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以後,能夠持續爽涼?出伏就代表著出了伏天,出伏之後,炎熱漸消,萬物徵候也隨之改變。三伏過後,一年中最宜人的光景就要到來,秋風有訊,金季初臨,朝暉夕照,人間無恨愿世間,平安愉悅,大小老幼男女都徜徉在秋的浪漫與深情之中。
三伏再見,秋天你好。
為什麼今年這麼熱呢?
民間有諺: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這裡的“秋”指的是立秋節氣。今年立秋在末伏之前,因此毫無疑問就屬於“秋包伏”,這一點按照諺語的說法,大家都已經見識到了。
今天是8月24號,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星期三,今天可不簡單!非同一般,昨天剛進入處暑節氣,今日又將是末伏的最後一天,也意味著今年四十天超長版的三伏天,人們在高溫烘烤中總算終於熬出頭了,按常理末伏過後,暑氣已盡,雖然中午還有點燥熱,但早晚已明顯有涼颼颼的感覺,也就是說出伏後,涼爽的秋天已向我們“招手”了。
再者,中華古賢哲農人為了更好地掌握農時又將處暑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二候天地始肅;
三候禾乃登。
今天是進入處暑一候的第二天,也就是說,由於處暑節氣過後天氣漸寒,離寒冷的冬天越來越近了,老鷹開始大量獵食其他鳥類,為冬天儲備能量。說明老鷹也感覺到“秋涼”了。
地球的北半球出伏後,氣候進入“處暑”節氣,氣溫日夜差別增大,由於夜寒晝暖,農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到晚上儲存,因而莊稼成熟也很快。正如民間諺語“處暑和田連夜變”“處暑三日無肯穀”“處暑三朝稻有孕”“處暑滿田黃,家家修廩倉”等所說。
所以,農耕農民又開始忙碌起來,既要搞好田間管理,又要及時搶收,還要適時下種越冬作物,此時的天氣好壞,直接會影響到秋糧作物的成熟和收穫,因而務農者更要關注天氣預報。
最近中華大地的北方 多地大雨不斷,將在“一場秋雨一場涼”啟動了夏秋轉換模式,天氣清涼,提前“入秋”,那麼難道今年冷秋成定局?看看老祖宗的農諺是怎麼說的。
“出伏下雨秋來早,暮秋風雪飄滿天”,“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出伏這天出現下大雨天氣的話,那預示著隨後的秋天雨水偏多,降雨頻繁,“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由於秋後三天兩頭是下雨天氣,因而此年秋天冷的早,到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天氣會跟冬天一樣更加陰冷了,提早出現寒風刺骨的北風和飄雪。
春夏秋冬,四時成歲,每季都有孟、仲、季三個月,“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季(暮)是第三。所以後一句“暮秋風雪飄滿天”中的“暮秋”是指秋季的最後一個月,也叫“季秋”,“暮秋風雪飄滿天”其意是說明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天氣已非常的寒冷了,開始會出現冷風和飄雪的天氣,
由上面諺語可知,出伏後下雨表示今年暮秋大概率像冬天一樣寒冷。
“出伏落雨滿池塘,陰雨綿綿到秋霜”跟前兩句意思是一樣的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初伏這一天下雨,而且雨水非常的大,以至於荷塘、池塘滿滿的。預示著陰雨連綿的天氣,會持續到秋霜到來的季節,也就是會到霜降節氣。
秋天秋雨綿綿,而且持續時間較長,氣溫會下降非常快,天氣非常的涼爽,甚至非常的寒冷。這就說明了冷空氣持續的到來,使得氣溫下降才形成了有效的降雨,特別是秋季和初冬,冷暖濕氣流活動非常的頻繁,很容易形成降雨,而且這種氣候會持續一段時間。
綜上所述,明天是8月25日,出伏的這一天終於到了,炎熱的在伏天終於結束了,迎來的將是涼爽的秋季,豐收的秋天。
今年的三伏一共40天,始於7月16日,8月25日就是出伏,也就是說今年的三伏天終於結束了。
不過在部分北半球地區,出伏後,往往剛感受到一絲涼意,就又遇高溫天氣,
也就是傳說中的“秋老虎”。氣溫高、濕度大,體感悶熱,眾人都要注意防暑降溫,
盡量避免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
什麼是三伏?
