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烏克蘭前世今生! 烏克蘭歷史上正式、實在、法律上成為國家是1991年8月24日。

烏克蘭前世今生

第一階段:

斯基泰人(Scytai Kingdom)王國時期——博斯普魯斯王國(Bosporus Kingdom)和斯基泰王國時期(西元前6世紀末5世紀初—西元3世紀)

西元

前6世紀末斯基泰人在第聶伯河(River Nieper)下游地區建立國家。

前480年,阿爾凱納克特(Alkainake)家族以潘提卡佩昂(Panticapion)(今克里米亞 Crimea東部的刻赤)為都,建立博斯普魯斯王國。

前3世紀斯基泰人被薩爾馬提亞(Salmatia)人排擠到克里米亞,建立斯基泰王國。

前1世紀羅馬侵入黑海沿岸地區,博斯普魯斯王國成為羅馬附庸。

西元

3世紀哥特人侵入黑海沿岸地區,滅掉斯基泰王國。

第二階段:

西元

8世紀—1240年 - 東斯拉夫(Slav)人公國時期(Duchy period)——基輔公國和基輔羅斯 大公國時期。

6世紀東斯拉夫人定居於德涅斯特河和第聶伯河流域直至黑海沿岸及其以東地區。

8—9世紀,東斯拉夫人建立了一些公國,主要有第聶伯河中游地區的基輔公國和在 今俄羅斯境內的諾夫哥德羅公國(The Duchy of Novgodro)。

882年諾夫哥德羅公國統治者維京人奧列格滅掉基輔公國,並把都城遷到基輔,開 始了基輔羅斯大公國時期。基輔羅斯大公國歷任統治者不斷向周邊侵略擴張。

988年把基督教定為國教。雅羅斯拉夫(Jaroslav)在位期間(1019--1054年),國力最為強盛,向北擴張到波羅的海沿岸。

1054年,雅羅斯拉夫死後,基輔羅斯分裂為若干公國。

1240年蒙古軍進占基輔,基輔羅斯最終滅亡。1259年金帳汗國軍隊征服了位於西南 羅斯的加利奇—沃倫公國。1349年波蘭兼併加利奇地區(加利西亞)。

第三階段:


14世紀—1795年 -列國紛爭(立陶宛大公國(Grand Duchy of Lithuania)、波蘭和立陶宛王國、莫斯科大公國、俄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地利)與俄國蠶食時期。

14世紀中期立陶宛大公奧列格爾德佔領基輔。

1443年,韃靼(Tatar)人建立克里米亞汗國,領有克里米亞半島和頓河、第聶伯河下游地區。

1478年,克里米亞汗國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The Ottoman Turkish Empire)屬國。

15世紀以基輔為中心的羅斯南部形成烏克蘭民族(並不是國家)(“烏克蘭”意為“邊境地區”)。

1500—1503年,莫斯科大公國與立陶宛進行戰爭,根據停戰協定,包括切爾尼戈夫城(Chernigov City)在內的謝維爾斯克地區(Seversk region)(位於基輔東北部)併入莫斯科大公國。

1569年,波蘭—立陶宛王國成立,原屬立陶宛的烏克蘭地區歸屬波蘭。

1611年波蘭軍隊佔領謝維爾斯克地區。

17世紀30--50年代

烏克蘭哥薩克(Cossack)多次舉行反波蘭統治的起義。

1653年和1654年的兩次相關會議上,決定烏克蘭地區(還是並不是國家)歸併俄國。

1654年俄波戰爭爆發。


1612年俄羅斯收復莫斯科

1667年,波蘭與俄國簽訂協定,規定謝維爾斯克(切爾尼戈夫)地區和第聶伯河左岸 烏克蘭地區歸屬俄國。

1686年波蘭與俄國簽訂條約,基輔及其周圍地區永遠歸屬俄國。

1672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入侵西烏克蘭。

1774年,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訂條約,俄國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獲得位於第聶伯河和布格河之間的黑海北岸的烏克蘭地區(南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的刻赤和葉尼卡列,並迫使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承認克里米亞汗國“獨立”。俄國把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獲得的地區稱為“新羅西亞”(意即“新俄羅斯”)。

