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星期一

不作不死, 老作找死!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曰迫我, 忍無可忍!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曰犯我, 我必犯人!!! 你做初一, 我做十五!一個無知無智的電影丑角演員被所謂民主的一人一票選出來做領導人,不去腳踏實地謀人民民生福祉,却去思忽貴追求莫名其妙的西方同路人,把自己兄弟民族懟成仇人,還要在"大佬"面前非禮大嫂,抵死!!! 這大佬不是如美國的老而不拜登, 他是普京!!! 烏克蘭分裂了,東部两个省正式宣布獨立成二個獨立國家!


下面轉文:
危機爆發!普京一不做二不休,采取重大行動

牛彈琴 於2022-02-21

一覺醒來,烏克蘭危機徹底爆發,普京一不做二不休,采取重大行動了。

很悲哀地,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局勢向最糟糕方向狂奔,但最最糟糕的結果,可能還在後面。

一連串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重大進展。

1,克里姆林宮舉行儀式,普京簽署法令,承認烏克蘭東部的兩個地區為獨立國家。普京看上去很生氣,說,“我認為,有必要做出一個姍姍來遲的決定:立即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和主權。”

頓涅茨克人民聽到公布,歡忻若狂!!!


2,此前,普京召開俄羅斯安全理事會議,一大批高級官員建議,立刻承認這兩個“共和國”,其中一官員甚至表示,讚成這兩地成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但普京很快糾正了他。

3,在視頻講話中,普京為俄羅斯的舉動辯護,認為造成這一切的結果是北約,北約的咄咄逼人給俄羅斯構成了生存威脅。至於烏克蘭,普京說,烏克蘭不僅僅是俄羅斯的鄰國,是我們共同歷史的一部分。但現在的烏克蘭,卻成為西方遏製俄羅斯的工具。

4,按照西方媒體的報道,根據普京的命令,俄羅斯軍隊隨即作為“維和部隊”,進駐這兩個“共和國”。

5,美國隨即宣布,拜登會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禁止在烏克蘭東部相關地區進行新的投資、貿易或融資。但白宮也宣稱,這些措施還不同於為應對俄羅斯入侵而準備的更嚴厲製裁。西方股市暴跌,俄羅斯股市崩盤,股指大跌13.21%。

6,一直在斡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強烈譴責俄羅斯的決定,並呼籲立刻召開安理會會議。此前一天,馬克龍多次打電話給普京,甚至撮合普京和拜登會晤,一個電話是在莫斯科時間淩晨1點。但普京也說,雖然談到了淩晨二點,馬克龍認為“美國的立場發生了一些變化,但遺憾的是,他無法回答這些變化是什麼”。

7,視頻顯示,在烏克蘭這兩個地區,人們歡呼普京的決定,燃放煙花,揮舞俄羅斯國旗,演奏俄羅斯國歌。

8,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槍聲陣陣,大炮隆隆,按照烏民間武裝的說法,已有4名平民在烏克蘭炮擊中喪生,多人受傷。烏克蘭軍方表示,就在這個周末,兩名烏士兵喪生,周一又有一軍人受傷。

9,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指控,烏克蘭軍方21日發射炮彈,摧毀了俄軍1個邊防哨所,並說俄邊防部隊成功阻擋烏克蘭一偵查小隊跨境破壞,打死5名烏克蘭士兵,但這些都遭到烏克蘭方否認。最新消息,俄方稱還俘獲了一名烏克蘭士兵。

10,美國則指控,俄羅斯已經編製了一份烏克蘭人黑名單,俄羅斯入侵後,這些人將被殺害或送往拘留營。但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這完全是一派胡言,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名單……

輿論戰、外交戰、陣地戰,中間是折衝樽俎、大國博弈。

毫無疑問,2月21日是一個分水嶺,從這一天起,局勢急轉直下。

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我也不知道,但總體很悲觀。

但有些事情,其實是可以預料到的。

第一,烏克蘭再不是原來的烏克蘭。

8年前,克里米亞失去了;現在,又是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好歹也是東歐大國,但現在山河破碎,戰亂不止。

第二,不排除更激烈的衝突乃至戰爭。

不是所有烏克蘭人都能接受這樣的結果,如果不接受,那就是戰鬥,甚至是戰爭。但俄羅斯軍隊作為“維和部隊”,肯定不會坐視不管,那就是俄烏戰爭了。

第三,西方現在也是進退兩難。

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俄羅斯有否決權,注定不會有任何結果。製裁俄羅斯,俄羅斯不怕。西方更擔心的,惹急了俄羅斯,或者烏克蘭不甘心失敗,那就是全面戰爭,那局勢更無法收拾。

第四,西方不得不回到最初的問題。

北約東擴,到底增加了安全,還是帶來了更大危機?在俄羅斯的極限施壓下,或許北約會就此止步,只是烏克蘭,再回不到過去了。

唉,最後怎麼說呢?

普京就是普京。

面弓對西方的強壓,一不做二不休,幹脆直接承認兩個地方為國家。然後大軍“應邀”開進,西方除了強烈抗議,似乎也沒有辦法。別忘了,此前周末,普京還親自指揮,向西方展示了俄羅斯強大的核打擊能力。

這個世界,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北約啊北約。

北約一直不停膨脹,聲稱東擴確保了安全。但俄羅斯很憤怒,北約你違背承諾,擴展到家門口,更威脅了俄羅斯的生存。烏克蘭是想加入北約,得到西方庇護,但卻徹底惹怒了俄羅斯,普京忍無可忍。至於理由,唉,理由總有的是。

這個世界,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大國雄心的北極熊。

烏克蘭啊烏克蘭。

前面也說了,算起來,蘇聯解體已經三十年了,在當年的蘇聯,烏克蘭是實力僅次於俄羅斯的老二,但三十年過去了,國家分裂,山河破碎,戰亂不止,現在又淪落到這種境地,究竟是誰的過錯?

這個世界,如果不能自立自強,如果任由國內分裂撕裂,但結果,肯定是淪為他國的棋子,棋子永遠改變不了棋子的命運。可憐,可歎!

老安按:

世界大戰似乎越來越近了!五眼联盟有可能挑起台海戰争以圍魏救趙!烏克蘭戰事已經實際開始了, 臺海戰爭還會遠嗎?

民意如水,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本是同根生, 出賣民族實低能, 今日如此, 西烏克蘭人自作自受!!!不要怪普京狠!!!

烏克蘭跟俄罗斯同祖先, 同DNA,同文同語(小許分别等於廣東跟廣西白話),同一上帝同一聖經唯一分别是教派!使乜搞到咁!

一個香港頂級西藥推銷員對中國能治療新冠病毒病的中藥下妄語。

轉文: 一個香港頂級西藥推銷員對中國能治療新冠病毒病的中藥下妄語。簡直是KS不如。以下的評論值得關注。

轉:許樹昌醫生,你想知道連花清溫膠囊在藥理學上如何治療 Covid-19嗎?你為何缺乏頂尖科學家研究態度和精神?

美國史丹福大學以發表論文和被引用數量選出許樹昌醫生為「全球 2%頂尖科學家 2021」在呼吸學科全球排名第二。

“全城熱買的「連花清瘟膠囊」的成效,許樹昌表示未有科學數據顯示該藥能對抗新冠肺炎,或對抗相關病徵,建議有初期病徵者服用必理痛等西藥紓緩,若對必理痛過敏,可服用阿士匹靈來消炎及退燒。”

(星島日報 2022.2.19)

請許樹昌花些少時間看看下面的連結去了解祖國的南方醫科大學以“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解釋連花清瘟膠囊如何有效地治療 Covid-19吧!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67482/

許醫生,你雖然被史丹福大學「吹捧」為 「全球 2%頂尖科學家 」在呼吸學科全球排名第二,你昨天對連花清瘟膠囊的錯誤言論正好証明你衹識閱讀西方的醫學雜誌而對祖國的醫學發展一點也沒有興趣,更沒有求知的動機,甚或鄙視。

許樹昌,你對連花清瘟膠囊一點研究也沒有,亦不去尋找資料,卻隨便發表言論說未有科學數據顯示該藥能對抗新冠肺炎。這是一位被史丹福大學美譽在呼吸科全球排行第二的「頂級科學家」中應有的「基本科學研究態度和精神」嗎?

另外,許樹昌,你對連花清瘟膠囊的負面評價將令一些原本想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的新冠肺炎確診者拒絕服用。連花清瘟膠囊在祖國証明對 Covid-19 有超過 90%的療效!

許樹昌,你對中醫和中藥一點認識也沒有,請問你以什麽「資格」和「資歷」評論祖國已批淮的中成藥。

許樹昌,沒有人阻止你做西藥的「推銷員亅。但是,請你不要對你毫無認知的中成藥妄加貶議!

許樹昌,若如你所說普通的感冒藥可治療 Covid-19, 全世界的醫護界便不會被新冠病毒折騰了兩年,全世界亦不會有超過 5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香港市民現時亦不會在疫情的惶恐中生活。

許樹昌,請你不要被史丹福大學的「吹捧亅而蒙蔽你的「專業目光」。請你詳細地閱讀上述連結後再向市民發表連花清瘟膠囊對 Covid-19療效的正確言論吧!

許樹昌醫生,請勿夜郎自大!!!

NCBI.NLM.NIH.GOV

www.ncbi.nlm.nih.gov
另一貼文:

最佳西藥推銷員???

許大專家, 許樹昌大醫生,,,,必理痛,阿士匹靈已經通行天下, 好似唔使你咁尊貴的世界十大專家去幫忙推銷, 係嗎!!!!

疫情如海嘯, 香港生死一綫, 本應齊心抗疫, 莫理政治, 學術霸權, 要貼地, 要海納百川, 好能可惜, 香港一班高知低智依然Bang Seven!

香港大學的專家許樹昌醫生,你想知道連花清溫膠囊在藥理學上如何治療 Covid-19嗎?你為何缺乏頂尖科學家研究態度和精神?

美國史丹福大學以發表論文和被引用數量選出許樹昌醫生為「全球 2%頂尖科學家 2021」在呼吸學科全球排名第二。

“全城熱買的「連花清瘟膠囊」的成效,許樹昌表示未有科學數據顯示該藥能對抗新冠肺炎,或對抗相關病徵,建議有初期病徵者服用必理痛等西藥紓緩,若對必理痛過敏,可服用阿士匹靈來消炎及退燒。”

(星島日報 2022.2.19)
請許樹昌花些少時間看看下面的連結去了解祖國的南方醫科大學以“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解釋連花清瘟膠囊如何有效地治療 Covid-19吧!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67482/

許醫生,你雖然被史丹福大學「吹捧」為 「全球 2%頂尖科學家 」在呼吸學科全球排名第二,你昨天對連花清瘟膠囊的錯誤言論正好証明你衹識閱讀西方的醫學雜誌而對祖國的醫學發展一點也沒有興趣,更沒有求知的動機,甚或鄙視。

許樹昌,你對連花清瘟膠囊一點研究也沒有,亦不去尋找資料,卻隨便發表言論說未有科學數據顯示該藥能對抗新冠肺炎。這是一位被史丹福大學美譽在呼吸科全球排行第二的「頂級科學家」中應有的「基本科學研究態度和精神」嗎?

另外,許樹昌,你對連花清瘟膠囊的負面評價將令一些原本想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的新冠肺炎確診者拒絕服用。連花清瘟膠囊在祖國証明對 Covid-19 有超過 90%的療效!

許樹昌,你對中醫和中藥一點認識也沒有,請問你以什麽「資格」和「資歷」評論祖國已批淮的中成藥。

許樹昌,沒有人阻止你做西藥的「推銷員亅。但是,請你不要對你毫無認知的中成藥妄加貶議!

許樹昌,若如你所說普通的感冒藥可治療 Covid-19, 全世界的醫護界便不會被新冠病毒折騰了兩年,全世界亦不會有超過 5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香港市民現時亦不會在疫情的惶恐中生活。
許樹昌,請你不要被史丹福大學的「吹捧亅而蒙蔽你的「專業目光」。請你詳細地閱讀上述連結後再向市民發表連花清瘟膠囊對 Covid-19療效的正確言論吧!

