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鎮市只在夏秋二季開放, 鎮內有仿古人物表演及介紹。圖片來自互聯網 |
圖片從互聯網travel-canada轉貼。 |
Photograph of the Chinese Yan War store, Quesnel, between 1890 and 1910, 要到巴克維爾首先要經過此市, 此市亦是加拿大造紙的重要城市。 |
今時今日,該鎮主要靠旅遊為主。 |
加國對保持此鎮花了不少精神。 |
巴克維爾(Barkerville)鎮
加拿大西岸卑詩省, 也稱不列顚哥倫比亞省內陸的巴克維爾Barkerville 鎮建於1862年即大清同治元年, 中華壬戌年(狗年);清, 早一年1861年辛酉年即咸豐十一年, 這一年發生了辛酉政變, 慈禧正式上台操縱大中華的命運了。
十九世紀末的照片。 |
1867年7月1日,1867年憲法法案通過,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新斯科舍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組成加拿大聯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隨後100多年裏,其他英屬北美殖民地陸續加入聯邦,組成現代加拿大。
這市的建立是鴉片戰爭二十年發生二十年之後,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當年的中文學校 |
巴克維爾(Barkerville)是不列顚哥倫比亞省內陸地區一座保存完好的淘金熱時期的市鎮,
該歷史悠久的城市保留著一百個原始建築和二十一個重建的建築物,以及大量的文物和文件,每個夏天, 其豐富的探採黃金歷史及淘金熱嘉年華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該鎮有助於追踪在該地區最初的、 過去的和隨後的淘金熱黃金開採中社區和整個卡里區的演變。巴克維爾在1923年被宣佈為國家歷史遺址,以表彰其在不列顚哥倫比亞省和加拿大聯邦發展中的作用。為紀念該省百年一遇,英國哥倫比亞在1958年將其建成省級文化歷史遺產,現在是加拿大西部的首要歷史遺址。
中華人及老外在淘金, 十九世紀後期。 |
1858年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河流系統的弗雷澤河 Fraser River淘金熱“亢奮”中, 吸引了數千人尋找“美夢”。從北部瘋狂的傳播到吉時利溪,Quesnelle Forks,到1861年,擴到威廉斯溪的Richfield。 1862年,英國人威廉“比利”巴克在里奇菲爾德(Richfield)下注了一筆投標,巴克最終發掘了500多萬盎司黃金, 為了尋金者和貨運交通的方便, 他於1865年成功開拓了Cariboo Waggon Road 並開通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內陸的交通管道。 巴克維爾(Barkerville) 鎮周圍就繞著巴克的業務。在狹窄的泥濘的街道上,店舖及娛樂場所混雜在一起,每一個業務都提供了礦工的需求,並從他們的收入中獲益。酒店,餐館,商店,舞廳,沙龍,台球室,保齡球館和賭場圍繞著威廉斯溪。教會,戲劇和圖書館團體以及諸如Cambrian (寒武紀)大會堂,廣東堂(其建築物於2008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址),又成立了機械工具所和威廉姆斯溪消防隊,以滿足居民的需要。
巴克維爾鎮於1868年9月16日發生了大火, 災後以更加有序的方式迅速重新建成了一條更廣闊的街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這小河畔的鎮市。
雜貨店還保留舊時樣子。 |
初期湧入者主要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礦工, 及後有來自加拿大東部人民。來自中國廣東的中國人也被黃金引誘, 山長水遠的、飄洋過海、千辛萬苦的走過來,1863年,淘金熱的巴克維爾(Barkerville)鎮有一萬人口, 中華人數目佔了一半。其他附近民眾及尋求自由和新生活的黑人,就是遠自墨西哥,澳大利亞和歐洲的人們也前往巴克維爾鎮,使其成為其歷史上少見的黃金礦業商業繁榮的國際城市。
