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一年又一年, 今天過去,就是明天, 今生過去,就是永遠。

一年,又一年! 老安的呻吟。


曰:
一年,又一年!
轉眼,又一年!
一輩子何長久?
彭祖壽有多遠?
人生,又一年!
友儕日漸老去,
人生,又一年!
兩手空空如也,
如今,又一年!


喜哀樂怒不過又是一年,
有些朋友,總是漸行漸遠。
離合悲歡又是一年,
情也是,流水怱怱逝眼前。
苦辣酸甜又一年,
思兒念孫無奈也。
變化萬千又一年,
世事無常打燒砸,
誰料世情有今天!


有些話,總是堵在心頭。
有些愁,總是難以解憂。

歲月如水,
人活在每一天都是歷練。
心靜如冰,
苦、痛、傷和累都是考驗。


起起伏伏是人生,
分分合合是因緣。
人生似月,易缺難圓,
歲月如河,波瀾不斷。
不應隨便落淚,
一生能活一次,
何必活得太累?


錢,夠用就好了,
房,能棲身不要尺數糾纏。
身,少食多動最穩健,
兒孫,自有他福份,
自求多福,平平安安為上算。

明年開始,別想太多,
 人生短暫,只求活的燦爛,
用心過好每一天!

為了又平安活了這一年,
應該說聲感謝!舉杯問天,保祐我明年!

今天過去,就是明天,
今生過去,就是永遠。




圖(攝於家居附近公園) 及文:老安於2019年12月12日傍晚見隔壁老人家被救護車送院有感!
老安日間亦享受大家拿福利於劣住民醫院照"心"平安而歸, 一年, 真的好快又一年!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假新聞???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網 2019-12-13 09:41:20

北京時間12月12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其推特上“官宣”了一個大消息,全球風險資產的人氣瞬間被他撩撥起來。人民幣瞬間飆漲600點,前幾個交易日略顯平淡的歐美股市集體反攻,A50直線拉升。

美股創新高、A50直線飆漲

人民幣匯率漲了600點



北京時間12月12日深夜,美股開盤時間,美股三大指數一下就直線上漲,全部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道指盤中直線漲超300點!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歐美股市更是強勢表演,歐洲主要股指全線飄紅。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接著A50反應也相當劇烈,出現直線拉升的行情,漲幅達112點,也未見止漲跡象。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也全線飆升。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而離岸人民幣匯率方面,直接收復7.0關口重回6時代,盤中一下子漲了600多點。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避險資產皆出現一定程度的跳水。

突發!特朗普“引爆”全球,人民幣暴漲600點,美股創歷史新高!
特朗普釋放樂觀預期(老安絕對懷疑"床破"秘密自己背後炒股、炒外滙, 米國有關政治人物應該用手上權力去調查"床破")

上述資本的瘋狂表現,皆因為12日特朗普在其推特上“官宣”了相關貿易談判的進展情況。他釋放了一個非常強烈的樂觀預期。

商務部回應中美經貿磋商進展:

雙方正保持密切溝通
12月12日,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答中美經貿磋商相關問題時表示,雙方經貿團隊一直保持密切溝通,目前沒有更多細節向大家透露。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

強大的中國製造? 尷尬背後的真相是:表像很體面但實際上還只是加工組織能力。


強大的中國製造?   尷尬背後的真相是:大部分還遠沒有真正的技術底氣,他們表像體面但實際只是加工組織能力。

電子黃金十年,中國僅有半只腳邁出了富士康



2009年對中國電子產業來說,是一個特殊的起點,有三件重要的事情發生。

第一件,iPhone發行第3代,智能手機市場的徹底引爆只剩一步之遙;

第二件,金融危機下的全球電子巨頭,開始籌畫擺脫高成本的日韓供應商;

第三件,國務院主導的中國電子產業振興計畫出臺,電子產業迎來政策的歷史拐點。

三個歷史機遇的精巧共振,讓中國電子製造業迎來了黃金增長的十年,成長為世界消費電子的製造中心,超過70%的智能手機是中國製造,一大批電子零配件企業做大做強,並帶動了眾多手機品牌的爆發和崛起,將紅旗插遍全球。



2008年末,一名富士康女孩在自己檢測的iPhone中留下自拍,火遍全球

產業的崛起也反映在強勁的股價上,十年間電子產業指數上漲幅度高達450%, 是同期大盤漲幅的6倍。這背後是無數大牛股噴湧而出,舜宇光學漲了300倍、瑞聲科技漲了65倍,而漲了9倍的歌爾聲學和立訊精密,還排不太上號。

但從2018年中興和華為相繼被美國制裁後,人們突然發現電子領域仍然有很多核心領域被別人卡脖子,而電子產業鏈的股價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集體腰斬。這難免讓人疑問:黃金十年之後,中國電子產業到底走了多遠?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或許要溯源到電子產業結構的分野,先找到兩個對標的參照物 :搞組裝的富士康和搞研發的三星。

富士康旗下百萬員工,營收上天,利潤貼地。公司一年的營收大約為1500億美元,相當於蘋果營收的60%,但市值(400億美元)僅相當於蘋果的4%,其根本原因在於產業鏈的弱勢地位:多年以來,富士康淨利潤一直維持在3%上下。

擁有尖端技術的三星則截然不同,三星電子2018年的營收超過2000億美元。看似和富士康算一個量級的,但到利潤上卻形成了碾壓。三星的毛利率高達40%,扣除研發行銷等各項費用後,淨利潤依然高達340億美元,是富士康的8倍以上。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販賣勞動力的富士康始終處於產業鏈的末端,而擁有了技術壁壘的三星即便面臨日韓貿易的糾紛,也不至於被徹底卡住脖子。

要想知道中國電子製造企業富士康邁向三星電子的路,到底走了有多遠,就讓我們從手中的手機開始,一步步看看在手機的聲光電這些大零件裏,中國的製造企業歷經十年跋涉,已經到達何方。

1 攝像頭



為什麼中國生產了世界七成手機攝像頭

卻沒有一個知名的廠家?

如果問現在高端手機最大的賣點是什麼,那毫無疑問就是堪比相機的拍照功能,這背後則是日益昂貴的攝像頭模組,在新的iPhone旗艦機中,攝像頭模組的價格高達73美元,成了比晶片還貴的零件。



巨大的鏡頭模組,已經成為旗艦機的標配

手機攝像頭是一個300億美元的大市場,它90%的價值都高度集中在三個部件:模組、鏡頭和圖像感測器(CMOS)。

1. 攝像頭產業的最上游是圖像感測器(CMOS),這是整個產業鏈最肥也是最大 的一塊蛋糕。市場規模在150億美金的以上,並且有著50%的高利潤率。

2. 中游的鏡頭市場有一定的技術壁壘,毛利最高可達70%,有時比做感測器還賺 錢。市場規模差不多是40-50億美金,比圖像感測器小了許多。

3. 最下游的鏡頭模組組裝,是個雇傭大批的人來封裝鏡頭、晶片等零件的苦力活。雖然市場與鏡頭相當,但利潤率只有鏡頭的1/5而已。

從數據上看中國生產了世界7成的攝像頭,但在攝像頭市場,大家耳熟能詳仍然是德國徠卡、日本索尼等品牌。為何一個中國知名廠家都沒有呢?這需要從產業鏈格局上尋找答案。

模組毫無疑問是中國企業的天下,全球的50多億顆攝像頭模組,中國大陸生產了超過7成。但這是一個資本和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簡單來說,就是功夫再高,也怕土豪,有錢就可以殺進來。

歐菲光2013年才進入攝像頭模組行業,但通過從資本市場募集充足的資金,大量擴產,利用規模效應打得作為行業老炮的臺灣企業潰不成軍。2016年,僅僅進入行業三年歐菲光就在模組數量上就沖到了全球第一。