許樹昌醫生,請勿夜郎自大!!!
許樹昌, 你係科研專業, 你可不可以用科學求真精神, 化一天時間, 看看神州你老母祖宗的中醫中藥, 係唔係完全無能用, 中醫中藥冇能用, 點會有你思忽生存在世, 去睇下, 研究下, delay no more!!!

附:



蓮花淸瘟膠囊受到美國認可。
US Health Agency Say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Help COVID-19 Patients Recover Faster
The U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said “overall,” treatment with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Lianhua Qingwen for 14 day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and a shorter time to, symptom recovery.”
https://www.onenews.ph/....../us-health-agency-says......

2022年2月19日星期六

當今世界最弱智的三位國家領導人


一位來自利茲大學校友對三位西方領導人的嚴厲抨擊。你知道他是誰嗎?

(老安註: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是一所位於英國第三大城市利茲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為世界百強名校、英國紅磚大學。)

意見

誰是世界上的好領導者?

作者楊志力,利茲大學教育博士。

今時今日世界一片混亂的。全球各地都迫切需要能夠穩定國家地位的領導人。可惜與之相反,我們有一群像鮑里斯·詹森、斯科特·莫里森和賈斯汀·特魯多這樣的渾蛋。

金毛鮑里斯毫無疑問,是娛樂世界圈的天賜名丑,他可算是不類政府中人。在此之前,他把自己的荒誕行為融入了自己的個人角式,以此擺脫他身上任何醜聞了。但是這一次的“派對門”,隨著派對結束。他就像無綫風箏在颶風中隨風亂舞,撞向地面。從他嘴裏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是沒有人會相信的。他對政府的煩瑣政務毫無興趣,他只喜露面在派對或公開塲合的鏡頭前面。

每次,當他張開嘴,就是噴。相信這一次,就連他那精心造形的有意捲曲、蓬亂的頭髮也不能拯救他了。他那獨豎一幟却是無能的管治,對現世人的苦難麻木不仁,他下令從喀布爾混亂的撤退中疏散的是動物寵物却無視瀕危雖被拯救的人。誰知道他黑暗的心裏潛藏著什麼鬼主意! 對他來說,生活只是一場遊戲,隨他的旨意玩弄人生。他是典型的伊頓名門紈絝子弟的活脫化身。

在外交事務中,他只是一匹一招了的稚馬,他唯一招數是一個緊隨美國主子的腳步的溫順馬崽。他捲入了關英國屁事的潛在軍事武裝衝突。他忘記了托尼·布萊爾在伊拉克所遭受的恥辱,而且他很可能會重複這愚蠢。他與英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歐盟脫鉤,背棄世界主要崛起大國中國,背叛了法國,他面前是一個急需麫包與肉的國家。為什麼一個毒品成癮攻心的領導人會把他的國家最新的航母走去南中國海無端挑釁,這個地區早已不再是英國的勢力範圍,這樣無休止地燃燒他的國家負擔不起的寶貴美元,為了重溫英國的帝國的過去嗎?

金毛鮑里斯,你生得晚了兩個世紀了!

對鮑里斯最好的批評是他從來不甘寂寞,他沒有一點貼地常識,也沒有一點兒戰略意識。他就是沒有準備好治理國家,也不適合領導國家。任何選擇鮑里斯擔任舵手的國家都會禍不單行。他不知道英國將走向何方,只是緬懷過去。但是,他的祖師爺溫斯頓·丘吉爾却不是,金毛他對未來惘惘然,對現在也無心,只有對過去的癡迷。我提名鮑里斯為世界上的地緣政治小丑,何是這是英國負擔不起的一個非常昂貴的笑話,有利於酗酒荒唐的政黨,但不利於治國政黨政治。

在渾人笨伯的圖騰柱上,比鮑里斯低一等級的是加拿大的賈斯汀·特魯多。儘管他有著家族輝煌的血統,但他的履歷卻薄弱得驚人。利用他的家族名聲,這位前酒吧打手保鏢已經成為了加國最高領袖。特朗普這一次說法是對的,他稱加拿大總理“懦弱而愚蠢”,讓他的國家跟中國玩跳棋,陷入華為首席財務官的官非與中國長期拔河,而他的父親皮埃爾則刻意將中國培植成盟友。在賈斯汀的領導下,加拿大已經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沒有任何權利,也沒有所有法定而複雜的聯邦制度。中立的加拿大在他父親領導下,拒絕走進美國的彀中,並對以中國為鄰國的緩和政策產生積極的影響。

由於他的兒子完全傾向於美國,老杜這種影響力已不存在。它隨著特朗普式的颶風而消失了。特魯多愚蠢地簽署了五眼聯盟的協議來懟中國,並派出加拿大海軍艦艇往世界上最惹火的地區 - 南中國海。美國有一個遏制中國的議程,而其實不關加拿大的任何方面。對加拿大一點好處也沒有。如果加拿大不知死去找麻煩,遲早有一天。只需要一門走火的大炮,你就會發現加拿大的艦隻沉於海底。加拿大為的是什麼?

特魯多的唯一殺著就是他的半吊子美貌。但外表永不是等於袋腦,也不等於積豆成兵。是的,他的外表可以讓外國領導人的妻子們著迷,像特朗普這樣的小丑天生戴綠帽精。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特朗普發自內心地討厭特魯多的原因。但世界需要的是聰明的全球領導人,而不是有肌肉發達的政治“鴨”。

鮑里斯古怪搞笑,而特魯多卻很軟弱鵪鶉。儘管賈斯汀曾是一名保鏢打手,但他被特朗普視為懦弱欺淩的目標。鮑里斯和賈斯汀都對未來不感興趣,缺乏遠見、欠缺戰略意識,缺乏長期規劃。兩人都喜出鋒頭出鏡頭。對於這對組合來說,言過其實。他們是典型的低知弱智頭人。

一個詞“人頭豬腦”可以概括了的斯科特·莫里森。此前,澳大利亞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有著良好的關係,這種關係對雙方都非常有利。但是,竟然,在雙方沒有任何挑釁的情況下,莫里森決定接受美國對中國在香港和新疆濫用人權的指控。作為一個香港人,我可以告訴他,他對我的城市的說法大錯特錯。是的,今天香港是一個政府管治不善的地方。但這是因為北京在過去二十三年給了地方領導人太過放鬆放任,讓美國資助的社會活動人士瘋狂失控:這完全是對自由的濫用 - 而不是缺乏自由。九個月來,混亂和暴力都在肆虐。他們是香港的像特朗普一樣的暴徒。

至於新疆,實際是當地被引入的恐怖暴亂事件。美國對911恐怖襲擊的反應是以虛假的藉口入侵伊拉克,殺死一百多萬無辜平民。那麼,澳大利亞的道德慨憤公義又在哪呢?中國沒有入侵其他任何國家,在中國國土新疆拘捕肇事者因而對他們進行再教育和職業培訓,然後將他們釋放回社區。莫里森生吞活剥老美中央情報局的宣傳。然後,他添油加柴,要求由美國啟動調查中國意在誣為新冠病毒的源頭。莫里森更加大了賭注,破壞脫軌中澳關係,作出對雙方都不利的舉措。更荒謬的是,他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核潛艇,以抗拒中國的軍事崛起。

難道那傢伙不知道中國必須武裝自己來抵禦美國的攻擊性質的打壓嗎?中國究竟做過了什麼來惹得澳大利亞人的敵意?南海島嶼的軍事化是中國抗拒美國包圍的生死鬥爭的問題。在世界歷史上,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國家 - 即美國,試圖連續包圍另一個國家七年?中國應該坐以待斃嗎?如果澳大利亞站在中國的相同位置時候,澳大利亞領導人會怎麼做?澳大利亞當然同樣有自衛的權利。

隨著貿易資金的減少,數十億美元被轉移到建造不需要的核潛艇來應對不存在的衝突,瘋狂的莫里森想把澳大利亞帶到哪里?中國和澳大利亞從未有互相間有過戰爭。如果他們之間爆發了戰爭,莫裏森肯定是揹下所有黑鍋。

臺灣問題一直是一件令人煩厭的事件,直到美國煽動臺獨分裂分子插痛了龍的眼睛。作為一個同一太平洋生存的國家,澳大利亞應該盡自己的努力來降溫,而不是潑風點火。直到目前,澳大利亞從當美國的跟班馬仔之中獲得了什麼?莫里森看起來越來越像在伊拉克橫行的托尼·布萊爾的澳大利亞版本。澳大利亞並沒有從太平洋世紀機遇之中獲益,而是大搖大擺地跌跌蕩蕩的走進一場重大的不必要的衝突。我想不出有什麼比這地緣政治中的愚蠢自殘行為更為不智的了。

西方記者傳媒毫無根據和偏頗地稱中國主席習近平為“獨裁專制者”,錯誤地懟他處理香港和新疆的騷亂的手法。他們的盲目和偏見真的過了,看不出美國的控訴抺黑只不過是反華的宣傳。你是否否認一個主權國家有平息被外部勢力輸入騷亂的權利?

再見,鮑里斯,再見,莫里森,再見,特魯多。你們已經被證明不適合去為政了。至於特朗普,這個大話精在他胡混搗亂的美國四年總統任期裏散佈了2萬多個謊言,一千多起訴訟。他雖然下臺了,但也未出局。超過7000萬美國人還會投票給一個自戀的瘋子,不明白為什麼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還要舔美國人的靴子呢?

中國領導人憑藉獨自應對新冠肺炎的能力,是值得獲得讚譽的。沒有其他領導人在“掮起責任”方面如此果斷,鮑里斯只吹不作為,中國領導人粉碎了貪婪商人的市塲壟斷,結束了為了盈利的壓迫性的課外輔導,提倡“房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貼地指示,同時解除了八億人民的貧困,建設了世界上最龐大的高速列車網絡。如果你取得了治國成就,你就是那個優良政府的一個實在贏家。如果你把腐敗官員進行大規模、不計一切的整頓,保持午夜街道的安全稱為“獨裁威權主義”,那麼我不怕隨時隨地擁抱這“獨裁威權主義”。今天,全個世界如此多失敗的國家,只有一位領導人是在想著計劃著長遠及促進“共同繁榮”—他生活在中國,他是中國的領導人。


原文如下:

A scathing diatribe against 3 western leaders from a Leeds alumnus. Does anyone know of him?..

*DotDotNews

Opinion | Who are the world's good leaders?

By Philip Yeung, EdD University of Leeds.

It's a topsy-turvy world out there. The world cries out for leaders who can steady the ship of state. Instead, we have a parade of fools like Boris Johnson, Scott Morrison and Justin Trudeau.


Boris is, undoubtedly, a gift to the entertainment world, but he doesn't belong in government. Previously, he has parlayed his non-seriousness into his personal brand, from which he can wriggle out of any scandal. But this time, with "partygate", the party is over. Like a kite dancing in the hurricane, he is crashing to earth. No one can trust a single word coming out of his mouth. With zero interest in the mundan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he only comes to life at parties or in front of the camera.

Every time, when he opens his mouth, only hot air comes out. This time, not even his unruly, but carefully curated, tousled hair can save him. Clueless about how to govern, and callous to the sufferings of others, he ordered the evacuation of animal pets over endangered human beings in the chaotic withdrawal from Kabul. Who knows what lurks in his dark heart? To him, life is just a game, to be played by his rules. He is the living embodiment of Etonian entitlement.

In foreign affairs, he is a one-trick pony, his sole role being a docile US stooge. He follows at his master's heels into potential armed conflict where Britain has no business to be. He has forgotten the shame that has been visited upon Tony Blair in Iraq and looks likely to repeat that folly. Having decoupled from the EU, Britain's most important partner, unfriended China, the world's major rising power, and betrayed France, he now faces a country that demands its pound of flesh. What kind of drug-addled leader would send his country's newest aircraft carrier ou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looking for trouble, in a region that has long ceased to be Britain's sphere of influence, endlessly burning precious dollars his country can't afford—all for the sake of reliving Britain's imperial past?

