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 惡有惡報, 若然不報, 時辰未到而已!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後以天道迴圈、報應不爽為“天道好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寤耳。”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天道好還,強弱迭代。” 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今幸天道好還, 中國有復興之理。”
太平天國時期,天王洪秀全“嚴種族之辯”,命令凡是太平軍佔領的地方,所有滿族人一律格殺勿論。所以在太平天國攻佔過的地方,所有滿人全部遭到滅絕!僅有記載的八旗軍籍的旗兵,就有超過20多萬被殺。這就是今天中國南方漢民族比較具有民族意識,後來的反清的起義也都是從南方發起的原因。1853年3月8日,太平軍包圍南京,僅7日,攻下了南京城。城內自江甯將軍祥厚以下的滿人男女老幼大約有4萬多人,統統被殺,一個不剩。
1860年5月15日,李秀成自統數萬太平軍東征蘇常地區。僅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除上海之外,蘇南所有地區盡為太平軍攻克,所以滿人,全部被屠。1861年12月29日,李秀成率領太平軍,第二次攻克杭州,直下滿城,沖進滿城的將士將旗兵全部砍光,共殺死滿人駐杭州的1萬名旗兵,滿人將軍瑞昌自殺......太平天國失敗後,清廷重新調集旗人進駐南方各傳統據點駐軍。這些駐防的滿人在後來的辛亥革命中,大部分也沒逃出被屠殺的噩運!
1911年,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綱領的辛亥革命爆發,旋即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貴州、浙江、江蘇、廣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廣東等省先後宣佈脫離清政府而獨立。獨立後各省分別發生了規模不等的革命排滿事件,以示和清廷徹底決裂。
辛亥革命時期,由於革命勢力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政令和指揮,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和政令統一前的這段權力真空階段,各地革命軍和民間反清組織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浪潮中,全國性的排滿屠殺一直在持續,後來才在中央政府的一再強力制止下停止。
晚清小販登門推銷飾物 |
辛亥首義的武昌城是排滿屠殺最先開始的地方,一位當時在武昌的外國傳教士描述了當時的屠殺情形:街上躺著近萬具滿族男女的屍體,死的很慘,其中800多具單獨放在一扇大門外......。西安、荊州、杭州、廣州、南京等地都發生過大規模民族報復行動,逾十萬滿洲人被殘殺,所以當時的滿人一般都說自己是漢人,改了姓氏,換了服裝和發飾,緣由藉此。
革命軍原是清朝新軍 |
現代油畫革命軍準備戰鬥 |
當年繪畫展示革命軍跟清兵苦戰 |
由於《揚州十日記》、《嘉定三屠紀略》、《勐回頭》、《警世鐘》等引發民族仇恨和民族色彩強烈的讀物是革命黨人必看的書,所以辛亥革命中革命軍報復旗人的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此時的滿人早已喪失了血性,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辛亥革命中屠殺滿人規模最大的要數10月22日發生在陝西省西安的排滿流血事件,當時清廷駐防在西安的兩萬多名滿洲人及其家眷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屠殺。在太原,滿洲人居住的防地城門洞開,蜂擁而至的革命人士把來不及逃跑的旗人全部屠殺殆盡。 在福州、杭州、南京、蘇州、江陰、廣州、寧波、成都、洛陽還有其他一些城市,都有滿洲人被大規模屠殺的記載。“當時杭州、河南等地,革命人士把砍下的旗人人頭扔進井筒子裏,一個一個的井筒子,填得滿滿的……”(《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湖北荊州一直以來都是規模較大的旗兵駐防兵營,是滿清控制中國的重兵所在地之一。
1911年10月18日晚,唐犧支宣佈起義並光復宜昌。為減輕清軍對武昌的壓力,鞏固長江上游地區,唐於1911年11月19日兵分四路直指荊州,戰至25日,革命軍先後奪取八嶺山、萬城堤、秘師橋、梅槐橋等週邊陣地,進逼荊州城,對清軍形成包圍之勢,並切斷清匪軍物資彈藥供應。革命軍對荊州百姓的佈告中說:“尚望我父老釋此疑團,處以鎮定,坐看我部指日破城。破城之日,誓當掃盡腥穢,與我父老共登望江亭痛飲一觴,以泄我黃帝子孫二百餘年之積憤,我父老其拭目俟之。”12月7日,湖南西路安撫王正雅、安襄鄖荊招討使季雨霖來援,革命軍軍威更盛。一舉發動總攻將滿城攻破,10日,清軍八旗左副都統恒齡自盡,13日,清八旗將軍連魁被迫投降,因為其曾殺害革命黨人和無辜漢民,革命軍立即將其斬首,棄屍於馬河.