2017年不屑於相機模組業務1.5%淨利率的索尼,決定集中精力發展圖像感測器(CMOS)。於是尋求出售在華南的模組業務,歐菲光趁機花費2億多美金的鉅資盤下了這塊業務。

但成功的擴產和收購並不能讓歐菲光站穩腳跟,僅僅一年後,大陸的連接器巨頭立訊精密又收購臺灣光寶的相機模組業務殺進了這個市場,並成功打入華為產業鏈,本來就微利的相機模組市場很可能又要迎來一輪新的戰鬥。

這種慘烈的廝殺是由模組行業缺少技術壁壘所決定的,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未來歐菲光們很有可能還要面臨著東南亞、印度地區企業的挑戰。

攝像頭模組領域,群雄逐鹿,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但往上走一步的鏡頭領域,玩家數量就驟然減少。

相比模組,鏡頭是個賺錢的生意。占市場份額三成以上的是中國臺灣企業大立光,它一年營收雖然只有人民幣108.8億,只有歐菲光的1/4,但利潤卻高達人民幣53億,比歐菲光過去5年淨利潤加起來的2倍還多。

不過大陸老牌光學巨頭舜宇目前已經向這一領域發起了衝擊。在2009年之前,舜宇光學僅僅能夠生產低端鏡頭,量也不大。但它在陸續並購了韓國的力量光學和日本的柯尼卡美能達光學儀器,技術實力逐步提升,加之不斷加碼的研發投入,局面開始了扭轉。

近5年的時間裏,舜宇光學在鏡頭領域以年均超過50%的速度快速增長,目前市場份額已經逼近25%。雖然市場份額快速增長,但目前大立光的毛利率依然高出舜宇近30個點,在高端鏡頭領域也是絕對優勢,戰爭還在繼續。

鏡頭的雙雄對決,大陸代表團尚頗有競爭力,而再往上走一層的圖像感測器,情況就比較尷尬了。

圖像感測器,是整個攝像頭的核心所在。賣掉下游模組業務扼守上游的索尼是該領域絕對的霸主,佔據了40%以上的市場,年年都有10億美金以上淨利潤進賬。

索尼持有圖像感測器最多的專利,在高端手機市場獨孤求敗。自iPhone 4s開始,iPhone再也沒有使用過索尼以外的圖像感測器。華為的P30 攝像功能驚豔全球,背後依靠的就是華為和索尼聯合開發的IMX600 系列感測器,華為旗艦mate系列也是定制的索尼感測器。



三星電子推出了ISOCELL圖像感測器系列的最新產品 – 三層ISOCELL Fast 2L3。
手機廠商宣傳的重點:圖像感測器

所以,華為蘋果兩家比照相功能比來比去,但實際上卻是兩塊索尼的CMOS在自家人打自家人。

排在索尼之後的是韓國三星,佔據了20%的市場,也有不少驚豔之作,比如最近發佈的小米CC9 Pro 號稱1億像素,就是靠三星的 ISOCELL Bright HMX 感光晶片實現的。我國企業在該領域缺少話語權,主要代表廠商有格科微、思比科都難等大雅之堂,被A股熱炒的富瀚微還處於門外研發階段。

格科微和思比科都是主打低端市場的 CMOS 感測器,從數量上來講,這兩家尤其是格科微的出貨量都非常大,在量上甚至超過了索尼,一個月就能賣出超過1億片。但由於單價太低,在以銷售金額計算市場的統計圖上,甚至都被歸到“Others”一欄,可見在圖片感測器領域,技術領先帶來的高單價是壓倒性的優勢。

在這個技術壁壘森嚴的領域,中國只拿到了一張船票:成功收購豪威科技。

豪威科技是發明 CMOS 的美國企業,然而面對日韓企業的進攻,節節敗退到行業第三,逐漸不支。中國的財團抓住這個機會,在2016年以19億美元的代價,將豪威科技買下,並在今年出售給了中國的韋爾股份。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了,為什麼中國生產了世界7成的手機攝像頭,卻沒有一個知名的廠家:因為消費者和廠商都不傻,知道鏡頭後面那顆 CMOS 感測器,才是真的決定性因素。

從上面可以看出,在光學領域,歐菲光、邱鈦科技等企業表面上生產了大部分攝像頭,但卻是幹著拼接活,淨利率也比富士康高不了多少,因此也沒能像索尼、徠卡這樣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牌認知。

可以說,在浩浩蕩蕩的攝像頭大戰中,大陸表面上左手收購日本資產,右手擊垮臺灣對手。表面上稱霸攝像頭市場,但真正走出富士康類的企業,也不過舜宇光學一家而已。

2 面板



做了世界一半的螢幕

才知道諾貝爾獎的好處

如果說攝像頭是最吸引消費者注意的賣點,那螢幕則是最重要,消費者使用最久的產品。一塊色彩鮮明、畫面細膩的好螢幕是高端手機最基本通行證。今年的 iPhone 11 Pro 上的螢幕也足足花了六十九美元,是手機上第二貴的零件。

螢幕應用廣泛,除了手機,電視電腦螢幕也少不了它,相關的市場加起來超過2000億美元,比波音+空客賣飛機一年的總收入還多,可以說,螢幕是和大飛機一個級別的支柱型產業。

當然,這個大市場也是分上下游的

1.上游是材料和設備,平均毛利率50%往上走,主要有玻璃基板、發光材料、蒸鍍機等核心材料和設備。

2.下游是終端產品,毛利率一般是15%左右,有時還有往下。主要是蓋板玻璃、顯示面板、觸控面板 三個終端產品。

中國目前主要在下遊終端產品上發力。蓋板玻璃負責保護螢幕,顯示面板負責圖像的顯示,觸控面板負責感應用戶的手指。三者像一個三明治的三層一樣疊起來,共同組成了手機螢幕。

螢幕的三個主要終端產品

在蓋板玻璃和觸控屏這兩個市場,由於門檻不高,基本上就是中國企業內戰,而且利潤越打越低。

蓋板玻璃的龍頭是藍思科技,但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一邊是算半個同行的歐菲光和合力泰不斷加碼,一邊是八杆子打不著的比亞迪和瑞聲科技高調宣佈進入,硬是把藍思科技從上市時候的創業板盈利王,打成了2019年初的虧損企業。

跨界的歐菲光也是有苦難言,作為觸控螢幕老大,觸控屏利潤率也隨著合力泰等對手的進入腰斬,殺進玻璃蓋板和攝像頭模組實屬迫不得已。但跨界帶來的多線作戰也帶來了四面八方的壓力,當2018年產品銷售出現困難時,股價財務雙暴雷。

不過蓋板玻璃和觸控屏行業主要還是愁賺不賺錢的問題,而面板企業則要愁回不回的了本。

在傳統的 LCD 螢幕上,中國大陸從2010年的不到4%的份額,增長到現在的接近40%,光龍頭京東方一家就能占20%的市場。這種增長背後,是京東方天量的資本消耗,從2012年開始,京東方累計投資了近2,000億用於擴充產能,其中有近700億是從股票市場圈錢。不斷的增發攤薄,讓京東方股價上市十餘年都沒能超過上市價格。

天量擴產帶來的產品過剩使 LCD 面板價格一路雪崩,即使拿到了政府的近百億補貼,京東方這8年的淨利潤累計也不過200億,還不到投資額的1/10。當京東方盤算著用價格戰擊敗各路對手時,三星卻實現了在新興的 OLED 螢幕上的卡位賺錢。僅僅2017年一年,三星的面板業務利潤就超過三百億,比京東方趕超十年賺的錢都多。

