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龔開"中山出遊圖"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在中國大地,民間人們都稱之為“鬼節”、“七月半”、“中元節”,民俗傳說在這天閻王爺會打開鬼門關,給地府的靈魂放假,讓他們去陽間接受供奉。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道家道術對陰陽五行的理解最為深刻,運用也極為廣泛。道術把古代陰曆的一、七、十月的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認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大帝賜頭條福日,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赦罪日,下元三品水官解厄洞陰大帝解厄日。
在中華民族,中元節由來已久,最初在農曆的七月十五的時候,人們會借著孟秋之際,祭祀祖先,古人稱之為“秋嘗”。到魏晉時期,由於佛道盛行,所以佛教在這天舉行“盂蘭盆節”,而道教則舉行“中元齋會”。到了唐代的時候,皇帝尊奉道教,所以“中元節”便成為了七月十五的名字。
隨著時間的流逝,尤其今天,中華人都是熱衷西方潮流及手機資訊的年代,中華文化的民間古代的很多風俗,現在其實已經很少有人注意、提及了。其他節日的很多風俗也是如此,何况是中元時節,以前,其實只是不久以前,四五十年以前而已,中華人都有在中元節祭祀祖宗、祭祀孤魂、放河燈等等的風俗,但是作為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風俗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消失了,甚至知道這些風俗的人也沒有幾個!
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盂蘭節)。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日會成為中元節、盂蘭盆會、水陸大會、祭鬼拜祖等一個個節目呢?。
其一、按陰曆一年十二月劃分,七月正在一年之中,稱作“中”恰如其分;其二、按日月會 辰,七月為“申”月,屬於陽氣盛極,陰氣暗生之月,陰氣即殺氣、鬼氣;
其三、 按二十八宿運行規律,七月裏強調死亡、災難、拯救、慈悲之義……
所以,正是這些死亡、災難、拯救、慈悲之義演變出盂蘭盆節。
第一是奉祭盂蘭盆。
“盂蘭”二字是梵語,譯曰倒懸,也就是被倒掛著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惡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的苦厄之狀。
“盆”是盛載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盤、碗、桶等清淨容器。
盂蘭(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也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眾生倒懸之苦。
中華大地很早便受到佛教的影響,“盂蘭盆”是佛教對中元節的稱呼,意思是“解倒懸”。盂蘭盆是一種的器皿,舊傳目連從佛言,於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置百味五果,以解救其亡母於餓鬼道中所受倒懸之苦。見《盂蘭盆經》。 後來民俗用以供養三寶,祭祀,用於超度亡人的供器。《舊唐書》記載,唐代宗時期,曾經花費百萬,製造了一個盂蘭盆,並飾以金翠。民間則沒有那麼奢侈,只是用竹子作盂蘭盆,然後將目犍連尊者的像掛在盂蘭盆之上,將冥幣、冥衣等等放在裏面祭祀給祖先。
還有古人也用其作占測氣候。
佛典《盂蘭盆經》中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犍連),得到神通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用神通眼觀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用自己的神力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連無奈,請求佛陀幫助救救他的母親。
佛陀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僧眾的力量,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依尊師的指點,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陀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適)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到了西晉,《盂蘭盆經》被譯成漢文,因為它所提倡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我儒家傳統的孝順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讚揚和重視,並在我國廣為流傳。自梁武帝在南方創設盂蘭盆會後,已成為一種習俗,規模有增無減。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宮中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城中的寺院也要備辦供品,陳列於佛像之前,十分虔誠。
宋、元年間,七月十五這一天已演變為民間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親,並且盛行放河燈超度孤魂野鬼活動。