1911年12月16日,革命軍唐犧支所部佔領荊州城,將駐防荊州滿城2萬5千名滿人殺得只剩三四千人。
粵省之廣州旗人迫於革命軍武力,主動向革命軍投降,並宣佈和清政府脫離,後人叫“和平易幟”。他們放下武器、脫掉軍裝、走出八旗軍營。但是這些旗人依舊沒有逃脫被屠殺的命運,由於滿清政府兩百多年實施的民族壓迫政策在民間積怨太深,辛亥革命後的一段時間裏,雖然政府一再制止屠殺無辜滿人,但這部分投降的滿人仍有大部分被殺害。清光緒年間廣州八旗有 3萬多人,到辛亥革命時期已經只剩1500人了...... 這就是如今這些過去曾駐過兩百多年八旗兵的地方已經見不到幾個滿洲人的原因——全被殺光了!所剩倖存者的紛紛逃離營地,到廣東的鄉下隱名埋姓、改稱漢族。由於喪失了朝廷供給的生存來源,部分滿人最後又不得不淪為乞丐或娼妓以度日,當時廣州近郊的城鎮,盛行的“旗人妓女”即源自於此。
清朝滅亡後,滿洲人因為歷史上對其他民族的壓迫而遭受歧視,由於害怕被清算,他們很多都改為漢姓或隱瞞民族身份,改稱漢人,清朝的皇族愛新覺羅家族也改漢姓為金;滿人主動與漢人通婚以求庇護,這時期滿族血統被漢族融合的現象尤為普遍。
附: 辮子之恥辱滿清入關時除了揚州十日屠、嘉定三屠等等, 最令漢人懷恨在心的, 就是薙髮留辮, 白白又死了數以十萬計, 而且屈辱偷生二百多年, 此恨難填!
最諷刺的是滿清強迫漢人薙髮留辮是誰的主意?數百萬人頭落地居然是漢奸搞鬼...中華民族的最大出品從宋至今,就是漢奸,世上其他民族鮮有以出賣自己民族的東西,這些物體今時今日亦是充斥環宇!
將前腦門薙光,後腦留著辮子,本是流行於滿族的習俗,為了使漢人臣服,清朝統治者將其強加於漢人,但是,提出對漢族剃髮政策的,卻是個名叫孫之獬的漢人。
如果不是因為薙髮這件事情,孫之獬在歷史上,可能會被人悄然遺忘,然而,正是因為「薙髮留辮」事件,讓他聲名狼藉,從此遺臭萬年。
孫之獬,山東淄川人,是明朝天啟年間的進士,在清軍入關後,他俯首乞降,清世祖為收攬人心,接納並讓他當了禮部侍郎。那時候漢臣和滿臣上朝時,服裝是不一致的,滿臣身著滿服,漢臣身著漢服,而且滿、漢大臣各站一班。孫之獬為求寵心切,一日上朝時他不但薙了髮,留了辮子,還改穿了滿族官吏的服裝。
滿臣自謂高人一等,並不與之相偕,漢臣恨他過於逢迎,也對其憤恨不已。在兩邊都被排擠的情況下,孫之獬向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上了一道奏章,內容表示需給漢人薙髮,並且表示,如今漢人的衣冠束髮之制,仍保持以前的習慣,那就是滿順漢,而非漢順滿了。而當時清世祖本有此意,便順手推舟下達了薙髮令。
清廷推行「薙髮易服」的態度非常堅決,對反對者的處罰極其嚴厲。1654年,一直深受多爾袞信任的漢臣陳名夏,只因私下議論「只須留頭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即遭人彈劾,並被處以絞刑。因此,「薙髮易服」成為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並且加劇了漢人對滿清的敵對情緒。他們紛起抗爭,清廷對此採取了血腥的鎮壓,數百萬人頭因此落地。
在薙髮令下達三年多以後,孫之獬因為受人錢財賣官,遭到御史彈劾,被奪職遣還老家淄川,恰好碰上山東謝遷等人起義,孫之獬一家男女老幼被全部殺死。孫之獬本人則被五花大綁達十多天,頭皮上被戳滿細洞,人們爭相用豬毛給他重新「植髮」,最後還把他的嘴巴用針密密縫起,肢解碎割而死。
到了19世紀,西方用「豬尾巴」(pigtail)來稱呼清代的辮子。
「Pigtail」一詞在英文中原來並無貶義,但隨著當時清朝形象日益下滑,本來就顯得奇特的辮子,逐漸成為西方人嘲弄的對象,日本媒體也隨之用「豚尾」來特指中國辮子。
老安按:
緬懷一下。絕族絕種, 報應哉!
圖文皆輯自互聯網
《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其實,上面是有一超力量,把人類當作實驗品,就像生化學家,挑撥細菌在試碟中互相扭殺,以其置於顯微鏡下,樂在其中!
其實,上面是有一超力量,把人類當作實驗品,就像生化學家,挑撥細菌在試碟中互相扭殺,以其置於顯微鏡下,樂在其中!
女真、滿人就在二三百年之間,消失殆盡, 如今所謂滿人, 自欺而已, 包括老鬼, 只能從父祖輩的口傳故事
緬懷一下。絕族絕種, 報應哉!
圖文皆輯自互聯網
3 則留言:
滿人未绝
語文已死
人類在顯微鏡中互相殘殺,多麼可悲!
大規模民族報復行動,逾十萬滿洲人被漢人殘殺,
所以當時的滿人一般都說自己是漢人,
改了姓氏,換了服裝和發飾,緣由藉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