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星期三

今歲今宵盡,又見一家春。還有一天便除夕了,一年又盡!




除夕詩詞

今歲今宵盡,又見一家春。

除夕終於要來了,關於除夕的小故事,那隻叫做「年」的小怪獸想必婦孺皆知了吧,但是關於除夕的詩句你還知道哪些呢?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

按中國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謂「除夕」。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守歲」。晉代官吏周處《風土記》中即有「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的記載。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自古就有吃年夜飯、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燃爆竹、壓歲錢、祭祖、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除夕,對全球華人來說,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全家人吃團圓飯。在古代,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我國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關於年夜飯來歷的傳說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其中,流傳的比較廣泛的,是一則關於人們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年」的故事。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 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麵、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廣東省外, 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准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於地等。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

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守歲是中國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夜既是舊年的結束,又是新年的開始。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古代五更在寅時,稱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凌晨三點到五點。這個時候,雞仍在打鳴,而人們也逐漸從睡夢中清醒,開始迎接新的一天。除夕夜過了五更就是新的一年。所以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爆竹起源至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這奇特的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說起爆竹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說。根據《神異經》的記載,人們放爆竹是為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據說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到除夕,人們便用爆竹把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首"元日"有沒有喚起你兒時的記憶,小時候每到除夕想到的第一首詩可就是它呢。在古代,交通不發達,那些客居他鄉的讀書人、官宦不能回家過年是常有的事情。然而即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還是會有很多人不能回家過年,「故鄉今夜思千里」,為他們祝福。因此很多詩就是在除夕所作。還有,除夕守歲,是我國傳統的習俗。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每到此時,總是詩興大發,賦詩言志,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




除夕詩詞

南北朝·徐君倩
《共內人夜坐守歲》
歡笑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挑喜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來。

唐·元稹
《除夜》
押先韻
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
閒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唐. 元稹
《除夜酬樂天》
引儺綏旆亂毿毿,戲罷人歸思不堪。
虛漲火塵龜浦北,無由阿傘鳳城南。
休官期限元同約,除夜情懷老共諳。
莫道明朝始添歲,今年春在歲前三。

唐·皮日休
《旅舍除夜》押先韻
永夜誰能守,羈心不放眠。挑燈猶故歲,聽角已新年。
出谷空嗟晚,銜杯尚愧先。晚來辭逆旅,雪涕野槐天。

唐.崔塗
《除夜有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唐.戴叔倫
《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唐.孟浩然
《除夜樂城逢張少府》
雲海泛甌閩,風潮泊島濱。
何知歲除夜,得見故鄉親。
余是乘槎客,君為失路人。
平生復能幾,一別十餘春。

唐.孟浩然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唐.孟浩然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唐.孟浩然
《除夜有懷》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古代五更在寅時,稱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凌晨3點到5點。這個時候,雞仍在打鳴,而人們也逐漸從睡夢中清醒,開始迎接新的一天。除夕夜過了五更就是新的一年。所以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唐.李商隱
《隋宮守歲》
消息東郊木帝回,宮中行樂有新梅。
沉香甲煎為庭燎,玉液瓊蘇作壽杯。
遙望露盤疑是月,遠聞鼉鼓欲驚雷。
昭陽第一傾城客,不踏金蓮不肯來。

唐.儲光羲
《秦中守歲》
眾星已窮次,青帝方行春。
永感易成戚,離居難重陳。
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
或念無生法,多傷未出塵。
廣庭日將晏,虛室自為賓。
願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唐.盧延讓
《冬除夜書情》
兀兀坐無味,思量誰與鄰。
數星深夜火,一個遠鄉人。
雁翥天微雪,風號樹欲春。
愁章自難過,不覺苦吟頻。

唐.來鵠
《除夜》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唐.杜審言
《除夜有懷》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
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興盡聞壺覆,宵闌見斗橫。
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唐.杜審言
《守歲侍宴應制》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
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楷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唐.杜甫
《杜位宅守歲》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唐.高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在古代,交通不發達,那些客居他鄉的讀書人、官宦不能回家過年是常有的事情。這首詩就是詩人除夕客居所作。然而即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還是會有很多人不能回家過年,「故鄉今夜思千里」,為他們祝福。

