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王思潮介紹,從目前能看到的文獻記載來看,早在漢代就有了七夕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乞巧節最重要的牛郎織女的故事。牛郎織女傳說是中華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中華漢民族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鬥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 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在銀河兩岸的牛郎星及織女星。
牽牛星和織女星,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 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 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 “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漢民族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 “七曜”。
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 “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 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 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在農耕社會中,家庭不但是一個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元,而且是社會構成的細胞,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弘揚 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宣導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愛情觀,在當前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 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 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 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 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 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 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 《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 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 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各國乞巧
日本——與愛情無關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現已成為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原本是陰曆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曆,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曆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 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裏,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 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願樹。在一些大型的慶祝典禮上,還會舉行竹飾(由掛許願短簽演變而來)大賽,由當地的幼稚園、小學等學校組織或者公 司,創作各自的竹飾,進行評比,選出最有特色的幾個進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韓國——重祭祀講究飲食
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來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到了韓國,恭湣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
韓國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得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 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韓國七夕的另一個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兩種。韓國女性要在祭台放上乾淨的井水,牛郎織女不再成為祭 祀對象,她們主要是為了祈求親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則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
韓國的七夕飲食也有講究,傳統食品有麵條、麥煎餅,還有蒸糕。
越南
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願,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老安後語,歷年的七夕中已經成為一種戀人宣愛的方式。送戀人巧果,也成為表達彼此最好的方式。所以,七夕是中華漢民族愛情的象徵。很可惜, 在近二三十年來,這美好詩意的節日竟日漸褪色, 真的可惜及可嘆, 還有點可哀。
好好好古老的天河配圖
五零年代的牛郎織女廣告畫
七姐盤 - 已經難以見到了。
中華文化其中之一, 年畫
7 則留言:
先趕過來給個[讚].
今夕何夕? 真是不知道.
老鬼在山卡拉只有[番人日歷] , 過日得日, 常常不知相對農曆是甚麼日子.
今晚回來看一看.......
@@牛郎織女隔著的竟是......................
[天津四] !!!!!
再看清楚點, 兩人隔著的真是一道[鴻溝]....................
@@@@@@@@
山卡拉都應該唔少"唐人"噃,佢地都係當地好鬼長時間啦,應該同係楓葉,米字旗,同老墨咁上下噃…
晚安. 大哥:
山卡拉唐人不少 , 但眼高過頂.特別是近來新來的"豪客"!
酒鬼人窮, 撈唔起, 所以冇乜人理.
連去超市幫襯 , 唐人日歷都唔會送個.......
日復日, 年復年, 逐漸遠離中華文化 , 快變鬼了............
[[...咁鬼“疴過"你不如say咗佢啦....]]
睇唔明@@
退休其實有好多野做, 也不一定要去[群人].
故鄉大佬是典例.
至緊要自得其樂.
飲酒唔好, 不過飲左, 又覺得幾好.......我自得其樂丫嘛.
哈哈~~~~周末快樂.
“疴過"舊仔廣州話,即係麻鬼煩,say咗佢,你成日都咁嗡啦!騎騎!
原來如此. 謝謝.
故鄉語言 , 漸漸失憶, 特別是網上新聞那些[新文字],
往往要去[搜查]個項目請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