Boris, you were born two centuries too late!

Without an ounce of common sense, or an iota of strategic sense, the best that can be said about Boris is that he is never dull. He is unprepared to govern, and unfit to lead. Woe betide any nation that picks Boris as helmsman. He has no clue where Britain is heading, only that he wants to go back to the past. But Winston Churchill he is not, with no idea about the future, no heart for the present and only an obsession with the past. I nominate Boris the geopolitical clown of the world, an expensive joke that Britain can ill-afford, good for boozy parties, but not for party politics.

Sitting one notch below Boris in the totem pole of fools is Canada's Justin Trudeau. Despite his lineage, his CV is alarmingly thin. Trading on his name, this former bar-room bouncer has become top leader. For once Trump was right, calling the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weak and stupid", allowing his country to be played like a pawn and dragged into a prolonged tug-of-war with China over Huawei's CFO, whereas Pierre, his father had studiously cultivated China as an ally. Under Justin, Canada has become the 51st state of the US, with none of the rights, and all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union. Under his father, neutral Canada refused to live in the pocket of the US, and had a moderating influence on its neighbor's China policies. With his son's total tilt towards the US, not a scintilla of that influence remains. It's gone with the Trumpian hurricane. Foolishly, Trudeau signed up for 5-Eyes to contain China, sending Canadian naval vessels to the most combustible region in the world,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US has an agenda on containing China which Canada ostensibly doesn't share. No good can come out of this. If you go looking for trouble, you will find it, sooner or later. All it takes is an accidental cannon and you will find Canadian ships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And for what?

Trudeau's one weapon is his good looks. But looks is not brains and don't amount to a hill of beans in building relationships. Yes, his looks can charm the pants off the wives of foreign leaders, cuckolding buffoons like Trump. Maybe that's why Trump has a visceral dislike of Trudeau. But the world needs global leaders with brains, not political 'gigolos' with brawn.

Where Boris is funny, Trudeau is weak. Despite being a former bouncer, Justin is seen by Trump as a soft bullying target. Both Boris and Justin share a disinterest in the future, devoid of vision, of strategic awareness, of long-term planning. Both gravitate to photo ops. For this duo, style trumps substance. They are exemplary shallow leaders.

What about the leader Down Under? Oh well, this one takes the cake for suicidal stupidity! One word sums up Scott Morrison: pig-headedness. Previously, Australia enjoyed a comfortabl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it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 relationship that had been enormously beneficial to both. But, without provocation, Morrison decides to buy into US accusations of China's abuse of human rights in Hong Kong and Xinjiang. As a Hong Konger, I can tell him he is dead wrong about my city. Hong Kong is a misgoverned place, yes. But that is because Beijing has given local leaders too long a leash for 23 years, letting US-funded activists run amok: It was a total abuse of freedom—not lack of freedom. For nine months, chaos and violence raged. They are Hong Kong's Trump-like rioters.

As for Xinjiang, it is imported terror. The US response to 911 attacks was to invade Iraq on false pretenses, killing over a million innocent civilians. Where was Australia's moral outrage then? China did not invade any country, only rounded up perpetrators for reeducation and job-training, then released them back into the community. Morrison swallowed CIA propaganda whole. Then he doubled down and demanded a US-inspired push to investigate China as the source of the coronavirus. By upping the ante, Morrison has derailed Sino-Australian relations, to the detriment of both. Worse, he is committing billions to building nuclear submarines to counter China's military rise.

Didn't the guy know that China must arm itself to fend off aggressive US containment? What has China done to earn Australian enmity? The militariz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is a matter of China’s life-and-death struggle against US encircle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have you ever heard of one country— namely the USA, trying to encircle another country non-stop for 70 years? Should China merely sit back to await strangulation? What would an Australian leader do if Australia were in China's shoes? Australia will similarly be entitled to the right of self-defense.

With trade dollars dwindling, with billions siphoned off into building unneeded nuclear submarines for a non-existent conflict, where is mad Morrison taking Australia? China and Australia have never been at war. If war breaks out between them, Morrison can surely take full credit.

The Taiwan affair had long been a sleepy affair, until America nudges Taiwan separatists into poking the dragon's eye. As a Pacific country, Australia should do its part to cool the tempers, not fan the flames. So far, what has Australia gained from being a US pawn? Increasingly, Morrison looks like Australia's Iraq-tainted Tony Blair. Instead of reaping the benefits of the Pacific Century, Australia is swaggering its way into a major needless conflict. I cannot think of an act of geopolitical stupidity more stupendous and suicidal than this.

Western reporters have baselessly and reflexively called President Xi of China "authoritarian", misjudging him on how he handled the Hong Kong and Xinjiang unrest. They are too blind and biased to see that US judgments are nothing more than anti-China propaganda. Do you deny a sovereign nation's right to quell imported riots?

Bye-bye Boris, so long Morrison, au revoir Trudeau. You have been proven unfit for office. As for Trump, this serial liar has been caught spouting over twenty thousand falsehoods during his four chaotic years in office with over a thousand lawsuits hanging over his head. He may be out of office, but not out of the picture. With over 70 million Americans voting for a narcissistic madman, why are Australia, Britain and Canada still licking America's boots?

By his competence in coping with Covid-19 alone, China's leader, hands down, deserves an avalanche of accolades. No other leader has acted so decisively in "leveling up", which Boris boasted but never delivered, smashing up monopolies and ending oppressive profit-making after-school tutoring, promoting "housing for living, not for speculating", while lifting 800 million out of poverty and building the world's biggest network of high-speed trains. If you go by achievements, there is only one clear winner in good government. If you call massive and unceremonious sacking of corrupt officials and keeping streets midnight-safe "authoritarian", then give me "authoritarianism " any day. With so many failed states littering the globe, only one leader thinks long-term and promotes "common prosperity"---and he lives and leads in China.

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

乜嘢叫動態清零!!! 啊, 原來即係攬炒!!! 明未!!!


From 澳至尊主席蔡志輝先生的Facebook發帖:

上星期,一位朋友的話令我十分驚訝!

他說:「香港根本無實行內地果套成功既動態清零制度,仲附和西方國家既立場,中國內地係唔會用限制方式去逼人打疫苗,反而一再禁止地方政府咁做,但香港跟足外國,用法例及限制令間接要市民打針。」

這是我一位從小移民外國的教會朋友,四十多歲專業人士,在一間跨國醫藥公司任職,過去幾年,精通中文的他被總公司派來亞洲區工作。

他說:「香港一直將動態清零掛在口邊,但似乎你地香港班官同專家根本唔知乜野係動態清零既核心,結果缺口開左,輸入之後爆發,間接抹黑埋「動態清零」呢個金漆招牌!」

上星期,我和他在網上聊天,他說:「你地香港既防疫方針係跟西方果一套,而唔係跟中國果套成功做法。」我說:「不是呀!香港政府表明採取動態清零政策。」他說:「你地政府表面話要動態清零,實際上係跟西方果套與病毒共存。」我問他:「你何以見得?」

他說:「香港對未打針的市民推出好多限制,甚至有d工作必須打針,否則要炒。另外又唔可以出去食飯、唔可以入商場之類,係嗎?呢種疫苗通行証就係好多西方國家所推行既。我係中國生活咁耐,中國完全無咁既事,唔會咁樣間接逼人打針。中國政府唔贊成呢種事,去年中就有一d地方政府做左類似既事,結果中央政府和衛健委都公開聲明要糾正呢種做法,強調唔可以用「限制」方式去令市民打針,打針要符合知情、自願和同意既原則。」

然後,他就發了多張有關中國政府官方網頁及多份新聞報道的截圖給我看。

他補充:「我算係比較早就去打針既,推行疫苗無可厚非,內地上年年中既時候,接種率仲唔算高,所以有d地方政府要達成目標,就用一d類似而家香港既方法間接逼人打針。中央及衛健委就禁止呢種事情。而家中國內地超過八成人口打左針,但還有超過一億人無打針,主要係小孩、孕婦、長期病患者、一d唔適合接種或擔心疫苗副作用既人。我自己都有d內地朋友,年紀同我差不多或者細我少少,佢地都係高學歷年青人,但過去兩年,生活及工作都完全沒有因為沒有打針而受到任何限制,也沒有受到任何壓力。內地比外國還自由,你地個政府點解同內地政府背道而馳,真係一國兩制,連防疫都係,唔怪得通唔到關啦!」

他說:「香港實行疫苗通行証呢個方向,就是跟住西方國家走,希望同西方國家通關,所以跟西方國家一樣,用各種手段直接或間接逼人打針,以呢d方式去令人打針,與中國的方針完全不同,中國政府嚴禁地方政府做既事,香港政府竟然全部照做,而且做得更激烈,反而真正有效既動態清零沒有做,令市民以為「清零」係無可能,結果大大打擊市民抗疫既信心,更用左兩年時間做左好多虛耗資源同人力物力既事,間接逼打針就做得好狠,但又多次堅持唔做「全民強制檢測」,講到底,就係唔肯虛心向內地政府同專家學習,我長期往返海外、香港和中國內地,接觸好多醫學專家及政府部門,你地香港有些「專家」自視好高,看不起海外專家,又看不起內地專家,在我看來,真的十分可笑。其實國內早已經在多方面好領先,如果連內地成功的經驗同實証都唔肯學習,真係搵幾百萬香港人來辛苦同冒險。」

「中國內地係以嚴格同精準既科學方式防疫,就係動態清零,重點唔係打疫苗,亦唔係追求零感染,而係當有感染個案出現,可以短時間內,有效做大規模檢測,用大數據分析追蹤源頭,用謹慎既隔離阻截擴散,再用中西醫藥結合治療患者,最後可以短時間內控制疫情,過去兩年,中國完美演譯呢個高效防控疫情系統,2020年6月後,中國基本上長期維持絕大部分地區清零,過去大半年,國內不同地區也有出現Delta及Omicron的個案,但同樣以「動態清零」策略,以幾天或幾個星期內,或最長一兩個月內,在短時間就已經有效控制疫情。其實有唔少外國頂級專家都盛讚中國動態清零政策,但外國政府因為能力,資源,政治因素等等做唔到同樣既事,就急急推行與病毒共存。有d國家就一半一半,半防疫半開放,有些國家就索性一味叫人打針,企圖盡快達致全民免疫就可以與病毒共存,咁只係搏一搏,睇睇有幾多人死,其實西方政府放棄救人,反正佢地覺得動態清零代價太大,倒不如俾一部分人感染死左,反正老人家佔比例較多,仲可以減輕政府福利同醫療負擔,其實係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所以連人民日報,新華社同環球時報都出聲警告香港,現階段不要打算走與病毒共存既路,否則帶來既人命傷亡難以估算,而且無可能同內地通關。當然啦!內地一直守得咁好,香港竟然行外國果套,內地唔會搵人命來冒險!澳門嚴格使用內地那套防疫系統,與內地都通關超過一年半,中間就算爆發過,也因為使用動態清零這方式,一個多月就清左,搞掂晒!內地同澳門市民既生活,工作,娛樂消閒,一切如常!」

居住在內地這幾年,他常常跟我分享他親身見證中國之真正強大,不止在硬件,而是制度、效率、文化、科技、人民的生活及思維,都遠遠超越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他現在身處中國內地,常說在中國內地很安全,治安比外國好好多,人情味更濃,新一代的內地年青人充滿創意及活力,有國際視野,分析力強,在控制疫情方面,更遠勝絕大部分西方國家。他非常慨嘆香港有許多誤解及抹黑中國的人,鼓勵香港人應該回內地看看真實的中國面貌,而不是只聽一些媒體的刻意抹黑及以偏概全報道。

我跟他說:「現在中央政府已經出手相助,開始有點盼望!」好多問題,我都唔知點答佢,但這樣一位在中國工作的海外華人還那麼心水清,我十分驚訝!

希望香港盡快撥亂反正,唔好再陽奉陰違,唔好再盲目崇洋,用正確方法抗疫,希望政府及專家們高抬貴手,唔好搵我地香港市民來搞啦!真係俾佢地玩殘!