到了清代,對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祭奠活動,更為重視,各地寺、院、庵、觀普遍舉行盂蘭盆會,並在街巷設高臺誦經念文,作水陸道場,放焰口,演《目連救母》戲,有的還有舞獅、雜耍等活動,夜晚還把紮糊的大小紙船,放入水中,點火焚化,同時還點放河燈,稱之謂“慈航普渡”,十分熱鬧。除外,當時各家各戶,都要在門外路旁燒紙錢,以祀野鬼。第二是放焰口。
所謂放焰口,其實和人們“潑水飯”差不多。放焰口的風俗是和佛教帶來的,傳說“焰口”是一隻身體枯瘦,口吐火焰的惡鬼。佛祖的弟子“阿難尊者”聽到焰口鬼說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所以就請教佛祖如何解脫,佛祖便教給阿難《焰口經》,並說要讓阿難“取一淨器,盛以淨水,置少飯麥及諸餅食……瀉淨地上,以作佈施”。
“放焰口”,就是為了祭祀孤魂,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民間,都有這樣的風俗。佛道兩家的祭祀過程比較複雜,民間就簡單很多,有些地方只是在路口祭祀一番,有些地方只是將祭祀的食物四處拋灑即可等等。
第三就是目犍連(目連)戲。
我們所說的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佛教的傳說中,盂蘭盆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這個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之後,逐漸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目連戲便因此而生。
在過去,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人們都要演目連戲。由於七月十五在民間傳說中又是鬼節,這個時候閻王打開鬼門,給小鬼放假,所以這目連戲又被人們看作是“鬼戲”。
第四是祭麻谷。
農曆七月是秋收的時節,所以很多地方都會“告秋成”的風俗,而七月十五中元節祭麻谷,就是“告秋成”的內容之一。
古代,人們將葛黍苗、麻苗、粟苗等等,連根帶土地掛在門口,然後供奉起來。而且,麻谷擺放的位置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擺放在家裏,稱之為“獻麻谷”;擺放在門的左右,稱之為供麻谷;拿著麻谷插在田隴之上,人們稱之為“送麻谷”。
這種祭麻谷的風俗,主要都在中原及更北地方,南方由於穀物成熟的時間與北方不同,所以南方很少會有祭麻谷的風俗。
除此之外,中元節的風俗還有很多,可是,現在人們提到中元節,只知道這天是鬼節,甚至連祭祖都快忘記了,更不用說其他的風俗習慣了!
中元節,一年一歲的牽掛,一朝一夕的追思,有些地方過十四,有些地方過十五。本是一個關於死亡的傳統節日,以前,不久以前,每到這個時節,都會有人為了親人離開了這個世上,總會牽掛,思念。
因為至親的人離去,所以有遺憾,所以才會念念,難以忘記,每到這個節日,都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中能夠過得安好,給他們送去禮物,讓他們收穫心安。或是為了彌補昔日未曾對他們有過的報答,寄託哀思,請求原諒,讓已故的人放心,跟他她們訴說,活著的人,會好好活著,向前看。籍著拜祭把思念和牽掛等等,希望能夠隨著燒化祭品、金銀衣紙等等,借著熊熊烈火,嫋嫋青煙,把這些深切的思念與情感,或是愧疚悔懊寄託火光而傳到彼岸,也給在那裡已故的人祈福。
中元節,有些地方,人們會在河邊、海邊點一盞心燈,為亡者照亮前方的路,讓他們能夠到達彼岸,不再有悲傷,不再有坎坷,不再有慌張。
唐 李郢《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緬懷親人,好好生活!我們一直記得,他們便永遠存在!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經歷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當心跳停止;第二次是當遺體火化時;第三次是當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時,那時候他才真正地死了。
只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才懂得珍惜生活,愛生活,但願逝去的人能夠一切安好,活得的人莫負好時光,珍惜眼前,一切向前看。
中元節:一年一歲的牽掛,一朝一夕的追思。中元節其實是一個講孝的節日。盂蘭盆節的定位,應該是孝親節。傳說七月鬼門大開,孤魂野鬼四處遊蕩,只是民間的一種誤傳。
佛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曾說:
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佛教以孝為本,為佛弟子,孝親報恩也最吉祥的事情之一。世之盡孝,無外乎強調養其身體,晨昏省定,敬聽順承。而佛門之孝則不止於此,不僅要對父母盡世間法的孝順,還要使父母不墮三途,永出苦輪,更進一步地還須念及過去多生累劫的父母,通過供養三寶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如蓮池大師雲:
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
中元節是孝道文化的傳承,是人們情感的載體。作為我國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釋道三家的極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經久不衰。重視中元節,提倡傳統孝道,對於我們的社會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孝親原本天經地義,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孝?