1783年克里米亞汗國併入俄國。

1792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俄國簽訂和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南布格河(Yuzhny Bug、South Bug river) 與德涅斯特河(River Dniester)之間的領土割讓給俄國,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國。

1795年,波蘭第三次被瓜分,除加利西亞和西波多利亞屬奧地利外,烏克蘭大部分 地區歸屬俄國。

第四階段:

奧地利和俄國統治時期(1795--1917年)

為了加強對烏克蘭的治理,19世紀初俄國設立小俄羅斯總督管轄區。

1812年設立新俄羅斯—比薩拉比亞總督(The Governor of Bessarabia)管轄區。

1832年設立基輔總督(Governor of Kiev)管轄區。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俄國在 烏克蘭地區(還是並不是國家)還設立諸多省份。

1848年加利西亞的烏克蘭資產階級知識份子和合併宗教派教士在利沃夫(Lviv)建立“俄羅斯總拉達”(Russia's chief Lada),要求在奧地利統治下實現烏克蘭人的民族文化自治。

1868年加利西亞(Galicia)確立自治權。

1905—1907年,烏克蘭人民參加俄國1905年革命,這才是第一次烏克蘭地區某些知識份子第一次提出烏克蘭自治要求。

第五階段:三個政權建立與列國入侵時期(1917-1919年)

1917年3月,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基輔成立烏克蘭中央拉達。11月20日,烏克蘭 中央拉達在基輔宣佈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7年12月24日,烏克蘭地區人民在哈爾科夫(Khar'kov) 召開的第一屆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宣佈成立“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並與蘇俄 建立聯盟關係。

1918年2月德奧軍隊入侵烏克蘭。3月,根據《布列斯特和約》,烏克蘭被德國佔 領。

1918年11月東加利西亞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在利沃夫建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1月11日,德國與蘇俄簽訂協定後撤軍,蘇俄決定派軍收復烏克蘭。

12月15日法國 軍隊佔領敖德薩(Odessa),反對蘇維埃政權。

1919年1—2月,蘇維埃軍隊解放哈爾科夫 和基輔等城。

1919年7月波蘭軍隊佔領東加利西亞,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被推翻。

第六階段: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1991年)

1.加入蘇聯前(1919-1922年)

1919年3月10日,第三屆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第一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 主義共和國憲法。1920年4月波蘭入侵烏克蘭,俄波戰爭爆發。

1921年3月俄國與波蘭簽訂《里加條約》,兩國以寇松綫(Kou pine line)以東150公里為界,此綫 以西的烏克蘭歸屬波蘭。10月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聯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中的自治共和國。

2.加入蘇聯(1922年)



1922年12月30日烏克蘭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外高加索四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 國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

3.西烏克蘭地區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東烏地區)合併且加入蘇聯(1939年)

1939年9月蘇軍重新進入西烏克蘭地區(包括東加利西亞(East Galicia)和沃倫(Wallen)西部)。同年11月1日,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且加入蘇聯。

4.整個烏克蘭加入蘇聯後(1939-1991年)

1941年6月納粹德國軍隊全面入侵烏克蘭。1944年10月烏克蘭全境淪陷。

1945年6月30日蘇聯把克里米亞改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州。

1954年2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管轄。

1989年夏,頓巴斯煤礦發生罷工後,烏克蘭整個地區局勢開始動盪。

第七階段烏克蘭獨立時期(1991--今)

1991年蘇聯(俄語:Распад CCCP)解體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最高蘇維埃宣佈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這才真正建國。 同年12月1日,克拉夫丘克(Klaffchuk)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1991年12月8日,烏克蘭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在明斯克簽署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的協議。