在中國廠商埋頭擴產的時候,三星預期到輕薄柔性、還能自發光的 OLED 必將是未來趨勢。提前買斷了日本 Canon Tokki 的蒸鍍機,又和大日本印刷簽訂了精細金屬面罩的獨家協議。沒有蒸鍍機和精細金屬面罩這幾個關鍵生產設備,追趕者幾乎沒有辦法單靠燒錢追趕。只能眼睜睜看著三星躺賺 OLED 塊錢,自己卻在 LCD 價格泥潭裏拼殺。

與終端的慘烈廝殺不同的是,面板上游材料和設備領域多少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基本上是美日企業的樂園。

在中國獨霸的蓋板玻璃行業,用來製作蓋板玻璃的玻璃基板基本上都是美日稱霸。比如藍思科技90%以上的玻璃板材都從康寧處採購的大猩猩玻璃。曾經有人在網上發帖問:“蘋果螢幕玻璃不是美國的嗎?怎麼我看是中國造的啊。”中國實際上只是把控了最後把玻璃板材切割打磨成玻璃片的環節。

至於大陸吊打臺灣的觸控市場,觸控螢幕的三大材料:玻璃基板、PET基材和ITO靶材,玻璃基本的生產主要掌握在美日韓三國手中,基材和靶材,則被日本獨斷。其中的ITO靶材,製造的原料I是我國擁有的關鍵稀土銦,但由於不會加工,高端ITO靶材還是要從Japan Energy、東素、三井礦業等日本公司採購。

顯示面板的上游更是被日本企業壟斷。

在顯示面板製作工藝中,決定品質高低的關鍵的設備蒸鍍機的主要供應商是日本的Canon Tokki。 這個關鍵設備2017年全年產出僅僅出產了7臺設備,其中三星拿下五臺,京東方和LG人手一臺。這直接導致了大陸無法在 OLED 產能上無法迅速追上韓國,而 Cannon Tokki 不過是一家日本300多人的小企業而已。


蒸鍍作為面板的最重要加工環節,另一件核心裝是金屬掩膜板。高等級的掩膜板只有大日本印刷一家生產,三星早早的跟它簽了買斷協議,京東方一直苦等到 2017 年協議到期才順利搶購。OLED 面板非常依賴發光材料,其中毛利率最高(70%)的藍光材料,七成供給來自於日本的石油企業出光新產。

可以說,日本企業雖然在面板下游行業潰敗,但在上游材料和設備,卻是借著我國擴產賺的盆滿缽滿。一大堆隱形冠軍受點小災小病,下游幾百億的大廠就要火燒眉毛。



OLED 材料市場密密麻麻的美日企業

為什麼中國能在面板終端市場逆襲,但上游卻舉步維艱?

原因很簡單,在技術成熟、強調重資產投入的終端市場,誰能用規模效應把價格壓到最低,誰就是勝者。今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電視面板價格同比下滑30%、手機面板同比下滑15%左右,很顯然,這就是赤裸裸的價格戰,任何小規模、高成本的廠商最終都會被掃出戰場。

大陸依靠世界第二大的金融市場和政府補貼,足以發起其他對手都膽寒的大規模投資。比如從 2009 年以來,京東方定增募資高達六百六十七億,政府補貼一百億,然後開啟了每年一條燒掉四十五億美金生產線的強度瘋狂投資。這種如同推土機一般的前進,不是其他幾個東亞對手可以相比。

上游的材料和設備卻不是燒錢+價格戰能解決問題的,需要從最基本的理論出發,一步步試錯、探索最合適的材料和最優的設備。即使燒錢也很難立竿見影,而且還不是看的見的燒錢,還需要在基礎理論上的重大投入。任正非、馬化騰等著名企業家對基礎科學的關注,確實是有的放矢。

近幾十年來,日本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學者數量達到7人,諾貝爾物理學獎達到11人,基礎理論環節的重視,成為強大研發實力最重要的保障。如果有人問諾貝爾獎有什麼實際用處,日本材料上的強勢就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

總的來說,中國拿下的面板終端產業是有一定技術和資本門檻,但主要還是靠進口設備+來料加工在討生活。一堆中國大小廠商在淨利率5%以下的行業裏相互傷害,實屬無奈。

3 電池做的了汽車電池



卻沒賺到手機電池的錢

如果說螢幕和鏡頭是最能直接抓消費者眼球的部件,那麼電池就是最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部分了,超長待機和“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都是手機電池一直以來的追求。

電池是個規模在三百億美元以上的市場,主要分為上游的消費電芯和下游的電池模組。

1.下游的電池模組是採購電芯後,把電芯和保護板、外殼、配上膠水,貼上商標,做成一個可以即插即用的電池。這個部分毛利率只有10%上下,扣掉費用後,淨利潤常年在3-4%貼地飛行,是個稍有不慎,就要關燈吃面的行業。

2.上游消費電芯行業屬於成熟市場,年出貨約40億支電芯,占了電池市場一半的價值,而且毛利率高達20%-40%,利潤十分豐厚。

四大巨頭壟斷的消費電芯市場

大陸的欣旺達、德賽電池業務主要集中在下遊電池模組這個辛苦活上,原因也簡單,終端電子產品需要就近配套。這也意味著,一旦下游電子產品組裝的產能轉移,電池模組的訂單也會跟著轉移。

電池模組企業會跑,但核心的電芯企業基本上安營紮寨在日韓。ATL、LG化學、三星SDI、村田等四大廠商佔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

其中比較可惜的是ATL新能源,本來是中國人創立,但是2004年被日本的TDK收購,成為了日本企業的子公司,目前國內成規模的消費電芯大廠僅剩天津的力神和光宇,主要面向國產機。

除了電芯以外,充電方式的變革也是一個重要趨勢,尤其伴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不斷普及,業內認為這是一個未來百億美元規模的市場。

然而,在無線充電下游市場稱霸的,並不是電池模組雙雄的德賽電池和欣旺達,而是連接器出身的立訊精密。

早在2014年,手機無線充電還沒普及的時候,立訊精密就圍繞 Apple Watch 展開了無線充電的研發,成為Apple Watch無線充電模組的核心供應商。不但佈局的早,還搶佔了制高點,後面的故事就順利成章了。從小米九十九元的無線充電器,到華為高端的 Mate 保時捷版本,再到海外巨頭三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立訊精密為其製造無線充電器。

如果要總結中國消費電子電池產業,結果或許令人吃驚。 在中國擁有強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的情況下, 消費電子電池模組雙雄依然僅僅是富士康的翻版,只是把購來的電芯封裝。在業務的橫向拓展上,也沒能搶過立訊精密,真正的是老富士康被小富士康搶飯碗。

4 聲學元件

聲學部件主要由聽筒、揚聲器、和麥克風,三個主要零件市場組成。


其中聽筒和揚聲器是相對傳統的聲學零件,麥克風則是帶有一定半導體性質的產品,涉及到晶片。比如新興的 MEMS 麥克風是通過封裝晶片做成的,是聲學器件中最大的熱門,出貨量十年增長了十八倍,一年賣出五十億隻。

聽筒和揚聲器方面,由於聲學元件組裝極其複雜,在智能機興起的時期,依然需要依靠大量手工而非自動化器械,因此中國廠商得到了較快發展,瑞聲科技和歌爾聲學一度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光瑞聲科技一年在這上面營收就有87億人民幣。

但這種底門檻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難免招來中國同行的追擊。2017年立訊精密入股臺灣地區的聲學廠家美律後,大舉跨界搶奪訂單。僅僅一年後,瑞聲科技利潤就下降了29%,歌爾聲學的利潤也大跌59%,兩者股價雙雙腰斬。立訊還搶下了聲學新的大熱門市場,蘋果 AirPods 耳機七成的訂單,對此歌爾和瑞聲卻無可奈何。