好景永遠都是不長, 由於大量美國人湧入加拿大, 迫使當時的殖民地省長道格拉斯在維多利亞Victoria下令重整法律和秩序, 要英國軍隊和地方執法者限制及管理外來者, 在1866年他决定把殖民地溫哥華島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陸聯合成一省以節省行政成本和簡化管理, 溫哥華島維多利亞市被指定為省府。
從照片中, 可想像當年生活環境是如何。 |
1868淘金熱開始死了,在那一年的一場大火摧毀了大部分的城市。次日,鎮上的人們開始重建過程,但許多人開始離開去尋找黃金新來源及新領域探索。 巴克維爾鎮萎縮了,到本世紀初,只有幾百人還住在巴克維爾鎮。
金礦遺恨
最初的亢奮衝擊之後,隨後大部分都是自然災害,採礦活動的波動影響了巴克維爾鎮的人口水平。延後資本和技術的缺乏在1870年戳破了淘金熱的真實面目。 1890年代,大型液壓機械在採礦業務產生極大衝擊,又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期間,經濟的混亂令人震驚。1920年,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當地人口(包括巴克維爾鎮,斯坦利等鎮市)最高只達到5800人。加拿大採礦黃金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更加衰退,當地人口隨之再下降,繼續進入1990年時只剩250人左右。巴克維爾鎮最後一名實質常住居民Buckwell先生在1979年去世,現在只有鎮工作人員積極參與這一重大歷史遺蹟的保存,開發和演示。只有該地區的礦石和礦床遺跡仍然持續躺在這市到今天見證巴克維爾的過去和等待未知的未來。
這茶樓是香港人開的, 好像姓蔡, 營業時間由五月至十月之間, 供應粵式炒粉炒麵及點心。 |
看圖識字, 不用說明吧! |
那個年代, 中華人在加拿大面對許多不公正和歧視。飄洋過海為CPR工作的中華人被欺騙了, 被承諾的免費食品和設備供應全是虛構的, 所有的費用是從他們的工資中扣除。結果,中華工人無人有經濟能力再返回到祖國。鐵路建成後, 工作沒了, 然後他們被迫遷徙到了溫哥華和維多利亞。然而,各地的歧視迫害發生了。溫哥華的一個主流組織叫“勞動騎士團”,希望把所有的華人從溫哥華移走。通過恐嚇和暴力,迫使中國居民出離開溫市,抵制任何向中國人出售商品的企業。在接下來的四十年中,中國人經常為了生存, 努力工作,體力勞動。一些在鋸木廠,罐頭和其他人從事市場園丁或雜貨店,小販,店主和餐館老闆工作。更不堪的是, 比較幸運的中華人不單止不因同胞之情而同舟共濟, 反而對不幸求助無門的同胞定下無情冷酷剥削的工資及工作環境, 通常欺騙逼迫同是中國人的人, 當年的加拿大主流英國人想要的是一個純粹是英國文化的省份,認為中華人對英國文化有害,對英國文化沒有吸收能力。 1885年,政府同意限制中國移民。因此,需要在加拿大登陸時每人付稅五十美元。由於只允許船隻每五十噸不得攜帶一名以上的中國人,整個家庭進入卑詩省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這意味著每船每次只有最多四十名中國移民能夠進入加國。 1900年,稅收上漲到每人100美元(1900年100美元合2013年2,860美元),亞洲移民進一步受到限制。由於人數少收到稅金也少,有政客們認為,要再向中華人打多一點主意, 於是立法命令將其人境稅提高到500美元即現在的一萬五千美元。據當年聯邦政府說,中華人“不適合公民身份,對自由社區感到厭惡,對國家有危害”,要再從嚴限制入境人數, 結果是那些年支付費用的人從4,719減少到8人。
看圖識字, 不用說明吧! |
此鎮對中華人來說,十分重要,除了是中華人在北美洲最早有規模的聚居外, 亦是日後排華的導火綫, 可是, 郤很少中華人對她有什麼興趣, 華社的旅遊公司, 基乎是沒有一間有辦到這地的旅行團, 個人遊亦不多, 相信是交通太遠吧, 要到這鎮市, 一定要在途中過一晚, 才可到達, 途中都是山山水水, 沒有什麼賣點給旅客, 相信是最大因素。
14 則留言:
法國中部一個在二戰時給屠城的小村,雖是頹垣敗瓦一片荒蕪,但每天還是有來自歐洲的人去憑弔參觀...巴克維爾鎮應該還有很多加人去懷舊的,至於華人,華人媒體不加以報導,自然就少人知道...
從大溫市開車去, 應該不會太遠罷?有很多還駕車去更遠的jasper公園呢?法國巴黎人一到七/八月都會駕車千多公里去南部的馬賽,或者西部的西班牙...當然他們會在中途休休息吃吃東西...
當年那些人為什麼會去到那地方?大概是舊金山沒有金了,就順流去了那邊...想起山旮旯的華人,二百多年前怎會來到這種不毛之地?大概也是一場誤會,又或者大船半途迷了路,南美當北美...
這裡的華人經濟很強, 有錢人也多,但好像沒有人願意拿一點錢出來攪攪文化工作. 雖然有個僑社,但除了給人打打麻雀和學習中文,其他健康活動就沒有了...