2022年2月15日星期二

不容活在美國的某類粉絲的千方百計各種理由去替美國塗脂抺粉!!!是其是, 非其非!




老安以為為什麼美國在老奸巨滑的政棍領導下要挑撥,要挑釁還要大事渲染俄羅斯會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不把這世界推入戰火,不把這世界推進攬炒,當人們看清看楚今天的美國的經濟、民生、內部多樣矛盾,利益集團的互相砍劈,政黨之間的”深仇舊恨”與及某種”上帝子民”的種族至上要控制全人類的瘋狂幻想,便不會覺得是意外,究其底跟”民主、人權、公義、自由”完全拉不上邊。


目前,美國經過奧巴馬,再經過侵侵的荒唐敗家,瘋癲的搬石頭打自己腳,美國經濟已經不止是千瘡百孔,而是萬劫不復,不容活在美國的某類食米之人的千方百計各種理由去替美國塗脂抺粉!!!

這也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2月16日這一天。俄羅斯會否墮入美國設下的陷阱!!!
最新消息,俄羅斯2月14日宣稱己將完成跟白俄羅斯共同軍演的部份部隊調回本身軍區,這樣,拜登的歪招落空了,臺海有險了!!!

美國要搞全世界,包括他忠誠的隣國原因只有一個,美元!!! 歸根到底都是”錢",美國今天已經借無可借,搶無可搶,幾乎全球牠可以搶的都搶過一空,還有什麼地方可搶,牠的債怎還,牠國民生計怎維持,手上只餘”美金"這最後一枝槍!!!


德國總理朔爾茨宣布將於2月15日出訪莫斯科,希望做的最後一搏。拜登、馬克龍都都與普京通了電話,可是都沒有看到局勢有迴轉的希望,朔爾茨儼然成為歐盟最後的希望,他必須緩和烏克蘭局勢,“堅決保護”北溪-2號取得的重大成果。


烏克蘭危機一旦爆發,美國就會藉口停止北溪2號項目,這樣就打擊了歐元可以結算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份額。美元自然就可以將歐元摁在地上摩擦,進一步確立美元在歐洲的霸主地位。同樣的問題也關乎到歐元的崛起,隨著北溪-2號的推進,歐元正在面臨歷史性機遇。


從目前來看,其一,歐元已經佔世界儲備貨幣份額的37%,美國是41%,如果實現北溪2號項目開通,實現歐元結算,那就意味著超越美元就差這最後一公里。而這也同樣意味著美元和歐元進入了最後的拼死廝殺的階段,都不想在這最後一公里敗給對手。


其二,歐元正在建立一個強大的國際能源結算系統,如果北溪-2號能夠啟動就會使用這一結算系統。這對於歐元結算系統的突防至關重要,尤其是這一結算系統能夠應用在未來的中俄能源結算上,這都會對歐元產生巨大的誘惑。


其三,歐元要想抗擊美元,其背後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後盾,別忘了美元霸權之所以能夠橫行霸道正是由於美軍霸權為其提供了70多年的保護。然而現在的歐洲連最起碼的獨立軍隊都不具備,那麼歐元就需要找到一個相對可靠的軍備後盾做緩衝。如果能夠順利啟動北溪2號項目,就意味著俄羅斯會使用強大的軍力幫助歐元背書,來抵制美國的壓力。


因此歐元的成敗就在這一念之間,能否扛得住美國壓力能否按得下,烏克蘭危機就將成為這一切的關鍵。顯然所有的重任都已經落在了朔爾茨身上,他能否在2月15日與普京會面之後拿出一個挽救的方案將成為關鍵的重點。2月16日俄羅斯軍隊是否會真的“入侵”烏克蘭,就看朔爾茨能否與普京達成默契,讓歐洲進入一個新時代。

2022年2月14日星期一

火唔燒到自己唔覺痛, 西方政棍虛偽無恥的典型!!!為何全世界, 每有乜乜革命, 一定有美國旗, 美國屍挨哎現身!!!


火唔燒到自己唔覺痛, 西方政棍虛偽無恥的典型!!!香港2019年成班Hunger Champ 怎批評香港, 怎嘲諷香港,,,,"美麗風景綫"!!! 今天呢!!!

加拿大突發全國性抗議,幕後黑手是美國!!!



緊急!!!加拿大首次啟用《緊急情況法》!卡車車隊沖進BC省!警方逮捕多人!

香港2019反送中騷亂現塲!!!美國正 Hunger Champ!!!Poor Guy!!!


《緊急情況法》自出台以來還從未使用過。而法案的前身《戰爭措施法》一共被使用過三次,分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及在1970 年魁北克的FLQ 危機期間。

上週,安省因為卡車司機持續的抗議行為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而警方和政府的施壓似乎並未起到預期的效果。目前情況惡化到幾乎失控的狀態! 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表示,他將在加拿大歷史上首次援引《緊急情況法》,賦予聯邦政府額外權力,以處理正在進行的針對大流行限制的抗議活動。該法案前身《戰爭措施法》曾在一戰二戰中使用!

渥太華警方表示,首都抗議疫苗授權的人群人數超過了警方的人數。儘管省級進入緊急狀態,但抗議者無視逮捕和入獄的威脅,週末湧向市中心。

示威者在多條街道上搭建了帳篷、舞台、大屏幕,甚至還有熱水浴缸——包括在國會大廈和總理辦公室前的威靈頓街。

渥太華警方表示,示威者的“侵略性、非法行為”應歸咎於“警察執法能力有限”。

週日早些時候,警方驅散了位於安大略省溫莎市的大使橋上的抗議人士,該橋是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重要供應環節,有12 人被捕。

賈斯汀·特魯多總理就使用《緊急情況法》與各省長協商,因為反政府封鎖繼續使渥太華陷入癱瘓。 消息人士稱,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告訴他的核心小組,他將援引從未使用過的《緊急情況法》,賦予聯邦政府額外的權力來處理反疫苗授權抗議活動。 《緊急情況法》允許政府採取臨時措施,賦予聯邦政府30 天的特別權力,包括禁止人們聚集或前往某些地點,以保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福利。

《緊急情況法》在1988 年取代了《戰爭措施法》,並且在它可以做的事情上更加有限,包括要求議會監督。《緊急情況法》自出台以來還從未使用過。 而法案的前身《戰爭措施法》一共被使用過三次,分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及在1970 年魁北克的FLQ 危機期間,特魯多的父親皮埃爾·埃利奧特·特魯多援引了該法。目前 總理面臨動用軍隊結束示威的壓力。

曼尼托巴省布蘭登大學應用災害和緊急情況研究系副教授傑克林賽說,援引緊急情況法的第一步是政府表明存在緊急狀態。

他說:“他們必須基本上證明國家處於緊急狀態,這些卡車司機基本上對加拿大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要啟動國家緊急狀態,將需要證明抗議活動威脅到了加拿大的安全,甚至威脅到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應急準備部長比爾布萊爾在接受CTV 新聞採訪時表示,政府準備在需要時使用“緊急權力”,並將邊境封鎖定性為國家安全威脅。

加拿大皇家騎警說,他們在發現槍支彈藥藏匿後,在阿爾塔州庫茨的美國過境點逮捕了11 人。繳獲了13支長槍、手槍、多套防彈衣、一把砍刀、大量彈藥和大容量彈匣。

目前,部分抗議者已經向西部城市轉移,週六,數百名示威者來到了BC 省過境點,官員稱一些示威者在集會期間打破了路障。

楓樹嶺的一名卡車司機說,他在上班途中受到示威者的騷擾,週六在太平洋公路過境點舉行了針對COVID-19 規定的抗議活動,活動 最終導致導致四人被捕。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 告訴旅客盡量避開通常處理大量商業交通的太平洋公路過境點,因為抗議者繼續封鎖高速公路。

CBSA 在周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抗議活動,交通正在經歷嚴重的延誤,並建議商業交通改用Aldergrove 和Abbotsford-Huntington 過境點。素裡皇家騎警報告週末邊境附近出現嚴重交通延誤。

CBSA 發言人鼓勵通勤者和旅行者查看CBSA 網站 ,了解當前的等待時間和路況條件。

全國范圍內反對公共衛生措施的集會已進入第三週,一些觀察員報告了示威者的威脅行為 。許多噪音被投訴!

目前,BC 省很多居民及企業也受到了很大困擾!自周六以來,標誌、旗幟和響亮的喇叭一直是薩里太平洋公路交叉口的主要標誌。抗議者擠滿了位於素裡的175A 大道,這讓位於附近的托兒中心的經營者感到非常沮喪和困擾。

創意兒童學習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托兒中心的運營已經中斷。

工作人員表示,家長企圖接孩子時,被被抗議者擋住了。

業主桑德拉·克里斯蒂安說,在她對一些抗議者的行為表示擔憂後,她在周三晚上收到了一封威脅電子郵件。 郵件表示:“ '什麼樣的白痴在邊境的高速公路上建造和經營日托。停止你對事情的抱怨!”

她說:“我只關心和平抗議。請不要侵犯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生意。員工們感到受到威脅和緊張。”

加拿大皇家騎警瓦妮莎·穆恩表示, 在過去的兩個晚上,他們收到了一些投訴電話,都是投訴噪音的 。

加拿大突發全國性抗議,首都被“包圍”,幕後黑手居然是美國?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由於抗議活動的爆發式激增,當地政府於2月6日已經正式宣布全市進入緊急狀態,與過去絕大部分的動亂所不同,渥太華此次的局勢失控,其中得到了來自美國的資金支持。

那麼先來說說,加拿大最近的抗議活動到底是什麼由來。前不久,眼看著隔壁美國疫情數據爆發式反彈,加拿大總理便頒發了一條新規,即“凡是跨越美加邊境的卡車司機,必須得接種新冠疫苗”,這條新規之後,由於卡車司機中既有加拿大人,也有美國人,他們同時都有在表示不滿。

目前在加拿大以首都為首的數個重要城市,卡車司機們組成了一個名為“自由車隊”的聯盟,他們最開始的訴求,主要是希望政府能夠收回之前對卡車司機的強制接種令,由於條件得不到滿足,“自由車隊”所抗議的內容逐漸上升到對防疫政策的不滿,隨著越來越多人群的加入,目前已經上升到了對特魯多政府的不滿。

疑問,雖然加拿大在鬧抗議示威,但是損失的可不僅僅是加拿大,如果卡車司機不能自由的穿梭於美墨邊境,那麼美國這邊損失似乎更加大些,畢竟美國現在正處於經濟復甦狀態,不管是被限制入境,還是罷工示威,每天的損失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加拿大作為美國“最聽話的盟友”,如今總理特魯多已經因為抗議示威的影響,而離開了首都渥太華,在警方的調查之後發現,卡車司機抗議所花費的資金,至少有一部分是來自於美國。想想還真是可笑,加拿大數天前還跟隨在美國背後指責中國,現在背後就被美國給捅了一刀。

美國眼裡從來都沒有所謂的真心朋友,加拿大全境多個重要城市陷入動亂,這裡還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那就現在美國所有城市都是疫情重災區,而僅有著一牆之隔的加拿大,相對而言疫情控制得要很多。作為美國的鄰居,美國早已經在防疫方面自暴自棄了,加拿大想抱住最後的防線,正在逐漸變得困難極了。

至於加拿大的這場已經緊急狀態的示威遊行,到底會在什麼時候結束,或許連這個也得看美國的心情吧。

一個荒謬荒唐無恥無義無品無行無腦無智無仁無法無天的國家,天下亂之根源!!!世界絕無第二個國家是如此的!!!




一個荒謬荒唐無恥無義無品無行無腦無智無仁無法無天的國家, 美國!!!! 天下亂之根源!!!

