節都希望能回家過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而未能如願的每每在“冬至”之夜只能抱憾地飽含著遊子心中的鄉愁。於是寫出感人的詩詞,刻畫出遊子在冬至夜裏濃濃的懷親之意,與同一處境的遊子共鳴而已。

冬至詩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宿楊梅館》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螢萋草,日暖初乾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慕閒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唐.白居易
獨酌無多興,閒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須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冬至》 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小至》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盃。

《冬至日遇京使》唐·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薑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
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乾。

《詠雪奉呈廣平公》宋. 黃庭堅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
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
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冬至》宋. 王安石
都城開博路,佳節一陽生。
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
幽閒亦聚集,珍麗各攜擎。
卻憶他年事,關商閉不行。

《吳中竹枝詞》清.徐士宏
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
畢竟句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冬至詞
《減字木蘭花‧冬至》宋.阮閱
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遊。已減銅壺昨夜籌。

《西江月·丙午冬至》宋.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
五更簫鼓貴人家。門外曉寒嘶馬。
帽壓半簷朝雪,鏡開千靨春霞。
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滿江紅·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燻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欒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採桑子.冬至日,與許幹譽、章幾餐積善。晚歸雪作,因留小飲作》宋.葉夢得
山蹊小路回來晚,莫雪繽紛。
尊酒慇勤。
邂逅相從只有君。
全家住處無人到,元在重雲。
此景誰分。
萬玉參差更作群。

《一剪梅.冬至》宋· 程垓
斗轉參橫一夜霜。
玉律聲中,又報新陽。
起來無緒賦行藏。
只喜人間,一線添長。
簾幕垂垂月半廊。
節物心情,都付椒觴。
年華漸晚鬢毛蒼。
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西江月.冬至》明· 黃淮
逗暖梅梢破玉,迎長葭琯飛灰。
群陰消盡一陽回。
雲物今朝獻瑞。
自嘆人生易老,那堪節序頻催。
東風次第送春來。
又是一番光采。

《滿江紅.甲寅冬至日雪》清· 王貞儀
至日陽回,剛好趁、歌調白雪。
侵寒起、玉堆階下,無聲騷屑。
斮桂未妨才女詠,披蘭欲動先春色。
較當年、靧面燻衣,風懷越。
三徑外,瑯玕折。
一室裡,珠簾揭。
喜六出紛霏,梅開時節。
香馥金爐煙篆漾,茶烹石鼎詩情澈。
只工閒、組繡線新添,輕寒絕。

《菩薩蠻.冬至日曉起》清· 姚燮
五更簾幕收殘雨。翠翎畫鵲枝頭。
初日弄春姿。隔煙梅已知。
夢痕衾上淺。鄉樹東南遠。
曉閣起梳鬟。那人寒不寒。


冬至如大年,古時候這一天,從帝皇士大夫到基層草根,工農兵商士人,都是非常隆重對待。皇帝要祭天,家中小輩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兄弟子妹同窗至友要團聚,要互贈鞋履襪子。最好還能聚在一起包餃子,煮湯圓溫,煨一鍋羊肉、溫好一壼熱酒。家人好友之間抱爐溫暖,來度過這夜、面對凜冬將至,親人心之所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