新款的蘋果耳機,主要代工訂單被立訊拿下

在最高端的 MEMS 微型麥克風方面, 中國的兩大聲學巨頭表面上與美國婁氏電子打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美國的樓氏電子是 MEMS 麥克風曾經的霸主,1969年,在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升空後,宇航員尼爾從月球發表的講話正是使用了婁氏的聲學設備進行放大。有著老牌麥克風製造商的口碑,也是 MEMS 麥克風的發明者,目前佔據近半的 MEMS 麥克風市場。

中國這邊,新興的歌爾聲學則是佔據18%市場份額的第二大廠,老牌聲學廠商瑞聲科技也緊隨其後,佔據了13%的市場份額。

表面上,中國廠商似乎幾年內就做到了和老牌美國廠商平起平坐,但實際上婁氏電子可以自主設計核心的 MEMS 晶片, 而歌爾股份和瑞聲科技則都必須從上游的英飛淩(Infineon)和歐姆龍(Omron)採購。所謂的 MEMS 三分天下,其實是歐美晶片的三分天下,即使現在歌爾開始有少量 MEMS 晶片出廠,也無法改變格局。

應該說,聲學雙雄在不少領域已經深入聲學上游,但是一方面核心晶片沒有突破,依然依賴上游,另一方面,跨界而來的立訊來勢洶洶、咄咄逼人,也反映了行業的門檻遠沒有預想的高,所謂的聲學霸主離富士康,究竟還差幾個立訊,依舊是一個難下定論的事。

5 尾聲



當一個個梳理行業龍頭,會發現一個微妙的現象:每個表面上的行業龍頭都是面目模糊的多面手。

攝像頭龍頭歐菲光,鏡頭模組業務只占營收的61.85%,傳統強勢業務觸控膜,佔據了20.51%的份額。

聲學龍頭瑞聲科技,聲學器件營收卻只占48.18%,馬達、玻璃等後期切入的業務,占營收的比重同樣達到了40.04%

觸控巨頭合力泰,觸控業務只占營收47.32%,攝像頭模組卻高達20.44%。

藍思科技倒是沒有跨界,但是跨到它地盤的人卻排起了長隊。比亞迪、聯創電子和東旭光電都在虎視眈眈。就連聲學巨頭瑞聲科技最近的一筆128億的投資中,也帶上了3D曲面玻璃。

當然,最不得了的還是打滿全場的立訊精密,從連接器起家,橫掃無線充電模組,進軍聲學耳機和部件,順便還做了點攝像頭模組。事實上這個橫跨多個領域的蘋果產業鏈巨頭的市值已經接近3個聯想集團,2019年預期的淨利潤更是相當於7個聯想集團。

所以網友們也不要老拿聯想和華為對比了,電腦組裝廠聯想正確的對比對象可能是華為和蘋果產業鏈上的公司。市值上看,京東方相當於二個聯想,舜宇光學相當於1.9個聯想,藍思科技相當於 0. 8個聯想,歌爾聲學也是0.8個聯想。這樣看起來就匹配多了,十八線明星就不要老蹭 TFboys 的熱度了,正確的對標對象應該是抖音網紅。

根據傳統的理論,應該是越專精的公司,產品競爭力越強。在中國跨界最多的立訊精密卻成為了最大贏家,市值比被跨界領域的龍頭公司加起來還高,可以理直氣壯的發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表情包。但仔細一想,它也沒跨界,大家拼的不就是精密組裝嗎,立訊擅長這個啊。

這種尷尬背後的真相是:所謂的強大的中國製造,很大一部分還遠沒有技術護城河,維持他們表像體面的是加工組織能力。

不少佼佼者已經開始嘗試著把“中國製造”四個字填實,切入鏡頭的舜宇、投產電芯的欣旺達、嘗試 MEMS 晶片的歌爾。他們在嘗試擺脫市占率高達70%,淨利潤連5%都沒有的窘境。

如果我們梳理電子零件製造龍頭的財報可以發現,中國零件商已經出現了兩個梯隊:

第二梯隊:扒下外面光鮮市占率背後,還是富士康型企業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生產模組比例較高的公司,表面上營收增長較高,號稱行業龍頭。但淨利率不到4%,研發支出只有可憐的1%-2%。

像欣旺達和德賽電池的淨利潤率已經跌到了4%以下,而歐菲光在不斷拿下第一的同時,利潤率也是一路走低,在2015年就跌破了3%,2018年更是因為激進的市場策略暴雷出現了虧損。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這些模組集成商,即使比手機組裝往上走了一步,未來也很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第一個梯隊:已經邁離了組裝的三星型企業

這類企業開始有不低的研發支出來不斷改善工藝水準,保障利潤率。利潤率往往能達到7%-8%,研發也能超過5%。如立訊精密的研發支出達到了營收的7%,藍思科技則超過了5%。

再往上走,就進入基本元件的製造領域,淨利潤率會大幅攀升。在這個深水區,中國企業還難以稱為一個成建制的軍團。

中國電子龍頭,超過一半在4%淨利潤紅線以下的

綜上所述,結論很清晰:中國電子行業的黃金十年,有輝煌,有成就,但仍然只有半只腳邁出了富士康。

而在未來,一定是電子加工企業大分化的時代,憑藉模組加工能力四處跨界的存量大戰告一段落,幾個加工組織能力最強的企業會擊垮大部分對手;而切入上游成功的攻堅勝利者,則會開啟新的成長曲線,兩大軍團的差距會越來越遠,最終富士康的歸富士康,三星電子的歸三星電子。

這也意味著“黃金十年”的結束,“掘金十年”的開啟:能走出富士康模式的企業,還有十倍增長空間;無法擺脫低附加值宿命的企業,永遠將在原地打轉。

新聞來源: 遠川科技評論 於2019-11-27

老安按: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表面上中國的工業發展非常驚人,尤其近十年的所謂電子高科技工業,可是到今時今刻,所有企業家包括幾位成為超人級富豪,他她們的市塲觀念依舊極為落後保守,其一是無實際技術的創意,這一點,真的佩服東洋鬼子,從少處看大,你到十元店、一元店(美加)看看,摸摸,很多家居及日常用品的設計,不到你不服,中國呢?
另外,老外及東洋,一些產品,其實無甚出奇,但是在市塲學的運作下,便把中國人辛辛苦苦的替人加工得來的微少利潤,搶、宰、騙的一乾二淨,明顯例子,那些女士的包包,很多時只是普通塑料加上品牌標貼,便賣的超高價,實際上並無任何高科技含量;又如服裝類產品,最荒謬的是某加拿大品牌大衣,技術含量為零,大陸任何村莊都可製作到比他還好的,而這品牌的商標在美術設計上來說,簡真慘不忍睹的惡劣、老套,奇哉怪也,竟被中、港、台及海外唐人瘋狂追捧,叫價之高,已經跟搶没什麼分別!

而中國的企業家,到今為止,都没有任何一個人去思量、去考究、去學習怎樣利用市塲學,而還是一條死路,一條單方去市塲推廣,就是…平、平、平、賤價、賤價、賤價!

最要命的是,某種產品一有市塲,全中國一窩蜂跟風去搶這一小塊所謂肥肉,最後各人都頭崩額裂!汽車業就是如此,怎會有可能一個國家會出現以百計汽車製造廠???

今天看中國的所謂電動車開發,不止一窩蜂,簡直像餓狗搶屎,目前狀況是,動能技術無人敢帶頭創新,互相以價格相砍,品質懶理,不是其業的紛紛加入攬炒,看看誰先死掉!

好了,生產數量數據越來越亮麗了,可是,利潤呢?品牌呢?後續呢?空白一片,還有一悲劇是不少人的一生積蓄也賠上了,就是那些想在股票市塲的呆子、儍人、蠢人!

中國製造,幾時可以真的製造??? 答案是……。

2019年12月10日星期二

謀殺達事?! 罔顧人命! 打砸燒爆搶!!!咁叫做爭取民主,五個素求, 乜乜普選??? Poor Guy 啦!