自1776年7月4日宣布獨立建國以來,在24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沒有參與戰爭的時間只有16年。

美國自獨立以來,所參與的戰爭和對外的軍事行動多達二百多次,對印第安人的掠奪戰爭就多達百次以上,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通過這些戰爭的勝利來擴大領土,擴大勢力範圍,並獲得經濟上的利益。對美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全局性影響的戰爭經歷了八次,即獨立戰爭(1775——1781);美墨戰爭(1846——1848);南北戰爭(1861——1865);美西戰爭(1898);“一戰”(1917——1918);“二戰”(1941——1945);

據不完全統計,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了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發起的就有201場,約佔81%。2001年之後,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繼續窮兵黷武,在全球85個國家發動戰爭、開展軍事行動,給這些國家帶來的不是什麼“美好未來”,而是滿目瘡痍和無盡傷痛。

中華民族更不能忘記,忽視由大清晚年到PRC建政前,美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的極大傷害!!!

清末的八國聯軍,美國是主要掠奪者,比日本更傷害!!!

日本侵華由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美國從未阻止過倭寇的侵華行動,而且是石油、橡膠、鋼鐵、軍火、發動機、無綫通訊設備、最重要的是鋁合金、鋁材、各種先進武器,直至日本侵襲珍珠港為止。

太平洋戰爭開展後,美國始發起"援華",但是,請中華人睜開雙眼,並且自己去各圖書館找資料,美國所有援助都是有償的,飛虎隊"只是"僱傭兵性質,飛虎隊是以每機出動收酬!!!

及後,所有軍援都是要國府找數埋單的!!!!!!!!!!!!!!

日本投降後,國共內戰,美國竟是雙方都同時供應武器,又是請到圖書館自己找檔案。

還有,南海十一段主權,是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國府無艦無船,是當年美國派出軍艦上載中華民國海軍及文政官員逐段、逐島、逐礁收回並立碑的,今天,美國的國務卿布林頓竟然睜開眼睛說大廢話,大謊話,無恥至極!!! 這就是美國!!!!

民主乎哉,公義何在,仁義何有,道德全亡,不天讉還有什麼可惩這荒謬荒唐無恥無義無品無行無腦無智無仁無法無天的國家!!!!

以下是轉貼及經輯改題目的文字

“二戰”後美國發動的13場海外戰爭

袁源

導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頻繁在海外發動規模不等的戰爭,其深層動因源自謀求美國自身的利益:佔據地緣優勢、攫取資源、開拓市場、鞏固和擴大美國在全球的霸權。本文以時間為序,歷數美國在朝鮮、黎巴嫩、越南、格林納達、利比亞、巴拿馬、利比里亞、伊拉克、索馬里、科索沃等地所發動的13場海外戰爭,並梳理相關史實,揭示了發起海外戰爭這種國家行為背後的霸權本質。

美國自1776年7月4日宣布獨立以來,在240年的歷史中,沒有戰爭的時間僅有21年,即在美國223年的歷史中,美國一直在世界某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軍隊處於交戰狀態[1]。據不完全統計,從二戰結束到2001年,全世界有153個地區發生了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以執行聯合國決議、實施人道主義援助、維護世界和平、保護美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為由,發起了其中的201場,占到81%,導致3億人死亡[2]。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 Jane's Defence Weekly)於2016年底發布的世界各大國軍費統計顯示:2016年,美國的國防支出排名世界第一,軍費開支為6220億美元,佔GDP的3.59%[3],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並在100多個國家建有大約1000個軍事基地。據2017年3月16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白宮公佈了2018財年聯邦政府預算綱要報告,該報告名為《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預算藍圖》,提議增加軍費開支540億美元,以凸顯“軍事優先”,進一步增強美國國防安全和“硬實力”。

現以時間為序,歷數二戰後美國發動的13場海外戰爭,以此考察美國頻繁發動戰爭背後的種種動因:

一、入侵朝鮮(純以自以為是的意識形態以及妄想代替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以掠奪天然資源,妄想再建立受美國控制的蔣家貪腐政權,為了本身霸權利益阻碍朝鮮民族統一)

( 1950.6.25—1953.7.27)

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是二戰後美國在亞洲用軍事手段遏制“共產主義擴張”的具體嘗試。其中,朝鮮戰爭起源於朝鮮半島上朝韓之間的內戰,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蘇聯、中國、美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其中,致使內戰迅速演變為國際戰爭,成為冷戰時期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

1945年8月二戰結束、日本投降時,美蘇兩國以北緯38度線為界(簡稱“三八線”),在朝鮮劃界而治,留下內戰隱患。1950年6月25日,朝鮮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包括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的聯合國軍隊在韓國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並肩作戰,歷經數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一帶。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進行停戰談判,於1953年7月27日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戰後,美國的年度軍費由朝鮮戰爭前的150億美元飆升至400億美元以上,同蘇聯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導致冷戰局面進一步加劇。[4]

二、武裝干涉黎巴嫩(中情局全局攪動宗教及教派衝突, 攬炒本是地中海巴黎的美好國家)

( 1958.7.15—10.25)

黎巴嫩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屬於中東國家。中東地區因其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和豐富的石油資源,在冷戰中成為美蘇爭奪的重點區域之一。

1957年,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向國會提出關於中東的特別咨文,中心思想是“中東出現的真空必須在俄國人進來之前由美國來填補”[5],要求國會授權他在中東實行“軍事援助和合作計劃”。他還提交了中東決議案,宣稱保持中東地區國家的獨立和完整關係到美國的重大利益,從而授權總統動用2億美元,給這些國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美國可在這一地區使用武力,以對付“國際共產主義的武裝侵略”。3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該決議,決議的基本原則被稱為“艾森豪威爾主義”。1958年7月,根據艾森豪威爾主義,美國出兵黎巴嫩,干預黎巴嫩內政。

黎巴嫩總統卡米勒·夏蒙宣布接受艾森豪威爾主義,引起人民的反對。1958年5月,黎巴嫩爆發了反對夏蒙政權的武裝起義。7月15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以應黎巴嫩政府請求和“保護黎巴嫩主權”、“保護美國僑民”為由,批准了“藍蝙蝠動”(Operation Blue Bat),宣佈出兵黎巴嫩,保護其“被國際共產主義威脅的政權”,以加強親西方黎巴嫩政府,支持夏蒙總統反對來自敘利亞和埃及的威脅。7月16日下午3時,在美國海軍第6艦隊護送下,1400名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人員,在貝魯特以南國際機場附近的哈爾迪灣實施登陸[6]。爾後,美國又通過西德“空中走廊”不斷增兵。到8月上旬,美國侵黎兵力達到4.8萬人。

美國的武裝干預持續了大約三個月,直到要求援助的夏蒙總統完成其總統任期。美國和黎巴嫩政府部隊成功佔領了貝魯特港口和國際機場。危機結束後,美軍於10月撤出。

三、侵略越南 (純以意識形態及本身霸權利益阻碍越南民族統一,意圖控制亞洲海域)

( 1961—1975)

越南戰爭簡稱“越戰”,其本質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武裝干涉越南,支持南越(越南共和國)與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相對抗的一場戰爭。[7]

1965年,北越向南越發動攻擊,美國出兵援助南越,代號為“滾雷行動”(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該行動由美國空軍、海軍和越南共和國空軍於1965年3月2日至1968年11月1日對越南民主共和國進行轟炸。由於北越獲得盟國援助,擁有了精良的空對空和地對空武器系統,使得該行動成為冷戰時期最激烈和艱難的空戰[8]。一年未到,美國已損失170架飛機,南越空軍損失8架飛機。空襲北越耗資約9億美元,整個越南戰爭花費美國約7380億美元,期間有超過5.8萬美國士兵陣亡。1965-1975年間,美國空軍在越南、老撾及柬埔寨投放了大約760萬噸炸彈,幾乎是二戰的三倍。美國最終在1973年撤軍,北越於1975年統一了越南[9]。美國最終戰敗。

關於美國在越戰中為何失敗,當時主導越戰的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認為,主要是因為美國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力量,高估了自身現代化武器對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戰爭的力量;約翰遜總統的國防部長克拉克·克利福德認為是美國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貪污腐化,內鬥不已、軍心渙散、兵無鬥志;尼克松總統和福特總統的國務卿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將此歸咎於美國國內激烈的反戰運動;美國哲學家、語言學大師艾弗拉姆·諾姆·喬姆斯基則認為,越戰是美國對第三世界進行的武裝干涉,是一場不義的戰爭,必然遭到越南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對,所以難逃失敗命運[10]。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戰爭,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敗得最慘的戰爭。越戰極大改變了冷戰態勢,使美國由冷戰中強勢一方轉為弱勢。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四、入侵格林納達(以野蠻强盜劫匪手段破壞美國挂在口邊的"民主" 選舉,要小國向大國跪拜聽話。

( 1983.10.25—11.2)

北美洲島國格林納達位於加勒比海東部向風群島最南端,是加勒比海通向大西洋的門戶,扼守著由南部非洲和南美通向巴拿馬運河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979年3月,格林納達國內發生政變,親西方政權倒台,新政權親蘇聯、古巴傾向日趨明顯。為遏制蘇、古在這一地區的影響,美國借格林納達內部發生政變之機,聯合中美洲七個加勒比國家,對格林納達發動了代號為“暴怒行動”(Operation Urgent Fury)的武裝入侵,這是自越南戰爭失敗以來美國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1983年10月25日拂曉,美國出動“快速部署部隊”,採用突然襲擊方式,對格林納達實施傘降和機降著陸,陸海空聯合作戰,揭開戰爭帷幕。1983年10月26日,美軍攻占格軍司令部。28日,美軍控制首都聖喬治,主要戰鬥基本結束。此後,美軍派出小分隊,對撤至格島北部山區的對方殘部進行搜剿,查繳了島上所有武器彈藥庫。至11月2日,美軍完全控制了格林納達,戰爭遂告結束,整個過程歷時僅8天。此次戰爭的結果是,美軍僅19人陣亡,116人受傷,損失直升機9架。格林納達軍方亡40餘人,被俘15人,其餘逃散。

美軍控制格林納達後,由英國女王任命的格林納達總督重新組織新政權,美軍陸續撤出。總體而言,這場戰爭是美國對一個主權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遭到包括其西歐盟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美國的國際形象因此大為受損。

五、空襲利比亞

( 1986.4.15)

20世紀60年代,北非國家利比亞政局動盪。1969年9月1日,以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後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1976年,美、利關係緊張,卡扎菲下令收回美國在利比亞德惠勒斯空軍基地,使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受損。70年代,利比亞為抵制美國的影響和滲透,廢除與美國簽訂的一系列軍事、經濟、技術協定。卡扎菲在推行反美政策的同時,積極向蘇聯靠攏,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10.6—10.26)以後,蘇利關係發展迅速。1980年,美國宣布利比亞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關閉了駐利比亞大使館。

1986年4月5日,在西德柏林,美國駐軍常去的一家迪斯科舞廳發生爆炸,兩名美軍士兵和一名土耳其裔德國婦女死亡,另有230人受傷,其中包括50多名美軍人員[11]。美國聲稱從東德的利比亞特工處獲得了有關襲擊事件的電話記錄。在與歐盟和阿拉伯合作夥伴進行數天外交談判之後,羅納德·裡根總統於4月14日下令對利比亞進行打擊。

1986年4月15日,美國以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為由,發動代號為“黃金峽谷”(Operation Eldorado Canyon)的行動,對利比亞實施海空聯合打擊行動。在此次行動中,美國使用當代最先進的電子戰、精確制導、高速反輻射雷達和遠程航空等高技術武器裝備,對利比亞實施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空襲作戰。美國海空軍以電子戰飛機為先導,首先壓制干擾對方的防空系統,爾後再出動大批戰機實施精確打擊,僅用短短23分鐘,就摧毀了重點預定目標。在此次襲擊中,卡扎菲本人受傷,其一歲半的養女死亡,兩個5歲左右的兒子炸成重傷,美國達成了所謂“降低了利比亞支持和訓練恐怖分子的能力”的作戰目的[12]。

其間,美國飛機從英國基地起飛,準備對利比亞城市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進行轟炸,但由於法國和西班牙拒絕為美軍飛機開放領空,美軍飛機通過空中加油才得以完成轟炸任務。

六、巴拿馬戰爭(更加荒謬的理由,目的是要完全控制運河)

( 1989年—1990年)