這邊有一現象,就係中華人很忌諱說自己是乜乜人,香港來的如此, 臺灣來的如此,就是連大陸來的也是如此,他們要脫中的心態更甚,對港臺中華人更多用敵視、鄙視、蔑視,渺視對待,反之, 對洋人則如哈吧狗,不論中港臺人都不鼓勵下一代習漢文及漢史,跟早代的廣東五邑佬移民的愛"國"熱情是南北二極,老鬼不止一次,聽到中華人父母,尤其香港的在公眾塲所以超分貝聲音,大叫"我個仔(女)完全唔識中文架!"其吶喊時之表情有如被操到快感時一樣!
想起好多好多年前在香港國際機場出境時,踫著一位本地僑社主席的大陸老婆,一見到面就用山旮旯土話跟我說不要用中文跟她談話打招呼,因為她要讓香港海關知道她是法國人....
無意批評這些[三分顏色上大紅]的...[不知所謂].這些東西根本不知道香港海關通曉多國語言的人多的是.以她的法文,不知要笑死多少人.奇怪兼可恨的是,大陸婆拿了法國護照, 現在又回去唬故鄉人了...
巴黎機場再現劫案 20人候車被搶
on.cc東網專訊
法國首都巴黎的戴高樂國際機場附近一間酒店,上周六有多名遊客在門前等車時,遭匪徒搶走行李及財物。
補充一下:戴高樂國際機場附近的平價酒店,一般坐落人跡稀少沒有住家沒有商業的郊區...距離CDG坐巴士都要30~45分鐘以上.最平的房可以去到35歐元,有沖涼WC/TV/...都是用來休息睡覺而已的地方.
"從大溫市開車去, 應該不會太遠罷?"~~~地圖距離差不多,但實際上較遠,因為1號公路好走一些,到此鎮要先抵達"昆紐"再走小路七轉八灣才可到達, 老鬼第一次去半途而廢,五月竟有大雪,Van 仔無裝雪軚,跟本行唔到,走頭。
途中經過 William Lake 湖江山色無人無物,久不久有些油站小便利度小飱室,有些恐懼,被人刧殺咗都冇人會知。
這星期,卑詩災難式山火越來越烈,無法控制,就是未到"昆紐"之南,"金碌市以北,好多市鎮已經疏散,災塲面積以五千頃為基數,據報已無法控制!以萬計居民要逃離火塲!
七十年代第一次踏足巴黎,一下火車,去到四等客館check in,馬上仆到去羅浮宮,就係羅浮宮前公園被刧,二名假扮影相佬話同我影相,跟住要攞我錢,當年老鬼身强力壯,馬上"逃亡",二人緊追, 老鬼一招洒溪錢,挪咗十幾磅洒過去,拚命五十米短跑,走甩!
當年某些區的環境已經不太好了,越南人,阿拉伯佬世界,去鐵塔途中,跟一阿拉伯佬商人結伴,一齊壯胆!
其後,都有去過巴黎數次,坦白講,印象不太好,反之,對大英有較好印象。
又有一次,帶隊去希臘,又係被刧,好在撞啱有日本仔團,歹徒轉刧他們,哈哈,意大利又係,差不多被劫!成班羅母人細路圍埋呢搶背包及相機,好在隊友多,齊聲呼喝,走甩!
"想起好多好多年前在香港國際機場出境時,踫著一位本地僑社主席的大陸老婆,一見到面就用山旮旯土話跟我說不要用中文跟她談話打招呼,因為她要讓香港海關知道她是法國人...."~~~今時今日某些香港人跟她一樣呢!!!我唔係中國人!!!
大佬原來去過幾次...其實應該將先前的沼路風光介紹一下, 讓人知道, 一出大埠 ,大加是多麼的自然..優美...寧靜.....
"一出大埠 ,大加是多麼的自然..優美...寧靜....."
有一回,老朋友叫我接他朋友的機,他朋友一家是北京人,官富二代,人走佢地又話走,要移民來楓葉,等不少時間,她們一家出來,接她三口"上路",一出機塲,往市中心走,途中,她他的十多歳女兒,聲大大的說,為什麼加拿大這麼落後,機塲這麼細小, 路上的樓宇, 啊, 跟北京的比, 太寒慘了, 到了他們朋友替他們預租的房子,我朋友的女朋友一開門便是,哎呀,這麼少又舊,怎住…………?
還有,就是那一次之後,從沒接到他們的任何訊息,可能也嫌棄這個寒酸的"老華僑"吧!
另有一次,開車南下三藩市,本是走五號公路,回程想多看老米風景,走太平洋岸邊的一號公路, 我的媽喲! 這是世界大國,强國的美國嗎???一字曰"淒涼"。
所住省,一離開大溫都是"風花雪月"鳥語花香",這是工業大國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