轉貼:真槍實彈隱藏的後著 

盧永雄

在周日民陣遊行前夕,警方破獲一個激進集團,懷疑他們計劃在示威遊行中使用真槍實彈,襲擊市民,企圖嫁禍警隊。這類似烏克蘭顏色革命神秘一槍的劇情。

細心觀察警方在三個單位檢獲的武器,和熟悉軍火的專家傾談後,可發現對方眾多行動的線索。

1. Glock17半自動手槍方便偷運入境。在涉案炮台山單位搜獲的Glock17曲尺手槍,大部份物料用塑料造成,槍身輕,但9mm火力強勁,近距離可以把防彈車打爆,但其塑料配件易於拆散,偷運甚至郵寄入香港。

Glock手槍另一個特點是槍管內沒有螺旋紋來福線,一般開槍後追查子彈由什麼槍械打出,是對比彈頭和槍管內的來福線,Glock手槍打出的子彈彈頭沒有來福線紋,最後指控警察殺人,都無法確證不是由警察手槍打出。

2. 中空子彈易於嫁禍。警方檢獲105發中空子彈,是警方常用子彈。一般子彈的彈頭尖圓,穿透力強。但警方使用的多是彈頭凹入去的中空子彈,若遠距離擊中人體,不會打進體內,以減殺傷力,當然以9mm火力近距離發射仍然可以打死人。暴徒用這種子彈,加上無來福線的手槍,若在示威中打死平民,警察真是水洗不清。

3. 百多發子彈或不止一枝手槍。警方在檢獲5個彈匣,其中3個已上滿子彈,共有105發子彈。試想若一枝半自動手槍,不如自動步槍那樣可以連續發射,在襲擊行動中能換一次彈匣已經差不多了,一枝槍頂多3個彈匣就夠,所以一枝手槍用不上105發子彈。由於子藥是金屬製造又有火藥,偷運十分困難,一枝手槍不成比例地配備這麼多子彈,並不正常,恐怕暴徒另外藏有或正在偷運其他手槍入境。

4. 有警方裝備甚為可疑。行動中檢獲類似警棍的伸縮棍及胡椒噴霧,暴徒會否冒認警方行事?而檢獲的避彈衣,相信是用槍施襲者的自我保護裝置。

5. 疑犯有一家人。被捕的8男3女疑犯由20歲至63歲,當中有關鍵的一家人,不單純是一般激進青年的組合。案中檢獲6部對講機,若以2人為一隊用一部對講機,就可以有5、6隊人,非常有組織地分頭行動。

綜合上述線索,可以作合理推想。在這場運動中,由之前發現TATP烈性炸藥,到如今發現Glock17的真槍實彈,已經遠超一般激進青年可以自發行動的水平,大家要醒一醒,明白幕後有大台,行動有部署,否則俾100萬普通人,也買不到手槍和105發子彈。若用Glock17曲尺發射中空子彈打死一個示威者的話,警方真是水洗洗不清。

勞師動眾搞真槍實彈,必然隱藏後著。太子站沒有死人,也有48%市民相信,若有示威者死於槍下,中了類似警方使用的子彈,就肯定有大多數香港人相信警察殺人。科大學生周梓樂墮樓死亡個案都可以翻起這麼大風浪,若人人都信「警察射殺平民」,必然生起大亂。屆時警方唯有下令執勤抗暴時不能帶槍,那麼暴力示威就更加「有排玩」了。

玩手槍射人這一招,在台灣選舉和烏克蘭顏色革命都試過,效果屢試不爽。新一哥鄧炳強命大,事前收到情報偵破案件,但恐怕還有手槍流入香港,這場反顏色革命戰爭,遠遠未完。

老安按: 這大半年來, 某些香港人為了自己的腦瘤幻覺, 不斷挑起年青人, 甚至中年人, 更甚至老人, 去追求一些他們認為正确的東西, 却不惜一切, 不顧一切, 要寧為玉碎, 要置五百萬人(以不選,不投票黃黑綠獨為區議員的市民作基數) 的生活,生存不顧,的安全於困擾、困迫、困窘, 而只高喊什麼"違法達乜"的荒唐、荒謬口號去欺騙港人!發展至現在, 竟然還要引入致命武器意圖殺害警察, 又意圖殺害市民來䧟害警隊! 這些人的所作作為已經是完全失心瘋的了!

好可惜,好可惜, 還有數目不少的香港市民到現在還不醒過來, 過去周日的遊行,真令那些真愛港的人迷惑, 這乜乜運動, 明明白白擺在眾人面前, 是怎樣的騙局! 可是這些人却完全不理事實,去挺, 去撐這些黃黑綠獨!!!

難明, 不明, 唔明!!!!

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

美國涉港法案是某些人的糖果嗎?開玩笑了!



美國涉港法案砸了自己的腳,這太諷刺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是第一個企圖遏制中國崛起的人,只要這個“共產主義國家”仍然處於可挑戰美國經濟、科技和軍事霸權的位置,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仍然會繼續阻撓中國的崛起。

由於事關美國根本無法承受的損失,美國任何一屆政府或國會都不可能允許其他國家向自己發起挑戰。二戰結束後處於這個位置的國家是蘇聯,上世紀80年代是日本,現在則是中國。天知道今後還有哪個國家會成為美國遏制的目標。

加拿大卡畢蘭諾大學經濟學教授肯·默克2019年11月29日在《亞洲時報》網站刊發評論文章:《試圖遏制中國崛起是愚蠢的》

數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提出了“重返亞洲”政策,計畫將美國六成軍事資產部署在亞太地區,目的是將中國圍堵在“第一島鏈”之內。其後不久,他極力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據說目的是阻止中國“改寫世界貿易規則”。然而奧巴馬的兩項政策均未能成功遏制中國,結果適得其反:中國面對美國的進擊展現出了強大的反制能力,它在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的成就已經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儘管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導致外部需求下降,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降至6%左右,但中國今年的表現仍好於所有其他主要經濟體。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印度GDP增長的下降幅度尤其嚴重,從超過7%降至5%左右。據世界銀行估計,如果中美貿易爭端不盡快結束,未來幾年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經濟增速將在2%左右徘徊,甚至降至更低。

此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一些美國堅定的盟友如英國等——通過回應“一帶一路”倡議向中國靠近,並在5G技術上頂住美國的壓力拒絕排除使用中國產品。

在軍事領域,中國已經在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展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它們可能不如一些美國武器那樣致命和先進,但如果美國政客將兩國推入戰爭,美國及其盟國可能會遭受難以想像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目前,美國政府的反華政策不見終止的跡象。特朗普或許押注中國不會在香港採取任何行動,甚至可能屈從抗議者的要求,他簽字批准《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成為美國的正式法律。然而,一旦美國將該法案中的威脅手段變為現實,中國政府很可能將針鋒相對地採取反制措施。在這一點上,中國民眾不僅會支持政府,而且會主動要求政府採取行動。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相對於中國內地,美國政策對美國企業和香港人將造成更大的傷害。在長時間暴力抗議的作用下,許多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經營的美國企業已經對前景產生了懷疑。美國的涉港法案只會慫恿抗議者進一步升級暴力,內地不太可能一直對此坐視不管。香港可能墜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一整代年輕人的未來將黯淡無光,美國公司在香港的前景也將變得暗淡。

儘管中國可能遭到西方的譴責甚至制裁,但和歷史上一樣,中國不但會恢復實力,甚至可能變得更加強大。道理很簡單,因為暴徒抗議和美國立法實際上與民主人權無關。而且西方企業不太可能放棄利潤越來越豐厚的中國市場。美國的做法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使本國經濟面臨巨大風險,更拖累了世界上其他國家。