唐·史青
《除夕》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


相傳此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命題,史青五步成詩之作。該詩妙就妙在一個「催」字,點出其緊迫感,一語雙關,大有畫龍點睛之妙。這首五律詩不僅成詩速度驚人,而且內容合題,詩中所詠,切時切景又切情,巧妙地寫出了兩年交替這個特殊時空環境裡的景物和情感,同時對仗工整,韻律和諧,語言明白而又含蓄,充分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詩才,不愧為一首上乘的除夕詩。

唐.司空圖
《元日》
甲子今重數,生涯只自憐。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唐.張說
《欽州守歲》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唐.白居易
《除夜》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唐.白居易
《除夜寄弟妹》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唐.白居易
《客中守歲在柳家莊》
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
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
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
故園今夜裡,應念未歸人。

唐.白居易
《除夜宿洺州》
家寄關西住,身為河北游。
蕭條歲除夜,旅泊在洺州。

唐.白居易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唐.白居易
《除夜》
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
一從身去國,再見日周天。
老度江南歲,春拋渭北田。
潯陽來早晚,明日是三年。

唐.白居易
《除夜寄微之》
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
老校於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唐.白居易
《三年除夜》
晰晰燎火光,氳氳臘酒香。
嗤嗤童稚戲,迢迢歲夜長。
堂上書帳前,長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
七十期漸近,萬緣心已忘。
不唯少歡樂,兼亦無悲傷。
素屏應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對,各坐一繩床。

唐.楊巨源
《元日觀朝》
北極長尊報聖期,周家何用問元龜。
天顏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萬物知。
閶闔回臨黃道正,衣裳高對碧山垂。
微臣願獻堯人祝,壽酒年年太液池。

唐.高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唐.李世民
《元日》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薰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唐·李世民(一說董思恭)
《除夜》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唐·王建
金吾除夜進儺名,
畫褲朱衣四隊行。
院院燒燈如白日,
沈香火底坐吹笙。


唐.駱賓王
閒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唐-盧仝
《守歲》
去年留不住,年來也任他。
當壚一榼酒,爭奈兩年何。

唐-李福業
《嶺外守歲》
冬去更籌盡,春隨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唐-丁仙芝
《京中守歲》
守歲多然燭,通宵莫掩扉。
客愁當暗滿,春色向明歸。
玉斗巡初匝,銀河落漸微。
開正獻歲酒,千裡間庭闈。

宋-梅堯臣
《除夕》
莫嫌寒漏盡,春色應來早。
風開玉砌梅,熏歇金爐草。
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
年華日夜催,清鏡寧長好。


宋-楊無咎
《雙雁兒.除夕》
窮陰急景暗推遷。減綠鬢,損朱顏。
利名牽役幾時閒。又還驚,一歲圓。
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
大家沈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

宋·趙師俠
《鷓鴣天.丁已除夕》
爆竹聲中歲又除。頓回和氣滿寰區。春見解綠江南樹,不與人間染白須。
殘蠟燭,舊桃符。寧辭末後飲屠蘇。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宋.朱敦儒
《卜算子.除夕 》
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淡紅輕注。
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宋·朱敦儒
《卜算子.除夕》
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
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淡紅輕注。
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
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宋.朱淑真
《除夜》
休嘆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盤卷紅獨,柏酒溢金杯。
殘臘餘更盡,新年曉角催。
爭先何物早?唯有後園梅

宋.姜夔
《鷓鴣天》
柏綠椒紅事事新,
隔籬燈影賀年人。
三茅鍾動西窗曉,
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
梅花閒伴老來身。
嬌兒學作人間字,
鬱壘神荼寫未真。

宋.姜夔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細草穿紗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宋.曹松
《江外除夜》
千門庭燎照樓台,總為年光急急催。
半夜臘因風捲去,五更春被角吹來。
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游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

宋.韓疁
《高陽台·除夜》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
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
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
掩青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峰腰簇翠,燕股橫金。
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
朱顏哪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
恣登臨、殘雪樓台,遲日園林。


宋·李處全
《水調歌頭.除夕》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
但惜年從節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
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
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
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
惟願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宋-李處全
《南鄉子.除夕》
和氣作春妍。已作寒歸塞地天。
歲月翩翩人老矣,華顛。
膽冷更長自不眠。
節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
捧勸大家相祝願,何言。
但願今年勝去年。

