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世間上所有“老竇”健康快樂!
廣東民謠
牛耕田,馬食穀;老豆賺錢仔享福。
象行田,馬行日;過河卒仔不退縮。
兵殺敵,將閃縮;功成身退享俸祿。
男善變,女易哭;貧賤夫妻難和睦。
流水清,死水濁;人望高處無滿足。
冰易化,錢難蓄;巧婦難煲無米粥。
水維生,土長木;光合作用葉變綠。
賭易學,書難讀;賭仔何曾買大屋?
命註定,運難卜;三衰六旺很難卜。
仙灑脫,凡人俗;犯規和尚食狗肉。
陽壽盡,落陰谷;生老病死乃定局。
牛耕田,馬食穀;老豆賺錢仔享福。
象行田,馬行日;過河卒仔不退縮。
兵殺敵,將閃縮;功成身退享俸祿。
男善變,女易哭;貧賤夫妻難和睦。
流水清,死水濁;人望高處無滿足。
冰易化,錢難蓄;巧婦難煲無米粥。
水維生,土長木;光合作用葉變綠。
賭易學,書難讀;賭仔何曾買大屋?
命註定,運難卜;三衰六旺很難卜。
仙灑脫,凡人俗;犯規和尚食狗肉。
陽壽盡,落陰谷;生老病死乃定局。
這篇民謠全押”入”聲韻。
上联:一生子女债, 半世老婆奴,
下联:千言男子责, 萬載骨肉情
粵語叫父親為“老竇”,點點廣東人叫阿爸做“老竇”?
來源:五代後晉時期,有個人叫竇燕山,教子有方,五個仔都出仕成名,五子登科, 於是,竇燕山成為世人景仰嘅“模範父親” 。
《三字經》入面有句話系咁寫:“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來表達老竇呢位仁嘅威水,以後大家就將教子有方嘅“父親”叫做“老竇”。結果,“老竇”變成咗對 “父親”嘅尊稱了。
6月17日”並不是” 中國的父親節
實際上,許多人連這日子是那回事也不明白,不知道這是個美國商家佬發明的父親節,什麼時候中國人跟隨變為節日呢?只能說;西方文化實在太具有入霸氣了,1972年美國總統才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國的父親節,至今不過40多年時間,就成為許多沒頭腦的中華人,糊里糊塗跟風要過的洋節之一了。還振振有詞‘‘要有儀式感”,這是“節日存在的偉大意義”等等。
其實,中國早在1945年就正式設立 “全世界最早的父親節”,但今天卻被很多國人遺忘了。這是炎黃人的悲哀。
美國父親節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倡導的,目的是紀念自己勞累而死的父親威廉斯馬特。1966年美國簽署總統公告,宣布當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美國的父親節,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才正式簽署文件,將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的紀念日。
相較於美國父親節的設立,中國的父親節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正式設立時間也比美國更早。中國父親節是每年公曆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諧音“爸爸節”,在1945年就由國家正式宣佈設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設立父親節的國家。中國父親節具有如下文化意義。
1)紀念文化的意義:
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戰勝利的曙光已經悄然來臨,上海的有志之士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爸爸們,特地提出父親節的構想。於是上海文人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舉行慶祝活動。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父親節,國民政府對這份請求十分重視,特地開會討論並正式確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國父親節。
2)文字文化的意義:八月八日的兩個“八”字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成了“父”字,文字發音的諧音“爸爸”,八八節即爸爸節,既有創意又順口,簡單好記又響亮。
3)中華孝文化意義:
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孝之文化一直瀰漫、浸淫在中華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實踐,都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當年社會各界名流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導設立父親節也是弘揚中華孝的文化的體現。
展示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敬老傳統,紀念長輩老人,讓中國自身的文化傳承走進人們的生活,並充滿生機地走向未來,令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意蘊深厚。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現在吵吵鬧鬧的西方所謂“父親節”,對中國人而言,大多是跟風。睡一覺就過去了。商家則藉機炒作,大有“不買我的東西、不來我餐館用餐、不轉我的信息”就不是孝子之意。其實,留在心靈深處的,應當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像“養不教,父之過”、“父愛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遺產”等傳統思想,要讓這些深入到我們的骨髓與靈魂裡。就如古人所造的“父”字,象形解釋即為父親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邁開雙腿奔波做事的人。由此可見,千年傳承的中華道德文化內涵,不會以節日符號而轉移。
目前世界許多國家均有自己的父親節。
俄羅斯的“父親節”是每年2月13日,德國的“父親節”是每年5月31日,韓國的“雙親節”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親節”是每年8月第二個星期日。
3 則留言:
全力支持8月8日為父親節! 這個日子易記而且有重大的意義!
其實真係88仲好架!
這首入聲韻的廣東民謠,我只係聽過第一行咋。原來仲有咁長篇。
我家的男人(父親、哥哥,丈夫)全都是好男人! 可惜只剩下一個哥哥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