即初伏、中伏、末伏。農曆夏至後第三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起為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初學記》卷四引《陰陽書》:“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
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鍾六月》:“三伏漸終,九夏將謝。”
宋梅堯臣《中伏日永叔遺冰》詩:“日色若炎火,正當三伏時。”
清方文《張道人園居歌》:“今年暑熱何太酷,五月中旬似三伏。”
王西彥《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三伏之後,還有三八二十四個秋老虎哩。”
農諺:“頭伏芝麻二伏豆,三伏裡頭種菉豆。”
三面埋伏;三重伏兵。
《左傳·隱公九年》“君為三覆以待之……衷戎師,前後擊之,盡殪” 唐孔穎達疏:“衷戎師者,謂戎師在三伏之中。”
《新唐書·叛臣傳上·僕固懷恩》:“令高彥崇、渾日進、李光逸設三伏以待。”
《新唐書·北狄傳·契丹》:“張九節為三伏伺之, 萬榮窮,與家奴輕騎走潞河東。”
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分別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三伏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為十天,否則為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為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雖然出伏以後,涼爽宜人的秋天就近在眼前,但很多地方並不會馬上涼快下來,可能還會有“秋老虎”出現,時間長短持續不一,還有些年份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所以說在此時,養生方面既要祛暑清熱,又要滋陰潤燥,可多吃些清熱潤燥又營養的食材。
宋 謝薖《秋暑》
秋暑不可奈,秋風殊未來。
何時疏畫扇,無處覓涼台。
誰謂月離畢,空驚山殷雷。
愁聞老農語,南畝半黃埃。
宋代范成大《曉起信筆》
午枕汗如洗,曉櫛氣稍蘇。
落蛩試風露,滿意鳴相呼。
倦客感節物,流光不躊躇。
秋聲已如許,殘暑何足驅。
人言今歲熱,迥與常歲殊。
此理恐未然,豈不知頭顱。
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
婆娑今尚可,後當彌不如。
病骨須一涼,未暇惜居諸。
坐來有清思,西風搖井梧。
秋前風雨頓涼
宋范成大
秋期如約不須催,雨腳風聲兩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辭老景似潮來。
酒杯觸撥詩情動,書卷招邀病眼開。
明日更涼吾已卜,暮雲渾作亂峰堆。
秋期如約不須催,雨腳風聲兩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辭老景似潮來。
酒杯觸撥詩情動,書卷招邀病眼開。
明日更涼吾已卜,暮雲渾作亂峰堆。
明 鄧雲霄《出伏》
江行逢出伏,楓葉早知秋。
霞帶新鴻去,帆拖片兩收。
出伏與健康
暑氣將斂,秋意漸濃,當天氣漸趨涼爽,忽涼忽熱使人體血管時常處於從擴張到相對收縮,又從收縮到擴張的狀態,這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是一種健康威脅。而且,在天氣涼爽時,一些心血管病患者會放鬆警惕性,日常起居和服藥失去規律,遇燥熱天氣再度來臨,容易導致疾病急性發作。
年長的人更要注意的,從出伏到秋分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氣溫波動大且頻繁的時期。白天悶熱、高溫,一天中的氣溫跨度大,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不時反復出現的高溫天氣,使人體大量排汗,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引起腦血栓。還可能導致機體血容量不足產生血液濃縮,造成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現缺血性損害,引發心絞痛等。
因此,出了伏天,更加不能放鬆,要更加重視正確養生。
出伏與養生
出伏之後,天氣變化頻繁,為防止氣溫變化帶來的身體不適,日常生活需要格外注意。
多食“滋陰潤燥”的食物
夏秋交替,氣候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飲食要吃得“滋潤”一點。冬瓜、白蘿蔔、芹菜、洋蔥具有穩定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香蕉、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鉀,可以對抗身體中的鈉,起到降壓效果。
早點入睡,調整作息
出伏後,因為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會出現“秋乏”現象。專家介紹,晚上11點到淩晨兩三點,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一般最好十點半準備入睡休息,特別是淩晨一點到三點是肝臟要休養時間,一定要入睡,否則對身體會有較大的損傷。
關注天氣變化,保溫避寒
應注意關注天氣變化,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薄衣(秋衣)”。這樣溫差對於身體的刺激要小很多,一定護好脖子、後背、腳部這些血管最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適量運動,增強免疫力
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抵禦各種疾病的侵襲。運動不要過分劇烈,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游泳、太極拳等。
出伏·飲食
“出伏”之後,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渡。此時人體肺氣相對旺盛,因此要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如木耳、百合、芝麻等,盡量少吃油炸、燒烤類食物:
蓮藕性溫,多吃可補肺養血,和排骨一起煲湯即可。
棗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生不顯老”。如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民間有句俗語叫“秋瓜壞肚”,瓜類多屬陰寒之品,吃多了會損傷脾胃,要適可而止。
果類可以多吃,如梨、蘋果等。
2 則留言:
一雨成秋,今次颱風的破壞不大,卻帶來一場雨,相信酷熱天氣將會結束,但正如文中所說,由出伏到秋分期間溫差較大,相信會比較反覆。
這兩天, 所居的地方開始涼了, 這幾年, 這邊的天氣完全改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