但美國的損失還遠不止於此。根據彭博社最近的報導,全球每年價值48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品中,超過65%被中國企業買走。高通等世界最大的晶片供應商是美國企業,所以特朗普政府向它們發放許可證,准許它們對華銷售晶片。美國當初阻止中興通訊購買美國晶片的做法,幾乎切斷了這些靠中國市場吃飯的美國企業的財路,這導致特朗普政府最終不得不軟化立場。

事實上,美國企業之所以專注耕耘中國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巨額利潤的驅使,而不是因為它們熱愛中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高效地生產商品,或大批量地購買美國產品。中國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給美國經濟和就業前景帶來了希望。從這個意義上說,“狡猾的共產黨人”不但沒有白吃美國人的午餐,他們反而給美國提供了午餐。

如果波音、戴爾、蘋果、通用汽車等美國企業失去了中國市場,它們就不太可能像現在這樣盈利。例如,在波音737 Max機型的安全問題曝光之前,波音民用飛機銷售額有25%左右來自中國市場。

事實上,據美聯儲預計,如果貿易戰和國會針對這個亞洲大國受到意識形態驅使的政策不結束,未來幾年美國的GDP增速將降至0.4%甚至更低。美聯儲的評估是基於投資下降和消費停滯,這兩項共計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0%。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越來越多的國家回應其“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由於貿易戰遭受的損失可能小於美國。根據中國政府的統計數據,儘管2018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出口有所下降,但中國的整體雙邊貿易額增長了約4%。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同期中國國內投資和消費分別增長了5%和7%。

在地緣政治方面,特朗普政府用以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可能正在消亡,因為日本和印度都沒有敵對中國的意願。中國是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中國是一個核大國。因此,與美國合作來對抗這個亞洲大國,可能導致他們在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陷入自我毀滅的境地,這也為澳大利亞和日本重新衡量與中國的關係提供瞭解釋。

這些令人信服的論點表明,中國不應該也不可能受到遏制。然而,這些常識和邏輯被視為負債,而不是資產,因為大多數美國民眾確實相信共產主義中國是“邪惡的”,他們相信中國應該對美國的種種問題負責。為了贏得公眾的支持,一些來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客爭先恐後地把中國妖魔化。讓美國放棄自己的全球主導地位,或者讓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成為與之匹敵的國家,這些對美國經濟來說可能都意味著極其高昂的代價。【文/ 肯·默克】

老安按:目前,美國參眾議院的反華政策不斷升級,繼美國總統特朗普簽字批准《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成為美國的正式法律,12月3日,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攻擊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歪曲抹黑中國去極端化和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指責中國政府治疆政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然而,一旦美國將該法案中的威脅手段變為現實,中國政府很可能將針鋒相對地採取反制措施。在這一點上,中國民眾不僅會支持政府,而且會主動要求政府採取行動。

美國繼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之後,又通過所謂“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只不過是大搞雙重標準,藉口人權抹黑中國的又一劣跡,是其霸淩行徑、長臂管轄的再度展示。間歇性、經常化的手法,早已將其本質暴露無遺。

按說,美國也是恐怖活動的受害者。18年前發生在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直接造成2996人遇難,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而且對美國民眾造成極為深遠的心理影響,美國為此發動了報復性反恐戰爭。可奇怪的是,美國總是對中國的反恐詆毀指責,既罔顧事實又顛倒黑白。不但對新疆依法依規打擊恐怖主義、保護人權的努力視而不見,對新疆當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的大好局面視而不見,反而捏造事實、詆毀抹黑中國反恐和去極端化的正義之舉,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透過現象看本質,揭開面紗見真容。美國政客在反恐問題和國際社會不在一個頻道、不是一個話語體系,玩慣了“雙重標準”的背後,其實只信奉一條圭臬,那就是“合則用、不合則棄”。這是美國至上和霸權本質所決定了的,對此不會有任何改變也不要抱任何幻想。美方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地位,什麼國際社會反恐、去極端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則都會丟掉,什麼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都會罔顧。要不然,你就無法解釋為什麼美國對自己國內劣跡斑斑的人權現狀不管不顧,反而打著人權和反恐旗號,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地發動戰爭、燃起戰火,導致數百萬無辜民眾傷亡,大量難民流離失所,對中國新疆採取教育培訓方式去極端化的做法橫加指責、惡意攻擊。邏輯混亂到如此地步,實在為國際社會所獨有。

話說回來,美國這兩條法案是否對中國有所牵制? 尤其“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法案的後續制裁措施會否實行? 答案却是否定的,不要說美國大多數民企在香港的投資活動、金融財經在香港的炒作、現金流的調控、美金運轉等等對美國是無可計量的重要,如美國夠膽實施什麼形式的所謂制裁,首先受傷的反是美國本身!

還有,香港的地理位置及法律寛鬆,出入的自由,使到香港是美國不只在亞洲,實際是全球的軍、政、經、文、金的情報收發最大及最重要中心,全球的美國領事館絕無像香港的美領館的實則規模,美國註港領館的官方人數已經超過一千五百人,而非正式官式的如美國民主基金,什麼人權監察等等明或暗組織的人數,據美國自己某些媒體所掲露的不完整估計,已經達至驚人的數字,近五千多人! 以上事實,美國夠膽向香港實施“真”的任何制裁嗎? 中國真的會就此放手、投降而不作反制及其他報復? 真的這麼没有骨氣,當然不會!所以老美這次絕對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簡直是食砒霜、撞頭入牆角! 任何美國國政的領導人及真正有見識的政客相信不會這奧本海默症! 香港一群不知自己說的是什麼廢話的反對派,儍兮兮的以自己的幻想去依賴阿美利堅,老安除了一句,他們已經像香港話所言的,反港反中已經發咗癲!

不過,世事難料,什麼都有可能,為了選票、為了眼前利益、為了種族仇恨及偏見,美國亦有機會不惜一切,背水而戰! 廣東老話,放長雙眼睇你死成點!!!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讓事實說話



轉貼

*【讓事實說話】*

國際上各大具公信力機構之
客觀事實調查研究報告結果 :
1.經濟自由世界排名第 1
2.人類自由指數世界排名第 3
3.全球男女平均最長命地區(第1)
4.全球最利營商稅制(第1)
5.世界第 2 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6.全球最歡迎資本投資地方第 3 名
7.勞動力市場中選才.
僱用和留任容易程度世界排名第 1
8.對企業的吸引力世界排名第2
9.全球金融制度排名第 2
10.全球金融中心中排名第 3
11.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
全球排名第 3 位( 2017)
12.全球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
排名1(2018 )
13.首次公開招股集資及
企業併購環境全球排名第 1
14.航空貨運量全球排名第 1
15.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排名第1
16.基礎建設競爭力全球排名第 2

香港取得上述成就乃多年來幾代人努力之成果。

*可惜,*

*香港無數無知無法無天*

*自私暴徒及其支持者*

*暴力破壞我們的家園。*

他們真是愚昧至極點,
身在福中不知福。
若他們的歪理成立,
連這麼好的香港都要革命,
則全世界大部分地方都要革命了。

*歷史上民不聊生才有革命,*

*但他們革命,確使我們民不聊生!*

香港好好地,確給他們強力破壞,

真是自作孽!真是害死人!

然而,香港這批低智反智失智的年青暴徒,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香港史上最窩囊飯袋的一群,為歷史後世所唾駡。

我們期望年青暴徒在作出破壞前,看清事實,然後有所選擇應否再這樣破壞,他們仍否仍繼續這樣堅持他們的破壞有助成就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在過程中他們的行為完全沒能看見民主自由精神,而是橫蠻無理的攻擊與自己有不同看法的人。

可惜現今年青人對七十年前,新中國驅逐列強出被侵佔的中國領土之事實弄不清楚,更不明白聯合國當時何以制裁中國(與今天伊朗和北韓處境相似)。

二十年後,當歷史真相漸明,這批年青暴徒曾浪費光陰,背叛祖國,又未能與他們的政客般飽食後可選擇遠走他方;兼且自己已變成中年人士而又一事無成,將悔咎終身!

