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消失了的歷史,遺忘了的英雄—加拿大軍人—香港保衛戰。》
轉貼阿群帶路https://kwantailo.wordpress.com 2013 年 01 月 11 日
Prime Minister Stephen Harper, at a Remembrance Day ceremony at Sai Wan War Cemetery in Hong Kong Sunday, Nov. 11, 2012 |
日本進攻部署
行軍打仗,情報第一。香港是自由港,日本人可以在港自由出入。於是日本透過在港日人、汪氏政府及部分黑社會搜集情報,製作一份異常精密的《香港附近防禦設施圖》,戰後日軍在港作戰的參謀長的回憶錄中,也提及此圖細緻入微,令人驚訝,參謀部也深感敬意。
另一方面,日本制定攻擊計畫,確定「以南進為目標」,希望「力求迅速解決中國事變」,因此,他們決定同時攻打香港、星加坡及菲律賓,截斷輸送。日軍 打算先以空軍摧毀駐港英國空軍及艦艇,然後再委派第23軍38師團從陸路攻港。第23軍38師團專責攻打中國華南地方,參與大小戰爭不少三百次,算是日本 精兵。最後,日軍做的就是擾敵。他們假意示好,邀請英軍在12月25日觀看日軍的運動會,騙取他們信任,令英軍誤以為戰爭會在運動會後。結果,他們決定在 12月8日同時偷襲珍珠及進攻香港。
英軍防守部署
加拿大招募軍人防衛香港 |
戰前,加拿大軍還是充滿信心可以抵擋日軍的進攻。 |
這些軍人大多是十多二十歲的青"少"年, 且多是農家子弟。 |
開戰前的演習,他們還是不知道面對危機, 臉上還是兒戲。 |
加拿大溫尼辟軍團 |
英國首相邱吉爾一早知香港無力抵抗日本。不過,中國要取得外國物資,香港是必經之地,外國也要中國拖着日本軍隊,所以還是制定防衛計畫。當時英軍自知兵力不足,無力守全港,故將兵力集中在兩處——醉酒灣防線及港島。他們希望固守香港,等待星加坡的英軍前來救援,反擊日軍。
在開戰前一個月,二千位加拿大兵突然派到香港增援,令香港總兵力接近一萬二千。不過,這批加拿大兵其實都是新兵,被「賣豬仔」過來,他們對香港一無 所知,不知香港位置,有些甚至開戰前幾日才第一次燒槍。英軍長官甚至騙他們,話日本兵矮,拿不穩槍,無法承受槍炮的後座力;又說日本人眼小,根本無法瞄準 射擊。加拿大兵技術不足,但戰時勇武搭救,也令日軍吃不少苦頭。當時一船加拿大兵,一船軍用物資來港,不過打完仗,那船軍用物資還未到港。
開戰前,他們才開始擔心。 |
開戰前香港的民防隊負責防空疏散市民, 是今民安隊前身。 |
戰爭亦一如雙方部署,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亦揮軍攻打香港及星加坡,截斷星加坡援軍。12月8日,日軍空襲啟德機場,將英軍所有飛機炸毀,即是五 隻舊式飛機。陸軍從沙頭角、羅湖及老鼠嶺三路進軍。英軍亦如戰前部署,棄守邊境,且戰且走,只是拆橋阻止日軍推進。所以,日軍幾乎沒有遇到反抗,就來到 「醉酒灣防線」。
