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 香港一般老百姓工餘的娛樂生活完全乏善可陳, 一是聽麗的呼聲, 或是當年正常人運作的香港電台, 還有澳門的綠邨電台(天空小說最勁), 其他的主要是映話戲, 電視是麗的有綫, 六七年香港大暴動前不久才有無綫電視, 除了以上的就是港島新填地同荷里活道的大笪地的夜市, 九龍就只得廟街了!
於是乎, 廣州遺風移來香港, 香港的酒樓茶室,遂乘而設立所謂菊部的粵曲歌壇, 南方紅豆的一枝遂在香港九龍有其一位置, 歌伶亦可以求生, 中環有幾間茶樓晚上多設有歌座, 一般打工一族, 晚飯後可以到此一邊歎一盅兩碟, 最多炒碟牛河或肉絲炒麫便可聽曲捧塲一晚!
昔日曲壇是基層打工仔的舒緩壓力之所, 香港在九龍油麻地有一間茶樓竟然維持到九七後一段日子! 夠堅强!
至於一些有筵席的大型茶樓酒樓, 一樣在客人的喜筵壽宴之中, 增彩添姿, 加設曲藝之壇, 於賓客杯觥交錯之間, 高興,高興。
講到此, 或曰, 關你老安乜事?
啊哈, 就關我事, 當年在港英政府工作為低端公務員, 薪金微薄到貧窮綫之下下, 每到二十零號便難以為計, 又一個當年, 當年幾條靚仔的組長,他原來有秘撈兼職, 見條靚仔安皮黃骨瘦, 營養不良, 又知當年的安仔曾學電氣,電器, 於是乎, 叫我, 有冇興趣跟佢夜晚搵食, 當然好啦, 咁就下班後跟佢開工。原來鍾老達(組長大名)係"音樂家"弦索琴鍵皆能, 他就是那些晚上菊部曲壇的樂器伴奏師傳!
老安不懂音樂, 叫我跟他作什麼?
當年上環最多, 添男, 平香呀都有!
此照片應是廣州的, 但香港茶樓的情景相若,只是茶博士冇白衣白帽咁衛生。
原來, 那個時候的酒樓茶室, 基本没有任可音響設備之設, 歌班要自來設備, 未開壇之前要搭電試咪, 在演唱中途要防止音響慣低, 打烊後拆電綫收拾又係要人, 而當年曲壇一片火熱, 電燈仔唔夠使, 於是乎,跟著大佬變咗有多餘錢可以使!
舊上環街市對正的大厦, 裡面有一間較巨規模的酒樓, 當年最多是在此搵錢!隱約叫新光!
又變咗晚晚有曲聽, 有靚女睇, 有的歌伶是年輕貌美的!
搵到幾幅舊照片, 於是懷舊起來, 白頭老嘢話當年!!!
不是吹水, 不昰作古仔, 當年, 廣州出咗一首流行一時的粵曲, 由名伶陳笑風唱的, 叫做"山伯臨終",街頭巷尾都聽到此曲!
小明星的一曲夜半歌聲情繫老安一生!
5 則留言:
舊上環街市一帶是我童年的回憶。
我一樣!尤其六四年至六八年這四年,永樂街差不多是我的家,至今難忘!
當年我家在新街市衔(公興咸貨店傍), 叔父一家住永樂街近[朱有蘭]油舖。可惜當年我和你常見面卻不相識。
我就在永樂街年豐行出入及其樓上。另我孩童時每星期一定有幾晚, 父親拖我從三十間泥街行去同棧探同村異姓阿叔。當年情景尤在眼前。永樂街是老安人生階段重要的一環, 思之唏噓不已!小明星的一首曲可代表永樂街的一切。夜半歌聲一曲!
60年代在旺角居住的時候,姐姐和我在大角咀碼頭乘船的時候,在船上見到洗劍麗等人,打扮艷麗穿著旗袍,想必是去上環的歌座獻唱。小時候是粵曲粵語片的世界。當時年紀小,不耐煩聽一些長篇慢板的粵曲。
由上海南來的歌樂名家,使香港的時代曲有如百花齊放;7、80年代又有台灣的新一批歌者進駐。歐西曲亦好歌如雲湧現。
而許冠傑推動了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實在功不可沒。
可是年紀漸老,才懂得欣賞徐柳仙、小明星的粵曲。如今才了解到一個嘆慢板的世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