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

元宵節中的愛情浪漫,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中的愛情浪漫,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一個大節日,俗話說,“不出十五都是年”,元宵節可以說是春節的延續,是春節之後又一個歡樂的高峰,而與春節的團圓相比,元宵節又有另有一番風光,元宵自古便有看花燈的習俗,絢爛的煙花、五彩的花燈,決定了元宵節必定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的節日。

在古代,尤其是在宋代,元宵節更是異常熱鬧,平民百姓可以出外遊賞,甚至,連女子都可以走出閨房,肆無忌憚地在街上玩耍,沒有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可以盡情放鬆。

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這闋《青玉案 • 元夕》 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元宵夜你儂我愛的浪漫。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次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而“眾裏尋他千百度 ......”這樣一處尋覓意中人的情節,在今人讀來,依然極為感動,一些有故事的朋友,更覺激動。

古代詩詞中,充滿不少描寫元宵節愛情的五味塲景。 北宋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說的就是元宵節,是回憶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而今年元宵節不見去年人的痛苦。。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佳節有燈、有景、有明月更有自由,在古代,因宵禁政策與封建禮教束縛,當時的年輕女性多久居深閨,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 鮮少出門,唯有在元宵節弛禁期間,姑娘們才可以出去逛燈會,方能在絢爛燈光與皎潔圓月照耀下結伴出遊。借著正月十五賞花燈可以為自己物色心上人,為青年男女提供了難得的相識機會與氛圍,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在元宵節的晚上去私會意中人,幽會談情。 這一天,自然也成就了不少良緣佳話,花好月圓喜慶。

千百年來,在元宵節燈會上演的愛情故事,不勝枚舉。

元宵節的愛情故事

一、《大明宮詞》裏的唐代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就是在元宵節晚上偷偷跑出宮去看煙火,然後遇上了薛紹,做就一段亦喜亦悲的姻緣。

二、宋話本《張生彩鸞燈傳》也是叙說一個發生在元宵節的愛情故事。 宋徽宗時期東京汴梁的元宵佳節,公子張生到乾明寺看燈,忽於殿上拾得一紅綃帕子(帕角系一香囊),帕上有詩:

“囊裏真香誰見竊,鮫綃滴血染成紅。 殷勤遺下輕綃意,奴與才郎置袖中。 ”是一首求愛詩,下面還有一行小字: “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請待來年正月十五夜於相籃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是也。 ”

第二年元宵節之夜,張生赴約去了。 果見車一輛,車前掛只鴛鴦燈。 車裏端坐一絕美佳人,對張生說: “願見去年相約之媒。 ”張生趕緊掏出信物香帕,佳人笑道: “京輦人物極多,惟君得之,豈非天賜爾我姻緣耶? ”於是兩人牽手而去,遠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滿姻緣。

三、《荔鏡記》而傳統戲曲中關於元夕的愛情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著名潮劇《陳三五娘》以元宵節為背景,講述了陳三邂逅黃五娘的浪漫愛情故事。

《陳三五娘》又名《荔鏡記》,是潮劇的經典名作。不過似乎《陳三五娘》比《荔鏡記》更加有名。

荔”與“鏡”是陳三五娘二人愛情之間的物證。五娘樓頭看見陳三騎馬經過,借助荔枝表達愛意。

這個戲劇的故事發生背景是在宋朝。宋朝是一個非常重理法的朝代,男女無媒而在一起是不為時世所容的,《荔鏡記》含有“荔枝寶鏡為媒證”,我想可以為這個故事在當時社會現實之中勉強找到一個得以站住腳的合法理由吧。

四、古戲劇《春燈謎》全名為《十錯認春燈謎記》戲曲《十錯認春燈謎記》中,宇文彥與韋影娘因兩人同獲春燈謎獎,由此被廟僧邀請敬酒。兩人對詩結緣,在宇文彥經歷失蹤、影娘逃亡等一系列磨難後,得以再見,終是結為夫妻……

《春燈謎》是明末清初戲曲家阮大鋮的傳奇作品,創作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全書共兩卷,四十齣,描述主要人物宇文彥與韋影娘因元宵節燈會春燈謎開始的姻緣故事。

五、《破鏡重圓》。南陳的樂昌公主和駙馬徐德言在國破家亡後,以每人半片銅鏡為信物,在元宵夜時,徐德言通過半片銅鏡找到樂昌公主,“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徐德言和樂昌公主的深情感動了楊素,最終得以破鏡重圓。



所以,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千百年以來,數不盡的愛情故事和傳說都發生在上元之夜。對於古代青年男女來說,上元夜既可相守,又能相望,雖無“情人節”之名,卻一直有著“情人節”之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