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從小缺少孝親的教育,沒有培養這種意識;二是現代人特別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顧及他人的需要。
盂蘭盆節起源於《盂蘭盆經》中所載佛弟子目犍連報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於是便有了盂蘭盆節。因為它的背後所散發出的是佛教濃厚的孝親報恩思想,這天又被稱為佛教的“報恩節”。
佛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曾說:
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佛教以孝為本,為佛弟子,孝親報恩也最吉祥的事情之一。世之盡孝,無外乎強調養其身體,晨昏省定,敬聽順承。而佛門之孝則不止於此,不僅要對父母盡世間法的孝順,還要使父母不墮三途,永出苦輪,更進一步地還須念及過去多生累劫的父母,通過供養三寶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如蓮池大師雲:
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
——《緇門崇行錄》
因此,佛法不僅強調孝親報恩,而且佛法中的孝是超出一般世間孝道的究竟圓滿之孝,《盂蘭盆經》和盂蘭盆節正是這究竟圓滿之孝的具體表現。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人生不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太上老君說五鬥金章受生經》云:
人生下土,命系上天,人之生也,頂天立地,有陰有陽;
各有五行正氣,各有五斗所管;本命元辰,十二相屬,且甲乙生人;
東斗注生,丙丁生人;
南斗注生,戊己生人;
中斗注生,庚辛生人;
西斗注生,壬癸生人;
北斗注生。
注生之時,各稟五行真氣,真氣混合,結秀成胎,受胎十月。
所以為人者當愛土愛民守法,供奉祖宗,孝敬父母,尊師重道!
中元節
祈禱華夏,山河永固。
消災解厄,百福並臻。
先人得脫,長駐東方。
慎終追遠,滌靜本心!
附: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複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複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盂蘭(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也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眾生倒懸之苦。
中華大地很早便受到佛教的影響,“盂蘭盆”是佛教對中元節的稱呼,意思是“解倒懸”。盂蘭盆是一種的器皿,舊傳目連從佛言,於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置百味五果,以解救其亡母於餓鬼道中所受倒懸之苦。見《盂蘭盆經》。 後來民俗用以供養三寶,祭祀,用於超度亡人的供器。《舊唐書》記載,唐代宗時期,曾經花費百萬,製造了一個盂蘭盆,並飾以金翠。民間則沒有那麼奢侈,只是用竹子作盂蘭盆,然後將目犍連尊者的像掛在盂蘭盆之上,將冥幣、冥衣等等放在裏面祭祀給祖先。
還有古人也用其作占測氣候。
佛典《盂蘭盆經》中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犍連),得到神通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用神通眼觀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用自己的神力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連無奈,請求佛陀幫助救救他的母親。
佛陀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僧眾的力量,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依尊師的指點,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陀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適)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到了西晉,《盂蘭盆經》被譯成漢文,因為它所提倡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我儒家傳統的孝順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讚揚和重視,並在我國廣為流傳。自梁武帝在南方創設盂蘭盆會後,已成為一種習俗,規模有增無減。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宮中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城中的寺院也要備辦供品,陳列於佛像之前,十分虔誠。
宋、元年間,七月十五這一天已演變為民間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親,並且盛行放河燈超度孤魂野鬼活動。
到了清代,對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祭奠活動,更為重視,各地寺、院、庵、觀普遍舉行盂蘭盆會,並在街巷設高臺誦經念文,作水陸道場,放焰口,演《目連救母》戲,有的還有舞獅、雜耍等活動,夜晚還把紮糊的大小紙船,放入水中,點火焚化,同時還點放河燈,稱之謂“慈航普渡”,十分熱鬧。除外,當時各家各戶,都要在門外路旁燒紙錢,以祀野鬼。第二是放焰口。
所謂放焰口,其實和人們“潑水飯”差不多。放焰口的風俗是和佛教帶來的,傳說“焰口”是一隻身體枯瘦,口吐火焰的惡鬼。佛祖的弟子“阿難尊者”聽到焰口鬼說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所以就請教佛祖如何解脫,佛祖便教給阿難《焰口經》,並說要讓阿難“取一淨器,盛以淨水,置少飯麥及諸餅食……瀉淨地上,以作佈施”。
“放焰口”,就是為了祭祀孤魂,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民間,都有這樣的風俗。佛道兩家的祭祀過程比較複雜,民間就簡單很多,有些地方只是在路口祭祀一番,有些地方只是將祭祀的食物四處拋灑即可等等。
第三就是目犍連(目連)戲。
我們所說的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佛教的傳說中,盂蘭盆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這個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之後,逐漸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目連戲便因此而生。
在過去,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人們都要演目連戲。由於七月十五在民間傳說中又是鬼節,這個時候閻王打開鬼門,給小鬼放假,所以這目連戲又被人們看作是“鬼戲”。
第四是祭麻谷。
農曆七月是秋收的時節,所以很多地方都會“告秋成”的風俗,而七月十五中元節祭麻谷,就是“告秋成”的內容之一。
古代,人們將葛黍苗、麻苗、粟苗等等,連根帶土地掛在門口,然後供奉起來。而且,麻谷擺放的位置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擺放在家裏,稱之為“獻麻谷”;擺放在門的左右,稱之為供麻谷;拿著麻谷插在田隴之上,人們稱之為“送麻谷”。
這種祭麻谷的風俗,主要都在中原及更北地方,南方由於穀物成熟的時間與北方不同,所以南方很少會有祭麻谷的風俗。
除此之外,中元節的風俗還有很多,可是,現在人們提到中元節,只知道這天是鬼節,甚至連祭祖都快忘記了,更不用說其他的風俗習慣了!