中美洲最南部國家巴拿馬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樑”。巴拿馬戰爭是指1989年底,美國為爭奪巴拿馬運河權益、悍然入侵巴拿馬、推翻諾列加政府的軍事行動。

1989年12月15日,巴拿馬全國民眾代表大會採取緊急措施,任命軍事強人曼紐爾·諾列加為政府首腦,授予其絕對權力,並宣布巴、美處於戰爭狀態。12月16日晚21時,4名美國軍官乘車經過巴拿馬國防軍司令部所在大街時,與巴拿馬國防軍士兵發生衝突,美海軍陸戰隊一名上尉死亡,另一名軍官受傷,巴拿馬3人受傷,其中一人是路邊女童[13]。

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國政府以“保護美國僑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由,出動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的2.6萬名精銳部隊,趁著夜色對巴拿馬實施“正義事業行動”(Operation Just Cause),首次動用了6架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向巴拿馬軍隊的27個重要目標同時發動突然襲擊。巴國防軍司令、政府首腦諾列加指揮巴軍及準軍事部隊“尊嚴營”奮起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僅8個小時就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能力。美國作戰行動在48小時內完成,控制了巴軍的大部分兵營,推翻了諾列加政府。1990年1月3日,諾列加被迫走出梵蒂岡駐巴使館,向美軍投降。1990年1月12日,巴拿馬戰爭結束。

美國總統布什聲稱,美軍入侵巴拿馬的目的是“為美國人創造安全的環境;確保巴拿馬運河的完整;為自由選舉的安達拉政府提供穩定的環境;把諾列加捉拿歸案”[14]。在此次沖突中,美軍23人陣亡,325人受傷;巴方205人陣亡,1236人被俘,產生難民約2萬人左右[15]。

七、利比里亞武裝撤僑

( 1990.6.3—1991.1.9)

利比里亞共和國位於非洲西部。1980年,原住民塞繆爾·卡尼翁·多伊軍士長率領士兵發動政變,結束了美國黑人移民後裔的統治,建立軍政府。1989年,利比里亞全國愛國陣線領導人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率部打回國內,內戰爆發。

1990年6月3日,美國以利比里亞內戰威脅到本國僑民的安全為由,宣布實施“利刃行動”(Operation Sharp Edge),派遣一支由4艘戰艦、27架作戰飛機和23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從地中海駛抵利比里亞附近的海域待命。8月5日,位於利比里亞海岸的美國特遣部隊的海軍陸戰隊攻入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控制了美駐利使館及周圍地區,開始了撤離行動,最終撤出2690人,其中包括330名美國公民,以及利比里亞、意大利、加拿大和法國等國的國民。美國海軍支持了這次行動,成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16]。

八、海灣戰爭

( 1991.1.17—2.28)

20世紀90年代初,東歐劇變,兩德統一,美甦之間結束長期冷戰狀態,全球戰略格局從兩極向多極轉換,國際政治力量失調,局部地區力量失衡,區域不穩定因素增加。

在中東,伊拉克為了解決與科威特的邊界糾紛和石油爭端,於1990年8月2日凌晨向科威特發起突然進攻,佔領了科威特全境,引發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美國在海灣地區擁有巨大經濟利益。8月7日凌晨2時,布什總統正式批准了“沙漠盾牌”行動(Operation Desert Shield)計劃,向海灣地區緊急增兵,以阻止伊拉克進一步入侵沙特,並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

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發動了局部戰爭。此次戰爭代號“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持續僅42天,是人類戰爭史上現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軍費最多的一場戰爭。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取得了壓倒性的製空、制電磁優勢。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各種用途的飛機,實施空中作戰,對伊軍進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空襲。戰爭開始前,美軍使用電子作戰飛機對伊軍電子設備實施強烈干擾,壓制伊軍的通信和預警雷達系統,保證空襲行動的突然性。在作戰過程中,美軍針對伊軍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實施強大的電子戰,對伊軍電子設備、防空雷達和通信網絡等進行了壓制,致使伊軍指揮失靈,通信中斷,空中搜索與反擊能力喪失,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此外,美軍飛機、坦克、步兵戰斗車乃至單兵武器都裝備有紅外夜視裝置、激光夜視儀和紅外熱成像設備等夜視夜瞄器材,能夠晝夜不停地連續作戰,有效打擊了伊軍。最終,多國部隊以較小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使伊拉克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從科威特撤軍。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損失慘重, 2—3萬名士兵陣亡,超過7萬名受傷。美國在這場戰爭中使用了貧化鈾武器,造成伊拉克軍方和平民的癌症發病率在4年內上升了大約20倍[17]。

關於海灣戰爭,美國當代著名國際政治理論家塞繆爾·亨廷頓在其著作《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如此闡釋:“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場資源戰爭。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所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侯賽因,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並擴大了和平時期在海灣的軍事存在。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8]

九、武裝干涉索馬里

( 1992.12.4—1994.3.21)

索馬里位於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里半島上,因其突出的地形而被形像地稱為“非洲之角”,是各國貨輪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索馬里局勢長期動盪,內戰連綿不斷。

1992年12月4日,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美國以“人道主義援助”為由,組織名為“重建希望”(Operation Restore Hope)的維和行動,宣布派遣一支2.8萬人的部隊,參加在索馬里的援助行動。索馬里勢力最大的軍閥法拉赫·艾迪德認為維和部隊阻礙其擴張勢力,因此伏擊了巴基斯坦部隊,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

1993年8月,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維和部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抓捕艾迪德。10月2日,“線人”報告,艾迪德的兩名高級助手出現在摩加迪沙奧林匹克飯店。10月3日,美軍開始抓捕行動。該行動由美國陸軍“遊騎兵”部隊和“三角洲”特種部隊合作進行,但由於準備不充分及情報錯誤,導致該行動陷入混亂,兩架美軍160航空團的黑鷹直升機被先後擊落,機上倖存人員陷入民兵的包圍之中,原本計劃1個小時完成的秘密抓捕行動衍生成戰爭事件。陷入索馬里民兵甚至平民重重圍攻下的美軍在摩加迪沙激戰15小時後,才在巴基斯坦維和部隊掩護下撤回安全區。行動中,共有19名美軍喪生,1人被俘,70餘人受傷;除上述兩架直升機被擊落外,還有3架被擊傷,數輛卡車和“悍馬”車被擊毀,索馬里平民和民兵傷亡超過1000人[19]。此次行動成為美軍自越戰以來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10月4日下午,美國的電視屏幕上反復出現索馬里人用繩子在地上拖著一具美國特種作戰隊員的屍體遊街示眾的畫面,被俘美軍也上了電視[20]。美國輿論一片嘩然。1993年底,美國克林頓總統最終下令撤軍。1994年3月21日,美軍從索馬里撤出[21]。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拍攝了反映這一事件的影片《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黑鷹墜落”後也指代美軍失敗的索馬里軍事行動。

十、科索沃戰爭(分裂南斯拉夫,以達到控制中歐地區)

( 1999.3.24—6.10)

科索沃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北面為塞爾維亞其餘部分,南臨馬其頓共和國,西南面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黑山,原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中塞爾維亞的一個自治區。二戰結束後,南斯拉夫在鐵托總統的管控下,民族矛盾暫時掩蓋。鐵托去世後,多種勢力湧動。科索沃戰爭便是一場由南斯拉夫民族矛盾直接引發、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推動下爆發的局部戰爭。

科索沃阿族人希望成立“科索沃共和國”,但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致使局勢動盪。1999年3月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未經聯合國授權,聲稱“防止科索沃人道主義危機”,於3月24日起對南聯盟發動代號為“盟軍行動”(Operation Allied Force)的大規模空襲[22]。在持續78天的轟炸中,聯軍投射的炸彈總數超過2.5萬枚,其中精確制導攻擊炸彈約8千枚,佔總數的三分之一。

在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絕對的空中優勢,打擊弱勢的南聯盟,通過武力,迫其就範。此次戰爭的作戰樣式為典型的非接觸式交戰,即雙方始終都未在戰場上近距離作戰,這在世界戰史上極為少見。在交戰過程中,北約主要採用三種戰法:一是在距戰場上千公里處發射巡航導彈進行攻擊;二是從美國本土或盟軍基地出動隱形轟炸機,在電子乾擾機的支援下,深入戰區,投射精確制導炸彈;三是在掌握戰區製空權的前提下,使用作戰飛機從防區外發射精確制導武器,攻擊預定目標[23]。

南聯盟作為弱勢一方,在戰爭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複雜的地形優勢,修建了許多洞庫和地下設施,在北約空襲前將大部分飛機、坦克、導彈等重型裝備藏於地下,躲過大規模空襲,保存主戰裝備和作戰部隊實力,但沒有有效的反擊手段。6月中旬,北約同南聯盟簽訂停戰協議,由3.7萬人組成的國際維和部隊打著聯合國旗號開進科索沃[24]。

這場戰爭造成南聯盟約296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超過1700名平民死亡,約1萬名平民受傷。境內7個地區的20多個軍事目標被擊中,位於貝爾格萊德市中央的中國駐南大使館也遭到轟炸,死傷超過20人。此外,北約盟軍至少向科索沃和塞爾維亞境內投放了1.5噸的貧化鈾彈,被認為是造成該國癌症病發率激增的主要原因[25]。

十一、阿富汗戰爭(以謊言,造謠阿富汗是九一一凶手,其實越多越多懷疑是美國某些上帝子民組織幹的好事,拉登是美國CIA頭子之一,可想而知水份何深!)

( 2001.10.7—2014.12.29)

“9·11”恐怖襲擊之後,布什政府提出了一反國際法規則的所謂“先發製人”政策,被稱為“布什主義”,即在國家安全政策和對外交往中遵循“美國利益至上”和“以實力求和平”兩大原則,對恐怖主義和謀求核武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不友好國家採取先發製人的打擊政策,在全球地緣戰略格局上以更具進攻性的軍事部署為基礎,採用強硬態度追求美國的國家利益。在“反恐”名義下,布什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兩場戰爭,將“布什主義”推向了極致。

“9·11”事件後,美國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拒絕交出涉嫌策劃“9·11”恐怖襲擊的“基地”組織頭號人物本·拉登為由,發動軍事行動,打擊塔利班政權[26]。塔利班是一個伊斯蘭宗教激進主義組織,由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於1994年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成立。“塔利班”源於阿拉伯語,意為“學生”,如此命名源於成員多是當地不滿軍閥混戰的學生。

2001年10月7日,美國發起了代號為“持久自由”(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的軍事打擊行動,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發起戰爭,標誌美國反恐戰爭的開始。美軍動用15架轟炸機,25架戰鬥機,6小時內實施4輪轟炸,攻擊30多個阿富汗境內目標[27]。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美軍共出動作戰飛機5000架次以上,投射炸彈導彈1.2萬多枚,其中60%以上是精確制導彈藥。通過軍事打擊行動,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基地”組織在阿富汗的網絡基本被摧毀[28]。

阿富汗戰爭是美國以“反恐”名義發動,以空中精確打擊為主要打擊樣式的戰爭。由於雙方實力對比懸殊,屬於非對稱戰爭。2011年5月1日,奧巴馬宣布美國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境內擊斃了本·拉登。201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

十二、 “第二次海灣戰爭”(洗衣粉戰爭美國以洗衣粉誣陷伊拉克發展化學武器)

( 2003.3.20—2011.12.15)

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由於伊拉克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美英聯軍從2003年3月20日起向伊拉克發動代號為“斬首行動”(Decapitation Strike)和“震懾行動”(Operation Shock and Awe)的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在戰爭打響後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開始,強調戰爭將“速戰速決”。在這一階段,美英聯軍先後向伊拉克十餘座城市和港口投擲了各類精確制導炸彈2000多枚,其中戰斧巡航導彈500枚。與此同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也向全國發表講話,號召伊拉克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擊敗美英聯軍。2003年4月9日,美軍進入巴格達。5月1日,喬治·布什宣布,伊戰主要作戰行動結束。2003年12月13日,美軍在提克里特抓獲薩達姆·侯賽因[29]。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此次戰爭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1年12月1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軍事基地發表講話,宣布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伊拉克。