1938年的「醉酒灣防線」,裡面有碉堡、機槍堡及戰壕,防線依山而建,以「城門碉堡」為指揮中心,時有「東方馬奇諾防線」之稱。建成後,英軍估計 可以防守半年,以等待星加坡援軍。結果,日軍夜襲得手,只用了兩日,便攻破了「醉酒灣防線」,英軍急忙撤退,趕回港島駐守。即使英軍初戰失利,其實雙方損 傷甚少,整體實力都未受打擊。
經過醉酒灣戰役,日軍統治九龍半島,縱兵強姦屠殺,並在半島酒店設立司令部,與港島的英軍隔岸對峙。在12月13日,日本勸港督楊慕琦投降,楊慕琦 斷然拒絕。日本隨後炮轟港島。筲箕灣東大街等附近接近軍營碉堡的民居死傷慘烈,烈火沖天也無人救火。當時駐守東區的印度軍及加拿大兵頑力抵抗,不少士兵浮 屍在愛秩序灣及鯉魚門,隨水漂流,白天無人敢收屍。
在漫天炮彈下,東區市民躲到防空洞,如今日的太古地鐵站。可是,防空洞內人數眾多,空氣污濁,缺乏食物,細菌滋生,疾病相繼出現,死亡接踵而來。有些人走出防空洞,結果被流彈打死。
戰役高峰, 血戰港島
英軍死守港島,如何搶灘進攻,便成了日軍的難題。當時英軍屯重兵在中環一帶,因為該處與日軍司令部最近。不過,日軍看準筲箕灣與對面鯉魚門一帶是維港最窄的一段,途程最近,選擇在東北面進攻,令英軍錯估形勢。
港島登陸戰
12月16日半夜,日軍開始派出敢死隊搶灘,由魔鬼山出發。當時東北守軍的探射燈掃射鯉魚門海峽,一旦發現日軍船隻,白沙灣及西灣炮台便集中火力攻擊,結果敢死隊被殲滅。
兩日後的晚上,天氣突然非常惡劣,風雨交加,加上日軍擊中了鰂魚涌油庫,黑煙彌漫整個維港,能見度極低。當時日軍派出奧運游泳選手小池禮三少尉率領軍隊,穿上救生衣,在茶果嶺海邊下水,摸黑向鯉魚門海峽渡海前進。結果成功登岸,炸毀沿岸探射燈。
隨後,日軍乘櫓木船,趁大煙渡過鯉魚門海峽,向阿公岩山上推進。軍隊以譚公廟為臨時補給點,攻打白沙灣及西灣山炮台,佔領港島東北據點,正式在港島建起勢力。
日軍經過新界大埔 |
日軍"進入"尖沙嘴火車站, 準備渡海進攻香港島 |
"進入小西灣" |
耀武揚威 |
蝗軍坦克巡行北角, 背景是北角當年發電廠。 |
加軍英雄奧士本 |
香港中央公園的加國英雄銅像。 |
血戰黃泥涌峽
失去港島東北,英軍退守黃泥涌峽。黃泥涌道是港島中軸,一旦失陷,日軍可以切斷東西運輸線,整場香港戰役就回天乏術。所以,守軍派加拿大軍的司令羅遜淮將親守黃泥涌峽,
黃泥涌峽易守難攻,西面是聶高信山、東面是渣甸山,峽內有不少機槍堡。所以日軍來到初到峽道,英軍伏兵城下,三面夾攻,日軍損傷甚重。不過後來,日軍的高射炮摧毀英軍在山上的防禦設備,戰況扭轉直下,羅遜的司令部也遭包圍。
這時羅遜向上級報告:「司令部已被包圍,敵人就在眼前,本人將出去殺敵。」他手持兩枝左輪,命令所有人員,包括廚師、文員及通訊官等,一齊走出堡壘,決一死戰,全力突圍!雙方就在僅有四、五公里的黃泥涌峽谷內外,展開一場白刃戰,戰死收場。
血的歷史 煙沒了屠殺
如果有聽開鬼故,你會發現十居其九都是與日本仔有關。例如高街鬼屋附近,據說是以前是日軍刑場,日本鬼會半夜操兵;海防博物館,香港保衛戰戰場,曾 有人在夜間聽到女性尖叫聲,更在他耳邊低聲說:「去死!」。如果你覺得鬼故恐怖,日軍在當日的屠殺,比之恐怖數十倍。不過,這些歷史不知為甚麼,已經少人 知道了。
西灣屠殺
白沙灣失守後,在十九日的晚上九點半。一隊日軍衝上西灣炮台,即是今日鯉魚門渡假村對上。白沙灣不堪防守,三十人逃走,二十人投降。有說西灣的高射炮及探射燈屢阻日軍進攻,也有說西灣軍隊不知山下軍隊已投降,依然攻擊日軍,因此日軍在西灣炮台進行一場大屠殺。