宋·蘇軾
《守歲》
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宋.蘇軾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宋·蘇軾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南來三見歲雲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著新曆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搏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製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

古人過年時有飲屠蘇酒的風俗,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而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都是按自少至長的次序飲之,如晉人董勛所說的「少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飲酒」。

宋.蘇轍
《除夕》
患難思年改,龍鍾惜歲徂。
關河先坂遠,天地小臣孤。
吾道憑溫酒,時情付擁爐。
南荒足妖怪,此日謾桃符。

宋.毛滂
《玉樓春·元日》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宋·吳文英
《祝英台近 其五 除夜立春》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宋.吳文英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宋·楊纘
《一枝春.除夕》
竹爆驚春,競喧填、夜起千門簫鼓。
流蘇帳暖,翠鼎緩騰香霧。
停杯未舉。奈剛要、送年新句。
應自有、歌字清圓,未夸上林鶯語。從他歲窮日暮。
縱閒愁、怎減劉郎風度。屠蘇辦了,迤邐柳欺梅妒。
宮壺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
還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細數。

宋.方岳
《除夕》
生菜春盤草八珍,燈前殊未覺家貧。
幾從荼壘中間事,第一屠蘇最後人。
衰病不圖今夕健,須臾又是隔年春。
東風自此無閒暇,萬里乾坤一夜新。

宋·王安石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陳師道
《除夜對酒贈少章》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
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宋代.吳文英
《思佳客•癸卯除夜》。
自唱新詞送歲華。鬢絲添得老生涯。
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衣懶換,酒難賒。可憐此夕看梅花。
隔年昨夜青燈在,無限妝樓盡醉嘩。

宋.范成大
《賣痴呆詞》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
二物於人誰獨無? 就中吳儂仍有餘;
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

宋·陸遊
《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這是多麼有詩意的畫面。桃符是對聯的前身,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這就是最早的桃符。

宋.陸遊
《除夕》
守歲全家夜不眠,杯盤狼藉向燈前。
相看更覺光陰速,笑語逡巡即隔年。

宋.陸遊
《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宋.戴復古
《除夕》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
野客預知農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宋-方岳
《除夕》
生菜春盤草八珍,燈前殊未覺家貧。
幾從荼壘中間事,第一屠蘇最後人。
衰病不圖今夕健,須臾又是隔年春。
東風自此無閒暇,萬里乾坤一夜新。

宋.文天祥
《除夕》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明·唐伯虎
《除夕口占》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淡無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詩人以賣畫為生,經常陷於貧困潦倒的境地,逢除夕,不禁寫詩自嘲,反映落魄文人的無奈與悲哀。

明.文徵明
《除夕》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

明·文徵明
《除夕》
千門萬戶易桃符,東舍西鄰送曆書。
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幾番除?
多事關心偶不眠,隨人也當守殘年。
不須更說新春事,來歲今宵在目前。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闊,一年功課在文詞。
小童篝火潔門閭,為說新年忌掃除。
卻有窮愁與多病,無因歲晚一般驅。
遙夜遲遲燭有花,家人歡笑說年華。
人生勿苦求身外,常得團圓有幾家!

明代與唐伯虎等人齊名的「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曾寫過很多詠嘆除夕的詩。單在他25歲那年的除夕,他就一口氣連續寫了五首除夕詩。這五首除夕詩,前三首是感慨人生短暫,必須珍惜年華,表現了青年時代的文徵明的進取精神。後兩首寫出了舊社會多少人生離死別的痛苦與悲劇,表現出作者推己及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時,這五首七言絕句都緊扣了除夕這個特殊時空環境,抒發的情感都很實在,並富有哲理,很能發人深思,並且涉及到6種除夕的習俗,同樣是不可多得的除夕詩。 客中除夕明·袁凱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賞析:這是一首描寫客中過除夕之夜的詩。在戰爭離亂的歲月,飄流在外的人,其思鄉之情更加濃烈。詩中就表現了這種頗為沉痛的心情。

