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日人如潮湧,整鎮車龍。
當天人太擠, 很難舉機拍照, 所以收獲不多。
河涌兩旁都是食肆或售賣土產店舖。
老伯所賣的不是甘蔗, 是蘆葦類植物, 舊同事說的是上海話, 無法記著, 不過在上海工作時也喜啖之, 清甜解熱。
在上海時,剛是十一黃金假期, 舊同事建議, 先在市內逛街, 過了高人流高峰才去景點,首先她揀選的是尚未太多人知道的另一水鄉,召家樓。
誰料, 早上十時許到達時, 一樣是人頭湧湧, 無奈, 千辛萬苦才泊好車, 隨著人群進入此樓探索。
召家樓(本名召稼樓)古鎮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的(浦江鎮革新村內),南臨浦東新區航頭鎮,西距閔行區吳涇鎮5公里。召家樓面積達150畝,散落不少清代建築,召稼樓對於2010年5月28日,成為上海另一旅遊景點。
召家樓位於原閔行區杜行鎮政府駐地談家港以東2公里。源起於元朝初期,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清中葉時稍衰落, 光緒初有商店60餘家,居民百餘戶,稱召稼樓鎮。水道四通,航行方便。老王家浜貫穿鎮中,保安橋聯南、北街為一體。20~30年代仍有商店60餘家,居民百餘戶。1949年有商店78家,從業人員160人,其中南北什貨店15家,茶館、豆腐店各6家,棉布百貨店、藥店各5家,鮮鹹魚店4家,米店3家。另有碾米廠和飴糖坊各3家、軋花廠和榨油廠各2家,共有從業人員53人。50年代僅剩小店數家。60年代於鎮側建召樓酒廠,80年代擴為江南啤酒廠,所產召樓大麯為上海名酒。鎮有建於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的奚氏禮耕堂,鎮南有批把園,鎮西有談家牌樓,即談氏故居朋壽園故址,今已湮沒。奚、談、沈三姓望族世居,奚氏列第相望,今人曹汝霖、黃炎培幼年均就讀於奚氏家塾。
召樓鎮一度是南匯縣第六區治所,故第六區曾又稱召樓區(即鶴沙區),後第六區西部劃入上海縣,東部改建為下沙區,治下沙鎮。
1984年有商店25家,居民3100餘人。
召稼樓是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是最早墾荒種地的地區。元代初期大德年間形成村落,興於明朝嘉靖、明萬歷年間,工部右侍郞談倫為激勵父老不誤農時,勤耕細作,多產豐收,特意命長子談田在朋壽園東首建造了一座鐘樓。從此,每日清晨鳴鐘不止,逢天氣有變時即鳴鐘告示。鐘樓題名召稼樓,以示重農禮耕。這一帶就此人勤田豐,贏得四鄉好評,因此人們將這裏呼作“召稼樓”,召稼樓也是匯流黃浦江、吳淞江的明代水利家葉宗行的故里。
據資料, 目前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清代建築有“禮耕堂”、“梅園”等。像這樣大規模的文化歷史遺產,目前在上海已很少見了,老建築。“禮耕堂”灰瓦牆門裏庭院深深,12道牆門一道疊著一道,確有幾分深宅大院的氣派。堂內有五進大院,廳堂樓宇共計138間。騎馬牆、荷花牆、白牆黑瓦……古代上海郊區主要的房屋形態在此一覽無餘。“梅園”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房間99間,由於居住人群相對較少,整體建築格局相對完整,但隨著年代久遠,不少房屋已不適於居住。
召稼樓古鎮不僅有一批較大規模的古建築,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另一鎮名傳說
沒有姓召人家的召家樓
浦江召家樓,根本沒有姓“召”的人家,更沒有召家的樓房,那麼為啥叫這個小鎮為召家樓呢?說來話長。
大家都曉得《珍珠塔》裏有個方卿,他中了狀元做了官之後,受人誣害,皇帝拿他革職,七趟抄家滅族,只逃出個孫子,名叫方蓋奚。
方蓋奚逃到哪里去了呢?方蓋奚逃到了浦東灘,隱姓埋名,在當地討了個大娘子,生了小女不敢姓方,生怕再被官府抄殺,拿自己名字的第三個字做姓,這就有了“奚”姓。現在召樓附近姓奚的人家邪多,講全是方卿的後代。
後來,奚家有了田地上百畝,到了農忙季節,就要各處召用幫工,非常不便。一次大忙後發工鈿的辰光,奚家的管家想出了一個辦法,告訴大家:今後奚家要用幫工,就把門樓上的鐘敲敲響,大家聽見鐘聲就來好了,老戶頭工鈿雙倍,新戶頭也不怠慢,吃頓便飯。從此後,奚家招工再也用不著到處跑了。
年長時久,大家就把奚家樓叫做“召稼樓”。奚家四周變成了小鎮後,大家也把這個鎮叫做“召家樓”,有的人索性叫它“召樓”了 。
召樓街頭所見地道食品, 召樓拆蹄(手撕油走紅燒蹄膀)
聽說, 這是一般召樓人都會做的美味,它的特點是,色澤紅亮,甜而不膩,肉質細嫩,酥爛濃香,鮮美可口。
這水鄉真美,粉牆黛瓦,綠柳垂楊,畫面已經很秀麗。
回覆刪除想起與凌波合演“梁山伯與祀英台”的 樂蒂, 也是姓奚的,可能都是方卿的後人吧。
上海的紅燒元蹄真是十分好吃,我們去旅遊時在用餐時吃過,或者都有這些特色。
謝謝安兄的分享!
還有退役女歌手奚秀蘭。
回覆刪除奚秀蘭的山歌和小調唱得十分動聽。
回覆刪除