當時有兩位香港義勇軍成員逃脫。當日在中槍之後,自行跳入壕溝之中裝死,因此他們逃過事後的刺刀。不過,其中一位被子彈擦傷頸部流血,只能自己簡單 急救,不能離開戰壕,免被日軍發現。他伴在屍體當中,在戰壕足足匿了三日,其後下山到醫院。醫生看見他情況,不禁大驚!可能傷口不潔,他的頸部傷口生滿蛆 蟲!不過醫生告訴他,原來就是那些蛆蟲吃了傷口腐肉,這個人才得保不死,否則一早死了。
慈幼修道院大屠殺
今日筲箕灣慈幼學校,當日是慈幼修道院,掛有紅十字徽記,戰時當作救護站之用。在十二月二十日上午七時,日軍拿着一枝小鋼炮向救護站推進。此時,有 兩名聖約翰救傷隊隊員正推着兩個傷兵去救護站。突然,有日兵急忙衝前,在背後刺了救護員一刀,當場身死。另外一位救護員立即逃跑,日兵立即追劈,救護員亦 慘遭殺害。不過,這只是事件的開端‥‥‥
很快,日軍便圍困慈幼修道院。他們將裡面所有傷兵都殺光,然後將醫護人員男女分開。他們押解所有男醫護人員上柏架山,當時一位醫護見習生Osler Thomas回憶說:「他們將我們押山柏架山後,叫我們擰轉身。然後他們就開槍射殺我們了,他們一邊開槍,一邊高呼慶祝,狀極開心。射完之後,他們還驚我 們無死,一腳踢我們到壕溝裡。」另一位倖存者Leath回憶說:「我看見Watt 中士被槍決,他已經倒在地上,但日本兵依然用利刀刺他幾次,確保中士已經死亡。」
未懼身上被子彈留痕
打仗殺人,最緊要一膽二力三功夫。如果無膽,你無論有幾好技術,都只是趙括再世,紙上談兵,做一個出色的鍵盤大師。加拿大兵在香港各軍之中,據說一開始非常不濟,練習開槍都要擰歪瞼,無膽無力無功夫,不過他們一上戰場,爆發出來的膽色,造就一個個不朽的傳奇。
肉體擋炸彈 - 約翰‧奧斯本 (John Osborn)
加軍戰俘之慘狀。 |
約翰‧奧斯本是加拿大溫尼伯榴彈兵A連(Winnipeg Grenadiers A Company)成員。當日12月19日下午三點三,加拿大溫尼伯榴彈兵A連鎮守畢拿山山頂,但很快被日軍包圍,長官Gresham 舉白旗投降之際被射殺,於是軍隊決定突圍落山。當時,日軍的手榴彈及迫擊炮紛紛射向加拿大軍隊,奧斯本一見手榴彈,便立即拿起扔向日軍。有一次,他來不及 拋走手榴彈,在場軍人Matthews事後回憶:
「奧士本當時離我大概20碼,爆炸時,我立刻趴下,心想這次死定了。豈料爆炸之後,我竟然無死,但我見到奧士本死在地上。奧士本用身體蓋着炸彈,救了我一命。」
奧斯本以身擋炸彈,一個人最少救了六個士兵,因此,他是香港唯一一位軍人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勛章」,是最高榮譽的英勇勛章。在香港公園,現存奧斯本奧斯本銅像;香港亦有奧斯本軍營(現為解放軍東九龍軍營),用紀念奧斯本。
義犬報恩 根達中士
與奧斯本差不多時間,根達(Gander)中士同樣犧牲了。根達並非人類,而是一頭紐芬蘭犬。牠體型龐大,不少人以為牠是一頭熊。根達原名叫 Pal,曾經抓傷小孩面部,差點要人道毀滅。後來軍人Fred收養牠,改名為Gander,自此成為加拿大皇家來福槍團的吉祥物。後來,根達賜為中士,得 以隨團來港。日軍在筲箕灣鯉魚門一帶附近登岸,牠會狂吠及去咬日軍;當日軍進逼受傷的加拿大軍,牠曾偷襲日軍,逼使日軍改變路線,救了不少受傷士兵;後來 根達看到日軍投擲手榴彈,眼看受傷士兵避無可避,牠一口把手榴彈帶到遠處,最後爆炸而亡。