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辭職為像徵,蘇聯最高蘇維埃於 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從此 正式解體,蘇聯作為主權國家不復存在,原本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各自成為真 實自主主權國家地位。

1992年1月,俄羅斯宣佈1954年轉讓克里米亞的法令無效。同年5月,克里米亞議 會通過關於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的法令並準備就克里米亞的獨立問題舉行全民 公決。烏克蘭最高蘇維埃宣佈這一決定違法,並採取多種措施制止其分離,後克 里米亞議會被迫取消獨立決定。

1994年7月庫奇馬(Kuczma)當選總統。

1996年6月1日,烏克蘭將本國境內最後一枚核武器運走,從此成為無核國家。6 月28日,通過新憲法,規定設立一院制議會;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 可連任兩屆;總統經議會同意任命總理,內閣對總統和議會負責;克裏米亞為自 治共和國,有自己的憲法和議會。

1997年7月,烏克蘭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簽署《烏克蘭—北約特殊夥伴關係憲章》。

2004年10月舉行總統大選,結果沒有任何候選人獲得超過50%的選票。11月21 日,在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維克托·尤先科和維克托·亞努科維奇之間舉行重選, 結果亞努科維奇獲勝(親西方派烏人願賭而不服輸)。 眾多烏克蘭國內外觀察員 報導說亞努科維奇(Yanukovych) 獲勝的結果是舞弊導致的,由此引發了反對派 發動的全國性的抗議,所謂橙色革命,背後充滿美國的影子。



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

2004年12月26日進行總統重選,結果親西方的反對派領導人尤先科(Yushchenko) 獲勝。2005年1月23日尤先科宣誓就任總統,橙色革命取得最終勝利。(尤先 科在選舉活動中使用橙色作為其代表色)。

2010年2月14日親俄的亞努科維奇(Yanukovych)當選總統。

2013年11月21日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決定暫停和歐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 11月22日,烏克蘭親歐派在基輔展開反政府示威,抗議群眾要求政府和歐盟簽 署協議、亞努科維奇下臺、提前舉行選舉。

2014年2月22日,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免總統職務。

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亞議會通過了克裏米亞獨立宣言。同年3月16日,克里 米亞舉行全民公投,贊成加入俄羅斯的選票占96.6%。同年3月18日,俄羅斯 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與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Sebastopol)領導人簽署入俄協 議,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自18日起,各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

2014年4月7日,烏克蘭頓涅茨克(Donetsk)親俄者宣佈“獨立並擬公投入俄”。同 年4月,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包括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民間武裝同 烏政府軍發生流血衝突。4月30日,代行總統職務的烏克蘭議長亞歷山大·圖爾 奇諾夫(Alexander Turchinov)宣佈,烏武裝力量進入全面戰備狀態。同年5月12 日,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佈成立“主權國家”頓涅茨克人民共 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6月,億萬富翁波羅申科(Poroshenko) 當選烏克蘭 總統。

2015年2月德國、俄羅斯、法國、烏克蘭四國簽署《明斯克協議》,協議規定烏東 地區實現軍事停火、恢復地區間社會經濟聯繫、推進有關中央放權和擴大地方自 主權的憲法改革。

2019年2月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把烏克蘭加入北約作為國家 基本方針寫入憲法。同年4月30日,烏克蘭著名演員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Vladimir Zelensky)當選總統,開始加大反俄動作,四處遊說西方國家,要求儘快 加入歐盟,還有軍事聯盟北約,更遣派新納粹武裝團夥“阿速營”在頓巴斯地區 對東正教百姓打砸燒搶姦,意圖種族滅絕同種同文而不同教派(事實上,信仰的 都是同一上帝,同一部聖經的同胞兄弟。



2023年2底俄羅斯揮軍入烏克蘭進行抗烏、北(約)保家衛國戰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