美國撤軍之後,伊拉克叛亂激增。恐怖主義活動轉為伊拉克叛亂組織反對中央政府以及伊拉克各派之間的衝突。美國撤軍後的頭兩個月,伊拉克有一千多人遇難。2003年至2014年期間,共有4491名美國軍人在伊拉克喪生[30]。

然而,直至伊戰結束,指控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兩大罪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串通恐怖分子均查無實據,戰前情報的錯誤及其出兵理由使美國在國際上面臨廣泛的批評。根據2007年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全球服務節目調查報告顯示,在25個國家超過2.6萬人中,73%的人不贊成美國操縱的伊拉克戰爭[31]。2006年,英國和加拿大的多數人認為,伊拉克戰爭“無正當理由”,英國人批評其政府支持美國在伊拉克的政策[32]。英國廣播公司(BBC)2007年9月調查發現,世界三分之二的人認為美國應從伊拉克撤軍[33]。

十三、利比亞戰爭(又是美國掠奪石油的爛表演)

( 2011.3.19—10.31)

在政治上,卡扎菲支持巴勒斯坦事業。為此, 1979年,美國將利比亞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之一。2011年2月15日開始,利比亞和平反政府示威遭到政府軍的武力鎮壓後引發起義,進而爆發了激烈的軍事衝突。交戰雙方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軍和由赫夫特領導的反政府勢力。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資料顯示,在中央情報局的大力支持下,赫夫特於1988年建立了利比亞國民軍[34]。2011年3月14日,赫夫特返回利比亞,負責發起推翻卡扎菲的運動。並非巧合的是,奧巴馬總統也在這一時間簽署“總統調查令”,授權中央情報局採取秘密行動,推翻卡扎菲政權[35]。

2011年3月17日,美國及北約自稱為落實聯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結成“廣泛聯盟”聯合行動,執行武器禁運、設立禁飛區、保護平民等任務。3月19日起,美、法、英等國戰機和艦艇打擊利比亞當時卡扎菲政權的相關目標。3月31日,北約正式從美英法等國手中接管對利比亞軍事行動指揮權。8月22日凌晨,反政府武裝控制首都的黎波里,並於10月20日完全佔領卡扎菲武裝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扎菲被抓,因傷重不治而身亡。10月31日子夜,北約結束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36]。

在這次行動中,美國在開始階段動用戰機空襲利比亞,隨後由北約接手指揮權。美國之外的國家執行75%的空中任務,美軍主要負責情報收集和空中加油等輔助任務。整個行動中美國一直沒有派遣地面部隊進入利比亞,只向反政府武裝提供非武器援助並支持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向利比亞派遣軍事人員[37]。

結語

可以說,二戰後,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可以稱其為“和平時期的總統”。譬如,第33任總統杜魯門任期期間,美國發動了朝鮮戰爭;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任期期間,美國武裝入侵黎巴嫩、多米尼加共和國和剛果;第35任總統肯尼迪任期期間,美國武裝入侵古巴豬灣、干涉越南;第36任總統約翰遜任期期間,美國武裝介入越南戰爭、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任期期間,美國在進行越南戰爭的同時,武裝入侵柬埔寨和也門共和國以及策動智利政變;第38任總統福特任期期間,美國繼續越南戰爭;第39任總統卡特任期期間,美國介入尼加拉瓜內戰;第40任總統裡根任期期間,美國武裝入侵黎巴嫩、格林納達、玻利維亞、洪都拉斯,空襲利比亞,襲擊伊朗;第41任總統老布什任期期間,美國武裝入侵巴拿馬,並發動海灣戰爭;第42任總統克林頓任期期間,美國突襲索馬利亞、海地和南聯盟;第43任總統小布什任期期間,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第44任總統奧巴馬在剛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便下令空襲利比亞;第45任總統特朗普於2018年4月下令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

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3年4月21日發布的《2012年美國的人權紀錄》統計,美國是冷戰結束後世界上對外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2001-2011年間,每年約有1.4萬至11萬名平民死於美國領導的“反恐戰爭”[38]。2017年3月9日國新辦發布的《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顯示,2009年以來,美國無人機攻擊僅在巴基斯坦、也門和索馬里就造成超過800名平民傷亡[39]。2014年8月8日至2016年12月19日,美國空襲伊拉克7258次,空襲敘利亞5828次,造成733起平民死亡事件,共導致4568-6127名平民死亡[40]。人權紀錄援引制止戰爭聯盟網站2012年6月14日的文章說,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行動製造了生態災難,致使伊拉克戰後兒童出生缺陷率“驚人增加”[41]。

關於美國為何頻繁發動戰爭,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曾總結出五個最主要原因:一、美國具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特別是面對微弱的軍事力量,很難抵制住訴諸武力的誘惑;二、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在任何地方沒有實力相當的競爭者;三、美國實行志願兵制度,由自願參與行動的人完成軍事行動減少了公眾反對戰爭的壓力;四、美國外交政策制定者多奉行行動主義,往往贊同美國使用武力;五、美國的軍事力量控制在總統和少數野心勃勃的顧問手中,篡奪了美國國會宣布戰爭的權力,致使“政府機關之間相互制衡”系統在實際中無法操作[42]。

然而,美國不斷發動海外戰爭還有其深層動因。正如美國國際關係專家羅伯特·基歐漢所說:“強國總是尋求建立一種有利於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具備足夠的軍事力量保護一種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使其免遭敵對國家的破壞,是成功的霸主應有的前提條件。自二戰以來,美國就保持足夠的軍事力量,對蘇聯推行'遏制'戰略,在其軍事力量的後盾下,美國以多元化原則和製訂體現美國利益的規則為基礎,建立了自由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美國的軍事力量是為保護其控制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而發揮作用的。”[43]可見,在軍事安全上把控局勢是美國在國際社會掌握政治、經濟主導權過程中可資利用的王牌。從上述戰爭可以看出,美國主宰亞洲和中東的計劃在二戰結束時便已顯現。亞洲人口多,消費力強,資源豐富;中東位處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接合地帶,地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對此,波蘭裔美國地緣政治專家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便曾指出:“今天美國全球力量的範圍和無所不在的狀況是獨一無二的。美國不僅控制著世界上所有的洋和海,而且還發展了可以海陸空協同作戰控制海岸的十分自信的軍事能力。這種能力使美國能夠以在政治上有意義的方式把它的力量投送到內陸。美國的軍事部隊牢固地駐紮在歐亞大陸,還控制著波斯灣。”[44]所以,亞洲和中東自然成為美國頻繁發動戰爭的主要戰場,美國在亞洲、中東以及歐洲發動的戰爭是其二戰後為實現全球戰略目標而進行的實戰演練。

可見,擁有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絕對優勢的美國以“保護美國利益”為由進行各種軍事干預,其目標隨著時間和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背後主要動機基本一致,即為了佔據地緣優勢、攫取資源、開拓市場,鞏固和擴大美國在全球的霸權。

註釋:

[1]Timeline of US Wars and Conflicts,Exposed independent Mesia,http://exposed58.webnode.com/news/timeline-of-us-wars-and-conflicts/

[2]http://www.washingtonsblog.com/2014/05/earth-248-armed-conflicts-ww2-us-started-201-81-killing-30-million-far-arrests-now.html

[3]《簡氏:美國軍費開支世界第一是中國數額四倍多》,環球網,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 2016-12/9807211.html

[4]徐焰:《朝鮮戰爭對中國及其他各方的影響》,《文史參考》2010年第12期。

[5]黃安年:《二十世紀美國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0頁。

[6]Operation Blue Bat – 1958,GlobalSecurity.org,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ops/blue_bat.htm

[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v-i2isF1zuDcjzbCLmjdRpNvCXLDzgdYLfz5iGodzDARi -89CCRMNoNsLe9cb4jjDpayQq9Qp1oJrzHLRxAMFKXKOCTr8WBZsRvxfJbHuF8ngND3l1fvvAY8L9A7IjR

[8]張建華:《塑造“蘇聯形象”:越南戰爭中的蘇聯軍事專家及其影響》,《俄羅斯研究》2014年第1期。

[9]《“滾雷行動”:低效戰爭迫使美國服軟》,新華網2011年12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12/23/c_122470432.htm

[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v-i2isF1zuDcjzbCLmjdRpNvCXLDzgdYLfz5iGodzDARi-89CCRMNoNsLe9cb4jjDpayQq9Qp1oJrzHLRxAMFKXKOCTr8WBZsRvxfJbHuF8ngND3l1fvvAY8L9A7IjR

[11]1986 Berlin discotheque bombing: Wikis,http://www.thefullwiki.org/1986_Berlin_discotheque_bombing

[12]Operation Eldorado Canyon: Wikis,http://www.thefullwiki.org/Operation_Eldorado_Canyon

[13]《美國入侵巴拿馬》,互動百科網站,http://www.baike.com/wiki/美國入侵巴拿馬

[14]《巴拿馬戰爭》,百度百科網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dxYjIpzygqhX7YwBNaUfJ5BcOx2KM6CLofugI8pkm5WWiCYFuBxZowpjNqGknAEaj2jEbbfndU-gu9T61KDmEEMHxylP2ko3sxXcXRNShEijsS4IVN_t13CJ3ITGs2LeosuUEIyhmOkpG8mHea2C_

[15]What is Operation Just Cause,http://www.wisegeek.com/what-is-operation-just-cause.html

[16]Operation Sharp Edge,GlobalSecurity.org,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ops/sharp_edge.htm

[17]《海灣戰爭:人類戰爭史上最燒錢的一場戰爭》,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8/119089.html

[18] [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琦等譯,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頁。

[19][20]摩加迪沙,百度百科。

[21]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3-09/08/c_125342708_6.htm

[22][24][26][29][36][37]《只要想打“理由”總是有的》,《信息時報》2013年9月9日。

[23]《科索沃戰爭》,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科索沃戰爭

[25]《科索沃戰爭:“非接觸式”作戰實例》,搜狐2014年7月2日。

[27]《多少災難與美有關?》,鳳凰網,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9/07/ 29399131_0.shtml

[28]《戰爭資料:20年來美對外出兵史》,搜狐,http://news.sohu.com/56/05/news207550556.shtml?popld3

[30]"Operation Iraqi Freedom | Iraq" (PDF). iCasualties. May 28, 201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January 16, 2013. Retrieved 2012-10-10.

[31]"World View of US Role Goes from Bad to Worse" (PDF). BBC World Service. 23 January 2007. Retrieved 23 May 2007.

[32]"Guardian July Poll" (PDF). ICM Research. July 2006.

[33]"Most people 'want Iraq pull-out'". BBC News. 7 September 2007. Retrieved 5 January 2010.

[34]Martin, Patrick: "Mounting evidence of CIA ties to Libyan rebels", wsws.com, April 4, 2011.

[35]Horsenball, Mark: “Exclusive: Obama authorizes secret help for Libyan rebels”, Reuter, March 30, 2011.

[38]《美國是對外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西安日報》2013年4月22日第12版。

[39]英國《衛報》網站(https://www.theguardian.com),2016年7月1日。

[40]空中戰爭跟踪組織網站(http://airwars.org),2016年12月19日。

[41]《國新辦發表<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2016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人民日報》2017年3月10日。

[42]鄭青亭、董菁:《美國酷愛戰爭的五大原因》,載《黨政論壇》2011年第16期。

[43] [美]羅伯特·基歐漢:《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蘇長河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137頁。

[44] [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2007年版,第19頁。■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責任編輯 劉曾文)

2022年2月13日星期日

驚風為動蟬先曉, 暗算無常死不知!


美國的再次偉大策略是讓次大的威脅者捲入戰爭中,結合次次大的日本澳洲及歐洲北約組織等。給中國按上侵略者專制者之名,達成最廉價目標。

中共為何遲遲不對“統一大業”對臺灣動手?

古有名訓:

驚風為動蟬先曉
暗算無常死不知

又有

水底魚、天邊雁
遠可射兮近可釣
唯有人心不可料
面對語語,心隔千山

試問?兩岸開戰誰最得利?