老安增編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及奸殺
日軍佔領香港後,立即拿出了其對被征服者慣用的“拿手絕活” 燒殺淫掠, 而用日軍的官方語言說則是“大放假”。
當英軍正式宣佈投降後, 駐守赤柱的一支英軍因與總部失去聯繫故而繼續頑強抵抗, 直到數小時後才放下武器。這一延長的戰鬥觸怒了日軍, 於是一場兇殘的屠殺開始了。在如今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地方,戰時被用為軍醫院,170 位傷兵和手無寸鐵的被俘軍士全部被殺, 另有七、八名女護士遭奸殺。據一位目擊者、加拿大陸軍隨軍牧師巴萊特日後在東京戰犯審判法庭上作證時回憶道, 被俘英軍士兵被殺後身體往往被肢解, 耳朵、舌頭和鼻子都被荊掉,眼珠也被挖去。女護士均遭強姦, 其中一位護士被日本兵士按倒在兩具英軍士兵的屍體上, 隨後慘遭輪奸。
日軍暴行,罄竹難書
所有香港抗日人員包括國民政府駐香港機構的工作人員也是日軍大練刺刀的靶子。國民政府交通部駐港官員就在12 月2 日下午全部遇害, 而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內侄孫伯年之死最為壯烈。當時孫伯年正在港工作, 一天晚上終因漢奸出賣而被俘。日軍威逼利誘他投降, 遭到嚴詞拒絕。日軍要割去孫伯年的舌頭, 沒有得逞。惱羞成怒的日軍給孫伯年打了一針, 孫立即全身浮腫, 旋即失去了知覺, 並最終取義成仁。
至於香港平民百姓的遭遇更是慘不忍睹。深水埗元洲街有一婦人背著兒子上街買菜, 回來時正遇戒嚴, 面對自己的住所不敢過街回家。而此時她的另一兒子正好站在對街的家門口, 看見大街對面的母親就想橫穿馬路。大驚失色的母親惶急之下情不自禁地走下馬路, 一邊大聲吃喝一邊搖手示意兒子停下。日軍望見後不間青紅皂白立即開槍, 母子三人立斃於大街之上。見者無不切齒, 而殺人成性的日軍反而獰笑不已。
此情此景在當時的香港隨時可見。婦人更是日軍淫威大發的對象。上面所說的屍體上的輪奸僅是冰山一角, 當時在深水埗街上、樓梯上到處可見到的全身赤裸、血肉模糊的女屍, 在鑽石山間避難中的四位電影女演員突遭日軍輪奸, 跑馬地某女一夜被奸多次,。
當時香港兩位影星梅綺和林妹妹的悲慘故事更以令人扼腕不已。梅綺曾以《駙馬豔史》等影片馳名香港, 英軍投降之日正好是她與有“華南影帝” 之稱的張瑛喜結連理的日子。在刺刀的威脅下, 新婚中的梅綺同樣沒有逃脫無數女同胞的厄運, 她就在新婚夫婿面前慘遭日軍污辱。受辱的陰影從此斷送了她和張瑛的愛情和幸福。
另一位擅演反派角色的影星林妹妹的遭遇更是讓人不忍卒聽, 為了躲避日軍的姦淫, 林妹妹帶著一群年輕姑娘匿藏在一個地下室中, 不幸最終仍為日軍發現。具有江湖兒女豪爽氣派的林妹妹挺身而出一邊與獸兵周旋, 一邊叫那些姑娘逃走, 而她自己把日軍引向另一方, 最終犧牲了自己的貞節!