中元節,一年一歲的牽掛,一朝一夕的追思,有些地方過十四,有些地方過十五。本是一個關於死亡的傳統節日,以前,不久以前,每到這個時節,都會有人為了親人離開了這個世上,總會牽掛,思念。
因為至親的人離去,所以有遺憾,所以才會念念,難以忘記,每到這個節日,都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中能夠過得安好,給他們送去禮物,讓他們收穫心安。或是為了彌補昔日未曾對他們有過的報答,寄託哀思,請求原諒,讓已故的人放心,跟他她們訴說,活著的人,會好好活著,向前看。籍著拜祭把思念和牽掛等等,希望能夠隨著燒化祭品、金銀衣紙等等,借著熊熊烈火,嫋嫋青煙,把這些深切的思念與情感,或是愧疚悔懊寄託火光而傳到彼岸,也給在那裡已故的人祈福。
中元節,有些地方,人們會在河邊、海邊點一盞心燈,為亡者照亮前方的路,讓他們能夠到達彼岸,不再有悲傷,不再有坎坷,不再有慌張。
唐 李郢《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緬懷親人,好好生活!我們一直記得,他們便永遠存在!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經歷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當心跳停止;第二次是當遺體火化時;第三次是當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時,那時候他才真正地死了。
只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才懂得珍惜生活,愛生活,但願逝去的人能夠一切安好,活得的人莫負好時光,珍惜眼前,一切向前看。
中元節:一年一歲的牽掛,一朝一夕的追思。中元節其實是一個講孝的節日。盂蘭盆節的定位,應該是孝親節。傳說七月鬼門大開,孤魂野鬼四處遊蕩,只是民間的一種誤傳。
佛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曾說:
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佛教以孝為本,為佛弟子,孝親報恩也最吉祥的事情之一。世之盡孝,無外乎強調養其身體,晨昏省定,敬聽順承。而佛門之孝則不止於此,不僅要對父母盡世間法的孝順,還要使父母不墮三途,永出苦輪,更進一步地還須念及過去多生累劫的父母,通過供養三寶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如蓮池大師雲:
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
中元節是孝道文化的傳承,是人們情感的載體。作為我國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釋道三家的極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經久不衰。重視中元節,提倡傳統孝道,對於我們的社會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孝親原本天經地義,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孝?
