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星期六

中華竟在當代無國服?


中華民族是四大文明之一, 而且是維持到現代的原汁原味民族, 可是呆詭的是竟無官式代表的民族服裝, 今天的G20大會, 習總穿了一套成龍式中國風服出塲, 老安認為不錯, 既無毛式中山裝之殺氣, 又有唐裝的因子, 應該鼓勵!

民國後
中國的國服—中山裝、旗袍?

服裝除了實用性外,還體現了人的文化素養,精神風貌,在國際社交場合,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那麼,中國人在國內外正式場合應該穿什麼服裝?怎麼穿才能具有中國特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國服應該是什麼樣子?是否應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禮服?

中國人應穿著什麼走出去世界舞台。 
都說,中國文化應該走出去!拿什麼“走出去”?以何姿態“走出去”?以何貢獻“走出去”?今還有一問,穿著什麼“走出去”?

中國人的錢包開始在世界上鼓起來了。現在的世界市場,中國人旅遊到哪里,哪里的市場就紅火;中國人買什麼,什麼就漲價。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人口仍然貧困,很多地方仍然落後。作為文明古國,再富也不能浮躁,應從容、大氣、平和,有文化大國的氣質,不應該有了錢就狂了、瘋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中國人走出去的形象,不光是捏著錢包,而且涵養著文化。今天,中國人穿著什麼走出去,其實關乎著“中國文化穿著什麼走出去”。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明,其中包含著服飾文化燦爛的歷史和傳統,因而一度有“衣冠王國”的美譽。“禮儀天下”的中國,歷來重視衣著。《易.系辭下》就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的說法,竟然把衣冠之事,與治理天下相連,且竟然都“取之乾坤”,足見其重要。

  
中華文明,追求形式更充實內容、講究衣著更注重實際的文明。“衣食住行”之所以以“衣”為先,是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衣著無疑是最大的“內需”,拉動、提升服裝製造業及相關產業,無疑是最大的“拉動內需”。例如,《天工開物》記載,明朝年間江浙一帶紡織業非常發達,“十戶之內,必有一機”;尤以蘇州、松江一代的棉紡織業為甚,民謠說,“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

當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運不振何談衣冠?儘管“康乾盛世”作為舉世矚目的“天朝上國”,有過“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無限風光,但隨著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的衣著也隨之不倫不類,不成體統,廣大勞苦群眾更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強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國服裝也要與封建王朝的衣冠決裂。

於是,1912年民國政府發出《剪辮通令》和《服制》法令,明確西洋服飾為民國禮服,傳統中式服裝開始向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改良、演化。終於,中山裝和旗袍,逐漸成為民國時期國人心目中的“國服”。

國建立,剛站起來的中華民族充滿了當家做主人的喜悅,穿什麼都是主人,穿什麼都是衣服,無意、也無暇去考究衣著。但改革開放之初的撥亂反正,人們不約而同地注意到,必須改變當時國人無論男女老少、士農工商,都穿一種顏色、一種式樣衣服的封閉保守、沉悶僵化的形象。於是,競相爭穿西裝,竟然成了一種象徵革心洗面、追求改革開放的時髦,“西裝熱”再度席捲華夏大地。

今天中華國家強盛起來,中華人走向世界的同時,突然發現:在清一色穿著西裝的國際場合,中華民族竟然沒有自己的服裝!中華人,穿著什麼走出去?我們總不能老是唱著“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仍然是中國心”走出去。我們更不能“裸奔”出去。

文化總得穿著中華人的衣服,才能走出去,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和禮遇,爭取“美美與共”的共識。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有優秀服飾文化傳統的中華文明,其服飾文化卻止步於、淹沒於完全西方文明的浪潮。
  
華民族歷朝歷代都視服裝形制為重要,不斷修正發展,而與當時的政治制度達成高度統一。同時,與人民創造力結合,催生出了一部變化演進、豐富多彩區別於世界其他民族的華夏服裝史。

改革開放後,隨經濟桎梏的打開,和外來服裝觀念的衝擊,一股徹底摒棄服裝形制而百無禁忌的大浪蕩滌了中國人的衣生活,在快速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中國服裝逐漸地失卻本民族歷史文化的印記。

在今天的歷史及經濟條件下,探討認定具備中華民族文化傳統象徵性的“國服”是有需要的。

有沒有服飾界專業鼓吹、鼓動一下, 中華人要穿帶一些中華風的衣服呢…?
希望日後官方儀式都用。

成龍穿起來都"可以"吧!

主席常穿中國風改良毛裝, 愛" "表現。

其實中華女士穿旗袍最能表達中華女性的美, 可惜,現在很少女士喜歡, 可能穿起來有點煩。

正式及正規中山裝,其實不錯, 不過"政治"味太重。其實真的很不錯, 想當年,在港英工作時也曾穿過類似服裝, 袋多, 方便。

3 則留言:

秋葉 說...

看來中山裝也經過多次改良。無袋、有袋、多袋,各有不同。
習總夠高大,彭麗媛衣著高雅,是出訪代表的好人材。

四零後 說...

以前, 女士的衣著, 包括旗袍, 唐裝, 都是很好看及多采多姿, 有草基式、平民式、女工式、白領式, 貴婦式, 端莊的, 妖冶的, 确實比洋裝好! 而且不容易撞衫, 看看那些大明皇,佬官, 怎會像現在的, 更貴的一樣有相同。
男裝一樣,短打,長袍, 方便!

秋葉 說...

以前的女性旗袍是比較寬鬆自然,可鬆可窄; 可是現代旗袍的設計偏窄而貼身,不適合現代大多數婦女~愛好自由發展的性格,所以,只有在隆重的埸合,才會偶然見到女性穿著旗袍。
外國的牛仔褲是為了給西部的牛仔粗穿粗著的,自從成為潮流服飾之後,窄窄的牛仔褲嚴重影響了男性的健康。當然是中國的唐裝衫褲短打、長袍自然自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