(以下轉自百度)
戰役結果
1941年12月25日,在港督楊慕琦帶領之下,一眾英國殖民地官員渡海親身前往被日軍佔據的半島酒店的三樓的日軍總司令部投降。酒井隆隨即暫代香港總督職務,直到磯穀廉介接任為止。此日由於亦為耶誕節,因而香港市民稱為“黑色聖誕”,自此香港人口中的“三年零八個月”香港日治時期從此展開。
到1942年2月20日,日軍中將磯穀廉介成為了首任日治時期總督,香港正式淪為日本佔領區。
在英軍主力部隊選擇投降的同時,約15名英國高級軍官及30多名其他官兵與英國情報官員選擇跟隨當時中國駐港的最高代表——中國海軍中將陳策乘快艇從香港突圍。最後成功經廣東惠州、重慶、緬甸抵達印度。陳策亦因此獲得英皇授予爵級司令勳章。
在香港保衛戰中,盟軍共陣亡2113人,8500人被俘。日軍共陣亡706人,1534人受傷。
1941年11月,加拿大軍方從溫哥華為香港派駐兩營援兵,共1,975人。他們大多未完成訓練,且未裝備重武器。最終有557人戰死,餘者成為日軍的戰俘。
加拿大援兵包括:
溫尼伯榴彈兵部隊
加拿大皇家來福槍團
當時香港的防禦戰略要塞包括:
黃泥湧峽
鯉魚門
戰俘被關押在以下地方:
赤柱拘留營裏的戰俘
深水埗軍營(後來改為越南船民營,位於今日深水埗西九龍中心和附近的居屋屋苑)
柴灣小西灣
橫濱軍營
福岡軍營
大阪軍營(日本)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香港重新由英國管治,被囚的加拿大士兵也獲得釋放。生還的加拿大援港士兵其後成立了香港退伍軍人會。其中包括羅遜準將的280名陣亡加軍葬於柴灣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日軍年12月26日在港島北岸進行入城步操
勝利入城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 溫哥華市民慶祝勝利。 |
二次大戰英國在遠東的防衛重心是印度,前線的重點則是新加坡。香港作為孤懸在南中國的城市,在日本的包圍之下不單缺乏長期防守所需的縱深,亦沒有戰略上的實質作用。對兵力緊絀的英國來說,防守香港已是鞭長莫及。香港的陷落,早已是在英國的預計中。
事實上,戰爭開始前曾經有人提議宣佈香港為不設防城市,以減少無謂的損失。1941年1月當英國遠東總司令要求向香港增援兩個加拿大營時,邱吉爾亦一度認為是無意義的犧牲而提出反對。
歷史影響
香港保衛戰的結束,對各陣營均產生影響:
香港
淪陷使香港暫時脫離了英國的殖民地管治,展開了3年零8個月的香港日治時期。
英國
香港的陷落早在英國預料之內,然而由於陷落的迅速,使英國方面重新評估其在東南亞的防衛策略。然而,其後英屬馬來亞、新加坡等地亦相繼迅速陷落。
日本
開戰之時日軍預計需要半年時間才能攻陷香港,但戰事於不足一個月內結束,對日軍而言是意料之外,因此某程度上這次勝利振奮了他們的士氣,並加快其攻佔東南亞的進度。
中國大陸
香港被日本控制後,使中國大陸地區少了一個資源補給的中轉站,對抗戰構成一定負面影響。
附;二零一五年日本平成二十七年八月十四日, 日本首相安位晉三的語言偽術談話, 通篇虛偽卸責。此人滿腦袋是軍國主義, 忘華之心不死!
