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星期五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唐朝一位老和尚寫了首打油詩,有錢時理解不了,沒錢時才覺得字字感同身受。

古代大多數文人, 其實是不太寫關於錢的詩詞的,畢竟提這些有點俗氣。所以杜甫寫了那麼多經典詩作,對他餓得喪命的小兒子,只是提了一句;“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杜甫回奉先探望妻兒,剛進門就聽見家人在哭,原來是小兒子餓死了。
寫了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妻既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以陶淵明辭官後,明明窮得要去乞食,卻還是故作風雅的表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倒不是以前的高知、文人“裝酷”,而是中華文化的儒、道、佛不允許高知們把錢財看得那麼重,美其名曰文人風骨。

唐代的一位老和尚王梵志,卻寫了首這大多數高知、文人不願提、 不願意寫的銅臭事。



王梵志生在個有錢人家,早年日子過得挺瀟灑,後來家道中落破產了。這下子原來對他很尊重的妻子和兒女,對他的態度都變了樣。這裡故事没有提及,照常理計,有後果,必要原因,有果必有因,他前段日子是怎麼樣過的,值得探究。他有七個兒女,卻沒人願意管他,晚年他甚至流浪街頭度日。後來王梵志出家為僧,想起這些經歷,心心不忿,寫下了首名為《吾富有錢時》的詩作。這首詩是大白話,道理卻入木三分。有錢時理解不了,沒錢時才覺得字字感同身受。

詩云:

《吾富有錢時》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
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
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
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
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
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從初唐傳到現在,已經有千多年了。從詩的語言風格來看,不能算是一首水準的作品,以詩品論,有點類此打油詩,確實就是首打油詩而已。所以能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它道出一些世情的現實。

詩中所吟誦的是唐貧僧王梵志的真實自我體驗,不然他不會有這麼深的感觸,其實,亦是後世許多人的真實體驗。詩的前兩句,一個“好”字,就概括了一切。當他有錢有勢時,不論他的妻兒、親朋戚友、同事會被那錢勢掩蓋他的一切,他發脾氣,他們會說是他真性格,直率坦白,他犯渾、搞酷,任性,他們會媚你曰是他的可愛。總而言之,從裏到外,從上到下都是,他都是極好的,這就是他有錢勢時妻兒親友對他的態度,他也喜歡、接受這樣的“好”!

接下來的八句,詩僧從細節上描寫了他在富勢時,人們對他自己好到了什麼程度。衣來張手;出門有人送;看見他拿了錢回來,滿臉堆笑。詩人甚至用了兩種鳥兒來形容他們:他的戚友就像繞在自己身邊的白鴿,就像鸚鵡一下,自己說啥他們都跟著附和。這幾句的描寫是極為生動有趣的,將妻兒戚友對自己的好、的細心,寫得淋漓盡致。

後兩句,詩僧人筆鋒一轉,寫到自己失財、失勢的時候。“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哪怕他只是暫時沒錢,他的戚友妻兒的臉色就開始難看了,看吾即貌哨,貌哨這二字,形容的生動,想起粵語的“藐藐嘴”三個子。至於他們是如何對待去富成貧的王梵志,詩僧不願多說,想是有泪不輕彈了。

最後兩句,已經入了佛門的詩人從禪學的角度來說,他雖叫做遁入空間,却是對這個問題,他還未修禪成佛了。句中怨氣十足,還有一點負氣,咒那些只顧身外財的人,最後沒什麼好報應。

縱觀這首詩,老和尚王梵志還是放不下,不自在,通篇都似是怨氣。

不過說到底, 這只是人之常情,七情六欲,貪嗔痴才是人間。王梵志遇到這樣的現實的家人,所以才會如此淒涼,又正如老安首所懷疑的,當他富勢時,他的為人處世,對人持物,有沒有富而持驕,勢而持强呢。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史記·五帝本紀》的人少,而口中"富貴於我是浮雲,你信我是蠢人!”的黃臺之瓜我摘盡,一分一錢、一土一水我要刮盡的人多了!

我們一生中能遇到不以錢財論英雄的“戚”。當我們窮得叮噹響的時候,還能得到他們支持的,是值得我們一輩子都放在心上的人,希望大家都能珍惜這些人。老安一生從未富過、泰過,所以對這詩没有什麼大的共鳴! 不過曾在職塲上,感受過一失勢便被“貌哨”的難堪。

七貧七富:
1.亦作“七貧八富”。
2.形容貧富變化無常。

七貧
1.貧窮。
2.貧困。
3.貧寒。
4.貧乏。
5.貧瘠。
6.貧相。
7.貧氣。

七富八富
1.富足產多、
2.富有財多:。
3.富饒。
4.富庶。
5.富裕。
6.富強。
7.富豪。
8.富態。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這是自我安慰之句語,七貧很多時未必能脫,七富更是極難,要看“祖宗”的積德了。

1 則留言:

秋葉 說...

夫妻本是同林鳥,賢妻都能共渡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