明.于謙
《除夜太原寒甚 》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明.袁凱
《客中除夕》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明末清初·葉小鸞
《如夢令.辛未除夕》
風雨簾前初動。早又黃昏催送。
明日總然來,一歲空憐如夢。
如夢。如夢。惟有一宵相共。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清·趙翼
《除夕》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清·李慈銘
《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蠟鵝花下燭如銀。
釵符金勝,又見一家春。
自寫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隱閒身。
屠蘇醉醒已三更。一聲雞唱,五十六年人。

清·納蘭性德
《浣溪沙·庚申除夜》
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
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
風流端合倚天公。

此篇描繪了除夜的貴族之家守歲的情景,同時也隱約地表達了深隱的懷戀之情意。情寓於景,清空而靈動。

清·黃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

其一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其二
年年此夕費吟呻,兒女燈前竊笑頻。
汝輩何知吾自悔,枉拋心力作詩人。

清·尤侗
《南鄉子 ·除夕感懷》榾柮暖爐煙。笑勸屠蘇稱合歡。自爇沉檀供繡佛,低言。願妾紅顏勝舊年。
隔夜整釵鈿。守著梅花不去眠。更有一椿郎讖取,團圓。預乞明朝拜節錢。

這首詩從妻子的角度寫了除夕夜的美好情思:在繡佛前祈禱,希望可以與丈夫永結同心,希望自己容顏不老,語言細膩真摯,詞中之景如在讀者眼前。

清·袁枚
《又逢除夕恨如何》
傷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親膝下過。
今日慈親成永訣,又逢除夕恨如何?
素琴將鼓光陰速,椒酒虛供涕淚多。
只覺當初歡侍日,千金一刻總蹉跎!

清.趙翼
《除夕》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清.黃景仁
《癸已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清.林則徐
《除夜詩》
流光代謝歲應除,無亦無心判莞枯。
裂碎肝腸憐爆竹,借棲門戶笑桃符。
新幡彩勝為爭奮,晚節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瞻日,誰能高枕醉屠蘇。

清.譚嗣同
《除夕感懷》
斷送古今惟歲月,昏昏臘酒又迎年。
誰知羲仲寅賓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清.譚嗣同
《除夕感懷》
年華世事兩迷離,敢道中原鹿死誰。
自向冰天煉奇骨,暫教佳句屬通眉。
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勝此時。
有約聞雞同起舞,燈前轉恨漏聲遲。

清.譚嗣同
《除夕感懷》
內顧何曾足肝膽,論交晚乃得髯翁。
不觀器識才終隱,即較文詞勢已雄。
逃酒人隨霜陣北,談兵心逐海潮東。
飛光自撫將三十,山簡生來憂患中。

清.譚嗣同
《除夕感懷》
我輩蟲吟真碌碌,高歌《商頌》彼何人。
十年醉夢天難醒,一寸芳心鏡不塵。
揮灑琴尊辭舊歲,安排險阻著孤身。
乾坤劍氣雙龍嘯,喚起幽潛共好春。

清.龔自珍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讀之竟夜,遂書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鍾。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清.孔尚任
《甲午元旦》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清-趙翼
《除夕》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清末民國初·朱祖謀
《鷓鴣天.丙午滬濱除夜》
莫厭屠蘇酒入唇。雪餘簾戶轉奇溫。接天鐙色流連夜,照海花光著莫春。
吟鬢短,彩符新。五湖猶是未歸人。明年好辦扶犁去,為報苕山一㡧雲。











3 則留言:

wei-wei 說...

回想未移居美國前的年三十,年年都差不多由天光做到年初一天光! ! ! 忙抹窗、洗大門鐵閘、擦地板、打地蠟、洗廁所、擦浴室磁磚(皆因平時沒有招呼親友到訪,但新春卻不能謝絕探訪);除夕早上必到市場買雞、買肉、買蔬菜;初一天光前煮一大鑊齋(又洗又切不簡單),真是忙忙碌碌迎新春。

四零後 說...

那時不美好而美好的時光, 没法忘記!

秋葉 說...

謝謝安兄列舉除夕詩,由唐詩開始至到宋明清,琳瑯滿目,盡是生活感言,好詩共享,可圈可點。
可能選擇繁多,後來的眼花繚亂,有好幾首都重複了。

新年前家務甚多,每年的除夕夜,我都是忙忙碌碌,睡得甚少。希望今年勤快些,年底可以安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