戰後七十年來臨之際,我們應該回顧二十世紀,回顧戰爭及戰後的歷史,吸取歷史教訓,面向未來。
百年前的世界,以西方世界為中心的 各國不斷的擴大著各自的殖民地。憑藉著壓倒性的技術優勢,十九世紀,殖民統治的波瀾席捲了亞洲。那種不要淪為殖民地的危機感,是日本近代化的原動力。使得 日本建立了亞洲第一個立憲政體,維護了日本的獨立。日俄戰爭的勝利,也給眾多處在殖民統治下的亞洲和非洲人民帶來了勇氣。
經過席捲全球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民族獨立運動蓬勃開展,放慢了世界殖民地化的進程。那場戰爭,戰死者有千萬人之多,其悲慘難以言明。世人於是期盼和平,並建立了國聯,簽訂和平協議,使戰爭行為違法化,新的國際社會的潮流誕生了。
當時的日本,也是緊跟著國際潮流的步伐。然而,世界性恐慌不斷,歐美諸國,陷入殖民地的經濟泥潭,導致經濟停滯不前。日本也遭受了經濟上的巨大打擊。日 感國際上的孤立無援,無論外交或是經濟,都陷入了巨大的困難之中,於是日本出現了用武力打破這種困局的想法。當時的日本國內政治系統,未能制止這種念頭。 於是,日本錯判了國際形勢。
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然後脫離國聯。日本,逐漸成為了國際社會壯絕犧牲之後建立起來的國際新秩序的挑戰者。前進方針一錯再錯,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然後,七十年前,日本,戰敗了。
戰後七十年之際,在國內外因戰爭隕命的所有人的亡靈之前,讓我們深深鞠躬,以表沉痛悼念之意。
那場戰爭,我國三百萬同胞隕命。背負著祖國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戰死沙場的同胞們。戰後,嚴寒酷暑,遙遠異鄉,饑寒交迫中離世的同胞們。廣島、長崎原子彈下,東京以及日本各個都市的空襲中,沖繩等地陸上戰鬥中死去的眾多平民百姓,都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戰火波及的各個國家,同樣,犧牲了無數本應有著美好未來的年輕人。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各個島嶼,曾經作為戰場的地域,大量的無辜平民們不僅死於戰事, 還死於由戰爭引發的饑荒,受盡苦難。此外,在戰爭的陰影下,名譽和尊嚴受到深深傷害的女性們。他們的遭遇,我們一樣不能忘記。
我們國 家,給那些無辜的人們,帶去了無法估量的損害和苦痛,這是事實。歷史,是無論如何無法改變的過去,這便是歷史嚴酷。那些逝去的人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 生,都有各自的夢想,各自所愛的家人。每念及次,即便是現在,心中苦痛,難以言狀,唯有,唯有這斷腸之念,竟不能止。
現在之和平,是建立在如此犧牲之上的。這,便是戰後日本的起點。
絕對不能再重蹈戰爭的覆轍。
事變,侵略,戰爭。我們絕不再用任何一種武力威嚇的手段來解決國際的紛爭。永遠告別殖民統治,建立一個尊重所有民族獨立自主權利的世界。
對戰爭深深悔悟的同時,我們國家如上誓言。建立自由民主的國家,尊重法治,堅守不戰的誓言。過去七十年,一路走來,貫徹至今。我們靜靜的守護這個不變的方針,今後也會貫徹下去。
我們國家,對於那場戰爭,多次痛徹的反省,併發自內心的道歉。為了將反省道歉之意落於實處,我們時刻銘記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以及臺灣地區,韓國,中國等亞洲鄰國人民苦難的歷史,戰後一直致力於這些國家的和平與發展事業。
這是歷代內閣的立場,今後,依然不會動搖。
然而,我們也知道,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受難國人民失去了親人的悲痛,飽嘗戰爭塗炭之苦的辛酸記憶,恐怕也是很難痊癒的。
因此,我們必須始終銘記在心。