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從小缺少孝親的教育,沒有培養這種意識;二是現代人特別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顧及他人的需要。
盂蘭盆節起源於《盂蘭盆經》中所載佛弟子目犍連報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於是便有了盂蘭盆節。因為它的背後所散發出的是佛教濃厚的孝親報恩思想,這天又被稱為佛教的“報恩節”。
佛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曾說:
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佛教以孝為本,為佛弟子,孝親報恩也最吉祥的事情之一。世之盡孝,無外乎強調養其身體,晨昏省定,敬聽順承。而佛門之孝則不止於此,不僅要對父母盡世間法的孝順,還要使父母不墮三途,永出苦輪,更進一步地還須念及過去多生累劫的父母,通過供養三寶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如蓮池大師雲:
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
——《緇門崇行錄》
因此,佛法不僅強調孝親報恩,而且佛法中的孝是超出一般世間孝道的究竟圓滿之孝,《盂蘭盆經》和盂蘭盆節正是這究竟圓滿之孝的具體表現。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人生不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太上老君說五鬥金章受生經》云:
人生下土,命系上天,人之生也,頂天立地,有陰有陽;
各有五行正氣,各有五斗所管;本命元辰,十二相屬,且甲乙生人;
東斗注生,丙丁生人;
南斗注生,戊己生人;
中斗注生,庚辛生人;
西斗注生,壬癸生人;
北斗注生。
注生之時,各稟五行真氣,真氣混合,結秀成胎,受胎十月。
所以為人者當愛土愛民守法,供奉祖宗,孝敬父母,尊師重道!
中元節
祈禱華夏,山河永固。
消災解厄,百福並臻。
先人得脫,長駐東方。
慎終追遠,滌靜本心!
附: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複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複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13 則留言:
自小見到各區的《盂蘭勝會》很熱鬧,初入學的曾老師教導我們:「是《盂蘭勝會》,不會誤讀成“孟簡滕曾”」
目連往地獄救他一個惡毒的母親,孝心感動了佛陀,教他以十方眾僧盆食,助母得食,脫離餓鬼道。
讀到上文這兩句:「現代人特別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顧及他人的需要。」時代不同了,上一代的人很厚道,往往都會顧及他人的感受,現代人則以打撃別人的自信心為樂事。
今天的米也不同!
更正:不(會)要誤讀成“孟簡滕曾”。括弧內的字是一時打錯的。
今時今日按錯鍵,打錯字, 慣了!無法避免!
目連救母是一則佛經故事, 在香港雅虎的[維基百科] 有講述。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B%AE%E9%80%A3%E6%95%91%E6%AF%8D
《盂蘭勝會》在農曆七月十四是民間的鬼節; 佛教定七月十五為 《佛歡喜日》, 是源於佛世的印度,因為每逢夏日雨季,地面有很多昆蟲,要出去就會踩死很多昆蟲,所以佛陀就制下"結夏安居”的制度。因此,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這段時間,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砵,只在山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七月十五日是大眾結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護、實践戒法的圓满之日,所有僧眾會將修行體悟向佛陀一一報告,有人證果成就佛道,諸佛菩薩見弟子道業有成,感到欣慰和歡喜。
多謝補充
安哥, 你記得上環的南北行嗎? 那條街在我的童年時 每年都在七月十四燒街衣及大撤一亳子和斗零的銀仔, 很多街童都在灰燼四周執銀仔, 我也是那些街童之一呢!
南北行是老安一生最重要的頁,有很多年都在那一帶徘徊,年豐行米莊那裡是老安的基地, 清華樓老年咁早已經一盅兩味,通宵麻雀跟住飲茶返工, 士坑巷已經老生常談了, 東街的牛荔枝粥, 再早五十年代中央戲院側巷仔的大蝦粥,集大莊, 回憶多不勝數,永樂街更是老安五味回憶之地, 某君媽咪的手製芋泥,一生的遺憾有緣無份! 思之如作日!!!
剛懂自己行走, 差不多一星期二三晚到同棧老豆同同鄉異性兄弟吹水, 海安冰室的克㦸,紅豆冰………
哈!哈! 原來我和你都愛想當年! 同樣懷念港島上環的生活點滴!
被你一提:[集大莊], 這大店舖即湧現出來。集大莊-文房四寶應有盡有,
仲有集大莊,三多軒,仲有舊時的陳意齋,雲片糕, 扎蹄, (年前返港再去新店,完全不是那回事)
我童年時, 家父常在皇后大道西近水坑口的燕窩舖買雲片糕給我們吃, 當我長大後, 燕窩鋪依然在, 但再沒有雲片糕了! 60年代我也買過陳意齋的雲片糕, 可惜吃不到舊時的味道, 我改吃陳意齋的蝦子扎蹄, 自吃素後, 我改吃陳意齋的素扎蹄, 2018年11月某天, 我專程去幫襯過, 味道還不錯, 但價錢好"拿利", 被我的朋友笑我傻, 「咁鬼貴, 都肯買」!
很多食品, 的而且确, 确而且的,今不如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