香港能夠在上列各種的世界調查報告名列前茅,無論於自由丶經濟丶營商丶競爭力丶勞工丶金融丶基礎建設... 等等都蜚聲國際,這有賴二戰後的一兩代人,從物資短缺的環境,胼手胝足,努力耕耘所建設的成果。

這當然有賴於七十年前中國建國初期的前三十年,內地受聯合國禁運,香港成為內地物資供應重地,因而亦使部份港商致富。

此後從1979年至今的四十載,無論社會丶教育丶基建丶科技丶航空丶經濟丶農業丶通訊丶物流丶建設丶高鐵...等等都以幾何級數般突飛猛進。

然而有部份香港人對於被內地超越,在心理上未能適應,產心異常心理。更有一部份九七前移民海外,發展不暢順回留,卻看見昔日下屬已平步青雲,心有不甘,於是產心嫉妒歪念,從而支持攬炒之惡行。

若香港沉淪,他們有外國護照隨時走往異邦,同時亦證明他們昔日移民是正確和有眼光,亦可纾解他們的不平衡心理!

加上回歸以來,有班不學無術的政客,個人對共産黨有難以忘懷的仇恨。尤其是教育界的政客及其屬下教育團體更藉教學之便,利用國內不同政治事件,誣衊中國,已為學子洗腦三十載,灌輸反中反共意識,形成今日幾十萬反中的年青人。

無恥無德無能的立法會議員,他們是藉教協每年提供已被洗腦的年青人的選票,晉身立法會。想當然他們都只是一班戲子佬,給水平低下的選民於立法會做大龍鳳,毫無建樹,低智又被洗腦的年青選民又樂於被騙,滿以為他們逢中必反乃正義之舉。

今次的區議會選舉已把所謂民主選舉的弊端全然揭露。從未在區內有任何工作的素人,卻可因反中政網而當選,即使那候選人其貌不揚會考零分......。若然中國的領導人都用此選舉而産生,毫無地方政蹟就上位,不誤國殃民就奇怪了。

中國按照其國情選擇其政治制度乃合情合理合法之舉,不一定要把西方式民主全盤照覆制過來。

中國過往為數以億萬計人民
努力行過苦不堪言的時代,
現在正走到能抬起頭來,
卻要被各國霸權壓制下去,
常被不正不義的藉口去打壓。
若現在中國政府被打敗毁滅 ,
則是世界上五分之一中國人口
加上發展中國眾多的人口
遭殃之時。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東洋倭寇及英倫海盜只是人間小丑, 人類垃圾, 看看德意志民族! 英雄!

前德總理維利·勃蘭特,個著名的「華沙之跪」,讓他成為歷史巨人。

                           德國總理默克爾首訪奧斯維辛:德國責任永無終結, 深感羞恥

默克爾:“我深感羞恥”

當地時間6日,默克爾到訪位於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這是她就任德國總理14年來的首訪,也是時隔24年德國總理再訪奧斯維辛。默克爾:“奧斯維辛是由德國人經營的一座滅絕營,德國人的責任永無終結,沒有商量餘地。這是我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永遠不會消失。”

紀念館館長彼得·齊溫斯基5日告訴路透社,默克爾此行帶來6000萬歐元(約合4.7億元人民幣)捐助,用於紀念館維護。德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出資一半。

默克爾此訪應奧斯威辛-比克瑙基金會邀請,旨在紀念基金會成立10周年。齊溫斯基說,集中營遺址不少建築都屬臨時搭建,基金會每年需要1800萬至2000萬波蘭茲羅提(3293萬元至3659萬元人民幣)維護資金。

默克爾將與一名集中營幸存者和波蘭總理馬泰烏什·莫拉維茨基一同出席儀式,其間正式宣布為基金會捐資。儀式同時設有一分鍾默哀和敬獻花環環節。

默克爾曾到訪其他集中營並與奧斯威辛集中營幸存者會晤,但這是她首次到訪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這也是24年來德國總理的首次訪問,因而被視作具有高度象征意義。

按照英國廣播公司的說法,默克爾沒有選擇明年1月27日“國際大屠殺紀念日”75周年之際訪問,部分原因是德國國內眼下反猶情緒高漲。另有德國媒體推測,默克爾現在訪問是擔憂被迫提前卸任。

新聞來源: 央視新聞 於2019-12-07

不要說, 東洋倭寇侵華、害華、搶華、殺華的事實, 至今毫無悔意, 亦無道歉, 前首相最多只是以日文的意思是抱憾而矣!

英倫海盜過去二三百年對中華的鴉片毒害, 肆意掠奪, 强佔强霸中華土地, 到此一句道歉及悔意完完全全沒有出現過, 到今為止, 還不斷繼續在香港問題,在國際問題, 對中華施毒施害!

不過, 怪也不能全怪這二島的人渣所為, 中華人,尤其香港某些中華人的自甘作賤,自甘墮落,自甘奴隸, 對英日的盲目吹捧, 有些還以東洋侮辱自己的支那二字諸般聞天, 這樣, 也不能怪英日島民了!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

魯迅曾經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

轉貼

筆下風雲 - 程萬里 傳媒人

跪美舐美 嘆為觀止

12月03日(二)
剛過去的周日,一望無際的美國國旗隨風飄揚,這麼壯觀的星條旗海,在美國本土除了國慶日恐怕也不多見,如此奇景竟在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發生,搖旗吶喊對美國感恩戴德的不是美國人,而是黑頭髮黃皮膚的香港人,誰還敢說香港不自由?誰還敢說香港人被暴政打壓?別再睜眼說瞎話了。



香港就是太自由,完全不受國安法約束,才會有這麼多港人爭相做美國走狗,對美國落實一條橫看豎看、左看右看都對香港有害無益的所謂人權法案,顯得比打了雞血還要亢奮。這種崇洋媚外、肉麻當有趣甚至舐美國佬屁眼甘之如飴的心態,全世界打着燈籠再也找不到第二人。即使年年向美國交保護費的日本和南韓,當地反美情緒也不小,尤其是南韓,最近特朗普敲詐軍費欲大漲五倍,更令當地人反感。事實上,你可有見過南韓人、日本人不知羞恥地搖美國旗並跪求美國制裁自己國家的呢?

美國通過的人權法案,賦權國務卿「一年一檢」香港的自治和人權情況,以決定是否延續對港特別待遇,但美國在港貿易順差高達三百多億美元,為全球最高順差的地區,以及有過千美資公司在港營運,美國根本不可能取消香港優惠待遇損害自己利益,故法案最大的殺傷力,也不過是制裁個別官員而已,頂多又給黃之鋒之流一個狐假虎威的機會。連如此「小恩小惠」,香港人也歡喜若狂,忘乎所以,差點以為美國政府給了這些港人一張綠卡。卻原來美國佬一個崩也不用給,已有這麼多人又跪又拜,難怪特朗普不可一世。

魯迅曾經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在香港,「萬劫不復的奴才」要多少有多少,跪美舐美還自以為高人一等,不知魯迅泉下有知,可會慨嘆中國人的劣根性百年如一日?

2019年12月4日星期三

某些香港人求仁得仁,求義得義!好啦!想香港人Poor Guy 得遂咯!

某些香港人求仁得仁,求義得義!好啦!想香港人Poor Guy 得遂咯! 

晴天霹靂!2021年起申根地區不再對香港/澳門特區護照免簽!!!


只想旅行! 只想旅行!