戰後,從亞太各地回國的600萬日本人,成為日本再建的原動力。滯留在中國的近3000日本人孩童,平安成長,再一次踏上祖國的土地。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等過去的俘虜們,多年以來時常訪問日本,互相安慰紀念彼此的戰死者。這些事實,我們不能忘記。
嘗盡戰爭之苦的中國人,飽受日本軍折磨的過去的俘虜們,竟能對我們如此寬容,想必他們內心也曾經曆過多少糾結,又曾做過許多努力吧。
以上種種,我們也應該時刻銘記於心。
由於人們的寬容之心,戰後的日本得以重歸國際社會。戰後七十年,我們國家,向所有為對日和解做過努力的人們和國家,表示由衷的感謝。
日本戰後出生的世代,如今已經超過總人口的八成。我們畢竟不能讓那些跟這場戰爭毫不相關的子子孫孫永遠的謝罪下去。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日本人,世世代代,必須認真面對歷史。以謙虛之心,承擔繼往開來之責任。
我們的父輩那代人,是從戰後貧窮的荒野中走來的。如今,我們這代人,得以擁有美好的未來。這得益於先人們不懈的努力,以及那些曾經作為敵對方與我們交戰,而後不計前嫌,向我們施以援手的美國,澳大利亞,歐洲諸國等國家給予的幫助。
凡此種種,我們將繼續傳唱下去。深刻吸取歷史的教訓,開拓更美好的未來,為亞洲及世界的和平與繁榮盡一份力。這是我們莫大的責任。
我們,不會忘記,曾經試圖用武力改變國運的過去。因此,我們國家,今後無論面對怎樣的紛爭,都會尊重法治,絕不使用武力,堅持使用和平外交的途徑來解決 紛爭。這個原則,我們將始終堅守下去,並會宣導其他國家。作為唯一的原子彈被爆國,我們以核武器不擴散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並為之在國際社會上承擔自己的 責任。
我們不會忘記,在二十世紀,戰爭的情況下,許多女性的尊嚴和名譽受到深深的傷害。因此,我們國家願意為這些女性出一份力。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正引領世界努力打造一個不再傷害女性人權的世紀。
我們不會忘記,經濟停滯會滋生紛爭。因此,我們正在努力打造一個不被任何國家強權所左右的,自由,公正,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強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 為世界繁榮與發展盡一份力。繁榮是和平的基礎。貧困是暴力的溫床。我們希望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得到醫療,教育,自力的機會。我們也為了這個目標努力著。
我們不會忘記,我國過去是國際秩序的挑戰者。因此,我們現在毫不動搖的堅持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與其他堅持普世價值的國家一起攜手,高舉積極和平主義旗幟,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
戰後八十年,九十年,甚至一百年,我們與全體國民一起,努力打造上述的日本。這是我們的決心。
平成二十七年八月十四日
內閣總理大臣 安倍晉三
老安按: 如今香江青中少年都"忘"了日本的對中華的罪行, 反而對中華厭惡, 反過來對東洋親切, 雖然東洋至今還未如德國般誠認錯及懺悔, 世事如此, 老鬼們只有嘆一聲無奈。
今天借此貼悼念為了中華民族生存而犧牲的先烈及無辜死去的善良人民, 也悼念了為了公義而不遠千里而去的加拿大青年軍人。
今天也為香港部份人之行為及思想感到不解及迷惑。我們可以反共、反現政權郤不應反中華。
3 則留言:
拜讀上面之紀錄文章,補充了很多未知的史實。日寇侵華,中國八年抗戰,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是長輩們最痛心的回憶!少年時一時高興學日文,後來知道父親會不喜歡,秋立刻就放下不學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