希望所有的中國人要能看懂這篇警語!

更期盼數典忘祖的媚美日份子,別成為美日幫兇!戰爭的引爆者!歷史的罪人!

美國想激怒中國發動臺海戰争,開戰死的却是我們两岸的中國人,這是典型的美国利益至上的大戰略。

平時,讓你兩岸軍備競賽,戰時,讓中國人打中國人,徹底毀掉中國和平倔起的機㑹,最終它都坐山觀虎鬦,坐收漁翁之利!— 梅汝彪

近年美國一直招惹中國大陸,希望能激怒北京,逼大陸先動武,然後藉機回擊,引發戰爭。

目的是打亂中國進入世界強權擂台的進程,保障美國霸權。而最能挑動中國神經的,莫過於台獨。於是挑起台灣海峽戰火,成了美國的重頭戲。

身為「美國國防戰略」智庫一員的埃爾布里奇‧科比,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否定戰略」。

他認為,在臺灣挑起有限戰爭是值得的,因為「亞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趨勢,不可阻擋」,「以這種速度推進,西方會被拋在後面」,「中國必須被遏制,國際媒體必須參與這場最大的媒體戰」。

西方媒體早已在全世界展開輿論戰。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機會認識中國。各地民意對中國的仇視,即是輿論戰成功的例證。

除了抹黑中國外,現階段輿論戰包括以下三點關鍵作用。

一,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舉動,視而不見。主要事實包括:

軍艦在中國門口徘徊;在臺灣海峽耀武揚威;

美國官員乘坐軍機在臺灣降落;製造虛擬的「臺灣領空」,造成中國「侵犯」臺灣的假象;

秘密提供軍事顧問,並加以掩蓋;

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以國家的地位邀請台灣參加民主峰會;其他偏離軍事和外交協議的現狀。

二,將完全可預見的,中國「反對臺灣獨立」的聲明,描述成「令人震驚的侵略性」行為的證據。

而所有中國觀察者都知道,這是中國幾十年來一直沿用,一字不改的聲明。

三,媒體對「香港之死」、「新疆種族滅絕」、「入侵澳大利亞」等新聞,加以誇大和誤傳。

炮製臺灣海峽戰爭,當然會死人。科比進一步建議,美國的戰略應該是誘使中國,「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面襲擊」。

美國不要為可能的民用目標提供防空系統,原因是,攻擊民用目標,將激起公眾對中國的憤怒。

換言之,臺灣公民的命,是美國的公關妙招。迫使中國戰爭升級,造成人民死亡,符合美國的利益。

國防事務媒體記者魯西諾斯指出,代價只不過是犧牲台灣人的生命,換取美國再次偉大的機會是絕對值得的。

所以美國這個戰略計畫------

就是用臺灣人的血肉,換回美國在亞洲及世界的地位。

在西方媒體將中國描繪成侵略者的同時,了解國際事務的人都可看出美國正在採用「切香腸」政策(等同於人們常說的溫水煮青蛙)。

挪威東南大學教授格倫·迪森(Glenn Diesen) 認為,「切香腸戰略,對北約擴張主義參與者來說,是一個極有吸引力的選擇。

北約追求有限和重複的擴張,以逐漸創造新的現實」,這種策略可避免對手和盟友抗議或反對。因為抱怨可能被視為杞人憂天,而指責會被認為言過其實。

美國這種右翼的好戰計畫的軍國主義帶來了:

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災難,血跡未乾。

逝者已矣,戰爭倖存者至今天仍在受苦。

我們願意看到臺灣海峽的戰爭嗎?

「可怕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兩個政黨都支持、煽動對中國開戰。」不管戰爭的結果如何,生命財產的損失都是無法接受的。

中華民族該如何自保?

炎黃子孫如何打破這僵局?

如何以和平的手段解決海峽問題?

如何避免心甘情願的成為別人手中的棄子?

如何保護中港澳臺人民的生命財產?

如何可以保障中華文化得以延續?中華民族的人們難道連這一點智慧都沒有嗎?

註:本文大量引用由地緣政治風險分析師 Phill Hynes 和 Nury Vittachi 撰寫的文章「Strategists admit West is goading China into war」(戰略專家承認西方意欲激怒中國引發戰爭)

今時今日,炎黃因各種原因,各種闗係,或是主動,或是被環境影響,或是親人關係,或是事業發展,海漂世界各地,各國,這是每人的自由,每人的選擇,無可厚非,效忠收留你妳的國家是天公地義,可是,有一些人不只"效忠"甚至"愚忠"所居所留之地,而且對生他她育他她的祖地千方百計攻擊污衊,甚至更進一步,造謠,破壞,比主流更毒,更惡,更狠,忘了他她在祖地的親人,甚至父母叔兄弟,對祖地的實際情況,情勢完全不理,不看,不聞,不問,以某種偏見,意識形態對祖地的傷害比主流更利害,却不知這對他她們自己也是一種傷害,對他她們的子孫利益不顧!!! 何解??? 他她們不明白他她們的行為舉措會在他她們要落地生根之地的主流做成所有黃皮黑髮都是妖魔鬼怪,讓主流的意識之中產生憎恨討厭,加劇主流DNA傳下來的極度歧視,不是老安吹的,噴的,這幾年,不論加美英,主流及其他族裔已經開始走回上世紀六十年代前的對華人的惡劣行為及騷擾!

《扁鼻黃皮黑髮》

有些人極力支持人家所謂的民主,表明他們已經融入西方社會,完全脫離了他們出生的故土。 為此,他們認為自己必須跳得更高才能被認可,但他們殊不知道他們的心會改變,但他們的咀臉不能改變。 即使他們死了,他們仍然會像其他中國人一樣被視為中國人。

罵政權,絕對可以, 因為自有文明, 至今並未出現有絕對完美無瑕的政權, 但是政權是政權, 人民, 民族是另一回事, 人民沒有開罪你任何一切, 且有你的親朋戚友, 你離開了, 幸福了, 有沒有必要, 有沒有需要這惡毒懟你曾生活過的山和水!!!

况且,事事實實這二三十年的PRC對民生,對人民的一切,對基建,已經跟三十年前完全不同,這是擺在任何人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回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耳,自己的親友,去感受!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你妳生活的國度完美嗎???

問一問自己!!!

天理, 真的是有的, 報應是存在的, 作孽始終有天收, 阿美利堅合眾國, 看你幾時天讉!!!

 加拿大警方最終出手了, 大批員警驅趕示威者!大型裝甲車出現!多倫多DVP高速關閉! 卑詩省素里示威卡車衝破路障。

請上鳯凰加拿大看最新消息
https://mp.weixin.qq.com/s/zmg4XGa36vKrej7XE0GuLA

加拿大6省自由車隊遊行爆發溫哥華汽車燒成渣https://info.51.ca/news/canada/2022-02/1071223.html

今時今日, 唯有祈禱, 要天讉"某"國才能令世界所有人得到平安!!!!


加拿大卡車貨櫃車"自由車隊"攬炒革命持續, 加警方開始執法, 與車隊對峙!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自由車隊"攬炒蔓延法國, 一切一切,被加法國家國安證明是美國佬搞鬼!

美國為了本身利益及覇權,現任老拜登比侵侵更毒更狠!!!在全球各地搞屎搞棍,加拿大已經臣服多年, 依然逃不過老美的毒手!

老安的美國陰謀論, 今時今日, 在加拿大全國發生的卡貨車司機的自由運動, 已經被清楚的, 大量證據的是美國某種政治勢力為了全球的霸權, 設計出來並付之實行的全球攬炒之一的運動的一個環節, 美國某種魑魅魍魎超國家勢力, 是要建立一個不止阿美利堅的全球霸王, 目的是建立上帝子民獨裁唯一種族勢力,,,,, 所以, 這勢力不只要攪中國, 要攪非上帝子民地區, 就連盎格魯, 撒克遜的國家都要攪, 都要搞, 都要顏色革命, 就連最親近, 最聽話的加拿大都要攪及搞, 以加拿大為先的攬炒為什麼開始發生, 最大理由是加拿大先天有這樣分裂的因素, 加拿大由始已經不是天生統一的以民族為主的國家, 而一人一票的自由主義式政治制度更是不能長治久安的酵素, 跟西班牙一樣, 省與省的利益分配無辦法"公平", 這是分離的主要原因, 况且, 加拿大本身受到老土豆搞出來的人權憲章種下的禍根, 1998年竟然通過“清晰法案”

加拿大聯邦分離有什麼法律依據,各省有權提出獨立嗎?

有,就是“清晰法案”(為成法律前即眾所周知的C-20草案)(英語:The Clarity Act)是由加拿大國會立法通過,條文定義了加拿大政府在一個省進行可能脫離聯邦的投票時加入協商討論。 ... 清晰法案的內容依據加拿大最高法院1998魁北克脫離案的裁決作為參考,在让·克雷蒂安領導聯邦政府任內通過。

清晰法案,是由加拿大國會通過立法,規定尋求獨立的省份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可與加拿大聯邦政府進行脫離聯邦的談判。

該法案同時還規定一個省舉行獨立公投必須向其選民“清晰”定義獨立方面的訴求,且公投結果必須是絕對多數,即比50%多一個人的多數,不得是相對多數。

清晰法案的制訂是為了回應1995年魁北克全民公決,但從理論上講清晰法案適用於加拿大全境10個省和3個領地。

清晰法案於1999年12月13日在下議院第一次被提出討論,在2000年3月15日被下議院通過,在6月29日最終版本由上議院通過。

這次加拿大"自由車隊"的組織及推手,已被証實有多個草原省份及魁省的分離主義者在內,目的絕對跟過去幾年美國在香港所攪的完全一個模式!!!

美國本身已經爛到無可再爛,國債已經超越本國的GDP,還債無望,唯有以搗亂全世界作為自救,挑釁中俄, 挑機烏克蘭及臺灣省,强盜掠奪伊拉克,叙利亞,在叙利亞完全是明目張膽去搶石油,完全無恥!!! 今天連法國,其盟國一樣去搶,搶法國一切訂單,世上最無義無恥無良無德無品無行的就是美國!!!

美國熱烈炒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用意何在?最主要目的是讓美元回流美國。因為疫情期間美國超發了大量的貨幣,導致現在美國通貨膨脹率高達7%,美國老百姓苦不堪言。為了應對通貨膨脹,美國被迫加息,加息雖然可以遏制通貨膨脹,但是不利於美國經濟發展,實體產業拿不到充足的資金只能進入蕭條,美國因此面臨滯脹的局面,即一方面經濟停滯,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嚴重。

如果美國刻意在烏克蘭挑起事端,國際資金為避險,會選擇回流美國,美國得到大量資金會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其他國家因為缺少資金,會陷入還不起美元利息的局面,企業缺乏資金會紛紛倒閉。等到了這個階段,美國又回攜大量美元資本,去不同國家抄底,以低價掠奪各國的優質資產。以上就是美國的如意算盤,這也是美元霸權帶來的危害。

美國在臺灣一樣,找一群食米而反骨的垃圾人渣為先鋒,在兩岸之間不斷挑釁,在釣魚臺,叫日本作爛頭卒,南海,南太平洋,叫澳洲,其實戰略及野心完全跟挑機烏克蘭的目的完全一樣,損人,損世界以利己,以脫自己的困!!!

却從不去自醒,自省,自救美國本身出現的問題!


老安多時警告加華, 要慎言慎行, 不要太招搖, 不要太恨自己"母國", 不要搞恨中, 恨港, 恨華, 原因在此, 加華要享受平安,享受空氣, 享受空間, 享受豐富無限的資源, 應該低調, 實事實幹, 求神拜佛母國再强大, 有充足力量可以借為中華人力量及保護的後盾!!!

今天發生的卡貨車自由運動不簡單,,,,老安不是恐嚇各人。




法國也開始了自由卡車運動, 美國連盟國都攬炒, 無情可講, 就是要你死我才活的思維, 美國不受天譴,不亡, 不滅, 天無眼!!!

今時今日, 唯有祈禱, 要天讉美國才能令世界所有人得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