  現時,香港/澳門特區護照持有人可以免簽證到訪歐洲申根公約地區,最長逗留90天。不過,歐盟早前公佈,2021年起申根地區將採用新安全審查措施,要求現時61個免簽證國家或地區的護照持有人前往歐洲旅行前,須在網上填寫「歐盟旅行資訊及授權系統」

(ETIAS),獲批許可後才可入境,其中就包括了香港/澳門特區護照的持有者。至於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由於歐盟不視其為英國公民,BNO亦被視為非歐盟護照,預料手持BNO入境的港人也需要在出發前在網上申請。

ETIAS是什麼?
  ETIAS中文全名「歐盟旅行資訊及授權系統」, 系統會將申請者的資料與歐盟內部的資料庫,包括罪犯紀錄及恐怖分子名單,以及國際刑警資料庫進行核對,系統會以電郵通知旅客申請結果,若申請人身份經審核後並無問題,便會批准,而不批准亦會提供理由,不獲批准者可以提出上訴。

香港/澳門特區護照持有者2021年起去哪些歐洲國家要申請ETIAS?

  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芬蘭、瑞典、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希臘、意大利、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斯登、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塞浦路斯 、克羅地亞。

留意,英國、愛爾蘭、巴爾幹並不是《申根公約》覆蓋的國家,前往以上三國不需要申請ETIAS。

如何申請?
  ETIAS是一個網上系統,申請ETIAS 需上載有效的香港特區護照並填寫網上申請表,預計需要約10~20分鐘填寫一些基本資料以及簡單的行程計劃。

關於收費和審批時間
  根據歐盟網站顯示,申請「ETIAS」需提交有效的香港特區護照,填寫網上申請表預計需要約20分鐘。每次申請費用為7歐元(約63港元),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將不必支付任何費用。申請者可通過借記卡或信用卡付費,一旦完成付款,便會開始處理授權。如果被批准,整個程序預計在幾分鐘內完成;但如果臨時中斷,則將人工處理申請,預計需要大約96個小時(4天),或最多2個星期。

在提交申請的幾分鐘內,申請人就會獲得對「ETIAS」狀態的回應。如果獲批,「ETIAS」有效期可為3年,或到申請人護照失效為止。在進入第一個國家後,便可訪問申根區的任何其它國家90天。

抓緊最後的自由時光,在兩年內快去歐洲旅行吧!

歐盟仲快過中國,咁快已經出招堵截班香港曱甴暴徒 入境,所以話班 曱甴白癡 諗住做完暴徒至多唔返內地、澳門⋯⋯咁就錯晒喇!

正確係邊Q度都唔使去!因為「反恐情報」係世界性互通嘅,班鬼佬當然歡迎你搞亂你自己所住地區同國家,但就絕不會容許你班 曱甴 到我國家搞亂。

班白癡曱甴暴徒 連咁簡單道理都唔明就學人搞革命,最後搞到自己兩面都不是人,真低智!
最絕係歐盟連BNO都唔承認!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美國是什么自由平等? 什麼叫無恥?

終於有人幫美國算算帐了,你終於知道美國是什么自由平等

美國介入他國內政總算帳


川普8月15日首次將美中貿易談判與香港反送中掛勾,說中國如果想要達成協議,需先解決香港問題,顯示三點:

1、 美國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插一腳,已不再隱諱,用香港問題來削弱中國,正式搬上枱面。
2、 中國的膝蓋式反應當然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還輪不到你美國來置喙。」
3、 美中貿易談判橫生枝節,今年大概談不出什麼結果了。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政治組組長尹珠莉(Julie Eadeh)8月6日與返送中活躍份子黃之鋒、羅冠聰見面,被拍了照公布,美國國務院大怒,稱美國外交人員與駐地異議人士見面,本就是「常態」,責備大陸侵犯外交官隱私。

美國說的理直氣壯,當然是依據一切以國家利益考量,「苟有利於吾國,一切手段均可使用」,我查了一下美國自20世紀開始,以武力或間諜方式介入他國內政的記錄,赫然發現還真是罄竹難書。以下事件均可在google 上查到

1893-02-01 美國軍事入侵夏威夷群島,推翻夏威夷王國,拘捕莉莉烏卡拉尼女王,1898年,正式把夏威夷併入美國;
1898 奪取古巴、菲律賓為自己殖民地。古巴獨立後,美仍佔領關達那摩基地至今不歸還。
1899-1902美菲戰爭(鎮壓人民起義將菲律賓徹底變成殖民地。
1903 美國策動巴拿馬政變,使脫離哥倫比亞獨立,並使運河區成為「國中之國」。
1906 美國侵佔古巴,實行3年軍事佔領。強佔古巴領土關達那摩至今不還。
1909 美國入侵尼加拉瓜,1912~1933軍事佔領尼加拉瓜。
1915 美軍太子港登陸,入侵海地。
1916 美軍登陸入侵多明尼加,佔領到1924。
(二戰結束後,美國已成世界霸權)
1947 美國在希臘、土耳其推行杜魯門主義。
1948 幫助李承晚屠殺濟州島數萬人民,1960刺殺李承晚未果又將他趕下台。
1950 登陸仁川,介入朝鮮戰爭。
1953 CIA 策動「阿賈克斯行動」推翻伊朗總理摩薩台,捧巴勒維上台。
1954 CIA策動”Operation PB Success”,推翻瓜地馬拉政府。
1955 推翻阿根廷愛娃.庇隆政府。
1958 入侵黎巴嫩,第6艦隊登陸,美軍最多達45,000人。
1958 協助阿布杜拉.卡賽姆奪取伊拉克政權。
1960 協助比利時對剛果發動聯合國剛果行動。
1961 美軍偷襲古巴豬玀灣失敗。
1962 美國對古巴封鎖。
1962 武裝干涉多明尼加共和國,1965~66實施佔領。
1963 CIA支持楊文明刺殺越南總統吳廷琰。
1963 CIA 策動推翻伊拉克政府。
1964 推翻巴西文人古拉特政府,建立新政權。
1965 CIA 策動推翻埃及總統納瑟。
1965~75 發動越戰,10年越南超過100萬人死亡。
1966 協助印尼屠殺「共產黨人」,50萬人死亡。
1970 策動龍諾發生政變,推翻施亞奴的柬埔寨政府。
1971 CIA 僱庸兵入侵葉門。
1973 策動智利政變,獨裁者皮諾切特上台。
1980 將撒爾瓦多推向內戰。
1980 CIA訓練賓拉登在阿富汗對抗蘇联,2011年刺殺賓拉登。
1982 再次入侵黎巴嫩。
1983 格瑞那達發生政變,雷根簽署代號「暴怒」(Operation Urgent Fury)軍事行動,入侵格瑞那達。
1986 在利比亞舉行軍事演習發生衝突,美戰機「黃金峽谷行動」轟炸利比亞首都及第二大城。
1988美武裝直昇機「海眼鏡蛇」襲擊伊朗布雷艦。
1988 美戰艦飛彈擊落伊朗民航班機,機上290乘客喪生。
1989 第六艦隊擊落利比亞飛機。
1989 為爭奪巴拿馬運河梆架巴拿馬總統諾瑞嘉至美國関押,2,000平民喪命。
1991 與多國部隊轟炸伊拉克38天。
1993 美軍突擊索馬利亞。
1994 美軍入侵海地。
1998 轟炸蘇丹武器工廠,後查明是一家醫藥廠。
1999 率北約盟軍轟炸南斯拉夫聯盟78天,「誤炸」中國駐南聯大使館。
2001 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
2003 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導致5萬美軍及數十萬伊拉克人傷亡。
2011 介入利比亞戰爭。

縱觀人類歷史, 從没有一群這樣無恥的族群!!!寧為奴才, 而且還被拒於門外而強求為婢!為奴!入美國境要申請簽証仲要先俾錢,不包簽發!真係莫名其妙!

美國以武力或間諜手段介入他國內政的記錄班班可考,有否介入香港的反送中,藉以抑制目前正發動貿易戰、匯率戰、科技戰、外交戰的對手中國內政,請大家自行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